【技術】學習曼陀羅不可不知的自性七階段!

我們知道自性動力是心理發展的原動力,那麼,自性的原動力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受阻的?如何激發及修復自性動力?我們將自性動力分為七個階段:保護、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開悟。

保護動力

?定義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自我還沒有從無意識中顯露出來,為了保護自我,自性的保護動力發揮其保護功能,與母親產生聯結,推動母親成為其「外部自性」。

如果母親能很好地抱持嬰兒,則嬰兒的保護動力能得到滿足,在形成足夠的安全感之後,嬰兒逐漸把投射給母親的自性回收和內化,自身的自性動力也不斷被穩固和強化,如此,才能順利地發展其它階段的動力。

如果母親無法抱持及滋養嬰兒,對嬰兒的需求敏感度低,致使嬰兒被迫地採取其它扭曲的方式來發揮其保護自我的功能,就會導致「消極母親情結」形成,這是根源性的創傷。

自性的保護動力是它最基本的動力,保護動力受損,兒童的自我功能就十分脆弱。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曼陀羅的大圓具有母親的乳房和懷抱的圓形特點,能讓繪畫者感覺到接納與包容,從而聯繫到積極的母親形象。

此外,彩繪曼陀羅中,模板具有規律,可預期和可控制的特點,繪畫者能在繪畫過程中將這種穩定性內化,並不斷增強安全感。

而在繪製曼陀羅中,根據給出的主題來繪製相應的曼陀羅,如「守護神」、「幸福的全家福」等,都能有效激發繪畫者的自性保護動力。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動力棋的保護陣法讓來訪者描述使他感覺到恐懼擔憂的事情(也可以是希望達成卻又充滿擔憂的目標),並擺放在曼陀羅盤中心;說出威脅的事物並具體說出它們的影響,然後放在外圈;如果威脅的事物描述不清晰,為了更好地看清它們,需要把它們擺在中間看清楚威脅,之後再放在外周;把威脅的事物進行排列;尋找應對的資源放在內圈,與之真正對立;再不斷復盤,不斷化解。

該陣法適用於受到威脅,內心焦慮不安、恐懼慌張的人,能很好地激活自性保護動力,面對威脅,尋找應對策略。

??學員感悟

學員A:找到恐懼的根源特別不容易,擺滿棋盤也特別不容易。

擺完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是沒能逃出作為一個小孩子時就害怕的東西,是我還沒長大么?

但成長總是一步一步的,今天的察覺,總會為明天帶來些不一樣的,何況我還為自己擺出了方法  。

學員B:擔心恐懼的事情,在短短一盤棋中逐漸成為可以從容面對的事情,所有煩心的點都可以找到辦法各個擊破,不僅把問題解決的方法更加清晰明確,也給自己更多自信的力量……連續幾天,天天都有成長,做作業也是挺開心的哦。

學員C:通過這個陣法,看見了自己很多的擔憂,恐懼,但它們都是可以面對的,可以解決的,內圈的應對方法是我的目前的狀態或者是想要到達的狀態。面對擔憂我還不能坦然,還是有點弱小,還是需要成長。

分化動力

?定義

自性分化功能是長期進化形成的原始動力,在分化動力的推動下,自我嘗試和學習各種新的經驗和技能。

嬰兒從一出生就已經開始分化了。比如對於味覺的分化,一個月以內的嬰兒對味覺就有明顯的偏好,與苦、酸、咸或中性液體相比,他們更喜歡吮吸甜味液體。

心靈從混沌不清的一體狀態發展成為高度分工並各司其職的統一體,這有賴於自性的分化動力。

在分化階段,父母如果過分嚴厲、指責和控制,會不斷造成兒童心靈的創傷並形成情結。自性分化受阻礙的時間越早,兒童心理問題就越嚴重。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繪畫是促進分化的重要基礎,豐富的顏色促進感知覺分化,各種圖形的繪製和各種繪畫工具的嘗試能促進心理分化。

曼陀羅圖形要求繪畫者由確定的中心由內而外或循環有節制的分化,以此模擬自性的分化動力,從而有助於激發和強化心靈的分化動力。

繪製曼陀羅則鼓勵繪畫者在大圓內任意表達自己,在大圓安全的環抱下,能有效激發繪畫者的自性分化動力。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動力棋的分身陣法讓來訪者把A20分身放在中間;問如果能夠分身,你會讓他們去做什麼呢?從第一個分身開始、一直到不需要分身了。

該技術用于澄清來訪者的各種需要,激發自性分化動力。適用於自性分化動力受阻,生活乏味,缺乏意義感的人。

??學員感悟

學員A:通過分身陣法,找到心理的一些願望,驚覺曾經那麼多的願望如今居然都被現實局限住了,如今心裡比重最大的居然就是家庭和事業,有點迷失自我的感覺呢,幸好夢想還在,幸好希望還在……

學員B:小時候的教育可能讓我們不要很多東西,但到了長大了,才發現有很多東西都是必須的。

所以,很多的願望我們都不曾說出口,甚至連想都不會想,但其實,我們心底里還是希望能願望成真的。

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想法,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告訴自己,你也可以有願望,你也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我想,這是這個陣法帶給我們力量的根源!

學員C:如果我能分身的話,可以去做我想做又沒能做的事情,原來我有這麼多願望,有的將來會實現,有的也許未必能實現,它都是我的願望。

凝聚動力

?定義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自性凝聚動力在嬰兒期主要任務是促進自我形成,在成年期以前是強化自我力量及增強各種心理功能,中年期以後,它則要求自我以自性為中心,聽從內在的召喚。

自性凝聚動力是推動自我形成的原動力,而注意力又是自我的核心,這意味著注意力在自我形成和發展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凝聚動力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發揮著穩固和強化自我的功能,讓自我與眾不同、有別他人。

如果家長只以自己的主觀願望為中心,過分干擾或侵入兒童的活動,都將導致兒童自性凝聚功能受損,造成自主性脆弱、注意力難以集中和持久,意志脆弱且自我力量弱小。後果之一就是學齡的兒童學習能力受到影響。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1)強調曼陀羅繪畫的遊戲本質(利用興趣來穩固「有意注意」)。(2)曼陀羅繪畫強調「遊戲同盟」(內化分析師「專註客體」,修復養育者「干擾客體」)。(3)表達積壓情緒,化解情結。(4)曼陀羅大圓的限制(防止心理能量渙散,有節制地表達情緒,節制還意味著建立規則)。(5)曼陀羅的中心是凝聚的核心。

繪製曼陀羅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引導繪畫者冥想曼陀羅中心(因守住中心而獲得穩定性)。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動力棋凝聚陣法讓來訪者在外圈儘可能多地擺放最近的各種任務或活動(可以是最近一周、一天的事情);把這些事情合併成4組,分別擺放在外1/3/5/7;要求找出這些活動共同的目的擺放在中心;找其它相同的活動聚類(共4個),擺放在外1/3/5/7;在外2/4/6/8擺放其它的事情,思考這些事情與中心之間的關係,它們是中心的上層目標還是下層基礎?選擇棋子擺放在中心;理解所做的事情中心是什麼?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凝聚陣法,如同凝沙成塔,利用中心化,將沒有聯繫的行為串聯起來,找到它們背後的無意識深處的動機和需要,從而增強自我,凝聚同一性。

??學員感悟

學員A:一開始因為不清楚需要問小曼,去做了才發現有這樣大的觸動。我擺了一周內的活動,每天的作業,每天要吃的調理中藥,做沙龍,偶爾鍛煉身體,原來做這些都是自我同一性的努力,為做一個諮詢師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努力。我又擺了學習,走路散步,好好吃飯,家人安康,家人安康又疊放了兒子安康老媽安康,學習又疊放了自我覺察和從老師同伴那裡的學習汲取的心理營養,我發現這些都是中心目標的下層需要。原來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成為我要成為的模樣!我有些被自己感動到了。

很多年前,一個偶爾的機緣開始學習心理學,我不知道這個學習之路會給我帶來什麼,我只是從偶爾上了我的老師的課,就感到是那樣的觸動內心,我苦苦尋找的心靈的歸宿找到了。後來竟是這樣的水到渠成,就像我渴望一個微笑,卻收穫了一個擁抱。

我曾經把自己劃在自我同一性症候群里,痛,帶來改變的力量,撕心裂肺,就像老師說的諮詢師的自我成長像外科手術刀,必須經歷,那時候想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之前的沒有規劃帶來的混亂,親子關係,和父母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都註定不能改變嗎?一天天走來,一天天覺察,一天天學習實踐,吸收沉澱,一天天成長,我知道,改變從痛的那一刻開始了,斬斷原生家庭斬斷情結帶來的影響,不是不可以,只要你願意改變,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那個終極目標:一個優秀的諮詢師,一個不斷成長不斷統一內外,和自己握手言和和「世界」握手言和的人。

整合動力

?定義

當自我注意過分指向某個方面而排斥對立面時,就會造成心理分裂且破環心理的整體性。

因此,心理衝突的實質是自我與其對立面的矛盾衝突。

如果自我力量不穩固、意願不強烈或環境不允許,那麼整合動力就會受阻,整合失敗會造成心理創傷並形成新的情結。

如保護不足,個體會缺乏安全感,缺乏主動面對衝突的勇氣。

分化不足,自我會顯得非常刻板,難以在對立兩極中自由穿梭。

凝聚受阻,自我會脆弱無力,無法實現接納對立面目標,無力面對如親人的突然去世、重大疾病或自然災害。

充滿恐懼,自我不願承擔整合中的痛苦。

缺乏相應的經濟基礎、外界的支持和鼓勵等。

整合動力是自性原型的核心動力,需要協調各種心理的失衡、矛盾、衝突、對立、甚至是分裂。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1)意象是意識與無意識的溝通橋樑。(2)繪畫中呈現衝突並調整。(3)曼陀羅平衡分化與凝聚的動力。(4)曼陀羅本身嚴謹的秩序性。(5)通過移情來修復關係。

通過繪製和諧有序的曼陀羅結構,心靈便會逐漸恢復有序,而浮躁的情緒也能夠慢慢平靜。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動力棋的整合陣法讓來訪者講清楚讓他們矛盾糾結,難以取捨的事情,並講清楚具體的對立面;

在內2、內4分別用棋子代表擺上對立面;在外2-4擺上實現內2的過程,在外6-8擺上實現內4的過程;

諮詢師在曼陀羅盤的中心擺上天平,問如何取捨?天平目前偏向哪邊。

然後再次詢問,實現內2有什麼收穫;請來訪者儘可能地羅列出來;實現內4有什麼收穫;儘可能地羅列出來;分別疊放在外2-4與外6-8上面。

之後,採用減法,要求只能選擇一個最為重要的收穫;比較兩個收穫,問天平偏向哪邊?為什麼?

拿出A24法槌,問來訪者現在一錘定音,能做得到嗎?如果不能,則出現新的問題,採用新的陣法或技術;如果能,則疊上太極,問如何協調?

再問,如果協調了,目的是什麼?實現什麼目標?

該陣法用於激發自性整合動力,化解內心的矛盾衝突。

衝突、對抗、失衡、分裂,這是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趨避衝突,這些衝突使得自我左右為難,進退維谷,如坐針氈。

如何取捨?這不僅需要冷靜,更需要擔當的勇氣和魄力。動力棋整合陣法,就是在安全的環境,認真思考矛盾各方的利弊,並勇敢面對探索,一錘定音。

??學員感悟

學員A:兩方的選擇,本質上其實並不能算是矛盾,但目前的精力,可能並沒有辦法將兩件事同時完成地很出色。

當棋子擺完,突然就很清晰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是什麼,天平的一端傾向於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回過頭去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其實也是為了更好地愛人和被愛,這樣說來,兩方就並不能稱之為矛盾了,甚至還是統一的

糾結少了,動力足了,目標自然能更快地到達。不為難自己,整合自己,和解自己,最終是更好的自己!

小曼:動力棋療法整合陣法用於激發自性整合動力,化解心理的矛盾與衝突。小曼內心有著一個強烈的心理衝突,是否購房?一直折磨著小曼,徹夜難眠。通過整合陣法,把衝突兩端發展的軌跡描述出來,權衡利弊,慢慢地,靶問題呈現,關建不在於取捨本身,而在於如何去做好計劃並付諸實踐!人總會遇到矛盾,表面上無法化解,但實際上是我們找不到問題的癥結,不知如何去應對!衝突久了,自我無力了,於是心理問題來了,各種不幸也來了!面對衝突的勇氣,化解衝突的本領,真的很重要!

指引動力

?定義

自性整合動力協調各種內外關係和矛盾衝突並保持心靈的相對平衡穩定。

在此動態平衡中,自性指引動力推動自我成為獨特而完整的個體。人格獨特與完整意味著成為真實的自己。

為了讓自我走向完整,自性指引動力在不同時期給予自我相應的任務並要求自我能夠完成,比如說:

幼兒期,典型的指引功能表現在兒童的排便訓練,這是從生理本能向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環節;學齡期,讓兒童在強烈的好奇和求知下學習文化,進一步掌握人類文明;青少年期,整合各種矛盾的角色時,面對真實自己接納自己,並成為有理想和追求的人;中年期,更加重視內心的聲音,成為真實的自己。

可以說,前半生指引動力的方向朝外,後半生則朝內。

當養育者與教育者不尊重兒童內在的自主性,或者強迫兒童接受極端錯誤的價值觀時,兒童便無法平衡真實自我與外在要求之間的矛盾。最終,容易迷失自我並出現各種心理困擾。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激活自性指引動力並且讓患者成為自己,這幾乎是整個榮格心理分析的靈魂。

曼陀羅繪畫以表達真實自己為宗旨,與以審美為目的的繪畫創作不同,曼陀羅繪畫的目的是表達和認識自己。

在連續的自我表達過程中,兒童真實的情感逐漸顯露出來,逐步能認識真實的自我。

曼陀羅以中心統攝外周的結構特點,不斷加強了個體對主體中心性的覺察。

自性常常會通過意象的方式表達它的「意見」,繪畫者以意象的形式繪製出自己的理想、座右銘或靈魂導師,能促進自我領悟指引動力的方向及意義。

榮格指出,自性的力量及能量一旦顯現出來,便形成一股幾乎難以抗拒的驅策力,要做自己。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動力棋指引陣法首先詢問及明確現狀及所要達成的目標;外1擺現狀;中心擺理想或目標狀況;內1-4擺理想狀態的特質;從外8逆時針擺放至外2,不斷講述實現目標的這個過程並調整;從第一步開始,規劃時間地點人物去完成。

該陣法用於激發自性指引動力。指引動力受阻,人便無法清晰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所在,迷茫與孤獨便是這個時代的心理危機。

自我是誰?我的意義是什麼?指引陣法的功能是先幫助來訪者澄清目標。

目標清晰,但規劃能力不強,夢想仍只是空中樓閣。

指引陣法還要求來訪者一步一步地規劃實現目標的步驟。不僅規劃,指引陣法更強調踐行,它結合催化和落實技術,讓來訪者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學員感悟

學員A:從現狀到目標,未來很美好,過程很不易,要經過自身的蛻變,要擺脫這個階段的困境,要面對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不過擺完這盤棋,我勇敢的做了一件事,嘿嘿,向著目標前進……

學員B:理清思路,逐步前進,正是陣法帶給我們的思考。一步一步走,一件一件事做,從最開始走向目標,半點都來不得偷工減料。

小曼:動力棋療法指引陣法是用於激發自性指引動力。小曼通過指引陣法的擺放,體會到目標的確立並不容易,要麼沒有目標,要麼目標不清晰,要麼目標不準確。目標如燈塔,如何燈塔的指引都有問題,船還能遠航嗎?在我們的教育中,似乎缺乏了審視目標的訓練!目標的背後隱藏的是意義與價值感。指引陣法一開始就要明確目標,並細化目標狀態,小曼有當頭棒喝的感受。找准了目標,一步步的,規劃落實,小曼不僅清晰明了,而且對未來更有信心!

超越動力

?定義

自性超越動力並非時刻呈現,它似乎在某些重要時刻才推動自我的轉化。

當自性超越功能出現時,自我會感受到不可預期的本質變化,比如所真實自然、充滿神聖感、價值感、深刻的愛與同情心、創造性及幽默等。

自我超越是一個自我揚棄甚至「死而後生」的過程。這需要自我堅定信念並勇往直前。較低水平的超越動力,受到生理成熟的影響比較大,比如獨立行走及掌握語言;較高水平的超越動力,則需要自我付出極大的努力與犧牲,比如現實理想和追求。

信仰的缺乏、功利的物質化導向及浮躁的文化氛圍,現代人普遍心靈迷失。

追求自我超越和自我衝破,往往要在逆境中實現,這需要擔當的勇氣,且具備相應的技能和知識。這又與是否遇到開啟智慧的導師相關。

如果超越動力受阻,個體便會缺乏價值感和意義感,可能會感到空虛與迷茫,甚至會引發存在焦慮。

?如何修復

曼陀羅繪畫:到了超越階段,個體自然會去探索生命意義及自我價值,繪畫曼陀羅是投射與回收自性的過程。

曼陀羅強調整體性,心理的整體性約等於自性本身。榮格甚至認為,整體性等於神性。

當自性顯露時,它具有神聖的意味。在曼陀羅繪畫中,一旦自性超越動力被觸及,它會進一步確認個體對生命的追求及強化他們自我現實的驅力。

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對生命的熱情及對自我的探索願望,在外人看來就猶如一個虔誠的宗教徒。

曼陀羅源自宗教修行的工具,並被用於冥想和探索人生真相。當個體繪畫曼陀羅,並對其進行積極想像,個體可能獲取「靈啟」或洞悉「實相」。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超越動力技術中的羽化陣法要求來訪者在外2/4/6/8擺放蠟燭;中心疊放水晶棋子;疊放智慧老人(心中崇拜的對象);選擇自我意象在外1;請智慧老人教導自我;智慧老人消失;想像自己成為智慧老人,把自我意象放在智慧老人下面,中間是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教導大眾,選擇自己願意教導的對象;對象被感化;感化對象來分享經驗。

該陣法是用來激發自性超越動力的技術。超越意味著從低級的水平轉化成為高級的階段,從現狀切換至理想狀態。

羽化陣法讓來訪者呈現理想化的客體,並認同與內化其力量,進而想像成為榜樣,這能極大的提高來訪者的自體,滿足來訪者的自戀,讓自我充滿著力量,自我的潛能得以展現。

在此基礎上,讓強有力的自我意象去面對困難和陰影,從而獲得了超越困難的力量與智慧。羽化而升仙,美好的意象,讓自我在陣法中獲得超越的力量,這是動力棋療法神奇之處。

??學員感悟

學員A: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說的是,在什麼位置上就用什麼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果然,我們也可以是智慧老人。

智慧老人和我說的,跟我成為了智慧老人後跟別人說的,其實是一樣的,因為大部分時候,幫你解決問題的是你自己。

學員B:當擺放羽化陣法的時候,想像自己成為智慧老人時會告訴大家,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一樣的被尊重一樣的被重視,一樣的被當成一個完整的人,既然是完整的人,那就會經歷生命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管你是恐懼、討厭、害怕生病衰老,臉上長皺紋,還是恐懼生命當中措手不及的事情或人的出現,抱著一個平衡的心態,多掌握一些知識,讓自己在面對不可控的情況下,至少能保持一點理智,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也都能夠相信內心具備自我療愈的一個功能,只是有時候可能沒有那麼強大,有時候可能沒有被激發出來,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智慧老人的指引,大家心目當中那個最可貴的,就是你的智慧老人。

開悟動力

?定義

榮格認為自性化是一個過程,並沒有最終的結果,不過,基於對曼陀羅的理解,我們卻認為有-----它就是開悟!

自我只是意識的中心,而自性才是心靈的核心和全部。假設自我與自性合二為一,那麼此時自我便能代表整個心靈。

在中國文化中,道家用「得道」,儒家用「天人合一」,佛教用「明心見性」來描述這種狀態。

曼陀羅繪畫源於密教的曼荼羅,密教依據《大日經》及《金剛訂經》,分別繪畫出胎藏界和金剛界兩大部曼陀羅,《胎藏界曼荼羅》的佛部、蓮花部和金剛部三部分別象徵著大圓鏡智和平等性智、妙觀 察智、成所作智。代表自我的注意力能如如不動;放下「自我情結」;元認知和思維能力高度發達;自利、利他,幫助更多的人理解自己,洞悉自性。

曼陀羅心靈動力棋:開悟陣法要求來訪者把曼陀羅盤中心空出來,點上蠟燭;在曼陀羅棋盤上擺出當事人的各種身份認同或追求;談談各種角色或追求的意義;對每個角色說,「你是我的馬甲,但我絕不是你」;把所有棋子撤掉,說「能包容一切,又不受一切所主宰,才是我的本性」。您的感受如何?能否把注意力集中起來,不要受到這些感受的影響?

該陣法用於激發自性的開悟動力,開悟動力意味放下或不執著,人能靈活使用各種角色而不產生沾染,於是,人有了空靈的體驗,去掉了各種執念!

空靈並非無意義的虛無與否認一切,而是靈活自在,隨境變化的自在境界。

??學員感悟

學員A:「我是你,我又不是你,你是我的馬甲,但我絕不是你」,那到底我是誰,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所有的人,在社會中生存都需要有不同的人格面具,或者工作上的面具,不管你是醫生、老師、學者,父親、母親、兒子、女兒,或者是精神上所需要的面具,一個智者,朝聖者,聰明的,有智慧的,有追求,自私的,急躁的、孤獨的等等,所有這些角色或面具組成一個核心,但是又不受面具主宰,這才是我們的本心,做自己,做自己穩穩的中心,你才可以遊走於各種角色之間,人的角色不可能單一的存在,這樣會死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程度的重視,如果你執著於某一個能帶給你光環的角色的時候,就會對其他角色形成忽視或者輕視,或者會形成的一種偏執,所以能夠包容一切,又不受一切的主宰,這才是真正的穩定的,人的本性。這還是一個哲學問題。


推薦閱讀:

空性與性空的區別聯繫?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明自心見自性
夢參長老:自心念自性佛
陳兵:慧思大師論自性清凈心的修證(一)

TAG:學習 | 技術 | 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