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技術原理

 

太極拳技術原理

太極拳是一項身體運動,屬於人體文化,通過具體的太極拳動作練習,是實現健身、防身、養身、修身功能的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可以說這是太極拳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所以,我們沿著技術線索,探究太極拳產生的理論基礎,何為太極拳,怎樣的動作才對,為什麼這樣做,理論根據是什麼,文化內含又是什麼,顯的非常重要,更具現實意義。

產生太極拳理論基礎

1、拳理基礎

太極拳是一種拳術運動,符合拳理,具有技擊性。這裡的拳理是指太極拳動作本身符合攻防規律,具有攻防含義,能夠產生一定的攻防實效,這也是太極拳動作與體操,舞蹈,導引等其它運動的基本區別。因為:

(1)太極拳在創造過程中,廣泛吸收了其它武術拳種動作,組編而成,其中,有史料記載的,最為突出的是吸收了明朝戚繼光的拳法,戚繼光的拳法也是在吸收了眾多民間武術而形成的,把戚繼光的<<拳經三十二勢>>和陳式太極拳的圖訣加以比較,可以發現不僅動作名稱相似,而且架勢十分相近,在<<陳氏拳械譜>>上也有"紅拳"的記載,即使從現在廣泛流傳的太極拳中也不難看出與其它拳種相似的動作,如楊式太極拳的"搬攔捶"與八極拳的"落砸捶","栽捶"與少林拳小紅拳的"下栽捶"外形動作幾乎一致,近來有人研究認為太極拳發源於山西的洪洞通備拳,這些都說明太極拳動作主要取材於其它武術拳種,並保留了武術動作固有的技擊性,同樣的弓步,作為太極拳由於技擊性的要求,上步時前腳要求微內扣,有套鎖對方腳跟的含義,而作為體操化的弓步顯然並無此意,同樣的沖拳,作為舞蹈化的表演則無須做到"手背與小臂齊平",而太極拳的沖拳就必須如此,否則違反了攻防原理,不能產生攻防實效,也就不合拳理。

(2)太極拳拳譜,拳論中充滿技擊內容,也反映了太極拳具有技擊性。在現存的一百四十多篇文獻中,幾乎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有關技擊思想,戰術,方法,訓練的論述,被尊稱為太極拳經典的<<太極拳論>>中講"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通篇講技擊思想,策略方法唯武事論,其它<<打手歌>>,<<十三勢歌>>,<<四字密訣>>等,也都講的是技擊內容,說明太極拳具有技擊性。 不管太極拳的技擊功能是否在衰退,有一點不能否認,從動作屬性上來看,太極拳必須是以練習技擊動作為手段,來實現健身技擊等多重功能,即作為太極拳動作具有技擊性,這種技擊性必須保留在套路里,體現在動作中,這將成為太極拳區別於其它運動的本質特點,也是衡量太極拳動作對否,必不可少的一條原則,換句話講就是太極拳動作必須符合拳理,這也正是太極拳之所以稱為"拳"的道理所在。

2、哲理基礎

太極拳受傳統哲學深刻滲透,具有哲理性,充滿辯證思想。從哲學角度來看太極拳被譽為"哲拳",這不僅由於太極拳的稱謂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也不僅由於太極動作要領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味,而是由於傳統哲學思想對太極拳的全面滲透,形成了獨特的運動思想,特別的技術要求,突出的價值功能,是一種特殊的拳術,正如楊澄浦言"中國之拳術,雖派別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術,......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之藝術,於技術上 ,生理上,力學上,有相當之哲理存也",如果說哲學對各門拳術都有影響,那麼對太極拳的影響則是最全面,最系統,最深刻,恐怕沒有哪門一拳術能與之相媲美,從古老的<<周易>>起到宋明理學止的古典哲學,都對太極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有:

(1)老子學說。老子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和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技擊思想。老子通過不斷前進的生產現象與生活實踐,看到"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疆者莫之能勝",意既看上去柔弱的水卻能衝決一切堅強,以草為例:"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由此通過大量的生動事物變化現象,終於概括出一般的道理""天下之柔,馳騁天下之堅",上升到哲學層次形成"貴柔","守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在太極拳中形成"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反者"的技擊思想,這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特徵,此外老子的一些具體思想對太極的技術要求都產生了深刻作用,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追求虛靜的修道思想影響了太極拳的"心靜""神斂"要求的形成,老子的"道"的"周行不殆"的循環思想影響並形成了太極拳"圓"的運動特徵,老子"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促成了太極拳"松靜自然","捨己從人"的技術要求,老子的"虛其心,實其腹"的修道狀態直接指導了太極拳"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的形成,老子的哲學思想對太極拳的影響還遠不止這些,充分說明太極拳的產生離不開老子思想。

(2)陰陽學說。<<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提出"一陰一陽謂之道","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北宋周敦頤著<<太極圖說>>,創立以太極為中心的世界構成說,認為一動一靜產生陰陽構成世界,後經歷代哲學家的發展,形成了運用陰陽對立統一運動說明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古典陰陽學說,對太極拳的影響巨大,不僅太極拳稱謂反應了這一點,更重要的拳理闡釋,拳架組成,運動規律,技術要求,攻守原則無不包含陰陽哲理,<<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可謂"一陰一陽謂之拳",太極拳就是由陰陽兩大範疇構成運動即:陰:吸蓄屈退落俯來入收化引柔靜虛合降下右,陽:呼發伸進起仰往出放打擊剛動實開升上左等一對對矛盾之間互根,互用,互換,互立運動。

對陰陽學說高度直觀概括的太極圖,被認為是太極拳的象徵,很形象的揭示了此理,概括:

-----------------------------

太極圖中的陰陽哲理

太極拳中的具體運用圖象寓義

具體要求

陰陽對立統一

剛柔虛實,動靜上下,內外統一陰陽相合圓形觸處成圓,非圓即弧, 圓活飽滿陰陽互根對立一開一合,虛實分明,一蓄一發陰陽互容變化開中有合,合中有開, 動中寓靜陰陽螺旋消長弧性運動,內勁潛換, 螺旋纏繞 傳統哲學對太極拳的影響還有其它哲學流派,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仁義",對拳的運動思想,身型要求 ,戰略戰術都有影響,但是,較為突出的是以上兩家,任何文化的交融結合都有它的載體和途徑,古典哲學對太極拳的滲透也同樣,並非無稽之談,傳統哲學對太極拳的滲透載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有文化的太極大師,象<<太極拳論>>的作者王宗岳,"少時自經史而外,黃帝.老子之書及兵家言無書不讀",以及道士出身的張三丰,後來的陳鑫,武禹鑲,李亦畲,孫祿堂等,他們著書立說,大大促進了太極拳對傳統哲學的吸收。另一類是太極拳的實踐者,他們雖然不象前者那樣通曉經書哲學,也許目不識丁,但是他們"間接的受古書影響很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練拳實踐中體悟了哲理,要知哲理也是來源於實踐的理性總結,他們的體悟雖然是樸素的思想,卻也很好的繼承了傳統哲學內含。傳統哲學對太極拳滲透的途徑主要有,一條是用哲理說拳理,指導練拳,如<<太極拳論>>就象一篇哲學散文,解說拳理。另一條是通過吸收其它姊妹藝術,間接吸收哲理,如傳統醫學,兵學等,正象"傳統的中醫學並不是現代意義的科學而是自然哲學"一樣,太極拳同樣,在創造之初,是建構在傳統哲學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傳統哲學不僅宏觀指導太極拳的形成,而且具體到技術要求,幾乎每一個動作從外形到內在都含有一定的哲學意味,這又構成太極拳又一個特徵,是衡量動作對否的一條法則。

3、醫理基礎

太極拳吸收了傳統醫學的經絡,俞穴,氣血,導引,藏象等理論,符合醫理,具有健身性。(1)傳統醫學的導引吐吶之術被太極拳直接吸收。<<黃帝內經>>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重,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喬",所謂"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抑按皮肉。喬,謂捷舉手足",莊子描述導引說:"吹噓呼吸 ,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晉代李頤注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說明導引實際上是呼吸配合動作,活動全身,疏通經絡的健身運動,包引體,導氣,按摩,存想等內容。太極拳正是吸收了這一特點,要求呼吸與動作配合所謂"拳式呼吸",還利用中醫經絡運行,氣血,俞穴理論。中醫認為:經絡是布滿人體的氣血通道,發源於臟腑,布流於四肢百骸,臟腑經絡氣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則健身益壽,太極拳與之結合要求"以氣運身","以竅運身","氣遍身軀";通過以腰為軸,帶動四肢,旋腰轉脊,螺旋纏繞,意想勁力傳遞,循經而動,勁貫竅穴,布流周身,通任.督練帶.沖脈,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起到健身作用。(2)"形與神俱,不可分離","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醫理,被太極拳吸收為"形神皆備","內外皆修","以意導動"的要求。<<素問.上古天真論>>:"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天年",形即外形身體,神為精神心理,"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太極拳理根於此,首重意,講求"意在蓄神","形諸神明",重"意","神"內在的練習與外形的統一,所謂"內不動,外不發",合中醫健身之理,"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太極十三勢歌言"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舂"。太極拳的健身性理根於傳統醫理,又合現代科學(後述),可以說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殊的健身機理,這方面還待深入研究但是構成了太極拳的重要特徵 太極拳創造之初是根植在傳統哲學 ,醫學,拳學以及眾多的古典文化基礎上,沿著哲學全面而深刻的滲透,形成獨特的拳術運動思想,同時兼揉並蓄古代醫學,兵學,美學等,逐漸形成了容拳,哲,醫三理於一身,具有技擊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優秀傳統運動項目,民族智慧的結晶。

4、判辯太極拳的基本標準

什麼是太極拳?怎樣的動作才對?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起碼應該具有三個基本特徵。

首先,是特殊的技擊性。太極拳是拳不是操不是舞,所以雖然不主張"武"卻能"武"是"文拳",而這種武又不同於一些"硬打硬進"的武事,非常重視"以柔克剛"講求"粘連粘隨","捨己從人",這是一種極高層次的技擊,舉例對付沖拳有多種方法有的躲閃不接觸,有的以橫力拍擊,有的以直力阻擊,而真正的太極拳則是迎對方的來力而不與其對擊(對擊的結果是大力勝),反而接對方來力向己身"幫助"對方"打己",同時順來力劃弧(越小越好)改變對方的擊打路線,化解來力再借對方的力和自己的勁還給對方,將其擊到或擊出,這正是太極拳"任他巨力來打我,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技擊特徵,不可否認這種方法最好也最難,由此導出了太極拳的一系列練拳要求,外型要符合技擊要求如前邊講的沖拳,弓步;內在要通過用意,放鬆,慢練以及身型,運動要求練習"聽勁"(判斷力的大小,方向,變化),"發勁"(出力的過程,大小,相合)的功夫,實現太極拳的技擊性。

其次,突出的哲理性。從太極拳的產生到具體動作都有深刻的哲理(前已有述),這種哲理性已上升的理性指導層次,融匯到具體動作形態中,如陰陽辯證哲理,具體為拳中的虛實、開合、動靜等等,每動都在此理下運動,和其它運動相比在理論層次,全面程度,都顯的突出。

再有,明顯的健身性。在健身方面太極拳的一系列技術要求,理根於傳統醫學,有符合現代科學 (前有詳述),顯示了明顯的健身性,正如拳論稱的"若問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丹",現代大量的科學實驗正說明著這一點。

總之,具有特殊的技擊性、突出的哲理性、明顯的健身性,並且同時符合太極拳一系列技術要求,才算是太極拳。出於不同的練習目得,可以有所側重,但是作為完整的太極拳技術要求,最佳的練習效果應該是三性有機的統一。雖然我們分而述之,實為一體,如同一棵樹上的三個果,這是判辯太極拳的基本標準。

(作者:武冬,北京體育大學武術教研室)


推薦閱讀:

無花果系列栽培技術之一-建園與栽植
調情的技術
找女人是門技術活,智慧男人必看!
六壬技術大全
專項技術訓練

TAG:技術 | 太極拳 | 技術原理 | 原理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