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決定》怎麼決定媳婦的肚皮?
第144期
鳳凰新聞客戶端編輯:阮洋
【導讀】11月15日,爭議已久的一胎政策,隨著《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落下帷幕。
《決定》第46條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短短一句話引發巨大迴響。到底這條規定出台以後,會對人們帶來什麼影響?
●以前「雙獨」可生,現在「單獨」即可
計劃生育常被稱為「一胎政策」、「一孩政策」,但這種叫法忽視了大多數可生二胎的情況。
在多數農村地區,如果第一胎是女孩時可生育第二胎。對於城鎮來說,隨著2011年河南省完善計劃生育政策,規定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胎,中國大陸31省市均已放開雙獨家庭生二胎政策。
以北京為例,現行政策也允許九類人群生二胎:只有一個子女,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非遺傳性病殘,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並且只有一個子女的;婚後五年以上不育,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不孕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再婚夫妻雙方只有一個子女等。
隨著《決定》的出台,大陸各省市將統一明確,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家庭即可生二胎。
不過,「單獨生二胎」的落實還有待具體細則。比如,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就舉了一個「極端」案例:42歲的媽媽是獨生女,22歲的女兒也是獨生女,她們老公都不是獨生子,母女均可以生二胎。如果父母先生二胎的話,女兒生二胎就違法了!如果女兒先生二胎,父母后生二胎,則不犯法。於是,將會看見外甥牽著小舅、小姨出去買糖吃。
●生孩子或不用繳「社撫」了
此前,關於計劃生育的規定主要參考「一法三規」。一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三規是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
80年代生育一胎的城市夫婦給予一次性120元的補助。按照「一法三規」,多生的父母將無法像獨生子女父母那樣得到政府的獎勵。如果超生,該夫婦將被徵收一定量的社會撫養費。
「一法三規」中,最被關注也最被詬病的當屬《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據悉,城鎮居民二胎徵收社會撫養費的範圍一般為年人均收入的9至10倍,農村居民二胎徵收社會撫養費則為3倍左右。
此前,按照《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規定,即使是「雙獨夫妻」,想要生育二胎時,若「女方生育時低於28周歲並且距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間隔不滿4年的」,需繳納社會撫養費。而不符合「雙獨二胎」或其他可以生育二胎條件的夫妻,要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3至 10倍徵收。
可以預見,隨著《決定》的落實,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群將大為降低。
有媒體引述了這樣一個例子:今年29歲的陸彩萍是獨生子女,但她的丈夫不是。他們已有一個四歲的女兒,還希望再生育一個孩子。按照早前的政策這是不可能的,除非繳納一大筆罰款。這位上海媽媽在央視宣布政策變化後不久表示:「我們一直在等待政策調整。我們已經下定決心想要第二個孩子,甚至做好了支付罰款的準備,罰款的金額可能高達我們家庭年收入的三倍。」
●但注意是允許「兩孩」而不是「二胎」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媒體在《決定》公布後,將新政簡稱為「單獨二胎」政策,但根據衛計委的最新解釋,此次的新政應該簡稱為「單獨兩孩」更為準確。
如果「單獨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的話,那該家庭就不再適用此次的新政了。
●有了《決定》還得靜候立法,落實前搶生還得罰
另外,《決定》並沒有明確,放開「單獨兩孩」在哪個城市先開放,或是全國一起鬆綁。
雖然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目前看來,各地方政府對這一政策是支持的,相關政策可能在一年之內相繼出台。」但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曾表示,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全國不設統一時間表。
在各地落實「單獨二胎」新政之前,各地計劃生育工作還將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執行。
也就是說,如果「單獨」夫妻現在就心急懷孕生二胎,待新政落地,可能因間隔時間過長,依然算做違法生育,將被征繳社會撫養費。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469元,也就是說,一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京籍城鎮夫妻,要繳納約33萬至36萬元不等的社會撫養費。
●政策調整的背後有現實的經濟考量
節育的思想最早源自歐洲,20世紀初傳入中國,其主旨並非一味要求強制,在於從無節制生育中解放婦女。1950年初,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提議節育,但是他的忠告被置之腦後;告別鼓勵生育時期後,大陸從1970年之後開始實施計劃生育,設立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到本世紀末,必須力爭把我國的人口控制在十二億以內。」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人口過剩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被誇大,甚至中國人口是否過剩存疑。綜合各方面的考量,越來越多的學者支持放開計劃生育政策。
首先,人口增長減緩開始給中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正面臨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主要原因就在於近三十年來對家庭規模的政策限制。去年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首次下降,這對中國內地基於人口紅利創造出的經濟奇蹟構成了威脅。
隨著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開始下降,經濟學家們警告說,計劃生育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拖累會越加明顯。40年來,中國的撫養比——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之比——在近兩年首次上升。
經常被人用來與中國比較的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但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根本區別,在於生育率。聯合國的數據估算,每個印度婦女大約平均生育3個孩子,而中國婦女則平均只有1.7個孩子——這一數據在官方往往是1.8,但是不少學者估計這一數字低於1.5,這低於維持世代更替的2.1門檻。
●獨生子女現象也一度威脅中國傳統家庭文化
其次,獨生子女政策不僅削弱了中國勞動力數量,還降低了其質量。研究已經表明,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之後出生的中國兒童,其社會技能被迫變低。當然,其影響也在經濟之外有所體現。它在基本社會結構上,嚴重削弱了家庭。
獨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掌上明珠」,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們拒絕分享、過分自我等。被稱為「海淀銀槍小霸王」的李某某或許是最好不過的案例。
前幾天,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今天在「第六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吐槽:「部分新一代『90後』員工,可以說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被批評就會翻臉或者直接辭職。」俞敏洪談到家庭教育對文化發展的重要性時指出,「比如獨生子女現象,『溫良恭儉讓』等傳統文化道德水平,都是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形成的,而這樣的道德水平,在多子女家庭中更易養成,從小就養成在人群中互相禮讓的習慣。」
●嚴厲的計生政策既高成本又暴力,曾導致多起社會悲劇
再者,施行多年的「一胎政策」帶來無數慘劇,從人文考慮來說放開也是必然的。
保證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過程,一向是高成本且充滿暴力的。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從70年代末開始實施,這一政策對於少數民族和一些農村家庭允許例外。數據顯示,自1971年以來,中國已實施3.36億次墮胎手術和1.96億次絕育手術,另外還施行了4.03億次宮內避孕器植入手術。
根據中國衛生部年鑒顯示,中國計劃生育人口流產人數最高時達到了1437萬人,那一年是1983年。最新的驚心動魄案例來自陝西安康,媒體報道,當地一位懷孕7月的母親「因為沒有辦法交足四萬元罰金」在沒通知家人情況下肚中胎兒被強制引產,已經成型的孩子就在母親旁邊,情景慘不忍睹。
而現實中重男輕女思想猶存,許多家庭為生男孩,不惜違法受罰款而超計劃生育。付不起罰款的,就會想方設法地採用被政府明令禁止的B超等手段對對腹中胎兒進行性別鑒別,如果是女孩的就將之打掉。
根據中國網2011年綜合報道,「每年仍有許多被父母認為不該出生的女嬰被遺棄、被做人工流產打掉,或甚至被殺害。對於貧窮的農村家庭,這樣的選擇既苛刻又殘酷。」
●放開「單獨兩孩」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在《決定》以前,已有許多地區先後修改規定,允許在一定條件下生育二胎,常見的許可條件包括:夫妻均為獨生子女、夫妻一方為少數民族、夫妻自海外回國、再婚夫婦、第一胎為殘疾兒、殘疾軍人或因工緻殘等等。上海市為了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甚至已開始鼓勵符合條件的夫婦生育第二胎。
有學者擔心,放開計劃生育將導致人口失控,但這完全是多慮。
據介紹,單獨二胎全面放開後,中國每年出生的人口將比目前增加100萬左右,增長僅為6%-7%。
在28年前就開始試點二胎的山西翼城,從二胎放開之始幾乎找不到不想生二胎的家庭,到一些主動放棄生二胎,或者有選擇地生二胎,村民們開始在政策內自我規劃生育。
實際上,人口負增長帶來的效應已逐漸超過人口過剩,成為許多國家正在面臨的問題。
新加坡當年從「兩個就夠了」到後來人口結構改變得轉向鼓勵人民生育,然而任憑政府的優惠或獎勵政策如派發嬰兒花紅等,也還是難以吸引新組建的小家庭多生寶寶。
所謂「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決定》已經出來,計生政策是否大調整的問題已辯論得很清楚。讓生育問題成為個人選擇的問題,趨勢已經越發明了了。
(鳳凰新聞客戶端編輯:阮洋)
推薦閱讀:
※對道教太歲神的基本認識:2018年犯太歲怎麼辦?
※西紅柿炒雞蛋,怎麼做最好吃?要不要放糖?
※羊口瘡怎麼治療,新手必看!
※糖尿病怎麼治
※怎麼判斷女人喜不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