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八指頭陀小史,工巧明,歷史傳記
高僧八指頭陀小史
黃琰
近代寄禪法師,名敬安,俗名黃讀山,曾任中華佛教會第一任會長,是清末著名的詩僧,別號「八指頭陀」。一八七七年敬安廿七歲之時,在寧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並剜臂肉燃燈供佛,自此號「八指頭陀」。
寄禪法師一八五二年一月三日生於湖南湘潭縣石潭鎮的一個農民家庭。父名黃宣杏,母親胡氏。他小時即易感傷。七歲時母親亡故,十一歲時入私塾讀書。十二歲父又死,因無衣食,為人放牛謀生。有一天,與群兒避雨村中,閱讀唐詩中「少孤為客早」句,不覺淚下,私塾的老師周雲帆問其原因,他回答無法讀書。周雲帆同情他的不幸遭遇,乃收留他在家,掃地煮飯,一有閑暇,就教他讀書,並經常向人誇獎說:「這孩子忍苦耐勞,將來一定是有出息的。」不久,周雲帆故事,在強烈的求知慾的驅使下,他又自動去替一個富豪子弟當書童。誰知主人不准他讀書,苦差、打罵卻經常接踵而至,「願無五斗祿,寧折壯士腰?」他暗想,這種屈辱生活,必須改變!於是決心離開那,另行去學手藝。學藝期間,他又經常遭到主人殘酷的鞭打,昏死數次。「一日見籬間白桃花為風雨摧敗,不覺失聲大哭,因概然動出塵想。」想起自己父母早亡,嘆息人生如寄旅,人間猶如火宅,不可久住。終於在十八歲時投湘陰法華寺當了和尚。「孤苦無依,歸命正覺,豈唯玩道,亦以資生。」他的出家,既非是為了好逸惡勞,又非科場仕途不通或情場失意,而是看到雨打桃花,感受到稚嫩嬌艷的生命經受風雨的無情摧打,從而想到世間生命的苦迫。這正如當年釋迦牟尼一樣。佛祖到野外去游散,偶然看田間農民的農作情形,不覺引起無限的感慨,頓生悲憫之心。不忍貧農的饑渴勞瘠,不忍眾生的自相殘殺,不忍老死的逼迫。這些「世間大苦」深深剌痛了釋尊的心,於是不忍再受王宮的福樂,為了探求解脫自我與眾生苦難的大道,決意擺脫一切去出家。寄禪法師亦是由花及人,感到生之悲苦,遂生脫離紅塵之願。這種由自己身世所引發的對人生苦難的悲懷在詩人是感觸頗深的,以致在他日後的詩中屢屢得以體現。他的「若使窮黎俱得所,男誰為盜女為娼?」由己及人,對在水深火熱中苦苦掙扎的哀哀眾生表示深深的同情。這種感情也是由他自己的生活經歷所引發的。他出家以後,在衡陽仁瑞寺苦行五年,到浙江行腳十年,過著「樹皮蓋屋,僅避風雨,野蔬充腸,微接氣息」的清苦生活。中年以後雖當了住持,但其持身和生活方式都是純禪和子式的「破衲離披不問年」、「紫芋黃精飽我飢」,「破屋牽蘿補」,衣食住行是非常簡單的。由於他一直像窮困百姓一樣生活在社會的最低層,故能對眾生——勞苦大眾表示深深的同情,他的思想感情亦能時刻與百姓相溝通,人雖出家,心猶在世,思憂於國,情懷於民。他在自己的詩中表達了自己的願望:「我不願成佛,亦不樂升天。欲為婆竭龍,力能障百川。晦氣坐自息,羅剎何敢前!髻中牟尼珠,普雨粟與棉,大眾盡溫飽,俱登仁壽筵。」作為一佛子,他寧願捨棄「成佛」、「升天」的最高成就與願望而希圖人民的溫飽與長壽。從他的詩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世間大苦的悲憫。這正如他在自己的詩中所表示出來的「我雖學佛未忘世」,「絮無心苦民族」的情懷。寄禪法師和一切高僧一樣,未皈依佛門之前,實為性情中人,正因為對世間苦迫的不忍,所以才發起了寄身佛門的心愿,希冀從此遠離紅塵,擺脫世間種種慾望以及幻化無常的染著,求得自身的清凈。正因為他先天中有這樣一種根性,因此,即使在出家之後依然能冷眼熱腸,注視著世間眾生的苦難。深徹的慧照中,貫徹著同情的慈悲。所以才有他的詩句「盡有哀時淚未休」。誰說出家人只顧自身的寂滅與自了?他的慈悲情懷中永遠和著悲天憫人的熱淚。
寄禪法師是詩人,又是禪僧。他在修禪的過程中生活非常簡樸。他在投湘陰縣法華寺出家以後,拜東林和尚為師。同年冬到南嶽祝聖寺,從賢楷律師受具足戒。十九歲時,赴衡陽岐山仁瑞寺,從志禪師學禪五年。一八七一年,二十一歲的寄禪在岐山參禪,到巴陵看望舅父,游岳陽樓,有人分韻賦詩,寄禪獨自一人,縱目四顧,水天一色,忽得「洞庭波送一僧來」之句。歸告詩人郭菊蓀,郭因此勸他學詩,並送他一本《唐詩三百首》,寄禪從此開始學詩。廿三歲時開始寫詩,曾一度乘船到長沙麓山寺參訪笠雲芳圃,後游岳陽洞庭湖,後又回到岐山。
一八七五年,寄禪廿五歲,住湘陰法華寺。夏秋之交,他離開湖南,遠遊浙江各名山大寺,先後經過九年時間。他先到禪宗著名道場鎮江金山寺,從大定密源參禪。不久,行腳江南,漫遊杭州、寧波等地,遍參禪林耆宿。一八七七年,在他廿七歲之時燃指剜肉供佛之後,歷游天童、茅山、普陀、雪竇等處。一八八一年,寄禪最初的詩集《嚼梅吟》,在寧波出版,使他在當時詩壇上獲得了一席地位。一八八六年,王闓運集諸名士在長沙開福寺創設碧湖詩社,參加者共十九人,寄禪也被邀參加。這年秋,他又北上武昌,乘船重遊金山,冬又回到湖南。在以後的幾年,他先後出版了《八指頭陀詩集》以及《白梅集》。
寄禪法師在自己多年遊歷的生涯中,從三十八歲起至五十一歲,先後擔任過湖南六個叢林的住持;衡陽大羅漢寺,南嶽上封寺、大善寺,寧鄉溈山密印寺,湘陰神鼎山資聖寺,長沙上林寺。一九○二年,浙江寧波天童寺首座幻人率領兩序首領代表前來長沙,請寄禪到天童寺任住持。天童寺為東南名剎,自明末密雲圓悟重興以來,規模宏大,儼然為十方叢林模範。清末漸趨衰落,寄禪擔任住持以後,天童寺再度重興起來。五年後,寄禪法師住持天童任期已滿,僧眾又留他重任。
情到極處便會通過詩自然流露出來。作為一詩僧,寄禪法師將他對人間萬象的感懷寄情於詩,借詩言志,苦讀苦吟。他小時為人牧牛,即「帶書讀」,為塾師燒火洒掃,時時討教。自從得《唐詩三百首》以來,廢寢忘食,「一目成誦」。以後曾博覽漢魏六朝至唐宋的名人詩集。五十九歲時還說:「余近讀孟東野詩,輒不忍釋手。」他的好學精神,數十年如一日。寄禪法師寫詩好問,凡清末湘潭詩人,他有的拜為師,有的交為友。寄禪法師加入碧湘詩社以後,對自己所作的每一首詩,都求教於諸名宿。他本「生來傲骨不低眉」,卻「每到求人為寫詩」。常「為求一字友,踏破萬雲山。」他在吟詩時也經常是「五字難吟穩,詩魂夜不安。」他本是一個半文眉,卻成為一代詩僧,少年的聰悟,記憶的驚人,詩思的神奇,在他都是次要的。楊度評價他「雖雲慧業,亦以工力勝前也」,說他的成就得力於他的勤學苦練。
近代高僧由於生卒年代適逢中華民族內憂外患之時。作為一佛子,雖皈依佛門,但生於斯,長於斯,不能不為自己的民族所罹災難而擔憂、又不能不為列強的殘暴行徑而憤慨。寄禪法師亦不例外,以他佛陀弟子兼詩人的情懷,忍見自己的國家遭此慘境,生靈塗炭,戰火橫飛。一九○○年,八國聯軍入侵,從天津入攻北京,沿途縱火焚燒,大肆殺戮,姦淫搶掠,無惡不作。整個北方大地,火光血水,一片殷紅。祖國的大好河山遭到蹂躪。寄禪法師在詩中描繪了當時的情形:「強鄰何太酷,塗炭我生靈!北地嗟成赤,西山慘不青。陵園今牧馬,宮殿只飛螢。太息盧溝水,惟余戰血腥。」一九一○年,日俄協約,其實質是列強互相勾結,蠶食中華領土。詩人在《感事二十一截句附題冷香塔》中概嘆:「鯨吞蠶食各紛爭,未卜餘生見太平」。「修羅障日晝重昏,誰補山河破碎痕?獨上高樓一回首,忍將淚眼看中原。」同時又用詩來歌頌表彰英勇禦侮的英雄(即左宗棠舊部在牛庄守衛,與日軍作殊死搏鬥):「折足將軍勇且豪,牛庄一戰陣雲高。前軍己報元戎死,猶自單刀越賊壕。」寄禪法師用自己的詩情來激發國人反帝救國熱忱。他痛感國難當頭之日,君主懦弱,群臣昏庸,難覓匡扶社稷的忠臣。「落日青山遠,浮雲白晝昏。衣冠一時盛,肝膽幾人存?」中日甲年戰爭,將士們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抵抗。但最終李鴻章還是代表腐敗的清廷和日本代表簽訂了《馬關條約》。詩人在詩中哭道:「天上玉樓傳詔夜,人間金幣議和年。哀時哭友無窮淚,夜雨長南應未眠。」一九○一年,李鴻章又代表清政府和英、美、俄等八國代表在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在這多事之秋,詩人的熱血猶自激蕩不已,不甘沉淪,用詩來抒發報國無門的苦痛。「聲聲郤喚國魂醒」;「國讎未報老僧羞」。一九○六年,詩人出家近四十載,用悲憤的心情向前來天童山採集植物標本的師生髮表演說:「蓋我國以廿二省版圖之大,四萬萬人民之眾,徒以熊羆不武,屢見挫於島鄰」。他慷慨激昂地提醒眾人,那些金髮碧眼的人其目的是奴役中華。他希望有志之士奮起,富國強兵,興利除弊,「力革舊習,激發新政,」用「卧薪嘗膽」的精神,和「磨磚作鏡」、「磨鐵成針」的毅力,挽救危難中的祖國。他以滿腔的義憤和熾烈的愛國熱情去激發人們奮發圖強,拯救中華之意志。
寄禪法師是首任中華佛教會的會長。在中華民國成立後第一年,各地佛教徒代表集合於上海留雲寺,籌組中華佛教會,公推寄禪為首任會長,並設本部於上海靜安寺,設辦事處於北京法源寺,這是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佛教團體。寄禪法師在佛教危亡,寺僧被摧殘之際,奮然挺身,為佛教的存亡據理力爭。一九一二年,各地侵奪僧產,毀像逐僧之事時有發生。為此,寄禪法師赴南京謁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請予保護,並在同年十一月十日和他的弟子道階法師前往北京請願,會見內務部禮俗司杜關,要求政府下令禁止各地侵奪寺產。可是請願未獲得結果,反受侮辱,他氣憤地辭出,當天晚上胸膈作痛,圓寂於法源寺,世壽六十二歲,僧臘四十五。
寄禪法師生於一八五一年,卒於一九一二年,他以自己的聰穎慧悟修習禪定。而且在十多年間任六寺住持,所到之處整修寺觀,德高望重,且以驚人毅力研修詩文,既為禪僧,又是詩人,達到很高的境界,成為中華近代佛教界的著名人物。
推薦閱讀:
※【佛學】唐代高僧異於常人的修道用功法門
※續高僧傳——卷四
※高僧語錄:星雲法師告訴你怎樣成為完美好太太|智慧法語|高僧語錄
※靈峰蕅益大師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