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氣推算一般步驟|五運六氣基礎知識
06-02
五運六氣資料 運氣推算一般步驟 摘自《「運氣要訣」詳解及例證》作者: 覃賢茂 一、先立其年 即是立出你欲推算的那一年的天干地支,如果你要推算的是陽曆,須要化成陰曆的干支紀年方法。必要時可查萬年曆。 例如求1981年運氣情況,先將公曆1981年換成陰曆為辛酉年。 如果求的還有月份,如1981年12月的運氣情況,還須將月份納入五運六氣中的各節各步。 12月為終運之位,也是終之氣之位。
此時需考慮年乾的陰陽屬性,以確定是太過之年還是不及之年。 例如辛酉年,天干為辛,丙辛化水,所以這一年中運為水運。 又辛為陰,陰氣不及,辛酉年為水運不及之年。 三、由中運確定五步客運 已知主運每年不變,初運木、二運火、三運土、四運金、五運水。 客運以中運為初運,方法見《客運歌》一節和《五音主客太少相生歌》一節。 例如辛酉之年,主運、客運的關係如下: 說明一下,按照《五音主客太少相生歌》以中運之太少定主運的太少,所以先定下主運的終運為少羽(水運不及)。 然後由太少相生,定出主運的其它四步,初運少角,二運太徵,三運少宮,四運太商。 然後以主運的太少,定客運的主運,太少相重,先定下客運的初運是少羽,二運取主運的少角,相重下去,三運太徵,四運少宮,終運太商。 由此中運、主運、客運皆明了。
四、地支化司天在泉四間氣 根據《客氣司天在泉間氣歌》的方法,參考 《客氣司天在泉間氣圖》 ,先根據辛酉之年的年支酉,卯酉陽明燥金。 在 《客氣司天在泉間氣圖》 中正中上的一小圖中查出客氣六部: 注意其中三陰三陽的含義,為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如此主氣客氣加臨關係一目了然。客氣的三之氣為司天之氣,即陽明燥金。客氣的六之氣為在泉之氣,即少陰君火。 五、看運和氣的關係 即看是運盛氣衰還是氣盛運衰,以決定以運或氣為分析之主。 例如辛酉之年,司天之氣為陽明燥金,中運為水,金生水,為氣生運,所以這一年為氣盛運衰。在分析時應以氣為主。 又因氣生運為順化,所以辛酉之年為順化之年,變化較平和。 這在《六十年運氣上下相臨圖》中也可查出。
六、看是否是天符歲會 判斷欲求之年是否是天符歲會,以決定其年是否有天符歲會年的特點。 辛酉年既非天符,又非歲會,可以不考慮此條。 七、看是否平氣 既看有無運太過被抑或運不及得助的情況,好判斷該年變化狀況。 辛酉年為水運不及,但不符合平氣的運不及得助條件,因為司天之氣和年支的五行屬性皆不為水不能得助。 八、綜合判斷: 有了以上的判斷,再加上有關的運氣學說知識,如關於《太過不及的情況》、《運氣的亢害承製》、《六氣勝復>、<<運氣為病>、<<太過不及主病>、<<五行德政令化災變>、<<五運郁發>、<<五行地化蟲畜果各有太過不及齊兼化>等的判斷。 例如綜上所述,大致上1981年12月的情況應該如下:氣溫較正常,冬日較高;少雪、多雨。空氣潮濕;流水不冰,蟄蟲乃見。 12月為一年疾病較少的日子,但可能出現溫病。在對疾病的治療及飲食調理上以味咸性寒的藥物及食物為宜。 如果水氣鬱極,可能出現水郁之發,冰雹雪霜大作,其為病在己,為本經自病,腎病。 這一年辰星上應,亮度比平時減少一二倍,辰星黑兼黃色。 這一年須細察天旬,看辰星遲速留守情況,以精確判定具體情況。 由於不及兼化,所以在物候上倮蟲、羽蟲、牛畜、馬畜、稷谷、麥、棗果、杏果等土類、火類物候生長較好。 在人體疾病方面,全年雨濕大行,腎水受邪,腹痛、體重、煩冤,意不樂,雨濕數至可能導致水災,河流漲滿,涸澤生魚。濕勝的情況不停止,必極而衰,衰反被木乘,有風雨大至,土崩鱗現於陸之象,所以在人體疾病方面更見腹滿、溏瀉、腸鳴、足痿瘈痛、飲滿之類的脾胃之病。
傳曰:天之高也,星辰之運也,苛求其故,千歲之日可而致也」的過譽說法(《醫學正傳,卷一醫學或問》),但這種推算還是可以用來指導實際。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運氣推算之時,不可拘泥於書本上,而應考察當時的方位、地理、天象變化,前一時的反常情況,各人體質的不同,勝復郁發之後引起的不到位的現象等等,實際情況的修正值,才可能真正精確無誤地進行預測工作。 《「運氣 要訣」詳解及例證》作者: 覃賢茂
二、天干化中運
即是根據欲求之年的干支,來求出該年的中運。如果病在太溪脈絕,則有生命危險。這一年由於是氣盛運衰,更應注意司天之氣的變化情況。以司天之氣為主,則這一年陽明燥金司天,金克木,病在肝筋,而少陰君火在泉,熱行於地而病肺心,所以上下受臨,清燥風熱交侵,人將病在寒熱而咳、胸郁菔滿、掉搖振動、筋痿無力、煩冤抑鬱不伸、兩肋心中熱痛、目痛皆紅、小便絳色。以上當以司天在泉之病為主要。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運氣推算的步驟和可以遵循的方法。 僅從本書十數萬字的介紹,我們於運氣的推算已經大有收穫,如上面推求1981年12月的運氣情況,即可以在紙上談兵而推演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雖然古人有「以天之六氣,加臨於歲之六節,五行勝負盈虧之理,無有不驗。
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