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之前,便已顯露出霸主之相
1644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了大明帝國的首都北京,搖搖欲墜的明帝國最終覆滅。然而僅僅一個多月之後,李自成便在吳三桂和滿洲騎兵的打擊下黯然潰退。隨後短短數年,滿清便橫掃大江南北,在清掃了南明殘餘勢力後,華夏進入了長達二百五十年的清帝國統治之下。
對於清朝能夠取代明朝,許多人不理解、想不通。明朝幅員遼闊、人口億計、文明先進、經濟發達,而女真世居東北的窮鄉僻壤、民寡兵少。於是許多人一直在強調滿清勝利的偶然性,認為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佔了農民軍暴動的漁翁之利。筆者今天就依據滿清入關之前的自身形勢,一葉窺豹,來說明滿清的勝利絕非單純的偶然,在入關之前,滿清便已顯露出霸主之相。
滿清建立前的東北情況
女真世居東北,在北宋末年曾迅速崛起。在推翻遼國之後乘勢侵入中原,並佔據了北方大片領土,一時國勢頗勝。但是隨著蒙古的崛起,女真人被打回原形,重新淪為東北的部落民。
由於元朝末年腐朽殘暴,以朱元璋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掀翻了蒙古人的統治。蒙古人狼狽逃回蒙古草原。為了保證中原的安全,朱元璋及朱棣曾多次派遣大軍深入草原掃蕩蒙元殘餘勢力。而位於東北的女真部落戰略位置極為重要,便成了明朝政府的重點安撫對象。在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設置了奴兒干都司,對東北和庫頁島地區進行行政管轄。(圖一 奴兒干都司)
到了明末,東北地區的女真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而建州女真又分為三部分,總稱為「建州三衛」。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努爾哈赤的父祖世代襲封建州指揮使。當時女真部落眾多、形勢複雜。努爾哈赤的外祖父明朝建州右衛指揮使王杲發動叛亂,此時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是李成梁,他率領明軍進行平叛。在這一過程中,充當明軍嚮導的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均被誤殺。這件事對努爾哈赤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衝擊,可以說這成為了他日後「仇明」的心理基礎。
努爾哈赤在悲憤中開始了艱苦的「創業」。萬曆十四年(1584年),努爾哈赤擊敗並處死了女真各部中實力最強的圖倫城主尼堪外蘭,這標誌著努爾哈赤此時已成長出了相當的實力。
隨後努爾哈赤展開了對建州各部的統一戰爭,經過數年征戰,努爾哈赤終於統一建州各部。隨後努爾哈赤將擴張矛頭朝向了海西女真。在刀槍的激碰中,女真各部紛紛臣服。1603年,努爾哈赤遷都赫圖阿拉,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這標誌著努爾哈赤的擴張進入了新階段。(圖二 後金)
統一女真後,在建立後金的兩年後,羽翼已豐的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與明朝正式宣告決裂!隨後金軍開始了對明軍的攻擊,並奪去了撫順城。
薩爾滸之戰——明金主力間的第一次交鋒
聽聞女真叛變後,明朝集結了十萬大軍分四路圍攻女真,意圖一戰消滅努爾哈赤。雙方主力在薩爾滸展開激戰,結果女真大敗明軍,明軍遭遇了慘痛的失敗。女真反守為攻,開始了在遼東的迅猛擴張。明軍一敗再敗,竟將整個遼東喪失掉。努爾哈赤此外還曾討伐過一次蒙古。(圖三 薩爾滸之戰)
征服朝鮮
朝鮮位於女真東部,是明帝國堅定的藩屬國,曾多次配合明軍圍攻後金。為了保證在進攻明朝時的側翼安全,剛剛繼位的皇太極決定征服朝鮮。後金先後兩次大規模侵入朝鮮。
皇太極繼位的第二年(1627年),皇太極出兵十萬進入朝鮮。這次的主要軍事目標是盤踞在朝鮮境內的明朝將領毛文龍。毛文龍以朝鮮為根據地,多次從背後襲擾後金,給後金造成了嚴重的困擾。後金決意徹底消滅他。在女真人進入朝鮮後,由於與毛文龍交戰失利,女真人開始攻擊朝鮮城池。朝鮮國王倉皇出逃。由於毛文龍的打擊和朝鮮方面的妥協,後金最終從朝鮮退軍。史書稱這件事為「丁卯胡亂」。
十年後,為了徹底解決朝鮮問題,皇太極率領12萬大軍親征朝鮮。僅僅12天,清軍便直抵朝鮮都城,朝鮮國王倉皇出逃。最終朝鮮徹底屈服,斷絕了與明朝的藩屬關係,成為了清朝的屬國。
征服蒙古林丹汗
林丹汗是蒙古名義上的最高領袖,也是蒙古最有實力的部落首領,血統高貴,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後代。由於明軍在遼東一敗再敗、形勢被動,明朝不得不聯合林丹汗共同對抗女真。
林丹汗與女真的第一次交鋒是在努爾哈赤時期,當時努爾哈赤正在圍攻明軍駐守的鐵嶺,而林丹汗派軍支援。結果後金在攻破鐵嶺城後一戰擊潰蒙古。皇太極繼位後持續對林丹汗進行打擊,林丹汗被迫西逃河套,後金軍窮追不捨,最終林丹汗病死於甘肅,其子投降後金,這標誌著女真實現了對漠南蒙古的征服。
創建「二十四旗」
努爾哈赤在發展初期,建立了黃、紅、藍、白四旗,由於軍隊的擴增,隨後擴建為八旗,這就是滿洲八旗。隨著女真對蒙古的征服,女真建立了蒙古二旗,隨後將其擴增為蒙古八旗。而後金也對明軍降兵進行整編,成立了漢二旗,隨著漢人降兵的增多,先後擴展為了四旗、八旗。至此,滿清建立了滿、蒙、漢二十四旗,滿清的軍事力量得到了迅猛擴張。
屢次入關劫掠、圍攻北京城
如今許多對明清歷史不甚了解的人常以為滿清是到了1644年隨著吳三桂的投降才得以入關的,這是不符合史實的。事實上,在此之前,女真人曾六次入關劫掠,最嚴重的一次竟發展到了圍攻明帝國首都北京城。
在滿清的六次入塞劫掠中,以第二次和第五次威脅最大。公元1629年十月,也就是崇禎做皇帝的第二年,後金十萬大軍繞過山海關由喜峰口進入關內,攻破長城線上的大安口、龍井關,蹂躪遵化、良鄉、固安、香河、永平、順義、遷安、灤州等地,後金軍一路向西,各地駐守明軍一戰即潰。袁崇煥率兵支援北京,但令人奇怪的是,袁都督強行遣散各地勤王部隊,使得後金輕鬆突破薊州防線一路殺到北京城下。更令人不解的是,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袁都督竟然率軍故意繞行,很晚才抵達北京。
在北京城牆下,後金軍屢次擊敗明軍,隨後女真人從容的撤到關外,這件事在心理上給明朝君臣以沉重的打擊。崇禎皇帝心頭此後永遠懸著一把劍:北京不在安全。史書上稱這件事為「己巳之變」。(圖四 己巳之變)
第五次的清軍入關,更是讓人心驚膽戰。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九月,皇太極多爾袞、岳托等率領清軍分兩路,一路入牆子嶺,一路入青山口,兩軍於通州會師,後於涿州分為兩道,一路沿太行山,一路沿運河,山河之間六路並進。清軍這次繞開北京,一路南下河北南部,並攻入到山東境內,「轉掠二千里」。雙方的主要戰鬥發生在河北邢台、山東高陽、濟南。
在邢台,順德府軍民據城反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城破之後,清軍進行了大規模屠殺,倖存百姓也被劫掠為奴。在高陽和濟南均發生了類似事件。這場戰爭中,清軍俘獲百姓46萬,連濟南城中的明朝親王也被俘虜。清軍隨後大搖大擺地撤出關外,各地守軍無一敢戰。(圖五 清朝入關前的明清對峙形勢)
從上面的諸多史實可以看出,滿清在1644年入關之前便已對明朝建立起了巨大的軍事優勢,滿清已充分顯露出了霸主之相。清朝橫掃中原,絕非單純的幸運。
縱然億計黎庶錐心泣血,現實冰冷,夜幕已然降臨。
推薦閱讀:
※滿清八旗中的上三旗與下五旗
※滿清坐擁赫赫權勢、世襲罔替的「十二大鐵帽子王」
※李自成為何慘敗,大好江山落於滿清之手,觸目驚心?
※民國大盜孫殿英為何只盜滿清陵墓,卻不碰明朝皇陵分毫,只因祖上是明朝抗清名將!
TAG:滿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