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格律詩不難學——結構部分

格律詩結構:

起承轉合的要求:

起如開門見山,突兀崢嶸;或如間雲出岫,清逸自在。

承如草蛇灰線,不即不離。

轉如洪波萬頃,必有高原。

合則風回氣聚,淵深含蓄。

一首詩有一首詩的起承轉合,十首詩有十首詩的起承轉合。其實可以和章法類比,一篇作文必須要有章法,可能不按照老師給的標準,但是也會有屬於這篇作文自己的章法。

一般律詩的第一聯叫做破題。

第一種方式,就題,第一句直接引出主題,以題目的內容為起。最有代表性的是春曉,春眠不覺曉。第二種是把題目略微變通一下,不直接說出,但是要呼應題目。例句:崔補闕詠邊庭雪裡,萬里一點白,長空鳥不飛。第三種破題方式,叫離題。具體就是在題外取句,不觸題目,但也不能離得太離譜,總不能跑題。。。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江雪裡的千山鳥飛絕。這句詩並沒有提到題目中的兩個意向,江和雪。第四種叫粘題。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上下兩句,重用其字。個人理解,這個粘還是取自粘對那個意思,簡單說就是用疊字。代表性的是行行重行行,這個叫做一句粘四字。因為重字的限制,這樣的詩在表達能力上可能會有些不足,所以大多數起到一分為下文鋪墊的作用。最後一種叫做入玄,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厲害。它追求的是可意會不可言傳。賈島的《送人》半夜長安雨,燈前越榮欣。看起來一頭霧水,和送人沒有什麼聯繫,但是仔細琢磨一下,這還真就是送人的場景。大部分的主旨是用語言構成一種意境,然後用這種意境映射出表達的事情。

第二聯是束題。束題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束題可以在文字上和破題結合也可以在意象上。簡單來說就是綁到一起,但是宗旨就一個,束題就是首聯之後的,要和破題綁在一起。一般都是頷聯,律詩是這樣。其他的因句子多少而異。

束題之後是詩腹,律詩中對應的是頸聯。詩腹和束題,在形式上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這兩聯是需要對偶的。起承轉合中,詩腹屬於轉,前面說的:轉如洪波萬頃,必有高原。所以這部分在手法上雖然和束題相似,但是效果上比較追求變化和新意。這一聯可以算得上是全篇精華的匯聚之處。因此說一般情況下,詩腹的部分是最有石破天驚感覺的。這聯要與束題那聯相應,但又要避免重複,意境上並不好把握,取捨之間,十分體現功底。這聯技巧性的東西很難說,只能看個人的把握,因此也沒更多可以強調的。

最後一聯叫做詩尾,最後嘛,作用主要就是結尾。這一聯就像是一個結局,不僅要把前面的內容做一個交代,還要留下一些餘味。

句法這種東西所謂的學,千萬不要受制於他,起承轉合太過於虛無,大多數還是憑感覺來,句法也一樣,技巧是一種前期提高能力的方法,但是拘泥於技巧,往往會作繭自縛,熟悉之後應該大膽嘗試,跳出這個限制才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每一個句子都存在兩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五言詩是三五兩字,七言詩是五七兩字。幾乎所有的詩重讀都在這兩處,所以寫時,每一句這兩個字是主字,其餘的是輔字,重要的那兩個字,叫做詩眼,我知道高中里詩詞賞析動輒就詩眼怎麼樣怎麼樣,其實那完全是扯淡的,詩眼是一個專用詞,並不像高中學的,寫得好的地方就是詩眼。詩眼的地方最好使用響聲字,用實字。盡量避免一些發音非常弱的字和虛字,一般ü,i,e這幾個非常弱的韻字,能避則避,但還是那句話,詩詞沒有死規定,靈活使用。第二點,詩眼是最經常出現拗的地方,後面說。

鍊字不是隨便哪個字都可以煉的,也不是哪個字好就說明詩人鍊字了,有可能寫得好的是剛才所說的詩眼,詩眼要力求自然,鍊字要力求新意所以有時候說某某字在這裡十分自然,充分體現出來了作者鍊字的功底……這種話要是出現在參考答案上,那就按著他的來吧,其實它本身就自相矛盾。鍊字的位置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第二字,第二種是最後一字,第三種是七言詩的二五兩字,前面曾經說過,音韻上,比較重要的是偶數位和尾字上也就是說,奇數字上音韻限制比較寬鬆,所以在倒數第三字的鍊字十分容易出新意。

用典:

三貴三忌

一貴普通,寫詩最好不要用一些比較冷門的典故,這個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準。一般來說,比較出名的那些人的典故容易讓大家都知道你在說什麼

二貴貼切,中國那麼多年歷史,典故多得很,但是如何找到一個最貼切的,是一個技術活

三貴能剪裁,剪裁其實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化用的問題,化用和引用哪個更難一點,這個是存在爭議的,但是詩中往往不會出現直引的現象,大部分都是化用,詩中的用典,和四六文的相關性比較強,同樣是受到字數的限制,無法長篇累牘敘述一件事情,只能以最精簡的方式表示出來,所以看懂詩中的典故,還是需要一定文學素養的

三忌裡面,很好解釋,一是錯誤,二是重疊,三是率爾比附。

錯誤都懂,所謂重疊就是把一件事用兩種話說

率爾比附指的是典故最好不要用一些不好的人或者事情

說一下我感覺不同的地方:

第一是字數問題,詩的字數非常少,所以對用典的精鍊程度要求很高,這方面,看一下四六文我覺得有幫助。

第二是對仗的問題,詩中要求對仗,所以用典也最好成對,還要避免合掌

第三點是自然,詩中用典經常會感覺不那麼自然,這就考驗筆者對典故掌控和化用能力。

用典比較靈活的幾個著名詩人,像是王勃,李賀,李商隱。

用典比較精練,有深度的詩人,應該可以說老杜為首,老杜的用典,化用得特別有新意,算得上是千錘百鍊。

最後一點,詩中的用典,一般很少會用白描手法。

拗救,在詩中,是一種變格,我們看到的律詩,包括唐詩、宋詩以及後來的作品,很少有每個字都符合上面所講的平仄格式的,幾乎每首詩總有些字不符合。這是因為,上面講的乃是標準化、理想化的格式。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但除了格式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規則起作用。

比較常見的拗救形式有三種

第一個是孤平拗救

前面講過,「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的第一個字(七言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個字),平仄不能不論,必須用平聲字。如果用了仄聲字,則為「犯孤平」,是寫律詩之大忌。

但有時根據詩意的需要,第一個字不得不用仄聲字,或用仄聲字於文意更好,就在第一個字用了仄聲字之後,把第三個字改用平聲字。這樣整個句子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則變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允許的。這種變格,叫做「孤平拗救」

第二種叫本句自救,也叫三拗四救

「平平平仄仄」,也是有變格的。這個變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換, 達到互救的效果。這樣,這個句式就變成了「平平仄平仄」。如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變為「仄仄平平仄平仄」。

這個拗救是違背馬蹄韻的,但是這種現象允許

第三種是對句救

以五言而論,對句互救主要適用於下面這一聯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兩句。在這兩句中,對句(第二句)的第三個字如果用了平聲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個字、第四個字都可用仄聲字。這樣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聲字。整個這兩句的格式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兩可。還可以反過來加以說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個字按正格本該用平聲字,而如果用了仄聲字,可以在對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辦法是把對句的第三個字改為平聲字,而對句的第一個字,按「孤平拗救」的規則,照樣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類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規律加兩個字。

拗救,或統稱變格,在詩詞創作中,大有用處。首先,它可以擴大遣詞用字的自由度,從而保住某些必須用的字,提高詩句的質量。例如杜甫的詩句「遠在劍南思洛陽」,其中的劍南是地名,很難改動這個「劍」字,因而就在後面用一個「思」字來救,自然而又和諧。又如「檐飛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過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變格,解決了用字的困難,詩句合律而又流暢。毛主席詩句「我欲因之夢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變格,總不能為了湊成正格把「寥」和「夢」調換位置吧。變格的妙用,實不可不知。

其次,有時只有用變格才能完成某種高難度的精彩的對仗(對仗問題,以後還要專門講)。特別是涉及到數字的對仗,常常得用變格。因為按照詩韻,所有的數字,只有「三」和「千」是平聲,其他都是仄聲,不用變格就很難對了。前面引用的一個例子,「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對得很好,若不用變格,就沒有這種效果。唐宋名作中類似詩例很多。

推薦閱讀:

格律詩中的變體詩
詩韻合璧的使用方法?
生查子三首
(原創)淺談格律●平仄●韻
絕句和律詩的格律

TAG: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