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20餘種,造成逾2000億元損失

會議現場。 本文圖均為 中新網 圖中新網杭州11月20日電 生物入侵,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據悉,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20餘種,共造成逾2000億損失。在11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入侵生物學大會上,來自20餘國的近400名科研工作者齊聚浙江杭州,探討入侵生物學的研究熱點與難點。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萬方浩表示,加強沿海口岸防控,將生物入侵者阻攔在國門之外是關鍵。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生物入侵者也搭乘著國際貿易的「便車」「登堂入室」。中國作為貿易大國,成為了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悉,目前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20餘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中國就有51種,並造成逾20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在中國計量大學副校長俞曉平看來,以貿易、旅遊為主的人為出入境活動,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

「防治生物入侵,生物防治是最環保的方法。」俞曉平說,雖然農藥的效果最快,但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會破壞環境,還會危害人體健康。可引進生物入侵者的天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400餘名科研工作者齊聚一堂,參與生物入侵問題的討論。

如何解決生物入侵者天敵的供應問題?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陳學新認為,增設「天敵工廠」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顧名思義,『天敵工廠』就是專門生產生物入侵者天敵的地方。他們通過培育害蟲天敵,用『以蟲治蟲』的方式達到消滅害蟲的目標。」陳學新介紹說,中國約有10家天敵工廠,雖然規模小,但在防治外來入侵害蟲的工作上,已卓有成效。

「目前我們已在國內投入建設了五家工廠,我們相信在未來5至10年內,這個數量還會有所增長。」陳學新說。

外來動物兇猛,植物也泛濫。從「豬飼料」演變為水域殺手的水葫蘆到奪取其他作物養料的「霸王花」一枝黃花,陳學新認為,可通過鋪設草地毯的方式控制入侵植物種子的二次傳播。

但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萬方浩眼中,加強沿海口岸防控,加強檢疫,將生物入侵者阻攔在國門之外,是解決生物入侵難題的根本途徑。

據悉,目前中國已升級更新抵禦生物入侵的「防火牆」,不僅組織起草了《外來物種管理辦法》,還修訂了《外來入侵物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力求藉助國際的力量,實現生物入侵的有效防控。

「這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程。」談及治理生物入侵工作進展時,萬方浩說,外來入侵生物除了動植物以外,還包括微生物。但由於科技的原因,有些外來入侵生物不僅分布地域廣,而且很難被發現。

於此,萬方浩認為,加強科普與防範力度,讓民眾知道那些是外來生物,減少直接攜帶生物入境的機會,在公眾心中畫上一條「生物入侵」的警戒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外來物種入侵。

(原題為《生物入侵釀逾2000億損失 專家稱控制源頭是關鍵》)

(2017-11-20  來源:澎湃新聞-童笑雨/中新網)

推薦閱讀:

中國最美的十大油菜花觀賞小城鎮,總有一款適合你!
中國十大名貴綠茶,你喝過幾種
探索構建中國法學學科、學術、話語體系路徑
以史為鑒 大國的最大危機在哪裡?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句

TAG:中國 | 國外 | 物種 | 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