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補瀉手法 傳統醫藥:針灸按摩保健:

複式補瀉手法    (複式補瀉手法圖)

1:白虎搖頭  2:蒼龜探穴  3:赤鳳迎源  4:留氣法   5:龍虎交戰  6:龍虎升降  7:納氣法  8:青龍擺尾 

 9:燒山火  10:提氣法  11:透天涼  12:陽中隱陰  13:陰中隱陽  14:運氣法  15:子午搗臼

1:白虎搖頭

  [概述]

白虎搖頭法是由提插、捻轉結合直立針身而搖的手法。在《金針賦》中列為「飛經走氣」第二法,以後《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稱為「赤鳳搖頭」。本法是根據操作時提插、捻轉、搖針,猶似老虎(赤鳳)搖頭之狀而命名。《金針賦》中所論「退方進園」,明·汪機認為是左右捻轉,「提針而運之」的意思。《醫學入門》提出「龍為氣,虎為血」,認為青龍擺尾可行氣,白虎搖頭可行血;《針灸大成》明確指出「青龍擺尾手法,補;赤鳳搖頭手法,瀉」。說明兩者雖屬「飛經走氣」範疇,但有行氣、行血補瀉之不同作用。

  [操作方法]

將針捻入,並用中指撥動針體使針左右搖頭,再予上提,同時進行搖振,有如用手搖鈴一般。

  [臨床應用]

本法有清熱瀉火、祛風化痰等作用。臨床應用於高熱煩躁、神昏癲狂、痙攣項強等實證熱證。

  [注意事項]

本法多在穴位深層操作,針體宜保持直立,動作宜均勻自然、左右對稱。

2:蒼龜探穴

  [概述]

蒼龜探穴法是以徐疾補法與針向行氣法組成的手法。始見於《金針賦》,亦為「飛經走氣」法之一,以後《針灸問對》、《醫學入門》有所發展。所謂「蒼龜探穴」,是以本法操作猶如烏龜入土探穴,四方鑽剔而命名。

  [操作方法]

直刺進針,得氣後,自穴位深層(地部)一次退至穴位淺層(天部),以手指板倒針身,依先上後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進針,更換針尖方向,向每一方針刺,均由淺入深,分三部徐徐而進,待針刺得到新的感應,則一次退至淺層,然後改換方向,依上法再刺。

  [臨床應用]

本法有疏通經絡、推行經氣的作用。結合「三進一退」的徐疾補法,兼有補虛作用,臨床多用於各種疼痛病證。

  [注意事項]

本法可用於未出現針感之時,亦可用於得氣以後,一般宜在肌肉豐厚的部位操作、頭面、頸項、胸背等肌肉菲薄處及內有臟器、大血管等處不宜施此手法。

 

3:赤鳳迎源

  [概述]

赤鳳迎源法由呼吸、捻轉、提插、行氣等法組成,因其操作類似鳳凰展翅飛旋之狀而命名。本法首載於《金針賦》,系「飛經走氣」之最後一法。之後,在《針灸問對》、《醫學入門》等書籍中對其具體操作及作用特點都有進一步的闡明和發展。

  [操作方法]

進針後,先刺入穴位深層(即地部),再提至穴位淺層(天部)。待針下得氣,針體搖動時,即插針至穴位中層(人部),然後用邊提插邊捻轉之法。具體操作法為,大幅度的提插捻轉,一捻一放,兩指展開,行飛法行氣,如鳳凰展翅之狀,並可結合呼吸,病在上則吸氣而右轉提針,病在下則呼而左轉插針。

  [臨床應用]

本法主要用手催氣、行氣、守氣,保持針刺感應,疏通經絡氣血,古人認為以行絡脈氣為主。因本法的進退操作是先深後淺,符合徐疾瀉法,故兼瀉實作用。本法主要用於各種疼痛癥候,如四肢關節痹痛等。

  [注意事項]

本法提插時,必須在淺層(天部)獲得針刺感應後,才能插至人部;在捻轉行飛法時,宜用拇、食指邊提插、邊捻轉,每捻一次,離針柄一次,要以氣裹針,插而不入,提而不動,捻而不轉為宜。

4:留氣法

  [概述]

留氣法又稱流氣法,是徐疾、提插、九六補瀉的組合。始見於《金針賦》,以後,高武、汪機、楊繼洲等明代醫家予以充實和發展。

  [操作方法]

凡用針之時,先刺入穴位內7分左右中,行純陽之數,緊按慢提9數(或27、49次),若氣至,便將針直插至1寸中,微伸提之,卻退至原處,若未得氣,依前法再行。

  [臨床應用]

本法用於補氣助陽,行血散瘀,治療因氣血瘀阻所致症瘕積聚。

  [注意事項]

掌握針刺先七後三的分層深淺,先刺入7分,得氣後再直插至1寸處,也就是先補陽,後瀉陰的原則。

5:龍虎交戰

  [概述]

龍虎交戰法是通過左右反覆交替捻轉用於鎮痛的手法。龍,指左轉,為補;虎,指右轉,為瀉。左轉、右轉兩法反覆交替進行,稱為「交戰」。龍虎交戰法,始見於《金針賦》,以後,《針灸問對》、《針灸大成》又有所發展。一般都以先向左捻轉9次,後向右捻轉6次為操作方法。也有以青龍擺尾,白虎搖頭手法相結合,由捻轉、提插、九六組成而分層進行補瀉。

  [操作方法]

一、進針至適當深度,待得氣以後,先以拇指向左轉(行龍)9次,使九陽數足;再以拇指向後右轉(行虎)6次,使六陰數足,此為先補後瀉。欲先瀉後補,則先右轉,後左轉,然後反覆交替。

二、可先天部施青龍擺尾,左盤右轉,按而添之,三提九按,令九陽數足。再予地部行白虎搖頭,右盤左轉,提而抽之,三按六提,令六陰數足。

上述二法任選一種。

  [臨床應用]

本法可疏通經絡氣血,以住疼移痛。臨床多用於各種疼痛,如風寒痹症,胃火牙痛、胃痛等,也用於瘧疾的寒熱往來之證。

  [注意事項]

本法是在九六、提插、捻轉、青龍擺尾、白虎搖頭等手法的基礎上綜合而成,注意要點可參照有關手法。

6:龍虎升降

  [概述]

龍虎升降又名龍虎升騰法,是以捻轉、提插補瀉手法與行氣法相結合的針刺手法。為明代針灸醫家所創,《針灸聚英》有「龍虎飛騰歌」,然術式不詳。《針灸問對》與《針灸大成》中具體操作有所不同。汪機所述,系提插、九六補瀉與盤法的結合;楊繼洲所述則是醫生左右拇指交替捻針,結合提插的方法。

  [操作方法]

可分二法,分述如下:

一、先進針至天部,持針向左捻轉一圈,指力偏重於拇指,乘勢按針至人部。復將針向左捻轉一圈,指力偏重於食指,乘勢將針慢提至天部。隨用中指扶住針身,復按至人部,如此反覆施行9次,行青龍純陽之數,引天部陽氣深入,是為龍降。然後插針至地部,左轉捻針1圈,右轉捻針1圈,乘勢緊提至人部,慢按至地部,如此反覆施行6次,合白虎純陰之數,以引地部陰氣外出,是為虎升。

二、醫者以左右手交替運針,右手拇指向前,捻針左轉;左手拇指向前,捻針右轉,一左一右,兩手並用,同時可下按上提。

  [臨床應用]

第一種方法可調和陰陽,疏通經氣,補瀉兼瀉,臨床應用於治療疼痛癢麻等營衛虛實不調病症;第二種方法,主要用於行氣,以利經氣運行,氣至病所。可據症情,任選一種。

  [注意事項]

本法多在腹部施術,操作時需注意針刺深度和角度。

7:納氣法

  [概述]

納氣法是運氣法的深化,是提插補瀉手法與針刺方向、吸氣、插針等行氣法的結果。在《金針賦》中始有載述,《針灸問對》、《針灸聚英》又有發展,《針灸大成》稱為「中氣法」。認為此法能除積聚之症。

  [操作方法]

根據癥候虛實不同,或用緊按慢提而行九陽之數;或用慢按緊提而行六陰之數。得氣後,即卧倒針身,針尖指向病所,使針感向病所放散。同時,令病人吸氣,催送經氣上行,待氣至病所,立即扶針直插,復向下納,使上行之氣不復後退。稍待片刻,可繼續施行。

  [臨床應用]

主要用於疏通氣血、消除積聚,治療症瘕積聚等病症。

  [注意事項]

必需在掌握運氣法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待氣至病所後,再扶針直插下納。

8:青龍擺尾

  [概述]

青龍擺尾法是以針尖方向行氣為主,並結合搖針行氣,九六補法組成的複式手法。在《金針賦》中列為「飛經走氣」第一法。《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書稱「蒼龍擺尾」。本法是以操作時撥搖針柄,猶似龍尾擺動狀而命名,明代各家操作方法基本相同,所區別者,只是在操作次數與應用上有異。

  [操作方法]

進針得氣以後,提針至穴位淺層(天部),按倒針身,以針尖指向病所,執住針柄不進不退,向左右(在45度角以內)或前後慢慢撥動,往返撥針如扶船舵之狀,然後將針緩緩拔出,急閉針孔。

(圖例)

  [臨床應用]

本法有溫通氣血、推動經氣運行的作用。臨床多用於症瘕積聚、癭瘤瘰癧、關節痹痛等病證。

  [注意事項]

本法一般在穴位淺部操作,左右撥動針柄,均勻自然,幅度不可忽大忽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

9:燒山火

  [概述]

燒山火手法,是較常應用的複式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轉、呼吸、開闔等法組合而成。《素問·針解》篇說:「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金·竇漢卿《針經指南》載有取熱感的針法。《標幽賦》則以「推內進搓,隨濟左而補暖」為熱補手法的要點。明·徐鳳《針灸大全》所載《金針賦》始列「燒山火」之名,並述其操作方法與主治範圍。因其敘述尚不夠詳細,後世醫家各執一端。根據《金針賦》燒山火應分三部(天、人、地)進行操作,每部緊按慢提,同時配合捻轉補法,待針下熱至後出針,並急按針孔。明·汪機指出燒山火「令天氣入,地氣出」。這裡,所謂天氣即是陽氣,地氣指體內寒氣而言。楊繼洲認為「夫實者,氣入也……以陽生於外,故入。」說明要達到陽氣入內,充滿腠理的目的,就需從陽(外)引陰(內),將天部所生的陽氣逐層引入地部,則陽勝於陰,而陽氣自回,熱感自生。對於各家理論,宜綜合分析,不必拘泥。

  [操作方法]

令患者自然口呼鼻吸,然後:1、隨其呼氣,用單指押手法將針進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處);2、緊按慢提9次,按針時以右手拇指向前捻轉,以催其氣至(如針下沉緊,則輕提1~2分,輕微迴轉以解除滯針);3、進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3處),施術方法同天部;4、再進針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處),施術方法同天部,如針感強者即有熱感;5、得熱感後可將針由地部一次提到天部,稍停針隨其吸氣緩慢把針拔出,左手急按針孔。從天部、人部、地部分層進針,再從地部一次提針至天部的全過程,稱為1度。倘無熱生,可將針從地部提至天部,繼續按上述方法施術,至熱感產生。

  [臨床應用]

本法一般用於沉寒痼冷,命門火衰,臟腑經絡元氣不足之證。如中風脫症、癱瘓麻痹,寒濕痹症,四肢厥冷,腹中寒痛,陽萎偏墜,五更泄瀉等,亦可用於外感風寒。

  [注意事項]

一、一般用於肌肉豐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頭部穴位不宜使用。

二、刺激強度應根據病人針感反應的耐受程度來決定。

三、如在天部或人部操作時,病人皮膚髮熱或出汗,或針穴附近,甚至全身有熱感時,即不必繼續操作。

四、施術應適可而止,不可強求熱感。一般而言,三度操作即可停止,如無熱感則宜留針10~15分鐘,往往可出現熱感,提高療效。

五、每次操作刺激量較大,操作時間不宜太長。

六、病人注意力應集中,細心體會針感,但醫者不宜予以暗示。

七、施術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進行,否則不易成功。

八、切實掌握進針、退針的層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層次分明,提插均勻,必須分清緊慢,不能模糊。

九、手法熟練者,可不利用呼吸和九數操作,僅以提插為主,只有在針感不明顯,或不得氣時,才配合捻轉等法。

十、熱感往往在酸脹感的基礎上產生。出現部位因人而異,或先在施術處產生,以後擴散到全身;或先出現在施術腧穴的肢端,而後沿經延至全身;或先出現於對側,逐漸波及另一側。

10:提氣法

  [概述]

提氣法是由提插、捻轉、提針等法結合的手法。始見於《針灸聚英》之「提氣法歌」,《針灸大成》則載有具體的操作方法,指出:「提氣法,提針從陰微捻提,冷麻之症一時除」。

  [操作方法]

將針刺入人部,緊提慢按,行六陰數(6、18、64次不等,可根據針下氣至情況決定瀉法次數),待得氣後,左右捻針,同時將針輕輕上提至天部,使經氣隆至。

 [臨床應用]

本法用法祛邪扶正、疏導經氣,專治頑麻冷痹。

  [注意事項]

本法一般在人部施術,操作時,動作宜緩和,用力宜均勻。同時,不論行提插瀉法或補法。均宜在人部上下1~2分範圍內進行。

11:透天涼

  [概述]

透天涼手法,是較常用的複式手法,由徐疾、提插、捻轉、呼吸、九六、開闔等法組合而成。《素問·針解》篇說:「滿而瀉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金·竇漢卿《針經指南》有取涼感的針法。《標幽賦》則有「動退空歇,迎奪右而瀉涼」關於涼瀉手法的論述。明·徐鳳《針灸大全》所載《金針賦》首先提出「透天涼」的名稱,與燒山火手法並列對待。其基本要點是「先深後淺」,「慢按緊提」,行六陰之數,以及配合呼吸動作。根據《金針賦》透天涼手法理解,也是分三部(天、人、地)進行操作,每部緊提慢按,同時配合捻轉瀉法,待針下涼至後出針,出針時搖大針孔,出針後不按穴。明·汪機指出透天涼「令地氣入,天氣出,熱可退矣。」這裡,天氣應指陽熱,地氣或指體內涼感而言。楊繼洲認為「虛者,氣也……陰生於內,故出。」說明要達到陰氣隆至,必須在陽邪已退之後,陰勝於陽,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必須從陰(內)引陽(外),將亢盛的陽熱之氣,由地部逐層引導至天部而宣洩去之,而後則所謂「倒陰」,寒涼之感自生,陽熱之邪盡退。

  [操作方法]

令患者自然鼻呼口吸,然後:1、隨其吸氣,用舒張押手法;2、不捻轉緩慢地將針插進至地部,在該部緊提慢按6次,提針時以右手拇指向後捻針;3、候針下氣至沉緊時,則將針急提到人部依前法施術,連續緊提慢按6次,以保其涼感產生;4、最後將針提到天部,仍依前法施術。如此分三部操作,每部緊提慢按,並配以向右捻針,可有涼感。5、出現涼感後即可由天部隨呼氣急速出針,搖大其孔,不閉針孔。如涼感不至或不明顯者,可依法繼續施行。

  [臨床應用]

本法多用於邪熱熾盛,相火上炎,臟腑經絡氣火有餘之證。如中風閉證、暑熱病、高熱、癲狂等。

  [注意事項]

一、透天涼手法適宜於肌肉豐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頭部穴位不宜使用。

二、操作時刺激量應較輕,操作時間可適當延長。

三、涼感較難以產生,不宜強求,在操作3度後仍未有涼感時,可留針10~15分鐘。

四、施術必須在得氣基礎上進行,否則不易成功。

其他注意事項與燒山火相同或可類推,茲不複述。

12:陽中隱陰

  [概述]

陽中隱陰法,是在同一穴位先行燒山火,後行透天涼,補瀉兼施,先補後瀉的複式手法,系受《靈樞·終始》及《難經·七十六難》有關補瀉先後兼施原則啟發產生的。本法最早見於《金針賦》,《針灸問對》則加上針刺分寸的說法,並述其機理。《針灸大成》做了進一步闡發。目前臨床應用,常以「二進一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補法和提插補法、瀉法組合而成「二補一瀉」的形式。

[操作法]

令患者口呼鼻吸,隨其呼氣,用單指押手法,將針進入天部,候其氣至,即將針急插至人部。在人部1分上下的範圍內緊按慢提九陽之數,也可配合捻轉補法,拇指向前捻針,患者如有熱感,稍停片刻,候熱感消失,再令患者改為口吸鼻呼的呼吸,醫生改用舒張押手法,將針緩慢地插至地部,再在地部1分上下的範圍內慢按緊提六陰之數,也可配合捻轉瀉法,拇指向後捻針,待針下涼感,稍停片刻,即將針提至天部,再稍停片刻,將針拔出,緩慢揉按針孔。

  [臨床應用]

陽中隱陰法,以補陽為主,兼能清熱,臨床上適用於先寒後熱的瘧疾,或寒多熱少,寒熱錯雜(內熱表寒以表寒為主)、虛實夾雜(內實外虛以外虛為主)的雜病。

  [注意事項]

一、本法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進行,一般來說,在人部行燒山火法宜在酸脹感的情況下,地部行透天涼法宜在沉重、麻感的情況下施術。二、分層操作,必須嚴格按要求執行,切忌混淆。

三、針法熟練者可不必配合呼吸,分二層操作,可先在腧穴5分深處行九陽之數的燒山火,後在腧穴1寸處行六陰之數的透天涼。

13:陰中隱陽

  [概述]

陰中隱陽法,是在同一穴位內先行透天涼,後行燒山火,補瀉兼施,先瀉後補的複式手法。此法與陽中隱陰一樣,是受《靈樞·終始》及《難經·七十六難》有關補瀉先後兼施原則發展形成的,首見於《金針賦》,《針灸問對》則加上針刺分寸的說法。在《醫學入門》中卻將陽中隱陰、陰中隱陽稱為「龍虎交戰」法。而《針灸大成》則對本法又做了進一步闡述。目前臨床應用,常以「一進二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瀉法和提插瀉法、補法為主,組合而成「二瀉一補」的形式。

  [操作方法]

令患者自然地鼻呼口吸,隨其吸氣用舒張押手法,緩慢的將針進至地部,在地部1分上下的範圍內慢按緊提六陰之數,也可配合捻轉瀉法,拇指向後捻針,如有涼感稍停片刻,候涼感消失,然後令患者改為鼻吸口呼式呼吸,醫生改為單指押手法,將針退至人部,在人部上下1分左右緊按慢提九陽之數,也可配合捻轉補法,拇指向前捻針,待熱感產生,稍停片刻,將針拔出,緩慢揉按針孔。

(圖例)

  [臨床應用]

陰中隱陽法,以瀉熱為主,兼能補陽,臨床上適用於先熱後寒的瘧疾,或寒少,寒熱錯雜(內熱表寒以內熱為主)、虛實夾雜(內實外虛以內實為主)的雜病。

  [注意事項]

針法熟練者可不用配合呼吸,分二層操作,即在腧穴1寸深處先行六陰之數的透天涼法,後在腧穴5分處行九陽之數的燒山火法。其他可參照陽中隱陰法。

14:運氣法

  [概述]

運氣法是在《金針賦》「進氣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手法,始見於《針灸大成》。其法是在穴位中行提插瀉法,配合針尖方向與吸氣,以調節針感走向,促使氣至病所。

  [操作方法]

先將針直刺入穴位人部,緊提慢按,行六陰數(6次或18次),待針下得氣,將針微微退出,針尖扳倒約45°,朝向病痛部位斜刺2~3分,令病人吸氣5口,以使氣引向病所。

  [臨床應用]

本法有催氣、行氣作用,以疏通氣血,去壅決滯,為專治疼痛而設。

  [注意事項]

施術時,先行純陰之數,針下氣滿即有明顯感應後,便扳倒其針。本法與龍虎交戰法同有住疼移痛之功,但本法多用於遠隔部的穴位。

15:子午搗臼

  [概述]

子午搗臼法是以捻轉、提插為主,並結合徐疾補瀉組成的複式手法。子午,即左右捻轉;搗臼,即上下提插。始見於《金針賦》,明代以後醫家均承襲之,認為有導引陰陽之氣的作用,可治療「蠱膈膨脹之疾」。現代有人強調本法操作應以頻繁的捻轉、提插為要務,從而達到「針轉千遭,其病自消」的要求。

  [操作方法]

下針得氣後,將針上下提插,三進二退,如此3度,計為九入六齣。即在進針時分三部,每部緊按慢提81次;退針時分二部,每部緊提慢按64次。同時,在緊按慢提時,結合左轉針;在緊提慢按時,結合右轉針。這樣在每度行針時三進二退,要在五個分部內提插捻轉371次。3度行針,共提插捻轉1113次。

臨床應用]

本法可導引陰陽之氣,壯陽以制水,補陽兼瀉陰,能治療陽氣不行,水濕泛濫所致的水腫、鼓脹。

  [注意事項]

本法施行三進二退分五部操作,需掌握穴位深淺,以確定分部。另外,本法多在腹部操作,需注意針刺的深度和角度,以防誤傷內臟。


推薦閱讀:

大連松骨竟能保護脊柱關節?
誰說貧血只能靠吃補血的,明明還有更好的方法!
乳腺增生(附按摩手法)
怎樣能夠讓女朋友相信我乳糖不耐症大量喝牛奶肚子會不舒服!?
按摩這幾個穴位,有效緩解各種腰痛

TAG:醫藥 | 按摩 | 傳統 | 保健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