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農曆特點比較

特點內容公曆農曆日曆名稱公曆,陽曆,太陽曆,國曆夏曆、中歷、舊曆,俗稱陰曆,實為陰陽曆紀年、月、日、時公元,如:2001年3月14日7:30分干支,如:辛巳辛卯丙子壬辰制定曆法的天文依據以太陽的周年視運動作為天文依據,採用的基本周期是回歸年以月亮的運動為天文依據,採用朔望月為基本周期制定曆法的基本依據回歸年=365.242219日朔望月=29.5306日回歸年的日數長度平年365日,閏年366天平年354、355日,閏月則383、384天月大小月順序固定按月亮朔望定,大小月順序不固定一年月數12個月平年12個月,閏年則有13個月月長度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日定不差;四三九十一,每月三十日;二月平二十八日,閏則二十九日月亮朔望為一月,約29.5306日,即二十九天半大月小月月大31天,月小30天,平月28天,閏月29天月大30天,月小29天平年12個月構成一個回歸年,回歸年長365.24219日,比一個公曆年365日多0.24219日,將近四分之一天十二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少10.88天即將近11天,每個月少0.91天,近1天閏年(閏月)閏日設置在2月,比平年多出一日,但實際只多出0.96876日,不足一天十三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歸年多出18天多閏為調整曆法年與回歸年之間的差額,設4年閏一日為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矛盾,十七年設七個閏月閏月設置規律每四年閏一日,設在二月末即為29日十九年設置七個閏月,以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矛盾,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十九年七閏的協調結果十九個回歸年228個月與十九年235個朔望月的總日數基本相等(十九年相差0.0892日)十九年235個朔望月與十九個回歸年的總日數基本相等(十九年相差0.0892日)誤差地球繞太陽一周實際為365.24219天(太陽年),按一年365天計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則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則全年366天。這樣經過3333年才有一天的誤差。十九年235個朔望月與十九個回歸年的總日數基本相等(十九年相差0.0892日)。按照「十九年七閏法」可以把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很好地協調起來,就能制定出精度相當高並與天象符合的陰陽曆我國開始使用時間世界一些國家從公元532年、我國從辛亥革命後1912年開始使用公元紀元我國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開始使用干支紀日
推薦閱讀:

公曆轉換甲子歷不須查萬年曆_見機閣__子與
一種新式公曆農曆逐月換算年曆卡
公曆七月生肖好運榜
公曆日干支推算方法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

TAG:比較 | 農曆 | 公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