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度萬行與修道考驗

六度萬行與修道考驗

(2013-08-06 11:54:16)

轉載

分類: 無維初元聖道院

                    六度萬行     (原文作者:鄭秀鳳)   

一 何為六度萬行

六度:六種脫離苦海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度--渡:有苦海此岸渡到極樂彼岸

萬行:師尊曰 不是行一萬次,而是不退轉。

六度萬行—→菩薩行—→大乘法門—→白陽修道法門

師尊曰:六度行是菩薩行,修道君子應以智仁勇三達德來推行六度萬行,作為進道的準則,真悟實修以開創光明遠大的道務。

二 六度內涵

1、布施度慳貪:

  布施:自然發心,用恭敬心供養一切便是布施。

  慳:慳吝。自己的財務不肯施人,氣度小,稱慳

  貪:貪求。他人的財務,想歸於我,不知足,稱貪

  度:度化、度脫

六組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復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罪欲滅,後世得福罪還在。

2、持戒度邪淫:

   持戒:持守戒律

   邪淫:不正心念、言行

師尊曰:持戒是生命最好的保護傘,那是遠離諸惡的門戶,用戒律的森嚴來糾正惡念、惡習,用戒律的光明來彰顯正心、正行,這是多麼值得的人生啊!

3、忍辱度嗔恚:

   忍辱:容忍含辱、忍讓、化的功夫

   嗔恚:嗔恨、忿怒、怨恨報復的心

師尊曰:君臣不能忍著作亂,父子不能忍著生事,夫婦不能忍著失和,兄弟不能忍著鬩牆, 朋友不能忍著生仇。

仙佛曰:忍一生禍根從此無處生,耐一時火根化作白蓮池,一時不與他人爭強弱,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4、精進度懈怠:

  精:純一無雜

  進:勇往前進

  懈怠:鬆懈怠慢心

普賢菩薩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

師尊曰:不要推說自己不識字,也不要推說自己沒勇氣,更不要推說自己沒毅力、自己沒能力,總歸一句 「盡心儘力」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5、禪定度散亂

六祖曰:外離象為禪,內不亂為定、

師尊曰:禪定就是清凈,一心不亂。

  散亂:外著象,內心亂,心隨境轉

  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6、智慧度愚痴

  智慧:由自性生髮智力、佛知見、正知正見

  愚痴:知見生病、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師尊曰:智慧在內能解脫自己之苦,在外能解脫眾生之苦。

三 如何行六度萬行

1、布施:捨得有心捐(捨得嗎?)

   財施:外施財務

 師尊曰:布施是錢財救援濟弱扶傾的寬宏

   法施:渡人、成全人

 師尊曰:布施是隨喜契機言語讚歎的傳頌

 無畏施:為道、為眾生犧牲奉獻、不畏苦、遇難不退縮

 師尊曰: 布施是舉手投足身體公益的踐行

內在布施:施捨自己貪嗔痴三毒心、妄念執著心

古德曰:不要由你的最愛,你的最愛就是你最大的阻疑

三輪體空:內無布施的我,外無受施的人,中無所施的物

師尊曰:布施是不想 有我在做布施的注重,不執有物讓我布施的數中,不記有他 布施的身影。

2、十五條佛規 、十大願,三清四正

 師尊曰:規誡如良師,可以指示方向;規誡如軌道,可以規範進退,引導行事,持守規誡不做虧心事。

三清四正:三清

         聖凡清:不可假公濟私

         錢財清:錢財清楚

         男女清:發乎情,止於禮

三清四正:四正

         身正:行為有一股浩然正氣

         心正:一切思想和道、合理 

         言正:所言不離道德仁義

         行正:遵守三綱五常

3、忍辱:

師尊曰:怒到發直能熄的下,苦勝黃連能咽的下,

        痛到心頭能止的下,話到口邊能停的下。

玄覺大師曰: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 忍力。

4、精進

師尊曰:懂得上進的人就會自我教育,以及積極主動的學習參辦。

師尊曰:人啊!要「學而不厭」才可達到真正的智,不但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還要教不倦,渡人成全人要不怠倦,才能達到真正的仁。

5、禪定

師尊曰:在順境中不受外來感染之氣,在逆境中不怠慢退縮 勇往直前,在富貴中不驕淫霸勢,在貧賤中不怨天尤人 安貧樂道,在光明中不失本來道心,在黑暗中不盲修瞎練,在苦難中能威武不屈,在考驗中能愈考愈堅萬魔不退。

6、智慧

師尊曰:徒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關照本心之動向,能識自本心,才有機會達本還源,也才是開啟智慧法海的時候。

師尊曰:智慧就是從無時無刻的關照懺悔反省中,遇事不埋怨,你的智慧就打開了。

四、結論

六度萬行是圓滿福慧雙休法門,知而行之,完成六度修持。

 

無維初元聖道院

《太乙金仙輪迴錄》

高僧高道真實修為結緣訓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專案呈疏佛事叩問

超拔感應實錄

善書圖書館

濟公活佛慈語


推薦閱讀:

得道的人如果結婚生子後代會與眾不同嗎?
那些修道有成者,是不是已經沒有煩惱和悲傷需要傾訴,沒有喜怒哀樂需要和人分享?
越是平淡的日子,越要沉下心修鍊
「佛法是一種安慰劑」「修道是一場騙局」
說修行不要有太多執念,可是難道修行本身不也是一種執念嗎?

TAG:修道 | 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