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當道教協會 --> 道家養生心得---[一、道家養生要義]

「道」的含義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大義是說:道,可以說,可以名,但義不是我們所說的一般有名有象事物。大道產生於天地之先,是開闢天地之始;大道產生於萬物之前,是生育萬物之母。所以這個「道」,難以徹底講述出來。同時也說明,「道」不是口頭上的空談,而是實際的存在。老子在《道德經》中義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日大。」此即老子所說「大道」之出處,這個大道是「先天地生」,故為先天之道,這是老子之道;這個「道」與《周易》之「道」不同,《周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一陰一陽,乃在先天大道之後出現,故其「道」乃為後天之道。中華道家修鍊學所講的,就是以後天之道為本,修證老子所云的先天「大道」。中華道家以「道」為最高信仰,以長生久視、得道成真為最高追求。其他宗教均講「道」,如佛教亦講「菩提之道」、「成道」等,天主教和基督教亦講「修道」、「道成肉身」等.伊斯蘭教有「常道」、「中道」、「至道」等教義。不睢宗教,中國文化的各個不同方面,均有「道」的涵義存在,再如毛澤東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間正道是滄桑」等。以上這些有關「道」的說法,可能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但是,廣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個,所以老子說「獨立而不改。」俗語云:「條條大路通北京。」即是說「道無不在」,無所不通。經商有「生財之道」,企業有「經營之道」。健康有「衛生之道」,生活有「養生之道」,做人有「處世之道」,《莊子》甚至說「盜亦有道」,《陰符經》口:「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俗話說:「各有各的道。」可見這個「大道」與人生關係之密切。中華道家說,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魚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樣。所以許多人生活之中,到處都有「道」的存在,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門古以來,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歷史上一切有作為的人物,也許他不知「道」為何物,或者也許不了解中華道家,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一定符合於大道。中國是一個「道」的國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萬物、人類,何處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但是無所不在。身為地球人,應當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長存。老莊之道老子的學說,即《道德經》五千餘言。《道德經》的出現,標誌著中華道家學派的正式形成。《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可見道家學說,原是一門兼容出世與人世的博大學術。《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發揮「道」和「德」兩個名詞的含義,用以論述宇宙本體和人生哲學及修養方法的原理。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德」是「道」的具體表現形式,世界萬物皆由「道」和「德」的作用生化而來。因而老子之道,可以廣泛運用於天地人生的各個方面,故此《道德經》又被稱為「萬經之祖」。當今世界上翻譯最多的書籍,除了名列首位的《聖經》之外,第二位就是中華道家的聖典《道德經》,可見道家思想「微妙玄通」,無怪乎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道家的世紀。《道德經》對外用於治世,就是國家的大政方針;對內用於修身,就是個人的處世之道。後世之人,各有所取。政治家鑽研其中的統治術,修鍊家鑽研其中的修養法,哲學家將其看作唯物論,文學家將其看作古體詩,清談家將其看作玄談,縱橫家將其看作權謀。亦有人將其視為兵書,如唐王真撰《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現代人更將其視為經商理略,用於今日商戰。在中華道家修鍊學之中,主要把《道德經》作為修道的一部聖典。自從第一部煉丹經書《周易參同契》問世以來,歷代丹經著述,莫不引用老子之旨以立說,成為老子思想的一大流派。北宋張紫陽《悟真篇》贊之日:「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神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肯定了《道德經》在修鍊學上的聖典地位。莊子的學說,基本繼承了老子思想。《史記·莊子傳》說他:「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道家之言。」又說他作書的目的也是為了「明老子之術」。《莊子》書中所論大道,基本上和老子的思想一脈貫通。例如在《莊子》書中說:「道昭而不道。」這和《老子》書中所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和「道常無名」之旨,理出一致。但是莊子本人更加追求個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這一點和老子《道德經》中「貴以身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的政治思想,有所區別。莊子的思想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充分發揮了老子所講的「長生久視之道」,把「道」和「仙」二者合為一體,將得道成仙的人稱為「真人」,並且描述了真人的種種超凡形象,成為後世修鍊家所追求的「仙道合一」的神仙境界。如《莊子·逍遙遊篇》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炁,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谷熟。」這是中華道家文獻之中對於神仙的較早描寫。此外,《莊子》書中多處提到了中華道家的修鍊功夫,如《大宗師篇》中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書中所談踵息、心齋、坐忘、聽息、守一、緣督、導引等修真方術,為後世道家修鍊法之張本。三元丹法三元丹法,指天元丹法、人元丹法和地元丹法,是道家修鍊學三種主要的修鍊途徑。三元丹法,說法不一。一般說來,天元丹法和人元丹法屬於內丹,地元丹法屬於外丹。有人將道家修鍊籠統地稱為「內丹」,此說欠妥,因為修鍊不光包括內丹,還有外丹等內容。對於三元丹法,古代修鍊家為了有所區別,各予不同的名稱如下:天元丹法,稱為「大丹」,指清靜修鍊。如丘處機《大丹直指》,即屬天元丹法。因為天元大丹以北方王重陽開創的道派為主要代表,因此又稱為「北宗」。人元丹法,稱為「金丹」,指陰陽修鍊。如陳致虛《金丹大要》,即屬此種丹法。因為人元金丹以南方張紫陽開創的道派為主要代表,因此又稱為「南宗」。地元丹法,稱為「神丹」,指外丹燒煉,如《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即屬地元神丹。以上,只是就一般說法而言。不可諱言的是,三元丹法,其說不一,僅就地元丹法而言,就有天、地、人三元之分。尤其在三元丹法的含義上,由於道家修鍊學自古以來多限於口傳心授,一般人難測其奧,即使過去修鍊家所撰丹經著述,亦往往是含而不露,藉此說彼,造成很多人對此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誤解,甚至為盲師所誤,墜入偽道!如不正本清源,必使道家修鍊蒙受不白之冤,徒遭誹謗與誤解,無從弘揚道家修鍊學之真義。現在根據筆者修學所得,打破保守框框,將三元丹法之真義揭示於下:所謂天元丹法,就是指清靜修鍊而言。其修鍊之道,講究從性功人手,以性攝命,直至性命合一,大丹圓成。所謂人元丹法,就是指陰陽修鍊而言。其修鍊之道,講究從命功人手,以命涵性,直至性命和合,大丹成就。這裡所說的「陰陽」,是在身內,盲師誤傳為男女陰陽之事,歷代祖師皆有批駁,認為是屬偽道。地元丹法,就是指外丹而言。其修鍊之道,乃是以金石草木,結合天時地利,燒煉成為人體可以服食之丹藥,以求脫化體質,養命延齡。但須具備自身修鍊之功,否則不可服用。蒙昧者不知,食之足可傷身夭壽。三元之道,法分三元,究其本質,原屬一理。天元大丹之道,是以自身與虛空為一陰陽;人元之道,是以心腎二炁為一陰陽;地元之道,是以天地日月為一陰陽。陰陽合一,為我所持,則性命有主,而大丹可成。故道家修鍊,俱如老子所言:「萬物負陰而抱陽,沖炁以為和。」是為妙道。現在道家修鍊外丹的活動基本停止,僅僅成為學者們研究中國科技史和道教史的文化遺留物。但是道家奉為精粹的天元清靜和人元陰陽兩種修鍊途徑,即傳統上所說的南宗和北宗丹法,依舊沿傳不絕,成為中華道家修鍊學之正脈。養生調攝養生調攝,指中華道家在日常生活之中所奉行的修身之道,大概包括立身處世、四時調攝、茶湯飲食、房事宜忌、情志調節等內容。在南齊陶弘景所撰《養性延命錄·御女損益篇第六》中,論及房事宜忌說:「道以精為寶,施之則生人,留之則生身。生身則求度在仙位,生人則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則陷欲以為劇,何況妄施而廢棄?損不覺多,故疲勞而命墜。天地有陰陽,陰陽人所貴,貴之合於道,但當慎無費。彭祖日: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藥千裹,不如獨卧。色使目盲,聲使耳聾,味使口爽。苟能節宣其道,適抑揚其通塞者,可以增壽。一日之忌,暮食無飽;一月之忌,暮飲無醉;一歲之忌,暮須遠內,養之不復。終身之忌,暮須護炁。采女問彭祖日:人年六十,當閉精守一,為可爾否?彭祖日:不然!男不欲無女,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若念真正無可思而大佳,然而萬無一焉。有強欲閉之,難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濁,以致鬼交之病。又欲令炁未感動陽道垂弱欲以御女者,先搖動令其強起,但徐徐接之,令得陰炁,陰炁推之,須臾自強。強而用之,務令遲速。精動而止,閉精緩息,瞑目偃卧,導引身體。」告誡人們在房事之中,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如丘處機所撰《頤身集·攝生消息論》中《春季攝生消息》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養炁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肝木味酸,木能勝土,土屬脾主甘。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肝,以養脾炁。……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攄滯懷,以暢生炁。不可兀坐,以生抑鬱。飯酒不可過多,米麵糰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致生不測。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炁弱骨疏,風冷易傷腠里,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可見其對於季節調攝的講究,已經非常細緻。丘處機在書中還有四句重要的道家養生口訣,讀者可以記取,其訣為:「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吃申(即午後三至五點鐘)後飯。」明代百歲道人冷謙起敬在《修齡要旨·起居調攝》中講述養生之道說:「平明睡覺先醒心後醒眼(筆者按:此處所云「先醒心後醒眼」之順序,與陳摶祖師《睡答》中所傳「先醒目後醒心」相左,各存其說可也),兩手搓熱熨眼數十遍。以睛左旋右轉各九遍,閉住少頃,忽大睜開,卻除風火。披衣起坐,叩齒集神,次鳴天鼓。依呵、呼、咽、吹、噓、嘻六字訣,吐濁吸清,按五行相生順序而行一周,散夜來蘊積邪氣。隨便導引,或進功夫。徐徐櫛沐,飲食調和。面宜多搓,發宜多梳,目宜常運,耳宜常凝,齒宜常叩,口宜常閉,津宜常咽,氣宜常提,心宜常靜,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護,囊宜常裹,言語宜常簡默,皮膚宜常干沐。食飽徐行,摩臍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飽食發痔,食後曲身而坐,必病中滿。怒後勿食,食後勿怒。身體常欲小勞,流水不腐,戶樞不朽,運動故也。勿得久勞,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卧傷炁,久視傷神,久聽傷精。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氣滯。著濕衣汗衣,令人生瘡。夜膳勿飽,飲酒勿醉,醉後勿飲冷,飽余勿便卧。頭勿向北卧,頭邊勿安火爐。切忌子後行房,陽方生而頓滅之,一度傷於百度。大怒交合,成癰疽,疲勞入房,虛損少子。觸犯陰陽禁忌,不惟父母受傷,生子亦不仁不孝。臨睡時調息咽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卧,腳直而伸。晝夜起卧,樂在其中矣。」中華道家在養生調攝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歌訣,早已和中華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千年流傳,廣為人知。如「口開神炁散,舌動是非生。」「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若要不老,還精補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靜處養炁,鬧處煉神。」「生於何處,死於何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等等。養心之道養心,乃道家養生之旨。《悟真篇》著者,道教南宗第一祖悟真紫陽真人日:「人者,道之樞也」。道孝道祖老子日「致虛極,守靜篤」功夫,皆為養心之道之格言。玄中子言:    養生之旨,以養心為本。乃:偏頗之心,養之使其正。邪惡之心,養之使其善。浮動之心,養之使其靜。虛偽之心,養之使其真。貪婪之心,養之使其公。奸詐之心,養之使其良。善養生者,修養人之公正、善良、真實、安靜,心必泰然,行必光明。莊子日:「用心若鏡,應物不傷」。心正則心明,心明則心安,心安則益壽。養生之道,求乎增壽延年,此可謂達。養性之道道家養生之法,其本在於養性。道教南北二宗之祖呂洞賓日:「練命必先煉性,練精、練氣、練神,均以此為樞機」。所以,道家的養性之要,就在於「清靜無為」。因而,「性命雙修」,乃以養性為首要。養性,乃求之於靜與定。道教道祖老子,乃以養性而得壽。《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日:「老子百有餘歲,或日二百餘歲以其修道得壽也」。可見,養生之道,首在養性,《周易參同契》云:「將欲養性延命卻期」。所以養性與養生,益養與延命,乃相依相成。玄中子言:養生之本,以養性為首。乃:節房事而養性,養之在精。忍怒怨而養性,養之在氣。順百事而養性,養之在神。絕憂慮而養性,養之在心。勞筋骨而養性,養之在形。修品德而養性,養之在命。善養生者,修養人之精、氣、神、心、形、命,其心必其安,身必健,養性而至「清靜無為」之境,壽可增矣。養神之道養神,為道家養生之要。《黃帝內經》云:「太上養神,其次養形。」道家養神之功夫,基於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基礎之上。《生神經》云:「身心並一,則為真神」。所以,養神先要養心,使身心合一,形神相依,而致心神相交,此乃道家養生之法的至高境界。生命之貴在於神,神興生命的活力則旺;神衰生命的活力則弱;神健生命的能力則強;神失生命的能力則敗。所以,養生所貴者在乎養神。玄中子言:養生之要養神為貴。乃:保全精力,養神之本。和順氣息,養神之基。修養性情,養神之源。端正心地,養神之根。節制七情,養神之道。強健體魄,養神之法。玄中子言:道家養生之道,求之於「清靜無為」。乃清其心,寡其欲,靜其神,安其形,固其精,養其氣。善於養神,應習氣凝神,若養之有素,心神凝一,養生增壽之益,必然孕育其中。道家養生延壽之法,在於修行「致虛極,守靜篤」,「清靜無為」之道,而達到此一境界,心與性,心與神,神與精氣,神與身形,則須務實於修身心而養性,習練於精氣神而合一。互為其根,互為其養,方生成於養生之道。中醫針葯自古以來,醫道兩家密不可分,故有「醫道同源」、「醫道通仙道」之說。中華道家認為:「未學道,先學醫」,意思是說,想要學習修道,首先必須以醫學作為基礎。因為從事丹法修鍊,應當明白人體內部的經脈穴竅、氣血運行、臟腑生理、陰陽生克等等,才不致於盲修瞎煉。學醫對於修道人來講,至少有以下七大利益:1.未曾學道,先須學醫。這一點前面講了。2.擅醫可以救死扶傷,是積功培德的一大途徑。3.學醫能夠謀生,以解決修道的生活問題。4.行醫可以積財,以解決修道四要素之中「財」的問題,所謂「無財不養道」。5.自身功修不當或有痼疾,妨礙煉養。懂得醫藥就可以自行調治,經雲「法葯相助」是也。6.習學醫術,縱使修道不成,亦不致遷延歲月,蹉跎今生。尚可行醫培德,益人利己,以待來世。7.醫學是弘道的方便法門,可以獲得群眾的支持。所謂「道不離俗」。自古以來,中華道家歷史上出現的不少高真,都是大名醫。如東晉時期的抱朴子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孫思邈、南宋的馬丹陽、明代的張景岳、明末清初的付清主等等。由於中華道家歷來對於中醫學的重視,《道藏》裡面搜集了一些古代中醫典籍,彌足珍貴。中醫所用的藥物,除了治病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就是保命延齡。延齡藥物的研治,來源於古代方士的「服食」。服食,又稱「服餌」,即通過服食藥物,安神益炁,堅固形體,以保障自身的功修。後來的中華道家人士保留了這一傳統,堅持對於服食藥餌進行研究,在此方面創造了有益的成果。這一課題,對於當今社會的群眾健康,仍有相當作用。中醫的針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俗話說:「一針二拿三吃藥」,針灸療法十分簡便易行,療效迅速,治病如同立竿見影,所謂:「一根銀針治百病」,特別對於修鍊人來講,較為實用。道教七真祖師之中的馬丹陽,即擅長針灸,現在留傳的「馬丹陽十二針」,就很有名。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針法,雖然取穴只有十幾個,但是以少勝多,可以治療全身的疾病。內家拳法內家拳法,源於中華道家,武術界向有「武道同源」、「拳道合一」之說。真正內家拳法的精髓,其實和修道理法相通。修鍊在於自己身心性命之圓滿,內家拳法講究「養靈根而靜心者,道藝也。」「用於人者十之一二,用於己者十之七八。」求其要妙,皆歸之於大道一途。故日以道為體,以拳為用,以道悟拳,以拳證道,這就是拳法與修鍊的內在關係。一般來說,太極拳、武當拳、武當劍、形意拳、八卦掌、大成拳等,都是公認的內家拳。這些拳法流傳至今,雖然得其真義者甚少,有些較其本來面目有所變化,但是根據已往前輩留下的拳譜,以及傳統的拳法拳理,可知內家拳法的根本理論,來自中華道家的哲學和修鍊學說。內家拳法講究「柔」、「用意不用力」、「四兩撥千斤」,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快慢,等等,這些理法,來自《道德經》中「柔弱勝剛強」、「其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和「以少勝多」、「大小多少」等中華道家哲理。內家拳法注重鍛煉腰腎和丹田,乃元炁(命)之所在;注重修養心性和清靜,乃元神(性)之所系。故此內家拳法之道,實即性命雙修之學。又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理不通,法不精」等拳理,皆屬中華道家原則。拳法與丹道,殊途而同歸,道本一理,法無二致。試看爐火純青的內家拳法大師,無一不是熟諳中華道家之學。如果沒有「道」的證悟,內家工夫絕難出神人化。其實內家拳法本身,就是修鍊。內家拳法的上層工夫,所煉的是無形的「炁」和「意」,這就是「大道無形」的境界,拳歸於道,道融於拳。拳道合一,並非虛言。中華道家修鍊,根本原則以「守中」為要,偏動或是偏靜,皆不合乎大道本體。故不可執著於一味死靜,或一味死動,均非修鍊良方。有的人一輩子專習打坐,甚至只坐不卧(號稱「不倒丹」),到了晚年,身體就容易落下毛病,腰腿不靈便,出現痼疾等等;有些人只煉動功,不養靜功,性情容易暴躁,心地難以操持,極易損折壽命,難得延年。這些都是過去修行人留下的慘痛教訓,我們應當努力避免。所以應當做到有動有靜,動靜結合,以靜為主,而輔之以動。內家拳法之鍛煉,其實就是修鍊之動功,可使修道人終身受益。當初張三丰祖師開創太極拳法,就是為了彌補打坐修鍊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過去為了住山修鍊御防土匪野獸的實際需要。同時對於修鍊的內在關係來講,操習內家拳法可以強身、化欲、行炁、養性。煉拳可以強身,身強自然念少,念少自然寡慾,修鍊也變得自如。打坐若是念起難消,通過松靜自如的內家拳法鍛煉,自然氣血調暢,萬念捐消。因此,修鍊、習拳二者兼而行之,乃修持之妙方。可知內家拳法,也是中華道家修鍊學的一項必修功課,不宜忽略。中華道家修鍊學十大宗旨中華道家修鍊,源遠流長。據《莊子》載傳自「軒轅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經過了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從中華道家到道教,雖其形式有所變異,其修道內涵卻沿襲相傳,經過歷代修鍊人士的實修實證,不斷完善其學說,終於形成博大精深的中華道家修鍊學。自成體系,沿傳不絕。為了幫助同志們理解中華道家修鍊真義,今就其基本宗旨,歸納言之,為以下十條:修道養德,內功外行。修道為內在修鍊,即內功;養德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修鍊的進步,能夠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高尚的德行,同樣也會帶來修鍊功夫的精進。反之,若德行不足,則與道無緣。昔秦皇、漢武貴為天子,畢生求仙,終不可得;而陳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過是一個箍桶匠。可知修鍊之道,不在貧富貴賤,道家所謂「煉藥無拘富與貧」,關鍵是看一個人有沒有德,故「道不妄傳」,修鍊家云:「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至人。」對於修鍊者來說,首先必須廣立功行,方成大道。經云:「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欲成天仙者,須立一千三百善。」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道門以「道、經、師」為三寶,認為「道無經不傳,經無師不明。」「因道所以立經,因經所以明道。」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參悟大道。經,即讀經,閱讀祖師著作,印證已修。師,即師傳,須要真師傳授,指明道要。真師指有真正實修功夫的明師,所謂「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以上三者,是對個人內修而言。平時做功德,仍不可少。道法自然,靜者得之。修鍊之道,師法自然。「自然」之義約有兩層:其一,自然而然,不假人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強加個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須順天行事,天人合發,《陰符經》云:「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方合大道本體。其二,因人而異,效驗不一。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悟性(即理解能力)各異,即使師傳相同,其內修之效驗也不會完全一致。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要妙在於一個字——靜,《陰符經》曰:「自然之道靜」,故靜者得之。自行修鍊,無量度人。丹道修鍊,主張「自度度人」。首先要求個人潛心修鍊,功成道備之後,就要顯跡於世,廣度有緣。一人行修,眾生受益。否則徒求自了,帶道飛升,於世無功,必遭天譴。《道藏》中《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所謂「無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無私地度化與道有緣的人。昔鍾離老祖度化呂祖之時,曾問:爾欲何日成道?呂祖答云:吾欲度盡眾生,而後成道!此等胸懷,方是修中華道家風。至道不繁,守中為要。大道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老子》日:「少則得,多則惑。」《黃庭經》云:「至道不繁」。繁雜無緒,皆為道末,令人不得要領,故爾道家不取。修鍊之學,是質而精的東西,以少勝多,直指大道。《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蓋愈趨簡單,愈近大道。司馬談論道家要旨說:「指約而易操,事少功多。」頗合修鍊宗旨。修鍊以「守中」為要,《老子》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莊子》云:「得其環,以應無窮。」太過不及,陰陽偏盛,均易傷丹,故守中為要,這就是真火候。仙道貴實,理訣並重。中華道家修鍊,貴在真修實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驗。而且時刻不離人體本身,離開人之本身,則所談一切皆假,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中華歷代修真祖師,皆以自己的身心作為試驗品,進行人天奧秘的可貴探索。他們留下的修鍊著述,都是通過自身驗證得出的結論,是「知行合一」的東西。如果僅僅從字面上去認識這些東西,而不用自己的身心去實際體驗,只知望文生義,就不會真正明白其中含義,容易墮入片面空談;《老子》說:「以身觀身」,只有以自己的實際功修,與古代修鍊家的著作互相對照驗證,才能明白其真實含義。再則修鍊之時,如果只求法訣傳授,而不參悟道家學理,則容易盲修瞎煉,不知何所是從,就會脫離大道,誤入岐途。所以中華道家強調「理訣並重」,必須認真研悟道家學理,又要實際驗證修鍊口訣,兩者不可偏廢。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人於大道之門,與道為一,悟道成真。和光同塵,借假修真。中華道家義理,本不局限於出世,亦不局限於人世,而是以一種超越世俗的曠達精神,和光同塵,借假修真。磨鍊個人的性情,精修個人的品德,培補個人的丹基,增益個人的道修。中華道家修士,提倡「大隱居塵」,就是在塵世中磨鍊自己;待等功夫修到一定層次,丹基已成,需要大靜,再人山林。葛洪《抱朴子》日:「大隱隱於鬧市。」「上士得道於三軍。」《悟真篇》云:「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和光同塵與同流合污,二者之不同,從外表無以分別,就在內里有道與無道之分別。性命雙修,長生為基。性者理也、心也、神也、意也、德也;命者法也、息也、炁也、形也、功也。中華道家修鍊,注重性命雙修。既要涵養個人的心性,使之光明;又要堅固個人的形體,使之長存。並且以長生作為基礎,長生之道,其理有三:其一,倘道果未成,肉身先壞,則今生了道,毫無指望。故須先證長生,堅固肉體,保住資本,而後方有今世修成之希望。其二,倘無一定命功,對付個人的肉體,則難以克制自己的心念,修功難臻大成。其三,中華道家以修今世為本,最講現實,首先證得長生,今世即享仙果,何必待到他生後世。所以,只有首先證得長生,才能充分保障個人的修鍊,使人生更加圓滿。把有限的生命溶化到無盡的宇宙運化之中,去體會生命的常在,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長生久視」最高境界。男女平等,女丹為捷。大道面前,人人平等。中華道家認為不分男女,皆可修證道果,所謂「修仙不問男和女」,故無男尊女卑之別。而且女子做功,一般來說快於男子。因為從命理而言,女子「性」(心宮)與「命」(丹田)的距離較近;從性理而言,「男動女靜」。故丹書云:「男子修行十年可成,女子修行三年可成。」「男子伏炁三年,女子一年可伏。」當然由於各人素質,並不准定十年或者三年。男子丹法和女子丹法,下手命功各不相同,故有差別。命功完成之後,即男子「降白虎」(閉陽關)、女子「斬赤龍」(斷月經)功成,往上的功夫,俱皆相同。至於最終成就,則無高下之分。長生住世,我命由我。中華道家修鍊認為,人之天年(正常壽命)為一百二十歲至一百八十歲,與現代科學觀點相符,六十歲的人在這裡不過是小孩子。認為通過修鍊之道,每個人都可以盡其天年,活到一百多歲。而且如同薪盡添柴一樣,還可以運用修鍊接命之術,把生命延續下去,長生住世,肉體成仙,做一個不受命運擺布的「活神仙」。等到在人間住膩了,然後可以到天上的仙境去,《莊子》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中華道家修今世的「活神仙」觀點,一是要人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好生、樂生、尊生、貴生,對現實生活充滿信心;二是通過修鍊,達到盡其天年,乃至長生久視,去而上仙,不受命運的擺布,這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中華道家修鍊學的階次中華丹道修鍊,包括築基煉己、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五層階次。下面作以簡要介紹:築基煉己築基煉己階段,天元丹法稱為「築基」,人元丹法稱為「煉己」,其實均為築基之義。此步功夫如同蓋房子打地基的階段,是一切修鍊的基礎工作。築基的程度越深,往上修鍊的層次也就越高。此步功夫的方法一般包括止念、人靜、聚性、回光、獨立、調息、吐納、咽津、導引等等,因為老師傳授不同而略有差異。築基的作用是為了補足精悉神三寶之虧損,為修鍊內丹作好藥物方面的準備工作。可以初步達到祛病健體、調和身心、延年益壽之效果,享受現實的人生。煉精化炁煉精化炁,是將自身元精化為陽炁,通過周天火候運行任督二脈,采人丹田,使得神炁合一,又稱「小周天」。采煉日久,可以煉丹。此步功夫主要針對中老年人說法,補足後天虧損,達到返老還童、恢復青春的目的。煉炁化神煉炁化神,是在返還童體之後,周身關竅進一步打開,經脈俱通,又稱為「大周天」。此時人身之炁進一步與天地之炁相合,天人感應,而後採取太虛中先天之一炁,配合自己元神而修鍊之。使得神炁摶結,結胎於中下二田之間,和合凝集,以養大丹。丹書云:「金丹一粒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此時陽神成就,可證肉體長生。性命合一,進入混沌,如同胞胎嬰兒,稱為返老還童。煉神還虛經過煉精化炁的階段之後,即由肉體修鍊(又稱仙功)轉入精神修鍊(又稱道功),進一步涵養自己陽神,使其歸於虛無,又謂之「真空鍊形」。是為返童還嬰。此步功夫,可以達到陽神出竅,謂之「出神」。煉虛合道煉虛合道,又稱「粉碎虛空」。進一步將先天虛無之陽神,合於遍布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出現「百千萬億化身」。即《莊子》所云:「上與宇宙同體」是也。此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可謂返虛合道,功成道備。中華道家修鍊學的品位中華道家對於修鍊有成的人物,稱為「真人」、「仙人」或「仙真」,俗稱「神仙」。根據修鍊品位之不同,將仙分為五等,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和天仙。五種品位的分別如下:鬼仙品位鬼仙,指僅僅限於基礎的性功修鍊,未得命功口訣或者命功無成的人物。修證之時,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守,悟人頑空。及至撒手了結之時,定中能出陰神,陰神屬於清靈之鬼,而非純陽之仙,故名之為「鬼仙」,丹經又認為「名為仙,其實鬼。」而將其稱為「靈鬼」。有人修鍊之時,年事已高,肉體衰朽,或者環境困難,無從保障,今生修成,已不可能,乃用此法,可出陰神,以為下世繼續修證,亦屬鬼仙。這種方法包括投胎、奪舍、借屍、轉世等,又稱為「末後一著」。鬼仙品位,為修鍊之最下成。人仙品位人仙品位,是在完成煉精化炁的功夫之後,返老還童,肉體堅固,必然長壽,稱為人仙。又且修鍊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恆久有成,可以益壽延齡,亦日「人仙」。其方法有絕谷、忘情、納津、吐納、持靜、持戒、存想、采日精月華、導引、閉息、自然、無為等道法道功,如能信心苦志,堅守不移,足以保命固形,安樂延年,而可成就人仙之果。人仙雖能證到肉體長壽,但是有形之軀最終必壞,故為修鍊之下成。地仙品位地仙品位,較人仙更進一步,能夠在長壽的基礎之上證到長生,但是尚無神通變化可言。在丹道修鍊的階次之中,特指完成煉炁化神的胎養階段。地仙尚未能出陰神,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時仍有呼吸和飲食,形質未能全部化為輕清,因而沒有沖舉變化的能力。修鍊至此,容光煥發,步履輕疾,壽增無量,高出人仙一籌。但是離開地面,仍是一步而不能行,故名地仙,為修鍊之中成。神仙品位神仙品位,在修鍊之中指體變純陽、陽神已成、具有神通的階段,丹道上已進入煉神還虛的乳哺階段。神仙是在地仙的層次上進一步用功,鍊形為炁,胎仙白化,陽神已成,脫質升舉。即在修至地仙層次之後,再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為一,心無生滅,息無出入。重濁之形,化為輕清之炁;純陽之體,盡為神通萬化。神仙在地仙之上,為修鍊之上成。天仙品位天仙品位,又稱「金仙」或「大羅天仙」。天仙為修證之最上一成,丹道指煉虛合道的大成階段。由神仙品位,用功不已,至於大定,煉至圓滿,神光普照,化身萬千。此時元神遍乎宇宙,毫光普照大千。一得永得,一證永證,神通恢闊,法力無邊。天地閉時,而不同閉;天地開時,開闢度人。所謂:「天地壞時,這個不壞。」此乃長生久視之不滅元神,謂之天仙。天仙為修鍊之最上乘。
推薦閱讀:

什麼—真廣法師/侯雅林水墨作品展
道家養生心得---目錄 --> 中國武當道教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官方網
終於有時間來寫了,美國兒醫協會寫給新手爸媽之輔食添加建議,擇要翻譯之,長文慎入
凈空法師: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第一集)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TAG:中國 | 養生 | 道家 | 道教 | 心得 | 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