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耐人尋味的評價認同
提起周恩來總理,不論「敵」、「我」、「友」,無不給他以極高的評價,具有顯而易見的認同性。 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高級領導人,爾後以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身份叛變投敵的張國燾,在論及周恩來時說了句自己內心的看法:周恩來為人和順,善於結交朋友,從不走極端,總是能使自己適應現狀。當年,張國燾從陝甘寧去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公幹,擅自出走,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曾見過周恩來。周恩來力勸他返回延安,可他卻迷途不返。 蔣介石對周恩來可謂又恨又怕又欽佩。說恨呢?他在十年內戰時曾以8萬元巨款懸賞周恩來的頭顱。說怕呢?他在西安事變時曾心驚膽戰地擔心周恩來會代表中國共產黨,應全國大眾的願望要了他的命。結果,周恩來卻說服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放了他。說欽佩呢?在1940年聖誕節時,為答謝西安救命之恩,他專設晚宴款待周恩來,並緊握其手異常激動地稱周恩來是他所認識的最有理智的共產黨人。流落台灣孤島上的一位國民黨高級官員(一份未被證實的資料說此人就是綽號「小諸葛」的白崇禧),對周恩來更是推崇備至。他滿帶宿命論的傷感嘆道:「只要我們在內戰中把周恩來弄到自己這邊來,今天就不會被放逐到台灣。」 1949年,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在接待訪蘇的中共代表團時,說:「你們有周恩來這樣一位現成的總理,哪兒去找這樣一位理想的總理呢?」斯大林素以妄自尊大著稱,竟然公開地讚許周恩來,這就完全可以說明周恩來所具有的影響力了。 最早與周恩來直接打過交道的美國人,恐怕要屬聞名於世的《西行漫記》一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關於周恩來,斯諾在這本書中寫道:周恩來「顯然是中國人中間最罕見的一種人,一個行動同知識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的知識分子」。35年後,美國外交家、歷史學家亨利·基辛格,成為隻身敲開對美國關閉20多年的中國國門的第一位美國高級官員。1971年10月的一天,基辛格秘密飛往中國北京與周恩來晤面。基辛格介紹說,周恩來是可以與戴高樂相提並論的「給人印象最深」的傑出政治家。周恩來逝世後,基辛格深為悲痛地感嘆:「世界上失去了周恩來,將不那麼有活力,前景也看得不那麼清晰了。」 尼克松是與周恩來打交道的第一位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松下野之後在他所著的政治學著作《領導者》中,他稱頌周恩來「是我所認識的最有天賦的人物之一」。評價說,周恩來「是一個共產主義革命家和具有儒家風度的人,是政治鬥爭的能手和傑出的調解人」。尼克松用西方人形容19世紀愛爾蘭偉大愛國者查理士·帕爾內的名言,來讚譽周恩來,稱「他是一座冰層覆蓋著的火山」。對於周恩來同中國革命的關係,尼克松甚至作出了如下論斷:「中國革命如果沒有毛澤東,就絕對不會點燃起熊熊火焰;但是,如果沒有周恩來,中國革命就會被燒光,最終只能剩下一片灰燼。」 儘管毛澤東沒有在公開場合直接讚揚過周恩來,但是,當王洪文乘專機飛往湖南在南巡中的領袖面前詆毀周恩來時,毛澤東的反應則是沉默片刻後堅決叱責。毛澤東說,對周恩來的任何攻擊,都必定要遭到人民的反對!歷史以不容辯駁的鐵的事實,很快印證了毛澤東的預言。 從常識看,一個人的傳奇閱歷,僅會使一部分人為之傾倒;一個人的顯赫頭銜,亦只能贏得一部分人的傾慕。周恩來則不然。他明顯超越了這個常規,受到了敵、我、友三方面的異口同聲的讚揚。 尼克松曾用玄學家的口吻告訴他的讀者:對於周恩來,「你未能看到的常常比你能看到的更有意義!」那麼,周恩來身上未能看到的究竟是什麼呢?美國新聞記者弗里德·阿特萊就曾說過,周恩來具有「難以抵擋得住」的「吸引力」。在延安時代就已結識周恩來的西奧多·懷特亦認為:「在他面前,任何不信任的感覺或者對他還有些懷疑的判斷,幾乎都會煙消雲散。」 |
推薦閱讀:
※搬運個台灣論壇關於對我們網路流行語的評價
※以梁啟超評李鴻章的話「敬李之才,惜李之識,悲李之遇」 評價肖揚
※《楊貴妃秘史》與《步步驚心》的差距?
※如何用一句話評價那些經典的美劇,真的給跪了...(下)
※《新聞1+1》欄目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