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克思主義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
關於馬克思主義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
(2013-02-26 19:19:45)
標籤:
校園 |
關於馬克思主義社會時空觀研究綜述
(*****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3*****)
[摘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時空觀;虛擬時空;自然時空觀
一、
馬克思的哲學時空觀可以分為辯證的自然時空觀和社會時空觀兩個部分。社會時空觀是馬克思哲學時空觀的重要維度,它具有屬人性,歷史性,可轉換性,價值性等一系列新的特點,是我們透視社會歷史現象的新視角,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學術界在研究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的問題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現將這些研究的成果作一下綜述。
(一)發表了一些學術論文,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在各學術期刊上發表針對此問題的論文達百篇以上,學者們從多個視角出發來論述此問題,涉及的覆蓋面廣,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對我們的學習和研究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二)出版了一系列研究著作。主要專著有:黃枬森編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當代構建》(人民出版社,2008.6),孟俞吾金編著的《實踐與自由》(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01),卞紹斌編著的《馬克思的『社會』概念》(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01),靳輝明、李崇富編著的《馬克思主義若干重大問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04),孫江編著的《『空間生產』—從馬克思主義到當代》(人民出版社,2008.02),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編著的《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人民出版社,2009)等等。
二、
國內外學者對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的提出存在著以下幾種觀點:
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時空觀的提出是對傳統時空觀的實踐論改造。[1]傳統的社會時空觀圍繞著時間、空間、與物質的關係角度形成了三種理論缺陷即分離論、主體論、直觀的統一論。離開人類實踐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科學理解去直觀、抽象地理解時間空間,以及把事物的時空同質地抽象為「自在時空」(獨立於物質之外的自在客觀形勢或者獨立於物質並從屬於自在主體的純粹概念形式,或者從屬於自在物質運動的客觀實在形式)從而嚴重遮蔽了時空、特別是社會歷史時空的時間創造特徵。因此馬克思社會主義時空觀是對傳統時空觀根本缺陷的彌補與改造。①
有的學者在結合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成果分析和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時空觀,認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以外的存在,同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②這是撇開人的實踐活動,沿襲自然科學的傳統分析方法,通過在批判杜林形而上學時空基礎上,從自己運動著的自然界本身出發去闡述提出的時空觀。是一種自然時空觀(自然時空觀堅持了時間和空間的[2]無限性、時間空間與物質相統一)的表達。
有的學者則是這樣認為,並不存在一種與人的實踐相脫離的「自然時空」。馬克思時空觀的最大特色是把時空觀建立在實踐唯物主義基礎之上,將對時間的理解紮根於人的現實的實踐活動之中。[3]①馬克思的哲學變革是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的,創立了實踐的唯物主義。實踐觀念是馬克思整個學說的基礎和邏輯主線,對馬克思的哲學思想進行研究絕對不能離開實踐觀,因此馬克思時空觀的提出也不能離開他的實踐觀。時空觀作為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的表述也隨著轉化為對人類實踐活動的哲學表達。也就是說時空來源於人的社會實踐。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觀點和對於社會時空觀研究的方向。
還有學者從時空和物質運動的關係入手應用到社會歷史領域中。哲學學的時空範疇,是物質運動的規律性的表現,作為運動高級形式的社會也應當有自己特有的時空結構。社會時空特性,是社會運動的規律性在時空關係上的體現。②
三、
在對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的內涵問題上諸位學者存在著側重點的差異。但是主要圍繞的主題都是社會時空與人類實踐活動的關係進行的。但是在此我認為有必要先闡述一下傳統時空觀的內涵。有的學者是這樣認為的,傳統教科書強調時空與運動的不可分性,針對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時空與運動無關「的觀念進行反駁,強調存在的客觀性,而且也因此否定了康德把時空理解為先驗的直觀形式,強調無限性,這是具有一定科學道理的。③但是關於時空問題上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具體表現在該理論強調是空的客觀實在性的同時,完全撇開了人的經驗和人的實踐活動等方面的主觀因素,單純的講一個物質問題,把時空觀絕對化和抽象話。因此,這種與人活動相分離的時空觀,只是始終與抽象的物質或者是物質總和的自然界為載體的觀念必定是超社會歷史的。④
接下來是對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的闡述。
有的學者認為,「時間是人類發展的空間」,⑤時間的兩種形式:一是自然時間,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持續性,它反映自然界本身的相互作用與相互關係。二是社會時間,是社會活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表現為人類活動存在和活動過程的久暫,一活動和另一活動及它們的過程依次出現的先後順序及間隔的長短。社會時間使人的活動得以延續,並且這種關係隨著人類實踐方式的發展而變化的歷史,由此推動社會進化並表徵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狀況。時間的這兩種形式是人類活動中的相互轉化。馬克思的時空觀始終把考察的重點放在時間概念上,把時間看做是真理的空間,個人要獲得發展就必須擁有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廣大勞動階級,為了生活進行大量的繁忙的工作,勞動時間已經達到了人體承受極限,可以說是已經失去了作為人去享受生活的一種自由時間,是一部機器一樣的存在,因此在這種條件下,社會的自由時間是一通過強制勞動吸收工人時間為基礎的,這樣,工人就是去了精神發展所必須的空間,所以,時間就成為一種空間的存在。
有的學者從馬克思時空學說與生存、價值、自由之間的內在聯繫角度擴了馬克思時空理論的內涵。人在實踐中創造自由時間,也就為自己開闢了發展的空間,人類的活動應屬於追求自我的自由時間。這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在時空關係上的表現。作為社會時間具化形式的社會空間,不但以實物形態存在,而且以社會關係形態存在,也就是社會結構。社會歷史表現為兩個相反的運動過程:即時間的空間化(活動結構要素轉化為社會關係要素)和空間的時間化(社會關係結構要素轉化為活動結構要素)。考察社會時空的內在聯繫,就是考察社會結構和社會活動結構的相互轉化,這是解釋社會規律及其實現機制的根本途徑。認為時空關係是與歷史規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尤其是在歷史分工規律上。學者觀點,是物化的勞動時間與主體的勞動時間之間的交換,以及這種不平等交換構成了資本主義的存在基礎。①
還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時空觀,是與人類活動與物質的存在和運動相互聯繫,是屬於人的時空,是人的生命尺度,是具體的歷史的。並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時空的發展也相應地發生了辯護,變革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方式。根據時空所包含的對象將其分為物理時空、虛擬時空和過渡時空。②[4]首先,物理時空是指與人類限時活動和物質密切相關的各種載體,是物質和現實活動的存在運動形式。由於人的生命是一物理屬性的狀態存在的,從而決定了多數人都是生活在物理時空。其次,是虛擬時空,指人類虛擬活動以及虛擬物質存在運動形式。賽博空間、信息時空、數字時空等都是對虛擬時空的另類表達。最後,在物理時空與虛擬時空之間還存在著有一個過渡時空或者灰時空,它既包含物理時空的屬性又帶有虛擬時空的特徵。這三種時空都是人的活動的時空,如果缺失了人的存在,任何時空就會變成絕對抽象沒有意義的時空。因此,無論這三種的哪一種時空,都應該與人、與人類的活動、與社會發展聯繫起來。
四、
有的學者認為社會時空具有結構性、延展性和開放性特徵。①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與自然界歷史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各自明顯不同的特質,人類社會作為物質運動的高級形式具有自己特有的時空結構。社會時間和社會空間是衡量人類對自然的佔有規模以及人類社會聯繫和發展程度的特殊尺度。全人類歷史就是在人類的勞動中從過去走向未來的實踐活動對時空不斷拓展的過程。因此,社會的時空範疇就是社會運動的規律性在時空關係上的客觀體現。人類社會時空範疇的這種客觀運動規律性,主要通過具體的社會時間和社會空間來體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既是社會運動和人類活動在社會時間的展開和表現,同時又是社會運動和人類活動在社會空間上的展開和表現。
有的學者指出,在馬克思三大社會形態理論中,時空具有不同的特徵和表現[5]方式。在第一大社會形態中,空間非常狹小,時間節奏也十分緩慢;在第二社會形態中,空間漸漸被擴大了,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的同時,時間的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了;在第三大社會形態中,由於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空間將通過時間的媒介而進一步被拓寬,時間的重要性也將進一步顯現出來。這種社會形態差異始終把時空問題放在資本主義社會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抓住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邏輯,在對資本主義歷史條件的考察基礎上,從時空角度考察三大社會形態,形成了社會形態時空理論。②
有學者認為,社會時空具有以下重要特徵:第一,主體性。社會時空不能抽象存在建立在人類活動基礎上,並且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體現著分豐富、現實、具體的主體性特徵。第二,主觀性。人們不能隨心所欲地創造社會時空;社會時空結構作為人的活動過程的結晶,反過來又影響和制約人的活動。第三,社會歷史性。社會時空由於歷史階段的不同而具有質的不同。社會時空作為一種存在只能從人的具體活動中獲得它的規定性。第四,相互轉換性。社會時間和社會空間的相互轉化。科學技術在轉換中發揮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並不是脫離實踐活動抽象地談論時間和空間,而是把實踐觀貫穿在他的全部的時空理論之中,從實踐活動來理解時間和空間的一系列重要問題。③馬克思時空理論第一次科學地把時間和空間看成在實踐活動上的統一。這種時空的統一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空間是時間的結晶化;時間和空間相互轉化。因此,實踐性是馬克思時空理論最重要的特徵。
五、
近年來,對虛擬時空的研究成為虛擬哲學的理論熱點,這也是馬克思社會時空觀在當代的最新發展。
1、虛擬時空是現在科技的產物,從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人腦意識或人的空間想像力與虛擬技術相結合帶來的結晶,是客觀存在的,是對現實時空的延伸發展。
2、虛擬空間的結構和特點。有學者認為,自人類產生以來,空間已經分化[6]為自然空間和社會空間。隨著當代虛擬實踐的興起,社會空間也二重化為傳統意義上的現實社會空間—虛擬空間。其主要特徵有非聚集性,使得虛擬世界成為一個相對平等的時間,人的活動空間有無限的方向延伸,同時也是人的個性特徵得到體現。網際網路時代時空的個性化使得時間成為可選擇的,而人們的這種選擇意味著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的空間。①第二,非確定性。虛擬空間打破了物理空間的穩定性和固定性,使虛擬實踐不再受地理疆域的限制。在當代虛擬社會和虛擬實踐中,用時間消滅空間②得到印證並且發揮到了極致。三是非獨佔性,在虛擬時空中主體可以克服傳統現實必須處於同一時空的特點,可以三心二意地作用於不同的對象,以一種公告向的方式與不同的主體發生交往。上而下的集權結構,虛擬社會成為一個沒有等級差別的社會,個人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可以獲得充分的張揚。五是可共享性或非獨佔性。現實實踐中人的空間是固定的、獨佔的,虛擬實踐中的空間是非獨佔性的,一個人可以同時既在此處又在他處,佔據多個空間。四是具有非封閉性,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系統。第五,非線性的特徵,學者認為,虛擬世界中的時空是時間的空間化,空間的時間化,以及時空結構的多層纏繞、跌宕起伏的不規則,非均勻、非連續、非光滑的分維特徵。③
3、虛擬時空帶給生活的影響。學者認為虛擬時空鞏固和發展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時空觀,提高了人們的交往能力,擴展了人類活動的範圍,加速了全球化進程。提高了人類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的自由度,為人類開發了一個新的時空。也有的學者認為虛擬時空也可能會為網路犯罪提供可乘之機,影響日常的生活學習,關於虛擬時空帶來的互聯網利用需要規範。
六、
有學者指出,社會時空理論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助於我們豐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確立科學的社會時空範疇,可以豐富和完善唯物史觀的範疇體系,神話唯物史觀的研究,開拓歷史唯物主義的新視野。①[7]其次,社會時空觀是一種時間即空間的闡述理論,可以知道社會的發展,學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發展就是爭取時間來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②其次,可以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在階級社會,人類的發展多是以人類個體的時間來換取社會的自由時間為代價,在而今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當代社會,科學技術為人類帶來的大量閑暇時間轉化為人的活動空間。這意味著,不論是社會還是個體的自由程度都會大幅提高。③
對於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的綜述已經告一段落,雖然對於這個理論的研究有了學者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打下一定基礎,但是,這個問題的研究還是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的加入和不斷努力,可以預見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將會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從而拓展和深化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給後來者更多的參考。
①胡劉 祝莉萍.自在時空」到「社會歷史時空」——馬克思對傳統時空觀的實踐論改造及其當代意義[J].教學與研究·2012:第6期.
②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90頁.
①馮躍民.淺析馬克思的實踐時空觀[J].武警學院學報·2012:第5期.
②黃河 龔婷.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虛擬時空及其對人類發展的影響[J]. 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③夏靖佼.馬克思時空觀及其當代價值[J].黑龍江大學·2012.05月.
④高蘭珍.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時空觀差異[J]. 改革與開放·2010年第24期.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下冊,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195頁.
①王南湜. 社會時空問題的再考察[J]. 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3月.
②胡劉 祝莉萍.自在時空」到「社會歷史時空」——馬克思對傳統時空觀的實踐論改造及其當代意義[J].教學與研究·2012:第6期.
①李俊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社會時空問題研究[J].哲學動態·2011年12期.
②吳紹紅.馬克思的社會時空觀[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2期.
③馮躍民.淺析馬克思的實踐時空觀[J].武警學院學報·2012:第5期.
①田佑中.論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時空[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②張明倉.虛擬實踐論[M].昆明:雲南出版社,2005.
③鄔焜.論時空的複雜性[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黃河 龔婷.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中的虛擬時空及其對人類發展的影響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
①王朝增.社會時空應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範疇[J].山東大學報,1997年第3期.
②曾慶發,略論馬克思社會時空觀理論及其意義[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6月第21卷,第2期.
③夏靖佼.馬克思時空觀及其當代價值[J].黑龍江大學·2012.05月.
推薦閱讀:
※恐怖主義與反恐,一個循環證明的邏輯
※方蔚林:尚情主義與審美自覺
※「社會主義法治」進教材 進課堂 進腦袋
※張文顯: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論反對黨內的宗派主義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