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16大選透視(19)
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
誰能入主白宮?
陸佳飛 徐劍梅
美國將於8日舉行2016年總統選舉。截至5日的全美主要民調結果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在民調中領先,但優勢已明顯縮小,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仍有入主白宮的希望。
兩人選情膠著
美國選舉預測網站「清晰政治」統計的全國民調平均結果顯示,截至5日,在包括另兩名獨立候選人在內的4人對決中,希拉里的支持率超過特朗普兩個百分點。在10月中旬的第三場電視辯論後,她的領先優勢曾高出特朗普6個百分點。
10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拋出一枚「重彈」,宣布將重新開啟對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伺服器處理機密郵件問題的調查。
但近期民調結果顯示,「郵件門」事件對希拉里支持率的影響甚微。「清晰政治」羅列的上月底以來13個全國性民調結果顯示,「郵件門」事件升級前後,希拉里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45%左右。而兩人支持率差距縮小的主要原因,在於特朗普的支持率有所上升。
分析人士表示,小黨美國自由黨的總統候選人約翰遜的民調支持率從頂峰期的9%下降到如今的4.7%,其分流的一部分共和黨選民轉而支持特朗普,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特朗普的支持率。此外,希拉里「郵件門」升級後,「拋棄」特朗普的部分共和黨選民開始「回心轉意」。
勒布朗·詹姆斯(右)介紹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
(11月6日,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舉行的競選集會上,NBA著名球員勒布朗·詹姆斯(右)介紹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新華社/路透))
獲勝難度迥異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的間接選舉制度,絕大多數州實行「贏者通吃」,即獲得某一州選民票數最多的總統候選人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而得到全國超過半數選舉人票(至少270張)的候選人成為下屆總統。
由於分別擁有55張和29張選舉人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歷來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再加上共和黨內部分裂導致特朗普無法絕對掌控該黨傳統「票倉州」,因此特朗普謀求270票的道路艱辛且不容許有任何失誤。相比而言,希拉里即使丟掉幾個關鍵的「搖擺州」,仍有取勝機會。
當地媒體分析認為,特朗普必須確保拿下所有傳統上支持共和黨的州,並同時贏下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及北卡羅來納州這三個選舉人票數最多的「搖擺州」。這三個州只要有任何一個敗選,特朗普獲勝的大門幾乎就被關上。
即使特朗普在上述所有州勝出,他仍要攻克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賓夕法尼亞州,這或許是特朗普最簡單和最可行的獲勝方式。但據「清晰政治」羅列的自今年6月以來所有46份該州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僅在一份民調中領先過希拉里。
反觀希拉里,她只要在保住民主黨基本盤的情況下,再贏得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及北卡羅來納州中的任何一個州就能基本鎖定勝局。
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講話
(11月6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機場,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講話。(新華社/路透))
最後策略各有側重
衝刺階段,特朗普可能發動強攻,竭力「捅破」希拉里確保獲勝的「防火牆」;而希拉里則需在特朗普志在必得的佛羅里達州取勝的同時,努力確保在北卡羅來納州獲勝。
此外,特朗普在最後階段除努力拿下重要「搖擺州」之外,還會全面進攻民主黨人的傳統「票倉」,包括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甚至是拉美裔人口眾多的新墨西哥州等。
相比特朗普的「撒大網式」策略,希拉里陣營則在北卡羅來納州和佛羅里達州等關鍵「搖擺州」有針對性地鼓勵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提前投票,以期在選舉日前靠提前投票的優勢鎖定勝局。
在過去一周,除了希拉里和她的競選搭檔凱恩外,美國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前總統柯林頓等重量級民主黨人輪番到訪北卡羅來納州助選,可見希拉里陣營對北卡羅來納州的重視。
此外,確保在一直支持民主黨人的賓夕法尼亞州獲勝也是希拉里陣營的當務之急。由於該州不允許提前投票,因此目前該州的局勢只能參考民調結果。儘管在民調中領先,但希拉里在該州的優勢有所縮小。
從希拉里競選團隊公布的日程看,她的最後一場競選活動將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舉行,屆時柯林頓夫婦和奧巴馬夫婦將首次同台亮相。(2016年11月07日新華網)
維基解密接連爆料希拉里
為何「青睞」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逐漸臨近,緊要關頭,維基解密再次曝出猛料。當地時間2016年11月4日上午,維基解密公布了最新一批的希拉里競選團隊電子郵件,稱希拉里團隊負責人曾參與一項名為「精神烹飪」的邪教活動。
事實上,在本屆熱鬧的總統大選中,維基解密已經多次放出希拉里的猛料,幾乎算得上是特朗普的「神助攻」。與此同時,被外界認為與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相似的另一位解密者斯諾登,近日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視頻演講中也提到了本屆美國大選,並直言讓大家不要把競選人的承諾當真。
動態:維基解密接連爆料希拉里
4日上午,維基解密公布了最新一批的希拉里競選團隊電子郵件,這批郵件內容顯示,曾被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經邀請希拉里團隊負責人約翰·波德斯塔參加她組織的「精神烹飪」活動。
據此前媒體報道,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曾經和骷髏睡在一起;在公眾面前赤身裸體12天,當眾大小便;置身於火災現場,燒傷至昏迷;服用藥物直至失常;將72件器具置於觀眾面前,他們可以任意用這些器具擺弄她,其中包括鞭子、鐵鏈和槍。郵件曝光後,美國網民紛紛表示十分震驚。
在此之前,維基解密已經多次曝出關於希拉里的郵件內容。當地時間11月3日,維基解密還公布了新的波德斯塔郵件。約翰·波德斯塔是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的競選委員會主席。這一波郵件內容顯示,希拉里和前副總統戈爾關係很不好。此外,希拉里並不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她只是需要爭取反TPP的人為她投票。算上此前的向伊斯蘭國出售軍火,維基解密在本屆大選中曝出的希拉里及其團隊猛料,可以說數不勝數。
阿桑奇:特朗普不會贏得選舉
4日,在位於倫敦的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內,今日俄羅斯記者採訪了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阿桑奇在接受採訪時稱,根據維基解密目前掌握的郵件資料,希拉里曾獲得過來自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政府的資金支持,而這些政府也同樣在支持伊斯蘭國組織。
阿桑奇稱,根據此前維基解密公布的一份2014年的郵件,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要求當時的奧巴馬顧問約翰·波德斯塔「建議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兩國政府施壓,理由是兩國在暗中為伊斯蘭國組織提供財政以及後勤支持。」
「我認為這是目前為止最至關重要的一封郵件。」阿桑奇在接受今日俄羅斯記者採訪時說。「分析人士都知道,沙烏地阿拉伯的某些人士在暗中支持伊斯蘭國,並為其提供資金,美國政府也認同這一說法。但一直以來大家都含糊其辭,只說是某些遊手好閒的王子,拿著靠石油賺來的錢為所欲為,而政府對此並不贊成。」
維基百科持續的爆料也為阿桑奇引來不少質疑,輿論認為,阿桑奇和他的維基解密就是針對希拉里。
阿桑奇否認了這一質疑,還稱特朗普並無勝算,理由是「他幾乎沒有任何支持勢力,除了福音派,如果福音派也能算是一股勢力的話。」在阿桑奇看來,銀行、情報機關、軍火公司、國外財團,還包括媒體,他們都支持希拉里。「特朗普註定不會贏得選舉。」阿桑奇說。
觀察:阿桑奇被質疑與俄有關聯
早前在被人問及本屆大選中更支持誰時,阿桑奇曾表示:「這相當於讓我在霍亂和淋病當中選一個好一些的。」但隨著維基解密接連不斷發布不利於希拉里的內容,阿桑奇的這番表態委實難以令人信服。
書評作者喬納森·福里蘭德對此評論稱,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阿桑奇的維基解密幾乎不遺餘力地堅持曝光希拉里的負面信息,但對於特朗普此前遭受質疑的稅務問題卻隻字未提,更別說公開任何資料。
在福里蘭德看來,維基解密的爆料時間點十分微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些爆料行為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特朗普擊敗希拉里。福里蘭德表示,維基解密選擇在10月7日開始持續發布消息,瞬間將輿論注意力引致希拉里身上,而當時特朗普正因對女性的不當言論遭受批評。「很像是特意為幫助特朗普轉移注意力才這樣。」
阿桑奇和他的維基解密為何處處針對希拉里?一種猜測是,因擔憂自己可能會被引渡至美國,阿桑奇寄希望於特朗普,希望其上台後能夠給自己更寬大的處理方式。
另一種猜測則是,阿桑奇與俄羅斯的聯繫十分密切,因此質疑這一系列的行動均與俄羅斯政府有關。此前,倫敦國王學院的網路安全專家托馬斯·里德教授撰文稱,「各方面的證據最終都指向民主黨委員會郵件泄密的背後推手與俄羅斯有關。這一點兒是確鑿無疑的。」
阿桑奇對希拉里積怨已久
儘管這些猜測尚未得到證實,但可以確定的是,阿桑奇對希拉里的不滿確實由來已久。阿桑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拉里代表了維基解密所要對抗的腐敗,她不惜破壞法律,以打擊言論自由。如果希拉里當選,她將繼續玩弄權術,帶來更多的問題。
早在今年2月份,阿桑奇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支持希拉里當總統,等同於「支持無盡的愚蠢的戰爭」。阿桑奇甚至表示,伊斯蘭國屢禁不止的元兇就是希拉里。
2015年,維基解密出版了《解密文檔:基於美利堅帝國的星球》一書。書中,阿桑奇系統梳理了自己的美國觀。在書中,阿桑奇說:「我們要全面曝光這些機密文件。全世界將清楚地看到所謂的美國政治家是如何殘害無辜民眾、侵佔他國利益的。唯有這麼做,人們才能認清美國崛起背後的真實代價。」
正是秉持此理念,維基解密一直對美國重炮出擊。持續不斷地針對美國,也為維基解密引來了部分質疑。2012年,新聞撰稿人約叔亞·基廷曾寫道:「維基解密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對付美國的政治問題或者經濟問題;所以,很難再說它是個中立的平台了。」
相關:斯諾登:不要寄望於競選者承諾
據俄羅斯衛星網日前報道,美國情報部門機密揭露者斯諾登表態支持阿桑奇。
目前,身在厄瓜多駐英國使館的阿桑奇已經被切斷互聯網。斯諾登在自己推特(Twitter)上寫道:「無論您對維基解密網站或者阿桑奇有怎樣的意見,審查不可能解決問題」。
近日,斯諾登還通過視頻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進行了一場公開演講。在被問到如何看待本屆美國大選時,斯諾登向在場學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言語之間透露著對大選的失望。
據麥吉爾大學留學生王同學介紹,在談到美國大選時,斯諾登表示,「我覺得如今的競選文化存在這樣的一個偏差,人們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競選者的個人魅力和特點上,而不是他們實實在在為社會帶來的憲法體制。」
他舉例稱,在監控問題上,奧巴馬競選時的承諾在當選後完全沒有實現。「所以,我們不要把太多改善社會的希望賦予在這些政界競選者身上,大多時候,他們的競選承諾和實際執行有著太大的出入。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國家,你去自己行動。」
2013年6月,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PRISM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隨即遭美國政府通緝,事發時人在香港,隨後飛往俄羅斯,自此居留在俄羅斯。(2016年11月07日京華時報)
是制度導致了黨爭,還是黨爭腐化了制度
蔣國鵬
美國總統選舉劇情幾經輾轉,即將迎來最高潮。不管是希拉里·柯林頓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還是以「反建制旗手」自封的唐納德·特朗普成為白宮新主人,這台美劇都足夠讓人瞠目。
從新任總統選出之日到明年1月20日在國會正式宣誓就職,這兩個多月時間就成為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善後期」。一些媒體已迫不及待地盤點起這位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的八年執政。
於國家深陷「兩場戰爭」「金融危機」和「國際信譽危機」之際上台的奧巴馬,被美國選民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帶給美國「變革」。然而,八年過去,美國依舊深陷戰爭泥潭,國內社會依舊「黑白」分明,控槍、移民、稅收等改革躑躅不前,強推的醫改法案遭遇國會阻撓甚至送到最高法院判決……尤其是共和黨在2010年中期選舉中戰勝民主黨成為國會眾議院多數黨後,黨爭便成為「奧巴馬時代」美國政治生活的一個關鍵詞。
兩黨在國會的對峙,嚴重掣肘奧巴馬政府涉及國計民生的諸多改革努力,一度導致政府「關門」,甚至險些引發一場災難性的主權債務違約。與此同時,在這八年間,眾議院大佬曾一度狀告奧巴馬「像國王一樣繞過國會濫用行政權,間接干預國會立法程序」。而隨著共和黨在2014年中期選舉中拿下參議院多數黨地位,其主導的國會與民主黨政府的府院之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面對黨爭,奧巴馬曾在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公開嘲諷國會不作為:「如果你想不幹活也能領薪水,你應該像其他所有人一樣競選國會議員。」
儘管任期還未結束,但是本屆國會(任期至2017年1月)已被認為是1947年以來最低效的國會。蓋洛普公司在10月上旬開展的一份民調顯示,這屆國會的支持率為18%,總體支持率在10%至20%之間徘徊。
今年2月,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去世,保守、自由兩派「憲法守護者」力量對比由5:4變成4:4。為了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實現本黨在國家政治體系中的利益最大化,兩黨完全不顧斯卡利亞屍骨未寒,立即展開赤裸裸的奪位之戰。
作為美國政治體系的司法支柱,聯邦最高法院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地位重要,是民主、共和兩黨志在必得之地。斯卡利亞身後之爭實際上是代議制民主、分權理念與「金錢政治」相結合,而作用於國家政治生活的一種極致表現,暴露出美式民主光鮮外衣下的醜陋來。
今年2月,奧巴馬發表演講承認,當前美國政治制度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民主、共和兩黨的對立程度不斷加深。他認為自己在總統任內為數不多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能力改善政治的兩黨分化和自私自利現象」。
的確,且不說國家大事,為了一些雞零狗碎的小事,驢象之間也會大打出手。今年5月,「跨性別」這個字眼,驟然成為美國黨爭的焦點辭彙之一。圍繞跨性別學生如何在學校上廁所,民主黨掌控的聯邦政府和共和黨主政的「紅州」相互訴訟,爭吵不休。
在美國,政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8世紀90年代。公民在憲法框架下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需要客觀上推動了兩黨制在美國的發展。從聯邦黨-民主共和黨時代,到民主黨-輝格黨時代,再到民主黨-共和黨時代,兩黨制在美國一直存在且處於主導地位。
與很多實行多黨制的西方國家在選舉中採取比例代表制不同,美國在選舉中採取「單一代表選區相對多數制」。根據這種制度,獲得一個選區相對多數選票的候選人方能勝選。這種以「贏者通吃」為核心原則的選舉制度實際上將小黨排斥在國家政治體系競爭之外。
兩大政黨為確保本黨政治利益和體系穩定,通常利用主政地方之機,出台一系列涉及被選舉人資格或選票列名的規定,以限制其他政黨活動以及防止本黨黨員在黨內選舉落敗後「出走」他黨。這些規定,客觀上也刺激了美國政治的兩極化以及兩黨內部的極端化傾向。
立場激進的勢力在2010年中期選舉中異軍突起。共和黨極右派別「茶黨」拿下40個眾議院議席和5個參議院議席,成為當屆國會阻礙立法、黨爭最凶的派別。本次總統選舉中,共和黨內「特朗普現象」和民主黨內「桑德斯現象」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黨內極端化的體現。
政治兩極化和黨內極端化是導致近年來黨爭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然而,需要看到,黨爭的根源在於「贏者通吃」的制度設計,在於「金錢政治」的深度滲透。同時,黨爭也在反作用於這個政治體系,導致「民有」「民治」「民享」的主體——人民——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警告說,已經運行兩百多年的美國政治體系如今出現了「機能性障礙」,政治極化日趨尖銳,制衡制淪為「否決制」。利益集團和遊說團體對政治體系擁有過度影響,扭曲了民主進程,而他們「並不等於代表最高權力的美國人民」。
美國政治體系的「機能性障礙」並非一夜形成,解決起來也絕無可能一蹴而就。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選舉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開始質疑曾經引以為傲的政治制度。而在一洋之隔的歐洲,「反建制」思潮同樣波濤洶湧,猛烈衝擊著精英階層的政治治理。
看來,黨爭還要在大西洋兩岸繼續演繹下去,一幕幕新戲會次第上演。(2016年11月05日新華網)
貧富差距擴大助推美國大選亂象
孫成昊
美國大選即將塵埃落定,從黨內初選直到兩黨對決,「混亂」「無序」「比爛」似乎已成這次大選的關鍵詞。無論是競選人、兩黨大佬、選民還是媒體,都毫無防備地被裹挾進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戲。
在這一系列亂象中,「特朗普現象」以及「桑德斯現象」成為媒體和學界關注的焦點。特朗普和桑德斯分別作為共和黨、民主黨內的「反建制派」或「非主流」異軍突起。特朗普在十七個共和黨競選人中突出重圍,在不被大部分政客和媒體看好的情況下成為與希拉里對決的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其在黨內製造的分裂與混亂延續至今。而自稱是「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在初選中差一點兒將勢在必得的希拉里挑落馬下,隨後希拉里爆出的「郵件門」醜聞也讓民主黨內部一度分裂。實質上,這些現象都根植於美國當前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遭遇的多重困境。大選進程猶如一部不知疲倦的「擴音器」,把問題的一面和民眾的憤怒不斷疊加,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諸多問題中,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尤顯突出,「不平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這一次的美國大選。直觀地看,美國正出現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現象。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2012年的報告顯示,美國最富有的20%的人擁有超過84%的財富,而最貧窮的40%的人一共才擁有0.3%的財富。另外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6年9月公布的數據,2015年美國最富有的5%人群的收入是最底層的17倍。
更能體現這一情況的是美國出現了中產階級整體縮水的歷史性變化。四十多年來,美國一直是中產階級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橄欖型社會」,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這一結構在2015年年初跨過了「臨界點」,屬於中產階級的人數約為1.208億,而在之上或之下的人數總和已經達到1.213億左右。也就是說,這顆「橄欖」已經變形,正朝著「水桶」甚至「小蠻腰」的方向奔去。客觀地講,這種變化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沒有發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產階級萎縮,上下兩頭擴展,但上端的擴充大於下端,收入從中產階級大量轉向更上一層的人群,推動了「富人越富、中產縮水、窮人更窮」的現象。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2014年美國民眾總收入的49%集中在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這一比例相較1970年提高了29%。此外,在2015年,20%的美國成年人屬於最低收入人群,相較1971年提高了16%;9%的成年人屬於最高收入人群,是1971年4%的兩倍多。
再進一步分析,兩個具體維度上的貧富差距對「成就」特朗普和桑德斯功不可沒。一是地域上的貧富差距明顯。美國大部分經濟相對困難的人口集中在東北部和中西部。根據「經濟創新集團」2016年的報告,經濟較為困難的人群只集中在美國80個城市,其中「銹帶地區」的城市正承受人口、工作崗位、商業機會的多重流失。相反,美國多數繁榮城市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等地的一些科技中心和新興城市。此外,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或繁榮水平同樣呈現差距拉大的情況。二是代際間的貧富差距不容忽視。儘管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中產階級的發展就已經陷入停滯,但有一個現象始終存在,那就是下一代的生活水平總能超越上一代。不過從收入上看,大致從2009年開始,也就是金融危機之後的奧巴馬政府伊始,這一趨勢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教育水平更高的年輕一代,其經濟狀況甚至不如自己的父輩,產生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沮喪和不滿之情。
對於大部分即將失去、已經失去和早就失去中產階級地位的人來說,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階級固化等已成為他們無法承受之重。他們對美國經濟所謂的「溫和復甦」勢頭著實無感,對今天的生活狀況、社會現實失落沮喪,對華盛頓低效政治充滿憤怒,對檯面上的傳統政客滿腹懷疑。不同收入群體或不同地區、代與代之間的矛盾與分歧集中爆發,為「特朗普現象」和「桑德斯現象」的孕育提供了絕佳環境。特朗普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把工作崗位搶回來」等極富煽動性的口號符合藍領白人等群體的胃口,而年逾古稀的桑德斯則以「不平等」鬥士的形象牢牢抓住「美國夢碎」的年輕人。
大選即將結束,美國即將迎來新總統。太陽照常升起,日子卻沒法照樣過。競選人之間斗得再激烈,握手言和也並不難,正如奧巴馬能夠「一笑泯恩仇」邀請曾經的對手希拉里出任國務卿一樣。然而,競選人背後的支持者卻沒有辦法暫時失憶、放下爭執,原本的分歧由於大選而被放大和固化,最後甚至可能引發整個社會的對立甚至分裂。大選本應是選賢任能,尤其在國家面臨深刻危機時,選出的領導人更應能夠帶領國家和民眾舔舐傷口、彌合分歧、繼續前行。現在看來,希拉里和特朗普恐怕都難負重任。(2016年10月29日光明日報)
社交媒體上談政治?美國民眾「精疲力竭」
海洋
儘管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一直將推特網站視為競選的關鍵一環,但皮尤研究中心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不少美國民眾其實早已對社交媒體上論調尖刻且帶有明顯黨派傾向的政治討論「忍無可忍」。
如今社交媒體在政治活動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在社會運動中它們也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據法新社報道,這份報告顯示,37%的社交媒體用戶對他們遇到的政治討論感到「精疲力竭」,只有20%的人表示願意看社交媒體上的政治信息。
報告說:「相當一部分社交媒體用戶感覺這些平台(指推特網站和臉書網站)是帶著獨有的憤怒和不尊重進行政治討論的場所。」
不僅如此,報告說,即便用戶「不主動找」,社交媒體也會自動推送新聞和政治評論。這會導致用戶看到可能被視為「爭議大或極端無禮的言論」。而且用戶關注的親友和公眾人物也會分享類似內容,這導致在社交媒體上過濾不想看的內容變得複雜。
報告還顯示,約59%的受訪對象把遭遇與他們政治觀點不同的人士描述為「緊張且令人沮喪的」。八成受訪者自稱不會陷入政治網戰,只有15%的人表示會發表自己看法。
報告說:「大部分用戶會盡全力忽略社交媒體上的政治爭論;如果這行不通,他們就會優化自動推送,避免接收最無禮的內容。」3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更改設置,盡量少看與政治有關的內容。
這項研究於今年7月12日至8月8日針對4579名美國成年人展開。(2016年10月27日新華網)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衝刺
奧巴馬再次貶損特朗普
北海
11月3日,特朗普赴北卡羅來納州為競選積極造勢
中國網新聞11月4日訊 綜合報道,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3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爭奪選票,最後幾天的競選成了希拉里為保住關鍵戰場州而展開的戰鬥。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繼續努力為希拉里助選,試圖保住自己的政治遺產。
希拉里轉攻為守
在俄亥俄州和佛羅里達州等各大搖擺州的民調頻頻顯示出特朗普領先之際,希拉里似乎正在轉變策略,力求守住之前被視為阻止特朗普勝出的「防火牆」的幾個州。
如果特朗普拿下俄亥俄州和佛羅里達州,希拉里必須掌握住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和科羅拉多州這類領頭羊,以便挫敗特朗普在最後幾天支持率飆升的氣勢。自聯邦調查局(FBI)調查希拉里可能不當使用私人電子郵件伺服器的新證據一事公開後,特朗普的人氣急升。
北卡羅來納州成了兩名候選人扭轉選情的焦點。和毗鄰的弗吉尼亞州類似,北卡羅來納州曾經是共和黨的根基之一;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非裔美國人對總統奧巴馬的熱切支持,民主黨希望可以拿下該州。
昨天希拉里和特朗普均在該州舉行了競選集會,民調顯示兩人在該州不相上下。奧巴馬將於今天現身另外兩場集會,有跡象表明黑人選民的提前投票率並未達到民主黨此前希望的水平。
奧巴馬為希拉里拉票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3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競選集會,為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拉票。)
奧巴馬賣力助選
奧巴馬正在證明他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最高調的代言人之一。他形容特朗普是「行騙高手」,「獨一無二地不具擔任總統的資質」。
奧巴馬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對希拉里的支持者說:「他(特朗普)的性情不適合擔任三軍統帥。」他還說:「如果我們贏得佛羅里達,我們就將贏得這次選舉。」
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發表講話時,奧巴馬錶示,美國人受夠了這場如此難看的總統競選。「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暫時排開噪音,專心關注你們在這次選舉中面臨的選擇。」
奧巴馬對年輕選民說,如果他們清楚地思考,他們的選擇只能是希拉里。他把特朗普描繪成一名奸詐的交易商,對弱勢美國人缺乏愛心,而且缺乏領導一個民主國家的資質。
奧巴馬說:「我們承受不起一位放話說美國要動用酷刑或者禁止整個宗教進入我國的人來當總統。我們理應有一位更好的人來出任三軍總司令,而不是侮辱戰俘、攻擊金星(烈士)母親或者貶損我們的戰士的人。」(2016-11-04中國網)
FBI又曝調查前總統柯林頓
被諷「聯邦干涉局」
丁磊
「逆轉了!」美國媒體披露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的支持率數月以來首次超過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郵件門」事件重啟調查果然對後者造成極不利影響。不僅如此,距大選日11月8日僅一周之際,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又拋出「炸彈」,披露針對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一項調查。批評人士稱,FBI坐實了「聯邦干涉局」的惡名。
美國《時代》雜誌1日稱,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目前為46%,希拉里為45%。雖然特朗普優勢微弱,這卻是今年5月以來他首次超過對手。這份民調進行的時間(10月27日至10月30日)同FBI宣布重啟「郵件門」事件重合,幾乎可以肯定此事對希拉里的選情影響很大。
然而,FBI為本屆總統大選製造的「十月驚奇」並沒有就此止步。本月1日,FBI公布一份十幾年前的文件再次轟動輿論。《今日美國報》說,這份129頁的文件是2001年FBI針對前總統柯林頓執政時期進行的一項調查:柯林頓離任之際簽署了一份極富爭議的總統特赦令,赦免了畏罪潛逃到瑞士的金融家馬克·里奇。有輿論認為,柯林頓此舉涉及「利益關係」——里奇的前妻丹尼絲是民主黨出手闊綽的「金主」,曾為柯林頓圖書館和希拉里競選參議員捐贈50多萬美元。
《紐約郵報》說,這份文件10月31日就曝光了,但當時沒有引起關注。1日,FBI又在官方推特賬號上「廣而告之」。有媒體質疑,此時距美國大選日僅一周,FBI接二連三拋出「驚喜」不合常理。FBI解釋說,公布這些資料依據的是《信息自由法案》,屬例行公事。奧巴馬前顧問阿克塞爾羅評論說,此事是FBI干預美國大選的又一例證,「令人頭痛」的FBI已經坐實「聯邦干涉局」的罵名。希拉里競選團隊發言人法倫質疑說:「要不要翻一翻特朗普上世紀70年代的舊賬?」
近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私生子危機」也為希拉里的選情火上澆油。美國媒體「雷達在線」網站稱,阿肯色州居民丹尼·威廉姆斯日前宣稱要做DNA測試,證實自己和柯林頓的「父子關係」。他甚至呼籲柯林頓彈劾事件的女主角萊溫斯基為自己「助攻」,將那條著名的藍色裙裝做鑒定用——這條裙子上有柯林頓偷情後留下的生物痕迹。現年30歲的威廉姆斯是一名建築工人,上世紀90年代他就稱自己和柯林頓有「父子關係」。「私生子事件」牽扯柯林頓早年一樁性醜聞:據說柯林頓上世紀80年代與阿肯色州一名黑人性工作者多次發生關係,而這名黑人女子就是威廉姆斯的母親。
英國《衛報》1日報道說,由於「重啟郵件門」事件不斷發酵,希拉里競選團隊同FBI的「嘴仗」近日不斷升級。該團隊攻擊FBI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是局長科米涉嫌「區別待遇」、隱瞞「俄羅斯支持特朗普參選」的有力證據。美國《紐約時報》說,FBI並沒有忽略調查特朗普是否和俄羅斯方面存在經濟往來、嚴查特朗普身邊的顧問等。截至目前,FBI無法證明特朗普和俄羅斯有什麼直接聯繫。「今日俄羅斯」網站說,俄總統普京日前發聲斥責「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的說法是「媒體炮製的一派胡言」。(2016年11月03日環球時報)
從「搖擺」賓州看美國大選
徐劍梅
美國兩黨政治,民主黨尚藍,共和黨尚紅。大選中,人們常把民主黨穩贏的州稱為藍州,把共和黨穩贏的州稱為紅州,兩黨都有輸贏可能並能有效影響選舉結果的州,則統稱為搖擺州,又稱「戰場州」。歷來美國大選,搖擺州都是選舉激戰之地。
今年美國大選,有11州被列為搖擺州,但關鍵搖擺州包括4個: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簡稱賓州)。其中賓州被視為希拉里的「搖擺州防火牆」、特朗普通向白宮的「必經之路」,和相鄰俄亥俄州並稱「最具決勝意義的搖擺州」。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大選競選宣傳,都是從賓州開始的。
賓州搖擺
不久前,記者走訪了賓州多地,見識了費城和匹茲堡這樣的大都市,也踏訪了漫長的「鐵鏽帶」和農業區。深感賓州在很多方面堪稱美國大選的一個標本。
總的來說,這次大選中,賓州選民不論按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還是族裔,在某種程度上都出現顯著的「反向搖擺」。
如果按教育程度劃分,過去賓州民主黨選民中,低學歷者超過高學歷者,而共和黨選民中,高學歷者超過低學歷者。但今年9月底民調發現,情況發生逆轉:賓州54%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打算投票給希拉里,僅34%支持特朗普;而在沒有大學文化程度的選民中,48%支持特朗普,41%支持希拉里。
如果按收入劃分選民群體,同樣出現「反向搖擺」。過去,賓州高收入人群傾向共和黨,低收入人群則是民主黨的堅實票倉;但在今年民調中,在低收入群體,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支持率非常接近,這意味著很多低收入選民轉向了共和黨。而賓州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人群里,情況也發生變化。4年前,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在賓州逾5萬美元收入群體中收穫了56%的支持率,但今年特朗普在侮辱女性錄音曝光前選情最膠著時,支持率也僅約40%。
從族裔構成看,2004年以來的3次大選中,賓州逾半數白人選民都投票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但今年民調中,特朗普人氣最旺時,在賓州白人選民中的支持率也沒有達到半數,而賓州白人人口比例超過全美平均水平,其中白人藍領佔比59%。隨著共和黨越來越右傾,賓州許多城郊富裕選民的目光從共和黨逐漸轉向民主黨。
選民「倒轉」
賓州這種「搖擺」,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國兩黨基層選民的「搖擺」。曾憑前兩次大選報道入圍普利策獎終選名單的《大西洋月刊》資深記者羅納德·布朗斯坦指出,美國這樣的「階層大倒轉」,已持續幾代人,只不過今年的特朗普與希拉里之爭,使「倒轉」大大提速,並可能導致兩黨基礎徹底重組。
這樣的「倒轉」,對共和黨的衝擊遠遠大於對民主黨:低收入、低教育程度的藍領白人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成為特朗普的「鐵倉」——在多數民調中,特朗普在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白人中的支持率都超過60%。但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白人——共和黨過去的中堅力量,卻有很多在轉化成中間選民甚至投向民主黨。同時,由於特朗普的種族歧視言論,共和黨在少數族裔中支持率進一步走低。
於是,整體看,共和黨基礎變得趨於民粹化和右傾。7月兩黨全國代表大會呈現出強烈對比:共和黨代表大會會場里,白色面孔佔壓倒性多數;而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憑肉眼無法判斷白人抑或少數族裔的比例。
民主黨不僅在少數族裔、大都市、自由派白人當中擁有深厚基礎,而且在這次大選中,一拜桑德斯之賜,發掘出「千禧一代」新票倉,成為「歷史上最進步主義的民主黨」;二拜特朗普之賜,在白領白人、白人女性當中不斷擴大地盤。民調顯示,美國35歲以下年輕人多數傾向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傾向民主黨。這對美國兩黨政治格局將帶來持久影響。特別是如果希拉里贏得大選,加上奧巴馬政府的8年任期,意味著民主黨至少連續執政12年,「後千禧」一代美國人會在民主黨政府影響下長大。
兩黨處境
目前,圍繞特朗普,共和黨內高度分裂,輿論認為不管特朗普勝敗,大選後共和黨都面臨重新整合。不過,從歷史上看,美國兩黨力量多次出現重大失衡,兩黨內部也都各自經歷過劇烈重組,但兩黨政治格局未發生根本性動搖。
從上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民主黨執掌白宮約20年,兩黨依然分庭抗禮;1968年,民主黨兩個強勢競選人相爭,其中喬治·華萊士最終退黨自組獨立党參選,贏了5個州,促成共和黨的尼克松入主白宮,但兩黨格局也未因此改變。
從現狀看,今日共和黨,在國會和州,力量明顯較民主黨雄厚。美國社會始終存在強大的保守力量和保守思潮,加上宗教文化在墮胎、擁槍等問題上的影響,共和黨關於減稅、小政府、少福利的傳統主張,決定它仍會吸引大量高收入、高教育程度人群。
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民主黨被視為「勞力者的黨」,代表中低階層,重視發展經濟和社會福利,傾向增稅、控槍、增福利和大政府;共和黨是「勞心者的黨」,中高收入者多,主張減稅、擁槍、少福利和小政府。但兩黨草根基礎,都曾經歷過數次劇烈變動,今後兩黨的草根階層,都可能出現不同「勞力者」和「勞心者」群體的更多混合。說到底,國內國際環境都在改變,利益和理念無法停留在原地。
此次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後階段,由於兩名候選人都有缺陷,選戰焦點已經跑偏。而大選所暴露出的美國社會真正問題——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精英草根意見日益隔閡、種族危機日益尖銳、草根階層日益焦慮等,卻被以人格攻擊為主的消極選戰淹沒,沒能得到嚴肅討論。歸根到底,這些問題是致富機會不平等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造成的危機。(2016年11月03日新華網)
美國大選最後一周出現神反轉
華爾街這下真「慌」了
美國大選引發擔憂 美國三大股指收跌
韓國「親信干政」醜聞還在繼續發酵,讓總統朴槿惠的支持率首次跌破10%,而在大洋彼岸的韓國盟友美國也不消停,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之路也被各種「醜聞」纏繞,先是特朗普陷入「侮辱女性」的醜聞,而後希拉里的「郵件門」又捲土重來。
在距離美國大選不足一周的關鍵時刻,希拉里和特朗普也沒有停止「互相傷害」,這甚至讓在外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克里都感到「丟臉」。
克里:總統大選讓美國在國際社會丟臉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美國國務卿克里10月31日表示,今年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的競選活動讓美國在國際舞台上十分丟臉。
克里回答當地學生的問題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左)和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在市政廳回答當地學生的問題(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同倫敦市長薩迪克·汗一起會見一群學生時,克里被問及美國總統大選是如何影響美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他表示:「今年的總統大選影響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多次讓人感到十分尷尬。」他還稱,這次大選有時甚至超過了自己正常的理解範圍,「從未想像過總統大選辯論的關注點並不在實際問題上」。
克里曾在2004年作為民主黨候選人參加了總統大選。他對今年的大選辯論沒能關注「實際問題」表達了失望之情,同時這也似乎是對希拉里的批評。不過對於「郵件門」事件,克里認為,在大選日到來前的最後幾天中希拉里不會被「擊倒」。
但克里對美國未來的發展依然非常樂觀,他表示:「儘管這是一個困難的時刻,但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美國擁有驚人的彈性,它具有吸收類似事情的能力,然後從這些事情里走出來,並且變得更為強大。」
美國下任總統取決於另外「一個女人」?
距離美國大選不足一周,兩位總統候選人支持率難分伯仲,或許下一任總統究竟是誰取決於「希拉里的第二個女兒」。
圖片來源:東方IC
希拉里競選團隊副主席Huma Abedin因與希拉里關係密切,被美國生活雜誌《名利場》稱為「希拉里的第二個女兒」,近期因大量郵件被曝光將希拉里團隊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華爾街日報》援引專家稱,「郵件門」中關係最為重大的郵件可能在大選日之前篩選出來。
Abedin與希拉里的「情誼」可以追溯至1996年,20歲的Abedin成為時任第一夫人希拉里的實習生,在希拉里從白宮到參議院、國務院再到競選,都少不了Abedin的身影,她先後擔任希拉里的助手、私人顧問、首席行程幕僚以及總統競選團隊副主席。希拉里曾表示,Abedin如同自己的女兒,在總統競選之路中,自己對Abedin的依賴超過任何人。坊間傳言,若希拉里當選總統,Abedin將成為白宮辦公廳主任的不二人選。
本次重啟「郵件門」的調查,正是因為FBI在Abedin的丈夫Anthony Weiner的電子設備中發現了與希拉里有關的郵件。
2011年,Weiner因性醜聞而從國會辭職,兩年後在競選市長過程中再度因為性醜聞而競選失敗。今年8月,因Weiner的色情簡訊事件,Abedin宣布分手。
對於Abedin的「坑乾媽」行為,特朗普上月底在競選集會上諷刺地「感謝」Abedin及其丈夫「幹得漂亮」。
不過,新華社援引分析稱,本次調查結果不會在大選投票之前公布。
儘管調查結果不會在大選之前公布,但是「郵件門」的調查重啟卻實實在在給希拉裡帶來了打擊,因為民調顯示,她的支持率已經被特朗普反超。
特朗普支持率反超希拉里
據CNN消息,美國廣播公司(ABC)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昨天(1日)公布的最新民調,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全美支持度為46%,希拉里為45%。這是今年5月以來,特朗普首次在這兩家機構聯合公布的民調中領先,這項民調電話詢問了全美1128名可能投票選民,誤差範圍為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abc NEWS
顯然,這一支持率的變化與愈演愈烈的「郵件門」有關。聯邦調查局此前因為發現新材料而宣布重啟「郵件門」調查,工作人員已經在10月30日獲得正式授權,著手檢查新郵件。隨後,希拉里迅速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回應此事,並炮轟FBI。
該調查是在10月27日至10月30日進行的,覆蓋了10月29日,FBI宣布重啟希拉里「郵件門」調查這段時期。
民調結果公布之後,墨西哥比索大跌,美元兌墨西哥比索重回接近19的水平。
墨西哥比索走勢
一般而言,墨西哥比索走勢與特朗普的支持率呈負相關關係。
而早在今天凌晨,另一項洛杉磯時報/USC民調也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反超希拉里4個百分點。
洛杉磯時報/USC民調
隨著「郵件門」再次發酵,特朗普的民調此前就顯示了反超之勢。10月30日,同樣機構的民調顯示,希拉里全國支持率僅領先特朗普1個百分點;受訪者中,大約三分之一可能在選舉日當天前往投票的選民說,鑒於聯邦調查局(FBI)重啟調查的決定,他們支持希拉里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花旗認為,FBI重啟調查是「10月意外」,認為它可能導致此次美國總統選舉脫離原有的軌道。雖然仍預計希拉里有75%的概率勝出,但花旗認為,「這些事態發展已經給希拉里競選明顯增添阻礙,可能進一步挫傷選民的信心。」
民主黨顯然受到了「驚嚇」,一向支持希拉里的《赫芬頓郵報》在頭條這樣穩定軍心:
內文的核心依然是四個字:趕緊投票!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一周時間,希拉里因「郵件門」調查重啟而在部分民調中被特朗普反超,沒有料到最後選情會如此膠著的投資者們,開始有些慌了。
標準普爾指數
有「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昨日飆升8.79%至18.56,創英國退歐公投結束後的新高;作為傳統避險資產,黃金也漲至1288.63美元/盎司,創10月初以來新高。瑞郎、日元等避險貨幣也紛紛上揚,美股下跌。
希拉里勝選的概率降至71%。
據FiveThirtyEight,目前希拉里勝選的概率已經由一周前的81.6%降至71%。(每日經濟新聞2016-11-02)
美國大選滿滿負能量
選民焦慮堪比「9·11」
陳丹
美國總統選舉進入最後幾天的倒計時,絕大多數美國人對這場充滿負能量的選舉感到疲憊不堪,巴不得選舉早點結束。
法新社1日報道,哈里斯民意調查公司代表美國心理學會近段時間所作的民調顯示,總統候選人極為激烈的「互撕」,讓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感到緊張。
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地區心理學家朱迪·布盧姆說:「選戰期間,民眾多少會有點緊張,但我從未見過這麼極端的。」
與現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當年「雞湯式」競選標語「是的,我們可以」不同,今年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和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不斷拋出「恐懼因素」,加劇選民不安。
幾個月來,特朗普把奧巴馬醫療改革、對敘利亞政策和貿易政策斥為「災禍」,稱希拉里當選將把美國帶入「大災難」。希拉里則攻擊特朗普行為難以預料,可能引發核戰爭。兩名候選人又各自陷入「非禮門」和「郵件門」。
「這是一場非常負面的選戰,候選人互相指責對方撒謊,說選舉存在舞弊,讓人感覺無望,」布盧姆說。他聽到很多人表示「想搬去加拿大」躲避選戰「轟炸」。
亞利桑那州精神病醫生羅伯特·布賴特說,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和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從未見過美國人焦慮到這種程度。一位重症病人對他開玩笑說:「死了的好處就是再也不用看那麼多政治廣告了。」
美國媒體今年8月底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特朗普和希拉里雙雙打破一項尷尬紀錄,前者成為20多年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後者以微弱劣勢緊隨其後。許多民眾認為兩人均無法勝任總統一職。(新華網2016-11-03)
希拉里真的岌岌可危了嗎?
北海
希拉里舉行競選集會為大選造勢
(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日,美國佛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舉行競選集會為大選造勢。(東方IC))
中國網新聞11月3日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道,距離美國大選僅剩6天,兩名候選人的民調差距縮小,全球金融市場周2日開始受到影響。當天,美元和石油價格下跌。這顯示,目前市場認為這次大選的結果十分難測。
最新的民調顯示,共和黨的特朗普與民主黨的希拉里在民調上的差距逐漸縮小。美國廣播公司(ABC)與《華盛頓郵報》聯合進行的民調甚至顯示,全美範圍內,特朗普領先希拉里1個百分點。不過,路透社和益普索的民調顯示,希拉里仍然領先特朗普6個百分點。
選情的起伏,加上上周末聯邦調查局(FBI)決定重啟「電郵門」的調查,讓十天前還十分篤定的希拉里陣營措手不及,在最後一周似乎有些不確定了。她在競選集會上重複表示,FBI的新調查不會有任何驚人的發現,並指責特朗普拿此大做文章。
這次,似乎連被特朗普指責幫助希拉里勝選的「主流媒體」,以及此前只說希拉里在「郵件門」事件中「粗心大意」的FBI也開始「背叛」她了。前者馬不停蹄地挖料,後者出其不意地「攪局」。
大人物紛紛出馬
見情況不妙,力挺希拉里的大人物們紛紛出馬,陪伴在希拉里左右,親自告訴還搖擺不定的選民不要將票投給特朗普。這其中包括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歌手凱蒂·佩芮。連曾在初選中大罵希拉里腐敗的桑德斯也親自上陣。
不僅如此,奧巴馬在沉默數日後批評FBI局長科米。他說,美國進行的任何調查,都不應該基於「影射」,並指科米宣布新調查的時機有問題,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他還向美國人保證,希拉里的人品沒有問題。
這些大人物的努力究竟會取得什麼效果,目前還不好說。畢竟,今年的這次選舉充滿著意外。誰會料想到特朗普的「下流錄像帶」會在十年後被翻出;誰又曾料想,FBI在貌似結案了以後,突然又在選前一周宣布重啟調查?
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特朗普也不能高興地太早。畢竟,即便民調差距正在縮小,但希拉里還是要好於他。換言之,希拉里的絕對優勢沒有了,但相對優勢還在。在一些關鍵的搖擺州,希拉里仍然領先。
希拉里的威脅
今年的大選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那就是保守派眼中的「主流媒體」常被視為「帶有自由主義偏見」。由薩福克大學和《今日美國》最近聯合進行的民調顯示,超過75%的受訪民眾認為美國媒體希望希拉里贏得大選。
這份調查似乎與不久前的一份由美聯社與GkF民調的報告相呼應。那份調查顯示,超過56%可能在下周投票的選民認為,媒體對特朗普帶有偏見。僅有5%認為媒體是偏向他的。另外,僅37%的受訪者認為媒體的報道是平衡公正的。
這一現象或許也解釋了為何無論希拉里在自由派媒體看來如何苦口婆心地講「真相」,但始終無法說服那些支持特朗普的人。
當希拉里通過大談俄羅斯黑客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將此與特朗普聯繫在一起時,其實只有3%的特朗普支持者認為俄羅斯黑客威脅著美國的安全。換言之,她認為具有殺傷力的議題對一些聽眾而言簡直是「雞同鴨講」。
有意思的是,六成特朗普支持者相信主要的威脅並不是來自俄羅斯,而是美國的新聞媒體。其次,他們認為美國的政治集團也是一個大威脅。在他們看來,希拉里早已是其中一份子。(2016-11-03中國網)
憂分裂 盼變革
——一名「搖擺州」中產選民談美國總統選舉
徐劍梅 劉帥
「搖擺州」賓夕法尼亞,費城南郊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層住宅區里,居住在這裡的一家大型製藥公司部門主管瑪麗亞·加托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講述了她對美國總統選舉的觀感。
「我迫不及待地盼著選舉結束。」加托說,她對選戰已經感到「非常厭煩」,「(選戰)已經持續快兩年,拖得實在太久了,花得錢太多了,電視里的競選廣告令人膩味」。
50歲上下的加托每次總統選舉都把票投給共和黨,這次也不準備例外。在列舉支持特朗普的主要理由時,她表示,首先她堅決反對墮胎,這既基於價值觀也基於她的天主教信仰,所以,「我只能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票」。
第二,她贊同特朗普的大部分主張,「讓美國重新安全」的口號對她尤其有吸引力。在她看來,特朗普主張的是限制非法移民,而不是反對合法移民。但加托不贊同特朗普反全球化、反多邊貿易體系的主張,認為這只是他的競選宣傳,真當總統就不會這麼做。「在這個時代,你不能孤立自己,」她說。
第三點理由,她認為希拉里「不誠信」,使用私人郵件伺服器處理機密公務的「電郵門」事件「非常不光彩」。相形之下,特朗普「說出了人們心頭的感受」。而且,既然特朗普作為企業家能夠在董事會做出成功決策,「在橢圓形辦公室應當也可以為國家作出最好的選擇」。
加托打算投票給特朗普的第四個理由,是對民主黨總統奧巴馬「感到很失望」。她說,民主黨的政策主張在扼殺中產階級。奧巴馬執政8年,她沒有看到多少變化。民主黨政府對窮人的「給予」導致美國「社會門檻」越來越高,過去大學本科畢業生能夠找到的工作,現在需要擁有研究生或更高學歷才能問津。
能否用三個詞形容她眼中的特朗普?加托選擇了「自信」「說話不過大腦」和「自我中心」——三個詞里有兩個是貶義。對此,加托笑著說,她也經常覺得特朗普很「瘋」,想跟他說「閉嘴」。和多數美國選民一樣,支持某位總統候選人,並不等於支持其所有觀點。加托也是一樣。
在加托看來,2016年總統選舉是一場將改變美國人生活的選舉,也是一場將被「載入史冊」的選舉。「有這麼多選民強烈不喜歡任何一位(大黨)總統候選人,這太不尋常了,」她感嘆道。
她說,投票日那天,賓夕法尼亞州很多選民不一定會出門投票,因為共和黨選民認為希拉里是騙子,不可信任,而民主黨選民又認為特朗普是「混沌加農炮」,沒有自控能力,不可預測。
加托用「憂慮」形容自己或美國民眾對總統選舉的情緒。加托說,對今年選舉,美國選民確實有許多不滿和擔憂,而她自己最擔憂的是美國進一步分裂,人們相互敵對而不是相互支持。
在選戰中,兩黨都沉溺於人身攻擊,不談家庭,不談團結,不談變革。今天的美國,家庭分離,社會分裂,窮人和富人之間裂痕擴大。加托對此憂心忡忡。
加托說:「『9.11』事件後,美國曾經團結在一起。但奧巴馬上台後沒有能夠團結這個國家,反而使美國更加分裂。」
在加托看來,美國亟需團結。「總統候選人本應該告訴我們怎麼把國家團結在一起,進行新的變革,」她說。(2016年10月26日新華網)
歐洲為何焦慮美國大選
張偉 刁澤
今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前夕,美國精英階層紛紛打破沉默表達擔憂和反對,總統奧巴馬還親赴倫敦遊說。
如今,隨著美國總統選舉投票在即,歐洲國家反過來成為焦慮的一方,擔憂大西洋彼岸的政治變動會在歐洲產生示範和輻射效應,影響到歐洲的政治風向,乃至可能動搖歐美關係的根基。
不再輕易斷言
英國脫歐、特朗普崛起是今年歐美政壇發生的兩大「黑天鵝事件」,雖然相隔大西洋,但不少專家注意到兩者之間存在共性。
德國全球與地區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艾沛思說,兩者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都是反全球化思潮、種族民族主義,而在歐洲還有反對向歐盟等超國家組織讓渡主權。
他認為,全球化過程中,隨著製造業轉移到海外,歐美國家低技能工人的競爭壓力陡增。在英國等一些歐盟國家,來自東歐的移民也對當地社會造成類似影響。這加劇了歐美社會中基於階級與種族的仇恨,並越來越被一些政治勢力利用。
英國脫歐公投之前,不少歐洲媒體根據民意調查預測「留歐」,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有了前車之鑒,歐洲媒體這次不再輕易斷言誰能入主白宮,並且對美國總統選舉的民調結果持懷疑態度。德國馬歇爾基金會跨大西洋中心主任伊恩·萊塞形容說,特朗普讓很多歐洲人聯想到英國脫歐,繼而想到民調的不靠譜以及投票結果的出人預料。
艾沛思則認為,英國脫歐公投已經表明,政客可以動員很多選民支持糟糕的政策,相關辯論經常脫離現實,鼓吹排外主義和恐懼情緒,而非理性討論。這在西方國家是一個普遍現象。
助長民粹主義
正是由於歐美政治存在某種「共振」,歐洲政治精英和學者擔心,美國總統選舉會助長歐洲國家的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運動,尤其是出現特朗普勝出的情況。
中國社科院德國問題學者黃萌萌說,歐債危機之後,民粹主義在歐洲抬頭,法國國民陣線、英國獨立黨、奧地利自由黨等右派民粹主義政黨都進入國家議會,匈牙利、波蘭等國的執政黨也有右翼民粹主義色彩,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超過10%。
她說,民粹主義者自稱是真正的民意代表,藉助難民危機與債務危機,利用選民的恐慌心理獲取支持。歐洲人認為特朗普也是右翼民粹主義者,其當選將是一個危險的政治信號。
尤為關鍵的是,歐洲即將迎來幾場決定性的政治選舉,包括今年12月的義大利全民公投和奧地利總統重選,明年的法國總統選舉和德國總理選舉等。
歐洲精英真正擔心的是,如果美國人真的選特朗普當總統,那麼,法國人也可能讓瑪麗娜·勒龐當選總統,德國人也可能把更多的選票投給德國選擇黨。瑪麗娜·勒龐是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主張排外、反移民、反對申根協定。
艾沛思認為,即便特朗普最終落敗,今後還會有其他候選人,不僅持有相同的孤立主義、反全球化立場,而且擁有更強的政治能量,更可能贏得選舉。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將比英國脫歐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擔心根基動搖
在這次美國總統競選中,候選人的一些言論也引發歐洲關注和解讀。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暗示,如果北約成員國沒有盡到經濟上的義務,他將不會在俄羅斯發起攻擊時自發防衛它們。這一言論意味著對北約「集體防禦」原則的背棄,引發歐洲國家擔憂。此外,特朗普還是英國脫歐的支持者。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美國問題專家約瑟夫·布拉姆爾說,雖然歐洲的民眾對特朗普感到好笑,但精英們卻非常擔心,因為特朗普在競選中質疑跨大西洋關係的根基,特別是安全聯盟北約和自由貿易倡議。
此外,美國和歐盟2013年年中啟動了《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試圖從經貿上夯實雙方的戰略合作根基。但目前來看,談判難以在奧巴馬任期內完成,新總統上台後前景可能更為複雜和困難。
專家普遍認為,歐美關係存在所謂「四大紐帶」,即共同價值觀、北約、緊密而全面的經濟合作以及廣泛而深遠的歷史文化聯繫。如果這些紐帶鬆動乃至斷裂,歐美關係的根基就會動搖。
但黃萌萌認為,現階段歐美之間的聯繫和合作依然牢固。這次美國大選之後,歐美關係可能會出現調整,但更要看到,跨大西洋關係具有很強的韌性,美國整體上依然希望保持美歐關係穩定,支持一個團結的歐洲。(2016年11月04日新華網)
美大選後,與拉美關係如何走
劉莉莉
美國總統選舉11月8日投票日臨近,兩個候選人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間的選戰全面升級。此次大選,不僅是美國政治領域中的頭等大事,也牽涉到美對包括拉美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外交政策走勢,因此也受到了「鄰居」拉美各國政府和輿論的關注。
分析人士認為,綜合來看,無論希拉里和特朗普誰當選總統,美國對拉美總體政策都不會出現較大變化,但兩人在對墨西哥關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民主人權等具體問題上存在分歧,未來這些問題將成為美拉關係中的變數。
早在1823年,美國時任總統門羅發表了「門羅宣言」,從此將拉美視為「後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說,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上台,都代表美國跨國資本的利益,這意味著美國對拉美外交政策總的方針不會變,但在具體問題上,特朗普和希拉里的主張存在區別。
今年9月初,由於極力促成特朗普8月31日訪問墨西哥,墨時任財政部長比德加賴提出辭職。特朗普此次訪墨掀起軒然大波,原因是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他多次稱從墨西哥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是「毒販」、「強姦犯」,聲稱一旦當選總統將驅逐墨西哥非法移民並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且費用由墨西哥一方承擔。
特朗普在多個場合對非法移民出言不遜,顯示出了他在這一問題上的傾向。而與之相比,希拉里基本還是延續了奧巴馬的移民政策,提出要為非法移民開拓一條通向公民身份的道路。
目前美國境內有大約1100萬非法移民,其中大部分來自墨西哥等拉美國家,因此如果特朗普當選,將可能影響美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甚至於,美國大選投票尚未進行,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墨西哥比索的漲跌緊盯特朗普的選情,若是特朗普選情好轉,墨西哥比索匯率便大幅下跌。而與此同時,墨西哥總統培尼亞的支持率也一度下跌到23%,原因是輿論批評他在與特朗普會面的過程中不夠強硬。
雖然希拉里和特朗普都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與前者相比,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更加保守。他表示,當選後將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NAFTA),將向墨西哥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這不僅威脅到墨西哥的經濟前景,加拿大也不能倖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日前分析稱,投資者擔心如果特朗普果真入主白宮,將破壞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
至於美國與古巴未來的關係走勢,分析人士認為,美古關係正常化將是趨勢,但無論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都未曾表示過一旦當選將在任內取消對古巴封鎖。徐世澄說:「不管誰當選美國總統,取消對古封鎖、歸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和針對封鎖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都是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畢竟對古封鎖的『托里切利法』和『赫爾姆斯—伯頓法』是美國國會通過的,並非總統說了算。」
目前來看,美古在外交關係上進展較大,在貿易上進展較小。近日,古巴外交部長羅德里格斯指出,奧巴馬3月訪問古巴前,承諾允許古巴在國際貿易中使用美元,但至今也沒有兌現承諾。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當選總統後,可能有利於推進美古貿易合作。
在美方所謂的「人權和民主」問題上,希拉里依然會延續奧巴馬的主張,繼續把它作為發展與拉美國家關係的條件,但特朗普曾表示自己如果當選總統後會更加註重和盟友的關係,不會過多地拿人權說事兒。但儘管如此,徐世澄指出:「未來美國對拉美各國的政策,也許依然是『胡蘿蔔加大棒』,但側重會有不同,對古巴多用胡蘿蔔,而對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尼加拉瓜等左翼政黨依然在執政的國家則多用大棒。」(2016年10月17日新華網)
附錄:
美國大選預測新模型:特贏還是希出?
毛壽龍
美國大選日,還有四天,特贏還是希出?過去曾經一度非常明朗,希拉里領先兩位數,幾乎毫無懸念。但FBI局長科米製造了一個「十月驚愕」,決定重啟調查希拉里的「郵電門」,特朗普民調急起直追。進入大選的最後一周,幾乎所有的傳統預測方法,包括實時民調,以及不那麼傳統的預測方法,都表明兩人處於膠著的狀態,難分勝負。這給喜歡確定性的人,造成了很多迷茫,尤其是對投資者,往往舉棋不定,導致了市場的驚慌失措。
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來預測特贏還是希出。美國一位政治學家發明了一個簡單模型,認為用兩個變數可以表明特贏希輸。一個變數是候選人在初選中的表現,特朗普的初選表現比希拉里強。一個變數是看現在的執政黨是誰,這一點也不利於希拉里,民主黨已經執政8年了,美國人民喜歡換執政黨。這兩個變數雖然簡單,卻非常有用。自30年前發明以來已經屢試不爽,能夠準確預測總統大選的結果。不過,過去準確的,未必證明這次也準確。這一方法失之簡單,往往為人所不敢信。不過筆者深以為有點道理,如果特贏希輸,這個模型又會贏得一些聲譽。
《今日美國》今天刊文,說找到了幾個新的預測方法,一個是股票市場預測方法,一個是美國人錢包預測模型。股票市場說特朗普將成為特朗普總統。股票市場的模型非常簡單,只看標準普爾500家上市公司的指數,如果投票前三個月這500家公司沒啥贏利,那麼執政黨將輸掉選舉。現在來看,最近三個月股票市場的業績並不好,顯然執政黨的候選人也就是希拉里會輸。這個模型可以和政治學家的模型兼容,兩個結合在一起,特贏希輸的結果會更加明朗。從1926年以來,22次總統選舉,已經有19次驗證了這個模型。顯然,這個模型的準確率還是相當高的。今年8月8日以來股票跌了4%。看來特朗普要贏了。
《今日美國》的文章還介紹了美國錢包的預測模型。該模型比較複雜,是美國經濟集團(AmericanEconomic Group)發明的,該模型不關心一般模型所關注的幾個因素:民調、三次辯論表現、政策立場、候選人的人品等,該模型關心三個經濟變數:失業率、工資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再加戰爭還是和平以及第三黨候選人這兩個變數。這組模型的預測能力也非常強,最近25次總統選舉,22次都預測成功。1980年以來的總統競選,則次次成功,沒有懸念。說明這個模型也很靠譜。不過,這個模型和股票市場模型的預測結論正好相反:希拉里而不是特朗普將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其優勢將在3-6%。因為美國經濟通貨膨脹沒啥,工資過去5個月直線增長,而失業率從2009年的10%下降到了現在的5%。這顯然有利於執政黨的候選人。
兩大準確率很高的預測方法結論相反,這顯然是要命的預測,兩個方法總有一個要失敗。《今日美國》的文章不得不去找一個沒啥關係的預測方法:世界職業棒球大賽的方法。1972年《棒球研究》雜誌創刊號發現,1952年到1968年總統大選的規律是,美國棒球獲得世界職業棒球大賽冠軍,民主黨就會贏得總統大選。最近美國芝加哥小熊隊獲得大賽冠軍,顯然這對希拉里是一個利好消息。不過,這個方法很不靠譜,1908-2012年期間27次總統選舉,只對了15次,剛剛過半數多一點。
顯然,到目前為止沒有啥模型能準確預測結果。這些模型的力量也只能等到大選日過後,才能得到驗證,那時大選已經結束了,預測也結束了。這也說明,美國這次大選真的是不分伯仲,兩人的確可以平分天下。
筆者關心美國總統大選,但不很關心大選的具體結果,關心的核心是美國總統大選的秩序維度以及對於其治理結構的影響。從這一理論模型,也可以概括出一個簡要的總統大選預測模型,不仿稱之為「秩序模型」。該模型的簡要變數有三個:原始秩序、國家秩序和市場秩序。美國國家和政府分得比較清楚,所以又分為國家秩序和政府秩序。目前美國原始秩序對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有利於共和黨的候選人;國家秩序,也就是美國的外來威脅沒有那麼大,不太需要戰爭,這有利於民主黨候選人;美國政府秩序,福利政策推動的需求很強勁,但奧巴馬已經透支了很多需求,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影響差不多;美國市場一方面要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本地化,對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影響也持平。四個變數,一個有利於共和黨、一個有利於民主黨,兩個持平,這表明特朗普和希拉里誰都有可能勝出。不過,希拉裡面對著一個「十月驚愕」,其勝算可能略少,但最近奧巴馬拚命為其呼喊,奧巴馬作為有原始信任度的總統,這一呼喊,對同樣具有原始信任度的特朗普來說,有一些殺傷力。
理論模型無法得出結論,那就不妨找一個中國人傳統用的絕對靠譜的方法試試。據說北京西郊的卧佛寺很靈,求工作,求出國申請,很是靈驗。如果特朗普還是希拉里,11月8日之前能夠來一趟中國,去西山拜個佛,估計結果立即就出來了。可惜,他們應該都沒空來。中國人去西山的機會多一些,如果有人求佛,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傾向於為特朗普求勝。
用這個神奇的模型,我預測,今年特朗普勝出!條件是,求佛要心誠。心誠則靈。(2016年11月04日新浪網新聞專欄)
推薦閱讀:
※離婚心理透視
※轉【草菇星文】金星宮位透視男人的情感需求
※女人的臀部可透視她一生的命運
※女星搶穿「無內褲」透視裝謀殺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