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尾閭中正'和'重中輕'是入太極之門的鑰匙

尾閭中正:這是練習太極拳的技術要領之一。尾閭,是五節骶骨和四節尾骨的總稱。正中者,脊骨根對臉之中間也。練習時,要求臀部不偏斜,使骶尾骨始終處於中正位置。

太極拳怎樣才能尾閭中正

所謂尾閭中正,其實是要明確人的中線概念。

人的重心上下的垂線投影如果超過兩腳的控制範圍,則平衡容易被破壞。而重心垂線落在兩腳之間,則通過適當調整,就很容易維持身體的平衡。

尾閭中正其實是為了保持腰(胯)圈的水平,從而維護身體的平衡目的。人的腰胯是身體的核心部位,通常重心都在腰胯部位。保持胯部(髖骨)的水平,有利於維護重心平穩。

並且太極拳的發力和動作的力源多在腰胯,通過腰胯的水平轉動和縱向的翻胯等運動,能夠衍生出很多太極拳的技法。由此,腰胯(髖骨)附近的穩定性和活動能力很重要。

因此,太極拳強調尾閭中正,是為了保持重心的垂線同腰胯的水平面相垂直,從而兼顧身體核心部位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明白這個道理,要做到尾閭中正,就需要從保持胯部水平面和重心垂線的垂直這一點入手。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其實如果靈活運用的話,其實這個尾閭中正是可以打破的,即要明確身體重心的和中線的關係,只要靈活運用,保持中正就是一件相對的事,不需要局限於尾閭中正。

這世間懂得尾閭中正的人原本不多,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是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傳統楊氏的教法傳授的都是第四代拳架,中架子第三代拳架.或在這兩者之間,國家規定套路屬於三代半拳架.第三代平面架無疑要好些,但對初學者說,也是倒因為果的東東.

要想順利的找到尾閭,一定要從二代高架拳打起或二代半的中高架.但這種架子不能參加比賽,不能拿金牌.

除武氏拳外,現在較流行的趙堡架,楊氏老六路都是二代架.

楊氏八五大架也可以打成二代平面,只要調整身架就好,這才是最正確的練功順序,打拳要放鬆,都說先開展後緊湊,那是講的推手.練拳架要先緊湊,後開展.你要放鬆的話根本就開展不了,拳架的開展是功夫上身後,內氣充沛的結果,李雅軒的架子最開展,因為他的功夫最好.這牽扯到兩種練功方法,一種是帶著一點力打拳,一種是完全不用力.主張完全不用力的,主要是曼師和雅軒師.

打二代平面太極拳,開始是找不到尾閭的,但要注意收臀,學好架子後,要下點功夫,最好能停止房事兩個月,打著打著,氣感就有了:一開始的氣感較少,之後會越來越強烈,甚至氣感能帶動調整拳架,這都算不了什麼,要練到腳底有輕靈的感覺,才算一段落,這就是郝為真論太極拳里的第一個層次,水中走路.

在第一層次里,因為要收臀,要平衡,一般人是會自動收腹的,收腹是不能作為練功要點的。收腹是沒有功夫的自然表現,所以要把腹部鬆掉,什麼是氣沉丹田,在這一階段,把肚子放鬆就是氣沉丹田.但松肚子要慢慢松,要練出高功夫,要開始松身體的各大關節.各大關節一起松是不可能的,傳統的方法是要先松肩松肘,這個順序是不對的.松肩並不很難,但如果先鬆了肩,沉勁一上身,下面的關節就被壓住,就難鬆了,松關節就松兩胯關節,我之前有不少對松胯的描述,,松胯真的很重要,你倆胯真的能全鬆開,全身其它關節也就差不多了,所以毛竹席說,鬆開兩胯是綱,綱舉目張.從最初兩胯有要松的意思到胯完全鬆開,沒兩年還真下不來.你以為你全鬆了,可過一陣感覺又松到了一個新的程度,,所以要走平面太極,走立體太極,一上步就把胯壓死了.楊澄甫的拳是最好的架子,但你要按我說的順序來練.

一邊松胯,一邊要找尾閭中正,正尾閭楊家的兩大秘傳是走太極貓步和面壁蹲牆術,走太極貓步,步子也不要大,不要大過正常走路,走時收臀,頭部平穩,腳不要向兩邊撇太大,更不要落腳轉腳,耽誤時間,走貓步是要走量.

蹲牆術是形神庄的輔助功,我以前蹲過,但蹲不多,練太極之後總共蹲不到三百個,我練太極拳十個月後蹲了幾天,有一天蹲了六十個,第二天就有尾閭正的感覺,可能是巧合,之後我就再沒有蹲了.但貓步從來就沒有停.

當松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痛關了,松沉之痛.這關有些人用了十年才過,有些人沒過去.主要原因就是尾閭不正.尾閭正了,向下沉得快,內功上身也快.

再講氣沉丹田,我兩胯有鬆動的感覺是練拳九個月,十個月尾閭正.十一個月半肚子松下來了,一松下來尾閭好像往後翹了,陳氏拳的某些師傅認為氣沉丹田就要尾閭後翹.這可能是練功的一種方法,是他們的見解.

但我的方法是要把後翹的尾閭再收正.收正以後再松腹,松腹以後再收正.任何時候,尾閭正中都要排在第一位.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是要九蒸九曬.松腹正尾閭也差不多.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修安般念,來腹式呼吸還不行,到隨息階段,尾閭就正了。

松沉之痛的徹底解決,一是尾閭放正,二是兩胯關節完全鬆開.三是要有內功上身.這內功上身的標誌就是在松沉之後的腳底輕靈感.郝為真論太極拳的第二層意思,水中游泳.

李雅軒說,重中輕才是功夫就是這個意思,剛進入第二層時松沉之痛還沒有完,但好象買了保險一樣,你可以鬆一口氣.此時的松沉之痛恢復得很快,練時痛,不練就不痛.我有一次練到一半覺得踝骨痛,就停下了休息.二十分鐘後,我又開始練拳,將整套拳打完.

兩胯關節松的差不多了,自然就從第二代高架變成二代半中高架.你不要急著打第三代.王壯弘講的沉重量,飄浮量就要來了,你要根據你的感受,來調整練功的架子和運動量.某著名太極拳專家只能打兩遍拳就已經到了極限,說明他這關還沒過.他的架子太低了,內功的程度跟不上.

松沉之痛完全過了以後,是一周一個變化。要加大運動量.楊家拳的松沉勁和輕靈勁是好東西.此時再來注意松肩.松胯是修理自己,松肩是修理別人.自己還沒修理好,是不能修理別人的.

附:吊襠與尾閭正中

武禹襄前輩交下來的,是身法八要。身法八要中有一條:吊襠。

吊襠:兩股用力,臀部前送,腰脊意向下,脊骨根朝前運動托起小腹,小腹有上翻之勢,謂之吊襠。

吊襠是練法,是告訴習拳者怎麼去做。而尾閭正中呢?尾閭正中: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正中。已經是一個中級的要求了,這時候已經「兩股有力」了,即使有力,也不要懈怠,保持這個狀態接著練。

尾閭中正神貫頂(作者:問膽走乾坤)

尾閭是修練內家人士必須十分注意的關竅。李仲軒老人就有驚尾椎子的說法。尾閭中正神貫頂也是說明尾閭的重要。

這裡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氣沉丹田是習練時的一個要求,同時也是人體的生理機能得到充分改良之後的一種特徵。而人體生理機能的最重要支撐就是人體的脊柱。當人體脊柱舒展到最佳狀態的時候就跟貓科動物的脊柱一樣是耷拉著的。尤其象貓在蹲著的時候,背是圓的。不要以為這是駝背,其實這正是傳統武術中要求習練者所必須達到的含胸拔背。而溜肩圓背則是一種最佳狀態,它是先天功能在人體生理改造上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在拳譜中有熊蹲虎坐,鷹眼猿神,雞腿蛇身的說法。對於這些老話萬不可忽視,也不能只當作是一種形象上的比喻。

在人體的所有關節當中尾閭這一節是最難打開的,當尾閭被打開之後其他關節均已被打開。在這種狀態下尾閭與兩跨在同一平面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萬向軸。各項力量都可以由此而轉換。所以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把兩跨與尾閭稱為一身之根節。當習練者達到了一定層次,就可以在技擊當中,在身形不動或微動的狀態下使對方的力量通過與我的肢體接觸而使其化為烏有.比如當對方用力推住我的雙臂或前胸時,對方的力量會自然而然的沿著我的脊椎產生快速移動,由脊椎骨的自行傳導下降至尾閭而使其落空。在此同時,我的力卻由腳根起經腿和腰傳送到接觸點作用在對方身上。這在傳統武術中叫分陰陽。在這種生理條件作用下,不管對方有多用力,我的身體卻始終保持在鬆弛的狀態。對方推不動並不是因為我在用力抵抗,而是由於我的身體在做自然性的傳導。這正是傳統武術中無力之力的道理所在。

在技擊當中一定要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來搶佔對手的重心。在進攻當中雙手一定要護住自己的頭胸部,防止對手突然襲擊。如果對方突然用拳或用腿向我的頭胸部發起攻擊的話。我雙手一定要打顧合一。在顧的同時直取對方的中線,給對手造成一種我要全力以赴的感覺,逼迫對手出力還擊。只要對手使出半數的力量,那麼他的重心就會暴露無疑,而我的目的也正在於此。在對手與我的肢體任何部位發生碰撞的同時,對手發出的力量會經我的肢體收於脊背,經腰部下到尾閭。由尾閭的自動運動而使其來力化為烏有。在此同時,我的力量卻從腳底經脊背而達於雙臂,發於指尖,直搗對手的重心。以此來破壞對手的身體平衡,產生拔根的現象。當然,這裡還包括神氣的運動,也就是神氣要比對方足。否則,很容易給對方造成可乘之機。

還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只要功夫做對了,哪怕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也會受益無窮。最高深的武功也是由此而來。

再說尾閭

尾閭猶如古鐘中間的鐘錘,是練功的根本。尾閭所在的部位恰人體的上下的中點。人體身高約相當於七個半頭部的長度。下巴到膻中為一個頭部,膻中到肚臍為一個頭部。直立時,膝到地面為兩個頭部。從肚臍到大腿中部約一個半頭部。人體上下的中點約在恥骨聯合處,即尾巴尖兒那個地方。

松腰松胯跟尾閭有密切聯繫。要松腰,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後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須伴隨垂尾閭。尾骨有四節,連到一起成一個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你得慢慢讓它直著下垂。尾閭這一關非常關鍵。看它體積雖小,卻氣機尚存。

「尾閭中正神貫頂,氣透三關入泥丸」。尾骨與骶骨相接之處有骶管裂孔,外面被韌帶封住了。脊柱管裡面的腦脊液直接跟腦子連著,尾骨一轉動,就把骶管裂孔的韌帶動了,使得椎管裡面的液體受到振動,一直傳到腦子裡。這裡面是通過共振作用傳上去的。尾閭一動彈,從椎管振動到腦脊液,一下子也可以到腦子裡面去了。尾閭牽著骶椎韌帶,振動椎管裡面的腦脊液,還有馬尾神經。馬尾神經從椎管裡面下來有好多,到最後只—根下來,它非常敏感,一動彈整個地都傳上去了。尾閭要中正,不能歪著;體形歪,尾閭也要正,直著往下垂。,好像下面有一根繩子垂著,而你坐在上面,似坐非坐。運勁時尾閭中正往下垂,發力時,尾閭就是那板機,一撮穀道,等於扣動了板機,尾閭一前兜,力量就走了脊了。

泛臀與鬆開尾閭也有很大的關係。泛臀就是臀部往外泛。泛臀有開後胯的意思。腳尖往裡扣,膝蓋往裡擰,胯關節往外翻,一翻一擰,把後面撐開,臀就往外翻出去了。


推薦閱讀:

豐田銳志配鑰匙 缺電死車解決方法
307鑰匙電池更換~
鉤織結合的小魚鑰匙包
邵子神數的另一把鑰匙
把心理健康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之一)

TAG:太極 | 鑰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