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思想聖哲

思想聖哲  

世界名人知道點

第二部分 思想聖哲

哲學王柏拉圖

最博學的人亞里士多德

天使博士托馬斯阿奎那

不列顛的百科全書培根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自由主義鼻祖約翰洛克

唯理論哲學家斯賓諾莎

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孤獨的思想者盧梭

古典哲學的創立者康德

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

思想聖哲卡爾馬克思

悲觀哲學家叔本華

詩人哲學家尼采

存在主義之父海德格爾

存在主義大師薩特

哲學王柏拉圖

如果你拿一張歐洲地圖看一下,你就會看到希臘是一隻瘦骨嶙峋的手,它彎曲的手指伸進地中海。它的南面橫躺著巨大的克里特島。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那些貪婪的手就從這裡取得了文明與文化的最初的種子。希臘是由無數犬牙交錯的海岸和崎嶇不平的陸地組成的。雅典城就位於希臘的東面,它是希臘較大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427年,最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就出生在雅典。他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唯心論哲學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使唯心論哲學體系化的人。《理想國》是他最重要的傳世之作。他的著作和思想對後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的一個貴族家庭。據說他的名字源於他的寬額頭,他的真實姓名卻漸漸被人淡忘了。柏拉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8歲時,柏拉圖應徵入伍,參加了伯羅奔尼撒戰爭,而且戰績出色。他還參加了科林斯地峽運動會,並兩次獲獎。按理來說,哲學家是不容易從這樣的青年中培養出來的。但柏拉圖很早就接觸到了畢達哥拉斯派與愛利亞派的哲學,並深受影響。20歲起,他在蘇格拉底門下求學,成為蘇格拉底的得意弟子,一學就是10年。

蘇格拉底是對柏拉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他反對直接民主政治,否認群眾有政治能力,最後惹怒了雅典人們,被冠以教唆青年變壞和不尊重城邦的神的罪名處死。柏拉圖曾積極營救自己的老師,這使他受到了雅典民主派的敵視,最後不得不逃走,到雅典外各處遊歷。老師的死給柏拉圖以沉重的打擊,他同自己的老師一樣,反對民主政治,認為一個人應該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農民只管種田,手工業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參與國家大事。蘇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對平民政體的成見。他說,我們做一雙鞋子還要找一個手藝好的人,生了病還要請一位良醫,而治理國家這樣一件大事竟交給隨便什麼人,這豈不是荒唐?

從28歲到40歲,柏拉圖都在海外漫遊,先後到過埃及、義大利、西西里等地,他邊考察,邊宣傳他的政治主張。公元前388年,他到了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城,想說服統治者建立一個由哲學家管理的理想國,但目的沒有達到。返回途中他不幸被賣為奴隸,他的朋友花了許多錢才把他贖回來。

柏拉圖到雅典後,開辦了一所學園。一邊教學,一邊著作,他的學園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不懂幾何學者免進」。這個學園成為古希臘重要的哲學研究機構,開設四門課程:數學、天文、音樂、哲學。柏拉圖要求學生不能生活在現實世界裡,而要生活在頭腦所形成的觀念世界裡。他形象地說:「劃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觀念,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留存下來。」柏拉圖深知學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學園裡按照他的政治哲學培養了各方面的從政人士。他的學園又被形象地稱為「政治訓練班」。在以後的日子裡,柏拉圖又兩次前往西西里。一次是應邀去敘拉古擔任新登基的狄奧尼修二世的教師。柏拉圖到敘拉古之後,敘拉古宮廷的地板上都鋪滿了沙礫,人們熱中於在那上面研究幾何學。但不久柏拉圖就掃興而歸了。後來狄奧尼修二世再次邀請他去敘拉古,結果仍是敗興而歸。

柏拉圖留下了許多著作,多數以對話體寫成,常被後人引用的有:《辯訴篇》、《曼諾篇》、《理想國》、《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國》是其中的代表作。

理念論是柏拉圖哲學體系的核心。他認為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個非物質的觀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實的,而物質世界是不真實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我們可以以美為例來理解柏拉圖所說的感覺世界、理念世界和人的思想認識三者的關係。柏拉圖認為:世間有許多類的事物,當你判斷它是否為美時,心中必然已有了一個美的原型,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來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個絕對的美。任何美的事物都無法與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過是對後者的一種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萬,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卻只有一個。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樣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樣的房子,有了綠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間的綠色……顯然,他的理念論是客觀唯心的,根本的錯誤在於抹煞了客觀世界而把假想當成了真實。

柏拉圖認為人的知識(理念的知識)是先天固有的,並不需要從實踐中獲得。他認為,人的靈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斷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靈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轉世為人,靈魂進入了肉體,便同時失去了自由,把本來知道的東西也遺忘了。要想重新獲得知識就得回憶。因此,認識的過程就是回憶的過程,真知即是回憶,是不朽的靈魂對理念世界的回憶,這就是柏拉圖認識的公式。他還認為,這種回憶的本領並非所有的人都具備,只有少數有天賦的人即哲學家才具備。因此,他肯定地說:除非由哲學家當統治者,或者讓統治者具有哲學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則國家是難以治理好的。這種所謂「哲學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國的支柱。

《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他認為,國家就是放大了的個人,個人就是縮小了的國家。人有三種品德:智慧、勇敢和節制。國家也應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統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衛國者;三是有節制之德的供養者。前兩個等級擁有權力但不可擁有私產,第三等級有私產但不可有權力。他認為這三個等級就如同人體中的上中下三個部分,協調一致而無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謀其事,在上者治國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亂,就達到了正義,就猶如在一首完美的樂曲中達到了高度和諧。

其實,柏拉圖心中至善的城邦,不過是空想的烏托邦。他認為:理想的國家縱然還不能真實存在,但它卻是唯一真實的國家,現存各類國家都應向它看齊,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應爭取相似。這就是柏拉圖對他的理想國家所持的態度。柏拉圖在文藝、美學等方面,也有成套的理論主張。他的「對話」妙趣橫生、想像豐富,依此他完全有資格被列入古代文學大師之列。然而,他卻起勁地貶低和非難文學家及詩人,他認為,一切文藝家的作品,歸根結底是模仿別人的仿製品。

最博學的人亞里士多德

在兩千多年前雅典城外的一所學院里,經常有位身穿長袍的學者,帶領著一群弟子,在濃陰覆蓋的大道上漫步。他踱著方步,邊走邊講;學生們也踱著方步,跟著老師亦步亦趨,靜靜地聽著,默默地思考著,有時又會跑到前面攔住老師,和老師進行熱烈的辯論。他們的神情是那麼的逍遙自在,以致當時有許多人稱他們為逍遙學派。這位學者就是亞里士多德,被譽為古代西方世界最博學的人。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生於希臘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阿明塔二世的御醫,亞里士多德也經常出入於馬其頓王室。17歲時去了雅典的柏拉圖學園,成為柏拉圖的學生,學習達12年之久。後來又擔任學園的教師,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圖死後,才離開那裡,到小亞細亞一帶講學。公元前343年,他與國王的養女皮蒂亞斯結婚,並被聘為馬其頓太子亞歷山大的教師。這以後,亞里士多德在雅典的里克昂附近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教育和科研活動。而後12年中,他把學院建成當時探討各門類問題特別是生物學和歷史學方面問題的中心。而他自己的大部分著作,也是在學院中完成的。

亞歷山大死後,雅典人就反叛起來了,並且攻擊亞歷山大的朋友,包括亞里士多德在內。亞里士多德被判以不敬神的罪。但是他不像蘇格拉底,他遷到了雅典以北的哈爾基斯,以避免受刑。第二年(公元前322年)他就死去了。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是古代知識的集大成者。他研究和講授的內容涉及當時知識的一切領域。他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士多德是位孜孜不倦的尋求科學、追求真理的偉大思想家。他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他廣博而雄厚的知識,在全面考察和批判總結以往哲學成就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成為古希臘哲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也使古希臘哲學發展到了高峰。

亞里士多德首先是個偉大的哲學家,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卻拋棄了他的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他批判柏拉圖的唯心主義的理念論,主要指出了一般不能離開個別而存在,事物的本質,即「形式」在事物之內。他提出四因說,認為具體的事物是由四種原因而構成,即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這一理論表現出他的自發的辯證思想。但他又認為,「形式」是積極能動的因素,並提出有一個沒有質料的形式作為一切事物的最後目的和運動的最終原因,這就是「第一推動力」,從而倒向了唯心主義。他主張認識的對象是外在的事物,強調感覺在認識中的重要性,思維依賴於感覺。這裡緊密地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他又認為,理性的知識是「高貴的」知識,純思辯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是人生最高的理想,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這一理論表現出自發的辯證法的思想。

亞里士多德把科學分為:

(1)理論的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和後來被稱為形而上學的第一哲學);

(2)實踐的科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戰略學和修飾學);

(3)創造的科學(詩學)。

它對所有以上的學科幾乎都進行過研究並有獨到見解,他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聯繫起來,並按照客觀實際來闡明邏輯的範疇。他被馬克思譽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特別是他的著作《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對後來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影響頗深。還可以說,在希臘科學史上,亞里士多德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因為他是最後提出一個整個世界體系的人。亞里士多德的教學思想主要散見於其《政治學》和《倫理學》中。

亞里士多德對後來的整個西方思想有巨大的影響。在古代和中世紀期間,他的著作被譯成拉丁語、敘利亞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法語、希伯來語、德語和英語。後來的希臘作家都研究他的作品,讚美他的作品。他的著作對伊斯蘭教哲學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許多世紀中,他的作品一直統治著歐洲思想界。阿維羅伊斯(1126—1198年,阿拉伯醫生、哲學家,生於西班牙哥多華,曾注釋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也許是所有阿拉伯哲學家中最著名的哲學家,他努力把伊斯蘭教神學和亞里士多德理性主義加以綜合。中世紀最有影響的猶太教思想家麥孟尼底也為猶太教做了類似的綜合。但是這類著作中最著名的是基督教學者托馬斯·阿奎那的偉大著作《神學大全》。受亞里士多德深刻影響的中世紀學者多不勝舉。

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羨慕如此之深,以致於在中世紀末期到了近乎崇拜偶像的地步,他的作品已不再是一盞指路的明燈,而是成了一件禁止人們進一步探索知識的緊身衣。亞里士多德喜歡進行獨立觀察和思索,無疑他不會贊成後世人對他的作品所做的崇拜。

天使博士托馬斯·阿奎那

13世紀中葉,在著名的巴黎大學有一位年輕的神學教授,因沉默、溫順,人送外號「啞牛」。但他才華橫溢,年紀輕輕已嶄露頭角,一些有名望的學者很賞識這位年輕人,阿爾伯特就曾斷言:「啞牛」之聲必將聞名於世。」果然,「啞牛」後來成了中世紀最有名的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他就是義大利人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年),中世紀基督教經院哲學思想的集大成者。

托馬斯·阿奎那出身於義大利的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代就成為了多明我修會會士,曾先後在那不勒斯大學和巴黎大學就學,跟隨亞里士多德學者大阿爾伯特學習,深深為之折服。這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自1257年開始,他在巴黎大學教授神學,用10年時間專心從事教學和著作活動,並被羅馬教廷任命為神學顧問與講師。

其時基督教會正統神學家們,如安瑟倫之類,慣於採用柏拉圖的先驗論哲學來闡述神學教義。面對日益興起的唯名論哲學和阿威羅依主義,這種思想體系已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托馬斯的著作一改前人做法。他首先肯定神學是一門學問,這就是說,神不僅是信仰的對象,而且也可以成為理智把握的對象。接著,托馬斯在肯定傳統啟示神觀念的同時,又強調了自然神學的必要性,而他本人更注意對自然神學問題的研究。托馬斯的著作廣泛運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範疇和邏輯方法,重新論證了基督教的信仰,使之成為一個全新的體系。托馬斯對基督教思想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托馬斯·阿奎那成功地將基督教的神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融合在一起,建立起了龐大的經院哲學體系。他一生著有18部巨著,其中包括集基督教思想之大成的《神學大全》和《哲學大全》、《論存在和本質》、《反異教大全》等。

托馬斯·阿奎那的全部理論都是為天主教信條服務的。他明確提出哲學必須為神學服務,之後,又為上帝存在這一神學最高信條作了哲學的論證,認為應通過上帝的創造物來認識上帝的存在,利用亞里士多德哲學中的目的論的唯心主義思想推論出萬物創造者的上帝的存在。

在所著《神學大全》一書中,他認為宇宙秩序是按等級的階梯來安排的,從非生物體開始,逐級上升到人、聖徒、天使,最高是上帝,每一個較低的等級都有高一級的目的,并力圖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整個體系都傾向於上帝,上帝是宇宙的最終目的。所有知識必須為神學服務,如果知識不以證知上帝為目的,任何知識都是罪惡。托馬斯的神學直至現在還支配天主教會的思想體系。19世紀末,羅馬教廷宣布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為天主教會的最高哲學權威。在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中還流行所謂新托馬斯主義,竭力使科學從屬於宗教,理性從屬於信仰。

托馬斯·阿奎那還極力鼓吹教會的權力至高無上,認為如同神高於人,靈魂高於肉體一樣,教會高於世俗的國家。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政權應由他掌握,國家必須服從教會,國王必須順從教皇。他還極力維護封建君主的統治權力,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治形式,並說,沒有一個統治者控制和指導民眾,社會就會解體。

托馬斯·阿奎那從靈魂不死的觀點出發,大力宣揚「來世幸福」,認為塵世生活的幸福並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對上帝的靜觀,從而使靈魂得救。這隻有在來世,在彼岸世界才能做到,因而為爭取現實生活的幸福而進行鬥爭就是惡就是犯罪,最大的犯罪行為是異端或異教行為。對一切異教徒均應活活燒死,「將他們從世界上消滅掉」。

托馬斯·阿奎那包羅萬象的神學唯心主義體系產生後,受到了一些正統神學家的攻擊。他去世3年後,巴黎各神學大師曾譴責了219條命題,其中有12條是托馬斯的觀點。在中世紀,這是最嚴厲的譴責。

但是,教會在他生前甚至就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和極高的聲譽,稱他為最光榮的「天使博士」。他的學說很快成為西歐中世紀思想領域中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學說。1323年教皇追封他為「聖徒」,1567年他又被命名為「教義師」。1879年,羅馬教皇利奧十三頒布教諭,規定以托馬斯主義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和哲學。在本世紀中,新托馬斯主義在西方思想界中十分活躍。

近代政治學之父馬基雅維利

今天,我們的世界仍然籠罩在一個500多年前的佛羅倫薩人的陰影下。他是第一個,也是最為詳盡地把冷冰冰的政治思維介紹給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他的名字是尼科洛·馬基雅維利。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劇作家。它又是近代西方政治學的奠基人,歷史哲學的開拓者之一。

馬基雅維利1469年出生於義大利半島的佛羅倫薩。他的家族曾長期是佛羅倫薩的望族,但他出生時已經沒落了,家境貧寒。依靠父母的家庭熏陶和指導,馬基雅維利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就大量地閱讀了西塞羅、賀拉斯、李維等人的著作,通過自學精通了深奧的拉丁文,培養了一種獨立思考、崇尚自由的氣質。

受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他參加了佛羅倫薩的共和革命。1498年,被任命為佛羅倫薩的第二國務秘書。此後多年的政治生涯,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外交經驗,並且在時勢的起落中,為人類留下了一部政治學巨著———《君王論》。

馬基雅維利讚美共和政體,認為共和政體有助於促進社會福利,發展個人才能,培養公民美德。他是中世紀晚期義大利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義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狀態,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他認為,當時處於人性墮落、國家分裂、社會動亂狀況的義大利,實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寧的惟一出路只能是建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制度,他痛感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君主來拯救義大利。於是,他極力稱頌當時的陰謀家瓦倫丁諾公爵切薩雷·博賈的欺騙、陰謀、暗殺和其他暴力手段,希望君主效法他,以各種手段達到正確的目的。他的這些主張,比較全面地展現在《君王論》一書中。

馬基雅維利認為,人類愚不可及,總有填不滿的慾望、膨脹的野心;總是受利害關係的左右,趨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義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們偶爾行善只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他認為,人都是「忘恩負義、心懷二志、弄虛作假、偽裝好人、見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最優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墮落,因為作惡事更有利於自己,講假話更能取悅於別人。人民有屈從權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殘酷,而不是愛。人應當在野獸中選擇獅子和狐狸,像獅子那樣殘忍,像狐狸那樣狡詐。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慈悲心是危險的,人類的愛足以滅國。馬基雅維利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馬基雅維利還指出,受人敬愛不如被人懼怕。一個君主被人懼怕比起被人愛來,更為安全些。但他有時又有必要讓人民相信自己是「集美德於一身的人」。也就是說,統治者在公開場合應表現出愛民如子和仁慈寬厚的樣子。懲罰人的事應讓其他人去干,最後還可嫁禍於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國民的譴責。獎賞別人的事應當親自出面,以免讓下屬行私惠。給人恩惠要一點點地來,讓他有盼望。給人打擊要一下致其於死地,不讓他有報復的可能。君主平常應當不露聲色,對凡事裝作懵懂無知,避免讓下屬了解自己。但對下屬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隨時操縱他,並且動用殺罰大權。

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應當絕對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質優秀的軍隊。在他看來,任何人只要有自己的裝備精良的軍隊,就會發現無論時勢如何驟轉,他自己總是處於有利的地位。君主為了保持權力的自主性,絕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對別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別人對你誠實,更不可把命運繫於別人身上。君主要經得起孤獨的煎熬。對君主來說,最危險的人,莫過於意氣相投的人。所以,應當懷疑一切人,組織耳目對之暗中監視,網羅黨羽排除異己,設置職權相互牽制。總之,為保住君主的地位,採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許的。

馬基雅維利的這一系列政治主張、政治權術思想被後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長期以來,馬基雅維利主義都是邪惡的代名詞,備受人們的攻擊和唾罵。在西方,馬基雅維利主義被認為是旁門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誰被冠以「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誰就名譽掃地。尼克松就因「水門事件」之類的陰謀詭計而被稱做「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其政治地位也一落千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差」的三位總統之一。在現代社會中,「馬基雅維利主義」也成為商業中不講信用、不講道德的卑劣經商作風的代名詞。

與此同時,馬基雅維利本人也備受人們的身後攻擊。沒有幾個政治哲學家受到像馬基雅維利這樣強烈的譴責。多年來,人們罵他是地地道道的魔鬼的化身,並把他的名字當作欺騙和狡猾的同義詞來使用。其中最強烈的譴責常常出自於把他所倡導的學說付諸於實踐的人們之口。人們厭惡馬基雅維利,並貶稱他為「惡魔的頭子」。但伏爾泰說的有理,這只是因為他泄漏了他們的天機。本尼托·墨索里尼是曾經公開稱讚馬基雅維利的少數幾個政治領袖之一。毫無疑問,許多傑出的政治人物都認真地讀過《君王論》這本書。據說拿破崙睡覺時把一本《君王論》放在枕頭下面,人們對希特勒和斯大林也有類似的傳說。

馬基雅維利對政治理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早期的作家如柏拉圖和聖·奧古斯丁把政治學和道德學或神學密切結合起來。馬基雅維利拋棄了中世紀經院哲學和教條式的推理方法,不再從《聖經》和上帝出發,而是從人性出發,以歷史事實和個人經驗為依據來研究社會政治問題。他把政治學當作一門實踐學科,將政治和倫理區分開,把國家看作純粹的權力組織。他暗示重要的問題不在於人們應該怎樣表現,而在於實際上他們怎樣表現;不在於誰應該掌握政權,而在於實際上人們怎樣取得政權。今天討論政治學說的方式比從前現實得多,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於馬基維利亞的影響。他是名符其實的現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恩格斯稱讚馬基雅維利為「巨人」,馬克思推崇馬基雅維利為近代政治學的先驅。

不列顛的百科全書培根

「知識就是力量」,「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這是17世紀英國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兩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中被尊稱為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培根於1561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個官宦世家。父親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曾在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他思想傾向進步,反對教皇干涉英國內部事物。母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才女,她嫻熟地掌握希臘文和拉丁文,是加爾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較早,各方面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智。12歲時,培根被送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

在劍橋大學學習3年後,培根作為英國駐法大使埃米阿斯·鮑萊爵士的隨員來到了法國。在旅居巴黎兩年半的時間裡,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接觸到不少的新鮮事物,汲取了許多新的思想,這對他的世界觀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親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這以後,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四處奔波,卻始終不得志。這一時期,培根在思想上更為成熟了,他決心要把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一切知識加以改革,把經驗觀察、事實依據、實踐效果引入認識論。這一偉大抱負是他的科學的「偉大復興」的主要目標,是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麗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繼位。由於培根曾力主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併,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讚賞,培根因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1602年受封為爵士,1604年被任命為詹姆士的顧問,1607年被任命為副檢察長,1613年被委任為首席檢察官,1616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1617年提升為掌璽大臣,1618年晉陞為英格蘭的大陸官,授封為維魯蘭男爵,1621年又授封為奧爾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不在國務活動上,而存在於對科學真理的探求上。這一時期,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並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國會指控貪污受賄,被高級法庭判處罰金4萬磅,監禁於倫敦塔內,終生逐出宮廷,不得任議員和官職。雖然後來罰金和監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卻因此而身敗名裂。從此培根不理政事,開始專心從事理論著述。

培根終年致力於著《學術的偉大復興》,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論》發表於1620年,這是一部在科學哲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著作。

培根在科學史上是一位有爭議的重要人物。但作為一個科學哲學家,培根在歷史上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他是以新唯物主義哲學指導科學發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最早認識到科學的歷史意義以及它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人。

弗蘭西斯·培根是個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在科學事業上他沒有從事某一項具體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講,他要作一個科學上的哥倫布。他在1605年出版的《學術的進展》一書中,主要闡述了這種觀點。在這一觀點的主導下,培根從哲學原理出發,深入地研究和論述了科學的方法問題。首先他明確指出,科學的目標是用新發現和新發明來改善人類的生活。這是他的哲學的突出特點之一。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知識就是力量」。

在巨著《學術的偉大復興》中,培根闡述了他一系列的有關科學的認識論。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論》,是這一著作的核心。

培根認為,當時的學術傳統是貧乏的,原因在於學術與經驗失去接觸。他主張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應相輔相成。他曾列出一張他認為值得研究的130個課題和操作方法的表,請求詹姆斯一世頒布命令搜集這些知識。實際上他只得到很有限的一些資料。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關於科學的一系列看法和主張,如他提出熱的本質是運動,因為有熱的情況出現時總有運動存在。他還認為,產生可感覺到的熱效應的原因是現象下面的物體微粒的運動,這種運動具有原子的特性等。

弗蘭西斯·培根的哲學思想是唯物主義的。他反對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他極力批判經院哲學,主張打破「偶像」,剷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主張雙重真理說,強調發展自然科學在人類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認為自然是物質的,物質是多種多樣的、能動的,人類掌握知識是為了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他認為,一切知識來源於感覺,感覺是可靠的。

培根的科學方法是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的。其思想的進步一面,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上升時期對發展科學的要求。但他的學說中也充滿了神學的不徹底性,如認為有「理性靈魂」的存在等。他不同意在科學方法上使用數學和演繹法,他的這些觀點對機械唯物論有很大影響。

弗蘭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學史上首先提出經驗論原則的哲學家。他重視感覺經驗和歸納邏輯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開創了以經驗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的新時代,對近代科學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人類哲學史、科學史都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為此,羅素尊稱培根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

弗蘭西斯·培根的著作長期吸引著歷史學家們的興趣。作為英國的大法官,他在1623年被發現有受賄行為之前,一直是詹姆士一世議會綱領的主要政治設計師。他因為其《論說文集》和歷史劇而一直受到文學評論家的高度敬重,但他卻主要致力於自然知識的革新。的確,他未完成的《偉大的復興》在該世紀下半葉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以至於人們可以有把握地認為在當時剛出現的科學學會和科學院中進行的許多工作都受到了「培根」的啟示。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笛卡爾,法國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他是西方近代資產階級哲學奠基人之一。他的哲學與數學思想對歷史的影響是深遠的。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一句話:「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一個為人類爭取並保證理性權利的人。」

笛卡爾出生於法國,父親是法國一個地方法院的評議員,相當於現在的律師和法官。1歲時母親去世,給笛卡爾留下了一筆遺產,為日後他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經濟保障。8歲時他進入一所耶穌會學校,在校學習8年,接受了傳統的文化教育,讀了古典文學、歷史、神學、哲學、法學、醫學、數學及其他自然科學。但他對所學的東西頗感失望,因為在他看來教科書中那些微妙的論證,其實不過是模稜兩可甚至前後矛盾的理論,只能使他頓生懷疑而無從得到確鑿的知識,惟一給他安慰的是數學。在結束學業時他暗下決心:不再死鑽書本學問,而要向「世界這本大書」討教,於是他決定避開戰爭,遠離社交活動頻繁的都市,尋找一處適於研究的環境。1628年,他從巴黎移居荷蘭,開始了長達20年的潛心研究和寫作生涯,先後發表了許多在數學和哲學上有重大影響的論著。在荷蘭長達20年的時間裡,他集中精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1634年寫了《論世界》,書中總結了他在哲學、數學和許多自然科學問題上的看法。1641年出版了《行而上學的沉思》,1644年又出版了《哲學原理》等。他的著作在生前就遭到教會指責,死後又被梵蒂岡教皇列為禁書,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的思想的傳播。

也許笛卡爾哲學的最大有趣之處來自他的方法。笛卡爾十分留心被普遍接受的大量錯誤的概念,決定要達到恢復真理的目的,就須得從零開始做起。因此他開始懷疑一切———老師教給他的一切,他的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識觀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連同他自己的存在———總之是一切的一切。

這自然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消除如此普遍的懷疑來獲得一切事物的可靠知識呢?笛卡爾用形而上學觀點進行了一系列創造性的推論,證明出使自己滿意的結果:由於他自己的存在(我思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這就是笛卡爾學說的起點。

笛卡爾方法具有雙重意義。第一,他把「什麼是知識」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置於他的哲學體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學家力圖描寫世界的本質,但是笛卡爾教導我們這樣的問題若不和「我怎麼能知道?」聯繫在一起,就得不出滿意的回答。第二,笛卡爾認為,我們不應該從信仰開始而是從懷疑開始(這恰好與聖奧古斯丁及大多數中世紀神學家的看法相反,他們認為信仰第一)。這樣笛卡爾確實得出了正統神學的結論。但是他的讀者對他的倡導方法遠比對他得出的結論還要更為重視(教會擔心他的著作會起破壞性作用不是沒有理由的)。

笛卡爾在他的哲學中強調精神和物質之間的區別,在這方面他提倡徹底的二元論。這個區別以前就有人提出過,但是笛卡爾的論著引起了對該問題的哲學討論。他所提出的問題從那時以來就引起了哲學家的興趣,但是尚未得到解決。

笛卡爾的物質宇宙觀也很有影響。他認為整個世界———除了上帝和人的心靈之外———都是機械運動的,因此所育的自然事物都可以用機械原因來解釋。他否認占星術、魔法以及其他迷信形式,同樣否認了對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論的解釋(也就是他尋找直接的機械原因,否定事物的發生是為了某種遙遠的終極目的的認識)。由笛卡爾的觀點可以看出,動物從本質上講就是複雜的機械,人體也受通常的力學定律所支配。從那時起,這就成了現代生理學的基本觀點之一。

笛卡爾提倡科學研究,認為把它應用於實踐會有益於社會。他覺得科學家應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概念,應該努力用數學方程來描述世界。所有這些聽起來倒很合乎現代要求,但是笛卡爾雖然自己也親自做觀察實驗,但是卻從未強調過實驗在科學方法中的極其重要性。

笛卡爾不僅在哲學領域裡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同時笛卡爾又是一個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生理學等領域都有值得稱道的創見,特別是在數學上他創立了解析幾何,從而打開了近代數學的大門,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笛卡爾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上帝虔誠的信徒。他認為自己是一個良好的天主教徒,但是教會的權威不喜歡他的觀點,他的著作被列入天主教的禁書之列。即使在信奉新教的荷蘭(當時也許是歐洲最寬容的國家),笛卡爾也被指控為無神論者,他同教會的權威發生了矛盾,不勝煩惱。

1649年,笛卡爾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慷慨之邀,來到斯德哥爾摩做她的私人教師。笛卡爾喜歡溫暖的卧室,總是習慣晚些起床。當得知女王讓他清早5點鐘去上課,他深感焦慮不安。笛卡爾擔心早上5點鐘那刺骨的寒風會要了他的命。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到達瑞典僅4個月後,便被病魔奪去了生命。

自由主義鼻祖約翰·洛克

約翰·洛克是培根、霍布斯之後,英國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的主要繼承者。他的哲學、政治思想反映了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要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約翰·洛克1632年出生於一個律師家庭。父親曾參加過克倫威爾的軍隊,這使洛克從小就受到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大學期間,他與波義耳、牛頓等科學家建立了交往關係,對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潛心攻讀經驗科學,廣泛地閱讀了培根、笛卡爾等人的著作。大學畢業後,他當過教師,不久又作了輝格黨領袖艾希利勛爵的秘書、顧問和私人代表,深受其政治思想的影響。1683年,因逃避斯圖亞特王朝的迫害,洛克隨艾希利避居荷蘭。1688年「光榮革命」後,返回英國並在新政府中擔任職務。

這種不平常的經歷和社會關係,對洛克的世界觀和政治態度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也促使他成為新興資產階級的法律思想家。他的法律思想是為立憲君主制和相應的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根據的。其主要著作有《論寬容異教的通信》、《政府論》上下篇和《人類理解論》等。

洛克集中研究了人類的知識起源和認識能力。他尖銳地批判了「天賦」觀念,認為人的一切知識和觀念都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得來的,並不是早就存在於人的頭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人心白紙說」,認為人心就像一張白紙,上面本沒有什麼,要通過各種學習和有了各種經歷後,才形成知識和觀念。洛克又把經驗分成外部經驗和內部經驗兩種。認為外部經驗是客觀物質世界對人的感官作用的結果,內部經驗則是人的心靈本身的活動,比如意願、愛憎等等。外部經驗論反映了洛克哲學的唯物成份,內部經驗論則體現了洛克哲學的唯心論色彩。

作為一個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思想家,洛克最重要的成果在政治思想方面,它的社會政治思想體系主要體現在他的《政府論》一書中。在這本書中,它系統闡述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洛克看來,在法律產生之前,人類處在一種自由狀態和平等狀態之中。在這一狀態中,雖然人具有處理他的人身或財產的無限自由,但是他並沒有毀滅自身或他佔有的任何生物的自由,也沒有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財產的自由。自然狀態有一種為人人所應遵循的自然法對它起著支配作用,這就是理性,也就是自然法。自然法所規定的權利,就是所謂「自然權利」,包括平等權、自由權、生存權和財產權。自然法是人定法的基礎,法律只有以自然法為根據時才是公正的,它們的規定和解釋必須以自然法為根據。

在誰論證自然法的基礎上,洛克便推出了他的社會契約論。由於自然狀態缺少一種明文規定的、眾所周知的法律,缺少一個有權依照法律來裁判一切爭執的公正的裁判者,人們在自然狀態中雖享有種種自然權利,但這種享有很不安全,隨時都會遭到破壞。這一情況促使人們互相協議,自願放棄為了保護自己和別人的自然權利而單獨執行自然法的權利,而把這部分權利交給社會,由社會委託經立法機關或指定的專門人員按照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意志來行使。在訂立「社會契約」的基礎上,人們擺脫了儘管是自由卻是充滿著恐懼和危險的自然狀態,進入了政治社會,成立了國家,設立了政府,產生了公共權力和法律。這就是立法權和行政權力的原始權力和這兩者之所以產生的緣由,政府和社會本身的起源也在於此。

洛克以近代資產階級法治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專制統治,反覆強調君主和政府決沒有實行專制統治的權力,而只能按照法律來進行統治,否則就違背了人們最初訂立社會契約的目的。與法治原則相聯繫,洛克主張根據這樣的準則來處理法律和自由的關係:一方面,自由要受法律的約束,人的自由和依照自己的意志來行動的自由,是以他具有理性為基礎的,理性能教導他了解用以支配自己行動的法律,並使他知道他對自己的自由意志聽從到什麼程度。另一方面,法律的目的不是廢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法律按其真正的含義而言與其說是限制還不如說是指導一個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當利益,它並不在受這法律約束的人們的一般福利範圍之外作出規定。

同強調法治相聯繫,洛克還提出了權力劃分原則。他認為國家的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對外權三種。這三種權力不是平行的,立法權高於其他兩權,但立法權仍要受到限制和約束,即它對於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不能是絕對的專斷的,立法者的權力,在最大範圍內,以社會的公共福利為限。最高權力不能侵犯財產權,立法機關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權力轉讓給他人。立法、行政和對外這三種權力應由不同的機關分別掌握,否則就會產生許多弊病。洛克主張行政權由國王行使,但要根據議會的決定;立法權應由民選的座談會來行使;對外權與行政權聯合在一起,都要由武力作後盾,所以對外權也應由國王來行使。因此,洛克所說的權力分立實際上是「兩權分立」,與後來的「三權分立」學說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政府論》出版後,曾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法律思想不僅在當時的英國發揮過重大作用,直至19世紀末,英國的憲法還以裡面的學說作為基礎,而且給整個世界的資產階級革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美國的傑弗遜在起草《獨立宣言》時,就努力從《政府論》中尋找理論根據;法國大革命後曾遵循其中的分權原則制定了憲法。該書對於資產階級法律思想體系的形成,起了更為顯著的作用,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唯理論哲學家斯賓諾莎

1656年,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公會永久性地革除了斯賓諾莎的教籍,理由是他發布異端學說,公開地對《聖經》中記述的歷史表示質疑。斯賓諾莎富庶的家庭隨後也因此宣布剝奪了他的繼承權,這時,斯賓諾莎只有24歲。

斯賓諾莎是17世紀歐洲著名的哲學家。他信奉按照自己的天性生活,從不顧別人的議論和想法,也從不把自古以來的真理放在心上!因此,許多哲學家就說,「談論斯賓諾莎就像談論一條死狗!」

斯賓諾莎是猶太人。不過那時的猶太人還沒有受過猶太隔離區的侮辱。他們的祖先在西班牙半島定居的時候,那裡還是摩爾人居住的一個省。西班牙征服以後,引進了「西班牙屬於西班牙人」的政策,最後使國家陷入崩潰,斯賓諾莎一家被迫離開了老家,他們走水路來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買了幢房子,辛勤工作,積攢錢財,很快就大名鼎鼎,成為移民中最受尊敬的家族中的一員。

斯賓諾莎生在阿姆斯特丹,因此幸而沒有遭到大部分親戚生來就遭到的苦難。他首先被送進猶太教堂(合適的稱呼是「生命之樹」)掌管的學校,學會希伯萊文的動詞變化以後便被送到博學的恩德博士那兒,攻讀拉丁文和科學。

恩德教小斯賓諾莎拉丁文,但他熱情追求科學領域的最新發現,對喬達諾·布魯諾崇拜得五體投地,因此毫無疑問教給了這孩子一些正統猶太家庭一般不應提及的事情。

小斯賓諾莎一反當時的習慣,沒有和其他學生同住,而是住在家裡。他的學識很深,頗使家人驚奇,親戚們都自豪地叫他小先生,毫不吝嗇地給他零用錢。他沒把這錢浪費在煙草上,而是買了哲學書,並狂熱地喜歡上了笛卡爾。這直接導致了前面所說的革除教籍事情的發生。

被革除教籍後,斯賓諾莎不得不離開故鄉,到外地過著半隱居式的生活,靠磨鏡片維持生計。這樣的遭遇反而使他可以潛心思考哲學問題。1660至1675年,斯賓諾莎用近15年的時間完成了他的《倫理學》和《神學政治論》、《政治論》等代表性的著作,並和笛卡爾一樣,於兩年後因肺病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斯賓諾莎是第一個對《聖經》進行歷史性批判的人物,從許多方面來看,他都稱得上是笛卡爾的學生。年輕的斯賓諾莎仔細研究了笛卡爾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心得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

斯賓諾莎與笛卡爾的觀點的最大區別就是對上帝的態度截然相反。對笛卡爾而言,上帝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而在斯賓諾莎那裡,上帝被整個自然所取代。這就是斯賓諾莎著名的自然神論,又叫泛神論。

斯賓諾莎認為,實體不能由其它東西產生,存在必然是它自身。他繼承笛卡爾的觀念,認為實體有無限多的屬性,人們只知道兩種,即思維和廣延。這兩種屬性構成了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的一切。任何事物都是由這兩種屬性構成,大自然才是創造一切的神,是真實的上帝,而聖經中所說的上帝是不存在的,是人們幻想和虛構的事物。他明確地說,上帝不是一切,一切均在上帝之中,大自然本身就是上帝,而實體就是神。所有獨立的實體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有形體的事物的觀念就是它的靈魂。所有的精神活動,所有的物質活動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是神的一部分。自然法則是所有事物的內在原因,也是支配世界的真正的上帝。

斯賓諾莎和笛卡爾一樣,對數學方法在哲學方面的應用非常感興趣,對演繹法有很深的造詣。他《倫理學》就像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一樣,充滿了許多的定義、公理、定理,當然這些非同尋常的寫作方法未必會得到其它人的理解和贊同,因為沒有多少人會對這些深奧的哲學命題來作數學式的解答,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斯賓諾莎幾乎被湮沒了,直到17世紀末,法國人貝勒在其名作《歷史批判辭典》中對斯賓諾莎作出了較高評介之後,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到他的價值。

《倫理學》一書中的倫理學部分獨樹一幟,充分展示了斯賓諾莎哲學最有價值的部分。

他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自然本質決定了人的本性就是要自我保存。因此,追求個人利益乃是人的最高自然權利,是人性的普遍規律和惟一的道德基礎。這是他的倫理學的出發點。由此出發,他認為,善與惡的標準是是否有利於自我的保存。人的自我保存的意圖與身心聯繫時就產生情感,痛苦、快樂、慾望是人的三大情感。人的最大快樂是獲得至善,而獲得至善就意味著人的心靈與整個自然獲得完全的一致。他在《倫理學》結尾寫道,「賢達者,只要他被認為是賢達者,其靈魂絕少擾動,他按照某種永恆的必然性認識自身,認識神,認識物,決不停止存在,而永遠保持靈魂的真正的恬淡自足」。這樣的思想同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如出一轍。

斯賓諾莎的哲學理論基本上從神學的桎梏之中擺脫出來了,使人們從自然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雖然斯賓諾莎的思想對於人們認識物質世界本身有莫大的益處,但是他的認識是表面的,他的辯證法是機械決定論的。儘管如此,斯賓諾莎仍然稱得上是一位開拓性的人物,特別是後來的唯物論學者,包括謝林、費爾巴哈、馬克思等人都從他的理論中獲得過靈感。

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啟蒙」,就是開啟智慧,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後、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鬥爭。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革命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則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伏爾泰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有近百卷之多。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羅、盧梭、孔狄亞克、布封等人,無不是他的後輩,對他推崇備至,公認他是他們的導師。正如維克多·雨果所指出的,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阿魯埃,為了避免封建專制勢力的迫害,曾先後以100多個筆名發表反封建作品,「伏爾泰」只是人們最熟悉的一個筆名。

伏爾泰於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律師。伏爾泰少年時期就讀於耶穌會創辦的大路易學院,以後一段時期攻讀法律,但不久就放棄了。作為一個巴黎年輕人,他很快便聞名遐邇:他才思敏捷,妙趣橫生,嘻笑怒罵皆成詩文。但是在法國舊制度下,有這樣的才華會很危險的。伏爾泰由於寫了一些政治詩文,被投入巴士底監獄。1718年伏爾泰被釋放不久,他的戲劇《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獲得巨大成功。伏爾泰24歲就已聞名於世,在餘生的60年間,他是法國文學的主要人物。

作為當時最機敏、最著名的演說家,伏爾泰被一些法國貴族人士認為缺少一個平民所應具有的謙遜。這導致了伏爾泰和一個貴族羅昂騎士之間的一場公開的論戰,繼而這個騎士唆使一幫惡棍突然毆打了伏爾泰,並把他投入巴士底監獄。在伏爾泰答應離開法國的條件下,他被釋放了,去了英國。

伏爾泰在英國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個主要轉折點。他通讀了洛克、培根、牛頓和莎士比亞這樣一些著名英國人的著作,結識了當時英國主要思想家。莎士比亞以及英國科學和經驗論都給伏爾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國的政治制度。

啟蒙運動的領袖伏爾泰

「啟蒙」,就是開啟智慧,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後、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鬥爭。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革命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則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伏爾泰在文學、史學、哲學、自然科學和政治等方面寫了大量著作,有近百卷之多。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羅、盧梭、孔狄亞克、布封等人,無不是他的後輩,對他推崇備至,公認他是他們的導師。正如維克多·雨果所指出的,伏爾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阿魯埃,為了避免封建專制勢力的迫害,曾先後以100多個筆名發表反封建作品,「伏爾泰」只是人們最熟悉的一個筆名。

伏爾泰於1694年出生在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律師。伏爾泰少年時期就讀於耶穌會創辦的大路易學院,以後一段時期攻讀法律,但不久就放棄了。作為一個巴黎年輕人,他很快便聞名遐邇:他才思敏捷,妙趣橫生,嘻笑怒罵皆成詩文。但是在法國舊制度下,有這樣的才華會很危險的。伏爾泰由於寫了一些政治詩文,被投入巴士底監獄。1718年伏爾泰被釋放不久,他的戲劇《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獲得巨大成功。伏爾泰24歲就已聞名於世,在餘生的60年間,他是法國文學的主要人物。

作為當時最機敏、最著名的演說家,伏爾泰被一些法國貴族人士認為缺少一個平民所應具有的謙遜。這導致了伏爾泰和一個貴族羅昂騎士之間的一場公開的論戰,繼而這個騎士唆使一幫惡棍突然毆打了伏爾泰,並把他投入巴士底監獄。在伏爾泰答應離開法國的條件下,他被釋放了,去了英國。

伏爾泰在英國的生活是他一生中的一個主要轉折點。他通讀了洛克、培根、牛頓和莎士比亞這樣一些著名英國人的著作,結識了當時英國主要思想家。莎士比亞以及英國科學和經驗論都給伏爾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他印象最深的是英國的政治制度。

伏爾泰回到法國,寫出了他的第一部主要哲學著作《哲學通信》。該書的發表標誌著法國啟蒙運動的真正開始。在《哲學通信》一書中,伏爾泰對英國的政治制度以及洛克和其他英國思想家做了一番大體上讚許的描述。該書的問世引起了法國當局的憤怒,伏爾泰又被迫離開了巴黎。

在隨後15年的大部分時光里,伏爾泰是在法國東部的西雷度過的。在那裡他成了一個侯爵聰慧文雅的妻子夏特莉女士的情夫。1750年,普魯士王太子腓特烈為沽名釣譽,寫信給伏爾泰表示對他的崇拜,伏爾泰應他邀請前往德國。伏爾泰在波茨坦腓特烈的王宮裡度過了3年的時光。起初他與才華卓越、智慧超群的腓特烈交往甚密,但是兩人最終發生了口角。1753年伏爾泰離開了德國。

作為哲學家,伏爾泰遠不如其他同行具有創新精神。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如約翰·洛克和弗朗西斯·培根等其他人的思想,加以重新敘述,使其大眾化。就是通過伏爾泰的作品(比通過任何其他人的都多),民主政治、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等觀念才傳遍了整個法國,以及歐洲許多其他地區。

伏爾泰是天主教會不共戴天的仇敵,他極力抨擊天主教會,把它稱作「迷信的惡魔和狂妄的九頭蛇」。他猛烈批評羅馬教皇,說他是魔師一樣的騙子。伏爾泰一向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堅信者,反對君主專制,反對教權,倡導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但是當他接近古稀之年時,法國發生幾起駭人聽聞的迫害新教徒事件。在激怒之下,他致力於對宗教狂熱主義進行的一場智識討伐。他寫了許多本政治小冊子,抨擊宗教上不容異說的言行。他還喜歡在他的每封親筆信上用「ErasezI『infame」作為結束語,意思是「消滅臭名昭著的東西」。對伏爾泰來說,這個臭名昭著的東西就是宗教的偏執和狂熱。

在晚年,痛苦的經驗使伏爾泰對所有君主失去信心,決心不再和任何君主來往,用他積蓄的財富在法國和瑞士的邊境地區買下了一塊不大的地產定居了下來。在這裡,他一面從事創作,寫下了《老實人》、《天真漢》等不朽名著;一面和法國啟蒙運動人員保持聯繫,支持他們的工作,同時還用他在社會上的崇高威望,為受教會迫害的人仗義伸冤,一直到1778年5月30日逝世。

孤獨的思想者盧梭

法蘭西革命和各個政黨的領袖,如巴那斯、丹東、卡諾、比約、瓦倫,曾經聯合起來向一個人祀典。雅各賓派領導人羅伯斯庇爾在演講中極力推崇這個人,說他是革命的導師,並下令將他的遺骸遷葬於先賢祠。在美國議會大廳里,這個人的半身像,面對著富蘭克林和華盛頓。德國哲學家康德因讀他的作品而為之神往,說他「使我雙目重光」。德國狂飆運動時期的一切天才,由它的先驅萊新,經由赫德,而至於歌德和席勒,都是這個人的崇拜者。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少年的時候,頸項間懸飾一塊帶有這個人肖像的紀念章。

是誰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住了這麼多偉大人物的神經?這個人就是法國大思想家、文學家盧梭。

讓·雅克·盧梭公元1712年出生於瑞士的日內瓦。父親是一個鐘錶匠,母親在他出生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由於生活困苦,盧梭很小就去當了僕人,以後又當過學徒、雜役、雕刻匠、秘書、家庭教師、樂譜抄寫員,過著漂泊四方的生活。他曾與貴婦人有過幾起羅曼趣事,其中包括與泰雷茲·勒瓦瑟的風流韻事,他倆沒有結婚,卻有5個孩子,但盧梭把這5個孩子都送進了一家育嬰堂。

1750年盧梭在30歲時一舉成名。那是第戎科學院開展了一次有獎徵文活動,題目是《論科學與藝術是否敗壞或增進道德》。盧梭的論文論證了科學和藝術進展的最後結果無益於人類,獲得頭等獎,使他頓時成為一代名人。隨後他又寫出了許多其他著作,其中包括《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埃羅伊茲的故事》,《愛彌爾》,《社會契約論》和《懺悔錄》,所有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聲望,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盧梭是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信奉天賦人權學說,認為處於最初自然狀態時的人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是天賦的人權。私有財產所有權的確立最終導致了不平等的產生。盧梭認為政治社會的合法基礎是社會契約。人們根據社會契約把自己的權利與權力委託給社會,把個人意志統一為公意,而公意就是法律。人們訂立社會契約,也有權廢除社會契約。如果暴君無視公意的存在,任意處置臣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人民就有權廢除他,重新確立新的契約。盧梭還提出了人民主權的思想,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對貧富懸殊的現象極為痛恨,但又不主張消滅私有制;他譴責教會的黑暗和虛偽,但又反對無神論,主張自然神論。

盧梭的思想在法國大革命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著作更被當作「革命聖經」被人們廣為閱讀。無怪乎拿破崙說,沒有盧梭,就沒有法國大革命。盧梭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對他本人來說,他一生得到的榮譽少,迫害多。他的書在他在世時被多次焚燒,他也被迫流亡國外,長期過著隱居漂泊的生活。58歲時,盧梭被允許回到了法國,但幾年後又不幸遭遇了車禍。1778年,一代巨人盧梭死去時,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在盧梭的交往中,雖然起初法國啟蒙運動的幾個作家是盧梭的朋友,其中包括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和讓·達朗貝爾,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開始與其他人發生了嚴重的分歧。盧梭反對伏爾泰在日內瓦建立一家劇院的計劃,指齣劇院是所傷風敗俗的學校,結果他同伏爾泰反目,成了終生的仇敵。此外盧梭終身提倡情感主義,與伏爾泰及百科全書派成員的理性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1762年起,盧梭由於寫政論文章,與當局發生了嚴重的糾紛。他的一些同事開始疏遠他,大約就在這個時期,他患了明顯的偏執狂症。雖然有些人對他表示友好,但他卻採取懷疑和敵視的態度,同他們每個人都爭吵過。他一生的最後20年基本上是在悲慘痛苦中度過的。

古典哲學的創立者康德

在中外著名的哲學家中,康德可能是一個最為單調刻板的人。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就像機器那麼準確。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會踱出家門,開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鄰居們紛紛以此來校對時間,而教堂的鐘聲也同時響起。惟一的一次例外,是當他讀到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盧梭的名著《愛彌爾》時,深為所動,為了能一口氣看完它,不得不放棄每天例行的散步。這使得他的鄰居們竟一時搞不清是否該以教堂的鐘聲來對自己的表了。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的最後一章。

康德於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他出生時,有「武王」之稱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在那裡已經統治了11個年頭。康德的父親是一個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強調宗教的精神,重視虔誠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時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響。8歲時,康德開始上學,學校提倡的是人文主義教育,反對宗教帶給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學校的教育改變了康德的宗教態度,他從此開始一生都對宗教祈禱和教堂唱詩感到反感。也是因為學校的教育,他開始懷疑建立在感覺與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學簡單地來說也是對虔信派的一種反動。

1740年,康德進了哥尼斯堡大學。人們現在無法考證他當時註冊了什麼專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聽哲學課。1748年,24歲的康德大學畢業,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衣食無托,前途渺茫。由於大學沒有他的位置,他決定到哥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鎮去做家庭教師。

康德曾說再也沒有哪個家庭教師比他還差,但是實際上他這是謙虛,因為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口碑都不錯。在做家庭教師期間,他發表了第一本著作《關於生命力的真實估計之思考》,內容是關於笛卡爾、牛頓和萊布尼茨提出的哲學與科學命題。經過5年的家庭教師生涯後,康德重返了哥尼斯堡,從此他再也沒有離開過家鄉。返回家鄉後,康德再次進入大學學習。

1755年,康德以《自然通史和天體論》獲得碩士學位。3個月後獲得大學私人助教資格,開始教授哲學。在私人助教這個教職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學生的聽課費就成了他的生活來源。因為康德的課很受歡迎,願意聽他的課的學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無憂。

在任助教期間,康德開始經常發表著作。他的論題包羅萬象,從自然科學、美學、神學甚至到巫術應有盡有,但貫穿其中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哲學研究應該如何進行:是從理性的觀點出發,從普遍真理中推導出有關事物的真理,還是從經驗出發,通過觀察得出普遍的結論?

康德的著述和講課使他被稱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哲學家,他的影響開始走出哥尼斯堡,很多學生慕名而來成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與哥德和席勒一起成為魏瑪古典派頂樑柱的赫爾德。儘管如此,康德很長的時間裡沒有得到教授職位,而在此期間他拒絕了哥尼斯堡提供給他的詩學藝術教授聘書。他還拒絕了來自埃爾朗根大學和耶拿大學的教授聘書,他只願意在哥尼斯堡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因為他不願意離開家鄉,而且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他遷居他鄉。康德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胸腔狹窄,心臟和肺的活動餘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傾向,小時候甚至十分厭世。」

1770年,康德在46歲時終於獲得了哥尼斯堡大學邏輯學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他的就任報告題目是「感性與知性世界的形式與根據」。當上教授以後,康德沉寂10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而是潛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學。1781年,他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僅憑這一部著作,就奠定了他在哲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思想的發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於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於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這兩大假說從物質自身的運動和發展來解釋自然現象,摒棄了神學創世說和自然界永恆不變的觀點,因此恩格斯說:「康德在這個完全適合於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觀念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而且用的是很科學的方法。」

在「批判時期」,康德對他以前的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及以休謨為代表的懷疑主義進行了批判。1781年,康德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恰如康德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樣,這本洋洋數十萬言的大作非常晦澀難懂。一個讀者對康德抱怨說:「讀你的書十個指頭都不夠用,因為你寫的句子太長了,我用一個手指按住一個從句,十個指頭用完了,一句話還沒有讀完!」但是艱深的語句掩不住思想的光輝,康德哲學真的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成了哲學領域內「哥白尼式的革命」。此後他又陸續發表了《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兩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繼間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誕生的真正標誌。

由於推翻了當時流行於歐洲的形而上學體系,由於開拓了從主客體關係去探討哲學根本問題的新方向,由於提出了以「二律背反」為核心的消極辯證法,康德的哲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把它比作蓄水池,前人的思想彙集於此,後人的思想則從中流出來。也有人將他的哲學比作一座橋,想入哲學之門就得通過康德之橋。

德國大詩人海涅說過:「康德的生平履歷很難描寫,因為他既沒有生活過,也沒有經歷什麼。」但是,康德是一個沒有傳奇故事的傳奇人物。他一生沒有出過遠門,思考的範圍卻橫跨宇宙。據說他在每天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思想的火花。

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這一時期德國古典哲學最著名的人物是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是繼康德之後這一哲學派別的頂峰。黑格爾以後,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就開始衰落了。

黑格爾1770年8月生於德國斯圖加特的一個官僚家庭。1788年進圖賓根神學院學習神學。法國大革命爆發後,黑格爾極其興奮,歡呼法國大革命是「一次壯麗的日出」。在他的日記里,他還留下了「反對暴君!」「自由萬歲!」「盧梭萬歲!」的口號。與同學一起,黑格爾還種了一棵「自由樹」。雅各賓派專政後,黑格爾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憎恨暴力革命,稱人民群眾「只是一群無定形的東西」,說「他們的行動完全是自發的、無理性的、野蠻的、恐怖的」。

大學畢業後,黑格爾大部分時間都是擔任大學的講師、教授。1801年,30歲的黑格爾任教於耶拿大學。1829年,黑格爾就任柏林大學校長。正是在這一時期,黑格爾的哲學思想最終被定為普魯士國家的欽定學說。因此,說他大器晚成毫不過分。第三年,霍亂病橫掃歐洲,黑格爾不幸染上了它,當年就去世了。

黑格爾的哲學著作及其豐富,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和《美學》等。

黑格爾是個客觀唯心論者。他和康德的看法不同,他不承認有獨立存在於意識之外的「物自體」,也就是不承認意識之外有客觀物質存在。他認為在自然界出現之前存在的是整個宇宙精神,他稱它「絕對精神」。他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恆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這樣,他把一切都弄顛倒了。馬克思曾經就此指出,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是「兒子生出母親,精神產生自然界,基督教產生非基督教,結果產生起源」。他的絕對精神,不過是上帝的別稱而已。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黑格爾的巨大功績是他闡述了發展的思想,提出了質量互變、對立統一和否定之否定三個規律,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作是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中,認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基礎。他說:「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說矛盾不可設想,那是可笑的。」黑格爾也把人類歷史看作是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是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的珍珠。

恩格斯後來給黑格爾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繫。」

黑格爾的社會政治觀點極為保守,他極力為普魯士國家的專制主義體制辯護,認為它們是最好的制度,應該永世長存。在他看來,道德的本質在於財產,法律的本質在於保護私有財產,而要維持私有財產制度,就必須有國家暴力。黑格爾極力鼓吹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極力鼓吹戰爭,說沒有戰爭整個社會就會是一潭死水,戰爭是防止國民腐化的一劑良藥。他的這一系列觀點,為以後法西斯的暴行提供了借口。

由於黑格爾極力為普魯士政府鼓吹,美化它,說它是絕對精神的最新表現,並沐浴在普魯士學院春風化雨的溫暖陽光里,他的對手就送了他一個「御用哲學家」的封號。黑格爾在大學極受學生歡迎,他的課堂常常被學生擠得水泄不通。據說當時也在柏林大學的哲學家叔本華卻對這些不以為然,於是他在同樣的時間開課,與黑格爾分庭抗禮。結果他大失所望,上他課的人寥寥,從來沒有超出過3人。

思想聖哲卡爾·馬克思

19世紀普魯士萊茵省的摩塞爾河畔有一座美麗的小城--特利爾。1818年5月5日,一個男孩在這座小城呱呱墜地,他就是後來名震全球的卡爾·馬克思。他的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特利爾高等上訴法院的律師,在當地聲望很高。母親罕麗達·普列斯堡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

馬克思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他是家中最大的男孩子,活潑調皮,善於組織各種遊戲,也很會講故事,深受父母的寵愛。他在小城接受了初等、中等教育,直到讀大學,才離開小城特利爾。

柏林大學在當時不僅學習氣氛濃厚,而且學術方面在思想學術領域都處領先地位。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學的是法學,但主要精力放在學習歷史和哲學上。在大學階段,他參加了傾向進步的「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吸取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在政治上成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堅決反對普魯士封建專制制度。

大學畢業後,馬克思開始為《萊茵報》撰稿,並於1842年10月擔任該報主編。11月他首次會見了恩格斯。馬克思在《萊茵報》發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魯士貴族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迫。1843年1月,普魯士當局決定從4月份起封閉《萊茵報》。股東們要求馬克思將報紙辦得溫和一些,馬克思斷然拒絕,並退出編輯部。不久,他和已經秘密訂婚7年的戀人燕妮舉行了婚禮。他們在美麗的萊茵河畔作了短暫的蜜月旅行,度過了在他們一生中最美好、恬靜的時光。

由於在普魯士難以積聚革命力量和進行革命理論的宣傳。1843年深秋,馬克思來到了法國巴黎。他住在工人區,廣泛接觸工人群眾,了解他們的生活;同法國的民主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工人秘密組織的領袖以及德國流亡者的秘密團體「正義者同盟」的領導人建立了密切聯繫;還時常出席法、德兩國工人和手工業者的集會並發表演說。與此同時,他研究了法國革命的歷史、空想社會主義以及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並參與主辦了《德法年鑒》雜誌。1844年2月,馬克思在這份雜誌創刊號上發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許多重要原理。文章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社會力量。此時的馬克思已經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隨後他和恩格斯合作先後寫成《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系統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於1846年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時,馬克思和恩格斯還對改造「正義者同盟」進行了努力,使「正義者同盟」領導人接受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並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底,「同盟」代表大會委託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起草「同盟」的綱領。這份綱領就是流傳後世的《共產黨宣言》,它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鬥爭的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極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統而嚴密地闡述了他們的偉大學說,成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了革命,馬克思和他的同志積極投入其中,但是革命最終被鎮壓,馬克思和家人被迫流亡倫敦。此後的很長時間裡,工人運動陷入低谷,馬克思開始總結失敗的教訓,埋首著述,倫敦博物館就是馬克思另外一所家。他廣泛收集有關各學科資料,如農藝學、工藝學、解剖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律學等,終於寫出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在這部巨著中馬克思闡明了自己經濟理論的主要基石———剩餘價值理論,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據統計,為了寫《資本論》馬克思閱讀過的書籍有1500多種,所摘的內容和整理的筆記有100多本。

19世紀60年代,工人運動出現新的高漲。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蘭等國的工人代表在倫敦舉行集會,決定成立國際工人組織並組成臨時中央委員會。馬克思作為德國工人代表被選入中央委員會,擔任德國通訊書記。10月份這個組織定名為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然而第一國際內部流派蕪雜,有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等,馬克思和恩格斯同這些流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堅決反對他們的改良主義、投降主義、無政府主義、分裂主義以及其他破壞第一國際的陰謀活動。

悲觀哲學家叔本華

作為時代的呼聲,19世紀上半葉湧現了一批悲觀主義詩人———英國的拜倫、法國的繆塞、德國的海涅、俄國的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湧現了一批悲觀主義作曲家———舒伯特、舒曼、肖邦,甚至貝多芬;尤其是造就了一個極度悲觀的哲學家———阿爾圖·叔本華。

叔本華1788年2月生於但澤(即今天波蘭的格但斯克,那時是德國領土)。父親是一個大商人,母親是一個頗有才氣的女作家。由於父母的性格不合,所以時常借著娛樂活動來減少相互間的摩擦,旅行就更是他們的家常便飯。就這樣,叔本華從小不得不時常隨著父母四處出遊。據說他的父親相貌長得令人不敢恭維,且脾氣也很暴躁,而他的母親則聰明美麗,且富文學才華,外國語也說得很流利。叔本華自己也曾說過:「我的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我的智慧則遺傳自母親。」這大概正是他自己特色的寫照,如果確定是這樣的話,那麼,叔本華在先天就已經播下了「怪癖」和「天才」的種子了。

叔本華8歲那年,隨父母遊歷,途經法國,在巴黎近郊滯留了一段時間,其父為了兒子能徹底學會法文,便把他託付給一位商業上的朋友,自己則攜妻返回到漢堡。叔本華在此處生活、學習了差不多兩年。據他自己稱,這是他一生中最最愉快、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歡樂時光。之後,他回到了漢堡的父母身邊,並在父親的刻意安排下,進入到一所商業學校讀書,以便將來能繼承父業。由於叔本華的父親是商界名流,母親又與文藝界人士素有往來,所以他家中常有名人雅士來往。也許就是因為這種環境,使得叔本華開始嫌惡商業生活的庸俗和那種市俗味道,心裡從此便埋下了做學問的種子,就連學校里的老師,也從這位小小年紀的人的身上發現出他的哲學天才來。但是,叔本華的父親堅信文人多窮的觀念,堅持不讓其獨子棄商從文。直到1804年秋,他的父親去世後,叔本華才脫離開囚役般的從商生活,真正踏上了學術研究之路。

歸納、總結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可以由下面幾句話來描述:人生是意欲(或稱之為意志)的表現,意志又是無法滿足的淵藪;而人生卻又總是去追求這種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叔本華,這樣一位一生不為吃、喝擔憂,不為奔走掛慮,不為仕途操心的哲學家,卻把人生描繪得如此灰暗,把幸福看得如此一錢不值,著實讓人感到驚奇。那麼,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呢?

叔本華的哲學以及一切細節,都在他的那本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有了充分的說明。儘管此書的出版時間是在1818年尾,但是,這本書的基本概念卻早在差不多4年前就已經在叔本華的腦海中形成了。1816年,叔本華正值28歲。可是,縱觀他後來寫的一切東西,我們不難看出,都是在證實或解釋他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的哲學思想,在那些著作中,這種哲學思想始終沒有變動,既沒有增加點什麼,也沒有減少點什麼。到了70歲的時候,他心裡仍然讓28歲時的觀念全部給佔據著,雖然他在這數十年中,仍然不斷地獲得新的更多的知識,但都絲毫沒有改變過他內心的一切。他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這就是:唯我主義的唯心論、唯意志論的哲學體系、反理性主義的哲學立場和悲觀主義的人生觀。

叔本華除了本行哲學之外,還兼習醫學、物理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生理學、法律學、數學、歷史、音樂等諸多學術領域,而且行行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且行行他都能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對待,都能顯出他獨特的個性來。他的音樂才能還受到了大音樂家瓦格納的讚賞。正如叔本華本人所說:「人類的問題不能單獨研究,一定要和世界的關係連帶著研究,……要把小宇宙與大宇宙聯繫起來看待。」

叔本華的哲學命運開始並不順利,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於1818年出版後,並沒有引起他所預想的轟動,一年半的時間內只賣出去了140本書,其餘的都報廢了。這使得他心灰意冷,非常傷心,於是他變本加厲地攻擊他的哲學對手黑格爾、費希特和謝林,說他們是哲學騙子。之後,他還去了柏林大學,不拿薪俸地講授他的哲學體系,可惜聽課的人太少。與此相同,各大學都不理會其人其書,似乎要證實他的斷言:哲學上的一切進步,都是在學院門牆之外取得的。尼采也說:「最使德國學者惱火的,莫過於叔本華與他們迥然不同。」

1831年8月的一場霍亂迫使叔本華逃離了柏林,跑到了法蘭克福。這一沉寂便是20個春秋,直到1851年。人們在讀到他的最後一部著作《附錄和補充》時,才恍然大悟,認為叔本華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他的哲學整整沉寂了30多年。終於,他像一個從一場長期艱苦的戰爭中凱旋歸來的英雄,頓時名噪全歐、譽滿天下。各國人士絡繹不絕地去拜訪他;全國的報章雜誌不斷地登載他的名字;他的信徒們三番五次地為他畫像、雕像,之後當神一般的供奉在屋中,頂禮膜拜。說來也令人難以置信,這其中竟然還有兩位太太曾去造訪過他。叔本華的哲學為什麼會有這樣深遠的影響,如此的魅力呢?這首先應歸功於他獨樹一幟的「意志哲學」,其次,他那超群的語言才華也功不可沒。叔本華這位素來被稱為極憂傷、極悲觀的哲學家,最後大概是「樂極」地躺在沙發上溘然辭世。

詩人哲學家尼采

20世紀的序幕剛剛揭開,尼采就悄然長逝了。今天,新的世紀又開始了,倘若要探溯上世紀西方思潮的源頭,我們發現確實不能撇開尼采。有人說,在上個世紀的思想家中,若要舉出兩位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人物,當推馬克思和尼采。他們都不是學院式的哲學家,但卻震撼了整個西方社會意識。

在西方的哲學史上,尼采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他本身提出「重估一切價值」,對所有的哲學進行批判,但在二次大戰後,自己卻成為批判的對象。人們對他毀譽不一,用不同的觀點對他的思想作出各種各樣的解釋。尼采也常常遭到誤解,有人說「尼採的生平和著作是近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上受到最嚴重曲解的現象」。作為思想家的尼采是充滿矛盾的複雜人物,要真正理解他是很不容易的。

1844年,尼采生於德國東部呂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個寫有神學著作的虞誠信徒,父親和外祖父都是牧師。未滿5歲時父親病死,此後他便在母親和姑母的撫育下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865年,在波恩大學攻讀了半年神學和古典語言學的尼采,斷然決定放棄神學,專修古典語言學。對於一個牧師世家的子弟來說,這不啻是一個反叛的信號,後來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敵。與此同時,這個曾經與同學們一起酗酒、浪遊、毆鬥的青年人突然變得少年老成起來。他退出了學生團體,離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1869年,尼採在李契爾的推薦下到巴塞爾大學任古典語言學教授。也許,這位前程無量的青年學者要安心治他的學問了?並不。僅僅兩年以後,尼采出版了他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臘悲劇起源的小冊子,同時宣告了尼采自己的悲劇生涯的開始。它引起了轟動,既受到熱烈的讚揚,也遭到激烈的攻擊。在正統語言學界看來,一個語言學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圖古典語言的精妙,卻用什麼酒神精神批判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全然是荒誕不經」。他遭到了正統語言學家們的激烈批評。尼采發現他的教室空了,不再有學生來聽他的課。

尼采嘗到了孤獨的滋味。但是,他有他的慰藉方式:叔本華的哲學和瓦格納的音樂。還在學生時代,尼採在一家舊書店裡偶然地購得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欣喜若狂,一口氣讀完了。後來他回憶說,當時他漫遊在一個願望的世界裡,夢想找到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能夠把他從時代的缺陷中拯救出來,教他在思想和生活中重新變得單純和誠實。正當他懷著如此渴望的時候,他發現了叔本華。他覺得叔本華就像是特地為他寫了這部著作一樣。

正當尼采陶醉於叔本華哲學的時候,他又發現了另一位天才,他就是劇作家瓦格納。由於尼采也深愛音樂,所以便被瓦格納深深地吸引住了。尼采欣賞瓦格納富有革命性的作品,而且二人都對叔本華懷著一份喜愛和崇敬。

正是在叔本華和瓦格納的影響下,尼采寫出了那本得罪德國正統語言學界、斷送自己學術前程的著作。正是在與叔本華和瓦格納的不斷交往中,尼采發現了他們的不足,也漸漸發現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這些都反映在了尼采後來寫成的、富於影響的代表作《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與惡》以及《權力意志論》里了。

在自己的體系里,尼采進一步發展了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傾向,他用權力意志代替了叔本華的生存意志,並試圖把叔本華的消極絕望的悲觀主義改造為積極樂觀的行動主義。其哲學的意義主要體現為對西方文化的兩大支柱———理性主義和基督教的批判。

尼採給西方文化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動,在他之後,人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理直氣壯地以「理性」動物、「道德」動物自居了,人的虛榮、鄙俗、偽善、平庸的一面被尼采毫不留情地剝落在人前,讓人無地自容。人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權力意志這個被掩蓋已久、被壓抑已久的人性中最深刻的東西,無論你是去極力地否定它,還是去勇敢地肯定它,你都會感到內心的震顫,這就是尼采哲學的威力所在。

尼採在凄苦和精神錯亂中過完了自己的餘生。去世以後,他的哲學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他的權力意志哲學和超人哲學對德國社會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赴前線的德國士兵的背包中有兩本書是最常見的,一本是《聖經》,另一本是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採的強權思想對希特勒的影響也是眾所周知的,其中有一句格言為希特勒終生恪守:「強人的格言,別理會!讓他們去唏噓!奪取吧!我請你只管奪取!」尼采和希特勒都是狂妄自大的人,所不同的是,尼採的瘋狂是學者型的,只停留在口頭和字面上;而希特勒是一位實踐者,他把前者的思想付諸於實際行動。

無論如何,尼采思想是現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聳立的里程碑。在尼採去世後的一個世紀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如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里爾克、赫塞、托瑪斯·曼、斯蒂芬·喬治、蕭伯納、紀德和薩特這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

存在主義之父海德格爾

1945年,精神幾乎接近崩潰的原弗萊堡大學校長、著名的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神情沮喪地坐在被告席上,傾聽著「清除納粹化委員會」提交的一份有關他在納粹期間所作所為的總結報告。經過一系列長時間的聽證會,弗萊堡大學最終作出了一個嚴厲的裁決:剝奪海德格爾在大學授課的權利,取消名譽教授的頭銜,但仍允許參加大學的其他活動。從根本上說,海德格爾的教學生涯從此結束了,連同他的所謂「國家社會主義」的納粹思想一起,被塵封到歷史的記憶之中。

海德格爾(1889—1976年)是西方哲學史上一位有獨創性的、影響廣泛的思想家。在20世紀上半期,他的名字幾乎就是哲學的代名詞。

海德格爾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趣,而且表現出了在哲學上的早熟和天賦。在18歲的一天,海德格爾從一個鄉村牧師手中借到了一本題為《論存在在亞里士多德那裡的多重含義》的書,立刻迷上了它。由此,便產生了20世紀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思想。這個讓年輕的海德格爾如此著迷的問題,就是「存在是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困擾了不知多少位哲學家,但海德格爾希望自己能給它一個解答。

1909年,海德格爾來到了弗萊堡大學學習神學。他馬上發現神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問,而哲學對他卻有無比強烈的吸引力。當時,胡塞爾的現象學正在學術界興起,海德格爾馬上對它產生了很濃的興趣。胡塞爾的兩卷本哲學巨著《邏輯研究》也成了他反覆閱讀的案頭必備書。不久,海德格爾決定放棄神學學習,轉攻哲學。

在以後的日子裡,海德格爾大量閱讀了尼采、克爾凱戈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謝林、黑格爾、狄爾泰等哲學家的著作;廣泛地了解了當時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在此過程中,海德格爾受到了李凱爾特、舍勒等人的影響,並完全接受了胡塞爾的現象學。1913年,海德格爾獲得了弗萊堡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後做了母校的講師。

1916年4月,享有盛名的現象學哲學創始人胡塞爾來到弗萊堡大學擔任哲學講座教授。這時海德格爾得以有和胡塞爾直接交流的機會,這對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思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相互的學術交流中,他們兩人都得到了思想的發展,以至於胡塞爾說出了「現象學,這就是海德格爾和我」的話。

1925年冬,馬堡大學提名海德格爾擔任該校的教授,但教育部沒有批准,理由是他沒有正式的著作出版。於是,海德格爾便將他對存在的多年思考所得,選其中成熟的部分寫了出來,整理髮表了。這就是使海德格爾一舉成名的、20世紀劃時代的哲學巨著———《存在與時間》。在這本書中,海德格爾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存在是什麼的問題,和存在與時間的關係問題。這本書在出版時有40多萬字,但只是原寫作計劃的1/3。由於種種原因,後面的部分沒有續補。但海德格爾宣稱他後來發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展現了他哲學思想的全貌。由於這本書,海德格爾被視為現象學學派的發展者、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隨著《存在與時間》的發表,海德格爾聲名大振。在胡塞爾的力薦下,1928年,海德格爾接替了老師,任弗萊堡大學哲學講座教授。在這段時間,海德格爾發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講演,對存在與時間的問題進行詮釋和展開。正在此時,海德格爾的政治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大事。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取得了政權。而差不多就在同時,風華正茂的海德格爾當選為了弗萊堡大學的校長。和許多正直科學家不同的是,海德格爾採取了和納粹政權合作的態度,並在公開場合為希特勒和國家社會主義鼓吹。這直接導致了文章開頭一幕的發生。

海德格爾的這些行為,雖然與他的種族主義情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也同他的哲學思想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中一個最為核心的因素,便是宣稱存在與時間的密不可分,存在本身就包含了一個無法剔除的時間維度。作為一種「生存哲學」,它意味著人的戲劇性———此在的「現實的」到達在場———不只是出現在歷史中,它本身就是歷史。「歷史性」是海德格爾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以描述人生在世的固有歷史特徵。然而,如果真的是這樣,這種純粹的生存哲學與生活實踐的關係,就變得彼此遠離,或者說變成了一種無足輕重的「理論哲學」。但這種結論卻非常適合于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因為在他的哲學中,克服「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這兩者在傳統哲學上的劃分,已轉化為一個有計劃的理論目標。所以,海德格爾總是不斷地告誡我們,在慎重地面對世界時,「此在」就已經是哲學性的了,而「思」本身也已是實踐性的了。著名思想家哈貝馬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從海德格爾1933年校長就職演說開始,他的哲學本身就經歷了重要的轉變:這一哲學不再是一種原來的「第一哲學」,而是變成為一種真正的世界觀。至此以後,人們就越發難以為海德格爾那種假定的純粹性或「哲學自足」加以辯護,相反,這些思想卻逐漸與某些意識形態和歷史哲學的考慮融合起來了。

眾所周知,哲學和生活行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是直接性的,而是必須藉助於某些中介性因素。在海德格爾這一個案中,它的中介性因素便是由他的「政治哲學」所提供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他的那種納粹化的「國家社會主義政治思想」,為他對這個世界的政治形勢的理解提供了哲學上的依託。在他的「西方———日耳曼歷史此在」的單一性理論中,海德格爾的哲學信念是,只有日耳曼人「此在的復興」,才能把西方從持續的虛無主義沒落中挽救出來。但是,他並沒有想到,這一信念不僅很快灰飛煙滅,而且還給全人類的存在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存在主義大師薩特

1980年4月15日,薩特逝世於巴黎魯塞醫院,終年75歲。當時的法國總統德斯坦發表談話:「我們這個時代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智慧之星。」唁電像雪片一樣從法國各地飛來,世界各國的輿論也紛紛表示哀悼。4月19日,薩特遺體下葬蒙巴那斯公墓,數萬群眾自發跟隨靈車,哀榮之盛,無疑是法國20世紀最隆重、最觸動公眾感情的一次葬禮。

薩特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20世紀世界思想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數十年多方面創造性的活動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學著作、政治評論和文學作品的創作。他在政治上傾向進步與革命,屬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學上屬於主觀唯心主義;在思想上,肯定人的價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誕世界裡的出路與歸宿,主張人道主義思想。薩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領袖。

薩特出生於巴黎,父親是海軍軍官,在他一歲多時就去世了。薩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外祖父是一位語言學教授,家中擁有大量藏書,使兒童時代的薩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獲得了大量豐富的知識。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學,學習成績優異,期間他接受了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影響。1924年至1928年薩特在具有現代法蘭西思想家搖藍之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1929年,他在全國大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獲得第一名,並結識了一同應試、獲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後的歲月中,波伏娃成為薩特的終身伴侶與戰友。

1933年薩特赴德留學,悉心研讀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等人的哲學,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體系,這就是一切從人的意識出發來研究人和這個世界,把人的主觀意識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但當時薩特關注的「人」僅僅局限在學術研究中。與此同時他開始了文學創作。二戰爆發後,薩特應徵入伍,次年在洛林地區被德軍俘虜,隨後在戰俘營中度過了10個月的鐵窗生涯。

戰爭與現實使薩特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戰前的個人主義和純粹個人轉向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開始用文學干預生活。1941年獲釋後,他繼續從事教學和創作活動。40年代是薩特創作的黃金時期,有大量作品問世。1945年與他人合作創辦了《現代雜誌》,評論當時國內外重大事件,並從此成為職業作家。

薩特是法國戰後重要文學流派存在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噁心》是存在主義的著名小說。小說通過一個神經質的、孤獨的知識分子洛根丁的眼睛透視了一個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孤獨、空虛荒謬的現實世界,揭示了自己早期的存在主義哲學觀點: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虛無的,人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無益。小說通過洛根丁對人生目的的懷疑和探索,概括了一代人的感受,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洛根丁也因此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存在主義人物。

薩特主張「介入文學」,也就是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會的活動中去,對各種政治事件和社會問題表明自己的見解;文學作品要干預社會現實。在創作方法上,他主張寫真實,不講究藝術雕琢和浮華的辭藻,但求文字樸質自然。他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法國文學有重要影響。

作為精神文化領域裡的一位巨人,薩特留下了豐厚的業績,其論著、作品有50卷之多。在哲學上,他是20世紀存在主義首屈一指的代表,其專著《想像》、《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與《方法論若干問題》等,已成為20世紀西方哲學思想發展史中的經典。

哲學家薩特的非凡之處在於,他不僅是體系與思辨的大師,而且善於把他的哲學帶進人的生活,與人的生存狀態活生生地結合起來。他哲學思想的核心「自我選擇」已發展成為一種生活哲理,影響著二戰後一代又一代人,在法蘭西乃至全球範圍,生命力都強盛不衰。

薩特可謂是轟轟烈烈地度過了一生。在20世紀的思想史、文學史上,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能在生前不斷地享受著巨大的社會轟動效應,也沒有人像他那樣善於製造社會轟動效應。例如,在戰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他的哲學思想與文學作品大為流行,風靡歐美以及日本等國,狂熱的青年甚至在服飾與語言上都力求標榜出對薩特的信仰。此時,薩特儼然一代宗師、一朝教主接受著青年一代的膜拜,雖然他在1945年的一次會上還這樣宣稱過:「存在主義,我不知此乃何物。」

1964年,瑞典皇家學院決定授予薩特諾貝爾獎,他堅決予以拒絕,表示「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諾貝爾獎的授獎台這個高不可攀的地方有史以來竟頭一次受到了輕視與冷落。薩特的缺席比他的出席更引起全世界的驚愕與震動。

 
推薦閱讀:

二十幾歲女人應該有的思想
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怎樣的?
簡樸親真 (首愚法師)
大家有無某方面能力突然間提高很多的案例?自己的經歷是什麼?又是什麼原因使自己提高的,是使用了什麼方法還是其他?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