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小史

點擊上面藍色文字↑↑↑訂閱我們!

搜索微信號:dili360或中國國家地理

墓室壁畫《狩獵圖》

魏晉:萌芽

特點:人大于山

原因:魏晉時期,混戰連年,世家大族為了鞏固其自然經濟,推崇無為、清凈、自然的老莊哲學。也因看不慣朝廷內的階級鬥爭,士人們紛紛歸於山林。一時間,描繪忠臣孝子、賢王名將的題材不被青睞了,而表達士人們喜好與精神的山水畫應運而生。

代表人物:顧愷之 宗炳 王微


六朝—隋初:停滯

特點:停滯不前

原因:歷史過短,只限於文人自畫自賞,傳之不廣。此外,山水畫的技法需要時間探索。

代表人物:


隋代-唐初:發展

特點:繪製於建築上

原因:隋唐大興土木,很多畫家本身就是建築師,設計建築時會創作大量的山水背景。直到唐初閻立本、閻立德二人,將山水從建築畫中剝離出來。

代表人物:閻毗父子、展子虔


李昭道(傳) 《明皇幸蜀圖(摹本,局部)》

唐代:變革

特點:空勾無皴

原因:山水畫從地形、圖經式脫離出來,被嫁接了許多原本用在人物畫上的技法與線條。加之吳道子提倡以氣勢、精神畫山水,李昭道對渲染賦彩身體力行,衝擊了山水畫原本的纖麗形式。後來,崇尚佛道的王維將自己的情趣賦予水墨畫中,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代表人物:吳道子、李思訓、李昭道、王維


董源《溪岸圖》

唐末-五代初:小高峰

特點:山水畫成熟的起點

原因:唐末政治格局動蕩,文人畫家到蜀地避亂,繪畫中心和力量都轉移到成都。此時,士人消沉情緒很重,偏好隱逸、佛道、山水題材。

代表人物:關仝、荊浩、董源


屈鼎《夏山圖》

北宋:成熟期

特點:大山大水

原因:在經歷了唐末至五代的小高峰之後,後世畫家爭相臨摹前世,成就頗多。此時,帝國統一、經濟發達,山水畫也漸漸成熟。

代表人物:范寬、李成、燕文貴、許道寧、趙佶


北宋中後期:文人畫

特點:體現文人審美情趣

原因:文人處理公事之餘,用筆隨意點染成畫。文人好發議論、論因文傳、文因人貴,對山水畫史影響很大。

代表人物:蘇軾、米芾


佚名《山弈候約圖軸》(局部)

遼金:兩種風格

特點:遼金畫與漢畫並存

原因:遼代、金代都是短命的王朝,「一國兩制」分地、分俗而治導致了兩種畫風:漢人畫家所繪的接近於宋朝的畫風、契丹人所繪的近於六朝隋唐時的畫風。

代表作品:慶陵山水壁畫、《赤壁圖》


馬遠《踏歌圖》

南宋:變革期

特點:水墨剛勁、邊角小景多

原因:南宋是一個特殊的朝代,半壁江山已拱手他人,人們的忍耐限度崩潰了。畫家們心中奔騰著愛國的熱血,思想中沉縈著復國的大計,於是在山水上他們也不做精細的描繪,而是用剛性的線條、激促的頓挫、猛烈的大斧劈皴來表達自己。

代表人物: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趙孟頫《雙松平遠圖》

元代:換一種表達

特點:抒懷寫意

原因:元代國勢平穩,人們從不知存亡幾時的緊張狀態中擺脫出來,人心又恢復了生態和彈性,歸於自然。由此,產生了一批抒懷寫意的山水畫。

代表人物:趙孟頫、錢選、黃公望、吳鎮、倪瓚、方從義


唐寅《山路松聲圖》

明代:平庸里的流派

特點:派別林立

原因:明朝對待士人的政策比較苛刻,限制了山水畫的發展。總體來說,明代的繪畫成就不高。更為重要的是,由於經濟繁榮、市民激增,促進了各個畫派的形成和紛生,也毀壞了繪畫的市場。因為賣畫容易,輾轉相抄,每一流派出現便流弊紛現。於是,明代的山水畫總是在前朝的技法構圖中打圈子。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周臣、唐寅、仇英、陳洪綬


石濤《巢湖圖》

清代:持續衰落

特點:萎靡沉悶

原因:「萬馬齊喑究可哀」的社會氛圍,讓山水畫也面臨這樣的困境。細論之,清朝山水畫分為三股勢力:遺民派、自我派、仿古派。

代表人物:王時敏、漸江、八大山人、石濤、龔賢、王原祁

本文選摘於《中華遺產》2014年12月刊

訂閱2015年雜誌在微信中訂閱「2015年《中華遺產》雜誌」贈精美行事曆一本,禮品隨1月雜誌一起郵寄,寄送方式為郵政平信,微信訂閱免郵費。下單成功之後虛擬發貨,按起訂時間每月按時郵寄。《中華遺產》每月1號出刊,出刊之後郵寄雜誌。如果發刊超過20天未收到,請撥打會員專線 4006521360。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即可訂閱雜誌 ↓↓↓

推薦閱讀:

後續報道:山水華府意見書
家庭一進門應看到什麼畫?這幾款吉祥山水畫良心推薦
旭日東升山水畫財運擋不住
明 蕭雲從畫選 設色山水
寫意山水花鳥的的畫法

TAG:中國 | 山水畫 | 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