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才是社交王道-頭條網

編輯/駱海濤

請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正在參加一個小型派對,或者一場普通的商業交流會議。

你想到的是人們在一片嘈雜中相互寒暄,對吧?

在我們由來已久的印象中,要交新朋友就必須不斷把自己高調地曬出去,也就是說,社交這東西只有性格外向的人玩得起。

錯。性格內向者會玩得更好。

大約兩年前,蘇珊·凱恩(Susan Cain)出版了名作《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從此,外向和內向這對雙胞兄弟各自的優劣就成為了企業行為學家討論的熱點話題。

我們再也不能把性格內向的人單純地理解成怕出門怕交流的宅男宅女。但是,我們顯然還沒弄清楚,性格內向的人如何利用自己的性格特徵來發展人際關係網——也就是人脈。

不管你喜不喜歡閑聊,喜不喜歡和雞尾酒,以下五個方法都能讓你在一片嘈雜中找准方向——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一、有的放矢

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單聊,不喜歡群聊。只可惜人生就是充斥著永無休止的群聚。

不過,這些大場面貌似都能被化整為零。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個人身上,在每一場聚會前做足功課,弄清楚哪些人會參加,哪些人是你想認識的,那些人和你有沒有交集,希望有怎樣的收穫……只要做好準備,就能更容易接近自己想要接觸的人。

二、長話短說

性格內向的人依靠獨處恢復精力,一旦到人群中去,這些精力往往就會消耗殆盡。

所以,做足功課,然後和關鍵人物聊上幾分鐘,那就夠了。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告訴對方自己會再聯繫,並提議一起喝咖啡或者吃午飯,幾乎沒有人會拒絕。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更舒適的環境下見第二次面了。

三、寧缺毋濫

有一點要牢記在心:要建立一個健全而高效的人際關係網,必須重質不重量。正如Posse公司的CEO蕾貝卡·坎貝爾(Rebekah Campbell)(她覺得自己很內向)近期在紐約時報中所說,15位有多年交情的牛人老朋友遠比一大堆泛泛之交有價值。

事實上,要和一大堆人保持聯繫,既費時,又吃力不討好。就算做得到——老實說,性格內向的人不太可能做得到——得到的也只是一堆幫不上什麼忙的泛泛之交。

正確的做法是,把精力留給「交際牛人」,也就是有成熟的人際關係網的人。只要和這種人搞好關係,他的人際關係網也能為你所用。只要和一個人交際,就能相識滿天下,這就是性格內向的人夢寐以求的。

四、耳聽八方,沉默是金

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多年前就已經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要交到新朋友,或者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最保險的方法是提升對方的存在感。

性格內向的人懂得去傾聽,而大多數人正好都希望自己有聽眾。不要浪費精力去講自己的故事,專心聽你的新朋友說話就行了。這樣不但能給對方很好的第一印象,還很有可能學到有用的知識,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機遇。這不正是和別人交流的初衷嗎?

五、線上練習

除了面對面的交流,還要有通過社交媒體的交流。線上的交流方式能消除性格內向的人的「交流恐懼症」,因為這樣的交流既不涉及群聚,又能和重要的朋友保持聯繫。此外,還能讓事先做好的功課更有用武之地。

綜上所述,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一樣,在發展人脈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因為那種看似不利於交流的性格可以變成優勢。不必呱啦呱啦講個不停,也能交到價值連城的朋友。

文/Josh Mait


推薦閱讀:

內向的人如何才能自在地混跡於社交場合
「你這麼內向,肯定一事無成吧」
百分之90的女生不會喜歡內向的男生,這些原因你知道嗎?
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TAG:內向 | 社交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