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用鏡頭講述金融故事——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徐波訪談

攝影是色彩藝術的文化傳承,按下快門的瞬間,事件定格,物象凝固,而好的作品不止於再現,其中蘊含了迴環往複的韻味,深藏了萬千形態的活力和精神。那麼,當攝影和金融相遇,又將演繹出怎樣的精彩故事?近日,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主席徐波,請他談談鏡頭下的金融故事。

獨具特色的金融攝影愛好者

記者面前的徐波親切、爽朗而又沉穩,在問及他眼中的金融攝影愛好者具有的特點時,徐波介紹說,目前,全國金融從業人員有800萬人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攝影愛好者是基層從業人員,在這一部分攝影愛好者中,有的是職業金融攝影愛好者,即利用攝影做好本職宣傳工作;有的是業餘金融攝影愛好者,即對攝影的熱愛和工作沒有任何關聯,而是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去創作。

「和一般的攝影愛好者有所不同,上述兩種金融攝影愛好者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徐波說,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金融攝影愛好者所接觸的行業工作是一般攝影愛好者接觸不到的。如每屆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全國攝影藝術展都設有一個金融類影展,這是專屬於金融攝影愛好者的影展,因為一般攝影愛好者接觸不到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環境,無法創作出金融攝影作品。二是在金融行業,金融攝影愛好者起到了協助各級組織做好各方面宣傳工作的骨幹作用,特別是對黨的路線方針的學習和執行。如在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第四屆(農行杯)全國攝影藝術展中,農業銀行在基層舉辦了「基層黨建行」徵稿活動,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精彩活動激發創作熱情

為了積極配合中國金融工會、中國金融文聯做好主題宣傳工作,服務基層,同時也為了給協會會員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激發金融攝影愛好者的創作熱情,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組織了很多精彩的攝影活動。徐波向記者介紹說,除了前面提到的每兩年一屆的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全國金融攝影藝術展之外,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在每個屆展之間還會組織一個主題展,如在第三屆(郵儲銀行杯)全國攝影藝術展和第四屆(農行杯)全國攝影藝術展中間舉辦了主題為「中國夢金融夢」的影展;2014年還舉辦過金融系統勞模人像展等活動。

在談及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近幾年比較有特色的活動時,徐波表示:「連續幾屆參加平遙國際攝影節收穫頗豐。」2015年,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推薦11位作者到平遙舉辦優秀作品展,其中有兩位作者獲得優秀攝影師獎;2017年,在平遙國際攝影節期間,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舉辦了「美麗中國」全國百名金融攝影人作品聯展,200位作者參加活動,400幅作品參展,是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舉辦17屆以來,機構參加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徐波告訴記者:「『美麗中國』全國百名金融攝影人作品多數出自於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最基層的會員,主要以風景為主,在中國攝影界以及攝影愛好者當中反響非常好。」

「『青天河中國紅』專業攝影創作採風活動也比較有行業特色。」徐波介紹說,為了方便協會會員進行專題性創作,同時宣傳旅遊景區,促進當地旅遊的發展,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和河南焦作博愛縣青天河風景旅遊管理局合作建立了首個創作基地,即國家5A級青天河景區;並於2017年10月22~27日,專門組織了30多位在國際、國內各類攝影大賽中屢獲獎項的攝影家以及在影像藝術研究方面造詣較高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為期5天的「青天河中國紅」專業攝影創作採風活動;景區的美麗景色激發了採風團的創作熱情,活動採取集中和分組、自行組合拍攝相結合的方式,尋找最佳拍攝點進行攝影創作。當記者問及在同一個景點創作出來的作品是否會雷同時,徐波很堅定地回答說:「不會!面對同一個景點,每一個創作者的觀察角度、選取角度不同,且個人的文化素養、攝影水平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都不同,不可能拍出雷同的作品。」

藝術創作源於熱愛,成於思想

徐波說:「藝術創作,是草長鶯飛的過程。從一個念頭的產生到其逐漸繁盛,其間所經歷的,大約是一個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西藏是個神秘的地方,那裡有天高地遠的壯闊,有可以觸摸天際的神奇,令無數攝影人心嚮往之,慕名而去。徐波堅持10年航拍西藏,創作出了《鯤鵬極目》,讓人們領略到祖國西部的河山之美。《流動北京》作為徐波的全新力作,更像是對平凡生活的一種表述,同樣打動人心。

在記者問及他攝影創作的心路歷程時,徐波說:「我對攝影的熱愛起源於80年代中期,那個年代『攝影』還被叫作『照相』,照相機都還屬於稀罕物,當時自己只是一個玩家,直到2002年與朋友一起去了拉薩周邊地區,那裡純凈的景色、優美的風光深深地吸引了我,激發了我藝術創作的靈感,也讓我真正愛上了攝影這門藝術,從而創作出了《鯤鵬極目》。」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指出,「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對此徐波表示,自己作為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更應該創作出有溫度、接地氣的作品,於是開始利用手機記錄北京,用手機鏡頭凝固老北京的昨日今天,遂形成系列作品《流動北京》。

談及金融攝影愛好者該如何打開創作思路,如何進行藝術創作,徐波談了自己的見解。「打開創作思路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熱愛創作,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文、紀實、新聞,雖然攝影的主題不同,但作品的形成都是源於熱愛,《鯤鵬極目》和《流動北京》的產生也不例外。」徐波認為,所謂創作,大約都是從一個思想出發,構建骨骼,豐滿血肉,直至變成細節豐富、內涵審慎、外延廣闊的個體,直至「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進行藝術創作時,不同的人對同一個風景的理解不盡相同,創作出的作品以及傳達給讀者的意境也就不同,因此,除了技術和技巧,思想也很重要。「金融攝影愛好者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基層工作環境,想要創作出有溫度、接地氣的好作品,就應該利用好這個優勢,圍繞身邊的人和事去創作。」徐波認為,獨到創作思想的形成有賴於豐富的閱歷和一定的文化積澱,金融攝影愛好者平時應該多觀察,多讀圖,這樣才會有好的圖片構思,也才會有佳作問世。

責任編輯:謝香玲

推薦閱讀:

債衛士榮獲2018中國金融科技品牌價值TOP50
2018·愛分析中國金融科技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共話市場變革新機遇
一文讀懂中國金融體系:錢是如何流動的?
如何推進中國金融改革?

TAG:中國 | 金融 | 鏡頭 | 攝影 | 故事 | 協會 | 訪談 | 中國金融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