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兒扮「偽娘」
06-02
家有男兒扮「偽娘」 偽:假的,不真實;娘:在古漢語中一般指女子,少女。「偽娘」意指不真實的女子,也就是男兒女性化。在今天有很多父母抱怨說:「自己的兒子缺少男人的陽剛之氣,多了幾分淑女窈窕」。有相當一部分男孩子弱不禁風、柔聲細語,本應是勇敢好動,卻是羞澀好靜;本應是果敢堅強,卻是優柔寡斷;本應是探索冒險,卻是循規蹈矩,男孩子的這種「反常」的發展,不僅讓父母們「愁上心頭」,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來自教育界的不同聲音,讓那些具有「偽娘」特質的男生更是錦上添「媚」。「偽娘」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被嚴重化和異化,父母不能接受,社會也往往會投去異樣的目光,對他們評頭論足、指手畫腳,他們非主流的言和行,讓父母們從心裡為之「擔憂」。其實,父母們沒有必要大驚小怪,更不要以為自己的兒子會有心理上的異常,他們只不過是從說話和行為上有些不同而已。父母要重視的,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成了一名「偽娘」呢?父母之愛,奪走男兒英雄本色父母的過度關愛,讓男孩子沉溺於愛的溫床上,慢慢忘記了自己的男兒之身。特別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讓男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媽媽在一起,母性的特質都會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媽媽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模仿。雖然有的媽媽也能夠培養孩子的勇敢、堅強,但是,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媽媽所不能替代的。在我的個案諮詢中就有這麼一位名副其實的「偽娘」,男孩,14歲,可惜已經休學在家,孩子的言行舉止,簡直是媚氣十足。孩子從小就由媽媽帶著,爸爸因為工作原因很少在家,於是,這位媽媽對孩子百般呵護,帶著一種補償的心情愛孩子,孩子的父親偶爾回家一次也只是給孩子錢,缺少心理上的溝通和交流,更不用說和孩子一起互動搞一些活動了。父母的愛緊緊地包圍著孩子,也縮小了孩子的視野和自由發展的空間,於是,孩子變得縮手縮腳,沒有自信,更缺乏勇氣,不敢獨自一人去面對外界的環境,牢牢地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沒有哪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愛——一定要有分寸、要把握度,不能讓自己的愛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絆腳石」,更不能因為自己的愛,讓孩子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軌道。包辦代替,讓男孩不知者有畏從小不讓孩子動手做事,已經成了家庭教育中的一大「怪相」,很多父母也知道,讓孩子多動手,多鍛煉,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可是,一到事上就會變得「捨不得」,包括最簡單的吃飯、穿衣、背書包這樣的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都要越俎代庖,為了孩子「事必躬親」。「媽,我的鉛筆,媽,我的橡皮,媽……」,這是年齡小一點的孩子經常會對媽媽說的話,面對這樣的事情,父母就應該果斷的拒絕,而不是事事滿足於孩子的要求。一名13歲的男孩,弱不禁風,慢聲慢語,自己竟然不會系鞋帶,獨自一人在家時從來不會自己做飯,只有泡速食麵,並且都是由父母買好放到家裡,把開水燒好。因為擔心孩子自己不能燒水,怕電著,怕燙著。父母包辦代替,減少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雖然暫時性的會照顧好孩子,但是,從長遠來看是害了孩子。孩子會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認識身邊的事物,通過一次次的嘗試,會慢慢的建立起自信,同時也能夠挖掘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其潛能。一個孩子自信的建立,會增加一個人的自尊感,一個高自尊的人,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的。父母幫孩子做事,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百害而無一利。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不敢嘗試,缺乏自信,對一些自己能做而沒有機會嘗試的事情存有畏懼之心。父母要做的並不是代替孩子做事情,而是指引孩子,讓孩子動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偽娘」的特徵無非體現在三點,一是外表酷似,甚至於勝似女性,二是言行舉止都基本等同於女性,三是人格特質趨於女性,害羞、嬌媚等,經過偽裝和化妝之後,很容易讓人和真實的女性混淆。但是,他們本質以及自我的心理仍然是「男兒之身、男兒之志」。沒有哪一個男孩子天生就是「偽娘」,大多都是受到後天的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慢慢的「演變」成了不真實的「女子」。「偽娘」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也並不是媽媽帶孩子就一定會帶出「女氣十足」的男孩子,更不是爸爸就一定能百分百的教出「陽剛之子」,父母一定要清楚教養孩子的目的是什麼?不是讓男孩子看起來像個男人,而是要讓男孩子做起事來更像個真正的男人。這就需要父母們用正確的愛的方式去教養男孩子,多給男孩子自己動手做事的機會,讓他們在鍛煉中慢慢成長!作者:劉平易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體驗新版博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稱為偽娘?
※100男人看了99人會失眠 偽娘除外
※偽娘、扶她、人妖的區別是什麼?
※一集美劇帶你認識跨性別女孩(葯娘)
TAG:偽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