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順是文殊菩薩化身
有病者,師對之危坐少頃即愈。或生而聾者,順召之與言,耳即;或生而啞者,順就與之悟,即能
言;或狂而顛者,順使人領住,向之禪定少選,彼即拜謝而去。杜順法師所到之處,都能給人拔苦得樂,解除人們的痛苦,同時還廣泛宣揚佛教思想。久而久之,名聲遠播,受到人們讚譽。隋文帝對杜順法師尤加尊崇,每月撥給供物,以資所用。此外,關於他的一些神異之事,文獻記載頗多。如《續高僧傳》卷25中說: 清河張弘暢者,家畜牛馬,性本弊惡,人皆患之,賣無取者,順示語慈善,如有聞從,自後更無抵嚙,其道發異類為如此也。常引眾驪山,夏中棲靜。地多蟲蟻,無固種菜。順恐有損害,就地示之,令蟲移徙,不久往視,如其分齊,恰無蟲焉。……武功縣僧毒龍所魅,眾以投之。順端拱對坐,龍遂託病僧言:禪師既來,意無久住。極相勞嬈,尋即釋然。故使遠近瘴癘、淫邪所惱者,無不投造。順不施余術,但坐而對之,識者謂有陰德所感,故幽靈偏敬致。……因行南野,將度黃渠。 其水泛濫,厲涉而度。岸既峻滑,雖登還墮。水忽斷流,便隨陸度。及順上岸,水尋還復。門徒目視而不測其然也。所以,感通幽顯,聲聞朝野。多有鄙夫利其財食,順言不涉世。由此看來,杜順和尚確有諸多神異,但都是本著佛家思想——救苦救難,慈悲為懷。當然,也有一些唯利是圖的卑鄙小人,想利用杜順的神異功能為他們謀求錢財,但遭到杜順的拒絕,並及時為他們宣講佛法教義,教導大眾誠實處世,用勤勞智慧創造美好生活。佛教是積極向上的,只有不斷努力,生活才能充滿活力。只有那些邪魔外道,才利用神通圖財謀利,胡作非為。 杜順法師常遊歷市井山野,隨機說法,「其言教所設,多抑浮詞,顯言正理」。後住於終南山,宣揚華嚴教綱。常讓人們讀誦《華嚴經》。在《華嚴經傳記)卷四中記載:「樊玄智,涇州人,童小異俗,願言修道,年十六舍家於京師城南投神僧杜順禪師,習諸勝行,順即令讀誦華嚴為業,勸以此經修普賢行。」杜順法師精研佛典,尤精《華嚴》,著作有《五悔文》、《法界觀門》、(五教止觀》、《華嚴一乘十玄門》、《十門實相論》、《會諸宗別見頌》各1卷。後人尊其為華嚴第一祖。 杜順法師的佛學造詣頗深,道行高潔,深受朝野上下及僧俗信眾的敬仰。唐太宗聞其德,「召請人內,帝見親迎,問曰:『騰苦寒熱,久而不愈,師之神力,何以蠲除。』尚曰:『聖德御宇,微恙何憂,但頒大赦,聖躬自安。』上從之,疾遂瘳。因賜號曰『帝心』。」故世人又呼杜順為帝心尊者。杜順法師的門徒有達法師、智儼、智沖、樊玄智、動意等。其中,智儼名聲最著,承其師說,專事《華嚴》,著有《華嚴一乘十玄門》1卷、《華嚴五十要問答》2卷、《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4卷,智儼稱為華嚴二祖。 杜順法師於貞觀十四年(640)冬,身無疾苦,忽告門人:「生來行法,令使承用」。言訖,坐化於南郊義善寺,世壽84。僧臘66。臨終之際,有雙鳥飛人房中,悲鳴哀切。杜順示寂一月後,「肉色不變,安坐三周,枯骸不散,自終至今,恆有異香流氣屍所。學侶等恐有外侵,乃藏於龕內「,建塔葬之。杜順法師靈塔建成於貞觀十五年(641),在終南山華嚴寺,該塔高約13米,是一座方形七層仿木構的樓閣式磚塔。一層檐下砌三排菱角牙子,以上各砌二排,每面三間,用磚雕出倚柱、欄額、斗拱等,檐角掛有風鐸。第三層嵌有「無垢凈光寶塔」匾額,第七層刻有「嚴主」二字橫匾。該塔至今保存完整。 杜頗法師思想 杜順法師的著作有《五悔文》和《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華嚴一乘十玄門》、《十門實相觀》、《會諸宗別見頌》各1卷。其中,《五悔文》是贊詠凈土,勸人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懺悔文。其餘都是關於華嚴的理論著作。其中的《十門實相論》和《會諸宗別見頌》,我國著名的佛教史學家黃懺華先生說:「相傳」是杜順的著作,故姑且不論。而《華嚴法界觀門》,具名《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簡稱《法界觀門》,凡1卷,見於華嚴五祖圭峰宗密禪師的《注華嚴法界觀門》。其宗密說:「京終南山釋杜順集……此是創製,理應雲作。今雲集者,以祖師約自智,見華嚴中一切諸佛、一切眾生,若身心,若國土,一一是此法界體用。如是義境,無量無邊,遂於此無量境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直書於紙。生人觀智,不同制述文字,故且雲集。此則集義,非集文也。」顯然,杜順法師是在海印三昧中見到華嚴境界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書於紙上的。只因其是創製,故云是杜順法師的重要思想。《華嚴五教止觀),又名《華嚴教分記》,簡稱《五教分記》,凡"卷,署名「京終南山文殊化身杜順說」。《華嚴一乘十玄門》1卷,署名「大唐終南太乙山至相寺釋智儼撰,承杜順和尚說」。顯然,此二書也是杜順法師的創製。至於《華嚴一乘十玄門》,充其數也不過是華嚴二祖智儼承其師說的撰述,如孔子的《論語》和佛經一樣,雖經過弟子們的整理撰述,也還是其祖師的思想。所以說,上述三書,都具有杜順法師思想。現就其最典型的《法界觀門》和《五教止觀》簡述一下杜順法師的思想。 在唐綿州刺史裴休述的《注華嚴法界觀門序》中說:有杜順和尚嘆曰:「大哉!法界之經也。自非登地,何能披其文,見其法哉?吾設其門以示之。於是著《法界現門》。」那麼,何謂法界現呢?一、 法界觀
法界觀,相當於我們通常說的宇宙觀或世界觀。杜順法師的法界觀,則是佛教上相當著名的法界觀。因為他的《華嚴法界觀門》雖然簡略,但它是「創製」,其思想是《華嚴經》和華嚴宗的核心和特色,也是華嚴哲學的理論基礎。華嚴宗二祖智儼的「十玄門」、三祖法藏的「六相圓融」、四祖澄觀的「三聖圓融」、五祖宗密的「四法界」等華嚴要義,都是對此思想的繼承和發揮。所以,他被後世尊為「華嚴初祖」和「文殊化身」。那麼,他的華嚴法界觀是什麼呢?一言以蔽之:「一心法界」,或謂「一真法界」。這裡的「心」指的是「真心」,即清凈心。那麼,何謂法界呢?法界就是法的世界。所謂「法」,就是「規持」。規者,規生物解;持者,任持自性。規生物解,就是對人有所啟示,使人能產生智慧;任持自性,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具有本質特性,而這一本質所持有的特性會變成使我們開悟的機緣。按佛教經典說,世間有七十五法、百法、八萬四千法和無量之法。這諸法之間有聯繫、有組織,形成一個「全一」的世界。所謂「全一世界」就是主客一體的世界,即「一心法界」。一心法界,就是一心即法界,法界即一心。因此說,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或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而是一種物質和精神不一不二的世界觀。 那麼,杜順的華嚴法界觀是如何構成呢?宗密說:它是對其「無量境界,集其義類,束為三重」。哪三重呢?一是真空觀,二是理事無礙觀,三是事事無礙觀。現將杜順法師的三重法界觀作一簡述。 (一)真空觀 真空觀就是般若(智慧=空慧)的世界觀,即「空」的世界觀,而這個「空」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空」,並不是「虛無」之「空」,所以叫「真空」。這就是杜順對於「心」的過程所作的第一重法界觀。這一真空觀法是簡情妄以顯理。其有四句十門。其四句是:一、會色歸空觀,這是把色歸於空的意思。二、明空即色觀,這是色既然是空,空當然是色,即「空即是色」的意思。三、色空無礙觀,這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色無礙的意思。四、泯絕無寄觀,這是離開有無二邊,中道亦不存在,心境雙亡,亡絕無寄,般若則現的意思。 會色歸空觀有四門:1、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這是說,色不是斷空,而是當體即空。2、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這是說實色與真空不能一致,真空才是空的本義。3、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這是說只有不即不離才是真空。4、色即是空,這是說凡是色法,必不異空,一切法都是真空。 明空即色觀亦有四門:1、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這是說,斷空不是色,所以非色;但真空必不異色,所以是即色;要使真空即色,才能使斷空不即色。2、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這是說,空理非青黃,所以空不是色,但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所以空即是色,故實空非實青黃。3、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這是說,空是所依而非能依,所以不是色。必與能依作所依,才是色。色之所依,非余所依,故不離色,以不即不離故,空即是色。4、空即是色,這是說凡是真空,必不異色,此法無我,又非斷滅,所以空即是色。 「色空無礙觀」和「泯絕無寄觀」各有一門,合起來總共十門。前二句八門是揀「情」顯「解」,第三句一門是「解」終趣「行」,第四句一門是正行之體。若不明「解」,無以成「行」;「行」若不解,無以成「正解」。故曰「行」由「解」成,但「行」起則「解」絕。這個真空觀相當於四法界中的「理法界」(本體界),也是華嚴五教中的「始教」。 (二)理事無礙觀 理事無礙觀,是杜順法界觀的第二重觀法,是融事理以顯用。其亦分十門:1、理遍於事門,2、事遍於理門,3、依理成事門,4、事能顯理門,5、以理奪事門,6、事能隱理門,7、真理即事門,8、事法即理門,9、真理非事門,10、事法非理門。這裡的「理」是「理體」,即事物的本體;「事」是「事法」,即事物的現象。這裡的「理事」關係,就是事物的本體和現象的關係,即「不二」關係。這個「不二」關係,口U做「即」。「體」的「不二」關係,叫做「相即」;「用」的「不二」關係,叫做「相人」。「相即」「相人」是華嚴哲學的究竟義理。「無礙」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意思,「一」能顯「多」、「多」能歸「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相即相人而無礙。上述十門可分為五對:1、2是相遍對(融),3、4是相成對(即),5、6是相害對(逆),7、8是相即對(各自泯亡),9、10是相非對(二相併存)。上述十門同是一心法界緣起。若約?理」望「事」,則有「成」、「壞」、「即」、「離」,由「事」望「理」,則有「顯」、「隱」、「一」、「異」;「逆」「順」自在,無障無礙,同時頓起,令「觀」明現,這就叫做理事圓融無礙觀。有「成」,是依理成事門;有「壞」,是真理奪事門;有「即」,是真理即事門;有「離」,是真理非事門;有「顯」,是事能顯理門;有「隱」,是事能隱理門;有「一」,是事法即理門;有「異」,是事法非理門。「逆」「順」是理事相望,各有二順二逆之義;「自在」是欲成即成,欲壞即壞,欲顯即顯,欲隱即隱之義;「無礙」是「成」不礙「壞」,「壞」不礙「成」之義;「成」時即「壞」時,壞時即成時,故叫同時。五對十門,無有前後,故云「頓起」。「不即」「不離」是緣起相,「相遍相即」是理事無礙義。「相遍相違」、「不即」與「即」,是相反相成。可見,杜順法師的「理事無礙觀」相當於四法界中的「理事無礙法界」,也就是華嚴五教中的「終教」。
(三)周遍含容觀 周遍含容觀是杜順法師三重法界觀的精華。其第一重真空觀是說,觀一切萬法為空,但不能執空為空,才能成真空;第二重理事無礙觀是說,觀事法界時,同時要觀理法界;觀理法界時,同時要觀事法界,而且這兩重觀法互不抵觸。第三重周遍含容觀是攝事以顯玄,使其融萬象之虛相,全一真之明性。這就是說,既然事是理的表現,那麼事與事間也能呈現出無礙相融的關係。為什麼呢?從一心去觀物,一切物都在一心之內,便能周遍,一物無遺。既然一切事物都在一心之內,那麼,一?切事物都為一心所含容。而且每種事物的體性又都是空的,所以彼此也能相通。又每種事物都在一心之內,一心又為事物的本體,於每種事物都含容另一種事物,且又含容一切事物,因此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周遍含容觀亦分十門: 1.理如事門:這是說,理現為事,事外無理;理即是事,事即如理,全理是事,見事即見理。 2.事如理門:這門與上門互相對待,既然理如事相,那麼,事也如理相。所以,理事非異,事隨理而圓遍。為什麼呢?理事都以一心為根本。因此,從根本上講,事如理。此1門、2門合起來,就有事事無礙之義。 3.事含事理門:這門是說,每一事中都含有理和事,每一事中都含有全法界,所以,事與事之間也有含容周遍關係,即一人於一,一切人於一(含容);一入於一切,一切人於一切(周遍)。 4.通局無礙門:這門是說,「通」是「遍」,「局」是「別」。與理非異,故是「通」;與理非一,故是「局」。遍是「通」,「局」是「住」。但《華嚴經》認為理與事的關係是「非一即非異」,所以,通與局的關係是即遍即住而相融無礙。這就叫做通局無礙門。 5.廣狹無礙門:廣者,大也,多也;狹者,小也,一也。《華嚴經》說:「一微塵能容十方剎海。」這就是說,小不壞小,能容大者,即一能容多;反過來說,小雖小,但它能遍滿大者,即多含有一。因此說,小即大,大即小,一即多,多即一,故名廣狹無礙門。 6.遍容無礙門:八十卷《華嚴經》云:「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人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這就是說,「自」遍「他」時「他」也遍「自」,「他」遍「自」時即「自」遍「他」,自他能容能人,遍攝無礙,故名遍容無礙門。相當於十玄門的「一多相容門」。 7.攝人無礙門:「人他」即是「攝他」,「一切」人於「一」中時,「一」還在「自」的一切之內而無礙。「攝他」即是「人他」,「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令「一切」恆在「一」內而無礙。這就是說,「能攝」、「所攝」互相交參,故云攝人無礙門。8.交涉無礙門:這就是說,一切萬法融會貫通。這種觀法用以下四句話表達:一攝一,一人一;一攝一切,一人一切;一切攝一,一切人一;一切攝二切,一切人一切。這四句是說,「一」與「多」都為能攝、所攝,故云「交涉」。能攝、所攝,互能相人。能即所,所即能,能所互能成立。在這裡,時間、空間和對立,都失去了效力,一切都融通無礙。
9.相在無礙門:這門是說,一切法都存在於一心真如里,以一心真如為其性相,所以一切法相人相攝,都無障礙。這門也以四句話來表述:攝一人一,攝一切人一,攝一人一切,攝一切人一切。 上述第8門的「一攝一,一人一」,是說「自一」隨對「他一」,「自一」攝「他一」時,亦人「他一」。而第9門則與此不同。其第一句的「攝一人一」,是說「一切」隨攝「一法」,將人「一法」的意思。若約十鏡來說:九鏡為能攝,而第一句就是九鏡攝第一個「一鏡」而人第二個「一鏡」之中。第二句的「攝一人一切」是說,九鏡都攝九鏡而人一鏡之中。第三句的「攝一切人一」是說,九鏡各攝一鏡,避人九鏡之中。第四句的「攝一切人一切」是說,九鏡都攝九鏡而各入九鏡之中。這種攝一人於彼一,復攝彼一在此多中的現象,就叫相在。由此互攝互在,故為帝網重重的意思,所以叫做相在無礙門。 10.普融無礙門:這門是說,「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第8第9兩門四句,普融無礙。其四重句為:一法攝一人一,一切攝一人一;一法攝一切人一切,一切攝一切人一切;一法攝一人一切,一切攝一人一切;一法攝一切人一,一切攝一切人一。 總之,第10門是總融前9。第8門是一望一切,第9門是一切望一,第10門具第8第9,第7門是一切攝一中收。前9門不出「一」「多」。「理如事」是以「一」為「多」、「事如理」是以「多」為「一」,2、4門是如「理」之「遍」,3、5門是如理之「包」,4乃不二而二,6乃雙含一多遍容無礙,7乃攝人自在,8乃含「一」「多」交涉,9乃含攝人自在,10乃融成一致,因此,第10門相當於「同時具足相應門」。 由上看來,杜順的三重法界觀是根據《華嚴經》的「萬法為一心真如的現象」;「萬法為空」;「萬法以一心真如的存在為存在」;「萬法以一心真如的性相為性相」這四句話來的。以此而成為另一種邏輯規律,這另一種邏輯規律,就是華嚴觀法。這就是杜順法師對華嚴宗的最大貢獻,因為他奠定了華嚴哲學的理論基礎,為華嚴宗思想的精髓,故尊其為「華嚴初祖」、「文殊化身」。 二、華嚴五教 《華嚴經》是佛成道後第二七日所講的第一部經典,但因聽眾不懂,佛乃改從小乘講起。那麼,《華嚴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呢?是淺顯的教義呢?還是最高的教義呢?這就是佛教中的教判問題。教判,亦謂教相判釋。華嚴初祖、帝心尊者、文殊化身杜順按照佛教教義的深淺,在《華嚴五教止觀》中,把佛的一代時教分成五教,首先是將佛教分成大小二乘,然後又把大乘佛教分為始教、終教、頓教和圓教。下就依次作一簡略說明。 (一)小乘教 小乘教是以《四阿含》等類經典,給凡夫講一切法有,名字假設,破除執我。破除執我,就是破除我我所、我見,即我空。所以,杜順法師把小乘教又叫做法有我空門。(二)大乘始教
大乘始教是對小乘始人大乘者講的,是大乘初門,以相對於大乘終教而叫大乘始教。大乘始教包含兩個內容,一是簡名相,二是人無生。所謂名相,是說一切事物皆有名有相。耳可聞者,謂之名;眼可見者,謂之相。名是假名,故空。相者無相,故空。所以說,簡名相就是破除意識的虛妄分別。妄把名相執為實有。杜順法師說:「法無自性,相由故生。生非實有,是則為空。空無毫末。故曰無生。」佛教認為,諸法緣生,相由妄生,生非實有,是則為空;諸法緣生,法無自性,無性故空,空無毫末,故曰無生。空即無生,無生就是涅架之理。所以,杜順又稱此教為生即無生門。無生門就是始入佛道之初門。 (三)大乘終教 大乘終教就是大乘的終極教門。杜順法師說:此門「復有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心真如門是理,理即是空;Jb生滅門是事,事即是有。它們關係如何?杜順法師說:「空有無二,自在圓融,隱顯不同,竟無障礙。」為什麼呢?緣起之法似有即空,空即不空,復還成有。有空無二,一際圓融,二見斯亡,空有無礙。何以故?真妄交映全該徹故。什麼是真妄交徹全該徹呢?空是不礙有之空,即空而常有;有是不礙空之有,即有而常空。有即不有,離有邊有;空即不空,離無邊空。空有圓融,一二無二。所以,空有不相礙,互形相奪,雙離兩邊。因此,杜順法師又稱此教為理事圓融門。 (四)大乘頓教 —亡述始終二教是以諸經論言說、漸修漸悟成佛的,所以又都稱為漸教。與此相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頓修頓悟,或者說是,離諸經論言說和心行之境,頓解頓成,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故名頓教。為什麼呢?圓融相奪,離諸相故;隨所動念,皆是真如。這是因為,奪去了染垢,獨存真如和真如智了。又《經》云:「諸法寂滅相,不可言宜。」又《經》云:「法離一切觀行。」那麼,離開觀行,又如何證人呢?《維摩詰經》雲,三十二菩薩各說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名人不二法門。次至維摩,默答寂無言說,名真人不二法門。文殊嘆曰:「善哉!善哉!默然無言,是真人不二法門。」為什麼呢?默然無言,也是說法。只因空有不二,才使維摩詰默然無言。又因言說觀行,也即是說,性相熔融,致使觀行無措。那麼,以何方便才能證契真如?杜順法師說:「即於空有法上,消息取之。何者?以空攝於有,有而非有,有見斯盡;以有攝於空,空而非空,空執皆亡。空有即人,全體交徹;一相無二,兩見不生。交徹無礙,礙而不礙,兩相俱存。互奪圓融而不廢,兩非雙泯。故契圓珠而自在,諸見勿拘。證性海而無掛,蕭然物外,超情離念。迥出擬議,頓塞百非。語觀雙絕,故使妄心冰釋,諸見雲披。唯證相應,豈關言說。是以維摩默答,欲表理出言端。天女盛談,欲彰性非言外。性非言外,言即無言。理出言端,不說即說。不說即說故,絕情慮之思議。言即無言,殄解心之圖度。以斯融奪,豈筆說能申。唯證相應,當自知耳。」所以,杜順法師又把頓教稱為語觀雙絕門。修此門者,必須懂得「意在言外」,千萬不要「執言思理」。這是因為,「理不出言」,故「莫捐而求理」。「但須勤加用力,專志勿移,行住坐卧中無令暫廢。久作不已,白皂白分,深可信矣」。 (五)大乘圓教 大乘圓教是圓融無礙的教門,主要是講法界緣法。法界是指最高真理,即絕對實體。實體也就是法,故名法界;法界又指一切法的範圍,即宇宙。就是說,一切法都在宇宙之內,宇宙便是萬法。法界緣起,就是講宇宙萬法的緣起。這種緣起是以絕對實體的真如為本體。真如為法性,法性隱在一切法內,以它負有無明的染污,就現起宇宙萬法。但是法性本凈,人若能以法界觀法除去無明,就會顯出真如法性。這就是說,萬法由自身的法界而緣起,又能除去染污而顯出自身凈相。法界是一法,又是萬法。所以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人;圓融無礙,如帝網天珠重重無際,微細相融,主伴無盡,是一個和諧圓滿的世界。因此,稱這種教法為圓教。以其是《華嚴經》的特色,所以,以《華嚴經》立宗的華嚴宗就認為《華嚴經》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也是最深奧的教義。因此,華嚴宗就認為自宗是一乘圓教,且包括其它三乘。三乘就是小乘、大乘漸教(始教、終教)、大乘頓教。又因其是,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以一心修萬行,「致令斷惑、盡迷、除法、絕言、見性、生解、得意」,而達此圓明性海。所以,杜順法師又稱其圓教為華嚴三昧門。 總之,杜順法師認為,法有我空是小乘教;生即無生,即緣起無性是大乘始教;理事圓融是大乘終教;語觀雙絕,即言盡理顯是大乘頓教;以華嚴三昧人法界圓融無礙之理,是大乘圓教。 杜顧是文殊菩薩化身 杜順法師的著作雖然不多,但其言簡義賅,義理深刻,思想精萃,集中揭示了《華嚴》奧義;組織了華嚴哲學體系,為華嚴宗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之後的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的華嚴思想,都是對他思想的繼承發揮,所以被尊為「華嚴宗初祖」。又,《華嚴經》是通過「華嚴三聖」的完美結合,反映出宇宙萬法的最高真理。其中,文殊菩薩代表的是能觀之智,普賢菩薩代表的是所觀之理,只有能觀之智和所觀之理的彼此冥契,才能覺悟宇宙萬法之真理。而毗盧遮那佛就是表示這一真理的法身佛。以只有文殊之智才能顯示普賢之理,所以在金剛界中,文殊就成了毗盧遮那佛的左脅侍,普賢就成了毗盧遮那佛的右脅侍。又因左上右下,因此,文殊就成了「華嚴三聖」中的首席菩薩,故人們尊其杜順法師為文殊菩薩化身。 又,前面《文殊般泥洹經》雲,文殊為了度化眾生,常常隨機化現,或為小兒,或為老叟,或為婦女,或為窮人……以其無量神通,為眾生拔苦與樂。而《法界五祖略記。初祖杜順和尚》中,載杜順和尚有種種神通異事,如說他「替兄統兵剿賊,未舉鋒刃,賊寇盡退」;他剃度時,「感應地動,地神捧盤承發」;「示惡馬以慈善,不得抵嚙」;令「菜地中的蟲蟻遷徙」,「生來聾者,召之能聽」,「生來啞者,語之能言」;「以禪觀治癒瘴癘、淫耶等病」;「《法界觀門》投火無毀」等等。因此,人們復稱他為文殊化身。 複次,《華嚴五教止觀》附錄《終南山杜順禪師緣起》中說:「其禪師有一弟子」,《清涼山志》中說,這一弟子叫「智沖」。他奉事杜順已經30餘年,也不知其本來面目。只因《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說,五台山是文殊道場。所以,他常常思「向五台,禮拜文殊菩薩」。一日,他忽然請求杜順法師,願法師慈悲,准許他到五台山禮拜文殊。法師再三苦留不得,遂以簡緘付之,並告曰:「汝去早回,吾等汝。若見文殊,當開視之。」智沖便拜辭往五台。經過旬月爬山涉水,志誠頂禮,即到五台山。五台山的深林幽谷,他都罔不悉至。一日,忽遇一位老人,對沖曰:「汝從何處來?」沖答:「從終南山來。」老人曰:「汝有何意來?」沖答:「禮拜文殊菩薩,未知何在?」老人曰:「文殊久化長安未歸。此何求耶?」沖問老人:「為誰是也?」老人曰:「杜順和尚是也。」智沖驚悟,遂對老人曰:「弟子奉事和上已經三十餘年。」老人曰:「汝雖奉事,由來不識。汝火速即回,夜頭到即見,若隔宿即不見。汝便行即得。」沖方旋踵,老人即隱。沖開緘視之,偈云:「遊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更問彌陀。」智沖急歸長安,杜順法師已於貞觀十四年(640)冬遷化。他悲傷哽咽,悔恨不已。由此,人們深信杜順法師就是文殊菩薩化身。推薦閱讀:
※皈敬頌丨贊禮彌勒菩薩、文殊菩薩
※認識文殊菩薩--捌、文殊菩薩的相關手印與咒語
※文殊菩薩傳 第二十一章 血祭:楊再興血戰小商橋,岳鵬舉命喪風波亭
※文殊菩薩聖誕,我們該怎麼做?
※妙江法師:文殊菩薩會迎接每位來五台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