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痛經4

子宮內膜異位症(附:子宮腺肌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生長於子宮腔及子宮基層以外任何部位所引起的疾病。其確切病因目前尚無圓滿的解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本病理變化是異 位的子宮內膜隨卵巢激素的變化發生周期性增殖、分泌、脫落、出血,並刺激周圍組織增生及纖維化,從而導致痛經、月經不調、不孕、局部結節性包塊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

   本病1860年由Rokitansky首次發現,但未引起學者們的足夠重視。直至本世紀20年代初,開始注意本病的發病、診斷與手術治療。70年代後由於腹腔鏡等診斷技術廣 泛應用於臨床,對本病的發現率顯著增加。尤其是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從組織形態學、免疫學、激素及遺傳學諸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發病的高危因素及其與甾體激素受體、免疫反應等的相關性,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過去多數學者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兩大類,即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目前這種分類命名已被取消。所謂的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仍採用沿用的子宮腺肌病,又稱子宮腺肌病。而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也不再加「外在性」的形容詞。

   本病多發生在30--40歲的婦女,青春期發病者較為罕見。絕經後異位內膜可隨之萎縮吸收。妊娠可使癥狀得到暫時或永久性的緩解。本病在女性人口中的發病率尚無確切統計。手術診斷的本病病例約佔同期婦科手術病例的2.7%一5.6%,與過去相比呈明顯上升趨勢。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一直是臨床較為棘手的問題。由於異位內膜和在位內膜同樣接受卵巢激素的調節,給藥物治療的選擇性帶來很大的困難。各種手術療法,也同樣存在遠期療效不滿意或有不同程度副作用等問題。因此,尋找選擇性抑制異位內膜的有效藥物,是婦科領域亟待解決的課題。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中醫文獻中沒有相應的病名。但在「痛經」、「症瘕」、「不孕」、「月經不調」等病的有關內容中,可以找到類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散在記載,對認識和解決本病有一定指導意義。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醫涉足本病的系統研究。近年來,本病已成為中醫界的熱門研究課題之一。本病在中醫屬瘀血為患。以活血化瘀為主,兼施他法,是本病的基本治療大法。中醫藥治療本病,療效較為滿意,無明顯副作用,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病因病機]

   現代中醫對病因病機的研究成果,歸納起來有如下學術觀點:

   1.氣機阻滯 內傷七情,肝鬱氣滯;或氣機不暢,沖任失和,以致經脈瘀阻。

   2.瘀血內停 寒邪侵入,寒凝血瘀,或氣滯血瘀,或沖任損傷,以致離經之血停蓄體內。

   3.痰濕蘊結 或氣滯,或瘀血,以致津液不能霧露布化,凝聚痰濕,與瘀血膠結不解。

   4.腎陽虛損 腎陽不足,不得溫煦,氣血運行不暢,津液布化失司,沖任失於通盛,而成為發病的體質基礎。

以上闡述病因病機不是單一的因素,而往往是綜合的因素或互為因果而導致本病的形成。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中醫沒有相應的病名,故傳統理論中無本病的系統記載。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也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的產物。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的痛經、

月經不調、不孕等幾大主症,聯繫患者多見病變部位的固定性疼痛、經血中有大血塊、舌質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來澀滯等臨床表現,結合西醫對局部病灶病理變化的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基本病因病機是瘀血內停。已有研究表明,本病的患者血液呈濃、粘、聚等高凝狀態,盆腔有出血傾向,甲皺微循環檢查毛細血管袢頂有淤血存在,均有力地支持瘀血這一病理認識。至於瘀血的成因,則與婦女特殊生理有密切關係。經、孕、產、乳是婦女基本的生理現象。就沖任、胞宮的藏泄而言,經期及產褥期處於泄而不藏的特殊時期,沖任、胞宮溢泄之血總以排出排盡為順。當此之時,若感受外邪(尤其是寒邪),正邪搏結;或內傷七情,氣機鬱結;或勞傷經脈,氣血不和;或臟腑功能失調,致使沖任損傷,都有可能影響胞宮的泄溢功能,使離經之血停蓄體內,成為瘀血。生育年齡的婦女,生殖功能值全盛期,除月經外,尚有產育等生理活動,社會、家庭負擔又偏重,內傷外感的機會較多,故為本病的高發年齡段。此外,宮內手術不當或剖腹手術等,也可造成醫源性的瘀血內停而發病。

瘀血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理基礎,停蓄體內後,還會引發一系列病理演變。血瘀於內,新血不得歸經,還會造成新的出血;瘀血內蓄,氣機郁滯,則血行更為不利,瘀血更無可化之機;「血不利則為水」,瘀血停蓄日久,其中的津液成分可化為痰水,而局部氣滯、津液不能布化,也可凝聚成濕成痰。瘀血、氣滯、痰濕之間惡性循環,終至膠結不解,形成症瘕包塊。可見,就本病的局部病理變化而言,瘀血停蓄是其病理基礎,而氣機瘀滯,痰濕繼生,症瘕形成又是病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還應該看到,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病變主要表現在局部,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全身病變的一部分。首先表現在其瘀血的形成往往與機體氣血不和、臟腑功能失調、復感外邪

等因素有關。其次,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後,其瘀血停滯、症瘕形成,日久必然進一步影響氣血的運行,阻礙經脈的流通,干擾臟腑的功能,進而誘發全身的病變。可見,本病局部的病理變化與機體的功能失調常常互為因果。由於腎為生殖之本、生殖器官為腎所主;肝主疏泄藏血,關係到沖任及全身氣血的調暢,肝腎又同司沖任、胞宮的定期藏泄,故本病的臟腑病變多與腎虛、肝鬱有關。

西醫學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原因,目前存在以下多種解釋。但尚無一種學說能圓滿解釋所有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理生理機制。

1.種植學說 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因各種原因所致的經血倒流進入盆腔,種植於各個部位,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2.良性轉移學說 子宮內膜可以經靜脈或淋巴管轉移到鄰近組織器官甚至遠離子宮的部位,從而發生盆腔或遠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3.體腔上皮化生學說 卵巢生髮上皮及胸膜、腹膜、漿膜等均與子宮內膜一樣是由體腔上皮分化而來。當受到炎症、激素、經血等刺激時,這些組織便有可能衍化為子

宮內膜,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4.免疫學說 當機體存在遺傳因素免疫功能障礙時,將難以抑制和阻止子宮內膜的侵犯、種植和發展,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5.卵泡黃素化不破裂學說 近年一些學者相繼發現,約有29%一79%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存在黃素化卵泡不破裂現象,致使腹腔液中雌激素尤其是孕酮含量明顯偏

低,難以抑制子宮內膜的種植而發病。

6.影響因素 流行病學的有關調查表明,凡身高、體胖、過度安逸及有月經周期短、經期長、經量多並有痛經等月經特徵者,均為本病的高危因素。此外,本病還有一

定的遺傳傾向。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本病理變化是子宮內膜生長於子宮腔以外的其他部位,並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發生周期性增生及纖維化,形成結節性包塊。但不同部位的病理表現略

有差異:

1.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 卵巢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高發部位,約佔全部病例的80%。其中有1乃為雙側性。肉眼所見,早期為黯紅色米粒大小的皺褶或凹陷,以後形成小囊並相互融合,呈5一lOcm甚至20cm大小。囊腫多為單房,囊壁較厚但質脆易破裂穿孔,內容物為巧克力樣棕紅色粘稠的變性血性液體(故又稱巧克力囊腫)。此液體具有很強的刺激性,一旦流出。則所及部位極易發生反應性纖維組織增生而造成粘連。光學顯微鏡檢查,早期可見典型的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較大的囊腫則內膜組織極少,扁平上皮常間斷存在,或僅見大量含鐵血黃素細胞。

2.盆腔及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盆腔是僅次於卵巢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部位。病變可侵犯盆腔腹膜、子宮漿膜、子宮直腸陷凹、直腸前壁、宮骶韌帶等部分,其中尤以子宮直腸陷凹為最易受損。病灶體積一般不大,起初位於漿膜表面,為散在的針頭大小的紫藍色小隆起或皺縮、瘢痕狀,繼之發展呈瀰漫顆粒狀或融合成小片狀,表面紫藍色,粗糙不平,質極韌。陳舊的病灶可融合成團塊,並與周圍組織廣泛粘連,使子宮直腸陷凹封閉,子宮後傾固定,甚至形成「冰凍骨盆」。光學顯微鏡檢查,病灶可子宮內膜腺體或間質,腺體大多擴張而不典型,或有陳舊性出血。病灶外被增生的纖維組織所包繞。

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發生於陰道、外陰、膀胱、臍部及瘢痕等處。病變部位多形成紫藍色硬結節或多個息肉狀突起,經前或經期可有出血。至於發生於皮膚、肌肉、肺、胃、胸膜、心臟或骨骼等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則較為罕見。

[診斷與鑒別]

一、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1.癥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狀與體征往往因人而異,且癥狀輕重與體征情況及病變程度有時不成正比,但與月經周期有密切關係。

(1)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這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癥狀。約有半數以上的患者以痛經為主。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正中及腰骶部,呈墜脹痛。一般出現在經前

1—2天,.至月經第1天達到頂峰。大多疼痛劇烈,需卧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藥,月經過後逐漸緩解。

(2)周期性直腸刺激癥狀:多出現於月經後期,經期加重,亦有進行性加劇的特徵。表現為肛門、外陰部墜脹痛,里急後重感,大便次數增多。此類癥狀由於罕見於其

他婦科病,因而被部分醫者認為是本病最有價值的癥狀。

(3)月經失調:約有1/3的患者出現月經失調。多表現為月經周期短、經期長和經量多。也有個別患者經量反而減少。月經失調的出現可能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的

卵巢功能失調、黃素化不破裂卵泡或盆腔充血有關。

(4)不孕:約有52%的患者伴有原發或繼發不孕。近年發現,在以往所謂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約有30%一40%患有本病。造成不孕原因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

的子宮位置傾屈固定、卵巢功能失調、附件粘連、自身免疫反應等多種因素有關。

(5)性交痛:當病變位於陰道穹窿部、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等部位時,性交可使陰道深部鈍痛不適,經前尤為明顯。國外報道性交痛的發生率,可高達30%一40%。

(6)其他: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時可引起急性腹痛,多發生在月經後半期,為卵巢子宮內膜囊腫自發破裂所致。疼痛常較為劇烈,可伴有發熱,並可反覆發作。臍部、

外陰、陰道、腹壁切口瘢痕等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結節,可在經期明顯增大有周期性疼痛。位於膀胱、肺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多發生周期性尿血、咯血。

2.體征 本病病變多局限於盆腔,故多數病灶可在婦科檢查時發現。典型的體征是宮頸後上方、子宮後壁、宮骶韌帶或子宮直腸窩處捫及一個或數個豆粒或米粒大小的

觸痛性結節,經前尤為明顯,經後可有改善。三合診檢查較為明確。據此可作出診斷。子宮不大或略增大,多後傾固定,活動受限。病變累及卵巢者,可於子宮一側或雙側觸及包塊,表面呈結節囊性感。常與子宮及闊韌帶粘連而固定,可有壓痛。病變位於宮頸及陰道者,可見宮頸表面有稍突出的紫藍色小點或出血點,或陰道後穹窿有紫藍色結節,質硬光滑而有觸痛。有時呈息肉樣突出。

發生在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如陰道、腹壁切口及臍部等,可在相應部位觸到硬韌、不活動、邊界不甚清楚的觸痛性結節,其大小可隨月經周期改變。

(二)輔助檢查

1.B型超聲波診斷 能發現盆腔包塊並幫助定性定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顯示囊腫壁厚,邊界毛糙,內呈液性低回聲,有重要參考價值。是目前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

2.腹腔鏡檢查 是目前最有價值的輔助檢查方法。可以明確診斷,確定病位、病變程度及範圍。尤其在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檢查過程中並能治療較小病灶及松解粘連。

3.生物學指標 有學者根據部分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血漿CAl2s單克隆抗體陽性及血或腹腔液中PGF2。或PGF2。M增高的特徵,試圖以生物學檢測手段對早期本病患者作出定性診斷。但目前尚不成熟而未推廣於臨床。

二、鑒別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癥狀和體征也常見於其他婦科病,尤其與以下病變易相混淆,應注意鑒別。

1.卵巢囊腫 良性卵巢囊腫多為一側性,囊腫光滑、活動,常無癥狀。惡性卵巢腫瘤多呈實性,表面不規則,生長迅速,體積較大,多無周期性癥狀,全身情況較差。

2.卵巢囊腫蒂扭轉 常在體位改變後突然發生腹痛,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發生於月經周期的特定階段有別。婦科檢查囊腫表面光滑。

3.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亦可引起腹痛及宮旁組織增厚或形成腫塊。但本病多有急慢性盆腔炎病史,消炎治療較敏感,形成包塊時大多表面光滑而無結節感。盆腔結核性包塊患者則常有原發不孕、經量減少、閉經等癥狀,並伴有結核性包塊特有的癥狀和體征。

[辨病論治]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大多採用辨病辨證相結合的方法。或以辨病為主,擬定相對固定的方劑。

在辨病論治方面,體現不同治法的經驗方列舉如下。

1.血竭散(《浙江中醫雜誌》1989(9))

組成:血竭粉2g(吞服),蒲黃15g(包煎),莪術、三棱、川棟子各9g,青皮、柴胡各6g,生山楂10g,元胡9g。

經行量少者,蒲黃宜生用,並加丹參、赤芍、炙乳香、沒藥。經量多且有瘀塊者,去莪、棱、川楝,蒲黃宜炒用,並加五靈脂、仙鶴草、益母草、熟軍炭、三七粉。經量多伴有肛門墜脹、大便次數增多者,蒲黃宜炒炭用,並加煨姜炭、山楂炭、熟軍炭、牛角腮。脾虛納呆者,加党參、炒白朮。伴有盆腔炎症者,加劉寄奴、石見穿、紅藤、丹皮、蒲公英等。

本方為黃兆強總結的朱南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經驗方。方以血竭破積血,生新血,消滯定痛為君;蒲黃活血祛瘀,消散積聚症瘕;柴胡、青皮、元胡、川楝子疏肝理氣止痛,兼具健脾和胃、消積化滯之功。體現了朱氏活血化瘀、軟堅散結、行氣止痛、扶正達邪的治療大法。用治本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2.異位祛瘀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95(2))

組成:三棱9g,莪術9g,穿山甲12g,水蛭9g,蘇木12g,地鱉蟲12g,路路通9g,夏枯草12g。

辨證分型為5型,並結合伴見症進行加減。①寒濕凝滯瘀阻者,加附子9g、桂枝4.5g;經行不暢加當歸9g、紅花9g;腹痛劇加延胡索12g、失笑散(包煎)12g、川烏9g/、芷9g等。②氣滯血瘀者,加川楝子9g、廣鬱金9g、烏葯9g等;伴乳房脹痛加八月札9g,橘葉、核各lOg,青皮9g;腹脹不舒加枳殼9g、大腹皮12g;肛門墜脹加柴胡9g、升麻9g。③濕熱重者,加生大黃4。5—9g、黃柏9g、紅藤30g、敗醬草30g。

④氣虛血瘀者加党參15g、黃芪15g、懷山藥15g等;頭昏加桑椹子9g、枸杞子12g;月經過多加仙鶴草12g、阿膠(烊化沖入)9g。⑤腎虛瘀阻者,偏腎陽虛加仙茅9g、仙靈脾12g、葫蘆巴12g、鹿角片9g等;偏腎陰虛加山萸肉9g、女貞子12g、生地12g等;腰酸甚加杜仲15g、桑寄生12g、制狗脊12g。

3.疏肝活血方與益氣活血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80(3))

基本方:三棱9g,莪術9g,皂角刺9g,當歸9g,蒲黃12g,五靈脂6—12g,異位粉6g(包)。(異位粉組方:地龍、虻蟲、廑蟲、蜈蚣、水蛭各1.2g)。

上方加制香附9g、柴胡9g為疏肝活血方,用治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型;加炙升麻9g、党參12g、炙綿芪12g為益氣活血方,用治氣虛血瘀型。

本方為邵公權等方。邵氏認為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機制中,七情所傷或風寒相搏是主要原因,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是發病機理,症瘕積聚的形成是病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故治療本病應以活血化瘀為基本方法。

4.莪棱合劑(《中醫雜誌》1995{5))

組成:三棱6g,莪術6g,丹參15g,鬱金12g,赤芍15g,雞內金lOg,浙貝母15g,當歸lOg,枳殼12g,鱉甲(先煎)15g,水蛭4.5g。

服法:月經乾淨2—3天始服,每日1劑,至下次月經來停服。3個月為一療程。

本方為司徒氏儀經驗方。司徒氏認為本病病機以氣滯血瘀為主,故立理氣活血,化瘀消症散結法。方中莪術、三棱破血行氣,化瘀消症止痛;丹參化瘀活血,調經止痛;鬱金活血止痛,行氣解郁;赤芍涼血止血,通調血脈,祛瘀滯而散結;水蛭破血逐瘀;雞內金消食散結;浙貝母清火散結;當歸補血活血;枳殼行氣散積,消痞止痛;鱉甲軟堅散結。總有效率達81.0%。實驗室檢查表明本法能改善機體的微循環障礙。改變血液流變學的異常狀態,從而改善本病的血瘀癥候而使癥狀和體徵得到改善。

5.內異工號丸與內異Ⅱ號丸(《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9)及1993(1))

內異工號丸:生大黃、鱉甲、琥珀等按2:2:1比例組成,加入適量醋調劑。每日2次,每次2.5g,食前開水送服。月經期不停葯。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

內異Ⅱ號丸:上藥加桃仁,用量同大黃、鱉甲,醋浸,烘乾,研末成丸。每日7g,分2次服用,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

本方為王大增、俞超芹等的經驗方。他們認為本病的病理本質為瘀血,病變部位主要在下焦盆腔,屬里屬實,故立化瘀通腑法。方以大黃為主葯,化瘀通腑;輔以鱉甲破瘀結、惡血;琥珀消破瘀結,實驗研究表明,本法能通過改變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調整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素濃度,調整日一內啡肽、強啡肽水平等多種途徑而發揮作用。

6。中藥內異方(《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5{1))

組成:生大黃6g,桃仁9g,桂枝9g,三棱9g,莪術9g,夏枯草15g,鱉甲9g。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續治療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

腎虛加淮牛膝15g、狗脊12g。氣虛加党參12g、黃芪15g。此系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經驗方。亦為化瘀通腑之變方。實驗研究表明本方能提高患者B一內啡呔水平,調節免疫功能。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目前中醫對本病的辨證主要採取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方法,而病與證的基本結合點是瘀血內停。分析本病的主要癥狀和體征,無一不屬瘀血為患。從局部病程上看,早期包塊不明顯者,當屬單純瘀血證。病情發展至形成過程中,存在血瘀、氣滯、濕聚、痰凝等綜合性病機因素。從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產生和病機變化來看,病變雖主要表現在局部,但往往與全身臟腑、氣血、寒熱等有密切關係。故本病以血瘀為本而有不同的兼夾證候。

臨床上可結合以下情況辨證。

1.辨主症抓主要矛盾 不同的主症,一定程度上標示著瘀血所造成的不同病理機轉,因而代表了不同的證候屬性。如主症痛經,多屬寒凝下焦,或氣滯血瘀;主症崩漏,多屬宿瘀阻絡,血不歸經;主症不孕,多屬瘀阻沖任,腎精虧虛;主症症瘕,多屬瘀久成瘕,夾痰夾濕。

2.辨兼症審虛實寒熱 本病兼症的辨證,符合婦科病的一般辨證規律。如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經血色黑,面色蒼白,四肢不溫,舌苔白膩,多屬寒凝血瘀;經前或經

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行不暢,色黯有塊,塊出痛減,伴胸悶乳脹,脈弦,多屬氣滯血瘀;若病程較長,腹痛喜溫,肛門墜脹,便意頻作,神疲乏力,舌質淡胖有齒痕,多屬氣虛血瘀;若腹痛頻作拒按,帶下色黃量多,經血穢濁如絮如帶,舌紅苔黃膩,多屬濕熱瘀結;若月經不調,伴腰骶酸痛,形寒肢冷,頭暈耳鳴,顴紅口乾,眼圈黯黑,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多屬腎虛血瘀。

3.辨周期分階段審病機動態 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子宮內膜異位症瘀血的病機也一定程度上隨沖任胞宮陰陽盛衰的變化,證候屬性略有差異。一般而言,經後期,陰衰血少,陰血尚在積累中,屬正虛血瘀;經間期,陰精充實,陽氣內動,氣血施化,正盛邪實;經前期,陰陽兩旺,瘀血又蓄,邪正搏結;行經期,胞宮由實轉虛,瘀血部分泄越,但新血受瘀血阻滯,離經停蓄又成新的瘀血。故於月經周期不同階段、治療側重應有所區別。 .

本病病程發展的不同階段,證候屬性也有一定差異。一般新病者,以局部血瘀邪實為主,或兼寒凝、氣滯、濕熱蘊蓄;久病者多虛實寒熱錯雜,局部以瘀久成瘕為主,或兼氣滯、痰阻、濕停,同時又可累及臟腑氣血、而兼氣虛、血少、腎虛、肝鬱、脾虛等證。

以上辨證方法臨證應相互結合,綜合分析。但不管兼證如何,血瘀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本證型,貫穿於本病機及辨證的始終。

二、治療原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機核心是瘀血內停,故其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瘀久成瘕者輔以軟堅散結。在此基礎上,尚需根據證類之不同,佐以散寒、理氣、滲濕、化痰、清熱、益氣、補腎、疏肝等法以圖證治求本;根據主症之不同,兼施通經止痛、化瘀止血、調經助孕等法以求標本同治。此外,治則還需根據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作相應的調整。一般經間期及經前期,應集中活化攻破,經期應重在調經止痛,經後可適當考慮調補。

三、分證論治

1.氣滯血瘀證

(1)臨床見證:經行下腹墜脹劇痛,痛而拒按,甚或前後陰墜脹欲便,經血或多或少,經色黯夾有血塊,盆腔有結節包塊。伴胸悶乳脹,口於便結,舌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或澀。

(2)辨證依據:本病以血瘀為其病理基礎,各證型共有見證多為症瘕包塊。

①經期腹痛,痛而拒按;經色黯紫,夾有血塊。

②小腹痛脹,前後陰墜脹欲便,胸悶乳脹。

③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或澀。

(3)治法與方葯: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①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加血竭

組成:當歸、川I芎、赤芍、桃仁、枳殼、延胡索、五靈脂、丹皮、烏葯、香附、甘草、血竭。

原方理氣行滯、養血活血、化瘀止痛,加血竭化瘀止血。氣行瘀化血活,沖任通暢,疼痛自止。

肛門墜脹,便結者加大黃化瘀通腑。前陰墜脹加川楝以理氣行滯。口苦苔黃,月經量多者加梔子、夏枯草、益母草、蒲黃清熱化瘀止血。盆腔腫塊加皂角刺、三棱、莪術、蜈蚣等化瘀通絡散結。

②蔡小蓀經驗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4))

組成:柴胡、川楝子、烏葯、香附、炒當歸、丹參、赤芍、川I牛膝、桂枝、海藻、炙甲片、皂角刺、乾漆、血竭、莪術。

蔡小蓀等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血瘀形成的機理,在臟多因肝脾氣鬱,在邪多為寒、濕、火凝結煎熬,在虛多因氣虛、陰虛,運血無力。在治療上,認為本病痛經與一般痛經症病機有別,因其瘀結不在官腔,而在其他組織內,排除無路,故治療上應以活血化瘀為主,佐以理氣順逆,通經下行。服藥應在經前3—7天開始方能奏效,過晚則瘀血既成,藥效不能速達。以月經過多為主症者,應以活血化瘀為主,佐以固攝,隨證兼參溫、涼、攻、補諸法,亦需在經前3—5天預先服藥,藉以搜剔瘀血,以止血定痛。症瘕形成者,經凈後須繼服散結方,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結。

2.寒凝血瘀證

(1)臨床見證:經前或經期小腹絞痛、冷痛、墜脹痛,痛而拒按,得熱痛減,經候衍期,經量少,色黯紅,或經血淋漓難凈,不孕。伴畏寒肢冷,或大便不實。舌質淡胖而紫黯,苔白,脈沉弦或緊。

(2)辨證依據:

①小腹絞痛、冷痛,得熱則舒。

②畏寒肢冷。

③舌質多為紫黯,但多淡胖。

④脈象多見沉弦,腹痛較劇之時,可為緊脈。

(3)治法與方葯:

治法:溫經化瘀、活血止痛。

①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組成:肉桂、小茴香、乾薑、當歸、川芎、赤芍、蒲黃、五靈脂、延胡索、沒藥。

「血得溫而行」。方中肉桂、小茴香、乾薑溫經散寒,使血行瘀化。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調和沖任。蒲黃二五靈脂、延胡索、沒藥化瘀止痛。

臨床常加三棱、莪術、桃仁破瘀消散盆腔腫塊。素體陽虛、畏寒便溏者,可加補骨脂、淫羊藿、肉豆蔻等溫陽健脾。苔白膩者加吳茱萸、蒼朮、苡米溫經燥濕。

②經驗方(天津中醫學院)

組成:丹參30g,三棱lOg,莪術lOg,桂枝lOg,細辛3g,烏葯lOg,乾薑6g,炙乳香6g,炙沒藥6g,土鱉蟲lOg。

本方適用於症瘕,小腹冷痛劇烈者,非溫經散寒、消症散結之品不可收效。丹參、三棱、莪術、土鱉蟲、炙乳香、沒藥等消症之功頗強與桂枝、細辛、烏葯、乾薑同用,共襄溫經消症之功。

3.痰濕血瘀證

(1)臨床見證:經前或經行之時,小腹墜痛,月經先後無定期,經色紫黯而質稀,帶下量多。可伴有神疲乏力,泛惡多痰,經行泄瀉。舌質紫淡,苔多厚膩,脈沉澀。

(2)辨證依據:

①經前或經行小腹墜痛,痛有定處,經色紫黯而質稀。

②帶下量多,苔多厚膩。

③神疲乏力,泛惡多痰,或有泄瀉。

④舌質偏紫,脈沉澀。

(3)治法與方葯

治法:化瘀消痰,軟堅散結。

①婦痛寧(《天津中醫》1995(5))

組成:血竭3g,三棱9g,莪術9g,穿山甲lOg,鱉甲15g,皂角刺15g,海藻lOg,昆布lOg,薏苡仁15g,貝母lOg。

結合主症及月經周期進行加減。如:主症痛經,於經前酌加烏葯、牛膝、路路通等;主症月經過多,於經前及經期酌加蒲黃、花蕊石、三七粉等;主症月經不調及不孕.酌情配合中藥人工周期療法。癥狀緩解,癥狀穩定者,上方改為顆粒沖劑續服。連續用藥3個月為一療程。

本方為韓冰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經驗方。認為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理進程中,瘀血內停是其病理基礎,新血離經,痰濕繼生和症瘕形成是病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故治療本病立化瘀消痰、軟堅散結為法。婦痛寧方以血竭為君,破症積宿血,止血定痛,既針對瘀血內停、新血離經之病機,又解決了本病的痛經、出血兩大主症;輔以三棱、莪術破血消症,山甲、皂刺化瘀通經;另以鱉甲、海藻之軟堅,薏苡仁、貝母、皂角刺以消痰散結。全方共襄痰瘀兩消,軟堅散結之功。總有效率為94.1%。

②異位膠囊(《中國中西醫雜誌》1994(6))

組成:浙貝母、山慈菇、血竭、丹參、鱉甲、薏苡仁、夏枯草。

上藥等分,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粒含生藥量約1。25g。每次服4粒,每日3次。連續治療3個月為一療程。經期不停服。

本方為劉金星等的經驗方。劉氏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病機為瘀痰互凝,聚結成症,因立化瘀消痰、軟堅散結為法。總有效率為9工.3%。實驗室檢查表明,本法治療後,患者微循環障礙及血液流變學異常均有顯著改善,局部體征也有明顯好轉。據此初步認為本法的治療機理是:改善局部的微循環,糾正本病患者的血淤狀態;可能有抑制異位內膜異常增生,吸收消散異位內膜結節,軟化粘連,修復因組織纖維化而引起的瘢痕,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4.熱鬱血瘀證

(1)臨床見證:經行發熱,小腹墜脹、灼熱疼痛,痛而拒按,或月經提前、量多、淋漓不凈。帶下色黃,溲黃便結。盆腔結節包塊觸痛明顯。舌紅苔黃膩,脈弦細而數。

(2)辨證依據:

①小腹灼熱疼痛,拒按。

②月經提前、量多或淋漓不斷,帶下色黃。

③溲黃而大便秘結。

④舌紅苔黃,脈見數象。

(3)治法與方葯:

治法:解熱化瘀止痛。

①小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傷寒論》)加敗醬草、紅藤、丹皮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姜半夏、人蔘、炙甘草、生薑、大棗。

桃核承氣湯:桃仁、大黃、桂枝、甘草、芒硝。

柴胡、桂枝解熱和營。桃仁、大黃、芒硝泄熱化瘀。黃芩、敗醬草、紅藤、丹皮清熱涼血化瘀,熱解瘀化,疼痛自解。亦可酌情加入川棟子、延胡索以泄熱理氣,活血止痛。

經量多或淋漓難盡者,加蒲黃、茜草、血竭化瘀止血。

②戴德英經驗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3))

組成:柴胡9g,赤芍9g,丹皮9g,丹參9g,延胡索9g,川楝子9g,制香附9g,廣木香9g,失笑散9g(包),紅藤15g,敗醬草15g,夏枯草9g,煅牡蠣15g(先煎)。

經前1周去夏枯草、牡蠣,而延胡索加至15g,酌加黃柏、山梔子、金銀花、沒藥、小茴香。月經期延胡索仍用15g,加廣木香、烏葯、莪術、沒藥等。排便時肛門疼痛者加木香、小茴香、升麻、忍冬藤等。腹脹加大腹皮、桃仁、青陳皮等。有症瘕加炙鱉甲、半枝蓮、紫草根、白花蛇舌草、莪術、三棱等。

本病除瘀血內停外,常有瘀久化熱,濕熱蘊結下焦的病機,故於活血化瘀葯中加入清熱化濕之品,使本病癥狀明顯改善。

③經驗方(《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3{工))

組成:丹參12g,丹皮12g,赤芍9g,蒲黃15g,五靈脂15g,元胡12g,桃仁12g,水蛭12g,夏枯草20g,紅藤15g。

上藥作湯劑,每日l劑,分兩次飯後溫服,經期停用。

本方為朱文新方。朱氏認為本病屬「氣滯血瘀,濕熱下注」,故立理氣化瘀,清化濕熱法。該方對本病病灶類似感染的組織反應及纖維組織增生有直接作用,能使局部病灶淤血、水腫得以消散,周圍組織逐步溶解,且具有降低全血粘度作用,從而使病灶張力減低,體積萎縮。實驗研究證實,本方有調節血液的理化特性及調整血流動力學的作用。

5.腎虛血瘀證

(1)臨床見證:經行腹痛,腰脊酸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或多或少,不孕。神疲,頭暈,面部色素沉著,性慾減退,便溏,盆腔有結節包塊。舌質黯淡,苔白,脈沉細。

(2)辨證依據:

①月經失調,不孕,性慾減退。

②經行腹痛,腰脊酸軟。

③神疲頭暈,或面部色素沉著。

④舌質淡黯,脈沉細。

(3)治法與方葯:

治法:補腎益氣,活血化瘀。

①仙蓉合劑(經驗方)

組成:仙靈脾、肉蓯蓉、制首烏、菟絲子、牛膝、丹參、芍藥、莪術、川楝子、元胡、党參、黃芪

仙靈脾、肉蓯蓉、首烏、菟絲子、党參、黃芪、牛膝補腎溫陽益氣,溫化氣血,助丹參、赤芍、莪術活血化瘀;元胡、川棟子理氣化瘀止痛。經量多加炒蒲黃、震靈丹。

腹痛甚可加失笑散、血竭粉。便溏加巴戟天、煨木香。

有研究認為,本證腎虛為本,而經脈阻滯,造成周圍局部瘕塊則是標。治療以補腎為主,兼益氣活血化瘀,標本兼治比單用活血化瘀更為有效。

②補腎益氣活血化瘀方(《中西醫結合雜誌》1985(1))

組成:巴戟天、淫羊藿、續斷、菟絲子、党參、黃芪、丹皮、紅花、生蒲黃、茜草、赤芍、香附、乳香、沒藥。

本方為田映碧等驗方。田氏認為本病出血粘連,阻滯經脈,造成局部瘕塊是標,而腎虛才是本病之本。故治以補腎為主,兼益氣活血化瘀為法以標本兼治。方中的活血化瘀葯能使淤血吸收,粘連軟化,包塊縮小,疼痛減輕,而補腎葯又能調整人體神經內分泌及代謝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本病。

③補腎祛瘀方(《上海中醫藥雜誌》1991(7))

組成:仙靈脾、仙茅、熟地黃、山藥、香附、三棱、莪術、雞血藤、丹參。

本方為鄭堅梅總結李祥雲的經驗方。李氏認為本病用補腎祛瘀法有助於助孕養胎及雙相調經。

陽虛加附片、肉桂。陰虛加女貞子、地骨皮。氣虛加黃芪、党參。血虛加當歸、何首烏。經量多加仙鶴草、阿膠。腰酸甚加杜仲、桑寄生。痛甚加失笑散、制乳香、沒藥。赤帶加旱蓮草、茜草。包塊加皂角刺、蘇木。

四、辨病與辨周期結合論治

採用以周期論治為主,結合辨證加減用藥的方法,分3個階段擬定基本方。

1.經前方(以祛瘀為主) 生蒲黃12g,五靈脂12g,丹參12g,川牛膝12g,制乳香、制沒藥各9g,三棱、莪術各9g,川芎6g,劉寄奴15g。服5—7劑。

2.經期方(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止血為主) 蒲黃炭12g,五靈脂12g,炒川芎6g,大黃炭6g,炙黃芪15g,肉桂3g。服3—7劑。

3。經後方(以活血化瘀、軟堅溫腎為主) 桂枝9g,赤芍12g,丹皮12g,桃仁9g,昆布12g,三棱12g,莪術12g,王不留行12g,逍遙丸12g(包),炙地鱉蟲15g,炙鱉甲15g,茯苓15g,鎖陽15g,仙靈脾30g。服5—7劑。

證屬寒凝血瘀者,用以上基礎方。證屬氣虛血瘀者,三方中各加黃芪、党參各15g~30g。證屬陰虛血瘀者,經期方中去肉桂加側柏葉、地榆各12g,經後方中去桂枝、仙靈脾、鎖陽,加玄參12g、麥冬9g、桑枝9g,大便秘結加生大黃3g(後下)、瓜蔞仁15g(打碎)。盆腔腫塊瘀血明顯者加花蕊石30g或皂角刺15g。

此組方為劉德傅經驗方。劉氏認為本病辨證寒證居多,佔76。6%,也有兼氣虛或陰虧內熱者。故需靈活加減才能提高療效。伴有炎症,舌苔出現黃膩或厚膩時,方中須加清熱燥濕之品,並主張治療中散劑、針劑、局部貼敷等多種治法交替使用。

五、中成藥

中成藥在本病的治療中多作為輔助之用。如用於控制、緩解某些癥狀,幫助主葯消除體征,或長期服藥時與主方主葯交替使用,也常用於緩解期鞏固療效及善後調整。常結合適用於以上辨病論治中。

(一)用於輔助治療

l。丹參注射液每日5支(每支含生葯4g),稀釋於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亦可用丹參注射液肌注,每次2支, 每日2次。有活血化瘀及促使結節包塊消散作用。

2。參三七片或延胡索片或復方丹參片,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或失笑散3g裝入膠囊中。每服2粒,每日2—3次。對緩解癥狀及控制體征有一定作用。

(二)用於止痛治療

雲南白藥中的保險子和七厘散,均有較好的止痛作用,可用於痛經較劇者。其中保險子為洋金花,有麻醉作用,止痛效果極佳。七厘散中含血竭及沒藥,並有少量麝香,具有化瘀通經止痛作用。

(三)用於止血治療

可選用女金丹、震靈丹及三七粉。女金丹和震靈丹於經期前3天左右開始服用,每天各9g,開水吞服。月經來潮後加服三七粉,每天3g,分2次吞服。其中女金丹通補兼施,行攝咸備,震靈丹與三七粉均能化瘀止血。主要用於本病月經過多者。

(四)用於化瘀散結消症

烏金丸每天6R,於月經乾淨後第10天開始服,直至月經將來前1天為止。桂枝茯苓膠囊或大黃麈蟲丸,或血府逐瘀膠囊,於月經凈後第5天開始服,經期停葯。對消散瘀血包塊及軟化粘連有一定作用。

[其他療法]

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上,有些醫家主張採用兩種以上的綜合療法,即以內服藥為主,根據病情輔以適當的其他療法,如交替服用中成藥,選用中成藥靜脈滴注、中藥保留灌腸、中藥外用貼敷、耳穴貼敷等。綜合療法的合理使用,有助於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常用的療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中藥保留灌腸

本法是將中藥濃煎至100—150ml,臨睡前排便後作保留灌腸。每晚1次,經期停用。主要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較劇,或盆腔包塊、後穹窿結節觸痛明顯者。是本病最常見的輔助療法。代表性的經驗方有:

1.三棱9g,莪術9g,蜂房12g,赤芍12g,皂角刺12g。(《上海中醫藥雜誌》1995{2))

2.白花蛇舌草12g,敗醬草12g,紫草根20g,丹參12g,黃柏12g。(《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3(1))

3.紅藤15g,敗醬草15g,三棱9g,莪術9g,延胡索9g,丹皮9g,白花蛇舌草15g,紫草根15g,黃柏9g。(《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3))

4.丹參30g,石見穿30g,赤芍15g,三棱15g,莪術15g。(《浙江中醫雜誌》1989{9))

二、局部上藥

鐘乳石、乳香、沒藥各等分,研末,均勻過篩消毒。於經凈後上於後穹窿,每次1小匙,每周2次。上藥後用帶線棉球塞住,24小時後取出。用於病變位於子宮直腸窩者,有明顯縮小包塊作用。(《福建中醫藥》1988(6))

三、外敷藥

子宮內膜異位症包塊貼近腹壁者,可配合外敷法。可選用麝香粉、丁桂散或七厘散,將其倒入臍孔中或病灶部位,上貼香桂活血膏。有止痛消症作用。

四、耳穴貼敷

取子宮、卵巢、交感等穴。一般在每次月經來前1—2天,用王不留行籽作穴位貼敷。適用於本病痛經較劇者。

五、中西醫結合療法

本病的中西醫結合療法尚不系統。林永華等報道對本病程度嚴重(多為ACDsta分類重度)及癥狀明顯的患者,在中藥治療的同時,加用甲基睾丸素5mg,於月經第5天開始服,每日 1—2次,舌下含服,連服20天,每日總劑量不超過20mg。能促使異位內膜萎縮,對改善癥狀和體征有明顯效果。臨床觀察發現小劑量的甲基睾丸素並無明顯抑制卵巢功能的副作用。汪嫻等報道,對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採用達那唑(炔睾醇)加中藥治療。方法是:先用達那唑,從月經周期的第2天開始,每次200mg,口服每日 3次,連服1個月。第2月開始,改每日口服2次,連服2個月,第4月開始每日減至1次,連服3個月。6個月後停服那達唑,改用中藥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結果療效明顯優於單用炔睾醇組。作者認為達那唑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短期療效較為明顯,但長期服用副作用大,且服藥期間影響受孕。達那唑治療後改中藥治療,既能鞏固療效,緩解癥狀,控制體征,且能調整卵巢功能,服藥期間不影響受孕,是本病值得探討的一種治療方法。李玉麟報道,對子宮內膜異位症輕型患者,單用中藥治療;中型採用中藥一t一達那唑,重型採用中藥+手術+中藥+達那唑的方法。作者認為中型以上本病患者,痛經及月經紊亂癥狀較重,加用達那唑可在短期內緩解癥狀。但由於達那唑一方面易造成假絕經,另一方面有男性化傾向,難以為患者所接受。加用中藥,可以減少達那唑用量,將其控制在不出現副作用及不閉經的範圍內,使中西藥物在互補中提高療效,減小副作用。對患者,術前先服中藥20曰至3個月,能軟化結節,緩解粘連,利於手術。術後加用中藥,又能鞏固療效,並有利於患者康復。

[預防與調護]

1.月經期減少劇烈運動,忌食生冷。已婚婦女堅持避孕,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經期避免性交。 』

2.防止經血倒流 遇有經血外流不暢的情況,如宮頸管狹窄或閉鎖、宮頸粘連、陰道橫隔、子宮極度前後曲等,要及時糾正,以防止經血倒流。月經期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檢查,如有必要,操作應輕柔,避免重力擠壓子宮。

3。避免手術操作所引起的子宮內膜種植 經前禁止各種輸卵管通暢試驗,以避免碎屑進入腹腔。宮頸冷凍、電灼等均不宜在經前進行,否則有導致子宮內膜種植在手術創面的危險。人工流產吸宮時,不要突然降低宮內負壓以防止碎片隨宮腔血水倒流人腹腔。進行剖宮手術時,要注意保護手術術野和子宮切口,縫合子宮時縫針要避免穿過子宮內膜層,以防內膜異位於腹壁切口。

4.適齡婚育和藥物避孕 妊娠可以延緩此病的發生,對已屬婚齡或婚後痛經的婦女,應及時婚育,已有子女者,長期服用避孕藥物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宮內膜萎縮和經量減少.因而可減少經血及內膜碎屑逆流人腹腔的機會,避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療效判定]

治癒:癥狀(包括淤血證候)全部消失;盆腔包塊等局部體征基本消失;從癥狀體征消失後,不育症患者在3年內妊娠或生育。

顯效:癥狀(包括淤血證候)消失;盆腔包塊縮小1/2以上(月經周期的同時期檢查對比,B超檢查治療前後同時期的對比);從癥狀消失起2年無複發;雖局部體征存在,但不育患者能生育。

有效:癥狀顯著減輕;盆腔包塊縮小1/3以上(月經周期的同時期檢查對比,B超檢查治療前後時期的對比);主要癥狀消失後1年無複發。

無效:主要癥狀無變化或惡化;局部病變無變化或有加重趨勢。

[現代科研成果]

天津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韓冰教授主持的婦科研究室完成的「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臨床與實驗研究」科研課題,獲1995年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研究總結出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辨證論治規律,以「氣、血、痰」立論。提出『『瘀久夾痰,漸成症瘕」的病機特徵,制定了「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治療大法,研製的中藥婦痛寧顆粒沖劑經308例臨床觀察,療效突出,總有效率達94.6%,其中愈顯率62.01%。治療前後實驗室檢查,血液流變學、甲皺微循環均有顯著性差異;血漿前列腺素亦有顯著性差異;但血清性激素(E2、P、LH、FSH、PRL)無明顯變化。說明其作用具有改善全身和局部微循環,使局部病灶吸收,降低前列腺素的濃度,使臨床癥狀緩解,並不干擾婦女正常生殖周期,對伴有月經失調及不孕者,且可調經助孕(月經失調者有效率85.1%,伴有不孕者有效率86.4%)。

採用手術移植法誘發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功率85%。移植後的內膜具有在位內膜的基本組織結構,保持對卵巢激素的反應性,生長穩定。與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孕酮含量低,異位內膜非特異性脂酶(NSE)活性及表面上皮糖原、RNA含量均低;組織中前列腺素(PGL)含量高。建立出符合該症病理特徵的大鼠模型。該課題系統地進行了中藥。婦痛寧」對大鼠實驗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用機理的研究。組織形態學觀察結果表明,「婦痛寧」對手術誘發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能使異位內膜包塊積液量減少,體積變小,生長受到抑制。光鏡下的異位內膜呈現一派萎縮相,內膜變薄,表面上皮變矮,不再增生形成假腺體,間質細胞小而稀疏,網狀纖維結構也遭到破壞。電鏡下異位內膜的分泌細胞腔面顯著突於腔中,微絨毛近乎消失,胞核大,外形不規則,周邊出現大量深淺不等的切跡,胞漿少,胞漿中糖原顆粒、線粒體數量明顯減少,粗面內質網網狀擴張並有脫顆粒現象。說明婦痛寧對異位內膜具有明顯的萎縮作用。組織化學觀察,給葯後異位內膜糖原、表面上皮RNA的含量,明顯低於模型組異位內膜和本組在位內膜,異位內膜兩種酶的活性明顯下降,而治療組的在位內膜糖原、RNA的含量和NSE、AKP的活性物均無明顯變化,說明婦痛寧明顯抑制異位內膜的功能活動,而對在位內膜無明顯影響。

以上表明,該葯對異位內膜具有明顯的萎縮作用,能抑制異位內膜細胞,尤其是上皮細胞的活動。而對在位內膜的組織結構無明顯影響。

同時通過觀察婦痛寧對大鼠子宮內膜異位症臼一內啡呔、強啡呔、前列腺素的影響,以闡明其鎮痛機理。結果表明給葯組在下丘腦、垂體、異位子宮內膜中B一內啡呔、強啡呔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及正常組;具有類似PG合成抑製劑作用,使6一酮PGFl。水平降低,緩解子宮肌層的張力,從而達到鎮痛作用。該項研究經推廣後,已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其成果水平居於國內外同類項目的領先地位。

附: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指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所致的疾病。其發病年齡遲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在30—50歲左右,經產婦多見。約有半數病例合併子宮肌瘤,部分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並存。

一、病因病理

子宮腺肌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多次妊娠或分娩造成子宮壁創傷、炎症,或由於持續高雌激素作用,破壞了子宮肌層的防禦能力,致使子宮內膜向肌層生長而發病。此外,子宮內膜碎片經血管或淋巴管擴散,可能是導致深肌層內孤立病灶的原因。 本病病灶多為瀰漫性浸潤性生長,子宮呈均勻增大,以後壁居多,一般不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質較硬。如過大時多合併子宮肌瘤。也可呈局限性生長,局部肌纖維束增生,形成結節,使子宮表面呈不規則突起,稱為子宮腺肌瘤。光鏡下可見子宮肌層中有散在的內膜腺體及間質,周圍平滑肌與纖維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二、臨床表現

本病的臨床表現以痛經為典型癥狀,表現為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一般痛在月經前及月經期中。其次是月經失調,多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伴發不孕。婦科檢查見子宮均勻增大,質較硬,有壓痛,月經前可增大,壓痛更明顯。如為腺肌瘤,可捫及子宮局部突起,易與子宮肌瘤相混淆。

三、輔助檢查

1.B型超聲波診斷 見於宮增大、飽滿、呈圓球狀,肌壁回聲不勻,可見蚯蚓狀或條索狀低回聲區,但特異性不強。子宮腺肌瘤與子宮肌瘤的聲像尤其不宜區別。

2.子宮碘油造影 子宮腔增大,碘油溢人肌層形成憩室樣球形隆起,有助於診斷。但陰性時不能排除本病。

四、診斷

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典型病史及體征。凡年齡在30—50歲的經產婦,出現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檢查子宮增大,質較硬,且在月經前或月經期檢查子宮較經間期增大,變軟,壓痛明顯,即可考慮為本病。當患者癥狀不典型,子宮增大不明顯,或子宮表面呈結節樣突出時,則易漏診或誤診為子宮肌瘤。

五、鑒別

本病診斷時應注意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子宮肌瘤 臨床表現以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月經延長為主,多無痛經;檢查子宮增大或有不規則突出;B超檢查,肌瘤結節為邊界清晰的局限性低回聲區。該病可與子宮腺肌瘤並存。

2.子宮肥大症 也可表現月經量過多,但無痛經;檢查子宮均勻增大;B超檢查子宮增大,肌壁回聲均勻。

六、辨病辨證論治

在西醫,子宮腺肌病治療原則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完全相同,癥狀嚴重者主張切除子宮。中醫對子宮腺肌病趨向於與子宮內膜異位症按同一疾病辨證論證。認為二者病因病機相似,因而治療上大多採用同法同方,一般不另立法組方。個別醫家在主方基礎上略施加減以示區別。有關內容可與以上「子宮內膜異位症」互參。


推薦閱讀:

痛經—穴到痛止有奇效
暖男必備,7招緩解女友痛經
關於痛經的文章(手錄)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