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過1700場的芭蕾舞劇《白毛女》下月來杭·杭州日報
「北風吹」、「紅頭繩」等經典場景你還記得嗎? |
演過1700場的芭蕾舞劇《白毛女》下月來杭 |
文藝群邀20位讀者看最原汁原味的芭蕾經典 |
2014-05-05 |
|
||
|
||
|
藝 文 群 記者 張向芳 自1964年第五屆「上海之春」藝術節首演小型版後,芭蕾舞劇《白毛女》誕生已整整50年。6月23日晚,前身為《白毛女》劇組的上海芭蕾舞團,將在杭州大劇院傾情上演這部大型芭蕾舞劇。 半個世紀里,芭蕾舞劇《白毛女》演出1700場,跟《紅色娘子軍》並稱為中國經典芭蕾舞劇的兩朵奇葩,素有南「白」北「紅」的美譽。曾遠赴加拿大、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地演出,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經典舞蹈作品」。 可以說,《白毛女》凝聚著幾代人的集體回憶。為此,杭州日報文藝群和杭州大劇院特攜手推出20個名額,請你帶著回憶和期待,來看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 芭蕾舞劇《白毛女》是載歌載舞的足尖舞蹈 「北風吹,雪花飄,雪花飄飄年來到……」白毛女的故事曾在一代人心裡烙下了深深印記。芭蕾舞劇《白毛女》是1964年根據同名歌劇創作改編而成的,從最初凄慘的民間傳說到浪漫的紅色經典舞劇,傳承至今歷經了50個春秋,曾被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所稱讚。 舞劇《白毛女》不但是中國芭蕾史上奠基作品之一,更是中國芭蕾民族化道路上的藝術精品。 西洋芭蕾只舞不唱,《白毛女》則採用了載歌載舞的形式,加進了許多伴唱。除了歌劇原有的《北風吹》、《扎紅頭繩》等以外,還吸取華北地區的民歌和戲曲的音樂素材,新創作了《序歌》、《壓不住的怒火》、《漫天風雪》、《見仇人烈火燒》、《盼東方出紅日》等獨唱、重唱、合唱、齊唱歌曲和大量場景音樂,為劇情的發展以及人物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在舞蹈形式上,作為「洋為中用」的藝術典範,《白毛女》既運用了外來芭蕾的語彙,又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民間舞、傳統戲曲以及武術等精華,展現了芭蕾的腳尖功力。 年逾八旬的《白毛女》編導程代輝說,這部作品讓中國芭蕾第一次甩掉了「洋拐杖」。正是中西結合的芭蕾舞嘗試,使《白毛女》獲得了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掀起「芭蕾外交」的《白毛女》是上海芭蕾舞團「鎮團之寶」 完全由中國藝術家打造的芭蕾舞劇《白毛女》有多紅?此劇自創排至今,演出1700場。《白毛女》曾東渡扶桑,為中日邦交掀起「芭蕾外交」的旋風;它又出訪西歐北美,將文化友誼灑遍世界。 作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芭蕾舞題材,《白毛女》曾經被國內不同的舞蹈團體上演過無數版本。不過,最原汁原味的《白毛女》當屬上海芭蕾舞團的。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芭蕾舞團和《白毛女》的血肉關係——成立於1979年的上海芭蕾舞團,前身正是1964年組成的大型芭蕾舞劇《白毛女》劇組。 對舞劇《白毛女》,現任上海芭蕾舞團團長的辛麗麗特別有感情,這是上芭的「看家戲」、「鎮團之寶」,而她本人也是舞台上第二代「白毛女」的演繹者。 《白毛女》一直是上海芭蕾舞團的扛鼎之作,該劇曾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經典作品舞劇金獎,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上獲過24枚獎牌。 了解一下 芭蕾舞劇《白毛女》誕生始末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人們叫她「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新型歌劇《白毛女》,由賀敬之和丁毅承擔了改編任務,獲得熱烈反響。 歌劇《白毛女》在1949年之前,已經演了200多場。1951年《白毛女》(田華、陳強主演)被拍成黑白故事片,在全國155家電影院播映,首演觀眾達600萬人次,創下最高電影賣座紀錄。 1952年,日本清水正夫與松山樹子夫婦觀看了故事片《白毛女》後,被劇情深深感動,隨後他們從田漢手中得到歌劇劇本,改編成芭蕾舞《白毛女》。在周恩來總理的邀請下,日本版的《白毛女》於1958年到中國訪問演出,隨後曾13次到中國演出,觀眾要通宵排隊才能買到門票。此事給中國芭蕾舞界帶來極大的震撼,因而發出了中國芭蕾舞一定要改革的呼聲。 芭蕾舞劇《白毛女》誕生於1964年,是前上海舞蹈學校的師生根據同名歌劇集體創作改編而成的。一炮打響,引起了全國轟動。從那時起,《白毛女》與同時面世的《紅色娘子軍》一起舉起了中國芭蕾的本土化大旗,成為一代國人心中的永恆經典。 參與方式 添加「杭州日報文藝群」微信方式 1.通過微信客戶端,掃微信二維碼,添加即可。 2.添加杭州日報文藝群的微信號:hzrbwyq。 3.添加好友,每天可收到當天精彩文化資訊。 |
推薦閱讀:
※杭州的冬天這麼冷,也要防晒嗎?·杭州日報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87)) (人民日報海外版)
※草垛里藏著一望無際的草原·杭州日報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11.10)
※築溪成堨·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