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八下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八下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八(之下)
天竺沙門 般剌密帝 譯
烏長國沙門 彌伽釋迦 譯語
菩薩戒弟子 房融 筆受
西京大興福寺沙門 惟愨 科
皇宋首楞大師 可度 箋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
次來嘆許宣。
箋雲。利樂有情問。為賓請益問。
令諸眾生不入邪見。
箋雲。則撥無因果。墮惡趣空。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凈。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後廣明因果文二。初雙因略演文二。初總標。
箋雲。內分則情。外分則想。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
後別釋文二。初單釋二因文二。初內畜情因文三。初標。
因諸愛染。
次述文二。初述愛生流。
箋雲。則染之一法。
發起妄情。
箋雲。發起虛妄之情。
情積不休。
憶雲。今日明日情愛無有休息。
能生愛水。
箋雲。愛人心下。故感水流。
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
後廣明聞潤文四。初心憶珍羞。
箋雲。皆是愛心也。
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
二心憶前人。
箋雲。所憶前人。或憐惜。或嫌恨。俱淚流也。
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
三貪求財寶。
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四心著行淫。
阿難。諸愛雖別。
後結。
箋雲。則心憶珍羞。貪求財寶等。
流結是同。
箋雲。俱從根本無明變起。或可情之一法。
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箋雲。然情之一法。重濁不能將升。故沈於下。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
後外凌虛想文三。初標。
因諸渴仰。
次述文二。初述想生由。
箋雲。取著前境。如思醋梅。口中水出。如人渴思水。身心仰變。
發明虛想。
箋雲。然想輕於情。故虛通光明。
想積不休。
箋雲。今日想。明日想。無有休息。
能生勝氣。
箋雲。能生殊勝氣分。則想也。
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
後廣述同升文五。初心持禁戒。
心持咒印。顧眄雄毅。
二心持咒印。
箋雲。咒則天蓬黑殺等咒。印則結印存想。或正顧。或邪視。雄則威雄。毅則剛毅。
心欲生天。夢想飛舉。
三心欲生天。
心存佛國。聖境冥現。
四心存佛國。
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五事善知識。
阿難。諸想雖別。
後結。
箋雲。前來一一不同。
輕舉是同。
箋雲。皆是想之一法。
飛動不沈。自然超越。
箋雲。則輕舉也。
此名外分。
箋雲。想則取象故外。情內可知。
阿難。一切世間。
後雙明十果文三。初總明交現。
箋雲。是所依。
生死相續。
箋雲。蘊起名生。蘊滅名死。是能依有情。
生從順習。
則生為順果乘業。廣為三業恆行順生身意。
死從變流。
則乘生所習。業果冥成。果熟酬因。心隨業轉。變無形之念。成有相之資。乘業遷形。故曰流變。
臨命終時。
箋雲。生有謝。死有至。
未舍暖觸。
箋雲。五六七識一時先去。唯有心暖。則執受八識猶在。
一生善惡。俱時頓現。
箋雲。向此時間。生平苟造善業。即見樓台殿閣。諸佛境界。苟造惡業。即見蒺梨叉棒。牛頭獄卒等事。
死逆生順。
次別釋文七。初天文二。初純想生天。
箋雲。所受異報。逆其在生所造順身意之業也。
二習相交。
箋雲。則生有滅。死有現。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箋雲。此約純是想。即生為天人。天以光潔自在為義。
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凈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凈土。隨願往生。
後兼因凈土。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
次仙文二。初單文四。初仙。
箋雲。九分想。一分情也。
大力鬼王。
次鬼王。
箋雲。八分想。二分情。
飛行夜叉。
三叉。
箋雲。七分想。三分情。
地行羅剎。
四剎。
箋雲。六分想。四分情。
游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後助善願。恆思廣益。善心慈念無傷。護法。菩薩大心。護戒。七支清凈。隨戒。則不違佗志。或咨受依從。護咒。則依法誦持。隨咒。則稟依佗教。護禪。自護乃恆居凈所。護佗則令不驚狂。凈業克充。蓮台暗就。據因明果。義有兩重。舉一而言。意可通悉。
箋雲。疏言暗就。則親近佛也。據因明果者。據此因中。曾在人間。或發善心。乃至護禪定故。果感在仙。在羅剎等。亦有此心。義有兩重。舉一而言者。義兩重。人中至仙趣等。舉一。則且言仙等。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
三人道文二。初均生人道。
箋雲。五分情。五分想也。
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後明根聰鈍。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
四畜文二。初本。
箋雲。前是情少想多。此中明情多想少。六分情。四分想。為畜生類。
重為毛群。
後兼。
箋雲。業重者。豬羊馬等。
輕為羽族。
箋雲。業輕者。空中飛禽羽族也。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
五鬼文二。初本。
箋雲。沉下水輪。水在火上也。生於火際。在水之下火之上。火邊際也。受氣猛火。氣分猛焰。一時俱火。
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後兼。
箋雲。餓鬼飲水。化為膿血。故害於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
六無間文二。初輕。
箋雲。在火輪之下風輪之上。上火下風。風火相交過。地獄居其中。
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後重。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七阿鼻文二。初本。
箋雲。梵語阿鼻。唐言無間。此舉梵語。是罪重者。前無間又輕。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後兼。
箋雲。言十方阿鼻地獄。又重於前。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
後結同分文二。初述私招。
箋雲。此答私招。
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後明同受。兼有元地者。器界立。同分有定處也。然想為興運。發業功強。愛念滋煩。能成潤種。此則總名都目。綰敘雙因。別業千差。形分萬類。若不盡搜迷習。對果酬因。何以知佛智窮微。凡愚勖進。
箋雲。此答亦有同分也。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
後垢凈遐明文二。初明垢因招墜文二。初現習垢因文二。初雙標二目文二。初則指前招果。
造十習因。
後明所習元因文三。初舉因。
受六交報。
次顯果。
云何十因。
後征因。
阿難。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摩。研摩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後別釋因差文十。初淫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習慣習也。二根相交接。能所相研摩。從劫至劫不休也。
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
次立喻雙明。
箋雲。言如人以兩手相摩。既久暖現。今既以染為因。地獄之中。即見大火光現。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二習相燒然。故有如是感果鐵床銅柱皆是於火。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慾火。
四佛名因相。
箋雲。色目稱謂也。同名欲愛之火。
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五行人觀厭。
二者。貪習交計。
二貪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則相交計度也。
發於相吸。吸攬不止。
箋雲。吸內息也。攬手取也。
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箋雲。貪人。心下感水。有益潤果。中招積寒等。
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凌。故有吒吒波波啰啰。
三感苦彰因。
箋雲。波波下攝取噓噓。此四從聲立名。受凍之聲也。
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箋雲。攝取一紅蓮。此四取色為名。凍身作此色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
四佛名因相。
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五行人觀厭。
箋雲。大海之中。有瘴癘氣。
三者。慢習交凌。
三慢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交相凌滅。
發於相恃。
箋雲。倚恃自家能解。
馳流不息。
箋雲。馳騁流逸。不曾止息。
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箋雲。如是指因。故有感果。騰身流逸奔波。在業海之中。被水淹浸。
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毒海者。言受罪之人。落此海中。多毒龍毒獸毒魚等。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痴水。
四佛名因相。
箋雲。慢有多種。皆不出我慢。為總執我能知能解。輕慢於人。此乃舉總攝別。
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五行人觀厭。
四者。嗔習交沖。
四嗔文五。初乘因發相文二。初略。
箋雲。大曰嗔。小曰恚。能所惡氣交沖而起。
發於相忤。忤結不息。
箋雲。相抵忤也。
心熱發火。鑄氣為金。
箋雲。為金則堅言執是。嗔心堅強也。
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槍鋸。
後廣。
如人[銜-金+缶]冤殺氣飛動。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
箋雲。宮割。則古者五刑。墨。刻額也。劓。截鼻也。剕。刖足也。宮。淫刑也。大辟。死也。
斬斫。剉刺。槌擊諸事。
箋雲。槌則槌陰。擊則擊脅。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嗔恚。名利刀劍。
四佛名因相。
菩薩見嗔。如避誅戮。
五行人觀厭。
箋雲。誅自己。戮六親也。
五者。詐習交誘。
五詐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詐者。謂罔冒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也。誘則誘引於他。
發於相調。
箋雲。調弄於佗。
引起不住。
箋雲。延引也。
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箋雲。以繩為絞。以木為校。周易雲。荷校滅耳。
如水浸田。草木生長。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項曰枷。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
四佛名因相。
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五行人觀厭。
箋雲。豺亦狼屬。說文雲。似犬銳頸而白頰。
六者。誑習交欺。
六誑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誑者。謂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或欺慢於人。
發於相罔。誣罔不止。
箋雲。罔則欺罔。
飛心造奸。
箋雲。飛心起心也。
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凈。
箋雲。故有塵土。是誑生罔冒故招。如晴明空忽生塵土。如正真心妄志詭譎也。
如塵隨風。各無所見。
二立喻雙明。
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三感苦彰因。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
四佛名因相。
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五行人觀厭。
箋雲。虺者。南中蛇也。爾雅釋魚篇雲。蝮虺博三寸。首大如臂。注云。身長三寸。首如臂指。此白種蛇。為蝮虺也。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
七怨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怨者。含恨不休為性。
如是故有飛石投礰。
箋雲。礰釋名小石也。
匣貯車檻。瓮盛囊襆。
箋雲。車檻。未見余經所述。王法或有之。昔有王作車。八十八輻。無輞。相如櫃。有四面。四面各竄其釘。置罪人向中。以牛駕走。
如陰毒人。懷抱畜惡。
二立喻雙明。
箋雲。陰隱也。隱毒在心。畜惡可知。
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吞猶含恨也。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
四佛名因相。
箋雲。違害鬼。則損舍利弗之鬼也。
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五行人觀厭。
箋雲。廣志雲。其鳥大如鶚。紫綠色有毒。頭長七八寸。食蛇蝮。以其毛歷飲食則殺人。
八者。見習交明。
八見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妄見交相明白也。
如薩迦耶。
箋雲。則身見。是總為妄執身為我解也。
見。禁戒。取。
箋雲。見。則邊見。但見一邊。如見斷一向斷。見常一向常。禁戒。則戒禁作雞狗二戒也。取。是見取。見。是能見。取。則所取之境。
邪悟諸業。
箋雲。則邪見也。
發於違拒。
箋雲。於諸佛正見。相違拒也。
出生相返。
箋雲。邪見出生一切惡法。正見出生一切善法。故相返也。
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箋雲。王則閻羅王。使則使者。主獄主。吏典吏。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詞辯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權。用權道誘引。詐。乃詐問於佗。考。則窮考。訊。則問訊。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
四佛名因相。
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
五行人觀厭。
箋雲。壑中有毒蛇毒龍等。謂之毒壑。
九者。抂習交加。發於誣謗。
九抂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抂者。抑壓良善。加諸非過為性。
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箋雲。磑小磨也。
如讒賊人。逼抂良善。
次立喻雙明。
二習相排。故有壓捺。捶按。蹙漉。衡度諸事。
二感苦彰因。
箋雲。相排則排比也。壓將物壓之。捺以木捺住之。衡度則釘人之具。以□□木為衡似門木。隨人身手為度。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
四佛名因相。
箋雲。讒虎。未見余文。昔魏國君使於龐恭入趙。恭懼有讒人。臨行謂魏君曰。今有一人。言市中有虎。君信之乎。答言。不信。恭曰。二人言之。君信之乎。答言疑之。恭曰。三人言之。君信之乎。答曰信。恭曰。夫市無虎明矣。三人言誠有虎。趙魏相去。遠於市矣。而讒臣者。非止三人。願君察之。於是辭行。未及還。而乃讒言先至。果不得見於魏君矣。
菩薩見抂。如遭霹靂。
五行人觀厭。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
十訟文五。初乘因發相。
箋雲。訟辭訟於人也。發於藏覆者。發佗人陰私之事也。
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次立喻雙明。
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三感苦彰因。
箋雲。惡友則證於人。業鏡火珠。則照於人。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
四佛名因相。
箋雲。陰賊。則心下陰隱如賊。
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五行人觀厭。然群生造業。業乃恆沙。舉簳收枝。總言於十三為根本。慢亦俱生怨抂訟嗔上。傍生誑詐二。貪邊附起五利使。迷真妄度。痴族同收。淫亦貪。收慢為痴攝。貪因痴起。嗔約貪生。推本窮源。無明殖始。迷一真為二分。失一寂為四生。分一妄八萬四千塵勞。縱一迷彌輪六趣。略陳因義。果相標名。勖進迷徒。宜令廣辯。
云何六報。
後當乘業果文二。初明異熟文三。初總標文三。初徵招果。
箋雲。六交報。有二說。或眼根交耳鼻等根。六根各相交也。或因與果交。
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
次識造根流。
箋雲。眼識乃至意識。各各造業不同。因中為能造。地獄中為所造。然前五識造業。地獄中果相現前受別報。六識是總報。何不言第七與第八。唯言六識。謂第六識。對境強盛分別。第七唯內緣不對境。第八白凈無記。
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箋雲。因地獄中果相現。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後征根塵報。然增上果。則異熟等流皆有。思之可解。或一具三。此陳偏勝。
箋雲。夫言三果。異熟等流皆有。思之可解者。如地獄中種種苦具增上。此是異熟增上。如地獄受苦與生時。六根所造。等齊而有增上苦具。亦等流增上。或一具三者。或地獄中果。異時而熟。是異熟。或與生時。等齊流類。故言等流。或有種種苦具。增上殊勝故。故言增上。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
次別釋文六。初眼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箋雲。因中眼緣前境。果感招引惡果。因中為能招引。果中為所招引。
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
次業相先呈。
箋雲。則臨終時。招報之時也。
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箋雲。神識。中陰身識也。地獄居下。則亡者飛上。然後倒頭從下入地獄。此順諸教所論。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明見。則能遍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
次明。
箋雲。毒龍蛇等。種種惡物。然五識有對境。有不對境之時。
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後暗。
箋雲。暗見則無見。此是不對境時。
如是見火。
五業流交報文五。初燒聽。
箋雲。此句下少一句經。應雲燒見能為熱砂熱灰。在眼合有此句。恐文失落。
燒聽。能為鑊湯洋銅。
箋雲。為耳為坎。坎屬水。水遭火燒。故成鑊湯。
燒息。能為黑煙紫焰。
次燒息。
燒味。能為焦丸鐵糜。
三燒味。
箋雲。焦丸。熱鐵為丸也。糜粥也。以鐵粥灌罪人口。
燒觸。能為熱灰爐炭。
四燒觸。
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五燒心。
箋雲。謂輕安一種。欲界全無。一切眾生第六識心。攀緣逐境。喧囂動掉。果中。招感星火迸灑空界。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
二耳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
次業相先呈。
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箋雲。降注從水中下。乘流頭車入無間獄。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
次開。
箋雲。愗悶也。開聽。則聞於前境。
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
後閉。
箋雲。閉聽不聞前境。沉沒者。深沉沒溺也。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
五業流交報文六。初注聞。
箋雲。注聞乃耳根也責則勘責。詰則詰問。
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
次注見。
箋雲。毒龍毒蛇等氣。
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遍身體。
三注息。
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
四注味。
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
五注觸。
箋雲。為畜為畜形。為鬼為鬼形。
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六注意。
箋雲。為雹。為天上降下之雹。
三者。嗅報招引惡果。
三鼻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此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
次業相先呈。
箋雲。為因中聞香貪好之氣。果中業感。先聞惡毒之氣。
亡者神識。從地踴出。入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箋雲。地獄。或地中踴出。或空而現。俱約隨業而感。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
次通。
箋雲。言惡毒之氣。熏人極多。令心擾亂。
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後塞。
如是嗅氣。沖息。則能為質為履。
五業流交報文六。初沖息。為質。感受地獄異熟質。為履。則所趣之處。凡根本□業。則果感處所及能受異熟身。余為所受。余並如文。
沖見。則能為火為炬。
次沖見。
沖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
三沖聽。
箋雲。為洋銅。灌罪人口。為沸湯煮罪人身。
沖味。則能為餒為爽。
四沖味。
箋雲。餒者餓也。爽者差也。道德經雲。五味令人口爽。
沖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
五沖觸。
箋雲。為綻。為泡綻也。為爛。為壞爛也。為大肉山。身作大肉山。肉山有百千眼。無量蟲於中咂食。
沖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礰。擊碎身體。
六衝思。
箋雲。為灰。灰土也。為瘴。山嵐瘴氣也。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
四舌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焰熾烈。周覆世界。
次業相先呈。
亡者神識。下透鐵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
次吸。
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燋爛骨髓。
後吐。
箋雲。餓鬼吐氣成火。燋猶燒也。
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
五業流交報文五。初歷嘗。
箋雲。承忍者。皆罪身承受忍耐也。
歷見。則能為然金石。
二歷見。
箋雲。為然金石。擊於罪人。
歷聽。則能為利兵刃。
三歷聽。
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
四歷息。
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
五歷觸。
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而下。
六歷思。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
五身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
次業相先呈。
箋雲。生時。貪觸細滑等境。死時。乃見來山四面合罪人身。
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槍槊。驅入城門。向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箋雲。槊木作。或即戟槊。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
次合。
箋雲。潰散也。
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
後離。
箋雲。屠裂者。如屠物命分裂也。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
五業流交報文六。初歷觸。
箋雲。為道。則為所游之路。為觀。則誑現花林異相。廳案。則冥司推鞠之所也。
歷見。則能為燒為爇。
次歷見。
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
三歷聽。
箋雲。剚則刀入肉聲。
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
四歷息。
箋雲。括結也。言為袋結之。為考推考也。
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
五歷嘗。
箋雲。鉗取罪人舌。以牛耕之。
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六歷思。
箋雲。以湯煎之。以火炙之。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
六意根文五。初標因引果。
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
次業相先呈。
箋雲。第六識。因中喧囂動掉。果中先感風輪。似識不定。
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
三中陰乘生。
箋雲。旋落者。迴旋墮落也。
發明二相。
四睹前幽顯文三。初標。
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
次不覺。
箋雲。於生。六識有不與五同緣。於死。亦所不覺。荒忙奔走。或東或西。
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後覺。
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
五業流交報文六。初結思。
箋雲。為方道處行。
結見。則能為鑒為證。
次結見。
箋雲。善惡二童之所鑒證。
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霿。
三結聽。
箋雲。霿。爾雅釋名亡。天氣下地不應曰雺也。與霿同。
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
四結息。
箋雲。車以乘之。船以載之。檻以檻之。此中三物。炎炎皆火。焚燒罪人。
結嘗。則能為大叫喚。為悔為泣。
五結嘗。
箋雲。悔。悔恨也。
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六結觸。然依根造業。果則雖齊或業等差。寧同一揆。理宜疏簡。識本通論。使報不虛。彰勖除因妄。
箋雲。為大。大身也。為小。小身也。萬生萬死者。此則悶絕。假死假生。非實死實生也。偃覆也。覆仰皆受業之身。疏雲。依根造業者。依六根造六交報也。果則雖齊者。一因酬一果齊地。業有等差者。或有六根總造業。或有但向眼根作業。余根不造。有其平等差別輕重也。揆猶度也。言不可將一度量等之。就佗根本作業根通論。使一因酬一果。戒勖眾生修行也。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後通結文三。初指迷通結。
箋雲。因中為能造。地獄中則為所造。
若諸眾生。惡業同造。
次述報分差文五。初阿鼻。
箋雲。則十惡同造。
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箋雲。言地獄受苦無邊。劫數長遠。
六根各造。
次無間。
箋雲。是能造。
及彼所作。
箋雲。是能造。
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箋雲。境上作罪。根上亦作罪。是兼境兼根。八獄者。八寒八熱也。
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三。十八。
箋雲。身口意三。都是十惡。身三意三口四。今但造身三。口意不造。則入十八地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四。三十六。
箋雲。三業不兼者。不兼三業也。但行殺不盜。或但行盜不行殺。前之十八。二分分開。為三十六。是越一倍也。
見見一根。
五。一百八。
箋雲。是能見所見也。能見是根。所見是境。
單犯一業。
箋雲。或眼根但犯色塵。耳根但分別聲塵。此則但犯一根。諸根不造。
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箋雲。前之三十六獄三分分開。為一百八獄。譬夫一擔分之為十。於其輕重。罪亦明矣。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後總明無實。然浮生寄壽。石火流飆。不悟空花。恆思五欲。斯須造業。未及歡娛。業浪吞舟。四山冥合。刀輪粉骨。熾焰焚肌。鐵網籠圍。金丸射腹。一沉純苦。拂石殃形。正罪治終。仍生鬼畜。
箋雲。由是眾生別作別造者。結答阿難前問。為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則私招地獄。言善星作業。而善星受。於世界中入同分地者。則同分地獄。結答前問為有定處為復自然。意謂私招之中。亦有同分。二種地獄也。妄想發生非本來有者。則根本無明。結答前問為複本來自有。為復眾生妄習生起。
複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
後述等流文二。初鬼畜酬因文二。初乘因受鬼文二。初明罪畢乘生。
箋雲。非叱也。此則大小二乘戒俱犯也。科雲述等流者。因等果流。故曰等流。言因中造成諸業。果中受罪。便乃齊等故。
毀佛涅槃。
箋雲。謗方等也。
諸餘雜業。
箋雲。則十惡五逆等。
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箋雲。言地獄之中。歷劫被火焚燒也。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次酬因列報文十。初怪鬼。
箋雲。本因貪物。托物成形。乘因稱果。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二魃鬼。貪色遇風。則或睹屈伸言笑動止音聲。發起迷情。致生貪慾。當來受果。托動成形。想亂人心。報成魃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三魅鬼。貪惑。則好生疑慮。又惑亂他心。遇畜疑生。果成於魅。
箋雲。遇畜疑生。則遇畜生因中疑惑。便生其類。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四蠱毒鬼。貪恨則怨恨。蟲乃毒蟲。果毒因嗔。如文可解。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五癘鬼。憶則系想。傷形遇衰。或遇其衰禍。果招癘鬼。或癘鬼傷人。或雲癩鬼。未見文說。
貪慠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六餓鬼。貪慠。則常生憍慢。負氣凌佗。托氣乘因。摧憍處餓。如文可解。
箋雲。氣則風雲氣候也。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七魘鬼。貪罔。則罔冒佗人。遇幽。則酬因暗計。魘鬼。魘人。乘因可解。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八魍魎鬼。貪明。或仰觀天宿。或樂顯色為緣。遇精還明。魍魎精類。
箋雲。或樂顯色為緣。則煙雲塵霧也。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則為形。名[仁-二+(兒/又)]使鬼。
九[仁-二+(兒/又)]使鬼。貪成。則媒牙結媾。或樂成就世間諸事。遇明心顯。平直無私。役使之流。酬因可當。
箋雲。[仁-二+(兒/又)]使者。被大力鬼王之所[仁-二+(兒/又)]使。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十傳送鬼。貪黨。則好附明黨。遇人。乃託附乘因。傳送附人。如文可解。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
後指因令悟文三。初指鬼乘因。
箋雲。人之魂魄所歸曰鬼也。
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
次指元妄。
箋雲。前問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六道等。佛。令結答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妄想。則根本無明。或第六識。
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後指真令悟。如文可解。鬼形乘業。果盡因窮。殘報相仍。更居傍類。
複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
後畜報儻私文三。初業窮儻債文二。初明因果俱窮。
箋雲。二俱成空。則情想二因造業。向鬼業則盡。畜生猶存。
方於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後對怨償債。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次列果酬因文十。初梟類。
箋雲。此文皆約三重因果。如為鬼則遇物成形。後向畜生之中。又為土梟類。附塊。為兒及得人身。情性頑鈍。於物無異。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二咎徵類。
箋雲。咎徵者。咎則過咎。征則徵兆。或咎徵。則虎狼之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三狐類。
蟲蠱之鬼。蟲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四毒類。毒則蚖蝮等。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五蛔類。蛔則身中諸蟲也。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六食類。食類。則雞豬羊鹿等。此償殺食債。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七服類。服類則蠶蟲等。亦酬宿債。准此合明驢馬牛等。償債不言通悉。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八應類。應類。則平常所應。如水惡。商羊。石燕等。
箋雲。水惡。則江豚白鱀等。商羊。家語云。童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九休徵類。休徵。則麟鳳龜鶴等。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十循類。循類則貓犬等。傍生雖眾。舉類通收。一一□言。恐煩耳目。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傍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後指因令悟文二。初指因令悟。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琉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凈虛。妄想凝結。
後牒問明虛。然一念為非。治愆歷劫。三塗苦畢。合復人流。
箋雲。如汝所言下一科經。方結答阿難問雲世尊。若此妙明真凈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露。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等。如寶蓮香。琉璃大王。善星比丘。云何墮地獄等。
複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返征其剩。
後復形人路文三。初剩債相仍文四。初返征過分。
箋雲。如其驢馬等。唯酬彼人分足。其人分外力[仁-二+(兒/又)]。則招佗卻為人。還征分外之力也。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
次隨業施酬文二。初約福人還。
箋雲。若有力。則是齋戒力。及福德力。則向人身便還也。
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余直。
後無飲畜償。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仁-二+(兒/又)]其力。償足自停。
三殺食怨深文三。初明財力易停。
如其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
後述命怨難解。
除奢摩佗。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四勝緣方息。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次歸人復類文十。初頑類。頑則觸途懵鈍。
彼咎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愚類。
二愚類。愚乃不達玄門。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佷類。
三佷類。佷則[怡-台+龍]悷違人。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
四庸類。庸乃心虧妙智。
彼蛔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五微類。微則人非齒錄。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六柔類。柔乃怯弱無剛。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七勞類。勞則[仁-二+(兒/又)]力艱驅。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八文類。文乃華詞麗藻。
彼休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九明類。明則博通時務。
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十達類。達乃洞曉玄猷。中果酬因。如經可悉。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酬畢。復形人道。
後嘆苦傷迷文二。初明複本歸人。
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後嘆苦傷迷。然我等沉生曠劫。屢受群殃。佛出世。飄落三途。遇人身。哀逢像末。雖翹誠聖旨。不那境劣心迷。若不懇志堅求。倏忽還漂巨海。喜逢圓教。誓化群生。點大夜之明燈。辟昏途之覺戶。遞相咨勸。速運三摩。永謝塵勞。同升妙覺。向論因果。舉罪循酬。凈業修資。由宜別演。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仙種。
後演凈業高升文四。初人中謬習文三。初總標仙錯。
箋雲。言存想者。存想一聚心心所也。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次別釋殊修文十。初地行仙。
箋雲。服餌。則大還丹。雄黃硃砂。雲母等。食者。資益義。道乃仙道。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葯道圓成。名飛行仙。
二飛行仙。
箋雲。草木。則赤松。黃菁。曹蒲等。堅固。是能堅固。草木。是所堅固。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三遊行仙。
箋雲。堅固金石者。點鐵為金。點石為玉。金鼎之術。白石之方。化道。則變化則道也。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四空行仙。
箋雲。氣精者。則仙家一百二十般。案磨之法。言氣精純也。
堅固精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五天行仙。
箋雲。堅固精液。則是扣齒為天鼓。咽津為醴泉。潤德者。潤益道德也。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六通行仙。
箋雲。精色。則是不行染法。吸粹者。見日出日入。望吸太陽之氣。三口也。此則通達之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七道行仙。
箋雲。咒禁如天蓬。黑殺等咒。道道法也。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八照行仙。
箋雲。思念。則仙家調氣□息之術。思念前境也。照行者。言是仙。身有光。照而行也。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九精行仙。
箋雲。交遘。則房中之術。交接之方。以象陰陽交接也。精行仙。則獨行也。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十絕行仙。
箋雲。變化。則欒巴噀酒等。覺悟。則存想也。如長房縮地。存遠為近。絕行。乃絕跡而行。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後結常輪轉。夫諸佛出世。歷劫難逢。小智居人。寧窺妙證。既迷真理。豈悟無生。還欲固想存形。志超煩累。或餐霞吸日。意取延齡。玉液瓊漿。持顏永駐。維山駕鶴。暫別千年。九轉金丹。雲中犬吠。蓬鰲宴寂。幾變桑田。樵父瞻棋。俄然爛斧。因窮果極。宛入輪迴。不了真源。而成妄計。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
二天界修超文三。初欲界文二。初明六天浮厭文六。初四天王天。
箋雲。妻者齊也。與夫齊體故。妾者接也。與妻相接。
於邪淫中。心不流逸。澄鎣生明。
箋雲。此人。不向外馳流蕩逸。身心乃澄湛精鎣。生其清明。
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箋雲。此天居一晝夜。當人間五十年。壽五百歲。身長半里。修十善法。得生其中。
於己妻房。淫愛微薄。
二忉利天。
箋雲。雖不與境交。亦非一向無心。但微薄故。
於靜居時。不得全味。
箋雲。於安精閑居之時。
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箋雲。超過前四天王天。居須彌山之頂。然帝釋所居。宮殿[惏-木]榻。皆七寶所成。此天欲事與人間同。以化生為異。但以母膝上雲生。兒即乘雲生。一日一夜。當人間一百年。壽命一千歲。身長一里。亦修十善勝故。得生其中。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事。動少靜多。
三須焰摩天。
箋雲。動少。與境相交。靜多。不與境相交也。
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箋雲。此空居。亦七寶為宮殿。一日一夜。當人間二百年。壽命二千歲。身長一里半。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
四兜率陀天。
箋雲。未能違拒越戾也。
命終之後。上升精微。
箋雲。精微者乃空也。
不接下界諸人天境。
箋雲。不接須彌焰摩等天。
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箋雲。問。下三上二。菩薩。何不居之。答。下二放逸。上二闇鈍。菩薩不居。問。色無色界。菩薩何不居中。答。有色著深。禪味不利生故。無色無形。不得說法故。此天一晝夜。當人間四百年。壽四千歲。身長二里。執手以為欲事。修六事二因。禮佛發願行慈。得生其中。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
五樂變化天。
箋雲。有外橫陳設之時。使佗行非。雖行但如嚼蠟。言無味。或橫陳。則同被也。
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箋雲。越過前來。兜率天。則彌勒菩薩後得智上。化起內外宮殿也。約天王說。此天於自己神通。變起五塵受用。一晝夜當人間八百年。壽八千歲。身長二里半。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
六佗化自在天。
箋雲。同世人行事也。
於行事交。瞭然超越。
箋雲。瞭然超越。則不與境交也。
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佗化自在天。
箋雲。化。則樂變化天。無化。則兜率陀天。超此二天也。然此佗化自在天。樂於佗人化起五塵境。天王於中受用。一晝夜當人間一千六百年。壽一萬六千歲。身長三里。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後總結欲流。
箋雲。形雖出動。不與境交也。心跡尚交。終有心在也。此約欲事漸輕而論也。界有欲。故曰欲界。然此六天。前二地居。欲事同於人間。後四。空雲等居。欲事。或笑。或視。或執手等。
太虛圖書館
推薦閱讀:
※《首楞嚴三昧經》為什麼先於《首楞嚴經》化滅?
※學佛的你,有沒有被人刁難得惱羞成怒?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八
※【楞嚴經】(第71----87集) 聖宇法師主講
※【楞嚴經分享2】十法界
TAG: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