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卡截碼」等新型盜刷手段連出·每日商報
「補卡截碼」等新型盜刷手段連出 |
警方提醒手機無法使用時需警惕 |
2015-06-12 |
手機、銀行卡、身份證都在身邊,銀行卡內的存款卻不翼而飛。近日,湖北、江蘇等地相繼發生「補卡截碼」新型盜刷案件,不法分子通過偽造身份證件、惡意補辦手機卡的方式盜刷用戶網銀資金。 記者發現,與以往常見的盜取個人銀行卡相關信息進行盜刷、假冒客服借信用卡提額騙取驗證碼、網路詐騙等常見的盜刷手段不同,此類案件中,多起受害人在銀行卡並未離身、密碼無他人知曉的情況下,卡內資金卻被他人盜刷了。而被盜刷的關鍵就是一張小小的手機卡。 從警方公開披露的案情看,犯罪分子先利用偽造的身份證,到通訊運營商網點補辦與銀行卡綁定的手機卡,把機主的手機「廢」了,然後重設網銀交易密碼,繼而利用所截獲的簡訊等動態驗證碼信息將用戶銀行卡里的資金轉走。而盜刷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網銀轉賬。 警方提醒說,除了故障因素外,如果你的手機在使用中出現長時間沒信號或無法使用的情況,就要警惕是否被他人補辦了自己的手機卡。如果更換手機號,一定要及時解綁相關的銀行卡。 據記者了解,「卡證未離身、錢卻被划走」的情況時有發生,除了上述已查明的「補卡截碼」方式外,還有一些原因沒有查明。例如近日北京一位女士在某國有大行的存款,莫名其妙被「無卡支付」轉走3萬元至一家網路公司,報案至今已近一個月,還是沒查明錢是如何「不翼而飛」的。 專家表示,網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同時也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竊取他人存款的手段。這就要求銀行以及支付機構加強防範,及時提升技術,不斷完善系統,切實保護好消費者的存款安全。 廣發銀行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諮詢時表示,銀行已經採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來保護資金安全,但是在盜竊手法不斷翻新的當下,銀行還是要不斷提升防範措施。同時,消費者也必須提高警惕,加強對自己的信息保護,尤其需要保護好身份證、銀行卡號、手機號和密碼「四大件」,不要把自己的手機錢包載體(例如SIM卡、SD卡、手機等)交給他人使用。如果開通網銀最好用U盾,同時銀行卡、網銀、郵箱和微信支付等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碼,提高支付的安全性。 據新華社 |
推薦閱讀:
※信用卡盜刷
※愛彼迎免密支付被惡意消費2983.32元!
※專家沙龍:信用卡「惡意透支」「盜刷」等行為如何定性?
TAG:盜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