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養生 要寬心才能長壽

老人養生 要寬心才能長壽

  清心寡欲,佛、道二教都有此主張,又有所不同。道教認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壽命不由老天爺決定,而由我個人掌握,只要清心寡欲並進行服餌、導引、胎息、煉丹、辟穀等等修鍊,便能延長壽命直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佛教認為「我命在我善惡報」——我的命運好壞不由老天爺決定,而由我個人所行善惡決定,只要清心寡欲並堅持行善積德,便能得「善報」。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皆報;前生未報今生報,今生未報來生報」是也。佛教不貪求長生,更不奢望成仙;不忌諱死亡,甚至美稱僧尼死亡為「圓寂」(圓滿寂滅)、「歸真」、「順世」等等。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是「涅槃」——熄滅「生死輪迴」而後獲得的理想精神境界,具有「常、樂、我、凈」四德的永生常樂之佛身。這種佛身,死後方成,故「涅槃」又可代指死亡。總之,佛徒不怕死,卻怕「死後算賬」。所以,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風趣地說:「道士貪生,和尚怕死。」

  清心,不是無心,說的是要清除貪(貪愛)、痴(愚昧痴迷)、嗔(嫉恨與損害他人的心理)、慢(傲慢自負)之心,因為這些「愚惑無明」的心態是產生惡行導致惡報的根源。佛教大講「三界唯心」、「自性清凈心」、「心王」、「心所」、「心法」等等,還有一卷人所共知的《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涅槃成佛的無上智慧。可見其所謂「清心」,是要人清除愚昧穢惡之心,樹立智慧凈善之心。道教之所謂「清心」,大體亦如此。

  前不久,北大心理學家胡振開教授作心理諮詢報告,公然主張:「光清心靜氣還不行,乾脆沒心沒肺好啦!」當時我問其故,答稱:「沒心沒肺,不是說不分是非、不講道德,而是要清除私心惡氣,不要凡事總是被一大堆私心雜念糾纏,不要動不動就懊惱氣怒以致『肺都氣炸了』,要保持心腦肺肝平和,彷彿沒心沒肺似的。」胡教授之說,不是胡說,而是大得保健養生之道,契合佛家三昧。

  寡慾,不是無欲,說的是要盡量減少酒、色、財、氣之欲,因為聽任物慾橫流必然造成道德淪喪、世風敗壞直到天下大亂家破國亡。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上上下下互相比賽一般追求私利,國家可就危險了。歷史反覆證明了這一點,毋需多說。然而,人類乃至一切生物,不可能「無欲」,佛道也不例外——追求涅槃成佛永生常樂,追求得道成仙永生常樂,難道不是欲嗎?我說不僅是欲,而且是世間最大的欲!慾望就是想得到某種東西或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是心理活動的指向性。這種指向性,乃是一切生命運動的原動力,沒有這個原動力,生命就會停止運動。換言之,無慾望即無生命。

  所以,即使是「至聖」孔夫子,也從未教導人盡滅「人慾」,而只是告誡人要「欲而不貪」而已。至於佛道,一般也只是說「寡慾」。所謂「無欲則剛」的「無欲」也當做如是。

  寡慾,才能寬心,事事容得下,放得下,身心自然受益。反之亦然。所以,誰想要寬心受益,必先清心寡欲。

  積德才能寡慾。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寡慾?答案是:積德。

  積德,或曰「積善」、「行善積德」,就是通過多做「善事」以培固「善根」,增長「善性」,升華「善德」。


推薦閱讀:

?愛吃這十種食物的人易長壽
研究顯示身材略胖的人最長壽(圖)
什麼樣的掌紋會長壽?
年過50出現這五個特點,肯定會長壽,你符合幾個?

TAG:養生 | 長壽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