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計時工具

在熱播電視劇《三國機密》中,室內放置著用於計時的銅漏,而在《軍師聯盟》中也出現了沙漏。銅漏和沙漏都是古代用來計時的工具,今天夾饃君就和大家聊一聊古代的計時工具。

看歷史劇的時候想必大家聽到關於時間詢問最多的就是:「現在是什麼時辰了?」而回答經常是:「子時。」或者是:「一更天。」這類回答。

我們就先從「子時」說起。古人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時;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再來說說「一更天」。我國古代將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敲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者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四更:1-3點;五更:3-5點。

古代計時工具常見的為兩種:一種是「日晷」,一種便是「漏」。

日晷,以太陽的移動投射在晷上的陰影,對應晷面上的刻度,根據投射到的相應位置來確定當時的時辰。然而日晷的局限性相當大。遇到陰雨天及沒有太陽的時候,就可以下課了。所以我們便有另一種計時工具來彌補日晷的不足。

漏,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狀浮標,隨滴水而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在《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因此可見圭表有著悠久的歷史。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圭有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另一部分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測定表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相對於單純的以水來作為計時工具還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相對方便點的便是機械計時器。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許多時候也會有不便,因此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作為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器——水運渾天儀,初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由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創建的水運儀象台,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即時方法。如:香篆,油燈鍾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時間的重要性從古代早有的計時器就足以看出。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飛逝的時光,把握好每分每秒。

  

我是夾饃君

推薦閱讀:

如果古代皇宮掏糞工是武林高手,是什麼武功,能有什麼吸睛的故事?
古代中國人如何看「自由」
中國古代舞蹈-兩漢舞影
古代十二時辰
古代抗擊外敵十大名將中華民族的風骨典範

TAG:古代 | 工具 | 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