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寫的「文章」是「婚姻」
最難寫的「文章」是「婚姻」—— 評文章出軌引發的輿論海嘯文/王敏俐、沈穎
這對經常接受訪談展示美滿婚姻的夫婦,顯然低估了,當一個「脆弱的男人」以完美形象在這個濁流涌動的世代,作為招牌亮相,究竟有多危險!即使他們想要潔身自好,撕咬著無數人心的慾望,亦將以各種面目化身於各種場合、借各種機會試探他們,讓他們當眾潰敗。他們也低估了成熟女性對「好男人根本不存在」的強大質疑力量。 他們以為這只是一次職業規劃或成功的品牌營銷,卻一不小心站在了無數男人的恐慌點和無數女性的夢想上。如此才能解釋,為何文章出軌曝光後,無數圍觀群眾不僅挑燈夜戰、刷屏不眠,更是激動萬分,比馬伊俐還憤怒,上萬人(多半是女性)湧進「小三」微博,借評罵幾句過癮。
文章出軌引發的群情亢奮,暴露了更深層次的社會心理——因好男人瀕臨絕種、夫妻不再彼此信任、父親在家庭中嚴重缺席,許多人已不自覺地把理想男人的形象投射在文章身上。
一個女性網友對此評論道:「文章的事,更多的是毀了我們對於好男人的美好憧憬……」
面對嘩然輿論,文章第一時間發出微博公開懺悔:「我文章,在生活中寫就了一篇大錯的文章。我辜負了馬伊俐和孩子,辜負了家庭,辜負了丈夫和父親的稱呼,辜負了所有對我寄予期望的人……」
而直接受傷者馬伊俐淡定回應「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圍觀群眾按捺不住了。為什麼他們比馬伊俐更憤怒?
有網友分析,這些人或曾被小三傷害過,或曾做過小三。在這個劈腿與被劈腿的年代,受害人與施害人的身份常常重合,人心中的糾結蘊藏了大量的勢能需要釋放,強大的負面能量在同一時間點以此為出口,藉助社交媒體的引爆,宛如一場情緒的狂歡,小夥伴們驚呆了。
一位前央視員工則發帖稱,他見慣了三婚四婚的主持人對著鏡頭揮舞道德大棒,他坦承自己也曾出軌,眼下為保婚姻從中國逃到美國。他發現,西方人承認人性都有問題,男人有多少女人都不滿足,所以美國社會用法律和宗教保護婚姻:美國男人不敢成為有責任離婚的過錯方,可能導致血本無歸;而且他們每周去教會反省自己,為婚姻保鮮。
芝加哥大學研究婚戀的教授卡斯夫婦說,「西方文化多個世紀以來,一直致力於令天生傾向一夫多妻的男人接受一夫一妻的慣例制度。這項工作運用社會約束力,經由宗教的教誨和權威來支持……這些民德和約束力一消失,男人就成為在性、家庭和民事上不負責任的人,因為他們天性總是如此……以《聖經》為本的信仰尤其是要馴化男性的性別特質和情慾渴望,使其發揮出恰當的作用」。
由此我們或可窺見,文章出軌事件引發的輿論海嘯,背後揭示出來的重要問題——在婚姻面前,誰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被釘在恥辱柱上的文章,而是每個人心中深不見底的慾望、牢不可破的自我。
對每一個人來說,最難寫的「文章」是婚姻。
在瞬息萬變的情感和面目百變的慾望面前,單獨的個體很難抵禦一波一波的誘惑和試探,沒幾個人的情史可堪回首。因此,當主導曝光的媒體人士以勝利者姿態討伐文章時,諸多網友開始批評他們。
當我們在婚禮上,向上帝發出無論貧窮富裕、健康疾病,都將「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時,不是我們能守住承諾,我們實在軟弱,無力守住諾言,而是在上帝面前立下的承諾將持守我們,把我們從婚姻一次次面臨解體的危機中拯救回來。
我們之所以願意學習彼此饒恕,因為自己在過去人生中,也有無數的過錯,上帝卻主動饒恕接納了我們。這世界鼓勵我們去恨,然而神卻要我們學著去愛;這世界教導我們凡事報復,但神卻要我們在破碎中彼此原諒。聖經里說:「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
推薦閱讀:
※遠古的來信
※明海法師同校友談佛法(比較長的文章)
※張齊英回憶篇:媽媽是個美麗端莊的賢妻良母
※免費快速搭建博客教程,Hexo&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