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集萃
2011-12-07 20:52:58| 分類: 古代清官廉吏故事 |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曾子不受封邑
曾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他在當時已經很有名氣。魯國的國君覺得這樣的名人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有失魯國的體面,於是,就派人對曾子說,國君要封給你一塊采邑,用來供給你的衣食之用,請添置幾件像樣的衣服吧。可是,曾子並不接受。使者往返了多次,曾子都堅持不受。使者對曾子說:「這又不是你向人要求的,而是別人贈送給你的,你為什麼不接受呢?」曾子回答道:「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最終還是沒有接受。孔子知道了這件事,說:「曾參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子罕以不貪為寶
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正卿和司城,主持國政。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玉,為了巴結子罕,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獻玉的人說:「我曾經將這塊美玉獻給治玉的人看,治玉的人認為是寶貝,所以才敢將它獻上。」子罕說:「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美玉為寶。如果你將美玉給我,而我又因此蒙上了貪婪的惡名,咱們就都喪失了彼此珍愛的寶貝,與其如此,倒不如大家彼此都保留各自的寶貝。」
公儀休拒魚
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名叫公儀休的博士,因為德、才兼優而被選拔為魯國的宰相。公儀休喜歡吃魚,有人就送魚給他,他拒而不受。送魚的人說:「聽說你喜歡吃魚,為什麼不肯接受我送的魚呢?」公儀休說:「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魚!我現在做宰相,自己可以買魚吃,如果我因為接受了你送的魚而被免去宰相之職,我自己從此就買不起魚了,你難道還會再給我送魚嗎?這樣一來,我還能再吃得到魚嗎?因此,我是決不能接受你送的魚的。」
清廉儉樸、後世景仰的晏嬰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主貴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風盛行。齊國丞相晏嬰卻清廉儉約,深為後人所稱道。
晏嬰平時只穿粗布衣服,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國或參加盛典時穿,並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他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飯。一天,他正要吃午飯,齊景公派人來見他,他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來人共進午餐。景公知道這件事後,立即命人給晏嬰送去黃金千兩,以供他接待客人的開支。不料晏嬰不肯接受,景公命人送了三次,他還是執意不肯收下。他向景公解釋說:「作為一個大臣,將國君的賞賜用於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忠臣是不這樣做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來,那就變成一個裝東西的箱子,仁義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上對不起國君,下對不起百姓,只干守財奴的事,聰明的人是不會幹的。所以,請您千萬不要再賞賜臣下了。」景公不解,問:「想當年,管仲不也接受了桓公封賞的五百個村莊嗎?你為什麼要推辭呢?」晏嬰便以「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的話相對答,並認為自己雖然愚笨,但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可能是正確的。景公見他把話說到如此地步,也只好作罷。
晏嬰平時上朝,總是乘坐一輛劣馬拉的破舊車子,有時甚至步行。景公覺得他乘坐的車馬與他的身份太不相稱了,便多次派人送去新車駿馬,卻都被他拒絕了。景公很不高興,責問他為何不收。晏嬰說:「您讓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深感責任重大。平時,我反對奢侈浪費,要求他們節衣縮食,以減輕百姓的負擔。我若乘坐好車好馬,百官們便會上行下效,奢侈之風就會流毒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再也無法禁止了。」
晏嬰的相府地處鬧市,且陰暗狹窄。齊景公提出要為他修造僻靜寬敞的新宅院,也被晏嬰婉拒。齊景公並不死心,趁他出使他國之際,為他新建了一處豪華的府第。晏嬰回國後,馬上從新相府搬回了原來的住處,同時將新相府加以改造,分配給了原來住在那兒的人。
晏嬰到了晚年,不僅不再接受任何新的賞賜,還向齊景公提出將原來賜他的封地退回去。晏嬰一生以實際行動實踐了他所大力倡導的清儉節約的作風。司馬遷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假如晏子還活著,我就是為他執鞭駕馬,也是心嚮往之啊!」
蕭何拒置豪宅
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受封食邑一萬餘戶,利祿豐厚,權傾朝野。憑著蕭何的權勢,足以在京城內大興土木,置辦田產。可是蕭何只在終南山下買了幾間沒有院牆的茅屋。有人問他為何不在京城置辦豪宅?蕭何說,我居住茅屋,如果我的子孫賢良,可傳我的儉樸家風;如果子孫不賢,房子再好,也要被權貴侵奪去。
「布被丞相」公孫弘
漢武帝時還有個「布被丞相」公孫弘,他食不重肉,夜蓋布被。主爵都尉對皇帝說:「公孫弘位在三公,俸祿很多,然而卻蓋布被,說明他很狡詐。」公孫弘卻說,我蓋布被是學習管仲,因為這樣可以過小吏一樣的日子。漢武帝首肯公孫弘的節儉美德,自此,「公孫布被」傳為美名。
不使心靈留污點的司馬遷
司馬遷任太史令時,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李廣利派家人給他送來一對珍貴的玉璧。司馬遷之女妹絹見到這對晶瑩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歡,驚呼:「太美了,真是稀世之寶啊!」司馬遷亦撫摸著玉璧讚歎道:「如此圓潤光潔,真是白璧無瑕啊!」女兒見父親讚賞玉璧,更是高興得愛不釋手。不料司馬遷卻語重心長地開導女兒說:「玉璧貴在無瑕,人也應當如此。我是一個平庸而且地位低下的史官,從不敢以壁自喻。如果我收下這對玉璧,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並要受制於人。」妹娟聽了父親的話,爽快地同意父親將玉璧退了回去。
「懸魚太守」羊續
東漢時,羊續任廬江太守。一天,羊續的下屬府丞焦儉見羊續生活太清苦,便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面對這條「禮魚」,羊續左右為難:不收吧,對不住焦儉的一片好心;收吧,有違自己為官清廉的道德規範。但眼前焦儉的盛情難卻啊,無奈之下,只好暫且收下。等焦儉一走,他就讓下人把魚掛在庭檐下。沒過幾天,魚成了一條枯魚乾,在屋檐下飄來盪去,羊續也不讓人取掉。有一天,焦儉又笑嘻嘻地拎著一條更大的鯉魚來拜訪羊續,羊續笑著指了指懸掛著的那條魚,輕輕地搖了搖頭。焦儉看著這條枯魚乾,領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紅著臉返了出去,從此再也不敢給羊續送東西了。這件事傳開之後,府吏們為羊續的高風亮節所折服,以後再也不給他送禮賄行了,羊續就有了「懸魚太守」的雅號。
「一錢太守」劉寵
東漢劉寵任會稽太守,期滿升調時,從山陰縣趕來了五、六位白眉皓髮的老人,他們帶著山民們湊的一百文錢,前來為劉寵送行。劉寵感動地說:「父老們何苦這樣勞累自己?」老人們說:「我們從小在山谷中土生土長,從未見過郡府官邸。以前那些太守動不動就派官吏到民間索取錢財,不分白天黑夜,弄得雞飛狗叫,使百姓不得安寧。自從您到任以來,夜裡再也聽不到狗叫,百姓們也很少見官。我們這把歲數能遇到您這樣的聖明清官,真是萬幸!現在聽說您要棄我們而去,我們不能不來送送您。這點錢算是大傢伙的一點心意。」
劉寵見他們如此誠懇,不忍辜負了這份情意,但又不忍拿走他們來之不易的血汗錢,於是從這一百文錢中選取了一枚最大的收了下來,算是接受了他們的好意,其餘的全部奉還給了老人們。從此,「一錢太守」便被傳為佳話。
劉寵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這枚錢投到了江里,表明他的清廉自守。為紀念這位勤政清廉、為民造福的太守,人們遂稱此地為「錢清」、稱此江為「錢清江」。劉寵去世後,人們在紹興修了個「一錢太守劉寵廟」來紀念他,並在臨江構築一亭,取名清水亭,當地人稱選錢亭、一錢亭。
「四知太守」楊震
東漢華陰人楊震,在居官荊州時,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廷推薦王密做昌邑縣縣令。數年之後,他調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縣,晚上下榻於館驛。夜深人靜之時,王密懷揣十金前往館驛相贈,以謝楊震知遇之恩。楊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正聲說道:「豈可暗室虧心,舉頭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一聽,羞愧難當,只得收起金子,謝罪而去。此事傳開,大家稱讚楊震為「四知太守」。
貞白無私第五倫
第五倫,字伯魚,西漢時,其祖父第五次被遷徙到京兆長陵(今陝西咸陽東北),遂以遷徙次序為姓氏。第五倫早年曾當過京兆尹的主簿,後來舉孝廉,被光武帝劉秀先後任命為扶夷(今湖北武崗)縣令、會稽郡(今江蘇蘇州)太守、蜀都太守。章帝劉炟即位後,調入朝內任司空,成為「三公」之一。
第五倫生性正直,同情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為民解憂為己任。早在他擔任京兆尹主簿時,具體負責長安城內的市場交易。他認真校正秤、斗、尺等度量衡器具,嚴格市場管理,很少發生缺斤缺兩的事。即使買賣雙方有時出現爭執,只要他一出面,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擔任會稽太守時,他發現當地素有迷信鬼神的風俗。每逢過節,民間都大量殺牛祭神,從而影響了農業生產。於是,他明令禁止,違者懲處。如此一來,流行多年的歪風很快杜絕,勞苦大眾無不由衷地感激。在蜀郡太守職位上,他鑒於郡府中的屬吏從官皆多豪富,有的錢財竟達上千萬。他們上下班都乘著華麗的車子,騎著高大肥壯的駿馬,耀武揚威,神氣十足。在他們的影響下,其他人也都競相擺闊氣,講排場,致使百姓叫苦連天。於是,他又毅然採取措施,將富戶出身的官吏全部裁汰,另選清貧正直之士替代,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反腐倡廉。從此,當地不正之風漸漸消停,吏治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他還認真考核每一個屬吏,向上舉薦了很多德才兼備者,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受到朝廷重用。
第五倫一身正氣,凡事秉公而行,從不曲意逢迎。漢章帝時,外戚當權,先是馬皇后之兄馬寥、馬防、馬光同時身居要職,手執大權,威震朝野;後是竇皇后之兄竇憲掌管禁軍,出入朝廷,紅極一時。不少仕宦之人猶如牆頭草,隨風搖來擺去,毫無個人主見。第五倫卻出污泥而不染,始終保持著一身清白。他認為:戚族過盛,應防止他們驕奢擅權,危及朝政。便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抑制外戚勢力。他還明確提出:「對外戚可封侯以富之」,但不能「職事以任之」。結果,得罪了不少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同流合污,常常在章帝面前進讒言,致使他一度受到皇帝的冷落。但他毫不氣餒,依舊剛正不阿,不入俗流。為此,時人將他同西漢時期的諍臣貢禹相媲美。
第五倫雖然身居高位,俸祿優厚,但他從來不驕不奢,不淫不逸,生活十分節儉。在他擔任太守時,常常自己動手割草喂馬,妻子親自下廚房燒火做飯。每領到俸糧,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贈送或以最低價格賣給百姓中較為貧困的人。升為司空後,他依然「不修威儀」。除上朝時乘著一輛瘦馬拉的舊車外,平時穿布衣,吃糙米,徒步而行。比起一般人來,第五倫還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勇於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評。有一次,有人問他:你一向盡心公事,難道就沒有私情雜念了嗎?他誠懇地回答道:有。並且舉例說: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馬,我雖然沒有接受,但每逢三公選拔人才,我心裡總不能忘記那個人。儘管那人最終並沒有被錄用,卻說明我仍然有私心。再就是:我的侄子生病時,我一夜曾去看他10來次;我的兒子生病時,有一次沒能去看他,竟落得徹夜未眠。若是其他人的孩子生了病,我就不可能會這樣。這不說明我還有私心么?
孔奮:處膏腴不自潤
孔奮,字君魚,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人。東漢名臣,曾任河西大將軍竇融幕府議曹掾、姑臧縣長、武都郡丞、武都郡太守。所到之處廉潔自律,獎善懲惡,愛憎分明,為政清平,深得百姓敬重。
東漢建武五年(29年),孔奮任姑臧縣長。姑臧因與羌胡通商,是個富縣,以前到姑臧當縣長的,不到幾個月,就能積聚很多財富,而孔奮任職四年,財產毫無增加。因他身處膏腴之地卻不能以財自潤,所以為眾人所嘲笑,但孔奮堅守節操,不改初衷。離任時,河西守令裝載財物的車輛充斥道路,只有孔奮毫無資財,單車上路。當地吏民羌胡為報恩,聚集追贈財物千萬以上,孔奮唯謝而已,一無所受。
諸葛亮「鞠躬盡瘁」
諸葛亮輔佐劉備轉戰南北,屢建奇功,建立了蜀國。他一生位高權重,卻自奉甚簡,不謀私利。生前,他在給後主的一份奏章中對自己的財產、收入進行了申報:「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諸葛亮去世後,其家中情形確如奏章所言,「內無餘帛,外無盈財」。
諸葛亮病危時,曾立下遺囑,要求死後把遺體安葬在漢中定軍山,喪葬力求節儉簡樸,依山造墳,墓穴只求能容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殮時,只穿平時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這就是一代名相諸葛亮死後的最高要求,其高風亮節實為可圈可點。
田豫「不收懷金」
田豫,三國時期官拜魏國大將軍。田豫是位難得的清官,據《三國志》記載,他清廉節儉,賞賜給他的東西,常常分送給將士們。凡是胡、狄部落偷偷送給他的財物,他都記錄在冊並送入官倉,從不拿到家裡去,所以他家非常清貧。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中記載了田豫不收懷金的故事:鮮卑族素利等部落,常來拜見田豫,並送上牛馬等禮物,田豫就把這些禮物轉送給官府。這些部落的使節認為以前送給田豫的禮物太顯眼,不如送黃金,就秘密地懷藏三十斤黃金,對田豫說:「希望避開左右的侍從,我有話要說。」田豫讓身邊的人迴避,部落來使跪下說:「我們看到您十分清貧,所以送您一些牛馬,但您卻把它們交給了官府。今天秘密地送些黃金給您,可以作為您家中的財產。」田豫暗想,如果當面拒絕,恐怕會傷了和氣,於是就故意張開寬大的衣袖,收下了黃金,並感謝他們的好意。等到部落使節回去後,田豫立即將這三十斤黃金全部交給官府的庫房。魏文帝了解這一情況後下詔表彰他說:「春秋時有個魏絳,為表示與戎族友好,光明正大地接受他們送來的禮物。現在你舉袖接受鮮卑送來的黃金而交公。你這種做法,我十分讚賞。」魏文帝還賞賜他絹五百匹。他分一半藏在公家的小倉庫里,以備獎賞給立功的將士,另一半則送給部落使節,以答謝他們送來黃金的情意。
陸績「廉石」壓艙
三國時東吳廉吏陸績,官至鬱林太守。當時,鬱林轄境廣闊,包括了現在廣西除桂林、梧州之外的大部分地區。歷任鬱林太守,離任時都寶物充斥,滿載而歸,但陸績為官清
廉,不義之財,一毫不取。他當了幾年太守,任期屆滿,辭官歸鄉之時,行李空空。艄公見貨物太輕,便說:「船裝得大輕,遇到風浪,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帶的東西還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輕,得想辦法增加重量才行。」陸績與艄公商量,買了兩大瓮鹹菜和一擔筍乾搬上船。但船還是吃水很淺,不敢開行。情急之中,陸績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塊大石頭,足有七八百斤重,於是便請人把它搬上船。有了重石壓艙,船便開始遠航。船到家鄉,消息傳開,那塊石頭便被當地士人收藏起來,並吟詩讚頌,稱之為「廉石」。
父清子廉留美名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皆以清廉著稱於世。魏文帝時,胡質官至東莞太守、荊州刺史,後加封振威將軍,賜爵關內侯;其子胡威,晉武帝時官至青州刺史。胡質在曹操當政時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他之所以日後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任荊州刺史後,他的政績依然卓著。胡質病逝時,「家無餘財,惟有褐衣書篋而已。」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志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於家中並不富裕,以至於去看望父親時竟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僕人隨從,只好騎著毛驢獨自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刺史之子後,無不驚訝,又無不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胡質總算翻出了一匹絹。胡質望著臨行的兒子,深有感觸地說:「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著,就算為父給你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說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沾,不知道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用來給你作盤纏。」胡威這才放下心來。後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聞知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美名後即召見胡威,對他父子二人的廉潔奉公大為讚賞。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胡威卒於青州刺史任上,朝廷因其政績突出,且為官清廉,特追賜他為鎮東將軍,加封謚號為「烈」。
王恭身無長物
東晉王恭從盛產竹子的會稽任職期滿回到建康,王忱來看他,發現他用的竹席很好,便向他討要。他把竹席送給王忱,自己坐草席。王忱說:我以為你從會稽回來,一定會有很多的竹席,所以才向你討要一條。王恭說:你不了解,我把這條竹席送給你,便「無長物」(沒有多餘的東西)了。後來以「無長物」比喻清貧廉潔。白居易曾寫詩讚道:「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山濤陳絲藏閣
西晉山濤曾任吏部尚書,執掌全國官吏的任免升降大權。有個名叫袁毅的貪官,給山濤送來了100斤蠶絲,以求庇護提挈。山濤正顏厲色地說:「送禮納賄,污濁官場,敗壞吏治,徇情枉法,均由此而起,故歷來為正人君子所不齒,更為我平生所惡,此戒斷不可開。」袁毅留下蠶絲,抽身走了。山濤便喚來篆吏,將百斤蠶絲的來由敘說一篇,併當眾將絲高置於閣樓上,說:「自今日起,但見饋送者,均以此為率。」若干年後,袁毅出了事,被抓了起來。這時,山濤令人從閣樓上取下「積年塵埃,印封如初」的百斤蠶絲,交給了官庫。
徐勉「誓將清白留子孫」
徐勉,南北朝時梁朝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北)人。他一生身居高位,但從不營置家產。平時所得的俸祿,大都分給了親族中的窮困者,因此家裡沒有積蓄。他的門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勸他為後代置點產業,他回答說。「別人給子孫留下財產,我給子孫留下清白。子孫如果有才能,他們自會創家業;如果他們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財產,也會轉到別人手中去。」徐勉曾寫信告誡兒子徐崧說:「我們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過得清苦。至於置辦產業這件事,從來就沒有提及過,不僅僅是不經營而已。……古人說:『以清白的名聲留給子孫,不也是一份很豐厚的遺產嗎!』又說:『把整筐的黃金留給子孫,不如教他們攻讀一門經書』。仔細研究這些言論,的確不是空話。我雖然才能低下,但有自己的心愿,幸得遵奉古人這個教訓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廢。自從我身居高位以來,將近三十年,一些門人和老朋友極力勸我趁有職有權時見機行事,有人勸我購置田園;有的人勸我開設商店客棧,或者搞點水上運輸,也會經營生利,發財致富。像這樣一些意見,我都拒絕採納。這並不是我要學漢朝的公儀休那樣不與民爭利,只是想避免後代為爭奪財產而鬧得一塌糊塗……」徐勉終生潔身不貪,言傳身教,為子孫樹立了榜樣。更有遠見的是,他不為子孫置辦產業,而是將寶貴的清白遺給後代,讓後人享用無窮。
吳隱之飲「貪泉」以明志
東晉元興初年(402~404),吳隱之出任廣州刺史。當時,廣州富商雲集,富甲一方。歷任廣州刺史都乘機聚斂財富,離任時個個腰纏萬貫。吳隱之南下廣州赴任,途徑石門。石門有個泉水叫「貪泉」。據說,過往官吏一飲此水,便貪心大發。吳隱之走到泉邊,掬泉而飲,自信不能改變自己的廉潔操守,並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以古代賢人伯夷、叔齊自勵,以明心跡。在廣州任上,他生活儉樸,任滿乘舟北歸,行囊空空。其妻劉氏攜帶沉香一斤,吳隱之發現後,命投入水中。後世追慕其廉潔,稱石門下游沙洲為沉香浦。後人在「貪泉」建碑,以警貪官污吏。
任昉「不以一物還故鄉」
任昉,字彥升,樂安博昌(今屬山東)人。南朝蕭梁時曾任新安太守。任昉一到新安,就經常訪查四鄉。他衣著普通,手持拐杖,帶著幾名隨從,徒步在鄉間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訴,就在路邊迅速處理。任昉關心民眾疾苦,他有這樣的規矩:凡郡內八十歲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縣屬官上門訪貧問苦,了解情況,遇有困難,馬上解決。郡內產有楊梅等山珍,歷來每年都要為太守採辦一些。任昉看到採辦危險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興地說:這真是百餘年來沒有過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臨終留下遺言:「不許以新安一物還都!」他的後事也十分簡單:雜木為棺,舊衣入殮。辦完喪事,他家裡除了還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別無他物了。
蘇焯為官先治心
蘇焯是西魏時期的廉吏,權大不貪,堪稱當朝楷模。
大統十年(544),蘇焯任大行度支尚書,領著作兼司農卿,管財政,司文墨,可謂位高權重。官這樣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並向朝廷提出了6條建議,全部被採納,並作為「六條詔書」頒發。這6條之首是為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為第一要務。「清心」,就是不貪財。他說到做到,自己帶頭畢生奉行。
蘇焯認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關鍵在於自奉儉約。為此,他不為自己謀置宅地田產,嚴禁家人仗勢聚斂錢財,保持清廉潔白的家風。由於他家教嚴明,他的兒子蘇威做了隋朝的重臣後,仍然秉承父命,「行已清儉,以廉慎見稱」,被史家所稱頌。
蘇焯「心如清水,形如白玉」,便成了朝中楷模。當時,西魏的大權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上。宇文泰敬重蘇焯的人品,對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便預先留下一些署過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紙,讓蘇焯「隨事施行」,允許他以丞相之名行使臨時處置的權力。但樁樁件件,蘇焯都秉公辦事,絕無偏私。
蘇焯49歲去世時,人們發現,他家無餘財。秉承蘇焯的遺志,宇文泰用一輛素車,將他的遺體運回家鄉安葬。啟程之日,宇文泰率滿朝文武徒步跟在車後,哭送靈車達於郊外。到靈柩下葬的當天,宇文泰又派專人,以祭祀的最高規格——「太牢」祭奠他,並親自寫了祭文,盛讚蘇焯。
唐太宗勸廉 「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為勸誡臣下恪盡職守,廉潔勤政,給文武百官寫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貴功名可久。」此《百字箴言》可謂用心良苦,語重心長,至今對我們仍有教益。
「清慎太過」的陸贄
唐朝宰相陸贄一生清正廉潔,分外之財,分毫不取。唐德宗見他一貫「苛求」自己,便下發一道密旨,責備他「清慎太過,諸多饋贈,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過」,並說「如不接受貴重禮物,細小物品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妨。」但陸贄卻回復道:收重禮是受賄,收薄禮也是受賄,「賄道一開,展轉滋甚」,「利於小者必害於大」,「涓流不息,溪壑成災」,肅清賄賂之風要從上面做起,率先垂範。陸贄母親去世,按制要守墓3年。各地藩鎮有意巴結這位「內相」,都紛紛贈送厚禮。但是陸贄說:「我母親去世,是我私人的事,諸位與我非親非故,厚饋的奠禮我是絕對不收的,請諸位拿回去吧!」結果陸贄一無所取。守墓時,陸贄生活相當貧困。為了節省開支,他一直蝸居在洛陽篙山豐樂寺里,靠著好友韋皋的按月資助,才度過難關。身為宰相高官,連母親的喪葬費用也要靠友人接濟。陸贄為官的清正廉潔,由此可見一斑。
「清風肅然」的杜暹
唐朝名臣杜暹,初補授婺州參軍,唐玄宗時任鄭縣縣尉、監察御史、安西副都護、光祿大夫、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在補授婺州參軍期滿離任時,同僚們送給他一萬張紙。當時紙很貴,人們常以存紙多少來表示富有。可杜暹只取了100張,以示領受了同僚們的情誼。公元716年,杜暹遷升監察御史。當時,安西副都護與西突厥可汗發生矛盾,雙方均上奏朝廷指責對方。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朝廷便命杜暹前去處理。杜暹先到西突厥調查,西突厥見朝廷派人來,設宴招待,並拿出許多金子贈送杜暹。杜暹再三推讓,隨從見此情況,委婉地勸杜暹:「來到邊陲,不可失去當地人的情誼,否則會影響邊疆的穩定。」杜暹不得已收下。等到席散人空後,杜暹命隨從把贈金埋在了自己住的帳篷下面。幾天後,杜暹離開西突厥,行至半路後,用公文通知可汗,讓他們將埋在帳篷下面的金子收回。西突厥可汗既吃驚又感動,對他的清廉非常敬佩,上奏朝廷希望杜暹到安西任職。朝廷得知後,即命杜暹為安西副都護。杜暹在任副都護的四年里,「綏撫將士,不憚勤苦,甚得民心」。公元740年,杜暹病重彌留之際,對兒子說:「我死後,不要收人弔祭的財物。」史家稱他「清風肅然」。
「與其濁富、寧比清貧」的姚崇
姚崇曾先後在唐朝三位皇帝手下任宰相,並協助唐玄宗實行改革,除掉弊政,為實現「開元盛世」做出過重要貢獻。但他自奉儉約,清廉寡慾,曾作《五誡篇》,提出「為政以公,毫釐不差」,「其身既正,不令而行」,「與其濁富,寧比清貧」等主張,帶頭移風易俗。他身為宰相,卻不置府第,住在離朝廷很遠的地方。他上朝處理完公事,往往因路遠,天黑前不能回家,就住在附近的罔極寺里。唐玄宗批准他全家搬入四方館(屬中書省)居住,但他以那裡有眾多文書,不適合家人去為由,始終住在舊址。開元四年,姚崇因兒子廣通賓客,受人饋贈,覺得自己身為宰相,愧對國家,加上中書省主簿趙誨「受胡人賂」,便自請辭職。開元九年,姚崇因病去世,留下遺囑,要求自己死後入殮,只穿平常衣服,一切從儉,並告誡子孫:「汝等身沒之後,亦應由子孫依吾此法。
「清風常在」的盧鈞
唐代廉吏盧鈞,一生清廉自守,至死不渝。唐文宗開成元年,盧鈞出任廣州刺史、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廣州商賈雲集,貿易繁盛。他上任後,行商坐賈們按照「老例」,紛紛向他送上厚禮,謀求關照。但盧鈞以節操為重,一概不受。當地居民無不敬佩,「時稱清廉」。他「專以清靜為治」,嚴格約束部下,維護社會秩序,安撫飽受侵奪的沿海百姓。唐代自貞元以後,不少中原人士、官員因罪被放逐嶺南,流離失所,生活貧困,雖遇赦亦無力返鄉,盧鈞悲天憫人,拿出俸祿施救,流人「疾病死喪,則為之醫藥殯殮,孤兒稚女,為之婚嫁,凡數百家」。百姓「服起德義,令不嚴而人化」。盧鈞一聲輾轉南北,在各種職位上,他都心懷仁恕與至誠,採取相應措施,減輕百姓負擔,發展生產。他出將入相,位極人臣,平時衣著卻「不為鮮明」,一如平常之人。他不治產業,87歲去世時,家無餘財。唐宣宗頒發詔書,稱讚他「和氣不衰」、「清風常在」。
一生清正、萬世流芳的崔戎
崔戎,字可大,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他由科舉入仕,以關心百姓疾苦利害為己任,積極主動地為百姓辦好事。在擔任劍南宣撫使時,他上疏朝廷,請求廢止巧立名目的苛捐雜稅「姜芋錢」,取消稅外增稅,使百姓負擔合理,公私兼顧,獲得百姓愛戴。
崔戎關心百姓疾苦,以在華州刺史任上最為顯著。唐代中後期,吏治日趨腐敗,官吏貪污受賄習以為常,反之倒顯得不正常。按照慣例,華州專門「置錢萬緡為刺史私用」。崔戎到任後,對這筆錢分文不動。他離任之時,為了革除官場這個弊端,就召來部下說:「這些歷年積累所得的錢財,全部留給軍隊,專門用來改善士兵的生活。」華州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敬佩這位清廉愛民的刺史,對他懷有深厚的感情。儘管他將升為兗海沂密觀察使,但百姓依然不願讓他走,他離開那天,華州百姓扶老攜幼,蜂擁而至,阻斷了道路,使他無法上路。父老們甚至脫去他的靴子,弄斷了他的馬鐙,以此舉表達決意挽留之情。一些人還聚攏到負責調動官吏的專使面前哭訴,求專使上奏皇帝,收回成命。專使深為感動,答應代為稟奏。
崔戎行程被阻,脫身不得,便勸慰百姓不可違抗朝廷旨意。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說:「挽留大人,觸犯了皇帝,皇帝不過是殺我們幾個帶頭前來的無用老人。只要大人還能留在華州,我們就是被殺,也心甘情願!」
這樣由白天僵持到黑夜,百姓依然不肯散去。崔戎迫於無奈,只得半夜裡單身匹馬,悄悄溜走。父老們發現後,便挑燈追趕,直到明知再也追趕不上了,才返回華州。
杜甫拒開「後門」
杜甫生不逢時,一生顛沛流離,艱苦備嘗。唐代宗廣德二年,經兩川節度使嚴武舉薦,他當上了檢校工部員外郎。雖然有了個官職,但俸祿菲薄難以溫飽。一天,一位客人遠來,說是久仰先生詩名,特來送給他一條價值千金的絲織錦褥。客人介紹說:「這條錦褥用來鋪墊,可隔絕的潮濕,用作掛壁,可作畫圖欣賞,而且圖案還能驅邪,使室中雅靜,便於先生吟詠。」杜甫雖然很欣賞錦褥的精美,但他想到裡面另有用意。因為兩川節度使嚴武的父親嚴挺,是杜甫的老友,客人必是想利用這層關係,求他找嚴武辦事。一探問,客人果有此意。於是,他坦誠地對客人說:「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這條褥子我不能收。」客人還想說服杜甫收下禮物,杜甫卻語重心長地向他講起了做人行事的道理:要安守本分,沒有權不要爭權,有了權不要濫權;要安貧樂道,不能貪婪聚斂,收受不義之財。客人聽了大受感動,終於收回錦褥。事後,杜甫還揮毫寫了一首五言敘事詩:「客從西北來,遺我翠織成。開緘風濤涌,中有掉尾鯨┄┄錦鯨卷還客,始覺心和平。」這首詩是詩聖拒收厚禮、拒開後門的名作。
勤政愛民的何易於
晚唐時,四川益章縣令何易於,勤政愛民,清廉正直。一次,利州刺史崔朴帶著隨從、賓客泛舟春遊。當時,官船行至何處,就從當地征夫拉縴。當官船行至益章時,有人發現拉縴的人中有縣令何易於,於是就報告崔朴。崔朴得知後很吃驚,便招來何易於:「你身為縣令,為何親自拉縴?」何易於答:「方春,百姓忙於耕地、養蠶,時間非常寶貴。我足為縣令,但沒有其他事,所以來充役拉縴。」聽完他的話,崔朴等一幫人滿臉通紅,趕忙下船,騎馬走了。
「清廉若水」的趙軌
北周趙軌,河南洛陽人,自幼勤奮好學,注重自身品德修養,以廉慎自居,不營產業。他擔任齊州別駕時,先以才幹聞名,後來其廉正節操也為人們所更多地了解。其東鄰院內種著桑樹,樹枝伸進趙軌家院里,桑匿熟後落入院內,趙軌見了,忙叫家人撿起來,全部還給東鄰,並告誡兒子說:「我這樣做,決不是為了求名。不是自己的勞動果實,不應該要,你們要以此為誡。」 趙軌在齊州四年,政績顯著,被調為京官。他離任時,百姓紛紛來送,痛哭流涕,不願趙軌離開。一年邁長者代表百姓捧著一杯清水敬奉到趙軌面前,激動地說:「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一點一滴也不沾老百姓的,如今您要走,我們不敢以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 趙軌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含淚與百姓告別。
「清慎奉公、天下為最」的裴俠
裴俠,山西解州人。周文帝命他任河北郡守,他手握一方錢賦,但他生活十分儉樸,仍「躬履素儉,所食惟菽麥鹽菜而已」,一天三頓粗茶淡飯。河北郡原來有個規定,設置漁夫獵夫30人,捕魚射獵,以捕獲物供應郡守;設壯丁30人,專供郡守役使。裴俠將這些統統革除,下令將他們的勞動所得交公積攢,留做公家買馬使用。日子一久,馬匹買了一群。他去職之日,馬一無所取,錢一文不要。百姓懷念他,做歌傳唱說:「肥先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為世規矩。」周文帝讚賞他是「清慎奉公,天下為最」。裴俠有兩個堂兄弟,見他家無餘財,勸他說:「為官一場,應該功名利祿俱豐,吾輩兄清苦如此,圖什麼呢?」裴俠回答:「清廉乃為官之本,節儉為立身之基。我清廉自守,不為沽名釣譽,而是志在修身;我固守窮困,是怕有辱先輩的清明名啊!」
宋太宗的「戒貪碑」
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後,在審閱滅亡的後蜀國主孟昶對臣下的訓諭中,發現孟昶撰寫的誡飭官吏的銘文對臣下很有用,於是,便從中摘取了「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下天難欺」十六字,令在全國各州、府、縣衙署大堂前,刻石立碑,提醒各級官員要公正廉明,不要貪贓枉法。此碑稱之為「戒石銘」,也稱「戒貪碑」。 這「戒貪碑」用了幾百年,歷經元、明兩代,後有人以出入不便為由,將立石改為牌坊,文字刻在牌坊上,戒石遂廢。現在戒石看不到了,但保定市「直隸總督署」舊址還保存著完好的木牌坊。
「為官如清水」的包拯
北宋廉吏包拯,官至樞密副使(副宰相),為官一生清廉,不畏權貴,最恨貪贓枉法。他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民間稱他為「包青天」。包拯曾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端州盛產端硯,是「文房四寶」之一,佳者片石千斤。宋代規定每年要向朝廷繳納一定數量的端硯。歷任知府藉機加倍勒索,中飽私囊,搞得怨聲載道。包拯到任後,下令只按進貢數量製作,一枚也不許多要。離任時,他將有人悄悄塞在他行李中的端硯投入江底。「為官如清水,不持一硯歸」傳為佳話。包拯60壽辰時,他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壽禮。不料皇帝第一個送來了壽禮,家人不收。皇宮派來的太監要來一張紅紙,在上面寫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徵。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包拯看後,揮毫題詩:「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勞本是份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巧妙地辭去了皇禮。包拯晚年一子,他死時,兒子才五歲。他留下的遺訓是:「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祖墳)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他要求把這個遺訓刻在石上,砌在堂屋的東壁「以昭後世」。
心憂天下的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是北宋名臣,廉潔奉公,以天下為己任,節操高尚,名垂青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他人生的座右銘。
范仲淹關心百姓疾苦,敢於直言進諫。朝廷從陝西徵購木材,運往東京(今開封)廣修宮殿。他認為因大興土木而加重百姓負擔,乃是弊政,即上疏反對,宋仁宗「以仲淹為忠」。明道二年(1033),蝗災、旱災十分嚴重,他奏請朝廷,派使節巡視,賑濟災民,卻未獲答覆。他氣憤已極,冒著丟官甚至殺身之禍,當面質問宋仁宗:「宮中如果半天不吃飯,會怎樣?江淮等地百姓吃不上飯,怎能熟視無睹,不予救濟?」仁宗被問得無言以對,就派他去災區安撫饑民。范仲淹救災完畢回京,便把饑民吃的「烏味草」帶回京呈獻仁宗,請他傳示六宮與貴戚,以勸誡他們少些奢侈揮霍。
權臣呂夷簡徇私舞弊,容不得范仲淹直言敢諫,便指使人暗中威脅范仲淹:「汝既非言官之任,就不得妄議軍國大事」。范仲淹無所畏懼,當即表示:寧可丟官喪命,也不姑息奸惡。呂夷簡看嚇不倒他,便調虎離山,讓他去管開封府。「天下繁難數開封」,這裡皇親國戚、官僚世家、橫行不法之徒眾多,管理者動輒得咎。然而范仲淹一到任,「決事如神」。當時,有內侍仗勢為惡,掠奪財富,魚肉人民。他查清事實,一一開列其罪,疏奏朝廷嚴懲。他知道處境險惡,給子女留下遺言說:「吾上疏,嚴斥君側小人,必得罪已死。吾即死,汝輩勿復仕宦,但於墳側教授為業。」由於他視死如歸,嚴懲邪惡,使開封「肅然稱治」。
後來范仲淹在抵禦西夏入侵中立了大功,官至參知政事,依然一貫為政清明,十分節儉,還最愛周濟他人。一次他被貶出京,家財只3000匹絹,全部分送於人。家中妻子衣食,僅能自給。他「雖位充祿厚而已貧終其身」,「其歿之日,身無以為殮,死無以為喪。」
公正無私、節儉愛民的歐陽修
歐陽修(1007一1072)字永叔,號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人。幼時因家窮無錢讀書,便在昏黃的燈光下由母教授。無錢買紙筆,便用荻草為筆,以沙灘為紙,練習寫字。終因發憤讀書,後科考入仕。歐陽修為官後,薦人出以公心,外舉不避仇。嘉枯6年,他任參知政事,皇帝要他舉薦3個可任宰相的人,他舉薦了呂公著、司馬光、王安石。呂公著的父親呂夷簡曾誣陷過歐陽修,害得歐陽修下大獄;司馬光、王安石,與歐陽修政見不一,矛盾尖銳,曾使其遭貶。但歐陽修並不計較這些,世人無不敬服。歐陽修痛恨貪官污吏,敢於同貪官污吏鬥爭。守邊將軍葛宗吉貪污巨額軍費,建造華麗宅第,大肆揮霍。案發後,有人主張從寬發落。歐陽修堅決反對,認為不嚴懲無以勸善。淮南轉運使呂紹寧,搜刮10萬現錢進獻朝廷,企圖取媚陞官。歐陽修上奏:「呂紹寧剛至淮南,竟用何術,於何處得10萬錢以進,若是搜刮所致,則百姓困苦不堪。」經派人核查後,將呂紹寧以苛剝人民、謀取私利而治罪。 歐陽修為官主張節用,反對浪費。至和元年,全國苦旱無雨,國窮民困,而宋仁宗還在大興土木,營建不停。歐陽修尖銳指斥那些迎合皇上、魚肉百姓,竭天下之財、興無用之役的官吏,說他們是「但欲廣耗國財,務為己利,恣侵欺於官場,圖酬獎之功勞」。他堅請宋仁宗停修宮殿,養民力,節財用。歐陽修為宮40餘年,儘管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不畏權貴的精神,廉潔奉公的作風,謙虛為人的美德,始終不變。加上他著作等身,詩文冠世,因而贏得了當世和後代的景仰。
耿直清廉的蘇軾
蘇軾號東坡居士,四川峨眉人。他一生仕途多舛,屢遭串逐。其原因,是由於他「見事有不便於民者,不敢默視,托文以諷,庶幾有補於國」。他太有稜角,是非分明,因而不容於污濁的封建官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但一些政策脫離實際,惡吏又因緣為奸,因而利民之法變成擾民。蘇軾提出批評,辯論激烈,為此他被外貶。宋神宗死,王安石閑居,守舊派廢止新法,要將免役法重新改為差役。而蘇軾深知,差役「法久多弊」,且官吏恣虐,百姓因差役而多破產。已回朝任中書舍人的他,站起來堅決反對,力主「免役不可改,差役不可復」。於是,守舊派又把他貶逐出朝。蘇軾雖然身為逐臣,但在地方上依然不畏奸佞,執法嚴明。在杭州,富豪顏巽及其子顏章、顏益共為奸凶,枉法貪贓,還集眾驚擾一方。蘇軾依法逮捕顏氏父子,刺配牢城,為當地除了一禍害。在定州,他對吏治嚴加整飭,將貪污不法者刺配於遠惡之地,賭博成性者處於杖笞,並加強紀律,訓練士兵,使北部邊關守備加強。蘇軾為官40餘年,始終戒奢崇儉,清廉自持。在放逐黃州時,他耕耘與東坡之上,披星戴月,「日炙風吹面如墨」。由於「廩入既絕」(不再發薪俸),他一度過著「向人乞米何曾得」的日子。為此,他定出嚴格節約計劃,每日用錢不越過150文。月初,取錢4500文分為30串,懸於樑上,用長叉日取一串;維持最低生活。他在《前赤壁賦》中寫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表現出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心系蒼生的司馬光
司馬光與王安石、蘇軾是同一時代人。他官至一品宰相,位高權重,本來可以家財萬貫,但他心憂天下蒼生,生活一直十分簡樸。那個時代,土地兼并十分劇烈,「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天下半數田畝都歸了他們。而司馬光為官近40年,只在洛陽有薄田三頃,他妻子死後無以為葬,只得典了田置辦棺槨。司馬光對己則省吃儉用,對窮困親友則慷慨解囊,經常周濟他人。龐籍死,遺下孤兒寡母,司馬光便接來供養。他年老體弱後,友人劉賢良想用50萬錢買一婢女來照料他,他回信謝絕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50萬市一婢女乎?」此言坦露了他的心靈。熙寧、元豐年間,司馬光居住洛陽,潛心著述。他的住所是僅能避風雨的茅屋草舍,三九寒天,北風呼嘯;炎炎夏日,又酷熱難耐。司馬光只好穿地丈余,入住地下。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他撰寫了一部光耀千秋的不朽之作——編年史《資治通鑒》。
明太祖「四菜一湯」倡廉風
公元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農民起義之勢推翻元朝,當上皇帝後,由於連年戰爭,再加上天災,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那些達官貴人窮奢極欲,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為鞏固政權,整肅吏治,決心治一治腐化奢靡之風。一天,適逢皇后生日,朱元璋趁眾位大臣前來賀壽之機,有意擺出普普通通的「四菜一湯」宴客,以此提醒文武百官。第一道菜是炒蘿蔔,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和第四道菜是兩大碗青菜,最後一道是蔥花豆腐湯。宴上,朱元璋當眾宣布:「今後眾卿請客,最多只能是「四菜一湯」,這次皇后的壽筵即是榜樣,誰若違犯,嚴懲不貸。」從此,「四菜一湯」在明初成為定律,有效地整肅了吏治,制止了奢侈之風,改良了社會風氣。
「三不」清官的海瑞
明朝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個皇帝。他一生敢於直言,堅持正義,被譽為「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的清官。嘉靖三十二年,海瑞在福建南平縣當老師時,他教育學生不許給先生送禮,逢年過節,也不得給先生送酒菜,所有俗例一概免除。步入仕途後,他一如既往,穿布袍、吃糙米、食自己種的菜。一次,在為母親做壽時,他只買了兩斤肉,在百姓中傳為佳話。他知道百姓貧窮,去農村巡視時,命部下挑著菜和米隨行,自己開伙,從不擾民。他一生未置田產,只依靠祖上留下的十畝地養活一生。海瑞臨終前三天,兵部派人送來的柴金費多了七錢銀子,他命部下送了回去。海瑞死後,其下屬僉都御史王用汲在料理他的喪事時,看到他全部家當只有十多兩銀子,綾、綢、葛各一匹,所有幃帳十分破舊,清貧得連一介寒士都不如,忍不住哭出聲來。喪船過江,兩岸站滿了送葬的人群,奠祭哭拜的人,百里不絕。
「兩袖清風」的于謙
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謙,曾任兵部右侍郎兼巡撫河南、山西都御史。上任時只乘普通騾車,無鑼鼓儀仗,無衛兵侍從;明查暗訪時,也都輕騎而行,從不驚擾百姓。當時,外官每年回京述職,都得向權臣國戚送重禮。但于謙一身正氣,不隨波逐流,每次都是兩手空空。好心人勸他隨風入俗,「不送金銀,送些土特產品也行啊!」。他舉起袖子笑笑說:「你看,我這不是帶去了兩袖清風嗎?」並口占《入京》詩一首:「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便由此而來。「奪門之變」于謙遭誣陷被殺,抄家時,竟「家無餘財」,實現了自己「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誓言。
以《青菜圖》自勵的徐九思
明代廉吏徐九思,40歲踏入仕途,初任句客知縣。他在句容任職9年,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百姓都知道,「勤、儉、忍,徐公三字經也」。他在居室中堂掛了一幅《青菜圖》,旁書:「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並以此自勵,「平生不嗜肉,惟啖菜」。他自己常說:「儉則不費,勤則不墮.忍則不爭,保身與家之道也。」縣衙有個大園圃,以往因縣吏忙於盤剝百姓,任其荒蕪。徐九思「躬率吏卒,辟治蕪穢」,種植蔬菜瓜果,飼養禽畜,於池塘里養魚,以改善生活。徐九思愛護百姓,遇到災年,按舊例救濟糧要全數平價出售。但他深知,此時平民早已無錢,平價賣糧只便於富戶囤積居奇。他親自監督,用救濟糧於衙前施粥,救活了無數人,抑制了豪強。徐九思樂道安貧,不求名利,不與官場奔競之風同流合污,觸犯了上官。一次,府尹找了個借口要將他調離句容。百姓聞訊,數千人去見府尹說:「微徐公,吾曹只有填溝壑而已!」此事驚動了吏部,經派員查實,便調走府尹,讓徐九思留任。後來,徐九思因不順從大貪官趙文華而離開官場,句客百姓專為徐九思建祠紀念。他死後,消息傳到句容,雖然他調離已 35年,百姓到徐九思祠拜祭的仍成千上萬。
糟糠之妻不可棄
劉戩,江西安福人,明代著名清官。成化年間,參加科舉考試,榮登榜眼,被選入翰林院供職。這時,有人對他說:「現在,你已經成為國家棟樑之才了,必將擔當大任,前途不可限量。可你老家的妻子已經雙目失明多年,無論從國家大事,還是從家庭瑣碎小事來說,她不僅幫不了你什麼忙,而且只會給你增添麻煩。為先生今後著想,你還是另選一名賢妻吧!」劉戩聽後,淡然一笑,說:「自古有句俗話,叫做『糟糠之妻不可棄』。況且為官之道,貴在克己奉公,以效下民。我豈能行此喜新厭舊的不仁不義之事,若此,則愧對萬民!」此言一出,很快就傳遍朝野,滿朝上下,莫不稱道。
唐侃備棺拒貪官
唐侃,江蘇丹徒人,自小刻苦求學,品行端正。明正德八年(1514年),唐侃鄉試中了舉人,授為永豐知縣。他赴任時不帶妻子,與書童一起生活,青菜豆腐,粗茶淡飯,生活很儉樸。久而久之,當地人都信服他清正廉潔。此後,唐侃升任武定知州。一次,朝廷清理軍籍,按規定有1.2萬人要去充軍。武定一共3萬人口,如果按規定派遣,就空了半個州。唐侃如實報告情況,據理力爭。其時朝廷又籌劃遷移州境上的居民去服河工的勞役,唐侃再次向上進言,陳明不宜把百姓的財力掏了去填河溝。這兩條意見都得到採納,從此,武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明章聖皇太后死後遠葬承天,出殯隊伍所到之處,太監內官們大肆勒索金錢,聲言不辦供張者處死。有財力的地方官送錢保命,擅長拍馬的官員乘機搜刮,沒錢的州縣官吏大多逃走。唐侃預先準備了一個空棺材,殯儀經過時內官們索要急迫,唐侃就把貪官們領到棺材旁,指著棺材說,「辦吾一死,金錢不可得也。」貪官們驚愕無奈,悻悻而去。明代貪賄成風,大氣候不潔,唐侃在「官以錢得、政以賄成」的官場中恪守道德,保持了節操,堪稱是「真名士自風流」。
拒禮名勝「卻金館」
何文淵,江西廣昌人。明宣德五年出任溫州知府。他在任六年,勤政愛民,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深得百姓敬重和愛戴。在任期滿,他要回京復命,離任時居然連一頂轎子也雇不起。為了不驚動百姓,他身背一個行囊,悄悄踏出府衙的大門。殊不料,剛出大門,就見溫州百姓萬餘人已在夾道為他送行。此情此景,他兩眼濕潤了,遂賦詩一首,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作郡焦勞短鬢蓬,承恩又侍大明宮。行囊不載溫州物,唯有民情滿腹中。」於是,他離開溫州步行赴京。一天傍晚時分,他來到麗水一個名叫劉山鋪的小山村。這時,溫州五縣民眾派代表日夜兼程,抄密林小路趕上何文淵,說:溫州百姓聞知何公離任起程,見何公囊中羞澀,紛紛解囊籌金,特資盤纏。話畢,當眾奉上了一大筆禮金。何文淵推辭不下,只好暫且收下。第二天一大早,他棄禮金於驛站,沒向任何人告別,又悄悄起程了。這令住驛站的人們十分感慨,其中一位士人在牆壁揮毫寫下了「卻金館」三個大字,以志何公人格。從此,劉山鋪村就成了「卻金館」村,現已成為麗水眾多名勝之一。
不為身計的董三泉
明朝廉吏董三泉為官十幾年,只穿一件青布袍,一雙皮靴。由四川西充令升任蓬州太守,赴任前,兒子們請求道:「您一生的志節,我們能夠諒解。但是,您老人家年事已高,四川那裡又盛產優質木材,可以準備一些,待你百歲後(死後)自用。」他答道:「好吧」。後來董三泉退休還家,兒子們前去迎接他,順便問道:「先前所說的好木材,是否準備好了?」他回答道:「聽別人說,杉木比不上柏木」。兒子們驚喜道:「那您準備的一定是柏木了?」他微笑道:「我帶來了一些柏樹子,種下將來就可以得到柏木了」。
「黃金難換腐儒貧」的李汰
明朝時李汰,文章頗有功夫,受到朝廷重用。雖身居要職,在錢財面前毫不動心。一次,他赴福建主持秋闈考試,李汰抵閩後,許多考生連夜紛紛上門行賄通路子,被李汰一概拒絕。第二天,在科場的門上,高懸著一幅大匾,上面題詩一首: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莫言暮夜無知者,怕寒乾坤有鬼神。
郭汝霖拒贈
郭汝霖(1510-1580年),今江西省永豐石馬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進士,歷任吏科給事中,刑科給事中、少卿、府丞、太常卿。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適逢琉球國(今日本)國王請封,郭汝霖被任為正使,朝廷賜給他玉帶、一品官服,奉國書前往琉球國。按以往貫例,凡出外國的正、副使者可各乘一船,帶黃金千兩以備途中之用。可郭汝霖為官清廉,克己奉公,為節省路費,與副使同乘一船,飄蕩大海,途中險阻重重,他卻毫無恐懼,置生死於度外,第二年才到達琉球國。琉球國國王獲封后,特鑄造精美馬蹄形黃金40兩贈送給郭大使,郭汝霖卻婉言謝絕不受。回朝復命時,琉球國使者將郭汝霖辭謝贈金的情況轉告皇帝世宗,世宗聽了非常高興,多次在朝廷官員中讚揚郭汝霖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其行為表現了大明王朝使者的風範,連聲贊曰:「一崖,清官也。」特賜給白金、貯絲以資表彰。
豎年,朝廷命他督修通州海城,眾官員都說,修該城非耗金20萬兩不可。汝霖到達通州後,親自四處察看,掌握第一手資料,然後精心規劃,實行定時定量定費,僅半年時間,通州海城修復一新,而且全部費用僅用3萬多兩。朝廷官員甚感驚奇,問汝霖「有何奇招」,汝霖說:這有何奇怪!我不過能禁止經辦此事的官吏從中漁利罷了,做到錢不亂花,將錢實實在在的用到工程上。皇帝為獎賞汝霖督察有功,被提陞官俸二級,升任大理少卿,後又升為南京太常卿。
曹鼎不可
明朝有個叫曹鼎的人,他年輕時當過山東泰和典史。在一次捕捉盜賊時,抓獲了一絕色女子。押解途中,天黑了,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況下,曹鼎和那個女賊就住在了一座無人的破廟裡。夜間,那個女賊頻頻以色相勾引曹鼎,曹鼎為擋住女賊的誘惑,就用紙寫了「曹鼎不可」四個字貼在牆上,警誡自己,一晚上寫了撕,撕了再寫,如此反覆多次,直到天亮。曹鼎以堅強的信念保住了自己的操守。
「豆腐湯尚書」湯斌
湯斌,河南睢縣人。清順治十二年,湯斌出任陝西潼關道。為不擾地方百姓,他用官俸買了三頭騾子,一頭馱著兩副破舊被褥,一個竹書箱;主僕二人各騎一頭,像窮書生趕考似的到了潼關。上任不到3個月,潼關各州縣的土豪劣紳就不敢再作惡,百姓則安居樂業。康熙二十三年,湯斌出任江蘇巡撫。江蘇乃豐腴之地,貪賄之風盛行。湯斌到任後,立志刷新社會風氣。他特地找來司道開誠布公地說:「我不要你們的錢,你們不準要知府的錢,知府不準要州縣的錢,州縣不準要百姓的錢。我不容一粒耗子屎,壞了一鍋粥!」在江蘇,湯斌處處顧念百姓利益,深受江蘇人民的愛戴。兩年之後,湯斌高升禮部尚書,離任之日,蘇州百姓罷市三日,塞道遮留。湯斌一生為政清廉,政績卓著,但生活十分清苦,平時采野菜供膳,每餐必有一味豆腐,因而他有一個看似戲謔、實為敬重的外號——「豆腐湯」。
「清官第一」于成龍
于成龍山西永寧人,順治18年任廣西羅城知縣。羅城「偏處山隅,巒煙瘴雨」,北方人若去,「生還者十不一二」,親朋勸他莫往,他說:「吾此行決不以溫飽為志,誓不昧『天地良心』四字。」當時,羅城縣衙皆為茅屋,院中長滿荒草中堂。于成龍推土石為几案,在柱下支鍋做飯,與百姓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百姓見他清苦,便湊錢給他,他謝絕說:「可持歸易甘旨奉汝父母,一如我受。」于成龍從窮鄉僻壤調到商賈雲集、「遍地是錢」之地,依然清廉自持。他任四川合州知府,「僅畜一羸馬,以家僕自隨」,並對以土特產「孝敬上司」的陋習,一概革除。康熙17年(1678),于成龍調任福建按察使,發財易如反掌,他卻說「節操稜稜還自持」。外國商船靠岸後,按慣例送他禮物,他一概「擯斥」。他的住處但見一隻竹箱、兩口鐵鍋,「文卷書冊數十束,此外卻無一物」。康熙19年,于成龍調任直隸巡撫。他深知,身為官吏,光潔身自好還不夠,必須敢於剷除邪惡,將一批豪強大盜繩之以法,直隸被治理的井井有條。康熙22年,68歲的于成龍病死在江南、江西總督任上。臨終前,他私人財物只有「一襲綈袍,幾罐鹽豉」。百姓聞其死訊,「罷市聚哭,家家繪像奠祭」。康熙褒獎他為「清官第一」。
「操守極清」的張伯行
清代康熙年間清官張伯行,以清正廉明名聞朝野,譽滿江南。他赴任江蘇按察使時,按慣例,得向總督、巡撫饋送幣禮,約合銀子4000兩。這是腐敗積弊,被張伯行嚴加拒絕。他說:「我為官,誓不取民一錢,安能辦此?」 拒絕送禮,因而得罪了總督和巡撫,常受到他們的排擠。
第二年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達江蘇,在蘇州諭令總督和巡撫舉薦賢能的官員。在舉薦的名單中康熙皇帝沒有看到已聞名朝野的張伯行,就對總督、巡撫申斥道:「朕聽說張伯行居官清廉,是個難得的棟樑之才,你們卻不舉薦!」說完又轉向張伯行:「朕很了解你,他們不舉薦你,朕舉薦你。將來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績來,天下人就會知道朕是明君,善識英才;如果貪贓枉法,天下人便會笑朕不識善惡。」康熙當場破格升張伯行為福建巡撫。張伯行任福建巡撫,見衙署中帷幕都是錦繡,器皿都是金銀製作,一問,才知這是由百姓攤錢置辦的,便悉數撤除破陋習。康熙中葉,貪賄舞弊之風漸盛。張伯行調任江蘇巡撫,即發布檄文,嚴禁饋送。他說:「一黍一銖,盡民脂膏。寬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賜;要一文,身即受一分之污。」康熙50年秋,張伯行不顧身家性命,上章彈劾兩江總督噶禮科場受賄案,朝廷將張伯行與噶禮都免職。張伯行離去時,士民扶老攜幼送行,並獻上果蔬,哭著說:「公在任只飲江南一杯水;今將去,無卻子民一點心!」不得已,張伯行收下豆腐一塊、菜一束。次年春,審訊完畢,張伯行回到蘇州聽候結果,一路上,數萬人集於江岸迎送。後來康熙降旨:張伯行留任,噶禮革職。消息公布,士民歡聲如雷,皆寫紅幅於門旁曰:「天子聖明,還我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一生「操守極清」,正如他給康熙的奏疏中所說:「臣雖歷官巡撫,而服食、起居未脫寒酸故態。」
一介不取的張鵬翮
清代廉吏張鵬翮,四川遂寧人。康熙九年進士,官至大學士。他任兗州太守時,居官「不受官屬一錢,不取民間一物」。當時,科場考試舞弊嚴重。康熙帝說,只有「擇一清官以司學政」,才能革去弊端。為此,張鵬翮當了江南學政。他鐵面無私,嚴於查訪,康熙稱讚說:「卿非常清操,朕甚敬重。」康熙三十七年,張鵬翮當了刑部尚書。因為他公正廉明,「不避權貴,人皆憚之」,所以凡有大案都派他查處。四川陝西總督吳赫等侵蝕挪用百姓的糧食和銀兩,康熙又命張鵬翮去查處。他秉公執法,嚴懲貪污,督撫以下有違法者皆按律治罪。康熙對他的公正廉明很讚賞,說:「張鵬翮前往陝西,朕留心察訪,果一介不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者!」後來,張鵬翮當了吏部尚書,全國官吏的升遷調補,均有吏部掌管。為了對付說情、請託之人,張鵬翮在自家廳堂上樹了關公像,旁有周倉持刀侍立。凡有親朋說情請託,他便指著塑像說:「關聖帝君在上,豈敢營私循隱!」「周將軍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很鋒利,你不懼怕嗎?」他借人們敬畏神靈的思想,消除其邪念。張鵬翮為官50餘年,「終身一繭衾,食無兼味,亦無田廬。有書樓數間,荒田數畝而已。」
張清烙檄文禁饋贈
清朝被譽為「天下第一清官」的張清烙,從來不受屬下分文贈禮,因此備受康熙皇帝的稱讚,晉陞為福建巡撫。到任以後,一些僚屬門生,至親好友,紛紛攜禮前來祝賀,都被他嚴詞拒絕。但送禮者仍不乏其人。為杜絕送禮者,張清烙便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張貼在巡撫署衙門外:「一絲一縷,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一些送禮者本報希望而來,但看到此篇檄文,不敢自討沒趣,均悄然離去。
「雙肩明月」的王爾烈
清代廉吏王爾烈,關東遼陽人。他有才而廉明,博得「雙肩明月」的美譽,嘉慶帝稱他為「老實王」。有一年,他從江南主考回京,嘉慶問:「老愛卿家境如何?」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間,裡面半藏農器半藏書;還有薄田數畝,那是一望春風一望雨啊!」嘉慶歡喜地說:「老愛卿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這樣吧,你去安徽銅山掌管鑄錢,在那裡任職三年,也許你就富有了。」歷朝歷代,掌管鑄錢最是肥缺。王爾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滿回京。嘉慶問:「老愛卿,這回可度余年了吧?」王爾烈笑笑說:「臣依舊一無所有。」嘉慶說:「此言未必是真吧?」王爾烈也不爭辯,當即從袖筒里甩出三枚銅大錢,個個磨得鋥亮。原來這是鑄錢的樣錢,他每天拿著它們去檢查鑄錢質量,時間久了,都磨得溜光。嘉慶見狀,稱讚說:「老愛卿清廉如此,真可謂老實王啊!」王爾烈告老還鄉後,嘉慶下令在遼陽為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廳作了義學,自己只住偏房。數年後,他的一位學生從京城來看望他,見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織布,又見室內空無長物,便問:「我老師家境為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你老師一生非法不為,非義不取。他那點俸祿不夠用,所以我就得織布,自食其力。」嘉慶得知後,降旨撥錢讓他贍養晚年,但他用這些錢辦了義學,直到去世。
「對聯廉吏」姚步瀛
清朝同治四年,姚步瀛在浙江慈利縣當縣官。他上任伊始,揮筆寫了一副對聯:「舉動即愆尤,常恐己過不聞,獲戾於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達,推恩如父子一家。」命人貼在大堂兩邊的柱子上,以此勉勵自己為官要清廉,多為百姓做實事。姚步瀛訪三老,察民情,減免租稅,發展生產,興辦學校。經過兩年治理,老百姓安居樂業,對他十分感激。一次,一群鄉民帶著土產品來縣衙道謝,只見客廳掛著一副對聯,寫的是:「百里才疏勤補拙,一官俸薄儉養廉。」眾人看了更加欽佩,非要見上姚步瀛一面不可,師爺推託不過,只好領著大家來到縣衙後的菜園裡,見一位穿著打補丁衣服的人正在低頭幹活,這人就是姚步瀛。鄉親們一定要姚步瀛把土產品收下,姚步瀛哈哈大笑說:「東西大家帶回去,待本縣下鄉時到各家分享,聽聽大家對治理地方的高見,豈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有人看到姚步瀛衣裳單薄,心疼地說:「大人現在天氣冷,千萬別穿得太薄呀!」姚步瀛指著牆角邊那凌霜怒放的菊花和幾株梅花,深情而又詼諧地說:「多謝關愛。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姚步瀛經常用對聯告誡自己,規範自己的從政行為,人們都尊稱他為「對聯廉吏」。
杖妻拒賄的侯鳴珂
清同治二年,陝西孝義廳(今柞水縣)陰雨兩月,莊稼霉爛,收穫不足一成;同治三年,又遇蝗災,食盡田禾。孝義廳戶戶斷炊,外出討要。就在艱難之時,同治四年春,侯鳴珂調任孝義廳撫民同知。到任後親寫呈文,報災於撫台,請求賑濟。糧食到廳後,他又趕著騾馬,將糧食送往鄉下。廳衙小吏余言吉,不甘忍受無油粗飯,向一百姓勒索了10斤豬油,自食5斤,將其餘5斤暗送侯鳴珂夫人楊芝香。鳴珂得知後大怒:「刮民脂膏,如殺我父。百姓倒懸,爾等安享清福,不堪造就。」當即將余言吉削職為民,並令其妻楊芝香將5斤豬油還給百姓,並以受賄罪杖四十。楊芝香當場聲淚俱下,後悔莫及。侯鳴珂怒斥其妻:「知過並非無過,不杖股四十,爾不會以此為訓。」衙役聽罷,只得按鳴珂的命令,打了侯夫人四十大板。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社會後期,侯鳴珂卻出污泥而不染,清廉從政,杖妻拒賄,深受百姓讚頌,他離任時,百姓送「仁德如春」大匾,近萬人含淚相送。
清廉儉樸的林則徐
清代愛國大臣林則徐,先後做過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等要職,兩次被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但他始終保持著儉樸清廉的作風,這從他發出的兩道「傳牌」可見一斑。針對官場陋習,他赴任就職前,總要先發出一道「傳牌」,告誡沿途官府。1820年,他任湖北布政使,由襄陽赴省城發出的《傳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買備,沿途無須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屬官員,只在本境碼頭接見,毋庸遠迎。」若有違反,「該地方官立即嚴拿懲辦,不得稍有徇縱」。1830年,他離京赴粵查禁鴉片,行前,向廣東省發出的《傳牌》,云:此行「並無隨帶官員供事書吏,惟頂馬一匹,跟丁六名,並無前站後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館,只用家常飯菜,不必備辦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窩燒烤,以節糜費。此非客氣,切勿故違。至隨身丁弁人夫,不許暗受分毫站規、門包等項。需索者即需扭稟,私送者定行特參。言出法隨,各宜遵懍毋違。」從《傳牌》令可看出,林則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準下屬遠迎;二不準擺酒席;三不準索賄受賄。林則徐這種廉潔正派的作風,確實值得稱道。他一生為國家、百姓辦實事,從不為個人爭名利,也不置什麼家產。他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後來,他的三個兒子分家產時,每人只分得6000串錢,對於一個任封疆大吏十餘年的高官來說,這筆錢少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官清若竹、 愛民若赤的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44歲中進士,居家候官4年,後被任山東范縣令。
到任後,他常常不坐官轎,身著便服,腳穿草鞋,下鄉察訪。無論去哪裡,不許鳴鑼開道,不許打「肅靜」、「迴避」的牌子。夜間查巡,他只許寫有「板橋」二字的燈籠引路,不許驚擾百姓。
任范縣縣令5年,因政績顯著,後調任濰縣令。濰縣臨海,有漁鹽之利,有「小蘇州」之稱。鄭板橋依舊清白為官,愛民若赤,以「安黎元、濟蒼生」為己任。貧家寡婦之子上學無錢買書本,他便解囊相助;孩子遇雨放學不能返家,他留下管飯。任濰縣令7年間,5年遭遇水旱蝗災。面對遍野哀鴻,他一邊申報朝廷請求賑濟;一邊以工代賑,興修城池道路,使饑民就食。他還責令邑中大戶輪流在道邊施粥,以救濟人命。自己常常節衣縮食,捐出官俸。災害最危急時,他不等上面批准,就開倉放糧,讓百姓憑條借出,至秋後歸還。秋後災情未減,他又當著百姓的面,把借條付之一炬。當時,鄭板橋的書畫已很著名。山東巡撫包括前來求畫,鄭板橋就畫竹相贈,題詩一首,表達他的愛民情懷: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鄭板橋心系饑民,千方百計救災,反覆呈請上司撥糧救急,惹怒了上面的大員,屢遭打擊,還被扣上一個子虛烏有的罪名。為此,他憤然辭官,時年60歲。離開時,濰縣百姓傾城相送,使他感動得熱淚盈眶。他以畫告別濰縣父老,並題詩相贈: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
鄭板橋回揚州居住,生活仍較貧寒,過著「聊憑賣畫佐朝餐」的生活。
推薦閱讀:
※如何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為什麼一百年前的照片里的中國人很多都是苦瓜臉?
※古代真的有狂戰士這個兵種嗎?
※郵說古代愛情傳奇(三)許仙與白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