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國學,古文字學是必備基礎。

 

學好國學,古文字學是必備基礎。

 

漢語歷史久遠,有文字的記載已經有4000多年,而語言卻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有變化。春秋戰國以前,一個字大都是一個詞。因此,要真正學好諸如《易經》、《詩經》、《老子》、《大學》、《論語》、《大學》等古文經典,古代漢字的認知學習是必須的基礎。縱觀古今學者大家人物,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字學功底。

 

古代文字的學習的專業術語名為「訓詁學」。訓詁學舊日只看作是「小學」的一個部門,現在隨著一大批甲骨文的出土,訓詁學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的研究體系與專業。

 

「訓詁 」 一詞在班固《漢書》里多寫為「訓故」。「故」就是古語。如《劉歆傳》說:「見古文《春秋左氏傳》,歆大好之。……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 "訓故"與"訓詁"同義。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釋一章一句的意思,訓詁是專指講明文字的音義,兩者不相同。

 

漢代是訓詁學蓬勃發展的時期。由於秦末社會的動蕩,語言起了很大變化,先秦古籍多憑口耳傳受,世稱為"今文經"。而從漢武帝以後前代的「古文經」出現日多,其中多古字古義,不盡為人所識,因此就有訓詁學家為之注釋。但在西漢時期,今文經盛行時,注釋五經的人已經很多。以《詩經》而論,就有齊、魯、韓三家,文字頗有不同。其他各經也有章句訓釋之類。漢代的訓詁學就是依靠經學而發展起來的,而且漢代已有專門解釋詞語的訓詁書。主要的訓詁書有《爾雅》、《方言》、《說文解字》、《釋名》4種。這4種書各有特點,是中國訓詁學的基石。

 

《爾雅》是由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部訓詁書,無作者主名。舊說是周公所作,或說是孔子門人所作。書中《釋詁》、《釋言》、《釋訓》3篇是解釋名物以外的語詞,其餘16篇是解釋各種事物名稱的,如親屬、宮室、器物、山川、草木、蟲魚、鳥獸之類。書中所釋的詞語主要是出自經傳古籍。「爾」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爾雅」就是言辭近於雅正的意思。書中有的以漢代的今語釋古語,有的以雅言釋方言,有的以俗語釋雅言。《釋詁》、《釋言》、《釋訓》3篇主要是類聚一般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用一個通用詞作解釋,如《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其他各篇主要是類聚同類事物的名稱分別解釋。有古今稱名不同的,有異名同實的,有同名異實的、用單詞不能解釋的,就用一句兩句話作解釋。品物多方,訓解的方法也有不同。這是漢代早期一部訓詁的總匯,成為後代解詞釋義的重要根據。漢代的訓詁學也就由此開始發展起來。

 

《爾雅》之後,西漢末揚雄作《方言》。《方言》的全稱是《適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其中有絕代語釋和別國方言。《 隋書·經籍志 》題為《方言》。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漢族。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 少好學,口吃,博覽群書,長於辭賦。年四十餘,始游京師長安,以文見召,奏《甘泉》、《河東》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為揚雄。揚雄曾撰《太玄》等,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為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

 

揚雄的文學成就離不開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據《揚雄傳》說:「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揚雄由從四方來到長安的孝廉、衛卒的口裡調查殊方異語,條列排比,整理成《方言》。原書為15卷,今存13篇。這是專門解釋方言語詞的一部著作,所解釋的語詞有的是古代的方言,有的是當時不同區域的方言,把意義相近的列為一條,用當時通用的同義詞作解釋,並分別說明不同語詞所通行的地區。這不僅是一部重要的訓詁書,而且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方言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很高的價值。

 

許慎(約58~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時期汝南郡召陵縣(今屬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人[1] ,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傾盡畢生精力,從事於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說文解字》是許慎一生最經心之作,前後花費了他半生的心血。由於許慎對文字學做出了不朽貢獻,後人尊稱他為「字聖」。因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聞名於世界,所以研究《說文解字》的人,皆稱許慎為「許君」,稱《說文解字》為「許書」,稱傳其學為「許學」。

 

 

劉熙 字成國,北海(今山東省壽光、高密一帶)人,生活年代當在桓帝、靈帝之世,曾師從著名經學家鄭玄,獻帝建安中曾避亂至交州,《後漢書》無傳,事迹不詳。《釋名》作者。《釋名》與《爾雅》、《方言》、《說文解字》歷來被視為漢代4部重要的訓詁著作,在訓詁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王懿榮(1845年—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人。中國近代金石學家、甲骨文的發現者和愛國志士。光緒六年進士,授編修。泛涉書史,尚經世之務,嗜金石,因見藥店所售「龍骨」上的刻紋,發現甲骨文,把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開創了文字學、歷史學研究的新局面。為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

 

自甲骨文出土以來,訓詁學又上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出現了一批學術大家,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家,背後都具有深厚的訓詁功底。

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一字東原,二字慎修,號杲溪,漢族,休寧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區)人,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乾隆27年舉人,乾隆38年被召為《四庫全書》纂修官。乾隆40年第六次會試下第,因學術成就顯著,特命參加殿試,賜同進士出身。戴震治學廣博,音韻、文字、歷算、地理無不精通,又進而闡明義理,對理學家「去人慾,存天理」之說有所抨擊。其視個體為真實、批判程朱理學的思想,對晚清以來的學術思潮產生了深遠影響。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者第一人」,梁啟超、胡適稱之為中國近代科學界的先驅者。

 

王念孫(1744年 —1832年),字懷祖,生而清羸,故自號石臞。江蘇 高郵人。王引之之父,師從戴震。自幼聰慧,八歲讀完十三經,旁涉史鑒。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陝西道御史、吏科給事中、山東運河道、直隸永定河道。王念孫平生篤守經訓,個性正直,好古精審,剖析入微,時與錢大昕、盧文弨、邵晉涵、劉台拱有「五君子」之稱譽。王念孫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則,建立義通說;歸納《詩經》、《楚辭》的聲韻系統,定古韻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義互相推求,多有創見。著有《廣雅疏證》《讀書雜誌》《古韻譜》等。歷10年完成《廣雅疏證》上、下兩冊32卷。

 

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字若膺,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龔自珍外公。乾隆舉人,歷任貴州玉屏、四川巫山等縣知縣,引疾歸,居蘇州楓橋,閉門讀書。段玉裁曾師事戴震,愛好經學,擅長探究精微的道理,獲得廣博的知識。長於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同時也精於校勘,於諸家小學的是非都能鑒別選擇,是徽派樸學大師中傑出的學者。著有《說文解字注》、《六書音均表》、《古文尚書撰異》、《毛詩故訓傳定本》、《經韻樓集》等,對中國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校勘學諸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曾國藩出生於晚清一個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曾國藩在《曾氏家訓》概括了「八本八寶"的曾氏家訓。其中「八本」之一就是「讀書以訓詁為本」,可見他對古文字學的重視程度。

 

孫詒讓(1848年9月16日—1908年6月20日),是中國晚清經學大師、愛國主義者和著名教育家。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容,別號籀庼,浙江瑞安人。與俞樾、黃以周合稱清末三先生。有「晚清經學後殿」、「樸學大師」之譽,章太炎稱他「三百年絕等雙」。

同治六年舉人,五應會試不中。官刑部主事,旋歸不復出,專攻學術,精研古學垂四十年,融通舊說,校注古籍,著書三十餘種。孫詒讓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出之作。《墨子間詁》亦為注墨的權威之作。《契文舉例》為考釋甲骨文開山之作。《溫州經籍志》,被譽為「近世匯志一郡藝文之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批註》二十卷,《四部別錄》二卷,則是目錄版本學的專著。

 

羅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式如、叔蘊、叔言,號雪堂,永豐鄉人,晚號貞松老人、松翁。祖籍為浙江省上虞縣永豐鄉,出生在江蘇省淮安縣。 中國近代農學家、教育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敦煌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古文字學家,中國現代農學的開拓者,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奠基人。對中國科學、文化、學術頗有貢獻,參與開拓中國的現代農學、保存內閣大庫明清檔案、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整理敦煌文卷、開展漢晉木簡的考究、倡導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達189種,校刊書籍642種。

編著有《貞松堂歷代名人法書》,《高昌壁畫精華》、《殷墟書契》、《殷墟書契菁華》、《三代吉金文存》等。

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學乘,字枚叔,浙江餘杭人。後易名為炳麟。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小學大師,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民主主義革命者。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佛學、醫學等等,著述甚豐。其中《國故論衡》是章太炎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小學、文學、諸子學三卷,系統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學及佛道之學等,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另,附錄其《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論語言文字之學》二文,以期有助於讀者理解章太炎的小學思想,進而挖掘其學術思想之本意與精髓。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嘉興市海寧人。《人間詞話》的作者。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王國維從小受到的是正統的舊式教育。7歲入私塾,11歲學習時文八股,15歲在父親指導下開始練習書法、作詩,16歲參加海寧歲試,以第21名考中秀才。被公推為「海寧四才子」之首。在古文字、語言學方面,王國維於甲骨文、金文、簡牘文、石經等呈功赫赫,豐碑巍峨;於傳統的《說文》學、訓詁學、音韻學、版本目錄、校勘學,皆淵萃卓如;且純熟地以小學溝通學術之林,為王國維治學中的一大法寶。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義寧客家人,生於湖南長沙,祖籍福建上杭。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幼年時代,他跟祖父識字、訓詁,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功底。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郭沫若四歲半進入家塾讀書,從《三字經》發矇,然後陸續讀「四書」、「五經」,諸子文論,《史鑒節要》,《東萊博議》等等。他還跟他大哥學習了《群經音韻譜》和《說文解字》,這使他對文字、音韻、訓詁之學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郭沫若在甲骨學方面著作頗豐,著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等。

 

於省吾(1896~1984),古文字學家,字思泊,號雙劍誃主人、澤螺居士、夙興叟,漢族,遼寧省海城縣人。1919年,畢業於瀋陽國立高等師範。歷任奉天萃升書院院監,輔仁大學講師、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燕京大學名譽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歷史系教授、古文字研究室主任兼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中國語言學會顧問兼學術委員,中國訓詁學會顧問,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等。著有《甲骨文字釋林》、《雙劍誃殷契駢枝》《雙劍誃殷契駢枝續編》《雙劍誃殷契駢枝三編》《雙劍誃吉金文選》《雙劍誃吉金圖錄》《雙劍誃古器物圖錄》《商周金文錄遺》等行世。

 

徐中舒(1898年10月15日- 1991年1月9日),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安徽懷寧(今安慶市)人。 192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國學門,師從王國維、梁啟超等著名學者。在此期間,他受到王國維先生的影響,樹立了「新史學」的觀念。以後更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將古文字學與民族學、社會學、古典文獻學和歷史學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把王國維開創的「二重證據法」發展成為「多重證據法」。徐先生先後在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京大學任教授、研究員。應中英庚款與四川大學的協聘,來到四川大學歷史系,除短期在武漢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燕京大學、中央大學兼課外,終身執教於此。專著有《氏編鐘圖釋附考釋》、《史學論著輯存》、《論巴蜀文化》、《左傳選》等;還主持編纂了大型辭書《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錄》、《甲骨文字典》等多種工具書。

 

唐蘭1901年出生於浙江嘉興。唐蘭先生是著名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青銅器專家。他終生從事教學及學術研究,論著甚豐,對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古代史學等諸多領域都造詣很深,且治學嚴謹,學術創見甚多,對所及領域均有很大貢獻。他在二十年代就精研了《說文》、《爾雅》等典籍,三十年代著有《古文字學導論》、《中國文字學》,對古文字研究造詣很深,貢獻大。四十年代專門研究過戰國文字和戰國史,對我國古代史有獨創的見解。1974年發表了《黃帝四經》、《戰國縱橫家書》、《春秋事語》、《西周青銅器銘文史征》。1979年1月11日在北京病逝。

 

季羨林(1911.8.6~2009.7.11):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朱德熙(1920~1992),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語言學家、語法學家、教育家。他由物理專業轉入語言研究,曾與呂叔湘等一起為國家語言文字作出卓越的貢獻。他早年習字、背誦古詩詞,十一二歲起讀古典小說。朱德熙歷任清華大學、昆明中法大學、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等知名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他先後擔任中文系副主任、副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北大計算語言學研究所所長,北大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在古文字方面,朱德熙對古文字的考釋與研究常結合語法來進行,在分析古文字的字形、意義之外,還考察古文字的語法地位與作用。尤其是在戰國文字的研究方面多有發明。另外他對甲骨文和秦漢文字也都有精深的研究。1950年代發表的《壽縣出土楚器銘文初步研究》和《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奠定了在戰國文字研究領域中的突出地位。不少研究是針對傳統誤釋的。考釋古文字,不是任意選釋,而是著眼於關鍵性字,既重字形也重文例,精確地揭示出字形演變的複雜過程,在語法上語義上講得通。論述透徹精闢,超過了前人,為學者們普遍接受,不只把戰國文字的研究水平,而且把古文字考釋的整體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對後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李學勤(1933年3月--) 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1996年起,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2004年起,任清華大學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他長期致力於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注重將文獻與考古學、古文字學成果相結合,在甲骨學、青銅器及其銘文、戰國文字、簡帛學,以及與其相關的歷史文化研究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著作有:《甲骨百年話滄桑》、《殷虛文字綴合》、《中國青銅器的奧秘》、《馬王堆漢墓帛書》、《走出疑古時代》、《失落的文明》等

 

裘錫圭1935年6月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全國政協委員,古文字學家。195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同年錄取為胡厚宣指導的「甲骨文與商代史」研究生,1960年結業。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教研室(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現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的著作有《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裘錫圭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等及論文多篇。

 

許嘉璐,1937年6月生,字若石,江蘇淮安人,民進成員,1959年參加工作,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學文化,教授。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漢語史、應用語言學兩個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現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兼理事會理事長。多年從事語言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著有未輟集、未成集、未了集、語言文字學及其應用研究等多部專著及大量學術論文。 在古代漢語、訓詁學、音韻學、《說文》學、古代文化學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寫了《古代文體常識》、《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古語趣談》等著作。主編了《中國傳統語言學辭典》、《中國古代禮俗辭典》、《古代漢語》、《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叢書》和《古今字彙釋》等。長期從事訓詁學、《說文》學、古代文化學、中文信息處理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主持《文白對照十三經》《文白對照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譯》等大型文化工程,被稱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者,在中華文化研究方面國內外享有盛名。

 

郭在貽(1939——1989),山東鄒平人。1961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師從姜亮夫、蔣禮鴻等先生。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為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中國訓詁學會副會長。著有《訓詁叢稿》、《訓詁學》、《郭在貽語言文學論稿》、《郭在貽敦煌學論稿》、《敦煌變文集校議》(與張湧泉、黃征合著)等。其中《楚辭解詁》、《唐代白話詩釋詞》兩篇論文獲中國社科院首屆青年語言學家獎二等獎,專著《訓詁叢稿》獲國家教委普通高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和浙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敦煌變文集校議》獲王力語言學獎三等獎。1988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郭在貽先生論著大都收在《郭在貽文集》(中華書局2002年)。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 1998年12月19日) 出生於江蘇無錫一個教育世家,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十五歲開始讀《古文辭類纂》《駢體文鈔》《十八家詩鈔》 等選本,這是他一生治學之始。

 

錢鍾書並不是訓詁名家,但是訓詁卻是闡發他的學術思想的重要支撐,他的重要學術著作《管錐編》,開篇就針對黑格爾貶低中國文字不宜思辨的錯誤觀點以《論易之三名》,指出「易」字兼有「變易」、「不易」、「簡易」之意。「易」與「不易」、「易」是背出分訓;「不易」與「簡易」是並行分訓。「易一名而含三義」者,「兼背出與並行之分訓而同時合訓也」。在此基礎上,錢鍾書分析了中國漢字獨特的符號特徵:「如冰炭相憎、膠膝相愛者,如珠玉輝映、笙磬和諧者,如雞兔共籠、牛驥同槽者,蓋無不有。賅眾理而約為一字,並行或歧出之分訓得以同時合訓焉,使不倍者交協,相反者互成」。

 

黃奇逸1950年生於四川井研縣。1980年碩士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處,現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退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史,古文字,中國文化。著作有:《歷史的荒原》、《商周研究之批判》。(上海稷下教育)

 

 

推薦閱讀:

文字,是心上的花
符號與語言文字
關於甲骨文在我國歷史流傳中記載出現斷層的問題?
相比象形文字,拉丁字母有何優劣?
為何大陸不繼續使用注音符號,而要另外造漢語拼音?

TAG:國學 | 古文 | 文字學 | 古文字學 | 文字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