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胖補氣,瘦補血

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胖人苦惱,人太瘦了,也會苦惱。瘦本來是別人都羨慕的,可是人人見了都說瘦,心裡也就有點不是滋味了,為什麼這麼瘦呢,是不是身體有了什麼毛病?其實,胖瘦不是吃多吃少的問題,它和人的氣血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簡單點來說,氣虛則胖,血虛則瘦。胖人想要恢復到平和的體質,就應該多補氣;瘦人想要恢復到平和的體質,需要多補血。但不同原因導致的胖或瘦又不能一概而論,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瘦,又為什麼瘦呢?一般來說,人瘦是因為血虛,但血虛也是由不同原因所致,可能是陰虛,也可能血淤或者氣鬱,又或者濕熱。要分清自己到底是哪種類型的瘦,可以從性格、體態、寒熱、大小便狀況、舌頭以及飲食等方面進行自我分析,下面我就將詳細介紹一下其中秘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對號入座。

第八章 你為什麼這麼瘦

  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胖人苦惱,人太瘦了,也會苦惱。瘦本來是別人都羨慕的,可是人人見了都說瘦,心裡也就有點不是滋味了,為什麼這麼瘦呢,是不是身體有了什麼毛病?

  其實,胖瘦不是吃多吃少的問題,它和人的氣血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簡單點來說,氣虛則胖,血虛則瘦。胖人想要恢復到平和的體質,就應該多補氣;瘦人想要恢復到平和的體質,需要多補血。但不同原因導致的胖或瘦又不能一概而論,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類型的瘦,又為什麼瘦呢?

  一般來說,人瘦是因為血虛,但血虛也是由不同原因所致,可能是陰虛,也可能血淤或者氣鬱,又或者濕熱。要分清自己到底是哪種類型的瘦,可以從性格、體態、寒熱、大小便狀況、舌頭以及飲食等方面進行自我分析,下面我就將詳細介紹一下其中秘訣,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對號入座。

第一節 火大的瘦人---陰虛

看一個【瘦人】是否【陰虛】:

一看是否脾氣急躁。陰虛則內熱:瘦人火大 →血少 →津液耗損 →陰虛 →在外表現為脾氣急躁;

二看是否經常手心發熱、喜歡冷飲。陰衰陽盛 →陰不制陽 →手心發熱、面色潮紅、容易失眠、眼花耳鳴、小便短澀、喜歡冷飲、容易上火 →夏不耐署、冬卻抗凍。

三看身材。陰液虧少 →機體缺乏滋潤 →鼻子發乾、大便乾燥、雙目乾澀、體型瘦長。

總之,陰液虧損、火熱內盛 →有【火】、有【燥】。

夏天防暑、秋天保濕防燥,因為熱邪燥邪最易傷陰。保證晚上睡眠(養陰)。

滋陰食品:蜂蜜、百合、苦瓜。

第二節 長斑的瘦人---血淤

淤血內阻→血虛(本有血,但因淤血而虛)→機體缺乏滋潤(血行不暢)→人瘦

看一個【瘦人】是否【血淤】:

一看舌頭。顏色整體黯淡、點狀或片狀斑點、舌下兩根靜脈明顯曲張。

看女性是否血淤:月經顏色不新鮮、呈塊狀、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

二看是否怕冷。血淤者怕冷不怕熱。

三看性情。性格內郁、煩躁易怒、易發脾氣。

山楂三七茶:山楂不僅開胃健脾、消食除脹、更是活血化淤良藥。(降血脂)

三七活血化淤、補血(化淤行血)。

孕婦喝山楂水,會導致流產。

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山楂降血脂。

山楂紅糖水:月經不下、乳房脹痛、肚子痛。

第三節 內向的瘦子---氣鬱

肝喜條達,惡抑鬱,經常情志不暢 →肝氣淤積 →氣鬱 →肝氣不舒、肝氣犯胃(肝氣不升發,胃氣不下降)→胸脅脹滿、易打嗝、愛嘆氣、兩肋經常疼痛(上下竄來竄去的痛)

氣鬱人的性格:內向、憂鬱脆弱、多愁善感、情緒不穩、敏感多疑、易發怒、易恐懼。

解郁茶:玫瑰花,理氣解郁,是調理肝胃不和的良藥。

菊花,清肝火、疏風熱,是調氣的佳品。

第四節 愛長瘡的瘦人---有濕熱

濕熱的人 →面部、皮膚油光、易生痤瘡、粉刺、早起口苦口乾(膽氣外溢)、容易睏倦(濕熱內阻,陽氣被遏制)

大便發黏 →濕重於熱;大便乾燥 →熱重於濕。

藿香正氣水:解濕。

解濕食品:綠豆、赤小豆等甘寒、甘平、利尿食品。

飲食要清淡,少吃甜食、油膩食物。

第九章 補氣血,先補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補氣補血,應先補脾胃,脾胃補好了,補氣補血事半功倍,一補就靈。

第一節 看手:判斷脾胃是否虛弱的絕招之一

消化系統功能障礙 →食指彎曲變形,並且內測根部有酸痛感 →大便不暢通。

脾胃虛弱之極 →食指出現硬塊、顏色變紫。

按摩方:大便不暢通(便秘 [溏稀] 、腹脹、腹痛)時按摩:食指內測(靠近拇指)根部(此處稱「第二間」)、商陽穴(解除腸胃不適)、前頭點(胃炎的對應點)。

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 →十指併攏時,手指根部有縫隙

肚子不舒服時按摩:足三里穴、腹部的上脘、中脘、下脘及肚臍周圍

神闕穴: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鍊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三。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

其三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闌,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肚臍眼(神闕穴)位於臍窩正中。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第二節 看眼袋:判斷脾胃是否虛弱的絕招之二

雙眼袋鬆鬆垮垮地耷拉著(水泡眼)、有明顯的褶皺 脾胃虛弱(很難調理)。用中藥益氣健脾、化濕利水:蓮子肉、薏米、山藥、白茯苓、白朮等

調養粥:大米、蓮子、薏米、芡實、山藥

雙眼袋鼓脹 →飲食無節制、飲酒過量、過食肉食(容易調理)

第三節 看舌頭:判斷脾胃是否虛弱的絕招之三

一看舌質:正常為淡紅色。

舌質偏淡 →血虛。

舌質偏紅 →體內有熱。

舌質發紫 →體內有淤血。

舌體胖大、邊緣有齒痕 →脾胃虛弱。

二看舌苔:正常為一層淡淡的薄白苔、濕潤、不燥不滑。

舌苔發黃:→體內又熱。

舌苔焦黃:→熱重。

舌苔發白:→體內有寒。

舌苔發黑:→寒重。

舌苔厚膩、白苔滿布:→脾胃虛弱。

案例:白苔滿布、有齒痕、大便稀而無臭且色淡、完谷不化、氣短乏力、頭暈。解方1:捲心菜牛肉湯:牛肉性溫、化掉體內水汽;捲心菜疏通經絡,兩者結合,補脾健胃、益氣通絡。

解方2:四寶粥:山藥、蓮子補脾;薏米祛濕;芡實養胃。

第四節 補脾胃的四寶粥

蓮子肉、山藥、薏米、芡實四樣各等分,磨成粉,每次放幾勺熬粥。

蓮子肉:補脾胃中氣(荷葉降血脂、荷蒂補氣、蓮子心降心火);

薏米:祛濕;補正氣、利腸胃、消水腫、除胸中邪氣;

芡實:性平、味甜澀;補脾止瀉、收斂作用比蓮子強;

山藥:性甘、味平;補氣而不壅滯上火、補陰而不助濕滋膩。是平補脾胃之良藥。

少年兒童脾胃虛弱、體質差的可常喝山藥粥

第五節 捏脊是最好的補脾胃的方法

捏脊: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作用: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滋陰補血、平抑心火。

脊柱兩側---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行走路線。有34個經外奇穴。上半部可治療上肢和胸部疾病、下半部可治療下肢和腹部疾病。

臉色晦暗(呈土黃色)的人脾胃都有問題---少言懶動、偏食 →捏脊

捏脊法對強健小孩的脾胃有奇效。尤其是「疳積」(因餵養不當造成脾胃受損的疾病,相當於營養障礙的慢性疾病)更有奇效。對先天不足的小孩也有調養作用。

第六節 脾胃有四怕

怕冷、怕濕、怕甜、怕撐

怕冷:脾屬陰,生冷食物傷脾 – 西瓜。

黃瓜、西紅柿性涼,脾虛者不宜食用。

忌食冰鎮啤酒、雪糕等。

多食寒涼,易損胃陽。

怕濕:脾最易被濕邪損傷。

脾被濕邪所困 →脾氣不升,胃氣難降。

怕甜:甜膩的食物在雲化過程中容易產生濕氣。多吃肉食也生濕氣。

怕撐:吃得太多或吃飽就睡傷脾胃。

保護脾胃四大要訣: 動為綱、素為常、酒少量、莫愁腸(保持良好情緒和心態)。

第十章 最簡單的補血法--晚上泡腳

要補氣早拍手;想補血晚泡腳。

腳是陰血的大本營,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第一節   晚上泡腳為什麼能補血

血虛、血淤 →手腳冰涼、舌質黯淡、臉上有斑、心臟發緊、憋悶、喘不過氣 →晚上泡腳 --- 熱水中放紅花(味辛,性溫,歸肝經和心包經,破血、行血、和血、調血),活血化淤;疏通腎、肝、脾三條陰經。

第二節 泡腳的竅門

春天泡腳,開陽固脫;

夏天泡腳,祛濕除熱;

秋天泡腳,清腸潤肺;

冬天泡腳,丹田暖和。

水中放鹽 →便秘 →還可以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水中放醋 →腳臭 →祛除腳臭、防治腳氣、促進血液循環、祛除風濕。

水中放生薑、陳皮、薄荷 →脾胃虛 →暖脾胃,祛濕邪。

水中放花椒 →除臭祛濕、利氣行水、扶助陽氣。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當歸 →痛經 →痛經一般是體寒或氣滯血瘀引起,白芍除陰氣、祛腹痛、通順血脈;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調經;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還可以使皮膚白皙紅潤,改善手腳冰涼的問題。

水中放乾薑 →風濕骨痛、怕冷怕涼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水中放黃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糖尿病(陰虛所致)→花椒祛濕;黃芪補氣固表;透骨草可以幫助藥物透過皮膚深入肌體,發揮藥力。

泡腳四忌諱:

一忌剛吃飯或空腹後泡腳。應飯後半小時後。

二忌水溫過高。應40-50度。

三忌時間過長。應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張,亂放中藥。

泡腳禁忌:經期或妊娠期婦女;有出血癥狀的病人不可泡腳。

泡腳時: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 →腎寒;上身發熱,下半身不出汗 →氣虛

第十一章 十大補血穴位

十大補血穴位,大多在脾經胃經肝經之上,都是多氣多血之穴。

一、血海穴

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之處,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之功能。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體內的淤血,並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按摩此穴同時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緩解癥狀。

每天上午9-11點拍打(每次10秒,連續3-5次)或按摩(輕柔每側3分鐘)血海穴,晚上21-23點再艾灸此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及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肥胖、關節痛等症有效。

二、天樞穴

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穴,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三、關元穴

足三里、關元、氣海是人體三大強壯要穴。古有「針必取三里,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統治足三陰經及小腸、任脈疾病。

按摩關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每一輪輕輕按壓8次,每次8輪,補血、消除小楠肚。

四、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之穴),補益氣血,培補元氣,滋養腦髓。是保證肝血充足的首選。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嬰兒灸身柱,促發育;十七八歲灸風門,預防感冒;二十四五歲灸三陰交,促生殖健康;三十歲以後灸足三里,促長壽;老年之時灸曲池,促耳聰明目」 ---- 日本流傳語。

灸足三里,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

胃酸過多、空腹燒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選陽陵泉穴有良效。

五、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三陰交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

每天上午11點,按揉左右小腿內側的此穴各20分鐘,可排體內濕氣、濁氣、毒素,對濕疹、蕁麻疹、皮炎等有療效。

常按三陰交穴,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特別對血壓偏低的人補血效果顯著。

六、隱白穴

隱白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統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經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陰根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經,促進氣血源源不斷的生化,是女性補血的大穴。

七、髀關穴

髀關穴(足陽明胃經之穴)是胃經中脾土微粒沉降之處,是小腹之陰與股前之陽交匯之處,是調節下肢胃經之總穴。

此穴用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而用針。

多按此穴,健脾除濕,固化脾土。理氣和胃,治療胃痛。

多按此穴,對風濕、關節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減肥有良效。

八、下關穴

下關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膽經和胃經交會穴。

功效:通經利竅、舒經活血、促進新陳代謝。按摩此穴對腎虛缺血或胃火導致的牙痛有良效;同時改善腎血虛狀況;促進陰陽平衡,祛除胃火。

腎虛缺血導致的牙痛:隱隱作痛、時痛時不痛、日久不愈,伴有牙齦萎縮、牙浮齒動、腰膝酸軟。(按摩時配合頰車穴、腎腧。)

胃火導致的牙痛:牙痛劇烈、牙齦紅腫、腮部腫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難。(按摩時配合頰車穴、支溝、胃腧。)

九、期門穴

期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太陰、厥陰、陰維諸經之會處。

功效:呵護肝臟,避免肝血虛,常按此穴,對肝血不足有良效。

十、章門穴

章門穴(足厥陰肝經)是足厥陰、帶脈會合之處。

功能:疏肝健脾;調節五臟氣血,使五臟之間相互協調。

脾臟不好的人此穴有疼痛感。

艾灸章門及期門、足三里、內關,可協調五臟、調節肝臟和胃部的氣血。

第十二章 十大補血食物

血虛 →全身性虛弱 →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健忘失眠、女子月經不調。

女性以血為本,血氣是美容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補血是女性修養調整身體的根本。

改善血虛狀況,需從改善飲食做起。中醫講究:以形補形,以色補色。

一、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

功效:補血明目、生津通乳、益肝養發;促進腎生血、肝藏血、脾統血。

主治:血虛引起的頭暈、低血壓、低血糖、身體虛弱、貧血面白、產後少乳。

二、紅棗: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要想身體好,一天三個棗。

功效:補中益氣、養護肝臟;養胃健脾、補血安神;滋潤心肺、調和營衛、促生津液、通關開竅、滋養血脈、助益十二經絡。

主治:貧血、面白、氣血不正。

【養肝湯】七枚紅棗(割開小口),開水浸泡8小時以上後,隔水蒸1小時。

功效: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美容)

主治:對血虛、肝鬱所困的心神不寧、胸脅脹滿、難以安眠有良效。

三、豬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

功效:助肝藏血、補血養肝。

主治:血虛、缺鐵性貧血。

四、藕:性溫和。(女子補身佳品)

《隨息居飲食譜》:「生食生津,行淤,止渴除煩,開胃消食,析酲(xi1 cheng2)。熟食補虛,養心生血,開胃舒郁,止瀉充饑。以純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熟食,宜甘老,用砂鍋,桑柴緩火煨(wei1)極爛,入煉白蜜,收干食之,最補心脾。」

生吃(宜鮮嫩)→清熱涼血、止血散瘀;

熟吃(宜甘老)→健脾健胃,養血補血。

口鼻出血→急服生藕汁→迅速止血。(血友病患者,可常吃生蓮藕)

禁忌:女子月經來潮期間或素有體寒痛經者不宜生食。

糖尿病患者不宜熟食、也不宜服用藕粉。

五、胡蘿蔔:味甘、辛,性平,入脾、胃、肺經。

功效:補血、養血,養肝明目;健脾、消化,利膈寬腸;化滯、除疳,補中下氣;改善腎虛。(修復肝細胞很好)

主治:肝血虧虛引起的視力下降、夜盲症;脾虛食滯引起的消化不良、呃逆;長期熬夜、飲酒、肝臟負擔重者

注意:胡蘿蔔是脂溶性食物,熟吃或搭配脂肪類食物吃比較容易吸收。

六、桂圓肉:味甘,性平,入心、脾經。

功效:養氣血,益心脾。

主治:氣血不足、心血虧虛、心悸失眠。

【桂圓紅棗粥】桂圓肉(龍眼肉)15g;紅棗15g;粳米100g;白糖適量。早晚各一次,連食一周。

功效:補益心脾氣血。

主治:心脾氣血雙虧、面色無華、疲乏無力、沒有食慾、大便發溏。

【桂圓膏】桂圓肉500g;白糖500g。搗爛攪拌均勻,隔水蒸熟成膏。日一小勺,溫水送服。

功效:補益心血。

主治:心血不足,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容易感覺恐懼。

七、黑豆:味甘,性溫,無毒,入心、脾、腎經。

功效:益腎生髓化血;增強脾胃運化。補腎滋陰,補血明目。抗衰老、增強精力和活力。

主治:腎虛、血虛者。(從根本上改善腎血虛的癥狀)

氣血充足的人特點:面色紅潤、毛髮、指甲飽滿亮澤;思維清晰、精力旺盛、記憶力好。

八、黑木耳:味甘,性平。

功效:補腎生血,養陰、補血、明目、潤肺。(含鐵冠軍)

主治:崩中漏下、痔瘡出血、高血壓、血管硬化、便秘。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缺鐵性貧血、血虛等症。

九、烏雞:性平。補虛勞,養身體之佳品

《本草綱目》:烏雞,補虛勞羸(lei2)弱,治消渴,益產婦,治婦人崩中帶下及虛損助諸病。

烏雞肉:性平。偏於清補,養陰退虛熱。

家雞肉:性溫。偏於溫補,多食生熱動風,善發風助肝火。

【烏雞白鳳丸】滋養肝腎,養血益精,健脾固沖。

【烏雞湯】甘溫,補虛損,養陰血;大補氣血,對陽虛、氣血兩虛者宜。連骨(砸碎)熬湯滋補效果最佳。

注意:容易上火者不宜長期服用烏雞湯,常人也不可多食,一月兩次即可。

十、紅糖:味甘,性溫,入脾經。

中醫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本草綱目》:「和脾緩肝」,「補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惡露」。

適宜人群:年老體弱、大病初癒、長期患病、身體瘦弱者。

不適宜人群:胃酸高、糜爛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痛、糖尿病患者。

  附錄 胡教授的養生秘方

一、荷葉降血脂

荷葉性涼,歸心、脾經。健脾昇陽,散瘀止血。

血脂高引起的頭暈、胸悶、心悸者。每天泡荷葉喝,約三個月恢復正常。

二、小孩大便不通,喝一聽杏仁露

人體免疫力70%集中在腸道,腸道不暢,免疫力下降,就易生病。

杏仁,降肺氣。

小孩大便不通,喝一聽杏仁露,胃氣隨肺氣下降,肝脾之氣上升,氣機暢通,大便隨之暢通。

三、蘇葉泡腳可驅散感冒

蘇葉,性溫,具有發表。散寒、理氣的作用。

蘇葉熬水泡腳,對風寒感冒初期有良效。

四、泡李子是治拉肚子的靈丹妙藥

泡李子,味酸,有收斂的作用。

李子泡在泡菜壇內,時間越長,效果越好。拉肚子時吃一枚,立竿見影。

《黃帝內經》:「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

辛散:辛味具有發散的作用;

酸收:酸味具有收斂的作用;

甘緩:甜味具有馳緩的作用;

苦堅:苦味具有堅燥的作用;

咸軟:鹹味具有軟堅的作用;

五、涼水泡綠茶,可以治痛風

涼水泡綠茶,晚上泡的早上喝,早上泡的晚上喝,每天兩次。

搭配飲食:薏米30g;百合30g煮湯喝。

禁忌:啤酒、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豆漿、肉湯、動物內臟、小黃魚、海鮮、拉麵、純凈水、濃茶、咖啡。醋等)。

六、「任脈操」延衰老

雌激素、孕酮等激素屬陰,其分泌主要靠腎臟積累的元氣。保護腎元氣,就可延緩身體衰老。

【方法一】按摩太溪穴(保護腎臟和泌尿系統的元氣)、三陰交穴(滋陰補腎)。

【方法二】任脈操。

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挺腰收背,頭向前傾。

雙手交疊,掌心向下,覆蓋在小腹---丹田處。

2、深呼吸。

吸氣時,雙手在腦後交叉;

吐氣時,彎腰,雙手輕輕下壓頭部。(等頭部壓到最低時,雙手向下摸雙腳,要觸及腳背。)

再吸氣,雙手抓住雙腳腳踝。(上身盡量貼近雙腿,最好碰到膝蓋。)

再吸氣時,鬆開腳踝,上身直起來,雙手平舉向前,掌心朝下。

重複連做三遍。

七、點商陽穴,祛便秘

健康的三個基本標準:吃得下、排得出、睡得著。

欲得長壽,腸中長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便秘,會導致頭痛。脾氣暴躁。痔瘡、高血壓患者血壓忽高,甚至心肌梗死。

【治療便秘偏方一】

每天晚上用熱鹽水泡泡腳。保持水溫45℃,泡20分鐘。可以活絡經脈、消除疲勞、清腸通便。(熱鹽水刺激腎經。)

【治療便秘偏方二】

點刺兩手商陽穴。迅速刺入並迅速拔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最多每周一次,頻率不可太多。)

八、醋蛋液,促長壽

食醋浸泡生雞蛋,大約一周以後,打開攪勻,喝下即可。(抗癌、降血脂、補鈣。)

九、「三個半」,保平安

起床注意三個「半分鐘」:

1、睜開眼不要立刻坐起來,先躺半分鐘,伸個懶腰按摩臉部或胸腹部。坐起。;

2、坐起後不要立刻下床,稍微活動一下頸部和手腕部。

3、坐在床沿,兩腿自然下垂,坐滿半分鐘。然後下床。

這樣可以防止出現急性腦缺血、體位性低血壓,減少猝死或心肌梗死的危險。

最好下床後,再伸三個懶腰,然後再叩齒36下。

【 調節陰陽、養生保健 24常 歌訣 】

頭要常涼,腳要常暖;面要常摩,頸要常轉;耳要常揉,目要常旋;

齒要常叩,津要常咽;鼻要常通,舌要常卷;發要常梳,甲要常剪;

腕要常活,指要常彈;背要常直,胸要常含;臂要常伸,拳要常攥;

腿要常曲,腰要常彎;肛要常提,腹要常按;常理三焦,常通二便。

十、冬瓜皮快速止咳

【止咳辦法一】

干冬瓜皮加冰糖煮水喝。立刻湊效。

冬瓜皮,性味甘、寒,入肺、大腸、胃、小腸經。清熱、利水、消腫。

【止咳辦法二】

羅漢果(連皮帶肉)泡茶喝。

羅漢果,性味甘涼,歸脾、肺二經。清肺止咳,潤腸通便、消腫止血。對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腸燥便秘有好療效。

【小兒百日咳民間方】

取現殺活雞膽汁(豬膽也可),加白糖拌均勻喝下一小勺(兩周歲以上,以下一次半勺分兩次喝)。

動物膽汁,消炎。鎮咳、祛痰,清熱通便、止咳平喘。

十一、絲瓜藤治鼻炎

絲瓜藤(最好是接近根部的),剪下1米左右,烘乾,碾成碎末;再取明礬、冰片各10g碾碎,三者調勻。吹進鼻孔。打完噴嚏立刻暢通。此法祛除鼻炎的膿性鼻涕、頭痛頭昏。

絲瓜藤:止咳、祛痰、平喘。

明礬:性寒,味酸澀,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燥濕止癢。

冰片:通諸竅、散瘀火、開竅醒神、清熱止痛,排膿。

十二、睡前八法

1、甲端摩頭。

2、雙掌搓耳。

3、雙掌搓面。

4、搓摩頸肩。

5、推摩胸背。

6、掌推雙腿。

7、交換搓腳。

8、疊掌摩腹。

十三、生氣難受,捶一捶膻中穴

膻中穴,疏通氣機。生氣時捶一錘此穴,可「緩口氣」,調節情緒。

十四、月經不暢,吃幾片山楂

山楂(活血化瘀)、紅糖熬水喝,既能化瘀血又不傷新血,行鬱氣,又不傷正氣。對月經不暢(經血黑、有血塊、痛經)有效。每天吃幾片山楂片也可以。

十五、反胃嘔吐,喝土豆汁

新鮮土豆榨汁,每天早上喝,空腹、少量為宜。治療胃病(反胃嘔吐、胃痛、胃食管返流症)很明顯。

土豆汁,和胃調中,健脾益氣。

注意:不可用長芽的土豆。

十六、十指尖敲桌面,預防老年痴呆

推薦閱讀:

秋冬養生 中醫補血禦寒食療方
女人補血湯水--喝出好氣色。。5種「水」喝掉臉上斑點
多吃棗就能補血?不要再受騙了
補血之妙品 南瓜 發表時間:2009/10/27 9:02:05

TAG: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