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三教與茶的淵源
漢魏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固有的儒家學派和道教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同時也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時期,茶以其清淡、虛靜的本性和卻睡療病的功能廣受各宗教徒的青睞。
儒家與茶
中國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諸家的精華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體。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產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構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歡快格調,這既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調,也是與佛教禪宗的重要區別。儒家茶道是寓教於飲,寓教於樂。在民間茶禮、茶俗中儒家的歡快精神表現特別明顯。
無論是斐汶的「其功緻和」說,還是宋徽宗的"致清導和"說,還是陸羽的"精行儉德"說,都有著中庸之道的深刻內涵。實際上,我們以上所講儒家茶文化注重人格思想,所謂高雅、淡潔、雅志、廉儉等等,都是儒家茶人將中庸、和諧引入茶本身的前提準備,只有好的人格才能實現中庸之道,高度的個人修養才能導致社會的完美和諧。因此,儒家茶人認為飲茶可自省、審己,清醒看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等等,也都是中和思想的基本條件,它和「中和」原則組成了一條完整的思想邏輯鏈。通過飲茶,營造一個強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和諧的空間,這簡直是一種絕妙的想法,然而它卻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實的理想。儒家是人世的,然而又是以一種平和、儒雅、謙恭的形象人世的,而茶文化這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卻比其他任何形態的文化都更能具體而實在地造就這種精神和形象。這難道不能說明儒教茶文化真正能代表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嗎?難道不能說明儒教茶文化對整個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嗎?
無庸諱言,儒家茶文化代表著一種中庸、和諧、積極人世的儒教精神,其間蘊含的寬容平和與絕不強加於人的心態,恰恰是人類的個體之間、社群之間、文化之間、宗教之間、種族之間、姓別之間、地域之間、語言之間、乃至天、地、人、物、我之間的相處之道,相互尊重,共存共生,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現代意識的宇宙倫理、社群倫理和人道原則。能以清茶一杯,體現這些原則,加強這些原則,這豈不是一幅儒學的天地中和境界嗎?
道教與茶
道教徒煉丹服藥,以求脫胎換骨、羽化成仙,於是茶成為道教徒的首選之葯,道教徒的飲茶與服藥是一致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雜錄》記:「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丹丘子、黃山君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飲茶可使人「輕身換骨」,可滿足道教對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追求。晉惠帝時著名道士王浮的《神異記》:「餘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曰:『予丹邱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犧之餘,乞相遺也。』」神仙丹邱子向虞洪乞茶喝。道教徒的宣揚,提高了茶的地位。
道空茶法的儀式
茶室是靜的空間,水是靜的靈魂,茶是靜的法門,心靜在靜默中一絲不留煩,一塵不柒亂,一脈不承傷,一滴不沾痛,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俗世,忘掉自己的過錯,忘掉自己的聰明
通過坐忘到達身心致極之靜,也達到靈魂致極之超脫,品茶為自然通悟,道家的無已在藉助悟我兩忘的時空里,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的境界。
茶道師為水之靈,應視水為茶之母,茶才能形成道的神歆,客人進入室內不可隨意講道以外的話,入室之人必先控制好靜的心態和聽的準備,讓我們一同靜下心來傾聽水的聲音,領悟道的神韻,使疲憊的心神得以釋放,世間無道則天地無德,萬物難成,因道的存在,大千世界才有繁衍身息的未來茶道師在操作台上畫出太極圖,太極圖意為眾生萬物的本源,形象的表達了相互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道家清洗筷,拿起清洗夾,夾起清洗巾,組合成三合人,再加上人則變成四合人,以表三見天人和歡迎四方來客,疊好的清洗巾邊緣則形成一個S型,兩者結合,意為世間萬物的又一輪迴。
茶道師展示茶樣盤 所划過的痕迹,意為大千世界紛繁複雜,人生沉浮幾春秋,有道還原性本真道家茶道特別講求茶葉的質量,是按照道家貴生思想而定,一律是上好的綠茶,綠茶是茶品中維一被科學界確認為茶中最有宜健康的茶,同時保證了植物的自然本色,完全符合道家的自然法則,古往今來,因茶生道而多能,因茶生佛而多善,因茶生心而多緣,正所謂,靜心者智,平心者德,修心者才,養心者健,問心者答。
茶道師給茶碗中加開水,意為人水合一,學人初道,水無所不通,人無所不為,在水與人之間我們能看到水的力度非人能匹,茶道師投茶於開水中,意為人茶合人,學人能道,人與茶講求心氣,茶與人講求心神,心氣源於心神,心神源於世交,二次加水,意為人壺合一,學人會道,人永遠都是弱小而微不足道 的,只有明白自己在大千世界裡的位置,才會懂得相敬如賓,壺容茶水於其中,容人心於其中,它體現了博大與寬容,茶道師將品茗杯分別置於操作台上不同的四個位置,其中之意是歡迎四方來客,也充分體現道家所講求的四帝,給杯中加入不同的調味品,即是嘗人間百味,品人生真帝,道家四帝,一帝即為尊人,在茶道室內,客人以左為上,以老為先,以女為重,二帝即為貴生,道家茶道對茶葉的講究是按照貴生的思想而定,道家貴生思想常期影響各界人士,三帝為坐忘,「至虛極,守靜篤」是道家為靜的外事哲學,茶道室內的坐忘,表達道家坐忘的境界,並達到至靜為上的標準,四帝即為無已,一切無已思想都存在大無與小無的區別,道家的無是大無,是精神慾望,物我兩忘。
我們所品第一輪茶為啟明茶,是用道的方式讓大家愛茶
第二輪為度生,即是用道的方式教大家怎樣開始新的生活
第三輪為逐水,自古水往東流去,人生都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要像水一樣奔向大海
第四輪為柄 福,品茗問道將品茶之人所有的邪氣,修正成福氣
第五輪為摹形,世間萬物以道為先,無形者須打造,有形者須照造
每六輪為修氣,修習我們應有的大氣、大度、大德
第七輪為通心,以道養 茶,以茶養心,最終達到以道養心的效果
第八輪為寫意,通過道的精神到達點化他人的境界
第九輪為悟道,水盡,茶白,堅茶,通過品茶感悟更深的世間萬象,此為悟道有之
道!是一種無聲的風,喚醒一汪寂寞的潭。。。。
佛教與茶
《晉書·藝術傳》記:「單道開,敦煌人也。……時夏飲荼蘇,一二升而已。」單道開乃佛徒,曾往後趙京城——鄴城(今河南安陽)的法琳寺、臨漳縣的昭德寺,後率弟子渡江至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又轉去南海各地,最後歿於廣東羅浮山。他在昭德寺首創禪室,坐禪其中,晝夜不卧,飲茶卻睡解乏以禪定。晉僧懷信《釋門自鏡錄》:「跣足清淡,袒胸諧謔,居不愁寒暑,食不擇甘旨,使喚童僕,要水要荼。」魏晉之際,析玄辯理,清談風甚。佛教初傳,依附玄學。佛徒追慕玄風,煮茶品茗,以助玄談。
《續名僧錄》:「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年垂懸車,飯所飲荼。」法瑤是東晉名僧慧遠的再傳弟子,著名的涅槃師。法瑤性喜飲茶,每飯必飲茶。
《宋錄》:「新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曇濟十三歲出家,拜鳩摩羅什弟子僧導為師。他從關中來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創立了成實師說的南系——壽春系。曇濟擅長《成唯實論》,對「三論」也頗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論》。他在八公山東山寺住了很長時間,後移居京城的中興寺和莊嚴寺。兩位王子拜訪曇濟,曇濟設茶待客。
佛教徒以茶資修行,單道開、懷信、法瑤開茶禪一味之先河。
推薦閱讀:
※十二生肖排序的淵源
※【太極拳 淵源考證】
※萬金賦(同淵源)
※金庸小說武功口訣、經文淵源考
TAG: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