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孔子的「人生階段論」

 

在《論語》第二章「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一生有過這樣一段總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一段話已經成為千古格言,其中「而立」、「不惑」和「知天命」現在已成為三十歲、四十歲和五十歲的代稱。但有關這一段話的解釋卻不盡相同,可謂眾說紛紜。其實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於經典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孔子這段話是針對自己的人生經歷而言,但在今天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也很有啟發意義。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開蒙求學的年齡一般都在6、7歲左右。古人學習《三字經》、《百家姓》,現代人學漢語拼音,簡易數學。經過七八年的學習,到了十五歲,應該是自己的人生觀初步形成,能夠樹立遠大志向的時候了。孔子十五歲時立志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並且將好學的精神保持到終生,實踐了他的「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論語·罕言第九》)的宣言。對於自己的好學,一向謙遜的孔子也很自負,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第五》)現在的十五歲小孩很少有這種「志於學」的精神了,他們可以把大把時間扔到了網吧,遊戲廳里。卻沒有多少人扔到書店、圖書館裡。這種不「志於學」的結果,到了三十歲,也只能是「立不起來」。

 

三十而立

 

三十歲是一個人擺脫青澀,走向成熟的年齡。孔子在這個年齡時,學問已經相當了得,齊景公和晏嬰訪問魯國時,還專程拜訪了孔子。孔子所說的「立」不僅指學業上有所建樹,在人格的塑造上,到了三十歲,就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成熟的處事之道。「立」也可理解為不動,也就是說到了這個年齡就不應該盲目地東遊西逛,而是順著自己的理想,一條道跑到黑。現代人則立足於現實,認為一個人到了三十歲就應該過上有房有車,有妻有子的穩定生活了。這種想法儘管功利了一些,但到了三十歲不現實點也是不行的,因為畢竟時不我待,歲不我與了。正如古印度的《奧義書》所說:「一個人到了三十歲,要用全部時間來覺悟,不覺悟的話,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

 

四十而不惑

 

既然在三十歲上就已經能夠在社會上立足,那麼到了四十歲也就不會有什麼困惑了。四十歲堪稱一個人一生的「黃金分割點」。孔子本人在四十歲時已經聲名鵲起,是魯國的文化名人,並開設私學,擁有了一批徒眾。孔子在《論語》中對四十歲的論述,除了這句「四十不惑」以外,還有兩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也,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第九)「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十七)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就沒什麼可怕了。又認為如果到了四十歲還招人厭惡,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儒家的「亞聖」孟子也說:「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上》)認為自己四十歲達到了「不動心」的境界。在官場有「三十撒歡,四十當官,五十打蔫」的說法。我研究過一些領導人的簡歷,對於從政者來說,三十歲到四十歲是黃金時間,能在政壇走多遠,就看這十年的努力了。不僅在政界,其他領域也是如此。當然,每個人的資質與成長環境都不同,有人大氣早成,有人大器晚成。即使錯過了這段黃金時期,也不是就一定沒機會。例如西漢有個學者兼政治家公孫弘,四十歲才開始隨老師學習《春秋公羊傳》,漢武帝詔訪賢良文學之士,他前去應招時已經六十歲了。後來建功立業被任命為丞相時已經七十六歲。我的一位鄉親四十二歲才學瓦匠,也一樣學成了。也有的人一輩子默默無聞,卻品德高尚,一樣能贏得尊重。但如果到了四十歲才德還都不具備,並還是喜歡糊塗地混日子,那麼這一輩子也就定型了。

 

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曾多次提到天命,他認為君子有三畏,第一畏就是天命。(《論語·陽貨十七》)他肯定有天命的存在,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二十》)但又「罕言利與命與仁」因為「天命」這東西實在虛無縹緲,每個人的「天命」是什麼誰能說得清呢?不過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首詩:「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也就是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裡都不是來吃白飯的,肯定都有屬於自己的使命。那麼經過了書籍的熏陶,社會的歷練,到了五十歲時,就應該認同於降臨到自己頭上的使命,並且能夠義無反顧地承擔這一使命。這也可以理解成上天賦予自己的知識和使命在自己五十歲時就都已完全知曉了。不再有任何困惑與迷惘。不過孔子本人在五十歲時並不能說是「知天命」,因為上天是要他去做學者的,而他卻一心想著從政。在51歲時,終於步入政壇,但他的政治原則在當時根本沒有市場,因此從魯國出走後,又在幾個國家轉悠了十四年,還是一無所成。如果不虛擲這段光陰,他的學問也許還要大得多。現在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領域干出了成績,被拉入政壇,因此出現「學者從政」「作家從政」的現象。而實際上當官的材料多得是,但真正的學者和作家卻很罕見。在這方面,我很佩服台灣的龍應台。她秉承「立德、立言、立功」的精神,受邀擔任台灣「文化部長」。在任期內做了很多實事,贏得較高聲望。在四年的任期屆滿後,馬英九極力挽留她,她卻說什麼也不續任,繼續從事她熱愛的文學事業。可見先生是「知命」的,而很多人卻貪戀官位,過早離開了自己的事業。看來在五十歲「知天命」也是很難的事。

 

六十而耳順

 

「耳順」一詞做何解?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到了六十歲時,耳朵里可以承受一切讚譽與非議,而自己能做到寵辱不驚,心如止水。總之到了六十歲時,耳朵里聽到的不管是好話壞話,或是拐彎抹角的話,肯定聽了無數了。因此便能修鍊到這種境界。換了年輕人,如果聽了不順耳的話,肯定會勃然大怒,爭個臉紅脖子粗,或者乾脆大打出手了。「耳順」實際上就是「心順」,只有心態放平和,才能做到「耳順」。《菜根譚》說:「寵辱不驚,閑著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能到這樣的境界,一定要經歷很多大風大浪才能修來。孔子在六十歲時,還在「周遊列國」的困厄與不得志之中。也只有飽嘗到非議,才能不怕非議。只有經歷波折,才能做到澹定。當然,澹定不等於無動於衷,而是舉重若輕,駕輕就熟地處理種種是非。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活到七十歲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不算長壽。僅僅是擺脫了「英年早逝」而已。但在古代,七十歲已經是長壽了,故此才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杜甫《曲江二首》)不用說,到了這個年齡像孔子這樣的智者早已修鍊成了「人精」,能夠從心所欲地做一切事情而不逾越規矩。要注意孔子說的是「從心所欲」而不是「縱心所欲」。這一字之差,意思卻差之千里。「從」就是以一種輕鬆的心態自然而然地面對生活。人到了七十還有什麼「欲」呢?自然是有的。像孔子回到魯國時已是六十九歲,到七十三歲辭世這段時間,是在編輯整理古籍資料,教誨弟子,當魯國的「國策顧問」中度過的。這些也可以稱為「欲」。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了欲也就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了。但欲和欲是不同的,「食色性也」是欲,工作與求知的欲也是欲。但無論是哪方面的欲都要有個度,如果過於放縱,就要被「欲」駕馭自己的身心而不能自拔,從而導致毀滅性的後果。例如放縱淫慾而死的西門慶,放縱求知慾而死的顏回。自然顏回的死比西門慶高尚得多,但也一樣不知道掌握限度。在「一簞食,一瓢飲」的條件下還「不改其樂」,結果導致自己四十二歲就早逝,這種「樂」太短暫,也太沉重。顏回沒活到七十歲,要不然他或許也能達到這種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許這還真得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領悟。當然渾渾噩噩一輩子,也不明白這個道理的大有人在。像現在很多七十多歲的老頭還看黃片找小姐,這就是「縱心所欲又逾矩」了。看來,人這輩子想活明白還真不容易。

 


推薦閱讀:

精力(體力和智力)突然下降至現在的20%,現在的你該怎樣去生活?
離婚不是找回幸福人生的唯一通道
【新提醒】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1-20篇(連載) - 湘潭 - 紅網論壇 - Powere...
人生箴言輯錄(84)

TAG:感悟 | 人生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