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的一生>

<
佛陀的一生>

 

 

 佛陀的一生

 

    佛陀出世的歷史背景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由於其悠久的文明歷史和多元化的民族與宗教,印度永遠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國土。去過印度,特別是去過恆河的人們,都會看到一種特殊的現象,每天有大批的印度人來這裡沐浴。他們在這裡沐浴的目的,並不是除去身體上的污垢,而是為了去掉心靈上的污染。他門認為恆河是聖河,如果每天能在恆河沐浴的話,他們以前所做的一切惡業都可消除。對於受過教育的現代人來說,這真是一種迷信,但對於印度人來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雖然現在恆河的污染相當嚴重,但是,人們還是像往昔一樣,每天去恆河沐浴。

 

    據考古發現,早在西元前叄千年前,印度文明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準,如合拉吧(Harappa)和摩享左達羅(Mohenjo-daro)之文明。那時人們已經懂得使用地下水道和浴室等設施,並已經有了宗教,當然沒有人知道,這是一種什麽樣的宗教,但從一個古老的錢幣上的靜坐的人像,可以想像其一般。到了一千五百年或二千年之後,由於亞利安人的入侵,印度文明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吠陀文明時期。到西元前六世紀時,也就是佛陀出世時,印度已出現了大都市,如王舍城和舍衛城。許多原來的小部落,此時都發展成了小王國,如著名的有摩揭陀和沙羅等佛經中所提到的十六大國。這時在印度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相對穩定的社會局面,人們安居樂業,並發展其社會。

 

    這裡我們需要特別提出的有兩個王國,在我們以後講述佛陀的一生時,我們會經常提到這兩個王國及其國王。首先,沙羅國是佛陀故國迦羅衛國的鄰國,它的首都是舍衛城,在迦羅衛城的西邊,國王是波斯匿王,他與佛陀是同一時代的人而且同歲,也是佛陀最虔誠的護法之一。舍衛城中,有著名的樹給孤獨園,佛陀經常在這裡講法。

 

    另外一個是摩揭陀國,它的首都是王舍城,位於恆河中游,現在巴特那市。其後,阿育王將摩揭陀國首都遷至華氏城。此城成為佛陀傳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著名的迦蘭陀竹園和靈鷲山等,釋尊也常在此地說法。國王是頻婆娑羅王,他對佛陀尊敬畢至。頻婆娑羅王去世後,其子阿世王亦特別信仰佛陀,相傳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結集經典時,就是在阿世王的支持下舉行的。

 

    由於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和社會的相對穩定,它給思想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土壤。印度很快由崇拜多神發展到了崇拜一神:創造宇宙世界與人類的大梵,然後由崇拜一神發展到了奧義書的一元論。而在印度的東方出現了沙門團體,如六師外道等。這個時候,及西元前六世紀時,印度的思想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所以在佛經中經常提到六十二種見,也就是六十二種哲學思想與宗教。所有這些思想可以分成兩大陣營:婆羅門集團和沙門集團。婆羅門集團的活動範圍主要在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後來也逐漸發展到了東部。而沙門集團的主要活動範圍,則是東部的恆河流域。

 

    婆羅門教是印度傳統而古老的宗教,它有叄大綱領:第一,婆羅門是社會上最高階層的人。因為據婆羅門教來說,社會分成四大種姓,即婆羅門,以祭祀和舉行宗教儀式為主要職業的宗教人員;剎帝利,以保護和統治國家為其任務的王族;吠舍,以從事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為主的人;首陀羅是服務於以上叄種姓的奴隸或工人。

 

    第二,梵書天啟。梵書是指四吠陀:《梨俱吠陀》(Rgveda),在書中有有關於創造天地和人類的哲學思辨的內容,所以它是四吠陀中最重要後部。其他叄部吠陀是《娑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和《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這些是婆羅門教的聖書。根據婆羅門教的教義來講,這四部吠陀是由大梵的啟示而得來,也就是說它不是凡人的作品,而是神那裡來的聖書。

 

    第叄,祭祀萬能。根據婆羅門教的教義來講,認為祭祀可以解決世間的一切問題。因為通過祭祀的方式,人們可以請求神的恩賜和幫助,因此人們也可以通過祭祀獲得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根據婆羅門教而言,祭祀一定要通過婆羅門來做,才能有效。因此婆羅門就有了特權。

 

    沙門集團在印度的出現正是以反對當時婆羅門教思想為主。這些沙門集團都是以自由思想家為領導,因此他們在思想方面不受婆羅門教思想的束縛,各抒己見,有些甚至走了極端。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以獨身修道,雲遊傳教為職業。在這些沙門當中,除佛教之外,最有影響的就是佛經中常常提到的六師外道。

 

    (一)珊耶羅胝子(巴SanjayaBelatthiputta),他是懷疑論者。不承認知識有普遍之正確性,而主張不可知論,且認為道不須修,經八萬劫後,人們自然而獲得解脫。

 

    (二)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巴AjitaKesakambala),他是唯物論、快樂論者。否認因果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而組成,無論是有智慧的人或是愚笨的人,生命都是一樣的,死後什麽都不存在,因此他們生活的目的就是尋求快樂。沒有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能夠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做善事,了解此世和下世。所以阿耆多也否認有個人的神通和來世。他只信仰有感官認識,並說所有的宗教導師都是愚人。由於他否定因果,所以佛陀把他稱為邪命外道。

 

    (叄)末伽梨拘舍梨(巴MakkhaliGosala),他是宿命論之自然論者。他主張苦樂不是由因緣而來,而是自然產生。所以他否認因果和人的創造力。他原先是耆那教創始人大雄的弟子,後來由於意見分歧,他另創一派。他是一個忠實的宿命論者。末伽梨不信人們的痛苦與解脫有其特別物質原因,所以在因與果之間沒有必要的關係。人們無論做好事,還是壞事,都不會有結果,也不會對將來有影響。因此他否定有道德因果,不信人類能以自己的努力能改變自身。並且認為所有?生由命運決定他們的一生。

 

    末伽梨認為,無論是聰明人或愚蠢人都會經過輪迴,當他們在輪迴結束的時候,他們的痛苦也自然結束。沒有人的力量能縮短或加長這輪迴的時間,輪迴的長短已經決定,每一個人都要通過它,當人們通過了輪迴這一長途,解脫自然到來。這種教義使人變得消極,所以佛教對它批判最重。

 

    (四)富蘭那迦葉(巴PuranaKassapa),他是無道德論者。否認善、惡之業報。他否認善惡有報,他說人們的造作,不會有善或惡的果報,即使一個人殺死世界上所有生靈,把他們的頭骨堆成一大堆,他也不會有罪。同樣,即使他住在河岸邊廣施供養,又做祭祀,也不會獲得功德。因此自我控制、供養、真理不會為人贏來多少榮譽。

 

    (五)婆浮陀迦旃延(巴PakudhaKaccayana),他是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與人類都是由地、水、火、風、空、苦樂和靈魂等七個獨立的要素而組成。這些元素不增加、不減少、不再生、不可動,同時,這七種元素不會以何任方式給人們增加快樂或痛苦。它們不會改變或變形,也不會互相影響而起作用。任何事物或人都不能改變它們,因此人們也稱他為永恆論者。所以當一個人把另一個人頭用劍劈成兩半,也不是殺害生命,因為劍只能從七大元素的之間通過,而不能傷害七大元素。對於人而言,人的身體最終總要毀壞,還回七大的。婆浮陀也是邪命外道之一。

 

    (六)尼乾陀若提子(巴NiganthaNataputta),又名大雄,是耆那教之創始人。他是佛陀同時代的人,同樣他也是出生於皇族家庭。耆那教徒相信有24位祖師,大雄是最後一位,因此他也不能被稱是創始人,因此在他之前耆那教的教義就有了。但是大雄給了耆那教新的血液。大雄,30歲出家,經過在12年的苦行,他稱自己證得了果位,在72歲時作為一種修行自己餓死。

 

    他的教義有兩大特點,第一是苦行。因為他主張,宇宙中的一切生物都有一個靈魂,所以生命的目的就是凈化靈魂,要使靈魂從肉體中解脫出來,修行者必需通過苦行來消除這些惡業,所以他主張極端的苦行。同時他認為: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有其果報,是典型的宿命論。第二是不殺生,因為殺害生命,無論是大小都有業報。因此就是微生物也不能殺害,所以耆那教們走路時要掃地,平時要帶口罩,因為空氣中有微生物。由於耆那教的教義所限,此教團只流行於河流域一帶。

 

    以上的六派,今天只有耆那教還存在以外,其他的五派都早已消失。

 

    這些沙門集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居無定所,四處遊方,從鄉村到城市傳播自己的言教。他們的生活很簡單,每天都靠乞食為生,不論人們給什麽,他們都會接受,從不選擇,更不挑剔,而且也不儲存,吃剩下了就布施給鳥等動物。他們所穿的衣服,大部分是用從冢間或垃圾里撿來的破布縫製而成,只是為了遮寒遮羞而已。每當他們遊方來到一處,他們都會極力地宣傳自己的教法與人生哲學。因為印度天氣炎熱,到了晚上,他們就隨意地找一棵樹,就在樹下過夜。他們的行為很受人尊敬,在普通人的眼裡,他們是聖人或哲人,或甚至是得道的羅漢。所以有一次,沙羅國波斯匿王正在與佛陀談話,突然看到許多的苦行沙門從他們的身邊走過,波斯匿王趕快起身向他們遠去的方向頂禮膜拜。

 

    釋尊的故國——迦羅衛

 

    在印度的北部,喜馬拉亞山的南麓,有一個小小的王國叫迦羅衛。它的主要的城市也是迦羅衛。該城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里克(Tilori-Kot)附近,拉布提河(Rapti)東北。國土面積約叄百二十平方里。法顯和玄奘都曾來過這裡,並且留下了寶貴的遊記。據他們的記錄和其他史書的記載,目前考古學家已發現了古老的迦羅衛城的遺址,並在做進一步的研究。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迦羅衛國佔據了得天獨厚,優越的自然條件,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所以它的農業很發達。從釋迦牟尼父親的名字「凈飯王」和經中描述的「王耕節」就可以證明這一點。農業的發展,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因為當時的社會是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而商業正在興起。商業興起最好的標誌就城市的出現與發展。

 

    從種族上來說,迦羅衛國的人是釋迦族。我們在經典中經常讀到,釋迦族的人非常自豪,認為他們是印度最古老的、太陽種族的後裔,所以他們為了保持其血統的純潔,而不與外族通婚,只是與其鄰國的天臂城主世代聯姻。也由於他們的自豪,當波斯匿王提出,要娶釋迦王族的女子為妻時,他們把自己的一位婢女打扮成公主,送與了波斯匿王,所以後來當這位女子所生的兒子繼承王位後,他幾乎完全消滅了釋迦族。佛陀到現場進行兩次調和,到第叄次時,大目犍連等建議釋尊施予援手,佛陀了解道,再去調和已無效,因為這是釋迦族人之共業。但是據一些學者的研究,釋迦族是屬於蒙古族人種。

 

    從政治上來說,迦羅衛國並不是當時的大國,它臣屬於沙羅國。因為沙羅國的波斯匿王曾說,佛陀是沙羅人,他也是沙羅人,並引以為自豪(大正藏,第一冊797b頁)但是迦羅衛國又有很強的實力和自己獨立的自主權,為此波斯匿王又娶了釋迦族的女子,來與迦羅衛國達成聯姻,以加強自己的實力。這一點,從《大般涅盤經》中描述佛陀入滅的一段也可以證明。當佛陀要在拘屍那(Kusinara)城入滅的時候,阿難陀請求佛不要在拘屍那這樣的小城入滅,因為還有像毗舍離的王舍城、膽婆國、婆國、波羅奈國、舍衛國等大國,而且多有信佛者。但是此處並沒有提到迦羅衛國,可見在阿難陀的眼裡,迦羅衛國也是很小的地方。

 

    迦羅衛國所實行的是貴族共和制度,城中選出最有勢力之人為領導者。凈飯王雖然稱為王,但是也不過是當時釋迦族共和國之領袖之一而已。在《大涅盤經》中提到跋耆人,他們也是貴族共和制度,其中所有的貴族都稱為王。因此經中講到,跋耆人常集會討論諸事,不輕易制立法令,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

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經典中所描述的釋迦族也經常集會,而且在提到他們的王時不只有一個。國內凡有大事,由國王召集大會,共同討論並做出決策。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波斯匿王要求與羅衛國聯姻一事,就是經過共同的討論,才做出送與婢女的決定。由於迦羅衛國臣屬於沙羅國,凈飯王一定與沙羅國有過很多的交往,如參加族首會見等。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和她的妹妹波波提都是鄰國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

 

    [NextPage]誕生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其實「釋迦牟尼」是佛陀成道後,同時代的其他的沙門給與的名字。「釋迦」是佛陀原來種族的名字,「牟尼」是聖人之意,所以「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有時也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等,梵名Sakyamuni。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ma),名是悉達多(Siddhartha)。在古代印度來說,這是一個很高貴的姓,它與高貴的種族有聯繫。釋尊的父親是凈飯王,即國王,母親是摩耶夫人。釋尊就誕生在這樣一個王族之家。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雖然凈飯王在書中被稱為王,但是迦羅衛國是共和制度。在南傳律部中記載,佛陀的堂兄弟跋提有時被稱為王(南傳《律部》,第二冊,第181頁)。因此,王的稱號並不代表絕對的權利。

 

    有關釋尊的年代,南北傳的說法不一,各種史書的記載也不同,佛教學者們根據考古與各種文獻的記載,經過細細的考證與推算,得到以下的年代:釋尊誕生於西元前566年,入滅於西元前486年。目前,許多史書都採用以上的計算年代,我們在本書中亦採用這一年代。這一說法的主要根據是《眾聖點記》。

 

    根據經典的記載,摩耶夫人將分娩之前,依習俗返回娘家天臂城待產,途中經藍尼園小憩時,即於無憂樹(梵Asoka)下生下了釋尊。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日,南傳國家的佛教徒認為是四月十五的月圓日。

 

    目前考古學家已經找到了釋尊的誕生地藍尼園,同時發現了阿育王當年來釋尊誕生朝聖時所立的石柱。石柱上的文字記載是:阿育王即位二十年後,來此地朝聖——即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並且,他令建立了石柱,石柱頭上雕刻有牛像,以此來紀念世尊在此誕生。同時他還把釋迦族人民的稅率減少到了原來的八分之一。所有這些物證,與法顯和玄奘的記載很相符合。一百多年前,許多的西方人認為佛陀並非歷史人物,只是太陽神話而已。現在,由考古的發現已證實了佛陀是歷史人物這一事實。

 

    太子誕生的消息,很快就傳回到迦羅衛城,凈飯王的耳中。由於太子是凈飯王的長子,所以王宮中很快就熱鬧起來了。根據經典中的記載,凈飯王請了許多婆羅門來為太子取名,經過仔細思考,他們為太子取名為:悉達多,意譯為「一切義成」或「一切事成」。同時他們發現太子生相與常人不同,所以他們認為:若太子在家而繼承王位,將會成為轉輪聖王;但是,若太子出家修道,將會成佛證果。得到太子誕生的消息,一位經常來凈飯王皇宮的仙人來看太子。當他看到太子時,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悲傷。此時凈飯王迫切地問道,是否有什麽不祥之兆,仙人答道:「太子長大後,會出家修道而成佛證果,這是一件喜悅之事,可是我已年老,等不到太子長大成佛之時了,因此我悲傷。」

 

    這些故事是真是假,我們暫且不談,但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想像到,釋迦牟尼佛從小很聰慧,但是又非常喜歡沉思。由於他聰慧,所以釋迦族的人們盼望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君王,把小小的迦羅衛國擴展成為一個大國,甚至是一個統一全印度的帝國。同時這也表示,在這個故事產生的時候,印度的人民希望有一個有力的君王來統一全印度,從而消除群雄割據,達到世界太平的局面。但是,從釋迦牟尼從小又喜歡沉思的一面,人們又想到,他可能會成為一位宗教導師。也許釋迦牟尼經常與來到迦羅衛國的遊方宗教人士接觸,並談論人生問題。

 

    教育與婚姻

 

    摩耶夫人於分娩後七日就去世了,太子遂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訶波波提撫育成人。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有部奈耶破僧事》卷叄等記載,太子從小就聰穎過人,凡所學習各種技藝,悉皆通達。太子少時隨從婆羅門奢蜜多羅學習文藝,隨羼提提婆學習武技,悉皆通曉。悉達多太子一定學習並且掌握了吠陀典籍,熟悉婆羅門教的教義和當時所有的學說。在成道後四十五年的弘法中,佛陀經常提到婆羅門的各種教義進行批評,尤其是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的理論。有些學者認為,釋迦牟尼是在出家後從其兩位導師,學習了婆羅門教的教義和當時所有的學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首先,釋迦牟尼向他的兩位導師所學的是禪定,這在經中有記載。

 

    其次,雖然經典沒有詳細記載,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無疑他一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為他是剎帝利種姓的後裔。至於他學習了什麽,我們只能推想而己,因為原始經典中無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到,他一定學習了當時社會上認為是主要的知識,這包括婆羅門教義。

 

    悉達多太子,從小就很慈悲,愛護一切動物。有一次,他去皇宮外面的公園去玩,正在行走的時候,突然有一隻受傷的天鵝掉了下來,落在了離悉達多太子不遠的草坪上,於是他趕快走了過去,拾起受傷的天鵝,抱在了自己的懷裡,一心去照顧它。這時悉達多太子的堂弟,提婆達多過來並說:「請給我天鵝,因為它是我射下來的。」悉達多太子答道:「如果天鵝死了,那是你的,但是現在我救活了天鵝,所以天鵝應該是我的。」兩個人爭來爭去,各不相讓,於是兩人去請長者評理,最後天鵝屬於太子。

 

    悉達多太子不僅慈悲,而且從小就很喜歡沉思,他時常坐在皇宮內,向北面遠望那高大的喜馬拉亞山,思考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經中記載,當太子還很小的時候,他跟隨父親一起去參加王耕節。當人們都沉浸在那快樂的節日氣氛之中時,太子一人卻在一棵大樹下靜坐,而進入了初禪。(南傳《中部》的《薩遮迦大經》)這一次經歷對於悉達多太子非常重要,因為在他六年苦行都未證道時,他回想起了這一段經歷,並由此修行最後成道。

 

    悉達多太子在王宮中的生活非常自在,由於凈飯王害怕太子出家,所以為他建了叄時宮殿,每座宮殿都有紅藍白各色的蓮花池,並有許多人在身邊侍奉。在《增一阿含經》中,釋迦牟尼佛對自己做太子時的情形,有這樣的描述:

 

    「比丘們阿,我當時的生活非常的優越,我所穿的衣服全是上等的,我所用的物品也全是最好的。在這幸福的生活中,我想到:世人的生活受生老病死的逼迫,我雖然生活優越,但也不免生老病死之苦。每當我想起這些的時候,我生活中所有的幸福都消失的無影無蹤。」由此可見,釋迦牟尼從小就喜歡沉思人生的問題。

 

    當太子十六歲的時候(西元前550),在父王的安排下,迎娶天臂城主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為妻,也就是悉達多太子的母親,摩耶夫人的侄女。但是天臂城主善覺王認為悉達多太子武技不夠好,只會整天的沉思,不懂軍事。於是安排了一次比賽,在這次比賽中,悉達多太子戰勝了所有的對手,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經中很少描述悉達多太子婚後的一段生活,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悉達多輔助父王處理國事,管理農業。因為當時大部分的人口,包括大多數婆羅門和貴族都從事農耕。

 

    出家

 

    悉達多太子從婚後到二十九歲出家的這一段時間裡,很可能幫助他的父親管理一些國家事務,因此接觸到了許多世間無常之事,如生老病死等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同時,雖然他生活愉快,但他也看到了普通平民百姓生活的痛苦與艱辛。悉達多太子從小就充滿了慈悲之心,他經常想,如何才能使他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問題。悉達多太子也經常去附近的公園,如尼拘律樹園。當佛陀成道後回故鄉看望父親時,就住在尼拘律樹園。可見尼拘律樹園就是那些遊方人士與苦行僧們經常來往住宿的地方。他們坐在涼爽的樹蔭下,與來聽他們言論的人們講解哲學問題、人生問題,以及他們自己所發現的如何得到人生解脫的問題。而這些正是悉達多太子經常思考,而又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這些遊方人士大都聰明智慧,各有自己對人生的見解和對人生問題解決的方法。他們四處遊方的目的就是教授人們,他們所創立的解脫人生問題的方法。而他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居無定處,四處遊方。悉達多對他們所討論的問題和他們的生活都很感興趣。

 

    很可能悉達多太子很早就有出家的意念,但其父親凈飯王不允他出家,一心想要他繼承王位。因為悉達多太子很聰明,有領袖的才能,同時能言善講。這兩點從他後來的言教中和所建立的僧團就可以證明,因此他是繼承王位的最好的人選。悉達多太子多次請求他父親的允許,但都被拒絕了。很可能他的父親凈飯王一定要給他生一個孫子,才允許他出家,這樣家族就有了繼承人。所以等到羅侯羅一出世,悉達多太子便立即決定出家,加入沙門的行列。在《中阿含經》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

 

    「當我還很年輕的時候,我常常想:在家的生活像牢獄一樣,而出家生活像廣闊的天空一樣,如果我剃除鬚髮,披上袈裟出家不是很好嗎?…當時我正是一位黑髮青年,風華正茂,我不顧父母的反對,在父母的哭泣聲中,我毅然離開了家,成為一位沙門。」(《增支部》第一卷,第叄、四經)

 

    「我被生、老、病、死、憂傷、苦惱所束縛,但為什麽還要追求具有同等無常性質的事物?受縛於本質不實之物,我應如何去認識它們的利害關係。從而追求未曾證得的,無上圓滿的安樂涅盤。」(《中部》第一卷,第二十六《羅摩經》)「家庭生活使人受到束縛和限制,是一掙扎不休的火坑,但是,出家人的生活如天空一樣廣闊。因而作為一個在家人,想要究竟圓滿,清凈無染地修習梵行是非常困難的。」(南傳《中部》的《薩遮迦大經》)

 

    根據經典的記載,悉達多太子在侍從的陪同下,於午夜騎上白馬跨出了城門,向南奔去。他一直來到阿耨馬河,在這裡悉達多太子脫下了太子服和所帶的首飾,交給侍從帶回皇宮,換上沙門的衣服,開始了他真正的修道生活。有關悉達多太子出家的真實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些學者認為,佛陀出家是因為迦羅衛國很小,它面臨著強大的、來自外部的壓力,如來自沙羅國的威脅。迦羅衛國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悉達多太子棄家而出家。這種說法是沒有理論根據的。根據釋迦牟尼的個性來看,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就是在以後苦修的時候,他的五位同修都離開了他,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失望,反而,他更加堅定,最後經過自己的努力而證道。

 

    [NextPage]求道生活

 

    悉達多出家後的第一站就是摩揭陀國,因為這裡婆羅門的勢力較弱(婆羅門教的主要勢力是在印度西部的印度河一帶,就是佛經中經常提到的五河流域),是沙門活動的中心。如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六師外道,耆那教的大雄,邪命外道等經常在這裡傳播他們的言教。還有佛陀曾經從師學習過的兩位導師也在這裡。所以這裡受婆羅門思想的束縛較小,思想活躍而自由。而且摩揭陀的頻婆娑羅王支持所有的宗教導師和思想家,所以各種修道沙門都來這裡游化說教。

 

    其次,摩揭陀國的勢力正在擴大,其人民富饒,王舍城正在成長為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這給乞食的修道士提供了很好的食物來源。因此在佛陀涅盤後,王舍城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大的商業城市。

 

    沙門喬達摩首先跟賢者阿羅邏迦藍(梵Arala-kalama)學道。阿羅邏迦藍所教的禪定最高能達到的是無想定,但是這並非究竟的解脫。沙門喬達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完並獲得了最高的成就。阿羅邏迦藍看到這位年輕的初學特別聰明,有潛力,於是請求沙門喬達摩與他共同指導他的弟子修行,可是沙門喬達摩的目的不是要成為一個導師,他真正的目的是尋求真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之道。所以他毅然離開了阿羅邏迦藍,又向郁陀迦羅摩子(梵Udraka-ramaputra)求法。

 

    郁陀迦羅摩子所教的禪定最高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定,這也不是究竟的解脫。與前者同樣,沙門喬達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完並獲得了最高的成就。這次郁陀迦羅摩子並不是請求喬達摩與他共同教導他的弟子,而是將其所有的領導地位都讓給沙門喬達摩。但是,喬達摩並沒有被導師所給與的地位所迷惑,他還是離開了郁陀迦羅摩子,去尋求真正的解脫之道。因為,他仍然感覺到,他所追求的最高真理還沒有實現,他的意識雖能完全自在,但距離最終的解脫還很遙遠。他所追求的是至高無上的涅盤、苦的徹底的消滅、各種貪慾的徹底的消除。從佛教對四禪八定的解釋來看,我們就知道,喬達摩認為非想定和非非想處定,是世界禪的最高的境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習,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由此可見,釋迦牟尼是接受了他的導師們關於信仰和行為的一般理念,也就是法、律和禪定的修習。但是他認為他們教義的內容不究竟、不圓滿,所以辭別而去。

 

    離開郁陀迦羅摩子之後,沙門喬達摩來到了離王舍城不遠的菩提伽耶(梵Gaya)南方之優樓頻羅村(梵Uruvilva)的苦行林。這裡是有名的修苦行的地方。在這裡,他找到一處美麗而安靜的森林,旁邊有清澈小河可以沐浴,附近還有村落可以乞食,沙門喬達摩在這裡開始六年的苦行生活。這時他是叄十歲。

 

    開始的苦行,對過慣了太子生活的喬達摩,是非常艱苦的。所以,在《中阿含經》中,當佛陀講到自己當時修道時的經歷時說:「在寂靜的森林中苦修是一件相當艱苦的事,無快樂可言,而夜間就更可怕了,當野獸經過或是孔雀折斷樹枝,或是樹在風中沙沙地作響,我都會感到非常恐懼。」經過了很長時間的修行,喬達摩才戰勝了恐懼,得到了自我的平衡。

 

    在古代印度來說,苦行是一種共同認可的修行方法,幾乎所有的印度宗教都有不同方式的、不同程度的苦修。但是耆那教的苦行方法可能是其中最為嚴厲的一種。

 

    苦行的方法有各種各樣的,佛經中所描述的就有許多。如有的人像牛一樣的生活,四肢走路,只吃青草;而有的人像狗一樣的生活,只吃他人丟棄的食物,而且是不用手只用嘴從地上吃。像這樣的苦行在當時是非常盛行的。佛陀在經中批判他們:像牛一樣生活的人來世一定為牛,像狗一樣生活的人來世一定為狗(南傳《中部》的《狗行者經》)。從經中我們知道,喬達摩所修的苦行主要有兩種:絕食和停止呼吸的瑜伽。在修停止呼吸的瑜伽時,喬達摩經歷了極端的痛苦。經中是這樣描述的:「當我停止呼吸的時候,兩耳就會聽到像雷鳴般的響聲,然後是巨烈的頭痛與肚痛,全身像燃燒一樣。」而當他修習絕食的時候,每天只吃一麻一麥,幾乎達到了死亡的邊緣。

 

    經中是這樣描述喬達摩當時的狀態的:「我摸肚皮的時候,能夠透過肚皮摸到背脊骨;我摸後背的時候,也能摸到肚皮。通過這次絕食,我的後背和肚皮,變得如此接近。當我摩擦四肢活動血脈的時候,汗毛紛紛下落。」於是他仔細的思維,覺得他已達到了自我剋制的極限,然而尚未獲得覺悟,必然別外還有一條獲得知識的道路。這時他回憶起青年時,隨父親一起參加王耕節時的一段靜坐的經歷,進入了初禪的禪定境界,難道這不是解脫之道嗎?

 

    這時他覺得,那必然是覺悟之道。為什麽要畏懼這種快樂呢?但是要想達到這種快樂境界,他就必須要有更強的體力,要有體力,他就必需進食。所以他放棄了苦行,返回正常的生活。

 

    成道

 

    經過六年的苦行,雖然形體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終未能成道。於是喬達摩悟到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這時與他共同苦修道的五位同修,非常失望。因為他們認為,經過這樣的苦修,喬達摩一定會是他們當中的第一人首先證道。而於失望,他們五位離他而去,到鹿野苑去修苦行了。

 

    喬達摩雖被五位同修捨棄,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失望。他一人來到尼連禪河(梵Nairajana)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畢婆羅樹(梵pippala)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並發誓道:若不成佛,不起此座。然後他端身正念,靜心默照,思惟解脫之道。根據南傳經典的記載,釋迦牟尼此時所修禪定的方法就是數息觀。

 

    這時於初夜,他於定中觀察自己的前生,一生一世,所生的地方、家庭、父母、姓氏等等,一直到百世千世無數世。這是佛所證悟的第一種知識。

 

    於中夜,他於定中觀察一切眾生的前生,一生一世,所生的地方、家庭、父母、姓氏等等,一直到百世千世無數世。這是佛所證悟的第二種知識。

 

    然後於後夜,他於定中徹悟苦集滅道之四聖諦,這是佛陀證悟的第叄種知識。佛陀時年叄十五歲,西元前531年由此因緣,乃稱畢婆羅樹為菩提樹。

 

    在佛傳當中,把佛陀成道說成是「降魔成道」,但是這裡的「魔王」並不是與佛陀在菩提樹戰鬥的有血有肉的敵人,它是指人們共有的邪惡而不善的意念,如佛經中所講的叄毒貪、、痴。所以《經集》中所描述魔王的十軍是:慾望、厭惡、饑渴、貪婪、懶惰、畏懼、疑惑、偽善、名利和稱己毀他。《雜阿含經》中提到的魔王的叄個女兒分別是:貪婪、不滿足和情慾。這顯然是魔王的十大軍之叄。

 

    初轉法輪

 

    釋迦牟尼佛初成道後的四十九日當中,在菩提樹下享受解脫的法樂。這是他經過六年苦行的尋求與艱苦的修行才獲得的,所以這裡的一切對於初成道的佛陀來說都是特別的親切。就在這時,有兩位商人路經這裡,他們看到佛陀坐在樹下,就向佛陀供養了食品,這時佛陀給他們授了歸依。由於此時還沒有僧團,所以他們只歸依佛和法。這是佛陀最早的在家居士。

 

    這時佛陀有點猶豫,因為他想到:「世界人競逐名利,而我所證悟之法是如此甚深微妙,以不貪為目的,以解脫為究竟,如果我宣揚此與世法相反的言教的話,恐怕世人既不能理解又不會接受,那將是一件非常厭倦的事。」此時梵天得知佛意,便來請佛說法,講道:「如果世尊不說法,那麽世人就會由此而失去聽法的良機,所以請佛說法。有些世人聰明智慧,少欲少惱,若佛不說法,那麽他們就會因此而沉淪,可是如果他們能聽佛法,他們就會獲得解脫。」

 

    這裡所說的梵天其實就是佛陀的一念悲心。起初佛陀想到佛法深奧,無人能夠理解,但是這時佛陀的慈悲之心升起,他觀察到世界的人如池裡的蓮花一樣,有的伸出了水面,有的則浮在水面上,而有的則沉在水裡。如不說法,那些伸出水面的,有智慧善根之人,將會由聽不到佛法而消逝。於是佛陀決定,不論有多少人能夠聽懂並理解他所說之法,他都要將之宣講給他們。

 

    此時,釋迦牟尼佛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求道時所遇到兩位導師,但是他們就在佛陀初成道時就已去世。接著佛陀又想到了與自己一起同修苦行的五位同參,他們會很快地理解此深奧之法。此時五位正在波羅奈城附近鹿野苑修苦行。從佛成道的菩提伽耶到鹿野苑是一段很遠的路,佛陀邊行腳,邊乞食,所以至少也要兩周才可到達。

 

    在途中,佛陀遇到一位邪命外道無波卡。他所祟信的是宿命論,他觀察到佛陀神態怡然,超凡脫俗,於是他向佛陀問道:「賢者瞿曇,你的五根清凈,形色極妙,面光照耀,你的導師是誰,他的教法又是什麽?」此時佛陀很自信地答道:

 

    我最上最勝,不著一切法,諸愛盡解脫,自覺誰稱師。

 

    無等無有勝,自覺無上覺,如來天人師,普知成就力。(《大正藏》,第一冊,第777頁)

 

    但是無波卡不相信佛陀所言,他講道:「也許是這樣吧。」於是搖著頭揚長而去。因為無波卡善根沒有成熟,所以面對聖人而不知是誰。所以法師們經常講,佛法雖大,不度無緣之人。

 

    當佛陀來到鹿野苑時,阿若陳如、跋提、婆沙波、摩訶男、阿說示五位以前的同參並不高興。他們約定既不站起來,也不去迎接佛陀,但是佛陀的威德很快就攝受了他們。他們有的上前迎接佛陀,有的拿缽,有的準備洗腳水,有的準備坐位,他們稱佛陀為「朋友」。佛陀講:「比丘們,請不要稱如來為朋友。如來是圓滿正覺的佛陀。」但是五位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不認為一位放棄苦行的人可以證悟真理。於是佛陀為他們說了《轉法輪經》。

 

    佛陀在本經中,開宗明義,一開始就批評了苦行與享樂的兩個極端,說明修行要取中道,不可走這兩個極端。然後佛陀講四聖諦、八正道。這時陳如第一個領悟,然後其他四位相繼而領悟。這時五位要求以佛為師,成為佛的弟子,佛陀講道:「善來比丘,為解脫故,勸修道業。」這就是最初的出家並受戒形式,也就是說,最初,出家與受戒是一起舉行的,是一回事。這就是最初的五比丘。到此僧團就成立了,世界上有了叄寶。接著佛陀又為他們說了《無我相經》,解釋五蘊皆空,諸法無我之理的深奧教義。此時五比丘全都獲得了解脫,成了聖者。自此以後,釋迦牟尼佛開始了他四十五年的弘法事業。初轉法輪後,釋尊自稱如來。如來之語意義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實之道,而善來此娑婆世界」。

 

    [NextPage]佛度耶舍

 

    離鹿野苑不遠就是波羅奈城,在此城中住著一位大富長者,長者有一獨子名叫耶舍。耶舍過著極其優裕的生活,如佛陀一樣,住有叄時宮殿,就是所穿的鞋都是金色的。但是,他對這樣生活已經厭倦,一心尋求一種清凈的生活。一天早晨,耶舍漫無目的地閑逛,來到鹿野苑,他偶然看到一位沙門在樹下靜坐,於是他趕來與佛陀講話,談論人生解脫的問題。此時,佛陀觀察到這位年輕人的根基已熟,於是佛陀開始為耶舍說法,從供養、持戒、升天到五欲無常。耶舍理解力很快,佛陀接著又講了四聖諦。耶舍聽法後得法眼凈,了知「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的深奧教義。

 

    這是佛陀說法的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叫「漸教法」,就是從最簡單最基本的供養行善開始,然後逐漸深入,當聽眾的根基成熟,佛陀才正式開始講解深奧的佛法,如四聖諦,八正道,諸法無我,緣起性空等。

 

    在此同時,耶舍的母親早晨一起來就發現兒子不在家,由於她知道耶舍已厭倦了這樣的在家生活,她非常的憂慮,請求丈夫快去尋找兒子。耶舍的父母四處尋找,最後來到了鹿野苑,看到佛陀在樹下靜坐修行,於是他上前來詢問兒子的消息。佛陀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請他坐下,為他講法。但是由於耶舍的父親為尋找兒子而著急,所以佛陀為他只講了供養、持戒、升天等初步教義,耶舍的父親歸依了佛陀。這時耶舍的父親發現耶舍也坐在附近。此時耶舍聽法後已經獲得了解脫,對於世間之事已無興趣,請求隨佛出家。佛陀接受了耶舍的請求並說道:「善來比丘,為解脫故,勤修道業。」於是耶舍成了第六位比丘。耶舍的父親看到兒子的心意已定,不可挽回,於是他請佛與諸比丘來日一起去他家應供,佛陀以沉默表示答應。從耶舍的出家,我們可以推知,當時印度的人們,正在尋求一種解脫的之道。

 

    聽到耶捨出家的消息,他的四位最要好的朋友,都是波羅奈城富商之子,在耶舍引導下也出家成了佛陀的弟子。接著又有耶舍的五十位朋友出家。他們在佛陀的教導下很快都證得了阿羅漢果,獲得了解脫。到此,包括佛陀在內,世界上已有六十一位解脫之聖人。

 

    此時佛陀對六十位弟子講道:「比丘們,為了芸芸眾生之幸福和善益,出於對世界的悲憫,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去弘法吧。請兩個人不要走同一條道,宣講這個開始是光榮的,中間是光榮的,末尾也是光榮的,精神和形式也都是光榮的教義;宣揚一種圓滿無缺清凈的聖潔生活。世界上有的人善慧聰明,可以領悟此法,如果他們能聽到此法,就可以得到解脫。比丘們,我要到優樓頻羅村去弘法。」

 

    這樣佛陀與他的六十位弟子,開始了弘法雲遊的生活,直到他最後一刻。

 

    佛度叄迦葉

 

    離開鹿野苑之後,佛陀返回其成道的優樓頻羅村,度化拜火教之苦行外道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叄兄弟,及其弟子千人。根據經中所描述的來看,這一次的度化很不容易,因為拜火教之迦葉叄兄弟已經成名,而且他們是有組織的宗教團體,從理論到實踐,他們都有自己的一整套體系。不僅如此,優樓頻羅迦葉自認為自己已是一位得道的聖者。所以能度化他們,對於剛剛開始傳道生涯的釋迦牟尼來說,那將意味著是一次偉大的成功。所以經中講到佛陀在這裡現了兩次神通,才能度化迦葉叄兄弟。

 

    佛陀來到優樓頻羅迦葉所住的尼連禪河時,要求住在其存放火的地方。年老的優樓頻羅迦葉看著年輕的佛陀警告道,存放火的地方有一條毒蛇,如果佛陀不怕的話,可以住在那裡,但是佛陀非常堅定。當佛陀進入火屋的的時候,四處冒出煙火,優樓頻羅迦葉與其弟子以為佛陀已被毒蛇所傷。但當佛陀出來後,安然無羔,而且降服了毒蛇。雖然如此,優樓頻羅迦葉還是認為,佛陀的成就沒有他的成就那樣高。這是梵本大事中的記載,但巴利文律部的大品中還記載了另外一次神通。

 

    從佛陀四月初八成道以來,印度已從冬季進入了旱季。當佛陀度化了五比丘和耶舍及其朋友後,返回優樓頻羅村時,印度又轉入了雨季。所以經中描繪道,當時下了很大的雨,尼連禪河河水上漲,淹沒了河邊優樓頻羅迦葉的茅屋。此時佛陀正住在附近的樹林中,樹林也被洪水淹沒。優樓頻羅迦葉駕著小船來看望這位年輕的客人,但他驚奇地發現,四周的樹林都被水淹沒了,只有佛陀所在的地方沒被洪水所沒。

 

    此時優樓頻羅迦葉被佛陀的神通所折服,請求歸依佛陀,成為佛陀的弟子。但佛陀對他講道:「在你如此行事之前,你要對你的弟子有一個交代,給他們自由,做自己的選擇。」當優樓頻羅迦葉告知他的弟子,他要成為佛陀的弟子時,所有的五百位弟子也一起歸依了佛陀。他們把侍火的用具全部投到了河裡。當下游的那提迦葉和伽耶迦葉看到順水漂下來的侍火用具時,他們以為其長兄遇到災難,於是馬上趕來看是什麽原因。當他們發現優樓頻羅迦葉歸依了佛陀時,他們也毫不猶豫地與他們所分別帶領的叄百與二百弟子歸依了佛陀。這時僧團一下增長到了一千零六十人。

 

    許多學者認為,佛陀在鹿野苑度過第一個雨季,但是根據佛教的傳統,佛陀在一開始並沒制定雨季安居制度。當初佛陀的弟子無論是雨季還是旱季,都是四處雲遊的。後來在居士們的建議下,佛陀才制定了雨季安居的制度。佛陀很可能是在優樓頻羅村(梵Uruvilva)度過第一個雨季的,因為從以上經中所描寫的來看,當時有很大的雨,以至尼連禪河河水上漲,使住在河邊的迦葉叄兄弟都受到了水災。可見,當佛陀度化叄迦葉時正是雨季。根據《大事》的描述,佛陀度化叄迦葉時花了叄個月的時間,所以當佛陀到王舍城時,已是冬季。

 

    王舍城度化

 

    佛陀度化叄迦葉之後,帶領著一千多人龐大的團體來到了王舍城。有的學者認為,佛陀來王舍城,是因為以前叄迦葉與其一千多人的弟子都是自食自助的,現在佛陀度化他們之後,他們都成了乞食的沙門,

不用說優樓頻羅這小小的村莊,就是附近的伽耶也無法供給這麽多人的食物。而王舍城是一個僅次於舍衛城的大城,所以有能力供給,這樣龐大的乞食者,每日所需之食物。而其他的學者認為,當時佛陀為了保證自己在七年前就答應頻婆娑羅王的諾言,成道後回來見國王,並且也是為了讓王舍城的人民知道,佛陀度化了叄迦葉。

 

    到底佛陀為什麽要到王舍城,我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王舍城是一個新興起的城市,它受婆羅門思想的影響較小,反婆羅門的沙門思想卻特別活躍,許多沙門團體都以王舍城為中心,在摩揭陀國一帶游化說教。如舍利弗和目犍連的導師僧伽耶,耆那教的大雄,邪命外道阿耆多等經常在此活動。而且摩揭陀的國王頻婆娑羅王,尊敬並支持所有的沙門與婆羅門在其國內演說他們自己的言教。由於受婆羅門思想的影響較小,所以王舍城人民也樂於供養這些沙門。所以佛陀很可能,是要以王舍城為中心而弘法。

 

    釋尊度化迦葉叄兄弟的消息一定傳得很快,因為他們很可能是當時最有影響的沙門團體之一,具有一千多人的徒眾,頻婆娑羅王也一定聽到了這個消息。所以當佛陀來到王舍城時,頻婆娑羅王以盛大的儀式出來迎接,並把佛陀和他的弟子請回王宮供養。但是頻婆娑羅王還不知道,到底是優樓頻羅迦葉是佛陀的弟子,還是佛陀是優樓頻羅迦葉的弟子。這時優樓頻羅迦葉起立並拜佛,然後講道:「世尊是我的導師,我是世尊的弟子。」因為優樓頻羅迦葉是一位很知名的苦行者,頻婆娑羅王感到非常吃驚。佛為王說法,王及大臣全部歸依佛陀,成了佛陀的在家弟子。頻婆娑羅王於迦蘭陀長者所獻之竹園中建立精舍,供養釋尊,稱迦蘭陀竹林精舍。

 

    在王舍城所發生的另一大事件就是舍利弗及目犍連歸依佛陀。其後二人成為釋尊之兩大高足。他們兩位原來是六師外道之一的詭辯派僧伽耶的弟子,他們倆約,無論是誰先學到真理,一定要講給另外一位聽。因為舍利弗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稱為「智慧第一」。而舍利弗之歸信佛陀,就是聽了馬勝比丘說了一首偈而有所證悟。如第二章所講。

 

    因為舍利弗智慧敏捷,馬勝比丘講了此偈正對舍利弗之利根上智之機,所以舍利弗會立刻有所領悟。舍利弗聞法後忽開心眼,隨即返回相告目犍連。二人於是決定去見佛陀,並跟隨學法。當珊耶的二百五十位弟子聽到舍利弗及目犍連要歸依佛陀時,他們也跟著一起來至竹林精舍見佛陀,並全部歸依了佛陀。而舍利弗和目犍連聞佛說法後,凈諸塵垢,得法眼凈。

 

    至此,佛陀的弟子已經達到了佛經中所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佛教教團之進展遂呈麗日中天之勢,佛陀的名聲亦遠揚北印度。此時佛陀的弘法生涯才剛剛開始一年多,由此可見佛陀弘法的成功了。

 

    任何組織或團體的建立與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正像佛陀所講: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佛教的產生與發展也受這一法則的約束。換句話說,佛教有其產生的時候,但也有其消亡的時候。為此佛陀早有預見。就在佛教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由於釋迦牟尼善於處理問題,所以佛教發展的比其他的沙門團體要快。由於僧團人數的增多,許多外道加入了僧團,所以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現象,這時佛陀建立了許多戒條,如外出時要穿好僧衣,乞食時要端身正念,用食時要靜語,新出家的比丘要尊敬長者,要經常清掃所住之茅屋等等。

 

    根據一位學者的估計,當時的王舍城大約有六萬多人口,而僅是佛的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再加上在王舍城附近游化的還有耆那教大雄的弟子,邪命外道阿耆多的弟子以及其他的沙門與苦行僧。所以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每天早晨,進入王舍城乞食的沙門會有多少。因此人們開始抱怨,王舍城到處都是沙門。律部中記載,當佛陀初成道時,王舍城的許多人跟隨佛陀出家,因此王舍城的婦女批評說,佛陀使她們失去了丈夫和兒子。這反面證明佛教的發展很快,因此引起了其他教徒的反對。

 

    [NextPage]返回故鄉

 

    當佛陀成道並在王舍城說法的消息傳到迦毗羅衛的時候,年已花甲的凈飯王渴望見到已獲覺悟的兒子。這種心情越來越強烈。他一連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帶著很多的隨從,前去請佛回迦毗羅衛國。但每次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這些侍臣聽聞佛法之後,都不聲不響地出了家,加入僧團,得阿羅漢果。因阿羅漢把世間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們沒有把凈飯王的信帶給佛陀。

 

    舍利弗和目犍連歸佛不久,從佛陀的故鄉迦羅衛來了一位客人,名叫烏大英(Udayin),他也是凈飯王派來的使者,請佛陀回故鄉探親,當時正是冬季之末,因此佛陀並沒有馬上動身,而是答應第二年的秋季回去。烏大英聽佛講法後也跟隨佛陀出家,但不久,他就先返回迦羅衛,向凈飯王報告佛陀回故鄉消息。

 

    佛陀在王舍城度過雨季後,便開始向喜馬拉雅山的故鄉前進。這大約是佛陀出家後的第八年(529BC),成道後的第叄年。從王舍城到迦羅衛大約有六百多公里,佛陀與舍利弗等大弟子行腳大約兩個月才到達迦羅衛。這是佛陀第一次返回故鄉,佛陀度化了許多親人和族人。

 

    有的人認為佛教不講孝道,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佛陀這次回到他的故鄉看望他的父親就是孝道的具體表現。而且佛陀還制定了戒律,允許他的弟子回自己的家鄉看望父母,並侍奉他們。

 

    當佛陀回到故鄉後,他並沒有直接就到王宮去見其父凈飯王,而是依照沙門的規範先來到尼拘律樹園休息,這裡是各種沙門與遊方苦行者,路過時逗留的地方。很顯然,凈飯王當時還不知道佛陀已到達。第二天清早,佛陀還是依照沙門的規範進迦羅衛城乞食。當凈飯王聽到自己的兒子在迦羅衛城內乞食時,他很不高興,因為佛陀是王族出生,乞食仍是一種很不光彩的事。但是佛陀答道,遵守乞食是沙門的禮儀和過去古佛的傳統,而不是王族的習俗。於是凈飯王請佛陀與其弟子一起到王宮去。在王宮,佛陀見到了姨母波波提、妃耶輸陀羅、子羅侯羅等所有的親人。

 

    因為這是佛陀自出家以後第一次回故鄉,佛陀的親人和迦羅衛城的人們所記的還是小時候王子形像的悉達多太子。而今天,佛陀回到故鄉時已不再是太子,而是一位沙門,而且不是一位普通的沙門,是一位名揚北印度的宗教導師。佛陀的一言一行都表現出了聖者的行為,所以眾多的釋迦族青年,如姨母弟難陀、子羅侯羅、堂弟難陀、阿難陀、阿耨樓陀、提婆達多、理髮匠優波離等,皆剃髮出家,成為佛陀主要的弟子。特別是阿難陀後來成了佛陀最虔誠的侍者,跟隨佛陀二十年如一日。

 

    這次佛陀的歸來,兩位佛陀的親人最感動,凈飯王和耶輸陀羅。當凈飯王八年後再見到自己的兒子後,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是多麽的高興。但是,他看到兒子光著腳,穿著破舊的衣服時,又非常的悲傷。就在這次,凈飯王將尼拘律樹園布佛陀,作為佛與弟子們休息與靜修的場所。

 

    一天,佛陀來到堂弟難陀家乞食,而難陀正準備要結婚,難陀出來給佛陀施食,但是佛陀並沒有接過缽,而是轉身向尼拘律樹園走去。由於難陀出於對佛陀的尊敬,他跟著佛陀來到了尼拘律樹園,此時佛陀便為難陀剃髮出家。

 

    耶輸陀羅見到佛陀後自然是非常的激動,她以最高的禮儀,即以頭頂禮佛腳迎接佛陀。這時佛陀講到,在前世當釋尊修習梵行時,那時耶輸陀羅很虔誠地侍奉佛陀。當佛陀離開的時候,耶輸陀羅叫八歲的兒子羅侯羅向佛陀請求繼承權,當然是王位的繼承權。但是佛陀已不再是太子,佛陀所想到的是佛法的繼承權,要想繼承佛法,他就要出家。於是佛陀帶著羅?羅回到了尼拘律樹園,請舍利弗為羅侯羅剃度,羅?羅成為僧團中最年輕的一位。《大藏經》中的《羅雲經》、《中部》的《小羅侯羅經》、《經集》中第二品的《羅?羅經》等都是佛為羅侯羅所講。

 

    羅侯羅出家之前,佛陀收出家弟子的儀式非常簡單:來啊,比丘,就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就成了佛陀的弟子,也成了比丘。這時佛陀本人就代表佛法僧叄者。由於羅侯羅的出家,佛陀第一次制定了出家的儀式。因為羅侯羅是依舍利弗為師,所以舍利弗請問佛陀收弟子的方式。佛陀講道:念頌叄歸依:即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準備出家的人跟隨他要出家的師父念誦此叄歸依叄次,就是出家了。

 

    當凈飯王聽到羅侯羅也出家的時候,他非常傷心,於是他馬上趕到了佛陀所住的尼拘律樹園,請求佛陀在沒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時,不要接受任何人出家為僧,凈飯王講道:「世尊,當世尊出家之時,使我遭受莫大的痛苦,後來難陀出家時,亦復如是。今日羅侯羅出家,亦使我遭受莫大的痛苦。世尊!愛子之情,深入皮肉,達於骨髓。未得父母許可,請勿受人出家。」佛陀表示同意,這就是出家時要徵求父母同意的這一條戒律的來歷。

 

    接著又有七位釋迦族青年跟隨佛陀出家,為了使其他六位釋迦族青年減少他們的驕傲,佛陀先給理髮匠優波離出家受戒。因為在僧團內部,長幼之分不以歲數大小而分,而是以出家之先後,受戒的先後為次序。後來優波離尊者成為專精戒律的律師。阿難陀和阿耨樓陀都是佛陀的堂弟,對佛陀非常虔誠,阿難陀二十年後成了佛陀最親近的侍者,直到佛陀八十歲入涅盤。阿駑樓陀以天眼第一而著稱。還有搏古、金羅、提婆達多和提耶。提婆達多在佛陀晚年的時候反對佛陀,一心想成為僧團的領袖,以至最後害佛;提耶是七位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有時經典中說他是釋迦族的國王,也許是凈飯王下面的一位大臣。

 

    再回王舍城

 

    佛陀在故鄉住了大約半年或不到半年之後,又回到了王舍城。在王舍城的南部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靈鷲山,山上有兩個自然的山洞可供住宿,所以這裡成了佛陀經常來往說法的地方。就在這時有兩位虔誠的在家弟子歸依了佛陀:給孤獨長者和耆婆伽(Jivaka)。

 

    舍衛城的須達長者是一位樂善好施之人,他經常救濟孤獨者,因此人們稱他為給孤獨長者。他在王舍城時遇到佛陀,為佛陀的言教所攝受,於是皈依了佛陀。他想尋覓一塊地為佛陀建一座精舍,供佛陀和他弟子休息。他在舍衛城見到陀太子的花園清凈閑曠,是靜修的好地方,於是想買下來。但是太子想拒?他,於是太子告訴長者,只有用黃金鋪滿花園,他才出售。須達長者聽了以後,沒有說二話,就用大象馱黃金鋪地,太子為須達長者的誠心所感動,遂將園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因此,這個園林就以二人的名字命名為樹給孤獨園。佛陀曾在這裡度過許多雨季,而且大多數的經典也是在這裡講的。樹給孤獨園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之兩大精舍。

 

    耆婆伽為佛陀時代之名醫。他原是一位棄子,由頻婆娑羅王之無畏王子撫養成人。曾至希臘殖民地附近之德叉屍羅國學醫七年,後返王舍城,為頻婆娑羅王與阿世王之御醫,同時頻婆娑羅王也要他為佛陀和他的弟子治病。虔誠信仰佛教,屢次治癒佛弟子之病。曾引導弒父之阿世王至佛陀面前懺悔。

 

    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為中印度薩羅國國王,約與釋尊同時。住舍衛城,為釋尊教團的大護法,兼領有迦屍國,而與摩揭陀國並列為大國。就在佛陀來舍衛城接受陀王子和給孤獨長者供奉的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亦來拜見佛陀,其中的一段對話很有意思。

 

    波斯匿王問佛:「你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嗎?」佛陀答道:「我是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就我所知,所有的沙門婆羅門都宣稱自己得道,但是你是他們當中最年輕的。」這時佛陀答道:「有四種人與物,雖小但不可輕:太子,蛇,火和僧人。」波斯匿王聽到佛陀機智的回答,便皈依了佛陀並成了佛陀虔誠的在家弟子。

 

    就是在和波斯匿王的對話中,佛陀講了表彰婦女的四種品德。這一對話記載在《相應部》的第一品,第叄相應,第十六經。經中講到:

 

    「有些女子真的比男人強,萬民之主啊,請把她撫養成人。

 

    她們有智慧,有道德,忠貞誠實,敬奉公婆如神明。

 

    如此高貴的妻子會生下勇敢的兒子,他可能成為國王。

 

    同在《相應部》的第一品,佛陀與波斯匿王又講到:

 

    「人非由其外表而得名,初識之時不必生信;

 

    徒有外在的偽善者,世界多有放逸人,猶如泥耳環假充真。

 

    亦如分文渡金錢,有人偽裝行世間,內心不凈外表清。」

 

    《雜阿含經》中記載了佛陀與波斯匿王的二十五次對話,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載,如來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後,想娶釋迦族之女,與釋迦族交好。但是釋迦族非常驕傲,於是摩訶男選他的婢女的女兒送波斯匿王。王立她為第一夫人,後來生一兒子名流勒。(T2,690a-693c)正是由於這一原因,流勒即王位後,以報其仇恨,殺了許多釋迦族人,流血成河,同時燒了迦羅城。

 

    波斯匿王初暴惡無信,歸依佛陀後,屢蒙佛陀教化,篤信佛法,曾與其夫人摩利迦問答,得「人皆深愛自己」之結論。其後,請教釋尊,其對話迄今仍知名於世。《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言:王隨壽在世,命終之後,流勒為王。然而南傳記載、有部奈耶雜事卷八與西藏佛傳等所記與此不同,謂王乃因太子流勒篡位,於逃亡途中餓死。

 

    [NextPage]頻婆娑羅王

 

    頻婆娑羅是摩揭陀國的國王,以王舍城為首都。他是佛陀另外一個王家大護法。頻婆娑羅15歲登基,在位長達52年之久。

 

    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在王舍城的大街上乞食時,頻婆娑羅從寢宮裡看見了他,立刻就被他的相貌和高貴的舉止所攝服。他馬上派使者前往打聽悉達多的身世。喬達摩答道:「大王,喜瑪拉雅山的南面,居住著拘薩羅這一古老家族。這個王國繁榮富強,物?豐富,我就是來自這個太陽王朝的家族,出生於釋迦種姓。不求物質享受和色慾,認識到貪慾的罪惡,以及離欲的安穩,我前往追求究竟解脫,以此為樂。」國王隨後邀請太子在覺悟後到他的王國來行化。所以,佛陀成道後同叄迦葉及其弟子一同前來王舍城見頻婆娑羅。《摩訶那爛陀迦葉本生故事》

 

    頻婆娑羅聽了佛陀講演的佛法後,同大?同開法眼。頻婆娑羅即證預流果,即第一果,請求歸依佛陀,又請佛陀及其弟子們在第二天到宮中用齋。就在這一次,頻婆娑羅向佛陀和他的弟子供養了竹林園。這是一個安穩的地方,離城不遠不近,信仰者能方便到達,風景怡人,白天不甚擁擠,夜晚不甚吵鬧,空氣流暢,適宜隱士生活。此園沒有任何房屋,但有許多綠蔭成蔽的大樹,清靜安然。這是贈送給佛陀的第一個居住地,佛陀在此竹林精舍連續度過了叄個雨季。

 

    頻婆娑羅的夫人柯沙羅,同大王生有一子,名叫阿世。王子曾試圖刺殺國王而篡位,但被當場抓獲。悲憫的父王不但沒有對他殘忍的行徑進行懲罰,反而把他企盼已久的王位讓給了他。

 

    經典中講,阿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兒子,他將其父餓死監獄中。頻婆娑羅死後即升四天王天,而為天人。後來,阿世王皈依佛陀,成為一名著名的在家弟子。在佛陀涅盤後的第一次結集中,他起了積極的作用。

 

    比丘尼僧團的建立

 

    當佛陀在舍離時聽到父親凈飯王逝世,這大約是在佛陀第一次回故鄉之後,四、五年的事,於是佛陀再一次返回故鄉。這時佛陀的姨母波波提已經很老,她來到佛陀的住地,迦羅衛附近的尼拘律園,叄次請求佛陀接受女子出家,但是都被佛陀拒絕了。波波提非常傷心,但她並沒有失去希望。當佛陀離開迦羅衛前往舍離的時候,她與其他幾位釋迦族的婦女,自己剃除頭髮,披上袈娑,跟在佛陀後面也來到了舍離,站立在佛陀住的精舍俱多伽羅的大門口,「雙腳腫脹,蓋滿塵土,滿面愁容。」當心地善良的阿難陀看到時,接見了她並且入內見佛,轉達了她的請求,但是叄次同樣地受到了拒絕。但阿難陀力爭說道:「婦女可以在世尊的法與律下出家,並獲得解脫嗎?」佛陀答道:「是的,阿難陀。」「世尊,婦女可以在世尊的法與律下出家,並獲得解脫,波波提是佛的姨母,在佛的親生母親去世後,她親自撫養佛陀,為此原因,如果能讓婦女出家,那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此時佛陀講道:「阿難陀,如果她們能遵守八敬法,就可以出家。」當阿難陀告訴波波提這個消息後,她非常高興地接受了八敬法。從此比丘尼僧團就成立了。後來,耶輸陀羅等亦出家,此為比丘尼教團之始,波波提則為佛教教團第一位比丘尼。此後釋尊巡歷印度各地說法布教,無論貴賤男女,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響甚巨。釋尊成道以後四十四年間結夏安居之處所,於《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有詳細記載。依之,釋尊先後住於波羅奈國、靈鷲山頂、摩拘羅山、叄十叄天、鬼神界、舍衛城樹給孤獨園、柘梨山等地。另據《八大靈塔名號經》載,釋尊曾於雪山修苦行,後歷住沙林、惹里、大野(梵Alavi)、尾努聚落等。又英國學者理斯.戴維斯(1843~1922)據錫蘭及緬甸之佛傳、巴利文《法句經注》等,謂樹給孤獨園建立以後,釋尊曾住於舍離城之大林、摩拘羅山、僧迦舍、巴利雷雅卡、曼特剌等地。此外,《大智度論》卷叄、《分別功德論》卷二、《高僧法顯傳》等對此亦有記載。綜合以上諸說,可推知釋尊弘法之地多在王舍城與舍衛城一帶。

 

    佛陀一日的生活

 

    根據覺音大師的記載,佛陀在黎明以前起床,往往獨自靜坐,一直到外出乞食為止。但是常常會覺得動身的時間太早,因而先去探訪附近的某個僧人。然後他率領弟子們到城中或村中乞食,手持飯缽,接受人們放進去的任何食物。他有時一邊走路,一邊和弟子談話。他常常不出去乞食,而接受虔誠人士的邀請,到其家中吃飯,此人並請他的全體弟子,儘力為他們準備佳肴。這種邀請往往是在前一日訪問佛陀時提出的,佛陀以沈默表示接受。第二天上午,主人親自或派人前來通知,飯已準備好,佛陀持衣缽,至其家中,主人親自侍候客人。佛陀飯後,為其說法,或和眾人進行問答。當他自己乞食,回寺時,也是和弟子們進行問答。佛陀日中一食,時是午前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午後,佛陀往往靜坐休息,因為印度的中午是很熱的,所以直到傍晚的時候,佛陀再出來,或為其弟子說法,或解答他們所有的問題,有時也接待來訪的客人。

 

    [NextPage]相關的原始資料

 

    有關佛陀的一生,在經典中只是有一些很零散的記載。因此我們很難完整地把喬達摩(Gautama)佛陀的一生描寫清楚,特別是他成道後到涅盤的一段生活。但是,有關佛陀的晚年的事件,留傳下來的記載比較詳細。因為到了晚年的時候,喬達摩佛陀已經是一位名揚四海的宗教導師。根據經典記載,他身邊經常有幾百位弟子跟隨。所以弟子們對他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他對弟子們的最後教導,記得特別清楚。因此德國佛教學者溫特尼茲(M.Winternitz)講到:無疑,從經部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最早的佛傳,但是,就在《大涅盤經》當中,也只有幾處可以說是真正的最古老的部分。這部經典不是由一個人一次完成,它是由許多形成於不同時代的小的部分組成,有一些可能是在佛陀去逝後就已集成。隨著時間推移,以這些最古老的部分為基礎,此經逐漸擴大,並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直到它形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完整的經典。

 

    溫特尼茲認為,最古老的部分應是下列幾處:1)記載佛陀的生病,佛陀告訴阿難陀,他不是那種在袖中隱藏密秘之人,他毫不吝嗇地把他所證語的全部教給了他的弟子。接著佛陀說他不是僧團的領導。2)記載阿難陀看到佛陀就要入滅,心裡非常的悲哀,因此而哭泣的一段。3)經典中詩歌的部分,記載佛陀或他的弟子們的言論。在這些地方,佛陀是一位導師,與他的弟子講話。

 

    根據?特尼茲的推論,《大涅盤經》形成目前的形式,可能不是在佛涅盤後就形成,因為經中講到如何鑒定一部經是不是佛說的四個條件。經典的最後又講到分佛舍利和建立佛塔的事。它的最後形成可能是在阿育王時代。

 

    現存的記載佛陀最後生活的《大涅盤經》共有九種:

 

    一、巴利本《大涅盤經》,現有巴宙教授的中譯本。

 

    二、《遊行經》是《長阿含經》的第二經,由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現存於《大正藏》第一冊,第11a-30b頁。

 

    三、《佛般泥洹經》,單譯本,由西晉白法祖譯,現存於《大正藏》第一冊,第160b-175c頁。

 

    四、《般泥洹經》,單譯本,譯人已失,現存於《大正藏》第一冊,第176a-191a頁。

 

    五、《大般涅盤經》單譯本,由法顯譯,現存於《大正藏》第一冊,第191b-207c頁。

 

    六、《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唐義凈譯,現存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第382b-411c頁。

 

    七、梵文本《大般涅盤經》,十九世末在土耳其發現了四種梵文本的碎片,其中雖然有受地方語言的影響,但是大致是屬於梵文,由德國的瓦律多守密陀教授把它整理出版。瓦律多守密陀教授又把它和巴利文、藏文本、漢譯本作對照和比較研究。

 

    八、藏文本《大般涅盤經》,這是瓦律多守密陀教授根據藏文大藏經的律藏,節選出來的。

 

    九、中村元先生在他的《喬達摩佛陀》(GautamaBuddha)一書中提到,那利那瞿舍羅博士出版的梵文本中有關佛陀晚年生活的片段。

 

    雖然以上幾種《大般涅盤經》都是記載佛陀最後的一段生活,但是這些經典的成立年代大約是在佛滅後的百年或更晚。再加上,這些經典在口口相傳過程中,加入了許多神話。正如巴宙教授所言:寫成於此時期的作品對事實的真相或已不甚明晰,因而對佛陀的人格一部份已被渲染成「超人化」,「神化」或「神話」。因此要想了解到真實的歷史上的釋迦牟尼,我們就要把這幾種不同版本的《大般涅盤經》進行對照,特別是南北傳的版本。因為南北傳的版本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分別流傳,也許可以推溯到西元前二、三世紀。如果這兩種傳承的版本中有相同的地方,那一定是很古老的了。現在我們根據以上幾種版本的《大般涅盤經》,尤其是南北傳的版本,來討論佛陀最後的生活。

 

    經典的開始

 

    釋尊在世之最後一年或半年的生活記載於《大涅盤經》。因為此時,僧團已經建立起來,並已完善,佛陀身邊有許多弟子,經中經常提到,有五百多位弟子常隨佛陀,所以佛陀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記在了他們的心中。因此《大涅盤經》詳細地記載了佛陀最後的事迹。經文一開始講到,阿闍世王派其大臣雨舍問佛,若他進攻越祗族人是否能夠成功,佛陀說,只要越祗族人行動一致,行為端正和尊敬佛法,他們就不會衰亡,而只會興盛。雨舍大臣走後,佛陀招集所有在王舍城的比丘們,向他們講如何使僧團和合相處的原則。

 

    佛陀的這次最後旅行,由王舍城出發,沿途的幾站有那蘭陀,巴連弗城,吠舍離,畔陀伽摩,波伐,最後在拘屍那入滅。這時大概是四,五月份,跟隨他的弟子很多。他的路線是向北進行,目的地可能是舍衛城,也可能是迦毘羅衛故國,但很可能這兩個地方都不是,佛陀只是依往常一樣行腳弘法而已。因為,根據佛經的記載,在此不久之前,拘薩羅國的國王曾經屠殺了幾乎所有的釋迦族人,迦毘羅衛城也幾乎被毀滅了,學者們有各種各樣的猜測,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支持他們的觀點。

 

    從王舍城到竹園

 

    佛陀從王舍城出發後,第一站是竹園,佛陀在這裡為信眾講戒定慧三學。在根據南傳,這裡小住以後,佛陀又來到那蘭陀。在佛陀入滅一千多年以後,玄奘大師來印度留學的時候,那蘭陀是一所著名的佛教大學,大小乘佛教皆有。但是,在中文的五種譯本中,都無佛陀來那蘭陀的記載,而是說佛陀從王舍城出發後,來到巴連弗城。但從地理位置和路線來看,要從王舍城去巴連弗城,路上必須經過那蘭陀。由此可見,也許是梵文的記錄者或傳誦者認為這一段不重要,而省略了,或者是在原始的傳誦本中根本就沒有。

 

    根據巴利本的記載,佛陀在這裡見到了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舍利弗讚揚佛陀道,無論在過去和未來,無論在沙門或婆羅門中,於般若智慧中,無有超越佛陀的人。這時佛陀講道:「那你一定了解過去和未來諸佛之智慧了?」舍利佛答道:「世尊,我不知道。」「那麽,那你一定了解,現在如來的智慧了?」「世尊!我不知道。」「那你為什麽講話這樣大膽?」從此我們可以看到,佛陀要他的弟子講話時,要講自己所知道的事,講自己的經歷,不要講超出自己所知道的範圍,因為這樣很容易犯錯誤。

 

    從那蘭陀到巴連弗城

 

    從那蘭陀,佛陀來到了巴連弗城,阿闍世王的大臣雨舍正在這裡修築防禦工事。佛陀受大臣雨舍的邀請應供後,為講說受持五戒的功德。在此佛陀預言,巴連弗城將來會成為一座很繁華的商業中心。佛滅兩百多年後,阿育王在此建都,並取名為華氏城,它成為了當時印度的商業中心。有些學者因此認為,這一段或整個《涅盤經》完成於阿育王時代。換句話說,佛陀並沒有這樣的預言。但是這種猜測並不一定對,不能因為佛陀的預言正好符合了巴連弗城在阿育王時的繁華,就說此經是完成於阿育王時期。然後佛陀離巴連弗城,渡恆河,前往拘利村。在佛陀離開巴連弗城時,大臣雨舍將巴連弗城的城門命名為瞿曇門,把佛陀渡恆河的渡口命名為瞿曇河。

 

    庵婆婆梨

 

    經拘利村並小住,佛陀來到那陀村。此處佛陀為阿難解說了那陀村幾位居士命終之後所生之處,然後說了《法鏡經》,據此可以判斷,修行者死後的去處。從此佛陀和阿難來到吠舍離,住於奈園中。得知佛陀來到吠舍離的消息後,妓女庵婆婆梨來見佛,佛陀為說法,庵婆婆梨請佛於第二天應供,佛陀接受其邀請。此時,吠舍離的離車大姓青年亦聞佛到,來見佛。他們穿著華麗,乘著各種彩車,上有幢幡,五百多人,順路而來。佛陀見離車族大姓到來,對諸比丘們說道:「你們若要知道忉利天之天子遊戲園觀的話,請看離車諸子,威儀容飾與此無異。」

 

    離車族大姓來見佛聽法,中文譯本中記載,於離車族大姓中有一梵志叫賓自,聽法後讚歎佛陀的功德,五百人各脫上衣供養於佛一段。離車族青年也要請佛應供,但佛表示已接受庵婆婆梨女之請,於是離車族大姓離佛而去。這件事證明,佛陀視一切眾生平等,並不因為離車族是大姓就親近他們,也不因為妓女庵婆婆梨出生低賤,就置之不理,佛陀以大悲心,視一切眾生為其子。

 

    第二天,佛與諸弟子在庵婆婆梨女家中應供,並為其說法。根據巴利本,庵婆婆梨女以其芒果園供佛,而五種中文譯本中,只有《遊行經》有此記載,其他四本皆無。根據中文譯本中的描述,似乎庵婆婆梨女早已將其芒果園供佛。

 

    第一次生病

 

    佛陀與阿難以及諸大比丘從庵婆婆梨女處來到竹園,準備在此安居過夏。這裡《遊行經》中還提到了一位婆羅門來見佛並請佛及比丘們應供。

 

    根據中譯本中的記載,這一年吠舍離國饑荒,很難乞到食物,於是佛陀與諸弟子講,請他們隨意與朋友各自組合,去別處安居,佛陀阿難就在竹園安居。巴利本中無有提到饑荒一事。就在這次安居中,佛陀生了一場大病,幾乎涅盤。但是佛陀以他堅強的意志力,戰勝了疾病。佛陀這次生病很可能與饑荒有很大的關係。根據南傳的註疏,由於佛陀六年苦行時只食很少的食品,甚至是?食,所以他的胃不好。

 

    病癒之後,某日佛與阿難坐在樹下,阿難說佛陀患病之時,他的安慰就是想著,佛陀不會不為僧團遺留最後的訓戒而與世長辭。佛陀的回答是一段很有意義的話。

 

    「阿難陀!僧團還期望我做什麽呢?我已不分顯密宣講了真理,因為關於真理,如來的教義並無隱密。如果有人以為『是我領導僧團』或者『僧團依賴我』,那就應該由他來教導;但是如來不作如是想,認為他領導僧團,或者僧團依賴他。所以他為什麽要遺留教誡呢?我已是年邁老人,我的行程已經終了,我的歲月已到頂點,我的年齡已近八旬;猶如破車需要加意愛護才能行走,如來身體亦復如是,需要加意愛護才能生活。如來只有停止注意一切外在事物,專心入定,只有此時,如來的身體才感到舒適。因此,阿難陀!你們要作自己的明燈,皈依自己,不要尋求別的皈依;以真理為你們的明燈和皈依處,不要在別處尋求皈依。」

 

    「阿難陀!現在或我涅盤後,凡能自作明燈皈依自己,不求其他皈依而依真理為明燈和皈依處者,即為我的首要弟子,就是切望學習的人。」

 

    這一段講話在許多種譯本中都很相近,證明他是相當古老的。

 

    [NextPage]宣布三月之後入滅

 

    佛陀與阿難來到遮婆羅塔,佛陀對阿難講,如果如來願意,可以住世一劫。佛陀講了三遍,但是阿難沒有回答。此時魔羅請佛入滅,佛陀回答說:三月之後將要入滅。此時大地震動,阿難問佛是何原因,佛說地震是因為佛陀要入滅,接著佛講了地震的八種原因。

 

    根據巴利文的記載,當佛陀離開吠舍離時對阿難講道:「阿難陀!吠舍離是多麽快樂的地方,遮婆羅塔是多麽的美麗。」梵文本中亦有類似的記載:「此世間是美麗的,人的生命是尊貴的。」漢譯本里也講道:

「閻浮提地,如五色畫,人王於世,以壽為樂。」這是在整個早期佛教經典中,記載佛陀流露情感的地方。

 

    此時佛陀請阿難召集諸弟子,並與弟子講道:「一切有為法,都變易不定,你們應當,勇猛精進,勤修解脫,如來將於三月後入滅。」這一段記載中文譯本中無。然後佛與阿難一同遊行,經過十多個村落,來到負彌城北,住在屍舍婆林。此時佛為諸大弟子講了「四大教法」,由此來審定什麽是佛說。

 

    周那供佛與第二次生病

 

    佛陀與阿難從負彌城漸漸遊行,來到波婆城。這裡有一名工師之子周那,來見佛並請佛及弟子於次日至其家應供,周那為佛及比丘們特別準備了香飯,糕餅和各種菜,其中有一碟菜是栴檀樹耳,世所珍奇(巴Sukaramaddava)。有關這種食品,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木耳,有人說是一種植物的根,是當時印度人所喜歡的一種食物,總之這是一種很難消化的食物。佛陀叫周那把這一碟菜全部給他吃,又叫弟子們吃香飯糕餅。佛陀吃了一些之後,就請周那把剩餘的菜埋入土中,並講道除佛以外,沒有人能消化得了這種食品,所以佛陀吃了周那的飯之後就生了重病,由此而最後入滅。

 

    此時慈悲的佛陀,為了不讓周那有懊悔之意,因為吃了他的飯,佛陀由之而生了病。佛陀請阿難告訴周那,世界上最有功德的供養有兩次,一次是佛陀成道以後的第一餐,另一次就是臨入滅時的最後一餐。

 

    當佛陀離開周那家的時候,身患痢疾,腹痛劇烈,但是佛陀忍受痛苦,與阿難和其他弟子們起程前往拘屍那。途中他渡過迦俱多河,感到身體疲乏不堪,於是他坐在一樹下休息。這時來了一位外道,是佛陀修苦行時的老師阿羅邏迦藍的弟子,來見佛,並與佛講了他的導師是如何修習禪定的。佛為其講法,他供養佛兩件衣,並於佛法中出家。但巴利本的《大般涅盤經》中,說他沒有出家,供衣後就離開了佛陀。而《般泥洹經》,《佛般泥洹經》和《雜事》中則說是華氏城一位大臣,叫褔罽,而非外道。

 

    當佛穿上所供養的衣時,佛陀的皮膚榮光煥發,阿難非常驚訝,佛陀告訴他,如來在兩種時候,身體發光,成道之夜和入滅前。有特殊才能的人,身體發出如此光明,以至在經典中都留下了如此記載。

 

    然後他們來到拘屍那的一座樹林中,阿難為佛陀在娑羅雙樹間準備好了卧具,此時雖不是開花的季節,但是樹上的鮮花盛開,空中充滿了各種音樂和香氣。看到佛陀身懷重病,阿難非常傷心,於是就哭了起來,此時佛陀講道:「阿難!不要啼哭,我以前不是告訴你,我們必然要和我們最親近的事物分離嗎?凡有生者,眾緣組合而成,皆具有分解消失的必然性。由五蘊組合的人,怎麽會不消亡呢?阿難陀!你長期以來和我非常親近,對我和善友愛,始終不變,異乎常人。阿難陀!你做得很好,認真努力,你不久就可以獲得解脫。」

 

    印度人有一種強烈的心情,認為著名的人物一定要在適當的地方入滅,阿難請求佛陀不要在這個森林之中泥牆土壁的小鎮中入滅,而應到像王舍城,舍衛城等大城市涅盤。這時佛陀講道,拘屍那並非平凡之地,它是轉輪聖王出生之地。於是佛陀在此說了《轉輪聖王修行經》。

 

    最後的弟子

 

    這時,一個不信佛的苦行僧,名叫須婆陀,來請求見佛陀。阿難陀要他走開,不要打擾及將去世的佛陀,但是當佛陀聽到他們的講話後講道:「不要阻止須婆陀,無論他要問什麽,他都是為了獲得知識,而不是來打擾我。他將很快理解我的教義。」於是佛陀為他說法並講道:

 

    「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須婆我成佛,今已五十年。戒定智慧行,獨處而思惟,今說法之要,此外無沙門。」須婆陀很快就理解並證得了羅漢果位。這是佛陀最後的弟子。

 

    時間已經到了後夜,佛陀說:「阿難陀!你們也許有人會認為,世尊的教導已經終了,我們再也沒有導師了,但是你們不要這樣想,我為你們大家宣說的教法和制定的戒律,在我去世以後,就是你們的導師。」

 

    「我入滅之後,如果僧團願意的話,可以廢除一切不重要的戒條。」後來僧團雖未廢除不重要的戒條,但是他們把握了佛陀講此話的精神。

 

    佛陀把他所證悟的真理,毫不保留地都教授了他的弟子,真理是不可少和不變的,但真理必須成為信仰者的一部分,換句話說,要使真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佛陀很關心他的弟子,最後再一次說道:「如果某些人對佛陀或他的教法還有疑問的話,你們可以隨便發問,不要以後自己責備說:我們的導師曾經和我們面對面在一起,但我們竟沒有問他。」當時大家都默然無聲,佛陀三次提出相同的問題,大家仍然默不作聲。「你們也許是因為敬畏導師,而不敢提出問題。你們彼此交談吧。」大家還是默不作聲,後來阿難說道:「世尊!奇哉!異哉!會眾之中無有一人對佛陀或對於教法有任何疑問。」此時佛陀講道:「阿難陀!你說的話是出自信仰,如來確實如此,此五百眾中最遲鈍的人,亦已得度,不致生於惡趣,定能獲得最後解脫。」

 

    然後佛又講道:「比丘們,我告誡你們,存在的因素就是無常,認真努力吧!這就是如來最後的言教。」這時佛陀進入禪定,而後入滅。這一年是西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大涅盤

 

    釋尊入滅後,末羅族的人按照印度的習俗,為佛的屍體舉行了火葬。經典中有種種的傳說和神話,但是有一點是南北傳所共同記載的,那就是直到摩訶迦葉到達後,才舉行的火葬。經典中如此記載:

 

    「於是拘屍那羅的末羅族的人以新布包裹如來的遺體,繼以新凈棉,再以新細布纏之。如是,一層布,一層棉,至各有五百層為止。然後將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內,復以另一金棺蓋之;用諸種香作火葬場,遂將如來的遺體置於其上。」

 

    這種火葬的方法很可能是確實的,因為今天,印度人火葬還是用同樣的方式。

 

    火葬後,佛的舍利分成八份,分別由八個國家拿去供奉,其中的一個國家就是佛的故國迦毘羅國。所以在一八九八年,佩佩於尼泊爾南部皮不拉瓦發掘出幾個舍利石瓶。其中一個石瓶蓋的邊上,用印度古代文字刻有「這是釋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瓶,由蘇克醍兄弟姊妹妻子一起以虔誠之心安放。」這與佛經中的記載相符。

 

    釋尊入滅之年,於王舍城之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時以大迦葉為主要召集人,阿難與優波離各依其聽聞佛說之記憶誦出經、律,復經大眾討論勘訂,而成為後世經律之準則。此後歷經變遷,釋尊之教法遂分為以巴利語為主之南傳系統,與以漢譯經典為主之北傳系統,廣傳於後世。

 

    後記

 

    在這本小書完稿之後,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他們為本書做了多次的校對和修改工作,其中有賢戒法師,吳秀娟,崔中慧等。在此我表示衷中的感謝。

 

    廣興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推薦閱讀:

什麼是佛陀精神?---毫不利己 專門利人
當王陽明遇上佛陀,回到心的源頭,找到你的第一驅動力
閉上眼睛,祛除雜念,聆聽佛音:《佛陀牽著我的手》
打破罐子,佛陀說了什麼法?
釋迦牟尼之前的過去七佛的佛法,都是何時而滅,因何而滅?

TAG:佛陀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