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唐朝》聽講筆記3

 第三講詠史明志    莫礪鋒

      唐朝是詩歌的黃金時代,詠史詩也隨之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由於剛剛結束了魏晉南北朝長達數百年的分裂和動亂,因此唐朝人特別注重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在二十四史中,唐朝人編寫的正史就有八部。在「以史為鑒」的社會思潮中,唐朝詩壇上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詠史詩。那麼,唐詩中間有哪些好的詠史詩呢?唐代的詩人對歷史懷有什麼深沉的感慨?他們深情緬懷的又是哪些歷史人物呢?

  古典詩歌中有一類作品是以歷史題材為主題的,這一類詩,我們傳統上稱它為詠史詩,就是歌詠歷史,把歷史上的人物、歷史上的故事作為詩歌的內容。

  那麼,優秀的詠史詩是什麼樣子的呢?唐詩中間有哪些出色的詠史詩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優秀的詠史詩有一個自身的傳統,這個傳統是從晉代左思寫的詠史詩開始的。晉朝有一個很有名的詩人叫左思,他寫了一組詩,共有八首,都是詠史詩,題目就叫《詠史八首》。我們看看左思的詠史詩是怎麼寫的。八首中最有名的一首說:「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在山澗裡面,在山谷的底部,有一棵鬱鬱蔥蔥的松樹,它非常高大,但是它長在低矮的山谷裡面。在山頂上則有一棵小樹苗,它只有一寸這麼粗,是很小的一棵樹苗,但是它長在山頂上。結果呢,小樹苗反而覆蓋了大樹,太陽光照下來先照到小樹苗,它的陰影投到大樹上,把大樹給遮蔽了。左思為什麼這樣寫?他是說這個社會不公平,有的人才能很好,品德很好,但是他出身低微,就好像長在山谷里的一棵松樹一樣。相反,有的人因為出身豪門,他家庭高貴,他血統高貴,儘管他無才無德,但照樣處在社會的上層,就像一棵小樹苗長在山頂上。這樣的詩,首先是詠左思心中的不平之感,訴說他心中的某種思緒,對人生的某種感受,最後才點到歷史人物,這首詩的最後聯想到漢朝的金日、張湯兩個貴臣,他們子孫七代都做大官。然後又聯想到漢朝有一個叫馮唐的人,左思說:「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馮唐這個人難道不偉大嗎?他很偉大,很了不起,很有見解,很有才華,但是因為他出身低微,所以他一輩子都沉淪下僚,不受重視。這首詩最後詠了漢朝的幾個歷史人物,這樣的詩吟詠了歷史人物,寫到了歷史題材,所以是詠史詩。但它同時又非常強烈地抒發了詩人自己的感情,這就是左思開創的詠史詩的傳統。後來文學史上優秀的詠史詩基本上都是按這個模式來寫的。

  現在轉到唐代,我們來看看唐代的詠史詩是怎樣的。我剛才說了,好的詠史詩首先要抒發詩人內心的某些感受,諸如牢騷、不平,然後才在歷史人物中間找一個吟詠的對象。這個歷史人物一定是能跟詩人產生共鳴的,詩人才會來詠他,詠他就是詠詩人自己。

  李白、杜甫都寫了大量的詠史詩,他們詠過很多歷史人物。李白最喜歡詠的是兩個人,第一個是魯仲連,第二個是張良。魯仲連是戰國時代的人,戰國時代的齊國人,這個人的特點就是他很有才能,他喜歡見義勇為,幫別人解除危難,當然都是一些國家大事,當趙國的首都被秦國軍隊包圍以後,魯仲連就挺身而出,幫助趙國解圍。但是他做成這些事情以後,卻「功成不受賞」,就是人家要表示感謝,要給他官做,贈給他金錢,他都不接受,他僅僅幫別人做事而不接受報酬。他說我要是接受報酬的話,我就變成一個商人了。但是我不是商人,我是個讀書人!李白仰慕的另一個人物就是漢代初年的張良,大家對張良並不陌生,他最初曾和一個大力士去行刺秦始皇,結果沒有成功。後來他就輔佐劉邦,起兵反秦,然後又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立了很大的功勞。但是漢朝建立以後,張良也是不肯受賞,他不要高官厚祿,反而學神仙去了,學長生去了,等於是出家隱居了。魯仲連和張良這兩個人物的身上反映著李白自己的人生理想,李白的人生理想是什麼?就是希望挺身而出,為國家作出貢獻,功成名就以後再退隱。他不貪求功名富貴,僅僅是想做一番大事業。所以李白詠古人的時候選中了一個魯仲連,一個張良,詠得很多,也詠得很好。

那麼,杜甫又如何呢?杜甫的詠史詩中詠得最多的是諸葛亮,他一生寫了很多詩歌頌諸葛亮,在他的心目中,古人中最偉大的人物,最值得仿效的人物,就是諸葛亮。杜甫到了成都以後,立即就去尋訪諸葛亮的祠堂,就是武侯祠,現在還在成都。他寫了一首詩叫《蜀相》,詠蜀漢的丞相,就是諸葛亮,他說:「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這個寫法是很特別的,他不是說我路過這裡的武侯祠,順便進去看一看。他說我早就想尋找諸葛亮的祠堂,因為我敬仰他,我熱愛他,所以我一到成都就去尋訪,諸葛丞相的祠堂在哪裡啊?我能到什麼地方去憑弔諸葛亮啊?一打聽,人家告訴我,在成都的南郊有一個武侯祠,那裡長著蔭天蔽日的柏樹,杜甫就到那裡去了。這樣的詩當然是詠古人的,詠的是諸葛亮,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某種情思,杜甫希望他自己也能像諸葛亮那樣為國家服務,為國家作貢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是在這首詩的末尾,杜甫寫了兩句非常有名的句子,他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他的遠大理想,他要興復漢室的理想,並沒有實現,就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了。所以,杜甫說,真可惜啊,他的雄心壯志沒有能夠實現,生命就結束了,後代的英雄想到這裡都要流眼淚,都會同情他。杜甫同情諸葛亮,後人再來讀這首杜詩的時候,就會產生雙重的同情,既同情諸葛亮,也同情杜甫。北宋的愛國將領宗澤,因為無法實現渡過黃河去殺敵的願望,憂憤成疾,在臨終前再三長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上面說到,李白和杜甫都是在古人中找到一個最契合自己人生理想的人物,然後寫詠史詩來歌頌他們。那麼,在整個唐代的詠史詩中,詩人們最喜歡吟詠的歷史人物又是誰呢?

  既然唐代的詩人大多是懷著自身的人生感受來寫詠史詩的,所以他們選擇的歷史人物一定要與詩人們的情懷有密切的關係。唐代詩人最重要的集體性的人生感慨是什麼?是懷才不遇的感覺。詩人都是自命不凡的,詩人又大多是命運欠佳的,於是懷才不遇便成為詩壇上整體性的牢騷。唐代詩人既要抒發懷才不遇的感受,當他們來詠史的時候,就從古代歷史中尋找懷才不遇的典型人物。他們會找誰呢?第一,他們找到了西漢初年的賈誼。賈誼,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漢初最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也是歷史上懷才不遇的典型人物。要問歷史上誰最懷才不遇?名列榜首的就是賈誼了。賈誼由於才能傑出,他才二十歲出頭,朝廷就注意到他了,漢文帝就把他召去,讓他做博士。這個「博士」不是現代學位制度下的博士,而是古代的一個官名,一年之內又升為太中大夫,然後漢文帝還想讓他做公卿,公卿就是當時最高級的幹部,地位非常高。但是因為賈誼只有二十歲出頭,所以當漢文帝要想任命他做公卿的時候,賈誼就受到了朝廷里很多人的妒忌,尤其是朝中那些年紀比較大、地位比較高的臣子,那些大臣,周勃啊,灌嬰啊,那些人資格很老,年紀也比較大,他們看到漢文帝居然要把這麼一個才二十歲出頭的賈誼提拔到這麼高的地位上,委以重任,他們就不樂意了。他們就紛紛地進讒言,誹謗賈誼,說這個人太年輕了,又沒有經驗,實際上也沒啥學問,不能這麼重用他!他們不停地說,說啊說啊,後來漢文帝被他們說動了,就把賈誼貶出長安。賈誼二十三歲時被貶到長沙,當時漢朝在洞庭湖南邊封有一個長沙王,就讓賈誼去做長沙王的太傅。長沙一帶現在很繁榮了,但是在古代,漢代的時候,那是一個非常偏僻、相當荒涼的地方,朝廷把賈誼貶到那裡去,就是不重視他。過了四年,到賈誼二十七歲的時候,漢文帝又想起這個人才,結果又把他召回長安去。召回長安以後,賈誼當然繼續向朝廷提出他的意見,說國家有什麼隱患,說有什麼地方朝廷要更加註意。賈誼給朝廷寫了一篇最著名的奏疏,叫《治安策》,這篇奏疏里說,現在大漢帝國表面上看好像很強大,國家統一了,也強盛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的內憂、外患,在很多地方,我們的措施、我們的方針不是那麼好,所以他感到很遺憾。賈誼說,有一件事情太令人遺憾了,我要為它痛哭,還有兩件事情我要為它們流淚,還有六件事情我要長長地嘆氣。他要痛哭的是什麼事呢?就是當時的漢王朝在全國各地封了很多諸侯王,這裡封一個王,那裡封一個王,當然都是劉邦的後代,漢代是不封異姓為王的。賈誼說這些諸侯王,地方上的王國,吳國啊,楚國啊,這些王太強大了,地方政權太強大,尾大不掉,中央政府就很難控制他們。這樣久而久之,國家就會分裂,一個統一的大漢帝國就要分裂了,他說這是心腹大患,我感到最為遺憾,所以要痛哭。他要流眼淚的是什麼事情呢?就是外患,主要指匈奴。當時匈奴對漢王朝形成很大的威脅,所以賈誼說這是嚴重的外患,我要為之流淚的。此外還有其他情況,都是目前還做得不夠好的,都是國家的憂患。然後他就提出具體的措施,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對策,才能解決諸侯王尾大不掉的情況,才能最後解除匈奴的威脅,從而達到大漢帝國的長治久安,他為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針、對策。

賈誼的奏疏呈上去以後,漢文帝非常重視,覺得賈誼真是個了不起的人才,所以漢文帝就委任賈誼來輔佐他的小兒子。漢文帝有一個最年幼的兒子,被封為梁懷王,漢文帝最喜歡這個兒子,就叫賈誼做他的太傅,來教他怎麼讀書、怎麼做人。可惜的是賈誼命運不好,賈誼做了梁懷王太傅以後,沒過幾年,梁懷王這個十幾歲的小孩,騎馬時一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摔死了。梁懷王死了,賈誼就覺得自己沒有盡到責任:皇上叫我做太傅來管這個梁懷王,現在他騎馬摔死了。賈誼覺得很傷心,就經常哭泣,三十三歲就死了。也就是說賈誼既沒有得到很高的官職,他提出的具體的方針政策還沒來得及實施,他的主張也沒來得及被朝廷所採納,他就死了。所以後人都認為賈誼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典型。

  這樣一個懷才不遇的典型歷史人物,唐代詩人當然要來詠他,杜甫就詠過賈誼。杜甫說:「賈生慟哭後,寥落無其人!」就是自從賈誼上疏痛哭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像他那樣關心國家的命運了。賈誼不是為了自己,他是為了國家而在那裡痛哭流涕,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了。大概在賈誼貶到長沙的九百五十年以後,中唐詩人劉長卿路過長沙,他去憑弔了賈誼的故居。賈誼曾經住在長沙,他的故居就在那裡。劉長卿就寫了一首非常好的詩,來悼念賈誼:「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這首詩是七言律詩,他說現在賈誼的故宅已經很荒涼了,裡面長滿荒草,詩人在夕陽斜照的時候走進了賈誼故宅,覺得這個地方很荒涼,很凄寂。他很同情賈誼,追問說:你這樣的一個人物,為什麼千里迢迢地被貶謫到這麼偏僻的地方來啊?這首詩里寫得最好的是五、六兩句,我就把這兩句給大家講一下,就是「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兩句。我們先看下一句。湘水就是湘江,劉長卿說湘江是無情的,大自然的東西當然沒有感情,它千古不變地浩浩蕩蕩地流著,你賈誼在湘江邊投文祭弔,它又怎麼會知道呢?劉長卿說的是什麼事情呢?這是說當年賈誼被貶到長沙,他路過湘江的時候寫了一篇賦,就是《吊屈原賦》,因為屈原是在汨羅江投江自殺的,汨羅江是湘江的支流,所以賈誼路過湘江時想起了古代的屈原。屈原忠於楚國,忠於楚懷王,但是被懷疑,被放逐,賈誼覺得自己跟他一樣,我也是忠於朝廷,我也向朝廷提了很多好的意見,但是反而受到迫害,受到貶謫,所以賈誼格外同情那位行吟澤畔的屈原,就寫了一篇賦,投進湘江里,來弔祭屈原。劉長卿就說,賈誼你雖然往湘江里投了一篇《吊屈原賦》,但是有誰知道呢?湘江是無情的啊!言下之意就是世上有誰會同情你呢?當然這也就是說,我是同情你的,但是同情你的人太少了。我們再來看上一句:「漢文有道恩猶薄」,「有道」就是有道之君,劉長卿的意思是說漢文帝這個皇帝不算是一個昏君,更不是暴君,他還算是一個有道之君,是一個比較好的皇帝。據史書記載,漢文帝這個皇帝曾做過不少較好的事情,他廢除了很多秦朝遺留下來的殘酷的法律,他還是一個很節儉的皇帝,為了要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就讓百姓少交一點租稅,減輕他們的負擔。天下蒼生已被秦朝的暴政和秦漢之際的戰爭折騰得奄奄一息了,只有實行輕徭薄賦才能讓整個國家恢復元氣,所以漢文帝下令免收全國田賦十二年,並親自帶頭實行節儉。有一次,漢文帝想在宮中建一個露台,一合計需要花費十戶中等人家的家產,他就下令不讓修了。只有在漢文帝的時代,皇宮裡才會有很多帳幔是用舊的布口袋拆掉以後縫在一起做成的,哪個皇宮裡會這樣寒磣啊?而且那可是大漢皇朝啊!但是劉長卿的詩里說,雖然你賈誼遇到了漢文帝這樣一個比較有道的皇帝,他給你的恩惠也不夠厚,他的恩惠太薄了。

  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是一位寬厚、節儉的仁義之君。賈誼雖然早年被貶,但是漢文帝四年之後就把他召回長安,並讓賈誼輔佐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可見漢文帝還是很欣賞賈誼的才華的。那麼,中唐詩人劉長卿為什麼會認為漢文帝待賈誼恩薄呢?

讓我們再看看另外一首唐詩,就能明白漢文帝的「恩猶薄」到底薄在什麼地方了。晚唐李商隱有一首詩也是詠賈誼的,詩的題目就叫做《賈生》,古人稱賈誼都不稱名,都稱「賈生」,賈生就是賈先生的意思,因為大家都很尊敬他。李商隱的這首《賈生》是怎麼說的呢?他說:「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詩意很清楚,我稍微講一講。宣室是漢代皇宮裡的正殿,漢代有一座宮叫未央宮,未央宮的正殿就是宣室,漢文帝把賈誼從長沙召回來以後,就在宣室接見他。他們在宣室里談話,漢文帝向賈誼請教一些問題,兩個人面對面地坐在地上,談啊談的,一直談到半夜。文帝聽得太入迷了,覺得賈誼講得太好了。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文帝坐在席子上,聽得入迷,就不知不覺地朝前移動,這叫做「前席」。因為朝前移動,靠賈誼近一點,就能聽得清楚一些。漢文帝一直聽到半夜還不疲倦,還在「前席」,可見他對賈誼多麼欽佩,多麼重視!所以李商隱的詩里一開頭就說了:「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賈誼的才華是無與倫比的!漢文帝把賈誼這個「逐臣」召回長安是做對了!但是李商隱又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他說可惜啊,漢文帝儘管聽到夜半,還朝前挪動,要仔細地向賈誼請教,可惜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啊!所謂的「虛前席」,就是說白白地朝前挪動了,白白地仔細聽講了,為什麼呢?第四句點明答案:「不問蒼生問鬼神。」賈誼最好的本領,最大的才能,當然是安邦定國,你漢文帝要向他請教的話,應該請教怎麼治理國家,怎麼把國家治理得更富強,讓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應該要關心蒼生百姓,可惜漢文帝沒有問這些內容!漢文帝接見賈生,一直談到半夜,他向賈誼請教什麼?請教的是鬼神的事情,請賈誼解釋鬼神是怎麼回事。鬼神的事賈誼當然也懂,所以就給漢文帝講解,一直講到半夜,但是這沒有發揮賈誼的長處,鬼神的事不是他最重要的學問。漢文帝作為一個君主,應該向賈誼請教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要是他詢問有關蒼生百姓的事情就好了!所以李商隱覺得非常可惜,這就是「漢文有道恩猶薄」的最關鍵的地方。儘管漢文帝可算是一個有道之君,他也沒有能夠真正重用賈誼,也沒有讓賈誼充分發揮他的才能,所以他對賈誼的恩惠還是薄的。換句話說,賈誼仍然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悲劇人物。

  由於賈誼的英年早逝和懷才不遇,他成為唐代詩人最喜歡吟詠的一個歷史人物。此外,還有另外一個歷史人物,在唐朝的詠史詩中也綻放異彩。她雖然只是一個弱女子,卻也使得許多的文人墨客為她詠嘆不已。那麼,她究竟是誰呢?

  除了賈誼,唐朝的詠史詩里還有另外一個歷史人物,也是詩人們發泄懷才不遇的牢騷的對象,此人也是西漢人,不過是一個女性,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大家肯定也不陌生,古代著名的美女,民間傳說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為什麼也是懷才不遇的類型呢?我們先把王昭君的故事簡單地講一下。古代的帝王要選美,王昭君是西漢元帝時期的人,她因為長得美,就被選進宮裡去了。但是選進宮裡以後,王昭君在漢宮裡過了幾年,都沒見著皇帝的面。當時的皇帝是漢元帝,王昭君一次都沒見過漢元帝,就此默默無聞地待在宮裡。幾年以後,有一個機會來了。有一次,南匈奴的首領,叫呼韓邪單于,那時候南匈奴跟漢朝比較友好,雙方沒有打仗,呼韓邪單于就到長安來朝見漢朝的皇帝。漢元帝為了籠絡匈奴,表示友好,就下令從宮廷里選五個美女送給他,嫁給他。這一選就選到王昭君了,也不是被動地選上的,王昭君是主動報名的,她在宮裡也見不到皇帝,一連幾年無聲無息,她心裡有怨氣:我這麼美貌,皇帝為什麼不召見我?所以她聽說匈奴呼韓邪單于來了,皇帝決定要送五個宮女給他,王昭君就主動報名,說我願意去。結果王昭君就被嫁給匈奴的單于了。臨走的時候,按照當時的外交禮節,皇帝要賜宴,漢元帝就設宴會招待呼韓邪一行,當眾把選中的五個宮女叫出來,交給他帶回去。王昭君一出場,不得了了,大家讀白居易的《長恨歌》,還記得描寫楊貴妃的一句話吧,叫做「六宮粉黛無顏色」,就是一個特別美貌的人一出現,宮中其他的美女頓時都沒有光彩了。王昭君一出現,整個漢宮都失去了光彩,因為她是宮中最美的人。漢元帝一看就呆住了,這樣出色的美人怎麼能送給匈奴,這個人是宮裡最美的一個啊!漢元帝很想反悔,這個美女是我自己要的啊,留在宮裡我可以立她為皇后啊,但是現在要送給匈奴了,名單已經公布了,人也已經出來了,沒法再追悔了。為了外交,漢元帝就讓王昭君走了。王昭君就這樣嫁給匈奴的呼韓邪單于,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死在匈奴了。

《漢書》也好,《後漢書》也好,都記載了王昭君遠嫁匈奴的事情,其他的書像《西京雜記》,還記載了一些細節。為什麼王昭君進宮幾年都沒有見到過皇帝呢?原來這個漢元帝是一個官僚主義的傢伙,他做皇帝,他要選美,宮裡有那麼多美女,他不是一個個地找來看,他只看畫像。漢元帝叫畫工給宮中的每個美女畫一幅像,他只管看畫像,看畫像上這個人美不美,那個人美不美。現在的年輕人找對象,都知道光看照片來判斷對方的容貌是不可靠的,一定要見到本人,看照片誰知道到底長得怎麼樣,畫像就更加不可靠了,畫像不是一種客觀的反映,它是畫家畫的,畫家畫的像也許會失真,畫得不很像真人。而且《西京雜記》里記得很清楚,因為漢元帝是看畫像來選美,所以那些畫工趁機撈錢:哪個宮女給我送錢,我就把她畫得美一點,你不給我送錢,我就把你畫得丑一點,這樣你就選不上。王昭君自認為是宮裡最美的,她天生麗質,覺得我不需要花這個冤枉錢,當然也許她家裡窮,沒有錢,所以她沒有給畫工送錢,結果畫工就把她畫得不太美,所以漢元帝看美人像時沒有注意過她,也就壓根沒見過她本人。這樣,一個漢宮裡美貌第一的女性就遠嫁到匈奴去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死在匈奴,葬在匈奴。

  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引起後人無窮無盡的同情和感嘆,李白為她寫過詩,杜甫也為她寫過詩。李白寫了一首詩,題目就叫做《王昭君》,他說:「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這是什麼意思呢?李白說,王昭君西嫁了,我們漢王朝的月亮一路跟隨著她,因為月亮是跟著人走的,月亮一直伴隨著王昭君到匈奴去了。王昭君走到玉門關以後,就到了天涯,玉門關外就不是漢朝的疆域了,是匈奴的地方了,一到那裡就再也不能回來了。「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月亮伴隨著王昭君西行,這個月亮到了明天又會回到東方,它還會從我們的東海升起來,又出現在漢國的上空。但是王昭君西嫁,卻是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昭君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回到祖國來。再下面兩句是:「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匈奴那邊有一座山叫燕支山,傳說燕支山上出產一種草叫燕支草,匈奴的婦女拿來化妝、美容的。所以漢武帝時代漢朝的軍隊把燕支山攻下來以後,匈奴就有一首民歌說:「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燕支山丟掉了,我們的婦女沒有化妝品了,臉上就沒有光彩了。李白的意思是說,燕支山啊,這座匈奴的山,一年四季都很寒冷,從來不會開花的。燕支山上有什麼花呢?只有雪花,天上飄下的雪花就是燕支山裡的花。王昭君嫁到那裡去了,她儘管美貌,但是不久就憔悴、衰老,最後死在那裡,死在黃沙滿天的異國他鄉,再也沒有回來。最後兩句特別值得注意,李白說:「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你生前沒有黃金送給畫工,所以畫工把你畫得丑一點,你就沒有機會受到皇帝的重視。你死後只留下一座青冢,使後人到這裡憑弔你,為你嘆息!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墓,在現在內蒙的呼和浩特市的南邊,傳說當地的草都是白顏色的,只有青冢上的草是青綠色的,所以叫做「青冢」,就是一座青色的墳墓。這是李白詠王昭君的詩。

  杜甫也寫了一首詩來憑弔王昭君。杜甫晚年來到夔州,在長江的三峽旁邊,那個地方有很多古迹,有很多歷史人物在那裡活動過,他就一連寫了五首詩來緬懷五個古人,我們看看他緬懷了哪幾個古人。第一個是庾信,這是南北朝最後的一個大文學家,也是成就最高的一個文學家。第二個是宋玉,是跟屈原同時代的,寫作楚辭的一個大作家。第四個是劉備,第五個是諸葛亮,這是古代的一對明君良相,堪稱英雄豪傑。五個古人中前面兩個是男性的大文學家,後面兩個是男性的英雄豪傑,唯獨第三個是王昭君,是一個女性,是一個不幸的弱女子。但是在杜甫心目中,他們五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們都是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人物,所以杜甫寫《詠懷古迹》五首,第三首專詠王昭君。那麼,杜甫的詩是怎麼寫的呢?杜甫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就是在三峽那一帶,兩岸都是崇山峻岭,從瞿塘峽到巫峽,再到西陵峽,兩岸的山從高到低,一路東奔,一直奔到西陵峽,奔到最後一座荊門山,荊門山再往東就到了江漢平原,就沒有高山了,所以杜甫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王昭君。王昭君本來就叫王昭君,後來到了晉代,因為晉文帝名叫司馬昭,古代皇帝的名字其他人是不能用的,一定要避諱,司馬昭叫昭,王昭君就不能再叫昭,晉朝人就把她改稱為「王明君」,「昭」字跟「明」字的意義差不多,都是光明的意思。改成王明君以後,就有人管她叫「明妃」,實際上都不是她原來的名字。她原來名叫王嬙,字昭君。杜甫說在崇山峻岭東奔的途中有一個小小的村莊,這個村莊就是生長王昭君的地方。王昭君生在此,長在此,後來它的地名就叫做「昭君村」。昭君村現在在湖北的秭歸縣,那裡有一條很美麗的河叫香溪,香溪從神農架發源,一直流進長江,昭君村就在香溪邊上,在整個三峽的中段,它的西邊有瞿塘峽與巫峽,它的東邊有西陵峽,這樣一個山勢雄偉的地方有一個小村莊,就是昭君村。杜甫的這兩句詩很有意思,引起後人很多的討論。

明朝有一個人叫胡震亨,他說這首詩的頭起得不好,就是杜甫的這兩句詩寫得不好。為什麼不好呢?胡震亨說,杜詩寫了崇山峻岭一路飛奔,向東而去,氣勢非常雄偉。這樣雄偉的氣勢,應該說這裡誕生了某一個英雄人物才對,可是現在卻誕生了一個王昭君,一個弱女子,這兩者不相稱(胡震亨《杜詩通》:「『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但是一個叫吳瞻泰的清朝人不同意胡震亨的意見,吳瞻泰說,不,杜詩的這個頭起得非常好,杜甫就是說山川的氣勢非常雄偉,昭君出塞圖(清?倪田繪)然後鍾靈毓秀,也就是山川的精華都凝聚在一個地點。這麼雄偉的山嶺一路東奔,在中途有一個小小的村莊,這個村莊產生了王昭君這麼一個人物。他說杜甫這兩句詩可用八個字來評價:「窈窕紅顏,驚天動地。」(吳瞻泰《杜詩提要》)這個小村莊里產生了一個很柔弱的女性,一個美麗的女子,但是她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人物!吳瞻泰的解讀是符合杜甫的原意的,因為在杜甫心目中,王昭君就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當然,從客觀效果來說,王昭君遠嫁匈奴,促成了南匈奴和漢朝之間更加和平、更加友好。王昭君嫁去以後,接連四十年間雙方沒有發生戰爭,這是件好事。但是從主觀上來說,對於王昭君個人來說,這畢竟是她的人生悲劇。她的絕代美貌在漢宮裡一點都沒有受到重視,她連皇帝的面都沒有見過,後來遠嫁匈奴,從此生活在那裡,死在他鄉,葬在異國,終身再也沒能回到家鄉,沒能回到祖國,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大悲劇。所以杜甫對王昭君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他最後說:「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琵琶曲里有一支曲叫《昭君怨》,就是表達了昭君心中的怨恨心情,所以杜甫對她表示深深的同情。

  杜甫的這首詩,清代的金聖嘆評論說,這是寫的什麼?這就是為千古的懷才不遇的人抒發濃重的牢騷!那麼,王昭君並不是一個才子,她不是一個男性,她只是一個美女,她並沒有表現出有過人的才華,為什麼她的遭遇跟懷才不遇是同樣的主題呢?原來在封建社會裡,男性以才能而見重於社會,女性卻只能以容貌見重於社會,因為古代的女性不參加社會活動,沒有做事業的可能性,所以在封建社會裡,女性有美貌而不被重視,跟男性的懷才不遇,兩者的意義是一樣的,都是人生的一大悲劇。在唐代的詠史詩中,懷才不遇這個主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把詠賈誼的那些詩看做這個主題的男性版本,而詠王昭君的那些詩就是這個主題的女性版本。一個詠男性,一個詠女性,一個詠懷才不遇,一個詠懷貌不遇,但是兩者的悲劇性質,以及它們引起後人的感慨,都是一樣的。封建社會裡有一句話叫「郎才女貌」,就是說男的要看才,女的要看貌。賈誼有天下第一的才華卻不被重視,王昭君有天下第一的美貌卻不被重視,兩者的悲劇性質是一樣的。當唐代詩人來詠史的時候,當唐代的詩人自己懷才不遇,從而同情古人的懷才不遇,當他們帶著這種價值觀來選擇歷史人物當做吟詠對象的時候,那麼男性的賈誼和女性的王昭君,就成為他們的首選人物,所以在唐代的詠史詩中詠得最多、詠得最好的,就是賈誼和王昭君這兩個歷史人物。

  懷才不遇並不僅僅是詩人個人的問題,它實際上也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悲劇。有才能的人物不能人盡其才,當然是國家和社會的巨大損失。同樣,由於他們不能人盡其才,國家與社會就不能建設得更好,這當然也是每一個普通百姓的巨大損失。正因為如此,唐詩中吟詠賈誼和王昭君的詩,不但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真實情感,而且也引起了廣大讀者的普遍的同情和共鳴。直到今天,我們再來讀這些詩的時候,仍然覺得詩里包含的價值判斷跟我們是一致的,我們讀了以後也會同情他們。當然,我們更希望這些唐詩成為我們的歷史借鑒,讓我們的社會裡不再發生賈誼和王昭君式的悲劇,因為社會的公正畢竟是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追求。

推薦閱讀:

奔波爾霸和霸波爾奔相約去搶銀行
《今天我是一朵雲》/祁連山
現代詩歌派別「九葉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TAG:詩歌 | 筆記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