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的信念》 網路連載第二十八課:以佛陀為榜樣

  隨喜功德,首先是對三世諸佛的一切善行和功德表示隨喜。佛陀德行圓滿,在弟子心中有著至高的地位。對他們的功德,我們更容易心生隨喜,故普賢菩薩教導我們從這裡開始修習。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我們所隨喜的,不是一尊佛、兩尊佛,而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對他們所做的一切善行,及初發心以來成就的所有功德,我們都由衷歡喜。諸佛如來之所以能成就佛果,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從初發心開始,不惜生命地修習福德、智慧資糧,逐漸積累而來。

  佛教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也就是說,釋迦並非生來就具有佛的身份,彌勒亦非無緣無故就被尊為菩薩。佛祖釋迦牟尼原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名喬達摩·悉達多。其父為迦毗羅衛國的凈飯王,其母為摩耶夫人。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路過蘭毗尼園時,手扶無憂樹枝,從右肋生下太子。長大後,太子迎娶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並有了一個名為羅睺羅的可愛孩子。後來,太子有感於生老病死的痛苦,決心探索生命真諦,於是拋家別子,捨棄王宮生活,出家成為沙門。據史籍記載,悉達多太子曾四方行腳,遍訪當時印度著名的宗教師。後在叢林苦修,日食一麻一麥,致使身形消瘦,有如枯木。以至有次在尼連禪河沐浴時,虛弱得連上岸的力氣都沒有。但是,歷時六年的苦修並未使他證悟真理。

  最後,他來到尼連禪河畔的菩提樹下,鋪上一束柔軟的吉祥草,結跏趺坐,並立下「不成正覺,不起此座」的大誓願,進入甚深禪定中。經過七日七夜的禪修,終於明心見性,證得無上正覺。覺悟後的太子,被人尊為「佛陀」,意為「覺者」;又被尊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者。佛陀以其出家、修行、證悟的經歷告訴我們,諸佛並不是天生的,也是由人修行而成。這就是佛陀在《阿含經》中所說的「我今亦是人數」。每一位佛弟子只要精進不懈地如法修行,同樣能像佛陀那樣圓成菩提。禪宗有這樣一個公案,學人問祖師:「什麼是佛?」師答:「你就是佛!」我們敢於承認自己是佛嗎?如果不相信自己能成佛,沒有這份承擔的勇氣,就遠離佛道了。《大般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就是說,人人都有成佛的潛能,都有成佛的資格。這是我們作為學佛者應有的認知。

  「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佛陀最初發心修行,就是為了成就一切智。一切智,此處指圓滿的智慧。佛教所說的智慧,並非聰明才智,而是斷除煩惱、透徹生命真相的智慧,又名般若智。佛陀,就是證得圓滿般若智的覺悟者。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這一智慧是從「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而來。若想成佛,亦須精進修福修慧。佛教中,又稱佛陀為兩足尊,就是代表智慧、福德的圓滿成就。

  福德,是修行的重要助緣,也是處世的必要條件。如家庭和睦、事業有成、兒女孝順、健康長壽等,都是福德的具體表現。相對佛陀來說,任何人的福報都是有限的,沒有完滿無缺、歷久不衰的福報。社會上,不少人雖然有錢,卻只知享樂,不明修福之道。不知福報是有限的,就像銀行存款那樣,一味提取卻不再儲蓄,遲早會一無所有。若將福報提前支取後,雖壽限未到,也會福盡而死。所以,我們不僅要惜福,更要重視修福。

  在這方面,佛陀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佛陀雖已福德圓滿,仍隨時積資培福。翻開經典,相關記載比比皆是。地上髒了,佛陀會親自去掃地。看到老比丘無法穿針縫衣,佛陀就親自幫他穿針並告訴弟子們:「我之所以能成佛,正是無始以來積資培福。現在雖已成就,還當繼續修福。」佛陀這樣的聖者尚不忘修福,我們這些凡夫,更要向佛學習,廣種福田,勤修善根。

  「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佛陀的成就,並非一生圓滿,而是歷經「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難行能行,難捨能舍,包括自己最為寶貴的頭目手足,也在所不惜。經典中,也記載了許多佛陀在因地修菩薩行的事迹。

  有一生,佛陀身為薩埵那太子,曾於雪天來到山中,見到母子四隻餓虎,因為大雪已多日沒找到獵物。小虎嗷嗷待哺,眼看就快餓死。太子心生憐憫,為救活幾隻小虎,捨身跳下山崖,將自身血肉作為布施。有一生,佛陀身為國王,天人為考驗他行菩薩道的決心,變做老鷹追捕小鳥。鳥兒飛入王宮,躲進國王衣袖內。老鷹追蹤而至,請求道:「我餓了,小鳥是我的食物,請把它還來。」國王說:「它來此是為了尋求保護,我不能放它送死。」老鷹說:「您既然慈悲,也應慈悲飢餓的我,若能在你身上割一塊相當於小鳥重量的肉,鳥兒自可免死。」國王毫不猶豫地割肉喂鷹,換得小鳥性命。還有一生,佛陀身為仙人,常在雪山修行。有位天人現羅剎相前來,宣稱自己曾聽聞佛法。仙人向他求教,羅剎卻提出:「說法可以,但須以身體作為供養。」仙人求道心切,在聽聞羅剎所說半偈後,毅然捨身。

  佛陀在因地的漫長修行過程中,這種舍己為他、捨身為法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他看到,無始以來,自己不知經過多少生死輪轉。如果不能徹見真理,利益人天,這種生命多一生、少一生並無什麼分別。所以,為了尋求真理,為自己和眾生的究竟解脫,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菩薩道的修行,主要是依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文音譯,意為到彼岸,就是六種幫助我們度過生死苦海、抵達成佛彼岸的途徑,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在因地堅持不懈地修習六度,故能證得種種成就。菩薩智地,是修行經過的十個階段,分別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無上菩提,即至高無上的覺悟,也是佛果的成就。

  「及般涅槃,分布舍利。」佛陀圓滿無上菩提之後,說法度眾,待化緣已畢,將色身火化後留下的舍利分布各地,使未能值遇佛世的眾生因見舍利而種下善根。舍利,是成就者荼毗後留下的遺骨,質地堅硬,色彩各異,有紅綠黃白幾種顏色。北京的佛牙塔就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留下的牙齒舍利;而陝西的法門寺更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對於身處末法時代的我們來說,雖然無緣親見佛陀,但能禮拜他老人家的舍利,如同面見佛陀一般;供養他老人家的舍利,亦如供養佛陀一般。

  「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對於上述種種功德,對於佛陀所修一切善法,我們都由衷地歡喜讚歎。以佛陀為榜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溫馨提示】:回復相應數字即可查看相關內容!


《201》查看:每日供養,積累功德


《202》查看:般若心經 漢譯逐字詳解


《203》查看:金剛經 全文及白話釋義


《204》查看:地藏菩薩本願經


《205》查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206》查看:綠度母菩薩(精美組圖)


《207》查看: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

點擊「閱讀原文」推薦優秀佛學平台!

推薦閱讀:

《天水好人 百姓榜樣》賣血救婆婆的秦安好媳婦 劉芳香
星巴克——早就把工廠搬到店鋪的零售榜樣
榜樣的力量| 行走的正能量——皖南品質管理員黃珊珊
為了給孩子一個好榜樣,你敢對別人的不道德行為說「不」嗎?
真正鮮活榜樣的力量

TAG:信念 | 學佛 | 佛陀 | 榜樣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