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遠:太極拳心經---從一則謎語所想到的太極拳境界

王志遠:太極拳心經---從一則謎語所想到的太極拳境界

(2011-01-03 04:59:55)

轉載

標籤:

文化

分類: 太極拳

    我的家鄉寧波慈谿(慈城)流傳著這樣一則打寺廟用品的謎語:一念不起(一作「一貌堂堂」),二目無光(一作「兩眼無光」),三餐不食(一作「三餐不進」),四肢無力(一作「四 體不勤」),五管不用(一作「五毛不齊」,又作「五穀不分」),六神無主(一作「六親無靠」),七竅不通(一作「七竅無通」),八方通融(一作「八面威 風」),九九(久久)成非(一作「九九歸原」),十足神通(一作「實在無用」)。鄉賢,將「額菲爾士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的我國著名地理學家, 王鞠侯先生[王鞠侯(1902-1951),名勤堉。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出版總署根據王鞠侯深入研究後所撰寫的《大小高低》一文,發出聯合通報,正式把「額菲爾士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曾把這一則謎語收錄於其著作的《寧波謎語》中,1929年12月作為廣州中山大學民俗叢書第20輯 印行。該謎語的謎底是「神像」。然而細細想來,該謎底實在也是「數十年來練太級,日間揮運夜間思,去盡剛硬留鬆柔,勁到熟時是生時(附註:太極拳由著熟而 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至此神明之境界,則太極拳陰陽變化,莫測端倪,不可思議,斯「生」之謂,而非生疏生澀之生也。)」歷盡辛苦,終躋渾然,「自見道之大端」時的狀態,也是太極拳修鍊者,一志凝神,一意沖和;洗心滌慮,平心靜氣,消息盈虛,包裹混沌;陰陽會通,攝末歸本;形顯神守,虛靜歸定;精氣 盈滿於內,形骸渾圓於外;外忘於身,內忘於心;妙至身心俱忘,天人合一,心靈回到精神的故鄉時的境界。也是太極修鍊的十全心經。

 

    一念不起。就是「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掃靜無塵。」澄神靜慮,收心離境,外想不入,內想不出,終日混沌,入於虛合於道也。

    太極拳藝術,乃是虛靜之心的必然結果。其鼓之舞之,惟「性心與意靜」,用心不雜,方為入神要路,此即所謂「修性」「煉心」。 凝神深皈寂天而不外散越,心不牽世昧煉去俗心以復其本心。使心不為外物所撓,不為人事所遷,不為物慾所蔽,不為外境所移,不為外魔所惑。存中道之想,絕諾念之紛,收拾得此心情,潔潔凈凈,以澄明愚昧之心,糾正偏頗之心,收斂雲遊之心,靜謐浮動之心,安定攀緣之心,清除蒙蔽,了得其心,純正本心,見性覺悟,靈府杳冥。概而言之,無非是清虛靜定四字。心懷無垢為清,心中無物為虛,念頭不起為靜,內心不亂為定。清為清其心源,虛為虛其心齋,靜為靜其氣海,定為定其內心。心源清,則「心澄於無何有之鄉」,於紅塵大冶之所在,堅定我道心清幽之致遠,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才能情定生慧,慧通而深達;心齋虛,則虛曠為懷,明通公溥,方可容納萬物;氣海靜,則身心融會於杳冥之中,就會精全命固;內心定,則外息諸緣,內心無惴,心難已出,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就能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清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無內外,無將迎。

    心乃一身之主宰,賢哲有論:天地間人為萬物之靈,而心又為人之靈。心能清虛靜定,一念不起,則能以靜制動,以清制濁,專心致一以守吾真而有真宰。就能內於天性有利,外與仁義相合,依事理而行,將潛意識中的心靈創傷和隱藏在潛意識中的不正不良之心疵清除。此即所謂「喪我」或「忘我」。我者,己也,私也。太極之所以不能成就神明,豁然貫通者,皆因私有己為我也。一有己我,私心滿懷,則真心蒙塵,元神蔽塞,命有身累,性受心役,以至不能至命盡性。故太極須克己無私以喪我亡我也。「喪我」的深度越深,「忘我」的程度愈甚,則心境愈澄明,觀念愈高尚。若能一念不起,忘物以養心,忘情以養性,忘境以養神,忘色以養精,忘欲以養形,忘形以養氣,忘我以養虛,忘世以養道,無所不忘,萬境皆空,心法雙泯,物我皆遺,則身心虛無;虛以任天,心游物外,定靜深行,直入無為。「無為則心自安,恬簡日就,塵累日薄,跡彌遠俗,心彌近道,至神至聖。」從而消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及與慾望相勾連的知解,打開了個人生命的屏蔽,因以得與天地萬物的生命融為一體,天人合一而超越自我。使心靈擺脫世俗的物慾、私利、勢利及實用的桎梏,而獲得「胸中脫去塵濁」的精神自由。即進入內心世界的自由,使身心的潛力得以開發和突破,心靈得以釋放(此即所謂內丹的修鍊)。從而心光透脫、靈慧如炬,拳法垂象而無為,法法無法而神妙,使太極拳術達至陰陽莫測,如幻如影的至高境界。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用拳在心,雜念頓匿,邪念杳無,便能凈化身心,方寸不亂而湛然洞澈。這是因為心不外受而虛,心不外逐而安,心不外馳而靜,心能執靜,道將自定。定則虛靈,虛靈寂照,神明朗然,明性見心。明性則公,見心則平,公者平,平者中,中者正。至公至平者,天道之原性;至平至中者,人道之至理;至中至正者,拳道之訣竅。所以修鍊太極拳道之人,惟從心上用功,一念不起,公之以德性,平之以浩然氣,中之以心神,正之以身心,維修真正的自我,凈化人心,修持形神,完善人格,健全心理,實踐功夫,「修持真無以養太和」,形成完整的人。如此便可見性覺悟,早得功境覺受。此即謂之「修真」,「修真就是要修『窮 理之真』、『盡性之真』、『至命之真』。先窮性命之理,後了性命之功,性命俱了,渾然天理而後見本來面目。」「修真乃登頂行聖步霄之舉」。「真」者,心境澄明,心中無物,念頭不起,去掉遮蔽之真心也。以真心對拳道,放曠隨緣,時時保持中和恬淡的心神,恬淡養神以安於內,清虛棲心而不誘於外,正是這種本心清凈,恬淡虛無的心境,能夠使太極修鍊者做到漸修的持之以恆,並在這「無念為宗」的漸修中淡化諸欲,脫去塵濁,修正人心,以心返本,神入無我,達到靜省頓悟。悟者何?神以傳之,拳與道合耳。拳與道合,則天心月圓,閑雲出岫,恬澹蒼茫,凝然平淡,平淡之中的絢麗,從容油然而生,從大處從容而來,從大處從容而去。太極拳的從容,是沿路纏綿運無慌,疾遲圓轉意自深。如果有一天你練拳時,「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能一念不起而自得於善,從容閑暇而自中乎道,則豁然貫通而合於拳道了。自此,煜煜心光回自然,綿綿踵息浩無聲,渾融的勁內感通靈,深沉的意返樸歸真,功夫自然而修,功力自然而長,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則武殆有天授,意氣感發,隨心應拳,揮灑一片天機。

 

    二目無光。此太極拳眼光之「迴光返照」也。

    眼為七竅之一,光明視見。納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細,悉雲霄之高,盡清泉之深,皆光明之所及也。故眼為見性,能察萬物,現心靈之性,有不可思議之妙。故修鍊太極不可不注意眼法。

    由於太極拳是儲蓄而不是消耗,是積累收入而不是無妄支出的拳學,行拳走架要求神定自若,守中氣,絕雜念,蓄眼神,凝耳韻,也就是精神內斂。所以練拳行功須以養性定心,聚氣斂神為主。若心不安,則性擾之;氣不聚,則神散之。心性不相銜,則四體百骸無不盡亂;神氣不相接,則千經百脈莫不盡閉,雖依勢作法而法無效焉。這正是內家與外家的根本區別之處。所以太極拳行功時絕不強行聚神於目,無端的、強制的雙目圓瞪、炯炯有神、威光爍爍、精光四射,只能傷神、耗血、勞肝,於養神、養氣、養生不利。所以太極拳主張慎守而內,周閉而外,內以安心,外以安目,純白天性,抱神以靜,目勿虎視而常微內含,常內七而外三,七內藏以頤養神氣,矯養氣質使不俗,三以外用,餘光所及能顧盼左右前後已足矣,莫使有多餘之耗損。吳筠《心目論》亦曰:「人之所生者神,所託者形」又曰:「動神者心,亂心者目,失真離本,莫甚於茲。」故太極拳運使有「抑之於眼以留目,含其光明使歸於心」的以眼制心的行功心法。即「迴光返照」定(靜)心法。「回光返 照」又名「內照返觀」,或稱「觀自在」。光即目光,含光默默,斂光向內,即是回光。絕諾念之紛,存中道之想,漸至入靜,是名曰守;一志凝神,專主於敬,洗心滌慮,平心靜氣,以神守中,謂之返照。《呂祖師先天虛無太一金華宗旨》曰:「故回光,即所以煉魂,即所以得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斷識。古人出世法,煉盡陰滓以返純乾,不過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陰制魄之訣也,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也。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神火發生,意土凝定,而聖胎可結也。」太極之聖胎即「專氣致柔能嬰兒」之嬰兒。功至此境界,本心清靜,氣質已變,質變同神,煉神入微,天心同啟(天心從幽冥之中開啟),天目已開,肉眼內視,神光內瑩,自然「二目無光」。此無光指在外,而內晶瑩也。所以太極功高之人,由於徜徉於中和之道的人生境界之中,所以大多會古通今,書劍襟懷,儒雅清秀,清雄絕俗,鼓翮清塵,風駟雲軒,銳氣內斂,剛猛盡收,似有仙風道骨;眉目間絕無凶暴遊離浮露之相,目光決不威猛獰厲,而是天性純白,「方瞳正碧」(神仙家傳說,有仙風道骨之人,雙瞳成方,目光清澈,碧光隱隱),柔靜澄明,「一點靈光吊在眉」,隱隱若有紅光,神光內瑩,猶如明月清潭。

 

    三餐不食。此系資熏日久,太極功深,變質同神,練神入微,與道冥一,能辟穀食氣之謂也。

    人體是物質的活人,也就決定了活性質體代謝和衰老的兩面性。人體所需要的經五穀等「凡食」即「陰食」所得到的物質不斷補充,就意味著物質的不斷代謝與功能的不斷老化。從而走上生、長、老、病、死的人生髮展之必然規律,即人道。太極拳修鍊者希望通過用意不用力,以鬆柔為體,柔圓為用,「專氣致柔」,使自身整個身心與宇宙融為一體的「天人合一」的太極拳修鍊方式,逆其人道,回過頭來往初生的方向逆轉,使之返樸歸真,成就《老子》所謂「能嬰兒」的境界。這種逆修的方式似乎是一種理想的設定,然卻是「順應天道」的大道。並由此引申了一整套太極拳論與修為。依憑著順應天道逆其人道的太極修為,逐步走上由節能、儲能,以至最終能「食氣」(陽食)、「辟穀」,不需補充「凡食」,即「三餐不食」而就「仙食」的境地。

    太極拳雖為動架,然其主旨卻在於寧定松靜自然,以虛為本,以靜為體。心體虛靜不昧,其用鑒照不遺。使太極拳修鍊者在松靜穩勻緩合連,不用後天拙力的太極動律中,屈伸開合,舒展全體,開啟經絡,暢通血脈,心意率行,氣血流注,日日貫輸,進行用意不用力的鍛煉。所謂用意不用力,是基於太極拳純以神行,不尚力氣,全身意思,皆用精神,行功練拳,皆心意率行,意識領先,能不用力,盡量不用力;能少用力,盡量少用力;用力而去掉多餘的力。力有度,意無盡,無過不及,向不丟不頂中討消息,於不即不離中求玄妙,時時處處用力恰到好處。這個「恰到好處」的力,就是經太極心法歷煉後的,寓陰陽、剛柔、虛實變化屬性的力,即其性中庸,其能中和的太極勁。正如孫祿堂所說,「所以用勁者,非用後天之拙力,皆是規矩中用力耳。」陳鑫曰:「拳者,權也,所以權物而知輕重也。」而拳可權者在於勁力,太極拳之高明就在於權衡中掌握「火候」,控制「分寸」,勁力之大小、剛柔、虛實、動靜、開合之變化,皆把握得厘毫不差,恰到好處。「用意 不用力」「規矩中用力」「恰到好處」都充分說明太極拳是節能的拳術。

    太極拳之運動,直接以太極圖及其學識為指導,性本渾圓,圓融為妙,大乘大圓成,小乘小圓成。圓是太極拳運動的最佳方式和體能與心智諧和的最佳境界。圓是太極拳的精華所在,心靈神韻,勁力精氣,及外在運動的姿態和形式,極小的轉關,內外不見的摺疊,心意的帥率,勁力的潛行,真氣的鼓盪,無不體現圓(包括弧形曲線)的意味;出入運行,無論內外、上下、左右、陰陽貫串,環連環錯,環起環落,環內環外,連環套繞,曲曲相通,如環無端,在圓的範圍內包含無數的走與黏的變化,處處都是太極圖的形象化;所以太極拳用一個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圓」將其概括。圓之所以在太極拳方面的重要,無外乎圓是最柔潤而靈活;它沒有稜角,無凹凸,無缺陷,無阻滯,無遲澀,無斷續;它在顯示其強勁的勢的一面的同時,為太極拳「全身意思皆用精神,用意不用力。」及節能儲能,提供了最好的運動模式和保證。所以圓是太極拳運動的內涵和靈魂。

    太極拳崇尚無為,以松靜為體,柔圓為用,以有形之外形,以有為之動作,而返無為之內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脈脈相因,式式相應,勢勢相承,輕柔緩勻,渾元無間,於靜綿幽微中去體驗、去激動內氣,以內動導外動,以修為無為自然之境界;一切自然而然,無為而為。要求修鍊者在無為無不為的進取思想指導下,既向外部世界大宇宙求知,研其生長發展,變化消亡,宏觀微觀之物理。又向人類自我內部世界小宇宙探索,窮其陰陽轉化,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復返嬰兒,參贊天地之化育。成就練養結合,內外雙修,神氣合一,感而遂通,天人合一之養煉之道。由此可見,學習太極拳,是一個改造弱化後天,脫胎換骨,化力換勁,煉勁積精,開發強化先天,虛空心靈,澄心自濾,美化身心,回掘潛能,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人體,調整自我,達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與道大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神附於形,相戀於氣,使神有所依而凝,氣有所歸而聚。久久凝鍊,神氣相抱,如是則神因氣的吸引而不外馳,氣因神的主宰而不外逸,從而清虛靜定,內修醇厚,道有深力,徐易形神,而調得神形永固。及此時,作為小宇宙的人,能與天地信息溝通,直接吸收宇宙能量。能量聚積到一定水平,則「腹心松凈氣騰然」,自然而然地實現人體的自然凈化,浩然之氣充沛,則精足神旺不思食,自能辟穀食氣,以至最終能三餐不食,成為「俯仰百世,奄忽萬里」的神仙。莊子在《逍遙遊》中描述的仙人,就是「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 這是屬於調整自身機能的真氣煉升過程。然而據神仙家和養生家研究,所謂辟穀是古代修鍊者認為某一修鍊過程中應少食或不食糧食,而以意念配合呼吸來維持生活,當這一過程完成,修鍊的功力就可達到較高的層次,而非永久不食。所謂不食也僅指間斷不食稻(米)、禾(粟)、稷(高粱)、麥、菽(豆)五穀等主食,而亦須隨時補充茯苓、黃精、大棗、胡麻、靈芝之類仙食。正如《孫不二元君法語·辟穀》曰:「既得餐靈氣,清冷肺腑奇。忘神無相著,合極有空離。朝食尋山芋,昏飢采澤芝。若將煙火混,體不履瑤池。」如果認為不食五穀就可以祛病強身,開發智能,挖掘潛能,提高功夫,而一味追求,或潛意識誘導強行「辟穀」,則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不可不慎。

 

四肢無力。太極拳蛇手貓步,四肢松舒,酥軟如綿,空空靈靈,渾雄如醉,以柔用事,毫不託力,謂之無力。

太極拳發老子道德之意,法無為自然之德,暢自然柔弱之用,在鬆柔順舒,不用後天拙力的太極動式中,逐漸感知動式中的靜力,復從靜力中覺知內勁,再由勁路而得悟內運之氣脈,而進入意念力的全面運用。一旦豁然貫通,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則其念力強盛,靈力大振,意之所至,氣即至也,意到氣到,氣到勁至,「心想事成」,何須霸氣乖戾、依賴拙勁拙力,自然「四肢無力」。此即太極拳之所謂「高手不動手,動手非高手。」動手者,動手動腳也,用拙力也。然雖無力而柔弱,柔弱之施於纏綿旋繞,先天之勁力所以滋生;柔弱之施於依隨松長,後天之技巧所以契神。決遠者原須柔弱之松長為要妙之技,破近者當憑柔弱之旋繞而作環化之資。知纏綿而進取,知依隨而退守,繾綣卷舒,旋繞環化,皆成自然,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極柔軟而然後極堅剛,無堅不摧。

太極拳之所以崇尚收斂凝聚,之所以歸於柔弱之教,正是本於「柔弱者生之徒,剛強者死之徒」之宇宙自然規律。宇宙之自然規律雖謂,剛強者死之徒,然未嘗禁止人由剛強而返柔弱。宇宙自然之規律雖謂,萬物之功能發用放散之極將不復存在,亦未嘗禁止萬物處處以收斂凝聚為事,抱其陰而負其陽,知其雄而守其雌。所以「四肢無力」之意義大矣。又豈止「四肢無力」,太極拳乃「懦弱謙下為本」之道。四體百骸,身心內外皆當求柔弱以免於剛強,性心常體太和,知其雄而守其雌,而達其長生久視之道。

 

五管不用此處之五管者,「心」、眼、耳、鼻、口也。

「心」是生理、精神合一的代名詞,儒曰靈台,道曰靈關,釋曰靈山,三教同一法門,總不外靈明一竅。「心」、眼、耳、鼻、口對應之臟腑分別為心、肝、腎、脾、膽。心之神發於目,則謂之視;腎之精發於耳,則謂之聽;脾之魂發於鼻,則謂之嗅;膽之魄發於口,則謂之言。五管是人體的物質性感觀,是適應物質世界交流的,人類的感知學識往往來自五管。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說,人的失誤就在於低水平的感知器官,耳目等五管對人的制約束縛和封閉。從而使感覺水平局限停留在這種只知有物,不知有氣的愚昧狀態。只知用「心」去求靜,一有用心,則「君心正鬧著」,早已不靜了。只知用眼去觀察,見真是真,見假是假,則真假難辨。只知用耳去察聽,聽是皆是,聽非皆非,則是非難分。只知用鼻去嗅聞,聞香是香,聞臭是臭,則香臭難分。只知用口去說道,說道是道,說理是理,則道理難明。緣因其所知,所能、所有皆是實相,則心必為見色聞聲的實相所動而牽將去,若一向去則心便壞了。諸事緣於心,心一亂,甚麼都亂。方寸既亂,自然做不到一塵不染,萬境皆空,心法雙泯,物我兩忘,則不能修身以正其心。所以太極拳練拳行功要求含其光明,凝其耳韻,勻其鼻息,緘其口氣,逸其身勞,鎖其意馳,一意冥心,靜想中處,抱元守一,漸至泊然不動,精神附於守而不外馳氣,維蘊於中而不旁溢。以求魂在肝而不從眼漏,魄在肺而不從鼻漏,神在心而不從口漏,精在腎而不從耳漏,意在脾而不從四肢孔竅(湧泉、勞宮)漏。直至真續力久,日月已足,效驗既形,然後引達,以至於無漏。此即《老子》所謂:「塞其兌,閉其戶,終身不勤。」亦即「五管不用」。太極拳採用內感、內想、內視、內聽、內息的五內心法,進行內部環境的凈化、平衡、改造和鍛煉,為的是讓五管漸漸少外用,以至不外用。眼不視(視而不見)而魂在肝,耳不聞(聽而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經過多年的煉養升華,一旦用不著耳目等器官,就開啟了大道之門,超五管的功能,超五管的全息感知,超級的「天人感應」現象就出來了。此即所謂「閉住五管天地通」。通則靈,「靈」這一先天的自然之能,包含了靈通、靈察、靈知等靈感和機靈。正是這超越了五管感知的靈感靈應,體證了太極拳「真空化妙有」的靈機妙用,應驗了太極拳「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靈應之能。此皆「五管不用」虛靈不昧之精神象徵。

 

六神無主神的含義,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是具有多種意義的。這裡的神是指人的機能活動和功能狀態。而不是人們通常所指的「人格神」或造化主。

道家認為人之五臟、六腑、骨骸都有神。這裡的「六神」是心神、肺神、肝神、腎神、脾神、膽神。心神名丹元,字守靈,主理血脈,調和榮衛,調適寒熱,其華在面,開竅於舌。肺神名皓華,字虛成,主皮毛,主氣之敷布,肅降和通調水道,其華在毛,開竅於鼻。肝神名龍煙,字含明,主筋膜,主榮衛,主司疏泄,降濁升清,調和陰陽,其華在爪,開竅於目。腎神名玄冥,字育嬰,主骨主髓,主藏納臟腑津液,為津液之源,補益腦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後陰。脾神名常在,字魂停,主肌肉、四肢,主司水谷的運化和津液的傳輸。其華在唇四白,開竅於口。膽神名龍曜,字威明,主諸氣力,主決斷,受納六腑之精汁,其華在面。所謂「華」 者,《東坡全集·大還丹》解釋說:「凡作而有聲,發而為光,流而為味,蓄而為力,浮而為色,沉而為膏者,皆其華也。」

太凡拳家均主張 「六神有主」,此有主是指六神各守其職。然而不得承傳的太極拳家總是不適當的強調「六神有主」,認為只有五臟六腑的強勁,才能功臻上乘。從而一味的強化後天,陷入了「妄動」有為的苦練,忽略甚至忘了弱化後天,強化先天而無為的「靜修」,違背了太極拳「專氣致柔能嬰兒」唯一正確的修鍊之道。須知「六神有主」,從而使和「六神」與之對應的識神(六識),各自為政,獨霸一方,不遵朝綱,不尊朝令。就會象勢力強大的諸侯和專橫拔扈的軍閥,欺負勢單力薄的君子「元神」(附註:所謂識神,是思慮之神,是人認識事物的能力,具有後天推理、判斷的常意識,與元神相對。所謂元神即先天遺傳的無意識,一種凈而不染、極清醒而無思維的精神狀態)。長此以往,就會朝政傾頹,君臣易位,而乾坤顛倒,天下大亂。太極修鍊也就無法「抱元守一」。一者,道之根,德之蒂,氣之始,勁之宗,命之所系,眾心之主也;與太無合體,與大道同心,與自然同性,太極也。太極一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一,勁一之妙,自頂至足,內之臟腑,筋骨膜絡;外之肌膚,四肢百骸;內外相聯,前後相需,破之不開,撞之不散。上下相隨,陰陽相連,一以貫之,其斯之謂。而其為也,一心一意,當時而靜,靜無不靜,寂然湛然,表裡上下,全無參差牽掛之意;聚精會神,伺機而動,動無不動,前後左右,均無猶疑抽扯之形。方能動靜渾然,而勁歸於一。勁一之功,積日有益,久練而成,功惟自進,不可躐等,按步就序,循序前進,然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散而統之,分而合之,總歸於一勁,亦總歸於一氣。如若勁不能整統,氣不能渾一,則太極拳也就練有勢而法無效也。所以有學養的太極拳家總是主張「六腑五臟神體精,皆在心內運天經」。即認為五臟六腑均為精氣神形的統一體,其所有的功能活動均應以心(元神)為主宰。即拳論之所謂「神為主帥,身為驅使」,「意氣君來骨肉臣」。正如《講義》所說:「人身臟腑所以能有功者,皆神為主宰也。心與神共為物,其靜謂之心,其動謂之神。」所以只有當六神(有意識)讓位元神(無意識),六神無主(去意識),元神自主,才能總統五臟,協調六腑。操拳練心才能合於自然天道,養氣柔體,養氣存真,進入虛無生妙有。可與元始相比肩之境。太極拳家不可不識不悟耳。

 

         七竅不通。所謂七竅是指頭面部眼、耳、鼻、口七個孔竅。五髒的精氣分別通達於七竅,肺氣達於鼻;心氣達於舌;肝氣達於目;脾氣達於口; 腎氣達於耳。人身除上述七竅外,尚有下二竅,分別為前陰和後陰。清劉一明《陰符經注》曰:「九竅者,人身上七竅下二竅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竅皆受 邪之處,而九竅之中,惟耳目口三者為招邪之要口。耳聽聲則精搖,目視色則神馳,口多言則氣散。精氣神一傷,則全身衰敗,性命未有不喪者。「為使七竅不致妄 用,精氣神潛藏不致外漏外泄,歷來太極拳家主張含目光而目不妄視;凝耳韻而耳不妄聽;緘口氣而氣不妄散,勻鼻息而息不妄喘。即所謂「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 通」,亦即「七竅不通」。這是因為耳不外聽,目不外視,口不開言,鼻不聞嗅,則七竅之神光閉而不用,潛而入混沌之淵而返黃庭之室,方可煉精化氣,鍊氣化 神,煉神還虛,使太極內功功臻虛靈神明之境。然所謂「七竅不通」,是指不通於外也,而內則應相通,即與臟腑內氣相互通達。即所謂「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七竅相通不知老。」而要做到這一點,正是要閉塞四門(耳、目、鼻、口謂之四門)七竅,不為色香聲味所干擾。其意義與「五管不用」是完全一致的。

 

    八方通融。八方者,方位也,四正、四隅之謂也。又指宇宙六合之時空。古往今來謂之宇,四方上下謂之宙。古往今來即時間,四方上下即空間。古人以宇宙作為天地萬物的總稱。通者,貫也,達也,往來不絕謂之通;融者,會也,化也,和也,以他平他謂之和,渾然混合謂之融;融會貫通謂通融。非通融,太極不能渾然。

    太極拳觀物取象,因象會意,意與象融,氣象盡意,無法而法,體用統一,以通神明之德,以融萬物之情。其拳學的本質是調諧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運行的關係。當其調諧自身小宇宙本體的運行,使之處於「一念不起」「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管不用」「六神無主」「七竅不通」最佳清虛靜定之境 界,則其心寂然不動而無欲。這種調諧就是「人道自己」。周敦頤《通書·聖學》曰:「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其氣外通「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充滿「九洲」,內連「九竅、五臟、十二節」,內外一氣化成,渾融一體,一旦與道大同,太極修鍊者,與宇宙就沒有彼此的概念了,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天人合一,時間、空間融為一體。

    天人合則「感而遂通」。感是氣柔,通是勁暢,此極言太極拳功至極虛至靜之神明。惟心一念不起,才能寂然;惟心之寂然,才能虛靜,才能敬靜。心主乎敬,又主乎靜,能敬而靜,自葆虛靈,天君有宰,百骸聽命,才能感而遂通。一旦用時感知,便能湛然洞澈,稍觸即知,有感即應,以至能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的功夫,這種功夫就叫做「神」。這種如神的感知,正來源於感知前的一念不起,寂然不動。故「寂然不動而致感而遂通」。寂然不動者一心也,感而遂通者,通八方,通宇宙也。當極虛靜時,恍然覺吾此心中無物,旁通無窮,有如長空雲氣流行,無有止極;有如大海魚龍變化,無有間隔,無內外可指,無動靜可分,上下四方,古往今來渾成一片,所謂無在無不在,外不知有身,內不知有心,吾一身乃其發竅,靈明天理,神通無機,融通致化,覺悟靈明,由感而通,則太極拳與造化相通而盡自然之變化,從而昭感靈敏,運化柔潤,依隨自由,應化廣闊,融會貫通矣。太極若能一心寂然無欲而靜,以至二儀起伏,四象可控,八方通融;融天機於自得,會群妙於一心,慧通而深達,玄妙而莫測,則可以酬酢事物之變而應天下之動矣。

 

九九成非。「九」者,久也。「九」虛指多數。汪中《述學·內篇·釋三九》曰:「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三之所不能及者,則約 之以九,以見其極多」。「九」又為陽數之極,至九則復歸於一,故「九」含有包羅之義。因而古人尚九,如九天、九地、九州、九野、九郡。又「九」者,究也, 窮也,盡也;物為至丹,功力極矣。「非」者,非人而成仙也。「仙」者山人也。《釋名》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說文解字》曰:「僊 (仙異寫),長生僊去,從人,從僊。」仙就是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其久遠的人。過去的修仙者,性愛幽棲,林谷是托,都要隱入山中雲深不知處,做最後的了手工 夫而成仙。因時代的變遷,雖大多不能隱入山中,不知所蹤而修鍊,然而真正的太極拳修鍊者,仍應擇靜處而居,守清貧而自足,清心源,靜氣海,一念俱忘,萬緣 放下,伴日出操拳運會後天,隨月色參玄追攝先天,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真氣,獨立守神,舍光藏輝,修鍊不休。守定宗家,功歸正源,困知而勉行,任運而 漸進,步步回頭,時時顧祖,行行重行行,深入復深入。如果真續力久,由登堂而入室,登堂猶淺,入室為深。功夫既深,與道大同,視通萬里,接及神明,恍然悟 門大啟,洞見清微,迸出天機,使太極修鍊者逐漸感受到自然的微妙變化,身心產生質的飛躍,專氣致柔「復」成「嬰兒」而入境。一旦入境,鍊形至精,煉神入 微,智照無邊,形超有際,秉山川之靈氣,承日月之精華,達至與自然融洽,天人合一,而調得形神永固,隨心應物,通天徹地,從而升華修鍊者的氣質、品格、修 養,而入高雅。即使不能成仙,亦離道不遠矣。

 

    十足神通。神,《周易·繫辭》曰:「陰陽不測之謂神。」周敦頤說:「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謂神」(《周濂溪集》卷五,《通 書·順化第二十一》)。又說:「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通書·誠幾德第三》)。周子對誠、神的定義是:「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 也」(《通書·聖第四》)。由此可見,神是人在心境保持一種與宇宙本體相一致的寂然不動的虛靜狀態時,與事物相感相通而陰陽不測的狀態。是生養變化、資始之道。所謂「相感」就是陰陽的相互對應與補充。所謂「相通」是就陰陽的和諧和融通。而所謂神通,就是通與神也。《管子》曰:「思之、思之、思之而不得,鬼 神將之通之」。「神通」是指物質世界中越出常人人力範疇的種種非一般人所具有的能力。「神通」可以因修為激發人體的潛能而生髮,不僅能知常人之所不能知, 也能為常人之所不能為。

    太極拳修為,在內不外神氣,在外不過身心,其旨不離返本。返本還原之修即「逆修」,亦即「專氣致柔能嬰兒」,復返「嬰兒」時所固有的自然純樸之境界。所以太極修鍊必須「一念不起,寂然不動」「二目無光,內斂精神」「三餐不食,辟穀養氣」「四肢無力,負陰抱陽」「五管不用,靈通天地」「六神無主,元神自主」 「七竅不通,竅竅光明」「八方通融,四象可控」「九九成非,仙風已成」在人慾橫流的環境中,心靈自我純化,使之回歸到聖潔的精神家園,精神上有了家園,從而可「知法忘形入化境,到處渾元太極成。」太極拳方可臻於陰陽莫測之神通境界。及此境界,身心交感,內勁發微,留藏金息,飲納玉液,真氣運轉于丹池,神水循環乎五內,榮氣蕩滌,酥團融流注心,歡暢周身四肢。足躡清風,若白雲之在天舒捲,身浮太虛,如明月之印水動蕩,載沉載浮,履虛如實,就下而上,冉冉與祥風遨遊,飄飄隨閑雲出沒,看滄海以逝波,提陰陽而舒嘯,砥柱崇崇鎮中流,撐住天地分剛柔。精氣合神,忽然輕運動,淋漓盡走龍蛇跡;逐末返本,一氣自流通,只見太極寫靈性;正氣浩然,俯仰於天地間,雖天地猶不能約束,陰陽猶不能陶鑄,則太極自然脫化,十足神通,出世度已可以資其本原,入世度人可以盡其妙用矣。

 

《太極拳譜歌訣》校注詮釋

 

[正文]歌訣一

    順項貫頂兩膀松,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

[校勘]

    ⑴ 正文依姚本《太極拳講義》

    ⑵ [炎本]、[壽本]題作《太極拳經歌訣》

    ⑶ [趙本]「胃音開勁」作「威音開勁」

    ⑷ 「五指」系「五趾」之訛

[詮釋]

此為身法歌訣。所謂身法,乃身體主導權衡拳勢動態之組織法則。其關鍵為端正、自然、順舒、靈動。為符合此四原則,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而李亦畬傳抄的《各勢白話歌》一開場就是四句歌詠:「提頂吊襠心中懸,松肩沉肘氣丹田,裹襠護肫須下勢,涵胸拔背落自然。」簡潔明了地注釋了武之《身法八要》。而楊澄甫《身法十要》則為:「提起精神,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氣沉丹田,手與肩平,膝與胯平,尻道上提,尾閭中正,內外相合。」提法略有不同,而實質則一,法門不二。而本歌訣是為身法之大要。

所謂「貫頂」是虛領頂勁,即提頂或稱「頂頭懸」。太極拳要求「四平」,即「心平、眼平、頂平、肩平。」心平則氣正,眼平則意正,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頂勁的要求,就是通過「心、眼、頂、肩」的順序,在其四平的基礎上,頭頂百會穴虛虛領起,若有若無,如臨虛空而神貫於頂,處於勿忘勿助的虛領狀態。

頭為諸陽之首,位居至高,內藏腦髓,為清虛之地,乃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綱領,五官百骸莫不本此為向背。百會朝天,天門洞開,此方寸之地的虛領,可提綱挈領豎路線,提舉一身陽氣,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來往」,機氣通暢,浩氣流行,達到鍊氣化神之成功。陳鑫所說:「周身精神全繫於頂,故頂勁起來,是在似有似無之間。」自可免除太極拳板滯之病,而帶來一片靈動,一派生機。正如詩之歌詠「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太和。」

所謂「順項」就是頸項松豎,寓意向上,順勢隨轉,以應各方。與虛領頂勁,含胸拔背等要領相配合,合在一起集中體現向上的力量,頂勁虛領,頸項順豎,含胸拔背,形成綱舉目張之勢,從而提挈全身。從生理上講,這是非常正確的姿勢,可使頸椎中的神經中樞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壓迫,保證通道不受擠壓,暢通無阻。

「兩膀松」之膀字,《說文解字》析為脅也,即腋下肋骨所在部分。而《辭海》注為:「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所以「兩膀松」者,除沉肩垂肘,鬆開兩臂外,尚須約束調整舒松脅部,順背、順肋、順肩、順項鬆開,乃可蓄勢待發。這比單純的沉肩垂肘要全面得多,在內涵上也更確切一些。正如陳鑫所言:「肩膊頭骨縫要開,始則不開,不可使之強開,功夫未到開時,心說已開,究意未開。必攻苦日久,自然能開,方算得開。此處一開,則全胳膊之往來曲伸,如風吹楊柳,天機動蕩,活潑潑地毫無滯機,皆繫於此,此肱之樞紐,靈動所關,不可不知。」

由上可知,「順項貫頂兩膀松」句即寓虛領頂勁,尾閭中正,松膀(肩)沉肘等義,這是十分明顯的。虛領頂勁為上,能領則頂頭懸,神貫頂而維繫於天;尾閭中正為下,能吊襠則尾舵穩,氣注海底而聯接於地。頭頂與尾椎(骶)骨互逆相撐,伸展貫注,則上下一氣,有如衝天接地之意。通體準直,以豎其路線,綱舉目張,而提挈全身,如此周身皆活,而致「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束烈」「胃音」二詞之義,拳家注釋紛雜。孟乃昌注「『束烈』略費解,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濃烈之意。合二字為聚集溫熱之意,應指氣之匯聚于丹田。『束烈下氣』為氣沉丹田。」又認為:「『胃音』即胃部周圍,指心胸部,並及於腹部。」 沈壽老師注曰:「『胃音』不可解,別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輾轉傳抄而產生的訛錯。」而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更有拳家認為:「『束烈下氣』是收束暴烈意氣,使得心安體舒,氣沉丹田,松腰坐胯,撐襠以取其勢。而『胃音開勁兩捶爭』的意義是丹田哼哈二氣發勁,以助兩手出拳的猛銳。」由此可見「束烈下氣」為氣沉丹田是其共識,而「胃音開勁」則因各自表述而混亂。

筆者支持沈壽老師「『束烈』『胃音』可能因輾轉傳抄而生產訛錯」的說法。竊疑「烈」為 「肋」之訛,「束烈」是為「束肋」,即是含(涵)胸拔背。《素問·金匱真言論》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使人聯想到哺乳動物背朝天,腹朝地的形象,當人一直立,人身陰陽之劃分增加了多維陰陽的交叉,此時胸背為胸腔之前後,由前肋和後肋構護。胸在前,為陽為實,實宜虛之,故「束前肋」,使胸含而吞,而致虛胸虛心。背在後,為陰為虛,虛則實之,故「束後肋」,使背拔而吐,而致「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可見「束」為約束調整之義,「束肋」的結果,致使「涵胸拔背落自然」,內氣則自然而下而氣沉丹田。此謂「束肋下氣」。故所謂「束肋下氣」是「含胸拔背而致氣沉丹田」,並且著重指「含胸拔背」,而非僅僅指「氣沉丹田」。須防止孤立片面理解。所謂「把襠撐」,就是斂臀裹襠。即在氣沉丹田的前提下,盡量放鬆臀部和腰部肌肉,輕輕使臀肌向外方舒展,然後再輕輕向前向里收斂,就象把骨盆包起來,骶骨根亦同時向前托起丹田,由下而前而上「裹襠舁腹」,而致「襠間撐開半月圓」。故曰:「束肋下氣把襠撐」。

而「胃音」之「胃」,竊疑係胸字古異寫「胷」之誤,「胃音」即為「胸音」,則可解也。「音」《左傳·文公十七年》註:「音,所休蔭之處,古字同音,皆相假借。」如「鹿死不擇音」。可見「音」即「蔭」之假借,作處、部位等解。故「胃音」即「胸音」,即「胸蔭」,亦即胸部。細分,胸部之前腔為「胸」,後腔為「背」,所以胸本身包含了胸背之義。

有拳家以為「音」字系背字之訛,這是講不通的。「胸音」是胸部而不是「胸背」,不能把胸與背隔離開來。又傳統認為:神為理為光,心為機為音,意為法為色。所以「音」可指代「心」,「音」即是「心」。如「知音」即是「知心」,又如「聽話要聽音」這個「音」即是指「心聲」。所以「胸音」即是「胸心」,就是「心胸」,此解亦通。

「開勁」,陳公炎林解為:「見人則開,即見人勁來即化開之謂也。開勁乃方勁,而有開展之意,用以達入人之內門。……開敵適當程度,恰到好處時,當即發之。……藝高者,往往故意自開其門,任敵進入,待彼深入,即乘機反攻……開勁非僅化人,亦可發人,其發人含有掤意,故開後須即發,不發則失其機矣。」「胸音」與「開勁」之義的兩者結合,則「胸音開勁」之義自明。簡單直白地說,就是「心胸開闊」,從拳技上說即是:拔背開己胸門,以誘敵深入,拔背開敵胸門,化其來勁使引進落空。

「束烈(肋)下氣」和「胃(胸)音開勁」皆指胸背而言上。即通過兩鎖骨松沉,約束調整肋骨,致含胸舒胸,而使勁力利於在胸中運化;通過背肌向下舒松,及兩肩間脊骨的微提並略帶往後上方拉起,致拔背順背,而使勁力利於在脊背卷放。與下之兩足足心涵虛,掌緣貼地,五趾微微抓地,足踩湧泉相配合,形成上下一股完整勁。兩臂如弓,雙捶爭勢,「含胸拔背落自然」;以足為根,以腰為樞紐,「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抖發而出,猶如猛虎下山,銳不可擋。故曰:「胃音開勁兩捶爭,五趾抓地上彎弓。」「上彎弓」即「兩捶爭」,前後兩句互相呼應,形勢神氣呼之欲出。《太極拳體用全訣》之「彎弓射虎如發矢,沉勁蓄氣雙拳使。」及《各勢白話歌》之「懷抱雙捶誰敢進,走遍天下無人攔」句,可作此訣之備註。

關於「弓」,陳武兩氏太極有「一身備五弓」之說,兩臂、兩腿、脊椎,形成五弓。沉肩、垂肘,坐腕,則兩臂形成兩弓;兩腿的伸縮形成兩弓,裹襠、護肫而拔背含胸則脊椎形成一弓。「五弓合一」即為全身之整體勁,能蓄能發,觸之則旋轉靈活,發勁則有根源,源動腰脊,勁起足根,通過脊背,形於手指,貫通一氣,滔滔不絕。而楊、吳、孫氏太極則不持此說。如身軀則要立身中正,體之棟柱,厥唯脊椎,其自然準直,節節松沉,自上貫穿其下,「立如平準」「上下一條線」,何弓之有?非要說弓,則似弓非弓弓非弓。

 

[正文]歌訣二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左宜右有虛實處,意上寓下後天還。

[校勘]

[壽本]「左宜右有」作「左右宜有」

 

[詮釋]

    此訣仍是發揚古典拳論之精神。[姚本]及[鑫本]之《太極拳圖說》附錄:「杜育萬述蔣發受山西師傅歌訣」,即歌訣二。就是以歌訣為「經」,歌訣之釋文為 「論」,對應適配成一體的。劉勰著《文心雕龍·論說》曰:「聖哲彝訓曰經,述經敘理曰論。論者,倫也;倫理無爽,則聖意不墜」。其大意是:永久性的聖哲訓示謂之經,闡明經義,申述事理謂之論。論即倫次。申述事理倫次(條理、次序絲毫不差,則與聖哲之原訓不相違背。)故有拳家認為,「經」「論」不能分割, 「經」無「論」則不明,「論」無「經」則不通,「經」「論」適配,其義分明。

    舉動輕靈神內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

   「舉動」,舉手動足也。太極拳以動為用,而動之要旨在輕靈。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太極平準腰頂解》曰:「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吳鑒泉說:「輕是輕虛,靈是靈敏。由輕靈而松沉,而粘黏連隨,而後能靈敏,能不丟頂,故盤架時動作要求輕靈和緩,往複自如,自生松活之勁,粘黏之勁,故輕靈是太極下手處。」可見輕靈是太極拳的特點,也是入門的主要途徑。

    「神內斂」,即「精神極欲靜,彌密葆藏精神」之謂。太極拳以修心養性,聚氣斂神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能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體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故太極拳鼓之舞之,放心之意,外馳之神,宜收斂於內,心神專一,聚氣斂神,而不外散越。只有心性與意靜,才能無處不輕靈。所以凝神注意,亦是輕靈的先決。故曰:「舉動輕靈神內斂」。

    莫教斷續一氣研(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此句之精義即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輕靈貫串,總須完整一氣之謂。太極之貫串,即出入運行,關節順合,氣血通暢,意無間斷,勁無滯澀,虛實相涵,陰陽滲透,處處融通,著著連貫,「太極隨處見圓光」。拳式開始,由一舉動以至無窮式法,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而無絲毫重滯,遲澀,間斷參於式間,時時虛靈內合,運化柔潤,依隨自由;處處松凈順舒,變易自然,圓活機變;式式聯絡呼應,意氣相連,綿綿不斷。輕靈而至「自忘其身,飄然為凌雲之游」;貫串而至「妙手一著一太極」。其內之與外,心意之統帥,勁力之潛行,真氣之鼓盪,極小之轉關,內外不見之折迭,都體現圓(包括弧)的意味。不可有絲毫缺陷、凸凹、斷續,而有違太極拳輕靈貫串,渾厚圓融之義。

    太極拳性本渾圓,以圓為體。形神勁氣,非圓滿不靈。能圓滿則活,圓而不滿則凹,滿而不圓則凸。凹生匾丟,凸生頂抗,終生斷續,是為缺陷,即是病手,其病在過與不及。過與不及,皆非真圓,即非圓滿。太極拳不圓滿,則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不能一氣貫通,則於太和元氣終難問津。惟綿綿不斷,環而無間,周而復始,輕靈貫串,渾融圓滿,方能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故曰:「莫教斷續一氣研。」

    左宜右有虛實處(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太極拳「命意源頭在腰隙」,「腰脊為第一主宰」。所以太極拳源動腰脊,以腰為樞紐,以手足為形相,四體百骸九節無不隨腰眼(腎)虛實變換而轉換虛實。在內為兩腰(腎)(右腎者,玉堂也;左腎者,命門也)。在外為動作,以腰腎之左右虛實變換為主,轉換自然,而左右兩手、兩足,或左手右足,或右足左手,皆隨腰虛實變轉,圓轉自如,處處總腰一虛實。倘若腰之虛實分析合乎氣機,則手足之虛實變易,隨曲就伸,相吸相系,無不相宜。故曰:「左宜右有虛實處。」

    意上寓下後天還(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

太極拳「八門五步」,概舉其要,盡在「上下、前後、左右」之空間。六合之間,仰俯相傾,前後相撐,左顧右盼,相反相成,其太極辯證主義,虛實轉換,陰陽變化之理,皆涵括於「仰之彌高,俯之彌低;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左,必先右去;前去之中,必有後撐;上下左右相吸相系」之太極拳體用法則中。

太極拳之體用,無非是陰陽虛實相對待之法。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有虛必有實,有實必有虛。陰陽變無定,虛實化無窮。「意上寓下」僅是其中一對待。太極拳擲人之時已有掀上之意,而挫下之意已在其中。猶「若將物掀起」,須要顧及「其 根」,引之向上,然後用往返折迭之勁挫之,「斯其根自斷」,從而達到拔根之效果,彼無根「乃壞之速」,易跌出而無疑矣。若彼意欲攻我上,我順應以上而留意於下,下有根,自然堅如磐陀,穩如泰岱。「意上寓下」即「有上即有下」,其理明,則「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之理自明,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太極有先天後天之說。先天,是指人體在母腹一段而言,就是在胎胞里,未見天之先的意思。人在母腹,一點真息和靈性,綿綿柔柔,混混沌沌的境界,易曰無極,道曰先天。出生以後就為後天,動靜已分,神氣分離各得其用而日遭損耗。太極拳為練後天補先天之術,使精神合一,重返先天,即「專氣致柔能嬰兒」。故曰: 「後天還。」

 

[正文]歌訣三

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動靜分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

[校勘]

      抄本《太極拳真詮》「內功」作「內丹」。

[詮釋]丹田者,乃調整呼吸,固精健腎,培養精氣,調理精氣神之處,是精氣神三妙品聚凝伏結成丹之舍,赤子之府,五氣之源,人之靈根,即性命之根。亦為太極拳和合陰陽之門戶,內功之源泉。

   丹田之形態學定位,諸家說法不一。晉代葛洪在《抱朴子內篇·地真》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眉間為上丹田,心下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後代之根據精氣神誰為主導,其具體定位更見紛紜。如兩眉間印堂,祖竅穴,及頭頂百會為上丹田。亦有指腦中泥丸內,鼻準至額顱間為上丹田。稱其為「乾頂」「天谷」「內院」 「玄關」等,為煉神還虛之舍,故亦稱神舍。兩乳之間膻中為中丹田,亦有指膻中至臍間為中丹田。為鍊氣化神之舍,故亦稱氣府。臍神厥穴,臍下一寸五分(同身寸)氣海穴,臍下三寸關元穴,甚至中極穴,會陰穴均曾被認為下丹田,亦有指臍下小腹至會陰之間為下丹田。為煉精化氣之舍,故亦稱精室。上中下三丹田中,精氣神各有所主,而又可以相互轉化。究其本源,無非是真一之氣的不同轉化形式而已。此外尚有空間丹田說,即把人之空間,分成前、後、頂、底四丹田。臍下關元內部及其周圍為前丹田,系後天精氣歸藏之處;腰間命門之域為後丹田,系先天精氣寓寄之處;頭頂百會之穴為頂丹田,系人氣天氣相交之處;海底會陰之域為底丹田,系真氣生化,人氣地氣相接之處。

    而太極拳學通常的見解,多以關元穴內部及其周圍為丹田。如顧留馨說:「丹田即是腹部」。此亦為前丹田,而腰間命門穴為後丹田。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命門據 兩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消長系焉。」又說:「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統二,二以包一,是命門總主兩腎,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水火之府,陰陽之宅,為動氣所居。」而虞搏著《醫學正傳》說:「命門一穴,在脊中行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之間。夫兩腎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藏而實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當以兩腎總號命門。」此皆太極拳「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之依據。太極拳以腰為軸,命門之在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腎間動氣,其勁源動於腰,其真氣亦由腰腎而發。故腰間命門為後丹田。向愷然說:「太極求丹田在兩腰,絕無疑義。」前之丹田,為元氣所注之處,為氣總機關;後之丹田,為精氣之源,亦為勁發動之處,前後成貫注之勢,而其鼓盪諧振之處在前後丹田之中,臍下三寸處,方圓四寸左右,中赤、左青、右黃、上白、下黑。所以在臍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時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因是先後天精氣生化歸藏之處,故又名藏精宮。被太極視為丹田而珍重之。

    丹田又名藏精宮。顧名思義,太極拳練功就有負陰抱陽,「拿住丹田練內功」之要求。即拳論所謂「拿住丹田之氣,練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氣」。何為「拿住丹 田」?就是寬胸虛心,上則「無留橫氣於上」,「束肋下氣」由上而下,氣沉丹田而「護肫」,是謂「天覆」;下則「襠間撐開半月圓」,尻道上提,龜尾升起,托 起丹田,由下向前向上,「裹襠舁腹」,是謂「地載」;「天覆地載」則「拿住丹田」了。

    何為「內功」?姜容樵先生說,即道家所謂童子功者也。其注重內在呼吸、內在勁力及內在精氣神的訓練,就是那種以意領氣的意氣運動。何為「練內功」?重輯《內功經》篇可作參考。

    內功之傳,脈絡存真,循以用之,有益無損。

    頂領而平,肩平而順,胸含而虛,背拔而正。

    足堅而穩,膝曲而伸,襠撐而圓,肘垂而沉。

    舒胸順背,斂臀堅膝,圓襠壯胯,活腰固腎。

    上提玉樓,下收尻道,龜尾升起,丹田煉神。

    氣調而勻,勁松而緊,井池雙穴,發勁循循。

    前任後督,氣行滾滾,丹田吐納,潛轉鼓騰。

    光聚天心,氣下於海,內收丹田,氣息歸根。

    升有升路,肋骨齊撐,降有降所,俞口氣吞。

    松煥悍萃,合勁鑽堅,穿貼通透,虛實互滲。

    五氣朝元,周而復始,四肢元首,力乃無垠。

    千變萬化,不離陰陽,得其奧秘,收心離塵。

    然而太極拳內功之練另有其奧。《三十七心會論》曰:「腰脊為第一主宰,……丹田為第一賓輔……」以後丹田腰脊命門為主宰,其著眼處在勁,以前丹田關元為賓輔,其著眼處在氣。前後丹田成貫注之勢,勁與氣合,主與賓合,提挈全身。以勁為主,突顯太極拳的武術功能及以動為用的運動形式,是動中求靜的動功。以氣為輔,決定太極拳動中必須求靜,以靜為體,根於虛靜「練內功」,方可階及「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的神明境界。而太極拳是以老子「虛其心,實其腹」為煉養原則的,「虛心」即須「束肋」含胸,「實腹」則須氣沉丹田。其模式如陳鑫所註:百會穴領其全身,要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氣如何上升,非平心靜氣不可,濁氣必下降至足。一勢既完,上體清氣皆歸丹田。蓋心氣一下,則全體之氣無不俱下。」氣能沉丹田,則腹心松凈,而後氣能騰然;氣能騰然則鼓盪,而後意氣換得靈。氣之鼓盪,即為自然之深呼吸,吸氣蓄為合,呼氣開為放,一呼而氣沉丹田,一吸而氣貼脊背。開合鼓盪,活潑變化,氣動身隨,載沉載浮,忽隱忽現。此即所謂「拿住丹田練內功」。

    「哼哈」之謂,近世民間俗稱佛寺門衛二金剛為哼哈二將。此即佛經所謂金剛力士,又稱金神,金剛夜叉,密跡金剛等,扏金杵以護衛佛法。據《封神演義》,哼哈二將即鄭倫、陳奇,學有奇術,兵戰能分別以哼鼻,哈氣取勝,武王伐紂戰爭中曾一哼一哈,彼此相拒,不分勝負。迨周滅商,姜子牙敕封鄭倫、陳奇二人,鎮守西釋山門,宣布教化,保護法寶,為哼哈二將之神。而太極拳用來喻丹田之陰陽二氣。「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隨丹田之動而無有不動,隨丹田靜而無有不靜,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吸,如百蟲蟄。綿綿密密,幽幽微微,柔順定聚,呼則百骸萬竅氣隨以出,吸則百骸萬竅氣隨以入。調之不廢,真氣叢生。內動導外動,外動合內動,內氣潛轉,勁由內換,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日久功深,精氣神三妙品凝合伏結成丹,此即太極渾元之勁也,亦即渾元氣也,臍下,腎間動氣也。其如長江大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至用之時,氣沉丹田,斂入脊骨,含蓄其勁,待之而動,力由脊發,哼哈作聲,噴薄而出,則沛然而莫能御也。哼內氣為吸,多用於引化,亦可為發;哈內氣為呼,多用於拿發,逢敵則氣凝聚於內,擊敵則氣勃發於外。於推手或散手間無意猝發。可使內氣抒發,當有氣暢之益,體內臟腑則無屏壓受傷之虞。且可使敵驚恐,神態受擾。「驚則氣散,恐則腎傷」彼心氣散亂,腎氣乖戾,聞「聲」喪膽,自必進退失據而難以攻守。同時發聲有助於氣沉丹田,可使內勁全部透出,無稍滯留,又使所發之勁更大,威力倍增。而彼心氣既散於內,勁力又削弱於外,自當聞聲披靡。此即拳論之所謂「氣能入丹田,為氣總機關,由此分運四體百骸,以氣周流全身,意至氣至,練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班侯、少侯當年憑此丹田哼哈二氣,「比手時,一哼一哈,即時分輸贏。」故曰:「哼哈二氣妙無窮」。

    稽太極修為之動與靜,本是因果顯象而生分別只相對概念。以靜為體,以動為用。靜則一氣,潛如無極,靜如山嶽;靜極生動,動若江河,氣勢如虹。此即所謂「靜生光芒,動則飛騰」陽動以渾,陰靜以成,動靜渾然,太極象成。練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動靜互根,動靜相應,動靜渾然,此太極之所以妙也。功至廣深,合乎自然,功勁中和。內則一心,外則一身,動靜在心,分合在形。動之則分,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靜之則合,合太極矣。動靜渾沌,沖漠無朕,陰陽變化,無不自如。虛實開合之義,動靜分合之理,悉在其中。

   「屈伸就」即「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也。

    太極拳之貴重,全在中和。中和者,屈伸開合,神意相照,心腎相交,身體中定,手步規矩,勁氣和順,上下相隨,外不乖於形式,內不悖於神氣,「誠於中,形於外」也。中以正其內,和以應其外。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睽,精神不能團聚,內外不能如一。拳之屈伸開合,過勁為滿而不圓則凸,病在頂抗;不及為圓而不滿則凹,患在癟丟。頂抗則生斷續,癟丟則失依隨,皆失粘連黏隨之意。欲求不頂不丟,不即不離,則應隨之而屈,就之而伸,屈伸有勢,伸可成屈,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止無跡,屈伸潛蹤,隨機應變,屈伸相繼,毋過毋不及。即李亦畬《五字訣》之所謂「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如敵來攻,我依順引化而屈,屈者,彎曲也,合也,收也;如敵來攻不逞欲退,我隨勢拿發為伸,伸者,抻直也,展開也,放也。「勁以曲蓄,直以發放」屈是規律,伸是變化,合乎規律,通曉變化,是太極拳法之精義。伸而不能隨屈,謂之頂抗;屈而不能就伸,謂之癟丟。謹記頂抗癟丟四病而去之,功到屈伸相連,不即不丟,粘連黏隨,依歸中和,太極方能「屈伸開合聽自由」。

    太極拳功擅馳張,用在屈伸。動分靜合之機,屈蓄伸展之勢,動靜難分,機勢相連。若能悟得「動分靜合屈伸就」的道理,自能早得功境覺受而階及神明。

    「緩應急隨理貫通」即拳論「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之謂。敵急我以急應,敵緩我以緩隨,以敵之緩急為緩急,不自作主張,自為緩急,自能捨己從人,粘連黏隨,以資運化應隨。然欲求運化得當,應隨相宜,則須先察敵之動靜機勢。動分而靜合,機微而勢幽,若非松靈而功深,難以察之把握。敵我爭鋒,勁之陰陽,剛柔、虛實、急緩,類別瞬息萬變,而我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粘連黏隨,捨己從人」應對之理則一,以此不變之理,以應敵之萬 變,一以貫之,是謂「理惟一貫」即「理貫通於一」故曰:「緩應急隨理貫通」。

 

[正文]歌訣四

   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

[校勘]

   諸本均同。

 

[詮釋]

    太極拳「拿住丹田練內功」丹田潛轉,內氣氤氳,勁力鼓盪,自爾騰虛,載沉載浮,輕靈貫串,圓融通透,靈活變幻,虛實無定,變化無窮,神明莫測,此即所謂 「忽隱忽現」。功至「忽隱忽現」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境界,則其行動方可虛靈不昧,清明在躬,屈伸開合自由,轉關自然靈動,虛實轉換,無不如意。而符合 「輕則伶(靈),伶則動,動則變,變則化」之太極約言也。

    「進則長」者,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之節略也。「進」者,前進也;「長」者,抻舒也;「退」者,退卻也;「促」者,逼迫也,局促困厄也。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黏走相生,我順人背,神活機變,粘連黏隨。彼近手足進而襲我,我不頂不抗漸引之以入,則其愈進愈覺我幽遠難及,雖勁力至盡頭,猶不得逞,必愈見深入而陷恐慌。此為「進之則愈長」即「進則長」。彼欲退卻,我不離不棄,隨勢黏逼跟進,使彼覺如魍魎纏身,愈退愈不能走化,越退形勢越加嚴重,局促而困厄。此謂「退之則愈促」即「退則促」。

    「進則長,退則促」之理明,細揣論理,推辯分明,「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之理自通。「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之境地,充分顯示了太極拳因勢利導,粘連黏隨之高妙。

    「一羽不加」即「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至道」即至為深奧之道理,及規律、方法等。「藏」者,蘊藏之所。羽與蠅蟲皆為至細微之物,「不能加」「不能 落」者,喻太極至誠之道,功入至靜至虛之化境,皆有不聽不聞之感覺,極之靈敏,稍觸即知,稍縱即逝。至輕如一羽,極微如蠅蟲,均能不暇思索,不煩擬議,即松化虛凈,而不能粘著其身而加著也,誠不期然而已然。故曰:「一羽不加至道藏」。

    太極拳技旁門甚多,其拳架姿勢雖各有異,大體上不外乎以強凌弱,以快制慢或以慢讓快罷了。有力的打敗無力的,手腳慢的輸給手腳快的,皆無非是憑藉人之天賦自然之拙能拙力而已,而非因為學了松沉柔化,分虛實,別陰陽,捨己從人,粘連黏隨,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之太極拳至誠之道,而「隨手奏效」有所作為的關係。這一類憑藉「手快手慢」的拳術,「皆非似」太極之正宗。其修為難離凡境,必無著落,難成正果。故曰:「手慢手快皆非似」。

    太極拳若能因勢利導,粘連黏隨,則有引進落空之妙,而千斤無所施用,此所謂「四兩撥千斤」也。以「四兩」輕微之力量,而「撥千斤」之巨勁,是非良(善)於乘機隨勢,粘連黏隨,心牽意運,引進落空之運化而不為功。故曰:「四兩撥千運化良」。

 

[正文]歌訣五

   掤捋擠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

[校勘]

  (1)[唐本](唐豪著《太極拳與內家拳》)「採挒肘靠斜角成」作「探……」當系誤植。

  (2)[趙本]作「歌訣六」。

 

[詮釋]

    王宗岳《太極拳釋名》曰:「太極拳,……,又名十三勢。十三勢者,分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正四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也。」由此可知「十三勢」的提法,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門手法,進退顧盼定五種步法,八五之和的總稱。

    在太極拳的理論體系中,八門手法及五種步法,往往與我國哲學中的陰陽、四象、五行、八卦相類比,而每一門手法,每一種步法又比附聯繫一種卦象,一個方位。故太極拳有懷藏(抱)八卦,足跐(跴)五行之說。手步八五,故名之曰:「八門五步」。八門之手法,掤捋擠按系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成四隅之手。故曰:「掤捋 擠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合隅正之手,得門位八卦。故曰:「乾坤震兌乃八卦」。須知是作七言之詩,「乾坤震兌」乃「乾坤坎離巽震兌艮」之節略也。以身分步,步應五行,五行在意。故曰:「進退顧盼定五行」。

    太極拳八門五步比附對應八卦五行,主要有三種形式,簡單列表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任何的類比都無法體現出太極拳手法、步法的陰陽、虛實、動靜等的豐富、多樣和千變萬化。全體大雜燴的類比既沒有意義,也是錯的。所以在以易經為理論基礎,以八卦五行比附太極拳八門五步時,極不可拘泥不化。

詳釋參見《十三勢》校注詮釋。

[正文]歌訣六

十三勢歌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校勘]

      (1)本篇采自[微本]。楊氏家藏古抄本題作《十三式歌》,[李本]題作《十三勢行功歌》,[郝本]題作《十三勢行工歌》,[圖本]題作《太極十三勢歌》,[孫本]題作《十三勢歌訣》。

   (2)「十三總勢」[澄本]作「十三勢來」,[徐本]作「十三勢勢」,楊氏家藏本作「十三總式」。

   (3)「莫輕視」[郝本]、[卞本]、[祖本](姚繼祖著《武氏太極拳全書》1999年2月山西科學出版社)作「莫輕識」。

   (4)「腰隙」 [澄本]、[徐本]、[王本]、[董本]做「腰際」。

 

[詮釋]

    十三勢者,即類比八卦、五行之拳勢合稱。八卦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手法,是謂「八門」。五行即進退顧盼定五種步法,是謂「五步」。八門五步其數十三,故曰:十三勢。

八門手法,「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即手法不僅在手亦在心,心之一動,動則分陰陽,靜則合太極,故八卦在胸中,即太極在心中,謂之懷抱八卦。心有太極,捶自心出,拳隨意發,起落有方,動轉有位,則臨陣用手,著變手變,神活機先,猶如常山蛇陣,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此手法之奧妙也。

     而太極之步法,乃太極拳術之中流砥柱,言其重要,身步無分,步法熟而身法自明,乃進於得機得勢之域。步法雖繁博,然由博返約,無非是進退顧盼定也。進者前進,殫其力而勇往直前;退者後退,速其氣而廻轉扶勢;顧者體察,盼者照應,流連顧盼,相隨呼應;定者中定,圓滿渾元,凝重中正,輕靈圓活,穩固厚重。此步法之神奇也。

    手步八五,其理奧妙,其義深邃,練一手一步之中,將伊之性能,格物至善處,用之於敵,得之於心,雖一手一步亦能生生不已,何況八門五步乎。其陰陽、五行、剛柔、虛實、靈妙變通,循環無端,往複不已,變化無窮。故八門五步,實即千手百步,又豈止千手百步耶!故此雖言狹義之十三勢,並不可以以輕微細末之技藝視之,是謂「莫輕視」。

     王宗岳《太極拳釋名》曰:「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可見「十三勢」不僅是指手步八五狹義之十三勢,而是代指三十七勢全盤整套之太極拳及其衍生之系列,為廣義之十三勢。故曰:「十三總勢」。其道博大而精深,一舉一動,均合科學化,精神化,小則強身祛病,禦敵防侮,大則養氣凝神。其功理常以道、儒、理、易哲學理論為支柱,以養身、氣功、武術領域的氣血、經絡、穴位和臟腑學說為基礎,與軍事學、兵法相關聯,與人文科學相涵通,可說是肇始乎古哲,融貫乎三教,橫涉乎九流,浸淫乎百家,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是華夏民族的精神象徵,學術之國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溝通世界文化之橋樑。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發感情,改造生理,發揮良能,使學者神明體健,利國利民,和諧人類,此乃人類之共同語言,世界之珍寶。故曰:「十三總勢莫輕視」。

     「命意源頭在腰隙」之「隙」者,空也,穴也,眼也。腰隙即腰眼、即腰腎、即命門穴也,人之靈根也。明代醫家張景岳說:「命門居兩腎之中,即人身之太極,以生兩儀,而水火具焉,消長系焉。」又說:「腎兩者,坎外之偶也,命門一者,坎中之奇也。一以統二,二以包一,是命門總主兩腎,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水火之府,陰陽之長,為動氣所居。」而虞摶著《醫學正傳》說:「命門一穴,在脊中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之間,夫兩腎為真元之根本,性命之所關,雖為水藏而實為相火寓乎其中,愚意當以兩腎總號命門。」此皆「命意源頭在腰隙」之根據。太極拳「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以心行氣,務令沉著,而斂入脊骨,周流於六虛,深沉于丹田,傾注於腰隙。太極拳以腰為軸,命門之在腰,寓寄全身之重心,亦寓寄腎間先天精氣,後天勁氣。勁氣源動鼓盪於腰,其真氣亦由腰腎而發。為意氣總機關,亦為勁力之源頭。朱熹《觀書有感》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腰腎精氣乃勁之源頭活水。活水常沏,精勁汨汨,淵涵長清,日有新知,腰為精氣勁力之源泉。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

 

[正文]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

[校勘]

    (1)「變轉」[萬本]作「變換」。

    (2)「留意」[李本]作「留神」。

    (3)「少滯」[李本]作「稍滯」。[郝本]、[卞本]、[萬本]、[圖本]、[祖本]作「稍痴」,[王本]作「少痴」。

 

[詮釋]

       虛實者,變化之消息,轉換之機樞,謀略之法則,勝負之拳權,太極之本然。楊公澄甫說: 「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義。」董公英傑在《太極拳釋義》中說:「練拳與對敵,總不離一虛一實,虛能實,實又能虛,人不知我,妙在其中矣。全部太極之精華奧妙,盡在虛實二字之運用。」爰有「虛實剛柔之謂拳」之說。由此可見虛實範疇的體現是太極拳術的基本點。不諳虛實,就等於不懂太極拳。

    太極拳著著勢勢皆循圓運動,故動靜不同時,陰陽無定位,虛實常變換。虛實變換,在外為動作,有重心之變換,以腰隙之虛實變換為主;在內為心意,作意轉換自然,而周身圓轉自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陰陽相貫,虛實相涵,如環無端。其屈伸開合,內之與外,究之周身,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腳,五臟六腑九竅三百六十節,無一處不分虛實,虛實中可再分虛實。功夫越深,能分之虛實部位越多,能分之虛實越細,無窮無盡。此即拳論所謂「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運動就是虛實運動。故曰:「變轉虛實須留意」。

    太極拳是使自身整個身心與宇宙融為一體的修鍊方式,其旨在寧定松靜自然。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於人體,心靜則天機活潑,身靜則浩氣流行。天機活潑則神靈現,浩氣流行則真陽生,太極功夫方可階及神明。功臻神明,則內外明調,氣脈通暢,和氣周匝一身,溶溶然,若山雲之騰太虛;霏霏然,似膏雨之遍原野;淫淫然,若春水之滿四澤;液液然,如冰河之解釋。往來六虛,百脈通融,被於谷中,暢於四肢,拍拍滿懷都是春,而其像如微醉也,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宇宙,天人合矣。此即是無痴緩,亦是無阻滯。故曰:「氣遍身軀不少滯」。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所謂『氣遍身軀不稍滯』也。」是為注。

[正文]靜中觸動動猶靜,應敵變化示神奇。

[校勘]「示神奇」[李本]、[郝本]、[卞本]作「是神奇」。

 

[詮釋]

      觸者,觸發也,靜觸而動發,斯為靜中寓動機也。「靜水流深」,定靜似靜而非靜(寂靜),其中氣勢騰挪,時刻準備著轉為由外而內,由假而真的更高級的動,此謂「靜之萌化」,是謂真動,即所謂「靜中動是謂真動」。動極而靜,由動歸靜,此謂「動之復歸」,是謂真靜,即所謂「動中靜是謂真靜」。

    太極拳以靜為旨,以靜為貴,由靜而起,生動而煉,歸靜而養,修鍊在其中,此為太極修鍊之不二法門。靜之與動,主靜慎動之體,主動慎靜之用,靜中以求得動之機變,動中以求得靜之應隨,動中處靜,靜中寓動,相連不斷,循環不息。練拳行功,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尚無動,於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動靜一源,體用一道,靜則為心,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功夫既深,心地明徹,泰然自適,不特雜念無由而生,即自己之軀殼,亦可置之度外,而臻物我俱忘之境,則靜至極矣,靜極生動,是為真動。真動則真氣磅礴,行氣如虹,如是階及神明,庶可稱為大成矣。其時,辯證動靜,運化剛柔,調和神氣,任意所之,無往不可,靜則渾然一氣,潛如無極,動則靈活敏捷,變幻莫測,如天矯神龍,有見首不見尾之妙。猝然臨敵,能視敵之形勢而應隨變化,敵雖頑強,亦不能御也。故曰:「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發勁須沉著松靜,專註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往複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應敵變化示神奇』也。」是為注。

[正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校勘]

(1)「存心揆用意」[微本]作「揆心須用意」。[萬本]作「存心須用意」。[李本]作「存心撥用意」,系誤植。[圖本]作「留心揆用意」。

(2)「不覺」[孟本]、[鄒本]作「全不」。

 

[詮釋]

    「勢」即行拳應敵之招式,有虛實之變化,有動靜之分合。動靜開合,虛實轉換,相連不斷,生生不息,是謂「勢勢」。勢以應敵,瞬息萬變,不容須臾分心,故須存專一不雜之心,聚精會神,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致用。「揆」者,審勢察度之謂。審敵之勢,度己之為,逐勢逐動,一手一式,無不「每著全在心胸」,是謂 「用意」。用意在身,動靜分合摩盪,虛實變轉神會,真積力久,功夫既深,階及神明,則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絡,捶自心出,拳隨意發,心氣一動,屈伸開合,無不從心所欲聽自由,太極功夫自臻豁然貫通之神明境界。此皆「勢勢存心揆用意」之妙處也。然此豁然貫通之境界,非持之以恆,勤學苦練而不能 得,即所謂「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故曰:「得來不覺費功夫」。有別本作「得來全不費功夫」,似反其意,實則一致。朝悟心內,夕會身中,積累之久,總有融會貫通之時。一旦豁然,自然得悟,隨手湊巧,從容中道,「得來」自可「全不費功夫」。

    沈子認為,若據古詩格律韻腳分析,「得來不覺費功夫」句,應置「勢勢存心揆用意」句之前。再據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間』也」句,證明這兩句上下是緊接相連的,故「得來……」句無疑在「勢勢……」句之上。是為注。

[正文]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凈氣騰然。

[校勘]

(1)「在腰間」楊氏家藏本作「存腰間」。

(2)「腹內」[孟本]作「腹心」。

(3)「松凈」[微本]、[董本]、[李本]、[少本]、[圖本]作「松靜」。

 

[詮釋]

    腰間,此處指腰脊。拳諺云:「腰如干,肢如枝,腰微動,枝自動;腰不動,枝亂動,無用功,一場空。」《十三勢行功心解》:「氣若車輪,腰如車軸」,「氣為 旗,腰為纛」。《心會論》說:「腰脊為第一之主宰」。祖國醫學認為「腰為腎之府」。由此可見人體之樞紐,厥唯腰脊,為全體之主宰。故須「刻刻留心」,即意注也,非意守也。意注則活,意守則滯。如何意注?陳鑫說:「腰是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似上下兩奪之勢,其實一氣貫通,並不悖行。」

    此「刻刻留心在腰間」句,與前之「命意源頭在腰隙」句密切關聯,內外相合。因為「命意源頭在腰隙」,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間」,既是因果,又是呼應,一再強調,益增其苦口婆心,又突顯太極腰之重要。

   「腹內」一作「腹心」,系潤改,指丹田而非指「腹和心」。但又一語雙關,與心神有聯繫。「腹松凈」一作「腹松靜」,以「腹松凈」為是。松者,涵虛柔順而舒展也;凈者,透空而純粹也。太極拳「涵胸拔背落自然」,腹松則氣沉丹田,而致蓄氣充盈而騰然;腹凈則內氣純粹而鼓盪。氣能騰然鼓盪,則意氣換得靈,則氣遍身軀不少滯而斂入脊骨。氣斂入骨以通神而精神煥發。故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松凈氣騰然』也。」

[正文]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校勘]

(1)「中正」[李本]、[郝本]作「正中」。

(2)「神貫頂」楊氏家藏本作「神冠頂」。

 

[詮釋]

    尾閭,古代傳說中海水所歸之處,有眾水流歸大海之義,寓意甚深。《莊子·秋水》曰:「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稽康《養生論》曰:「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尾閭。」尾閭位於軀骶骨端,故又名尾骶骨,與脊椎骨有聯帶關係,為轉動元氣升降之要道。督脈之長強穴正在尾閭部,為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系足少陰、少陽之會。在太極行功中,形體上尾閭如舵,又如推進器。身欲向何方,尾閭即從後對向何方,尾閭中正,則立身中正,故須「尾閭中正」。如何做到中正?郝少如說:「尾閭正中須兩股有力,臀部前 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所謂尾閭正中即脊骨根向前也。」而孟乃昌先生則解釋得更為具體:「首先要尾尖前移二寸但用意可遠至尺丈,尾閭骨向前,從而起到由 曲至『直』的拉長效果,起到向上托的作用。」從廣義整體看,此即太極拳「裹襠」、「斂臀」或叫「護臀」的技術規範。從狹義局部看,此即「吊襠」,謂「尻道 上提」或「提肛、縮股道」,為會陰處虛虛向上吸提,適度地收縮會陰底肌和肛門括約肌。配合頂勁、松腰、落胯、圓襠等要義,就能使尾閭的舵向作用相對穩定,從而保證「尾閭中正」和「立身中正」。亦因此有助於增強脊柱的靈活性和背脊的彈性,同時也相對降低了身體的重心,促進下盤穩固,從而有利動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發的穩健。

    向愷然極言尾閭中正之義:「無論練拳與推手,皆須注意尾閭和脊樑,所有動作胥發源於此。脊樑須中正,不偏不倚。因動作必須從尾閭發端,方足以令身體運動四肢,不是四肢運動身體。尾閭有圓圈,則各部的圓圈能黏能走。如尾閭不起作用,各部的圓圈也都失了黏走之效。練太極不久的人,驟聞此語,必生疑惑,但依此練習若干年,自有恍然之時。倘教授之人,不令學者於此等處注意,在天資聰穎又能下苦功的人,或有自行領悟之一日,否則將終生不知其所以然。」

    「頂頭懸」即「提頂」,或稱「虛領頂勁」。太極拳要求「心平、眼平、頂平、肩平」。心平則氣正,眼平則意正,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頂頭懸的要求,就是 通過「心、眼、頂、肩」的順序,在其四平的基礎上,頭頂百會穴虛虛領起,若有若無,如臨虛空而神貫於頂,處於勿忘勿助之虛懸狀態。

頭為百脈之宗,諸陽之首,位居至高清虛之地,內藏腦髓,乃系元神之府,周身之主,全身之綱領,五官百骸莫不本此為向背。百會朝天,天門洞開,此方寸之地的虛領,可提綱挈領豎路線,而致元神「天根月窟常來往」,機氣通暢,浩氣流行,達到鍊氣化神之成功。正如陳鑫所說:「周身精神全繫於頂,故頂勁起來,是在似有似無之間。」自可免除太極拳板滯之病,而帶來一片靈動,一派生機。正如詩之歌詠 「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太和。」

    「頂頭懸」為上,能懸則頂勁虛領,神貫頂而維繫於天;尾閭中正為下,能吊襠則尾舵穩,氣注海底而聯接於地。頭頂與尾骶骨互逆相撐,伸展貫注,則上下一氣,有如衝天接地之意。通體準直,以豎其路線,綱舉目張,而提挈全身。如此,上下一線,輕靈貫串,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通三關,自然得路,而周身皆活。故曰:「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是為注。

[正文]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

[校勘]

   (1)楊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別本「聽自由」作「任自由」。

 

[詮釋]

    「仔細」,周密、細緻、詳切之謂。「留心」,留意、關心之謂。「向推求」,向,面對,指對前所闡述之十三勢之基本要求、法則及原理。太極十三勢之體用,陰陽、動靜、剛柔、虛實、屈伸、開合,靈妙變通,循環無端,往複不已,變化無窮,其理奧妙,其義深邃,博大而精深,應「莫輕視」而須周密考究,仔細推敲,詳切求學之。故曰:「仔細留心向推求」。

    而太極拳求學之終極目標,乃「屈伸開合聽自由」也。屈者,彎曲也,合也,收也;伸者,舒抻也,開也,放也;開者,陽剛以化人也,合者,陰柔以自守也。屈伸者外也,開合者內外兼具也,外盡屈伸之象,內盡開合之理,指勁氣運用和走向。陳鑫說:「以吾身本有之元氣,運於吾身,屈伸往來,收放擒縱,不過一開一合與 一虛一實已耳。」李亦畬《五字訣》說:「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又說:「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收則存於方寸(丹田)之中,放則彌於六合 之內。聽自由者,聽憑自然也,即「拳法貴天生」之謂,「天生」即天然,自然。此處作「自由」,皆因詩之押韻關係。

   《老子》云:「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恆自然也。」太極拳無為之修,順應天道,其功擅開合,用在屈伸,修為在自然。自然既立,則陰陽生,變化出,形勢具,神氣備矣。形勢練之成拳,神氣練之得道,屈伸之有動作,開合之有運會,屈伸開合,神意相照,隨曲就伸,開合相連,屈伸潛蹤,開合無跡,功夫自然而修,功力自然而長,功法自然而生,功境自然而得。故曰:「屈伸開合聽自由」。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以氣運身,務順逐,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是為注。

[正文]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校勘]

    (1)「引路」[萬本]作「道路」。

    (2)「功夫」[姚本]、[微本]、[炎本]、[圖本]作「工夫」。[李本]作「工用」。[郝本]、[祖本]作「功用。」

    (3)「法自修」 [姚本]、[微本]、[微本]、[董本]、[李本]、[少本]、[祖本]作「法自休」。

 

[詮釋]

    溯流達源,太極拳乃出於無為而出乎自然之修為,故第一個修鍊之人「大道全憑靜中得」,絕無師之承傳可言。然其畢竟是偏於實踐性的學科,是積累式的功能性修為。無數前輩為走通這條崎嶇曲折的道路,在漫長的歲月中,付出了沉重的,甚至無可彌補的代價,時至今日,再無必要披荊斬棘,重蹈荒原,重複前人的教訓。同時由於太極拳的實踐性、積累性和功能性,故決定了其承傳上不可避免地需要傳法之具體靈活及階段之有效保密。為此歷代傳法,不得已而崇尚師徒授受,而以讀書為輔,尤其是初學。若以書為師,書難盡言,言難盡意,法難盡陳,難以達變,若遇疑難,多致延誤。何況偽書遍地,雜說林立,牽強附會,支離駛說,訛言誤人,因此還是得求得道之明師。「師父領進門」,以端正功行,加持勁力,開竅導脈,融通精神,以免誤入岐偏,防患於未然。故曰:「入門引路須口授」。

    煉修太極拳,是一個改造弱化後天,脫胎換骨,化力換勁,煉勁積勁;開發強化先天,虛空心靈,澄心自濾,美化身心,挖掘潛能,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人體,認識調整自我,達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過程。其中玄奧深藏,學無止境,它需要絕頂聰穎的領悟力與極其敏銳的理解力,更需要累月長年浸淫拳經,默識拳法,揣摩拳功,堅持勤恆禮誠,努力進取,自修無間,方能「真積力久」,由入門而登堂入室,登堂猶淺,入室為深,才能對拳理、拳論、拳法、拳學有一個系統的了解,認識,掌握和繼承,了解它的淵源、理論、特長和弱點,掌握它的練法、技法及運用和改造的能力,才能達到通曉拳理、見解通達,觸類旁通,通權達變的「神明通會」境界。故曰:「功夫無息法自修」。

    陳鑫說:「每一勢,往往數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經現身說法,甚覺容易。所難者功夫,所尤難者,長久工夫。諺有曰:拳打萬遍,神理自現,信然。」適可為此二句之注。

[正文]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

[校勘]

意氣君來骨肉臣」[劉本](《太極拳架與推手》劉晚蒼、劉石樵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年1月)作「意氣均來骨肉沉」。

 

[詮釋]

   「體用」,「體」即本質、本體,基礎;「用」即運用、應用、使用。原指事物的性質與作用。這裡借指支配與被支配的主從關係。「君、臣」與「體、用」只是同一意思之兩種比喻。若問體用兩者那一樣起主導作用而作為準則呢?自當以內在之精神「意氣」為主宰(君),而以外在之形體「骨肉」為輔佐(臣)。前後二句一問一答。沈壽老師指出,或許為了反封建,有拳家將「意氣君來骨肉臣」改為「意氣均來骨肉沉」,一改之下,答非所問,且詞義牽強。若連古籍上以「君、臣」作比喻的都要改掉,那真是改不勝改了。這種改法顯然是不足為訓的。

    孟乃昌先生指出,此處之「意氣用事」絕非貶義,「意氣為君」之說,應是太極拳理論早期的提法,太極拳等內家拳一向強調「意氣」,以有別於外家拳。清初薄松齡《聊齋誌異·武技》有:「李在側,不覺技癢,意氣而進。」作為與少林較量一方,在此「意氣」已作貶義而用。而後又曷可以為君?故必先此有「意氣為君」之說,而不在此後。適至清中葉以後,提出「心為令,氣為旗」,「心在先」,以取代「意氣君來」之說。由此可以斷言,持「意氣君來」之十三勢歌,及其歌中後文 「益壽延年不老春」之提法,並非是近代武器或火器引進,拳技之勇在戰場上日益式微之後提出來的,而較此要早數百年。故近人張士一等認為此歌作於王宗岳太極拳論之前。而唐豪則認為「十三勢之後學於黃河之南,復得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釋名、打手歌,益以已作十三勢功歌,此舞陽鹽店譜之內容也。」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要解》曰:「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軀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即是在此時代背景下提出來的,是為注。

[正文]詳推用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

[校勘]

詳推」[澄本]、[姚本]、[孫本]、[微本]、[徐本]、[董本]、[炎本]作「想推」。

 

[詮釋]

   「詳推」,詳細地推敲。

    黃帝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明代著名醫家章潢認為:人身與天地同重,除卻此生,聖人所說之修身立命,存心養性以至參贊天地之化育,一切無從談起。所以太極「詳推用意」,必究養生。因為養生是大道,是「體」,即內在因素,技擊是小道,是「用」,即外在因素;「體」是本質,是潛在的條件, 「用」是發揮,是機緣際會;「有體而無用」或「有用而無體」都不能成事。所以太極拳家,必須注重「體用」結合,「體用」一致。也就是練養結合,技擊觀和養生觀的高度一致。然而「小道」必須服從「大道」,技擊必須服從養生,這是因為太極技擊源於養生,僅僅是養生的延續和延伸,又最終歸結為養生,所以養生是技擊的發源和歸宿,是太極的基礎、本質和生命,此歌反覆發問,步步深入,由「須留意」,而「存心揆用意」,而「刻刻留心」,而「意氣君來」,在肯定了以內煉精神意氣為主的基礎上,進而設問「詳推用意終何在?」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終極目標。此非苟延殘喘,而是體魄健壯,神氣充沛之「不老 春」。使文章結語與開篇相互呼應,全篇理法一脈貫通。文章至此結束,嘎然而止,七言二十句,計一百四十字。故有下文「歌兮歌兮百卌字」之讚美詩。

    查《太極拳論》篇末有原注云:「此系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句。這段注文可能是後人根據此歌之最後兩句歌訣精神,加以潤飾所加的。一百多年來,太極拳循著這個方向健康地向前發展。

[正文]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義無遺。

[校勘]

   (1)「百卌字」[澄本]、[孫本]、[董本]、[圖本]、[王本]作「百四十」。

   (2)「義無遺」[郝本]、[李本]、[祖本]作「義無疑」,[澄本]、[萬本]、[孫本]作「意無遺」。

 

[詮釋]

    歌訣此二句以上恰好為二十句一百四十字,故曰:「歌兮歌兮百  卌字」。卌,音細(xi),《說文》:「數名,亦直為『四十』字。」《字彙補》:「四十並也」。即四十之合體字。

「百卌字」,今本多改作「百四十」,皆為免破格而刪「字」字。

    如此模稜頓生,此歌究竟是百四十首、百四十句、抑或百四十字呢?「字」字是斷不可省的。

《十三勢歌》字字切實,「並無一字敷衍陪襯」;知無不盡言,言無不盡義,句句切中要竅;大法悉備,大義要略,無一遺漏。故曰:「字字真切義無遺」。

[正文]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

[校勘]

  貽嘆息」[李本]、[郝本]作「遺嘆惜」,[祖本]作「遺嘆息」,一作「貽太息」。

 

[詮釋]

    貽,音遺(yí),遺留,此處音義皆同。

    歌訣以懇切之語言,剴切之勸導,殷切希望後學,獲得真訣好用功,向此仔細推敲,詳切求學,俾免「枉費工夫」,而為日後遺留下無窮之嘆息呀。

    自「歌兮歌兮百卌字」至「枉費工夫貽嘆息」最後四句,「分明是一首讚美詩」。緣古代太極拳巨擘皆深明大義,自知之明之人,絕無可能自吹自擂「字字真切義無 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貽嘆息」。若果真如此,則真該讓人「貽嘆息」了。故可斷言,二十四句本是兩篇詩文,而不是一篇,後篇四句絕非王宗岳原著,應為歌訣在傳抄中後賢補寫之夾注,而串入正文。如此方可體現「三切」(懇切、剴切、殷切)而避狂妄。

[正文]

   極柔即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開展緊湊乃縝密,待機而動如貓行。

[校勘]

   (1)「歌訣七」[壽本]、[鄒本]作「歌訣六」,[趙本]作「歌訣五」。

   (2)「開展」[唐本](唐豪、顧留馨編著《太極拳研究》1964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作「門展」,系誤植。

 

[詮釋]

    太極拳之運動,惟剛與柔,其為用無非氣與勢而已。氣行諸外而內持靜重,剛勢也;氣屯於內而外現輕和,柔勢也。勢之柔者,善隨機而變,隨勢而化,隨形而體,隨神而應;勢之剛者,善隨機而催,隨勢而乘,隨心而用,隨神而謀,各擅所長,故剛柔不可偏用。此處之氣勢實太極之內勁也。拳訣有云:「有意放鬆,無意成剛」。勁之成就,由靜入手,由松入柔,以至著熟,是為初階。積柔成剛,剛柔互運,以至既濟和合,漸悟懂勁,是為中階。剛復歸柔,剛柔渾然,知纏綿而進取,知依隨而退守,繾綣卷舒,旋繞環化,皆成自然,「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蓄髮相變,奇正相生,陰陽合德,神氣因應,神而明之而階及神明,是為高階。功臻上乘,內神虛靈不昧,外氣清明在躬;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宇宙,天人合矣。故曰:「極柔即剛極虛靈。」

    五靈沉著,氣歸丹田,以氣運身,以意使勁,是謂運勁。運勁須松、靜、穩、勻、緩、合、連,其狀如抽絲,故謂「運若抽絲」,即「運勁如抽絲。」

   「查抽絲兩字,非僅指緩緩直拉而出,乃指旋轉出入,如來福線之螺旋形也。」故亦稱「纏絲勁」。運勁如抽絲,或作纏絲勁。諸家見解不同,其實抽之與纏繞螺旋相連相成,君見過江南繅絲,即可見證。太極拳用來喻勁之曲使之道,力之直出之門,是何等的確切精妙。一喻其五靈沉著,用意不用力,綿細不斷,不頂不丟,無過不及;勁之大小、剛柔、虛實、動靜、開合之變化,皆把握得毫釐不差,恰到好處。一喻其圓滿無虧,輕靈貫串,環而無間,動作走螺旋。陳鑫曰:「運勁如抽絲」「運勁如纏絲」「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皆用螺絲纏勁,斷不可直來直去,一直則無纏綿曲折之意。無纏綿意,不惟屈伸無勢,即與人交手,亦不能隨機應變,妙於旋轉。轉關不靈,在我先覺輸人一籌,何以制勝?」惟運勁如抽絲,動作走螺旋,環而無間,周而復始,方能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即是由懂勁階及神明而豁然貫通也,即「處處明」也。得其環中應無窮而「處處明」,「處處明」則應無窮,此辯證也。故曰「運若抽絲處處明。」

    開展、緊湊、縝密乃太極自初發悟至於有成遞次之三層次。「開展」者,放大也,開張展舒之謂。初學練拳,柔軟為道,用意不用力,先求姿勢開大,各部順暢,動作適意,即所謂舒筋活血、起衰振贏。強壯以後,研究筋骨勁氣合一,練氣入骨,練勁歸根;動分靜合,開合有致,動轉有位,太極有宰;勁骨宣合,百脈流真,勁氣貫串,勁意不斷,氣勢相連,聚精會神,此謂之「緊湊」也。自此而後,舒散懷抱,自忘其身,虛靜為上,內外兼修,鴻濛一氣不散,精神圓滿無虧,悟透希微之機,練成化勁,拳心合一,拳無拳,意無意,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相連,太極隨處見圓光,妙手一著一太極;有絲絲入扣,斗榫入殼之恰當,乃臻形神合一,體用合一之縝密之境。而後有太極拳「放之則拳彌六合,收之則存於方寸之中」之妙。故曰:「開展緊湊乃縝密」。

    顧氏留馨《詠太極拳》句:「初練轉圈要寬大,功久轉圈漸收攏,收小小到沒圈時,緊小脫化妙用洪。」可作備註。

    「待機而動如貓行」,其精髓在神似而不盡在形,警示太極學者宜與貓性通靈,舉止虛靈若惕,臨陣不亂,量敵而進,俟機而動;動必有由,驅身動步,屏心靜氣,涌開兩腎,串連(尾)閭脊,精神貫滿全身;步起步落,骨沉脈和,緩中見雄,篤中含靈,虛實分明,沉穩輕靈;一俟有隙,突發而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掣萬鈞,靈活矯健而富有變化,一如搏鼠之貓。故曰:「待機而動如貓行」。

《二十字訣》校注詮釋

[正文]

披閃擔搓歉,黏隨拘拏扳,軟掤摟摧掩,撮墜續擠攤。

[校勘]

    (1)正文依[姚本]  《太極拳講義》。

    (2)諸本均同。

[詮釋]

    《太極拳譜歌訣》原題《乾隆舊抄本太極拳譜(經)歌訣》,共有七首。[姚本]在歌訣六和歌訣七之間插入《二十字訣》。姜容樵在[姚本]第十章《太極拳譜釋義》篇首寫道:「拳譜為清初王宗岳所著,惟遞嬗至今,其中不無訛錯,故市井所傳之太極拳論,多有令人不解之語。余與姚君馥春得抄本於湯君士林,並得湯君詳細解說,其原文較世所傳者,多三分之一,皆太極之要訣。茲特筆述於後,以公同好,並加註釋。」又在歌訣五末言:「並披閃擔搓之皆論指此長拳而言也。」其篇末又云:「以上原文,相傳為王宗岳著。余與姚君馥春,得乾隆時之抄本,復得光緒初年之木板(版)書,與近世所傳者,大同小異,其理與法則一耳」。

     武術史學家唐豪在《王宗岳考》中直斥姜、姚「扯謊」。而徐震(哲東)對所謂「乾隆舊抄本及光緒木版本書」一說,曾在其1937年《太極拳譜》中評說:「右文見於姜容樵、姚馥春合編之太極拳講義,謂據乾隆時舊抄本及光緒木版本也。今按姜容樵本既有十三勢行功心解之文,即為出於武禹襄以後之證。乃雲乾隆時舊本,已堪大噱。至太極拳譜,清代從未有刻本,何來光緒木版本乎?此實誣妄之尤者矣。至於二十字訣後之文顯為出於習形意者之手筆,按姜氏之太極出於許占鰲,許氏為形意拳師郭雲深之徒,則此等竄入之文,大抵出於許氏也。」後亦未見姜、姚有辨駁之論,《二十字訣》也未見之於當時太極拳諸家之拳譜,由此看來,二十字訣可能為形意竄入之文。然既於武術之一脈相承,且又同為內家之拳術,仍不失其對於太極拳的指導意義,故在[姚本]的基礎上加以詮釋。

    :《說文解字》:從旁持曰披。從手,皮聲。

    1、分,分散,分解。吳均《共賦韻詠庭中桐》:「華暉實掩映,細葉能披離。」《三國志·魏志·張遼傳》:「權(孫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2、開,裂,劈開,劈去。《史記·五帝本紀》:「(黃帝)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漢書》:「披心腹見情素。」又《范睢蔡澤列傳》:「木實繁者披其枝。」

    3、服,復蓋。《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以身軀為準,人體兩側稱為側翼,如兩側肩、兩腋、兩脅、兩側腰及兩髖皆是。太極拳中,由敵側方分進,以我之豎線找准對方之橫線,側翼搶攻,是謂披。即《五字經訣》所謂:「披從側方入」。拳諺說:「側翼搶攻,一臂雙功。」「跟身到腋是良方。」都說明經過對方的側翼進勢進著的「披」,是克敵制勝的奇招。

    :《說文解字》:窺頭門中也。從人在門中。

    1、亮光突然顯現,或忽隱忽現。也指倏忽一現的光。《三國演義》第一回,「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

    2、閃開,躲避,側身急避。《水滸傳》第十一回:「林沖趕將去,那裡趕得上!那漢子閃過山坡去了。」

    3、閃賺。《拳經捷要篇》:「而其柔也,知當斜閃。」又如崔彭年撰之《螳螂拳譜》對「閃賺騰挪」之專門解釋:「閃者,如炸目瞬,見像而化,杳無可尋。掌拳肘膝,俱宜用之。若只是作閃躲,則辜負此字矣。賺者哄也;騰者擱也;挪者移也。俱有閃字在內。」(轉引自馬明達教授《從『閃賺騰挪』說起》一文。)可見閃作「閃躲」解外,「閃賺騰挪」四字里「俱有閃字在內」。即有閃閃、閃賺、閃騰、閃挪,其含義廣矣。太極拳中不頂而粘連,不丟而黏隨,倏忽之間而知當斜閃,閃賺騰挪而後有接應,非為全空而無後繼。即《五字經訣》所謂:「閃展無全空。」閃還具有「蓄髮卷放如迅雷」,迅猛閃擊敵人之義。

    :承當,負荷。引申為承擔、擔任、擔負,如勇挑重擔。《國策·秦策一》:「負書擔橐」。《左傳》:「馳於負擔」。在太極拳中,任敵襲擊,待其將著身時,即以我之粘掤之勁,承當其攻勢。負荷以下松,沉化其勁,曰「擔」。即《五字經訣》所謂:「擔化對方力」。既非以頂抗擔當敵人之擊或擔出敵人之手足,亦非以癟丟脫離與敵接觸之謂。頂抗則生斷續,癟丟則失依隨,皆失粘連黏隨,即失「擔」意。行拳時,心中有敵情,無人作有人,有假想敵,是謂「擔著打」。

    :用手掌揉擦。韓偓《大慶堂賜宴》詩:「綠搓楊柳綿初軟,紅暈櫻桃粉未乾。」《紅樓夢》第十八回:「(黛玉)卻自己吟成一律,寫在紙上,搓成個糰子。」在太極拳中,以我之手腕臂肘與敵之手腕臂肘相抵,兩膊相系,含合抱圓滾提搓之意,接入彼勁,息心體認,以探彼之虛實,以試其勁之去向,因敵變化,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粘黏不脫,伺機搓發,是謂「搓」。即《五字經訣》所謂:「搓磨試其功。」

    :《說文解字》:歉食不滿。從欠,兼聲。

    1、年歲欠收。《廣雅·釋天》:「一谷不升曰歉。」

    2、吃不飽。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詩:「健兒立霜雪,腹歉衣裳單。」

    3、心覺不安。如抱歉;歉仄。引申為不足。

在太極拳中,勁不外露,功蘊於內,懦弱謙下,能仄不盈。以勁試敵,總須留有餘地,把握分寸。勁以曲蓄,直以發放,知纏綿而進取,知依隨而退守,是謂歉。即《五字經訣》所謂:「歉含力蓄使。」

     :《說文解字》:相著也。從黍,占聲。

     1、沾也,染也,相著也,膠附曰黏。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九《黏接紙縫法》:「古法用楮樹汁、飛面、白芨末三物調和如糊,以之黏接紙縫,永不脫解。」

     2、具有黏性。如發黏,黏逼。白居易《朱藤謠》:「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在太極拳中,黏為黏貼、黏逼。人施以剛直之勁,惟順應其勢,柔以承之。勁之柔者,隨形而體,隨神而應,隨機而變,隨勢而化,使彼之勁落空,陷被動而至背勢,而我之勢得其中,得主動而至順勢,人背我順,以順黏背,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進退相隨而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膠著物,是謂黏。能黏能走,走即是黏,黏即是走,黏走相生, 走黏相乘,則應化無窮矣。此即《五字經訣》所謂:「黏粘不離宗。」

     :跟從,順從,順便,沿著,循。《儀禮·聘禮》:「使者入,及眾介隨入。」《易》:「隨時之義大矣哉。」劉長卿《題靈祐和尚故居》詩:「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沾巾。」

在太極拳中,敵為主動,我為被動,即捨己從人。捨己從人者,隨人而動,循其後而行,黏則相隨,走則引化,進退相依,屈伸相隨,循彼之勁,隨彼之勢,亦步亦趨。是謂「隨」。即《五字經訣》所謂:「隨進隨退走。」

   

    1、捕捉,拘留,拘禁,不變通。《國策·趙策三》:「故拘之於牖里之車百日,而欲舍之死。」

    2、拘束之謂也。《漢書·司馬遷傳》:「使人拘而多畏。」

    3、限制。例:不拘多少。

在太極拳中,拘就是執拿的意思,即與敵進退周旋,實施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時,始終要保持似執非執和似拿非拿的拘拿之意,此即《五字經訣》所謂:「拘意莫放鬆。」拳諺說:「拘意一松,必露破綻。」說明拘意莫松是太極技法用意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能做到拘拿意氣佔先,神如水銀瀉地,隨曲就伸,敵我一體,我順彼背,就能拘拿引衡順勢借力拔其根。

    :《說文解字》:牽引也。從手,奴聲。

    1、又同挐。紛亂。《淮南子·覽冥訓》:「美人拏首墨面而不容。」

    2、「拿」的異體字。①為握持。王之道《春雪和袁望回》詩:「老夫僵不掃,稚子走爭拏。」②取,例:拿過來。③擒捉,逮捕。《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操連夜點起甲兵三千,圍住伏完私宅,老幼並拏下。」

    太極拳的拿,是拿準控制管住敵勁的意思。故拳諺說:「拿人如入榫,一對準,二落實,三吃牢。」這是拿的三項基本原則。其由擒拿法的節拿抓閉發展而來,而又不完全等同於通常所謂的擒拿法。即不再採用反骨背筋,抓筋,抓把,閉穴等毒手,而僅僅只採用無傷害性的節、拿兩種。節,節制,俗稱「節拿。」就是在粘黏的基礎上,以我肢體的擊發部位,掌控管制對方肢體易著力的發落點。拿,拿節,一般拿活節,就是拿住對方活動的關節部位。這是因為太極拳是以采拿為主體,采拿以拇、食、中指三指為主,其餘二指為輔,鉗制對方腕、肘、肩、踝、膝等活節向旁牽而引之,如選物者,先擇而後取,轉置他方之意。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發展,從而演繹形成為獨具太極特色的拿法。但一旦脫離了四正推手,形成散手或對方來勢陰毒時,則不再局限於節拿,就可用抓閉的手法,也可以在對方身體的任何要害部位落手,箝制對方,或者叫他窒息,暫時失去攻擊能力。此即《五字經訣》所謂:「拿閉敵血脈」。

    :《廣韻·二十七刪》:「扳,挽也。」

    1、拉,撥動。如:扳開關,扳網,扳槍機。

    2、扭轉,挽救。如:扳回一局。

    3、援引,挽引,牽引。《公羊傳·隱公元年》:「諸大夫扳隱(隱公)而立之。」何休註:「扳,引也。」

    4、抓住。馮夢龍《山歌》:「雙手扳窗看日光。」

在太極拳中,以挽住敵人各部,順勢牽引反轉以制敵為扳。如倒攆猴訣:「退步穩勻求 輕靈,倒卷肱臂無滯病;若得墜身挽扳勁,閃賺騰挪退即進。」就充分顯示了挽扳勁的特點。其要妙在於身樁穩定,墜身沉勁,挽扳才能得力。《五字經訣》:「扳挽順勢封」。則表示如我遭遇敵方扳挽手法時,要順其來勢,以封閉其來手,使不得逞之謂。

 

     :柔也。張耒《春日遣興》詩:「日烘煙柳軟於絲。」

太極拳尚松靜,崇柔弱,全身意思,皆用精神。所謂柔者乃嫻靜鬆柔之柔,自然柔弱之柔,軟和柔潤之柔,運化輕柔之柔,氣血柔和之柔。「柔弱之施於旋繞,先天之勁力所以滋生;柔弱之施於松長,後天之技巧所以契神,決遠者原須柔弱之松長為要妙之技,破遠者當靠柔弱之旋轉而作環化之資。」

    太極拳尚崇松靜柔軟,正如《五字經訣》所謂:「軟非用拙力。」外操柔軟,內含堅剛,內要含蓄堅剛而不外施,外終柔軟而迎敵,柔軟在前,堅剛緊隨於後,而聽其天然之粘黏力以探敵之勁力。太極勢分剛柔,勢之柔者,善隨機而變,隨勢而化,隨形而體,隨神而應;勢之剛者,善隨機而催,隨勢而乘,隨形而用,隨神而謀,各擅所長,故剛柔不可偏用,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逼不捷。剛柔相濟,則粘黏連隨,極盡其能;剛柔渾然,則敷蓋對吞,無不盡得其自然矣。所以所謂柔軟並非消極之一味虛弱無力也。乃柔中寓剛,棉里藏針之藝術。

    :《說文解字》:所以覆矢也。從手,朋聲。

    架也,烘托也。《詩》曰:「抑釋掤忌。」杜預註:「箭筒也。」

    在太極拳中,掤為相承架托之意,膨也;逆敵之勢承而向上,使敵之力不得降也。掤勁是由肢體放長撐開的彈性勁。沉肩垂肘,坐腕舒指,本身就是掤,全身鬆開就有掤勁,沒有掤勁,也就沒有太極拳。掤勁就是內勁,即太極勁。為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剛柔相濟、如棉裹鐵膨向各方向的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勁;具有粘黏連隨,籠環逼化作用的勁。掤勁的特點是「掤撐圓而沉,」意氣鼓盪,既圓且滿,全身無使有凹凸處。即《五字經訣》所謂:「掤臂要圓撐。」 掤手是太極拳的總手,故曰:「掤勁不可丟,八法掤為首。」

   《八手歌》曰:「掤手義何解?相承架托膨。柔軟以迎敵,內中蓄剛強。周身彈簧力,曲伸似弓張。籠環逼化勁,圓撐似圍牆。」完整地演繹了掤的含義。

    :「《說文解字》:曳,聚也。從手,婁聲。

   《廣韻》:「摟,探取。」

    1、牽引,拉攏。《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朱熹註:「摟,牽也。」

    2、抱持。《紅樓夢》第三回:「(黛玉)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摟入懷中。」

    3、聚集。如:摟柴火。引申為搜括。如:摟錢。

    4、撩起。如:摟起衣服。

在太極拳中,以握持或曳抱敵人之手腕臂膀,足踝膝腳,使不得脫曰「摟」。摟有正摟反摟之分。《五字經訣》曰:「摟進圓活力。」圓活力就是渾元勁,也就是橫豎上下,前後左右,整個空間都有一種隱性的潛在的力,即內勁。此勁豐滿、曲接、含蓄和隱蔽,剛柔不現端倪,如環無端,生生不已。在摟勁的運用上要牽曳圓活,相連不斷,無過不及。

    :《說文解字》:擠也。從手,崔聲。一曰挏也,一曰折也。挏,擁引也,從手,同聲。擁,抱也,從手,雍聲。

    1、折斷、破壞,毀壞。《史記·孔子世家》:「泰山壞乎,樑柱摧乎。」《晉書·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司馬光詩》:「空使寸心摧。」

    2、挫敗。《楚辭·九嘆·優苦》:「折銳摧矜。」王逸註:「摧,挫也;矜,嚴也。」

太極拳煉勁入骨,煉勁歸根,功入化境,勁貫周身,內勁潛涌,天然逸出,奕矣奇能,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猝然臨敵,有觸乃發,空靈縱放,勃然煥然。若雷霆之所擊,能摧剛折柔,摧堅陷陣,摧枯拉朽。故《五字經訣》曰:「摧堅戳敵鋒」。

    :《說文解字》:斂也,小上曰掩。從手,奄聲。

    1、遮蔽,遮蓋。《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聊齋志異·嬰寧》:「幸媼不聞,猶絮絮究詰,生急以他詞掩之。」

    2、隱匿。《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賊,掩則為藏。」杜預註:「掩,匿也。」

    3、關閉。蘇軾《和子由首夏官舍即事》詩:「垂柳陽陰晝掩扉。」

    4、停止,消止。班昭《女誡和叔妹第七》:「是故室人和則謗掩。」

    5、乘人不備而襲取。《宋史·趙善俊傳》:「歲飢,民群趨富家發其廩,監司議調兵掩捕。」

    太極拳「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因其主守,必然主虛。虛者空也,空始能容,應物虛己,忘懷隨順;虛者無也,無而責有,寂寞求音,往複始終;虛者偽也,偽能隱藏,虛籠詐誘,機關轉矣。此即謂之「掩」。掩乃雙向,橫掌遮障敵雙眼,使其迷亂,驚慌失措,乘此遮蔽勢以擊敵;或閉封箝制敵鋒。實施掩護,以求自保,再尋機進襲。此為掩彼。暗藏我之攻手,出其不意,隱蔽以擊敵;或守我之中,遮避要害,覆護以柔化彼勁。此謂掩己。無論掩彼或掩己,其所為不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即控制人而不被人所控制。《五字經訣》云:「掩護敵猛入」,則不免有所偏廢。

    :《說文解字》:四圭也。一曰兩指撮也。

    1、用兩三個指頭取物。如:撮葯。亦指用兩三個指頭撮取的分量。又藉以形容極少的壞人。

    2、古容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按六十四黍為圭,四圭為撮。

    3、摘取,攝取。《漢書·藝文志》:「撮其旨要。」

    4、聚合。《後漢書·袁紹傳》:「擁一郡之卒,撮冀州之眾。」

    5、抓。元曲《趙氏孤兒》三折:「元帥,小人是草澤醫生,撮葯尚然腕弱,怎生的行杖?」

    太極拳中以手指取敵各部或戳點其要穴,謂之「撮」。《五字經訣》曰:「撮點致命攻。」即當敵施以毒手攻擊,而我又不及掩護時,就應用撮的手法,以毒攻毒,攻其要害,以避其凶。如「海底針」,以針喻指,四駢指像鋼針似的插點敵方的襠部要穴。又如「單鞭」之吊手,以拇、食、中三指撮攏,無名指及小指自然附著成 「鷹嘴鉤」。防守時以鉤尖鉤開敵手,進攻時以鉤背擊人,或以鉤尖啄人要害。是皆撮法應用之範例,撮法屬於指法。

   

    1、落下。《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列子》:「杞人有憂天墜者。」

    2、失去。《國語·晉語二》:「敬不墜命。」

    3、下垂,沉垂。如把繩子墜下,亦指下垂的東西。如扇墜。

    4、隕越。隕越者,顛墜也。《左傳·僖公九年》:「小白(齊恆公)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後以比喻失敗、失職,如:倖免隕越。

    太極拳鍛煉要求沉肩墜肘,坐腕舒指,含胸拔背,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松腰落胯斂臀,收正尾閭,提肛吊襠等。這些要求除虛領頂勁,提肛吊襠向上虛虛領勁外,其他百骸均要求向下沉墜,可謂一領百沉(墜)。「一領」而神貫頂,提挈全身,使輕清上升,升發一身陽氣而滿身輕利。百骸沉墜,則浩然之氣直沉丹田,常存而沛然,勁涌綿綿而眾莫能御也。頂勁虛領,百骸沉墜,互逆相撐,豎其線路,貫通上下。此處一通,全體之氣脈胥通,自無傾倒之弊。又因肢體放鬆柔順,而自然舒適,意定樁穩,不惟支撐八面;因肢體引長舒展,而虛領含拔,知覺靈敏,豈獨見微知著。

    《全體大用訣》曰:「退行三把倒轉肱,墜身退走扳挽勁。」此訣言倒攆猴式之奧妙在於「墜身扳挽」。敵受沉勁頓挫,必失其勢,再乘隙以襲之,無不應手奏效。此勢可作太極拳退走之典範,故《五字經訣》曰:「墜走牽挽勢。」

    :《說文解字》:連也。從系,賣聲。

    1、連接起來。《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

    2、繼,連接下去。《史記·夏本紀》:「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史記》:「此亡秦之續耳。」

    太極拳之途乃懂勁之途,由著熟而漸捂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王宗岳《太極拳論》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能懂勁始可言形之環起環落,曲曲相通,如環無端;言勁之粘黏連隨,捨己從人,不頂不丟;言氣之穿珠九曲,圓轉自如,無微不到;神意相銜,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相連。故《五字經訣》:「繼續勿失空」。

    :《說文解字》:排也,推也,以手向外擠物前進也。

    1、榨,用力壓使排出。《儒林外史》第四回:「眾和尚擠擠眼,僧官就不言語了。」

    2、擁擠,挨擠。《紅樓夢》第七回:「賈母說孫女們太多,一處擠著倒不方便。」

    3、排擠。《左傳·昭公十三年》:「小人老而無子,知擠於溝壑矣。」

    在太極拳中,用後手的掌根,合於前手小臂內側自肘凹至脈門的任何一處,以前手為墊襯,勁點在後手著力處,以兩手合攏之勁,將對方排放出去,此即謂之擠。所以擠時要略成橫形,即「擠要橫」,就是「擠要橫排。」橫排易藉助肘勁,得勢得力,氣勢沉雄,勁力渾厚。反之,如兩手太出,呈銳角之勢前擠,由於可著力的作用面積太小,易被對方化解,以致被對方乘勢引跌。雖說擠要橫排,而動作仍須中正圓滿。前擠要沉肩墜肘,即肩關節松沉,鎖骨平準微下沉,肘關節略低於腕,始終保持適當的彎曲和沉垂,從而做到「三垂」,即氣垂、肩垂、和肘垂。氣垂則氣沉丹田,身穩如山;肩垂則臂鬆勁活,肩催肘前;肘垂則臂膊自圓,能固兩肋。同時注意做到肘不離肋和肘不貼肋,以肘不過膝為度,既不可過於靠攏胸部,又不可過於挺伸。過於靠攏就「癟」,「癟」了就容易落實,造成被動;過於挺伸既不得力,又易為對方化解或乘勢引進空放。兩手合而前擠,須稍向上起,方能起拔人根基之效,然既不可過高,亦不可過低,正確的方法應沉肩屈臂,齊胸擠出,平直向前,方向要正,勁力要整,落點要准。然如要做到這幾點,則要做好「擠打提前量」,「擠前一化」及「假手輕擠」。正如《五字經訣》所言:「擠他虛實現」,才能使擠手上下隨合妙無窮、發落點對即成功。

    《八手歌》曰:「擠手義何解?推排單純意。橫排莫揚肘,虛貼神合連。合手須近身,擠他虛實現。攻前若寓化,發落即成功。」完整地演繹了擠的意義。

   

    1、鋪開,擺開,展開,平鋪。杜甫《又示宗武》詩:「覓句新知律,攤書解滿床。」引申為揭示,明白表示。如,把問題攤到桌面上來談。

    2、分擔,分配。如:分攤,攤派。

    3、量詞,凝聚的一片。如一攤泥。

攤者,開也,展也。太極拳功擅弛張,用在開合。開合之勁,開則俱開,開中有合;合則俱合,合中有開。合而不開,其勁究窄,放手亦嫩。「開勁」,陳公炎林解為:「見人則開,即見人勁來時化開之謂也。開勁乃方勁,而有開展之意,用以達人之 內門。……開敵到適當程度,恰到好處時,當即發之。……藝高者,往往故意自開其門,任敵進入,待彼深入,即乘機反攻……開勁非僅化人,亦可發人,其發人含 有掤意,故開後須即發,不發則失其機矣。」太極功至廣深,開己胸門,開之以利,示之以虛,以誘敵深入;開敵胸門,化其來勁,使引進落空,而合以擊出,一舉成功。

    太極拳道,本靈通之道,開放之道,意超物表,高韻深情,堅質浩氣,武之大也,大武者也。若能攤開肺腑,坦蕩心懷,舒散懷抱,虛懷若谷,接納自然,融入宇宙,則天人合矣。故《五字經訣》曰:「攤開即成功」。

 

 


推薦閱讀:

《佛心經》第二講
心經廣義-----馮寶瑛演講
跟著《心經》「觀自在」……
心經原文 加註

TAG:心經 | 太極拳 | 境界 | 太極 | 謎語 | 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