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朝代
簡表
夏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 |||||||||
商 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 |||||||||
周 前11世紀-前256 |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 ||||||||
東周 前770-前256 | 春秋 前770-前476 | ||||||||
戰國 前476-前221 | |||||||||
秦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 |||||||||
漢 前202-220 | 西漢前202-9 | ||||||||
新9-23 | |||||||||
(玄漢 23-25) 東漢25-220 | |||||||||
三國 220-280 | 魏 220-266 | 蜀漢 221-263 | 吳 229-280 | ||||||
晉 266-420 | 西晉266-316 | ||||||||
東晉 317-420 |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9 | 宋 420-479 | 北魏 386-534 | |||||||
齊 479-502 | |||||||||
梁 502-557 | 西魏 535-557 | 東魏 534-550 | |||||||
陳 557-589 | 北周 557-581 | 北齊 550-577 | |||||||
隋581-619 | |||||||||
唐618-907 (武周 690-705) | |||||||||
五代十國907-979 | (契丹) 遼 916-1125 | ||||||||
宋 960-1279 | 北宋 960-1127 | 西夏 1038-1227 | |||||||
南宋 1127-1279 | 金 1115-1234 | ||||||||
(大蒙古國 1206-1271) 元1271-1368 (北元 1368-1402) | |||||||||
明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 |||||||||
(後金 1616-1636) 清1636-1912 | |||||||||
中華民國 1912-1949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
朝代 | 年代 | 開國都城 | 同時期中國大地主要國家勢力(不能稱為朝代) | |||||
國名 | 年代 | 開國都城 | ||||||
夏 | 約前2070-前1600 | 陽城 | ||||||
商 | 約前1600-1046 | 商丘 |
|
|||||
周 | 西周 | 前1046-771 | 西安1 | |||||
東周 | 前770-256 | 洛陽1 | ||||||
秦 | 前221-207 | 咸陽 |
|
|||||
漢 | 漢 | 西漢 | 前202-8 | 西安2 | 南越 | 前203-前111 | 廣州1 | |
東漢 | 25-220 | 洛陽2 | ||||||
新 | 9-23 | 西安3 | ||||||
三國 | 魏 | 220-265 | 洛陽3 |
|
||||
漢·蜀漢 | 221-263 | 成都1 | ||||||
吳 | 222-280 | 南京1 | ||||||
晉及十六國 | 兩晉·晉 | 十六國(短蹙的起義勢力不算) | ||||||
西晉 | 265-316 | 洛陽4 | 16 國 | 成漢 | 304-347 | 成都2 | ||
東晉 | 317-420 | 建康 | 前趙·漢趙 | 304-329 | 臨汾 | |||
後趙 | 319-351 | 邢台 | ||||||
前涼 | 320-376 | 民勤 | ||||||
前燕 | 337-390 | 棘城 | ||||||
北燕 | 409-436 | 龍城 | ||||||
夏·大夏 | 407-431 | 靖邊 | ||||||
前秦 | 351-394 | 西安 | ||||||
後燕 | 384-409 | 定縣 | ||||||
西涼 | 400-421 | 酒泉 | ||||||
後秦 | 384-417 | 富平 | ||||||
西秦 | 385-431 | 榆中 | ||||||
後涼 | 386-403 | 武威 | ||||||
南涼 | 397-414 | 樂都 | ||||||
北涼 | 401-439 | 張掖 | ||||||
南燕 | 398-410 | 益都 | ||||||
非 16 國 | 西燕 | 384-394 | 長子 | |||||
冉魏 | 350-352 | 臨漳 | ||||||
西蜀 | 405-413 | 成都 | ||||||
代國 | 338-376 | 和林格爾 | ||||||
段部鮮卑 | 310-338 | 令支 | ||||||
前仇池 | 296-371 | 百頃 | ||||||
後仇池 | 385-457 | 百頃 | ||||||
翟魏 | 386-391 | 滑台 | ||||||
桓楚 | 404-405 | 江陵 | 高句驪 | 前37-668 | 丸都城 | |||
南北朝 | 南朝 | 宋 | 420-479 | 南京 | ||||
齊 | 479-502 | |||||||
梁 | 502-557 | |||||||
陳 | 557-589 | |||||||
北朝 | 北魏 | 386-534 | 大同 | |||||
東魏 | 534-550 | 臨漳 | ||||||
西魏 | 535-556 | 西安 | ||||||
北齊 | 550-577 | 臨漳 | ||||||
北周 | 557-581 | 西安 | ||||||
隋 | 581-618 | 西安 | 燕(王須拔) | 615-616 | ||||
唐代 |
大唐 |
618-690 | 西安 | 夏(竇建德) | 618-623 | 永年 | ||
涼(李軌) | 618-620 | 武威 | ||||||
西秦(薛舉) | 617-618 | 天水 | ||||||
定楊(劉武周) | 617-619 | 朔州 | ||||||
梁(梁師都) | 617-628 | |||||||
梁(蕭銑) | 618-621 | 岳陽 | ||||||
鄭(王世充) | 619 | 洛陽 | ||||||
燕(高開道) | 618-620,621-624 | |||||||
吳(李子通) | 619-621 | 江都 | ||||||
宋(輔公祏) | 623-624 | 南京 | ||||||
705-907 | 吐蕃 | 7~9世紀 | 拉薩 | |||||
大燕(安姓) | 756-763 | 鄴城 | ||||||
南詔 | 738-937 | 大理 | ||||||
武周 | 690-705 | 洛陽 | 渤海國 | 698-926 | 寧安 | |||
五代十國 | 五代 | 十國 | ||||||
後梁 | 907-923 | 開封 | 吳國 | 892-937 | 揚州 | |||
南唐 | 937-975 | 南京 | ||||||
後唐 | 923-936 | 洛陽 | 前蜀 | 891-925 | 成都 | |||
後蜀 | 925-965 | |||||||
後晉 | 936-947 | 開封 | 閩國 | 893-945 | 福州 | |||
楚 | 896-951 | 長沙 | ||||||
後漢 | 947-950 | 南漢 | 905-971 | 廣州 | ||||
北漢 | 951-979 | 太原 | ||||||
後周 | 951-960 | 南平 | 907-963 | 荊州 | ||||
吳越 | 893-978 | 杭州 | ||||||
遼宋金 | 兩宋 | 北宋 | 960-1127 | 開封 | 大理 | 937-1094 | 大理 | |
1095-1254 | ||||||||
大中 | 1094-1095 | |||||||
南宋 | 1127-1279 | 杭州 | 西夏 | 1038-1227 | 銀川 | |||
遼 | 907-1125 | 巴林左旗 | ||||||
金 | 1115-1234 | 哈爾濱 |
|
|||||
元 | 1206-1368 | 北京 | 天完政權 | 1351-1360 | 浠水 | |||
宋(韓林兒) | 1351-1365 | 亳州 | ||||||
周(張士誠) | 1353-1367 | 高郵 | ||||||
漢(陳友諒) | 1360-1363 | 武昌 | ||||||
夏(明玉珍) | 1360-1366 | 重慶 | ||||||
明 | 1368-1644 | 南京 | 北元 | 1370-1402 | ||||
大西 | 1643-1646 | 武昌 | ||||||
大順 | 1644-1646 | 西安 | ||||||
後金(後改清) | 1616-1636 | 新賓 | ||||||
清 | 1636-1911 | 北京 | 南明 | 1644-1661 | 南京 | |||
周(吳三桂) | 1678-1681 | 衡南 | ||||||
太平天國 | 1851—1864 | 金田 | ||||||
中華民國 | 1912-1949 | 南京 | 滿洲國 | 1931-1945 | 長春 |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 1931-1937 | 瑞金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1949-至今 | 北京 |
編輯本段朝代口訣
七言口訣
唐堯虞舜夏商周
晉十六國時期—空間坐標圖
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五言口訣
唐堯虞舜禹夏商與西周
中國朝代歌
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編輯本段朝代簡述
夏
夏禹
(夏朝 約前2070-1600年 華夏族)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禹傳位啟,啟傳位太康,後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後一位大王。商
(商朝(也稱殷) 約前1600-1046年 華夏族 亳(後遷都殷)) 夏桀無道,部落首領湯反。建立商王朝。
商湯
一開始定都亳(念:bó。今河南商丘。),後盤庚在位時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仍有殷墟文化遺址)。所以,商朝亦叫殷商。湯之後有: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沒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帝辛即紂,商王朝最後一位大王。周
西周簡述:(西周 前1046-771年 華夏族 豐京(文王時)、鎬京(武王時),今都在西安市)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後,其子武王繼續反商,紂王自盡,發取而代之,國號為周,幽王無道,烽火戲諸侯而失信天下,最後亡國。平王遷都洛邑(今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史稱東周,武王姬發朝為西周。東周簡述 (東周 前770-256年 華夏族 洛邑)東周后,國勢衰危,後分為兩段,就是歷史上的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國(當時一諸侯國)滅周朝。
秦
(秦朝 前221-207年 華夏族 咸陽)
秦朝疆域
秦朝結束了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社會。秦朝建都咸陽(今西安)。從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滅周后,經昭襄王蠃則、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開始,稱始皇帝。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後,天下大亂,經二世胡亥、子嬰,不久亡國。
漢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族長安新朝 9-23年 漢族 長安
漢武帝 劉徹
東漢25-220年 漢族 洛陽漢分兩段,西漢、東漢。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東漢定都洛陽。西漢(前206年-公元25年)秦暴政,天下亂。劉邦斬白蛇起義。亡秦後,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垓下。劉邦定都長安,國號為漢。高祖劉邦死後,經惠帝劉盈,劉邦後呂稚專權,文帝劉恆,景帝劉啟。武帝劉徹,北擊匈奴,南定南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武帝後經:昭帝劉費陵、宣帝劉詢、元帝劉爽、成帝劉驁、哀帝劉欣、平帝劉(kan)。公元6年,王莽攝政,8年,篡政,改國號新。東漢(25年-220年)光武帝劉秀滅王莽。遷都洛陽。光武帝後經:明三國地圖
帝劉庄、章帝劉炟(da′)、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三國220-280
魏 220-265 漢族 洛陽蜀 221-263 漢族 成都吳 222-280 漢族 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
晉265-420
西晉 265-316 漢族 洛陽東晉 317-420 漢族 建康(在今江蘇南京市,原名金陵,秦置縣,名秣陵)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 304-439 漢族和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南北朝420-589
宋 420-479 漢族 建康齊 479-502 漢族 建康梁 502-557 漢族 建康陳 557-589 漢族 建康北魏 386-534 鮮卑(後來和漢族融合為漢族) 平城(今山西大同) 洛陽東魏 534-550 鮮卑 鄴城(古鄴城漳水之北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三台村迤東一帶。漳水之南在今河南安陽縣境內,所以安陽有『鄴下』之稱)西魏 535-556 鮮卑 長安北齊 550-577 鮮卑 鄴城北周 557-581 鮮卑 長安
隋朝581-618
漢族 長安大隋太祖武元皇帝 隋太祖 楊忠【隋高祖追崇】大隋高祖文皇帝 隋文帝楊堅 年號:開皇、仁壽(581-605)大隋世祖明皇帝 隋煬帝楊廣年號:大業(604-617)大隋世宗成皇帝 隋成帝 楊昭【隋恭帝追崇】大隋世宗恭皇帝 隋恭帝楊侑 年號:義寧(617-618)皇泰帝 楊侗年號:皇泰(617)秦王帝 楊浩年號:大業(沿用)(618)
唐朝618-907
漢族 長安一、李淵謚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廟號(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高祖在位:618——626(8年) 生卒:566——635(70歲)皇考(宋代以前一般尊稱亡父為皇考):北周唐國公李虎子李昺年號:武德(618——626)陵墓:獻陵(今陝西省三原縣城東25公里之土原上)二、李世民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太宗 李世民
廟號:太宗在位:626——649(23年) 生卒:598——649(52歲)皇考:高祖(李世民為高祖次子)生母:竇氏年號:貞觀(627——649)陵墓:昭陵(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三、李治謚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廟號:高宗在位:649——683(34年) 生卒:628——683(56歲)皇考:太宗(李治為太宗第九子)生母:長孫皇后年號:永徽(650——655)顯慶(656——661)龍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總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儀鳳(676——679)調露(679——680)永隆(680——681)開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陵墓:乾陵(今陝西省乾縣西北梁山上,和武則天合葬)四、李顯(又名李哲)謚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廟號:中宗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生卒:656——710(55歲)皇考:高宗(李顯為高宗第七子)生母:武瞾年號:嗣聖(684)神龍(705——707)景龍(707——710)陵墓: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龍泉山上)五、李旦謚號: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廟號:睿宗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 生卒:662——716(55歲)皇考:高宗(第九子)生母:武曌年號:文明(684)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載初(689——690)景雲(710——712)太極(712)延和(712)陵墓:橋陵(今陝西省蒲城縣北之豐山)六、武曌謚號:則天順聖皇后廟號:無 ,自立為「武周皇帝」在位:690——705(15年) 生卒:624——705(82歲)國號:改「唐」為「周」,史稱「武周」或「南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皇考:武士彟生母:楊氏年號:天授(690——692)如意(692)長壽(692——694)延載(694)證聖(695)天冊萬歲(695)萬歲登封(695——696)萬歲通天(696——697)神功(697)聖歷(698——700)久視(700——701)大足(701)長安唐朝疆域
(701——704)神龍(705)陵墓:與高宗合葬乾陵(今陝西省乾縣西北梁山上)七、李重茂謚號:少帝廟號:無在位:710(十天)皇考:中宗年號:唐隆(710)唐元(710)八、李隆基謚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在位:712——756(44年) 生卒:685——762(78歲)皇考:睿宗(第三子)生母:竇氏年號:先天(712——713)開元(713——741)天寶(742——756)陵墓:泰陵(今陝西省蒲城縣東北金粟山)九、李亨謚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廟號:肅宗在位:756——762(6年) 生卒:711——762(52歲)皇考:玄宗(第三子)生母:楊氏年號:至德(756——758)乾元(758——760)上元(760——762)寶應(762)陵墓:建陵(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之武將山上)十、李豫謚號:睿文孝武皇帝廟號:代宗在位:762——779(17年)生卒:726——779(54歲)皇考:肅宗(長子)生母:吳氏年號:寶應(762——763)廣德(763——764)永泰(765——766)大曆(766——779)陵墓:元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之檀山上)十一、李適謚號:神武聖文皇帝廟號:德宗在位:779——805(26年)生卒:742——805(64歲)皇考:代宗(長子)生母:沈氏年號:建中(780——783)興元(784)貞元(785——805)陵墓:崇陵(今陝西省涇陽縣北嵯峨山)十二、李誦謚號: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在位:805(1年)生卒:761——806(46歲)皇考:德宗(長子)生母:王氏年號:永貞(805)陵墓:豐陵(今陝西省富平縣東瓮金山)十三、李純謚號: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廟號:憲宗在位:805——820(15年)生卒:778——820(43歲)皇考:順宗(長子)生母:王氏年號:元和(806——820)陵墓:景陵(今陝西省蒲城縣西北金幟山)十四、李恆謚號:睿聖文惠孝皇帝廟號:穆宗在位:820——824(4年)生卒:795——824(30歲)皇考:憲宗(第三子)生母:郭氏年號:長慶(821——824)陵墓:光陵(今陝西省蒲城縣北堯山)十五、李湛謚號:睿武昭愍孝皇帝廟號:敬宗在位:824——826(2年)生卒:809——826(18歲)皇考:穆宗(長子)生母:王氏年號:寶曆(825——826)陵墓:庄陵(今陝西省三原縣東北)十六、李昂謚號:元聖昭獻孝皇帝廟號:文宗在位:826——840(14年)生卒:809——840(32歲)皇考:穆宗(第二子)生母:蕭氏年號:大和(827——835)開成(836——840)陵墓:章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之天乳山)十七、李炎謚號:至道昭肅孝皇帝廟號:武宗在位:840——846(6年)生卒:814——846(33歲)皇考:穆宗(第五子)生母:韋氏年號:會昌(841——846)陵墓:端陵(今陝西省三原縣東)十八、李怡謚號: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廟號:宣宗在位:846——859(13年)生卒:810——859(50歲)皇考:憲宗(第十三子)生母:鄭氏年號:大中(847——860)陵墓:貞陵(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十九、李漼謚號:昭聖恭惠孝皇帝廟號:懿宗在位:859——873(14年)生卒:833——873(41歲)皇考:宣宗(長子)生母:晁氏年號:咸通(860——873)陵墓:簡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二十、李儇謚號:惠聖恭定孝皇帝廟號:僖宗在位:873——888(15年)生卒:862——888(27歲)皇考:懿宗(第五子)生母:王氏年號:乾符(874——879)廣明(880——881)中和(881——885)光啟(885——888)文德(888)陵墓:靖陵(今陝西省乾縣東北)二十一、李曄謚號:聖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在位:888——904(16年)生卒:867——904(38歲)皇考:懿宗(第七子)生母:王氏年號:龍紀(889)大順(890——891)景福(892——893)乾寧(894——898)光化(898——901)天復(901——904)天祐(904)陵墓:和陵(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縣太平山)二十二、李柷謚號: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後唐時議廟號為景宗在位:904——907(3年)生卒:892——908(17歲)皇考:昭宗(第九子)生母:何氏年五代十國
號:天祐(904——907)陵墓:溫陵(今山東省定陶縣)唐哀帝即位時,不過是藩鎮手中的一個傀儡皇帝。唐天佑四年(907年),朱溫見廢帝滅唐時機已到,便先將唐朝朝臣全部殺死,接著又廢哀帝為濟陰王,自己做皇帝,建國號「大梁」,史稱「後梁」。至此,立國290年、傳20帝的唐王朝滅亡,中國進入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又一次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五代十國907-979
後梁 907-923 漢族 開封后唐 923-936 漢族 洛陽後晉 936-947 漢族 開封后漢 947-950 漢族 開封后周 951-960 漢族 開封十國 907-979 漢族
宋960-1279
北宋 960-1127 漢族 汴京(東京汴梁,即現在的開封市)
宋太宗
南宋 1127-1279 漢族 臨安(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遼西夏金907-1234
遼(契丹)907-1125 契丹族上京(今蒙古巴林左旗)大理(南詔國)937-1254 白族大理渤海(北昭國)(698~926年)靺鞨 舊國(今吉林敦化)西夏 1032-1227 党項族興慶府金 1115-1234 女真族(後融入漢族,非滿族)會寧(今哈爾濱市阿城區,後遷都燕京,即今北京)
元明清1206-1911
元朝(前期是蒙古帝國) 1206-1368 蒙古族大都(今北京)
清朝疆域
明朝 1368-1644 漢族 南京(後遷都北京)清朝(前期稱後金國) 1616-1911 滿族北京其他
其他中華王國:吐蕃、西域各國、高句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琉球王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回鶻、古代越南王國、吐谷渾等等。
編輯本段名稱來歷
我國歷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史記·五帝本紀》:「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
甲骨文
朝代的名稱是由什麼決定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封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所或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係;寓意吉祥。中國各朝代名稱的來歷: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魏太祖 曹操
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歷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唐高祖 李淵
遼: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西夏:拓跋思恭佔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
明太祖 朱元璋
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而為之。
推薦閱讀:
※中國對聯學研究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
※醫公益:美國「癌症精準醫療」走進中國
※中國成功收購漢班托塔港,為何印度和新加坡卻不高興了?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