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晃」的40後
讀罷網友「松源」轉發在我微信上的《說說40後(轉發):恐怕以後再也沒有40後特徵的人啦!》一文,我彷彿像是在欣賞到了一輻滄海桑田般巨變的精美歷史長軸畫卷後那樣,突地便爆發出了一種難以自持的亢奮與激情!
在我眼裡,這畫卷有點兒像夢境,因為在我夢醒時分,對曾在夢中顯現過的風物人情已然覺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些支離破碎;在我眼裡,這畫卷卻又顯得非常之真實,宛若我手背上清晰可見的血管和皺紋......啊,因為我就是畫中人之一!
在我耳里,這畫卷又有點兒像是一首充滿喜怒哀樂、百聽不厭的老情歌,一聞之,便會立刻喚醒我那些已經沉睡多年了的記憶......於是,我的每一根神經和脈博,便「晃」入了這蘊涵著幾多憂傷、幾多歡快的老情歌旋律聲中。
是呀,40後的人生,真如「晃」啊!就在這麼一「晃」之間,便「晃」過去了大半個世紀。而這往事如煙的年代,究竟為我們這些40後打下過哪些刻骨銘心的烙印,才會使今天的我們每當回首往事,便要忽而為之憂傷、忽而為之驕傲呢?未來的歷史還能複製出新的「類40後」嗎?啊,正如這篇文章的開篇所言:「40後,也就是我們這一輩人,已進入老年,該算算老賬了,列出以下40後的若干特徵,看看是否在理。」
恐怕以後再也沒有40後特徵的人啦!
四零後,也就是我們這一輩人,已進入老年,該算算老賬了,列出以下四零後的若干特徵,看看是否在理: 1、戰亂中出世,先天不足; 2、饑荒中成長,後天失調; 3、前半輩子在階級鬥爭中度過,革命的模具使這輩人規範化,做個平庸順民是自我教育的崇旨,這大概是40後的特別之處吧。 4、人到中年才碰到機遇,由於年齡慣性積重,鮮有作為。中年起步,剛進入角色,漸入佳境,卻發現事業剛開了頭卻又煞了尾; 5、殘酷的經歷教訓我們不出頭、不冒險,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寧做媳婦不做婆婆。真是千年媳婦熬不成婆; 6、承上啟下,自民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從接受共產主義教育到後半輩子接受西方文明的衝擊,可能一腦子成大雜燴漿糊,有些人越活越清醒,有些人卻糊塗固執到終; 7、論做學問,中文功底不如上一輩人,論做官經商遠遜於下一輩人的精明和圓滑等手段; 8、當初談戀愛只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水平,單純幼稚簡單,毫無功利; 9、上管老下管小,管了兒輩管孫輩,心甘情願; 10、為那些大而摸不著的名詞而活(國家、民族、集體、革命),為他人而活,顧忌別人怎麼想,總是大公無私,惟獨活不出自我,活不在當下; 11、刻苦、勤勞、認真、節儉、本份、誠實,加上理想主義,這等模範的一輩人,恐怕以後還會不會再出現; 12、四零後的幸運在於是巨變的中國近代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人生隨著重大的轉折點起伏。四九、五七、大躍進、饑荒、史無前例的文革、毛、朱、周的過世和粉碎四人幫、以及之後的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貪腐和反貪腐…… 驚訝、難過、流汗、鄙視、熱烈等各種心情都有過。但最終希望還能活上十年二十年,見到更多的歷史巨潮……見到和亨受著心中更美好的東西!千萬千萬別錯過……。
推薦閱讀:
※人生路上必須要記住的20件事
※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清「人生難得糊塗」
※人生:7不說,7不忘,7不歌,7不可,7不要,7不必,7不交
※讀不懂尼采怎麼辦?
※讀「人生六不交」後感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