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長急忙跑到中國的真正原因曝光
06-02
新聞:6月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街頭,警察用水槍驅散參加抗議的古賈爾人。
近期,拉賈斯坦邦古賈爾人要求調低自己的種姓級別,以便從政府的傾斜政策中獲取更大利益。但政府對此予以拒絕。過去一周,該邦古賈爾人發動大規模抗議活動並與警察發生衝突。5月31日,聲援印度拉賈斯坦邦古賈爾人的活動擴大到印度東北部地區。 印度恐怕也明白,眼下這些"突然而至"的"內部壓力"(種姓騷亂愈演愈烈),不排除是美國刻意所為的可能性。其原因就如我們之前所強調的,對那些企圖將"巴基斯坦布托之死"引入克什米爾爭端的"勢力"而言、如果能激化克什米爾問題,從而將"中印"推進軍事對抗、利用克什米爾問題將中國的戰略資源消耗在"伊核問題"之外的動機是強烈的,在印度境內施展這種手段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大。特別是在美國正在向組閣的巴基斯坦人民黨施加壓力,迫使其向聯合國正式提出"由聯合國調查布托之死"的"最新發展"下,這種可能性更是非常之大。 中評社香港6月3日電/外交部發言人秦剛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印度外交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訪華期間,中印雙方將就包括邊界問題在內的雙邊關係一系列問題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意見。 秦剛在答記者問時說,此次訪問是慕克吉上任以來第一次訪華,中印雙方均對此訪予以高度重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國領導人將會見慕克吉,外交部長楊潔篪將與他舉行會談。秦剛表示,中方願與印方繼續共同努力,本著政治指導的原則就邊界問題開展談判,推動早日取得一個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邊界問題解決前,中方主張要維護兩國邊界的穩定、安寧,不要使這一問題干擾中印關係的良好發展。
他強調,關於邊界問題,兩國之間有專門的談判機制,即兩國政府特別代表機制,這是兩國政府討論邊界問題的主要平台。近年來,中印邊界談判取得了一些積極、重要的進展,包括兩國就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原則達成了共識。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兩國特別代表已進行了11輪談判。雙方目前正在就解決邊界問題的框架問題開展談判。 關於中印關係,秦剛表示,通過中印頻繁的高層互訪,兩國之間有一個共識,即中印都視對方為重要的鄰居和夥伴,不把對方視為威脅。中方希望中印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希望雙方增進互信,加強交往,擴大合作。一個穩定、不斷向前發展的中印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這不僅是兩國領導人的共識,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應楊潔篪邀請,慕克吉將於6月4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導致40多人死亡 印度為何爆發"種姓戰爭"
6月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街頭,警察用水槍驅散參加抗議的古賈爾人。近期,拉賈斯坦邦古賈爾人要求調低自己的種姓級別,以便從政府的傾斜政策中獲取更大利益。但政府對此予以拒絕。過去一周,該邦古賈爾人發動大規模抗議活動並與警察發生衝突。5月31日,聲援印度拉賈斯坦邦古賈爾人的活動擴大到印度東北部地區。 新華社/法新 5月23日開始,印度古吉拉特人發動了一場"種姓戰爭"。幾千名古吉拉特人與警察衝突,目前衝突已導致43人死亡,印度的多條鐵路線也陷入癱瘓。這讓印度的種姓問題再次引起各國媒體的關注。 為獲得更多照顧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周圍的公路上,古吉拉特人呼喊口號,封鎖交通。他們威脅說,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要切斷首都的牛奶和蔬菜等日用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在暴亂最嚴重的拉賈斯坦邦巴亞納鎮和斯坎德拉鎮,示威者將被警察打死的年輕人的屍體擺在鐵路上。印度政府已出動軍隊,包圍了這兩個城鎮。古吉拉特人屬於傳統游牧民族,分布在印度北部和西部各邦。古吉拉特人目前從事農業、商業和技術行業。
1947年印度獨立後,於第二年廢除了落後的種姓制度,憲法禁止因為不同種姓而有歧視待遇,並且立法保障社會底層的各級"賤民",包括"設籍階級"(即一般傳統賤民,如販夫走卒)、"設籍部落"(指居住偏遠地區且不屬原種姓制度內的土著部落),以及其他所有"賤民",被通稱為"其他落後階級"(包括背棄印度教而皈依其他宗教的"賤民"、游牧民族和地方少數民族等)。拉賈斯坦邦的古吉拉特族人口約有3萬人,屬於"其他落後階級"。 為照顧社會底層,政府在公營事業和教育機構保留若干名額給各級"賤民",其中設籍階級佔15%,設籍部落佔7.5%,"其他落後階級"佔2.7%。 1999年,印度人民黨控制的拉賈斯坦邦政府將另一游牧民族杰特族也納入"其他落後階級",古吉拉特人認為"僧多粥少",於是要求"自降身份",納入配額比例較多的"設籍部落"。在2003年地方選舉時,印度人民黨為爭取古吉拉特族選票,曾承諾如果當選上台,會將古吉拉特族納入"設籍部落",但5年來,印度人民黨一直未履行承諾。因為該邦目前惟一的"設籍部落"米納族,也不願吃虧,於是堅決反對古吉拉特族進入"設籍部落"。 按照種姓投選票?由此可見,在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印度,"種姓"這個最不民主的制度還是"陰魂不散",正在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印度社會。
近年來,民主化、拜金主義、城市化進程、世俗教育等"新鮮事物",都在衝擊著印度傳統的種姓社會結構。但伴隨著印度成長了幾千年的種姓制度,不但沒隨現代化進程消亡,反倒改造了外來的"西方民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大特徵是政黨和選舉。印度雖然引入了西式政治制度的"形式",但其政黨發展卻很不成熟。而這時候,種姓制度便趁虛而入。 當今印度,從組建政黨、宣傳到投票各種政治活動,都有種姓的影子。可以說,現代的印度政治是一種種姓化的政治。一些政黨的建立甚至完全以種姓為基礎,政黨之間的鬥爭往往也就是種姓之間的鬥爭,只不過換了一件外衣而已。20世紀90年代一度執政的印度人民黨,就在高種姓之間享有廣大的支持度。
從政治忠誠方面講,種姓是最主要的。正如一句流行語所說:"在印度你不是投選票而是投種姓。"很多選民僅僅因為屬於同一種姓,而非政見一致,就支持某個政黨或候選人。無論政見如何吸引人,選民投票時首先考慮的也是種姓。其結果就是政治化的種姓和種姓化的政治。 種姓化政治的特點就是不斷分裂的政黨宗派。種姓社會的人"只認種姓不講道理",為了某種政治利益,不同種姓的人組建的政黨,在達到某個目標後,往往便會因為沒有凝聚力而分裂。看看印度政黨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分裂的歷史",國大黨分裂過三次,印度共產黨也分裂過兩三次,而印度社會黨更是有至少六七次分裂。 披上了政黨的外衣後,原本的種姓矛盾就變成了政黨間的矛盾,種姓的衝突也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一旦通過政黨鬥爭的合法途徑無法解決,種姓矛盾就演變成街頭政治,這真是印度未來發展的一大難題。 參考資料:印度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在印度由來已久,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印度的種姓制度就已出現了。當時只是來自西亞和中亞的征服者--雅利安人(白皮膚)和被征服者達羅毗荼人(黑皮膚)之間的區別。後來,又逐漸分化出更小的等級。印度教經典《梨俱吠陀》中談到,當神創造第一個人時,由他的身體分出很多部分,"婆羅門是他的嘴,剎帝利是他的手臂,吠舍是他的大腿,首陀羅從他的腳而來"。而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便是印度種姓地位的高低順序。除此之外,還有一類被排斥在種姓體制之外的人叫做"不可接觸者",也叫"賤民"。不同的種姓在從事的職業、婚姻、宗教生活以及法律上都有所不同。種姓制度的核心就是等級,就是不平等。在歷史上,首陀羅和"賤民"處境十分悲慘,印度獨立後,他們的處境有很大改善,但還是經常受到歧視。推薦閱讀:
※印度航空業(軍用和民用)為何墜機率那麼高?
※獻給拉克什米的味球
※從錫克教士兵的頭巾看今日的印度軍隊
※三月中旬想要一個人去印度,女生,安全嗎?
※印度版「高德地圖」、「蜂鳥」、「達達」……,竺道6月Demo Day物流專場都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