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夫妻間最該說的3句話,卻很少有人願意說

作者:龍方媛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好好說話,不妨從這三個詞開始,你會發現,改變或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小婚家

 01

一個「請」字讓伴侶看到你的需要

餐館裡,夫妻倆點餐:

妻子:「您好,麻煩您幫我拿個菜單。」

丈夫:「您好,麻煩幫忙結賬。」

回到家,夫妻倆生活:

妻子:「哎,該你拖地了,不那麼懶會死啊?」

丈夫:「喂,沒看見我忙著呢嘛,給我拿雙襪子,趕緊的。」

兩個場景,兩種溫度,在外溫暖,在家冰涼。

不知從何時起,「不能好好說話」成了很多婚姻過不好的理由。

很多文章也呼籲,我們要學會好好說話,尤其是對親近的人。可是,依舊有很多人做不到,依然有很多婚姻因此而受傷。

好友麗娜給我打電話哭訴,她和老公陸良吵架了,起因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

吃完晚飯,陸良在看電視,口渴,便喊麗娜倒水:「喂,給我倒杯水。」麗娜在廚房,就順手倒了杯端了出來。

不到兩分鐘,陸良又在喊她了:「哎,這水沒味兒,加點茶。」麗娜下一子就來氣了:「你說喂,哎,我知道叫誰呢?」「屋裡就咱倆人,不叫你還是能叫誰啊?」

「我沒有名字嗎?我就該給你倒水嗎?能不能麻煩你喊下我的名字,說個請字啊?我是在幫你。」

「能不能不這麼矯情?」

「對,我就是矯情,那就請您這個不矯情的人自己倒去吧,矯情的人忙著呢!」

麗娜說她之所以這麼生氣,是因為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真的太傷人了,「跟陌生人說話還加一句『你好』呢,怎麼到我這兒就變成『喂』『哎』了呢?難道我連個外人都不如嗎?」

我很能理解麗娜的感受。以前,我們家也是這樣。我爸對我媽總是以「喂」「哎」開頭,然後接一串做這個做那個。就好像我媽做什麼都是應該應分的,絲毫感受不到他對她的尊重。

雖然婚後不像戀愛時你儂我儂,有個小昵稱什麼的,但至少有本名吧。雖然未必一定要用「您」這樣的敬語,但讓別人幫忙的時候,說一句「請」不費勁吧。

有人說夫妻間何必搞得那麼客套,太假太裝。

我想說,感情變淡往往就是因為覺得夫妻之間太不客氣。以為對方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連名字和請都懶得說,不屑說。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哪裡還會有愛呢?

和老史在一起,我們的對話中常常用「請」「麻煩」,小到端茶倒水,大到人生解惑,在需要對方幫忙的時候,都會很真誠地發出邀請。「親愛的,麻煩幫我倒杯水唄!」「龍老師,寫稿遇到困難了,請求支援,麻煩指導。」

每次被老史這麼喊去幫忙,我內心都是很歡喜的,因為從他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尊重和看到,我願意去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同樣的,老史覺得自己被需要,也更願意付出努力。

說「請」和「麻煩」不需要那麼正式,可以用彼此間的昵稱開頭,然後發出賣萌式的請求,比如拜託拜託,請對方幫忙也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情趣。

02

有時只需要一句真誠的「謝謝」

商場里,夫妻倆逛街:

付完帳,丈夫忘了拿衣服,售貨員追上來:「您的衣服忘拿了。」「太感謝了。」

妻子拎著大包小包,門衛看見過來幫忙,她很感動:「太謝謝了!」

回到家,夫妻倆生活:

妻子知道丈夫明天要出差,趕緊幫忙整理行李,丈夫看了看說:「你不知道查下天氣嗎,那邊十幾度,這麼薄的衣服會凍死的人啊!」

丈夫見妻子在廚房手忙腳亂,主動過來搭手,因為不熟練,手一哆嗦鹽放多了,妻子大喊:「你怎麼這麼笨,別添亂了行嗎?」

在外,別人的舉手之勞,我們都能記在心裡,誠惶誠恐地說句「謝謝」;在家,伴侶的盡心儘力,我們都能視而不見,沒有感謝,只有吹毛求疵的指責。

我們總覺得夫妻之間不需要說謝謝。有人覺得夫妻彼此間的付出都是天經地義的,無需表達謝意,洗衣做飯是應該的,賺錢養家是理所當然的。

生下雙胞胎後,敏素不得不做了全職太太。那天,小女兒生病,她一個人招架不過來,只好打電話給丈夫,卻換來一句:「你怎麼搞的,看個孩子都看不好?」

掛了電話,敏素嚎啕大哭。為這個家,她放棄了夢想;為照顧孩子,她付出了多少個不眠的夜晚;所有這些,他一句謝謝都沒有,反而因為孩子一次正常不過的生病換來無盡的指責,抹去了她所有的付出。

有人則是心裡很感激,嘴上卻不說,不願說不肯說,覺得就算不說對方也能懂。可事實卻是,不說,對方真的不懂。

二姨身體不好,二姨夫沒讓她工作過一天。為了養家,他一個人兼了兩份工。二姨知道他辛苦,可從來沒對他說過什麼,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孩子。

後來,二姨夫累倒了,躺在病床上,二姨摸著他的手,輕輕地說了一句:「謝謝。」瞬間,二姨夫淚流滿面。他說,自己這輩子值了。

我們不能因為愛就肆無忌憚,畢竟沒有誰應該為你做什麼。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說對伴侶說一句「謝謝」,你會發現婚姻的太多美好。

謝謝他為這個家添磚加瓦,謝謝他為自己準備的驚喜;謝謝她做了一桌好吃的菜,謝謝她在自己創業時給與的後盾支持……

收到感謝的另一半,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這段關係,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是被認可和看到的。

寫這篇稿子時,老史打來電話,說剛採訪完準備回家,問我有什麼需要。「能不能麻煩你去菜市場買下晚上要吃的麵條啊?」他愉快地答應:「沒問題。」我真誠地感謝:「謝謝親愛的!」「不客氣,很願意為公主效勞。」

因為老史負責買面,我主動表示要掌勺做飯。「我想做炸醬麵,所以得麻煩你去2號菜市場,1號那家的面不適合。」「有點遠,我還著急寫稿。不過,為了能吃上你做的好吃的面,我跑過去啊!」「太感謝了,辛苦啦!」

有人會說,小年輕才會這麼膩歪,時間久了,你試試。我和老史在一起八年,也算是持久戰了,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好的習慣促進了我們的感情,這樣的正向回饋也讓我們更願意一直這麼去做,實現了良性循環。

03

有時一句「對不起」就能化解一切

 

地鐵里,夫妻倆被人潮擠來擠去:

妻子的高跟鞋踩到了一個小夥子,忙說:「對不起對不起。」

丈夫的背包帶掛到了地鐵門的小姑娘,忙說:「對不起對不起。」

回到家,夫妻倆生活:

丈夫答應了給妻子買玫瑰,結果卻忘了,妻子不開心,丈夫不耐煩:「工作太忙了,我又不是故意的,至於嗎?」

妻子口無遮攔,說了狠話,惹惱了丈夫,心裡很後悔,但還嘴上卻堅持:「我就是說了,怎麼著吧。」

在外人面前,「對不起」總能脫口而出,輕鬆化解衝突和危機;在愛人面前,「對不起」總是千呼萬喚出不來,就好像誰先低頭誰就輸了一樣。

剛和老史在一起的時候,我特別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就是:不管誰的錯,我從來不說對不起。很多閨蜜也覺得這很霸氣。

漸漸地,我發現,這並不是真的強大,而且對感情來說,是件挺要命的事。

每次發生矛盾,我秉持著「得理不饒人,無理佔三分」的行為準則,絕不低頭,鬥爭到底。吵完之後,我是爽了,可老史很憋屈,常常有苦說不出。發展到後來,一看形勢不妙,他就乾脆先舉手投降。

有一次因為什麼吵架,老史終於忍無可忍,要和我好好談談。「每次吵架都是我道歉,可有時候明明不是我的錯,這對我不公平,對我們的感情也不公平。」

我這才意識到問題。因為我不肯認錯,溝通往往是無效的,就算我暫時領了先,但導致衝突的問題還在,下次又以有別的方式呈現出來,爭吵還在繼續。

從那兒以後,我不再執著於所謂的行為準則,開始學著說對不起。奇妙的是,當我開始這麼去做的時候,我犯的錯越來越少,我們之間的爭吵也越來越少。

婚姻中,沒有誰是絕對的正確,也沒有誰永遠是錯的。

說一句對不起,並不意味著你在這段關係里輸了,或者就證明你處在弱勢地位。相反,因為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承認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夠在這段關係里獲得成長,真正解決問題。

看似簡單的三個詞,背後卻包涵著愛與尊重。

需要另一半幫忙時,一個「請」字讓伴侶看到你的需要,看到你的真誠求助。

當TA幫助你、為你做事時,你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一句真誠的「謝謝」。

當兩個人發生衝突時,不必太執著,可能一句「對不起」就能化解一切。

好好說話,不妨從這三個詞開始,你會發現,改變或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你和另一半經常說這3句話嗎?歡迎來留言板告訴小婚家~

推薦閱讀:

所有人的回答: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還有人要買日本車嗎?用事實說話有圖為證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追你?
英國人被質問:發包子錢從哪來?背後有沒有人?
丁寶楨殺了大太監安德海後,慈禧是怎麼報復他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TAG:夫妻 | 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