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稱謂

一、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周歲---------------------------- 襁褓;

  2—3歲----------------------------- 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

  --------------------------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

  --------------------------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 -期頤。

  二、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為「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發。」

  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三、古代君主的稱謂、探源

  古代君主的稱謂。夏、商、周代,天子的正號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稱天子;在秦漢至清代,天子則稱皇帝。所謂「天子」,意指君主君臨天下,猶天之子,如《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尚書。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白虎通。爵》:「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總之是為君主專制的神聖,合法性而造說。

  古代的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稱「孤」、「寡人」、「不穀」。「孤」,謂自己不能得眾;「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穀」,可以養人,為善物,不穀即不善。這些都是君主的謙稱。《老子》說:「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為孤、寡、不穀。」顯然在「自謙」的背後,隱藏著籠絡人心,以求鞏固一己統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我」。如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首句中云:「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遂成帝王自稱的專用詞,別人是不準再用的。

  「天子」,「天子」即「天之驕子」,他擁有的權利是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萬歲」,約始約戰國,盛行於秦漢。「萬歲」一詞本是人們於喜慶時的歡呼語。如《戰國策。齊策》記馮諼替孟嘗君燒掉債券,「民皆呼萬歲」。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拜恩慶賀,以呼「萬歲」為常,遂成為帝王之代稱。

  「陛下」本指侍衛在宮殿台階下的國君近臣或侍衛人員。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恐有瀆聖顏,故呼其身旁侍衛之人以傳達。「陛下」遂成為對國君的尊稱。

  至今人們仍用這些辭彙來尊稱外國國家首腦,但只限於外交場合了。

  古代對帝王稱「君主」,又簡稱「君」。君字古體從「群」字,意即「群下之所歸心也」(《白虎通》。號篇)。君字的本意,說明了國君是從原始的部落群體發展而來的,隨著私有制和國家的產生,原來部落首領逐漸成為以階級壓迫為基礎的國家元首,而具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如《尚書。益稷》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庶哉。」這裡「元首」即指君,股肱指臣;《漢書。丙吉傳》更稱「君為元首」,《說文》釋君曰:「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君」字意義的這種變化,反映了「君」從作為「群下之所歸心」的部落首領,轉變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歷史過程。

  與君主有關的用語;君主即位叫「踐阼」、「踐祚」、「登極」、「登庸」、「御極」。皇帝發出的指示,「命為制,令為詔」,後也稱「旨」或「聖旨」、「玉音」,全部具有法律效力。皇帝的文告稱「皇榜」。清代皇帝的批示或文書稱「硃批」、「硃諭」、「上諭」。臣下諂頌皇帝的詔令為「絲綸」、「綸音」。皇帝的容貌稱「龍顏」、戴的帽子稱「冕」,穿的衣服稱「龍袞」,亦稱「龍裷」、「龍袍」。皇帝乘的車稱「輦」,外出稱「行幸」。皇帝所作所為與所用之物稱「御x」。皇帝直接參与或授意的行為稱「欽」,所用之印稱「璽」。侍奉皇帝稱「尚」,如「尚衣」、「尚食」、「尚書」。皇帝死了稱「駕崩」,墳墓稱「陵」。 

  四、我國古代貴婦人的稱謂

  在古代,我國的婦人也有著三六九等之分。就貴婦人而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到漢代,列侯的妻子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列侯,稱「太夫人」。漢代皇帝的妾也稱「夫人」。唐代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國公的母或妻及妃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的母或妻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員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則封宗室貝勒至輔國將軍之妻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時也是對婦女的一種敬稱。現在,「夫人」一詞已常被用來作為朋友間問候的客套詞。

  淑人——宋徽宗時定製。文官正、從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國將軍之妻為淑人。

  碩人——婦人封贈之號。宋政和初年定命婦等級,大夫以上封碩人。

  令人——宋制,內命婦有奉恩令人等封號,為正六品。外命婦之號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為六品。明清為四品官之妻的封號。清又以奉恩將軍之妻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間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元明後,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則為六品官之妻的封號。

  孺人——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宋代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號,則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號。舊時也通用為奴人的尊稱。

  上述貴婦人的稱謂,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婦的等級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碩人、淑人、夫人。 

  五、中華女性稱謂

  自古至今,中國女性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和愛戴。由此,在古籍詩文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對她們的尊稱、敬稱,美稱和雅稱。

  「女士」,源於《詩經》「厘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把婦女的頭飾遺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個女人。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併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文件工作官員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婦女的衣著裝飾,泛稱女性。多在小說、戲劇中出現此詞。《紅樓夢》第1回:「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學作品中常見此稱謂。《詩經·周南·關睢》:「關關睢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齡少女」,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絕代佳人」,指當世無雙的美人。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故對年輕美麗的女子總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麗人」、「玉女」、「嬌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稱。

  「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冶葉倡條」,指輕狂嬌艷的女子。

  「軟玉溫香」,指溫柔年輕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古樂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之句。

  美麗而堅貞的婦女被稱為「羅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婦女被稱為「無鹽」。

  尊稱別人的女兒為「千金」、「令媛」、「女公子」。

  稱別人的妻子為「太太」、「夫人」,此外還有「會閫」、「室人」、「令間」之稱。稱自己的妻子為「賤內」、「內子」、「內助」、「中饋」、「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稱謂中,「母親」是最偉大而高尚的。清《冷廬雜識》中載:《爾雅》對母親稱「妣」,《詩經》稱「母氏」,《北齊書》稱嫡母為「家家」,《漢書》列侯子稱母為「太夫人」。其他記載還有:帝王之母稱「太后」,官員之母稱「太君」,一般人之母稱「媽媽」。 

  六、我國古代教師的稱謂

  由於學校名稱的繁雜,受教育的對象不同,在我國古代的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對教師的稱謂不盡相同。

  夫子  《始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起先孔子的門徒尊稱孔子為夫子,後來夫子成為對教師的尊稱。

  師  泛指老師、教師。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傅  老師的通稱。《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師保  古時擔任教導貴族子弟的官,有師有保,統稱「師保」。

  《禮記·文王世子:「師也者,教之以事,而諭諳德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輔翼之歸諸道者也。」

  先生 老師  《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鄭玄註:「先生,老人教學者。」韓愈《進學解》:「國於先生晨入大學。」

  宗師  掌管宗室子弟訓導的官員。《漢書·平帝記》:「其為宗室自太上皇以來族親,各以世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致教訓焉。」

  老師  教授學生的人。金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幾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明清兩代生員和舉子對主試的座主和學官稱「老師」。

  教習  學官名。明代選進士入翰林學習,稱庶吉士,命學士一人任教,稱為教習。清末興辦學堂,其教師也沿襲教習。

  教諭  宋代在京師設立的小學和武學中的教官。元明清縣學皆置教論,掌文廟祭把,教育所屬生員。

  教授  宋代除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置教授傳授學業外,各路的州、縣學均置教授,掌學校課試等事。元代諸路散府及上中州學校和明清的府學亦置教授。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自以不習吏事,就教職,選授江南府教授。」

  助教  國子監教師,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於博士傳授儒家經學。

  學博  唐代府郡置經學博士一人,以五經教授學生,後泛稱教官為「學博」。清代它又成為州縣學官的別稱。

  學正  宋元明清國子監所屬學官,協助博士教學,並負訓導之責。元代路、州、縣及書院也設學正,明清州學設學正,負責教育所屬生員。

  學錄  宋元明清時國子監所屬學官。掌執行學規,協助博士教學、元代路學設學錄,協助教授教育所屬生員。

  學官  又稱「教官」。指中國舊時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

  監學  清代中等學堂以上設監學;掌稽察學生出入。考察學生功課勤惰等事。

  司業  隋以後國子監設司業協助祭酒掌儒學訓導之政。歷代沿置,為學官,至清末廢。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司業博士為之師。」

  祭酒  漢平帝時始置六經祭酒。後置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首,屬大學中教言(主管官)。隋唐以後稱國於監祭酒,至清末廢。

  學政  宋代太學的教官。《宋史·汪解傳》:「熙寧大學成,分錄學政。」

  講郎  講授經書的官員。《後漢書·儒林傳》:「又識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穀梁》、《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高第為講郎。」

  太保  指太子太保,為輔導太子的官,也稱太師太傅。 

  七、古代的「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這都說出了「姓」的本義是「生」。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據文獻記載,我們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它產生的時間大約在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姓是怎麼來的?人們推測,姓的由來與祖先的圖騰崇拜有關係。在原始蒙眛時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圖騰崇拜物,比如說麥穗、熊、蛇等都曾經是我們祖先的圖騰,這種圖騰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標誌。後來便成了這個部落全體成員的代號,即「姓」。由於古代氏族部落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可數的,所以,純正的遠古時代留下來的姓是很少的。

  後人據《春秋》整理出來的「古姓」有:媯(今河北涿鹿有媯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風、贏(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歸、曼、羋(楚姓)、隗(原北方少數民族姓)、漆(瞞)、允等22個姓。這些姓中近半數帶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測,姓的產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會。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學者又從《說文》、《山海經》、甲骨文、金文等較古的文獻中整理出幾十個古姓(約59個,章太炎得52個,他人又從金文中得嫘等7個),這樣加上原有的也不過80幾個,可以想見,這只是遠古實際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時候的姓決沒有我們今天講的「姓」多。我們這裡可以羅列幾個從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關於姓的數字。

  ①北宋以後的封建社會,長期作為兒童識字讀物的《百家姓》(北宋錢塘無名氏編),共收入502個姓氏(其中單姓342個,複姓60個。開頭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②宋代鄭樵《通志·姓氏略》中統計古代姓氏共有1745個。

  ③明代翰林院編修吳沈等人據當時戶部所藏戶籍編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個。(開頭曰:「朱奉天運,富有萬方,聖神文武,道合陶唐……」)

  ④清代康熙帝親自審定《御制百家姓》,(開頭曰:「孔師闕黨,孟席齊梁,高山詹仰,鄒魯榮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

  ⑤清人張澍《姓氏尋源》、《姓氏辨誤》中說古姓氏有5129個。

  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學者閻福卿等曾編輯出版過《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其中單姓3470個,雙字姓2085個,三字姓163個,四字五字姓12個。台灣省也出版過《中華姓符》共收姓氏6363個,但裡面有異體字重複收入的情況。

  ⑦據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4年的抽樣調查及有關專家的估計,直到今天還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個以上。(氣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編《當代百家姓》據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認為:目前,我國常用的姓約400個,按當時人口數算,前100個姓是: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蔡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鍾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周熊金陸,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這個數字跟我們前面說的所謂遠古即有的純正的「姓」相去太遠了。那麼另外那些也被稱作姓的字又是怎麼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現代姓的主要組成部分「氏」,下面就來介紹「氏」。 

  八、古代的「氏」

  由於人口的繁衍,原來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這些部落為了互相區別以表示自己的特異性,就為自己的子部落單獨起一個本部落共用的代號,這便是「氏」,當然也有的小部落沒這樣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邊沿用舊姓,一邊有自己的「氏」。這些小部落後來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們又為自己確定氏,這樣氏便越來越多,甚至於遠遠超過原來姓的規模。

  從時間上來講,這已是父系氏族社會的事情了,氏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通簽·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很能說明二者的關係。「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顧炎武也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最明顯的標誌是《史記》,根據現有姓氏、推究它們的來源或者說最初確定它為姓氏的緣由,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前面提到過,帶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媯、贏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長的名姓稱號。

  (2)以動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為姓氏。如馬、牛、羊、豬、蛇、龍、柳、梅、李、桃、花、葉、谷、麥、桑、麻、粟、山、水、林、木、風、雲、河、江、金、石、鋼、鐵、玉等,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圖騰。

  (3)以封國、采邑或職官、爵位為姓。如齊、楚、燕、韓、趙、魏、秦、魯、蔡、鄭、陳、宋、阮;司徒、司馬、司空、樂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由於古代封爵職官名目繁多,故此類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職業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東方(伏羲住處)、西門、東門(魯庄公子遂後代封住地)、東郭、南、百里、歐陽(越王勾踐,被封在烏程歐陽亭)、陶、巫、卜、醫等。

  (5)以祖先族號、謚號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還有幾種變種,突變情況):

  A、皇帝賜姓。如劉邦賜項伯姓劉。李煜賜奚廷圭(墨務官)姓李。

  B、為避災難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吳被殺後,子孫逃到齊國,改姓王孫;陳厲公子陳完,在陳內亂後逃到齊國做了大夫,改姓田。

  C、為避皇帝或聖人諱而改姓。如荀改孫,庄改嚴,丘改邱等。

  D、嫌原姓複雜、字多而改姓。如司馬簡姓司或馬或馮,歐陽簡姓歐。

  E、少數民族主動從漢姓。如北魏孝文帝規定鮮卑族人改用漢姓如陸、穆、賀、於等,皇族帶頭,由原來的姓拓跋改為姓元。

  F、另外,拓跋、單于、宇文、長孫、呼延、尉遲、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等都是少數民族姓的漢語譯音。有些少數民族姓在譯成漢語後,嫌字太長就簡化,如愛新覺羅,改姓羅,金。從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場合的「貴姓」、「尊姓」、「按姓氏筆畫為序」中的姓,實際上包括了古姓、氏這兩方面的內容。

  另外,古代姓氏還有幾點值得注意:

  ①戰國前,貴族才有姓氏,貴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為「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通志·氏族略序》)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考之於《傳》,二百五十五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那麼男子稱什麼呢?1、貴者稱氏;2、賤者則以職業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醫和、優孟,這些職業名後來才成了姓。當時是通稱。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禮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傳》),「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有人認為裡面隱含了樸素的優生學。春秋時,魯昭公娶吳女為夫人,兩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稱吳孟子。

  ③因為「姓」起著「別婚姻」的作用,貴族男子又不稱姓,故女子稱姓特別重要,為了給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區別,就形成了對女子的特殊稱呼,在姓的前後加前綴、後綴。

  A、前綴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謚號為前綴:如晉姬、武姜、文贏。

  C、加氏、女、母、姬、媼、嫗等後綴,如張氏、商女、孟母、吳姬、趙媼等。 

  九、古代的「名」

  名是每個人的代號。姓氏是公共的,名是個人的。歷朝歷代的命名習慣,反映了一定時期內的社會意識形態。由於人們所屬的民族、社會、歷史、宗教信仰、道德傳統及文化修養的不同,其命名習慣也很不相同。

  「名」的產生也是在氏族社會時期,同時也是人的個體意識逐漸覺醒的必然結果。《說文》對名這樣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為,黃昏後,天暗黑不能相認識,各以代號稱。這便是名的由來。這多少有些傳說意味。人們發現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漸通行起來,使得人皆有名,並對命「名」講究起來。實際上,名的出現是私有制經濟出現後的必然產物。古時天下為公,一個部落一個名號,黃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據《周禮》「婚生三月而加名」,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我們現在所看見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當時的習慣,崇尚以天干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來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如太乙,成湯(天乙),太丁,盤庚,帝辛(紂)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盤庚曾孫)。陳夢家《殷商卜辭綜述》認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後對命名有所講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魯桓公問命名應遵守的禮節時,大夫申 提出「信」「義」「象」「假」「類」五條(「五則」)。到戰國時,很多貴族通過占卜來給自己的兒子命名,如屈原(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隨著儒學的興起,對起名的講究越來越複雜,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禮》中對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條之外,還規定了「六不」。即(1)不以國(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隱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幣。

  秦漢以後,隨著封建專制的加強,在命名方面除了對「五類」、「六不」同樣講究外,還對一些寓含王霸意義的字眼如龍、天、君、王、帝、上、聖、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晉以後,一代代的學風、思潮、單從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晉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學盛行,起名講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獻之,孫靜之、楨之。畫家顧愷之,將軍劉牢之,科學家祖沖之,史學家裴松之,文學家顏延之,楊銜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時髦。一時間,僧佑、僧護、僧智、梵童、摩訶之名比比皆是。據正史載,南北朝帶僧字的名有122人,曇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時,道熾一時,僧也極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時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兒名 (土),孫名鉅、鉤、鑒、鐸(金),曾孫名淵、

  泠、潛、濟、浚、澄(水),剛好是五行一個循環。

  周秦兩漢單名多於雙名。

  有些雙名也是單名,如晉介之推,虞宮之奇,鄭燭之武,佚之狐,之為虛字,不算。還有一個「不」字,韓申不害,楚蕭不疑,趙國趙不倦,漢代程不識,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漢人取名:(1)尚英武,雄渾勁健。像勝、武、勇、超、猛、固、彪、舉等這很常用。

  (2)見賢思齊、追慕聖人。如張禹,趙禹、鄧禹、陶湯、張湯、趙湯、周昌、王昌、張堯、黃舜等就體現這一特色。

  (3)求長生長壽。如萬年、延壽、壽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見。

  王莽時,「令中國不得有二名」,《春秋》「譏二名」,《公羊傳》:「二名非禮也」,可能單名多於雙名的原因。西漢15帝,二人複名;東漢13帝全單名。

  西漢至東晉,54帝,4個複名,單名94%,東漢以後,尤其兩晉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時間佛名盛行:金剛、力士、文殊、目連、藥王、般若、三寶隨處可見,以帶佛氣。僧、佛、摩、梵、曇,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後,取複名多起來,皇帝除外,因單名易於避諱。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時,因《尚書·太甲上》有「旁求俊彥」《偽孔傳》有「美士曰彥」。故而,據正史載,五代共有87人以「彥」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為時尚。

  元末,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還不知,典出《孟子》:「士,誠小人也」之句。

  宋以後,尤其明清,字輩譜命名法最盛行。至今,從農村族譜中可看出這一現象。其字當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貴、昭慶、德祥、龍鳳、昌盛等。明清以族譜命名為特徵,影響很大。

  1744年,乾隆為孔子後裔定了三十個字為: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垂維佑欽紹念顯揚

  1920年,孔令貼又在這30個字後續了二十個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清滿貴族則喜歡用安、福、永、泰、保全、常榮、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間命名習慣約有以下數種:

  ①節令法:以生時節令,花卉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實、秋雨、秋艷、冬曉、冬梅、臘梅等。

  ②地名法:紀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滬生、渝生、杭寧。

  ③盼子盼財法:如來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來寶、來發。

  ④動物法:阿牛、阿鼠、小魚、小狗、小龍、阿龍、小駿(馬)、小鳳、鳳兒。

  ⑤體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護身符的重量)。

  ⑥性變法:女當男養,亞男、冠男、家駿、家雄;男當女養,新妹、寶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兩)、根山(三);張益(一)張耳(二)張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孫五代。

  ⑨綜合的,如潤土(節令加五行)。

  民國年間尚洋名:瑪麗、海倫、彼德、約翰、湯姆很多。

  文革間尚紅、建、衛、忠、青等字。

  現在的趨向:朦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無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對外則稱某某氏。 

  十、古代的「字」

  「字」只是限於古代有身份的人。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據有以下幾種:

  ①同義反覆。如屈原名平,字原,廣平為原。孔子學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顏回字子淵,諸葛亮字孔明,陶淵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屬此類。

  ②反義相對。晉大夫趙衰(減少意)字子餘(增多)。曾點(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績字無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趙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連義推想。趙雲字子龍(雲從龍);晁補之,字無咎;蘇軾,字子瞻(《左傳僖28年》:「君馮軾而觀之」);岳飛字鵬舉。

  從以上三類可以看出,字與名有密切關係,字往往是名的補充或解釋,這叫「名字相應」,互為表裡,故字又稱作「表字」。這三種是主要的,另外還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後加父(甫)的情況一般也歸入字的範圍。

  命字方面與命名同樣,有著時代氣息,一個總的趨向是美詞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顯。

  唐宋以後,由於理學加強,一些繁文褥節越來越多,讀書人之間在稱呼上也大做文章,稱字,是為了表尊敬,但時間長了之後,漸感稱字還不夠恭敬,於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號。

  十一、古代的「號」

  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

  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葛洪、陶潛有號,當時多數人沒有。到唐宋間才特別盛行起來,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

  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

  1、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如陶潛,自號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陸遊,號龜堂。辛棄疾號稱稼軒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號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號天池釣叟,明神宗朱翊自號禹齋。乾隆晚年自號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豐(奕 )自號且樂道人。

  2、或以旨趣抱負自號:杜甫,自號少陵野老,「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歐陽修晚年的自號。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金心農自號出家庵粥飯僧,都體現了個人的旨趣。

  3、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徵,甚至驚人之語自號。

  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頫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元鄭元右,自號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號祝枝指生,後在民間演變成祝支山。朱 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樹丕,自號活埋庵道人。

  別人贈號主要有三種情況:

  1、以其軼事特徵為號。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張先因寫了「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斷處見山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三句帶「影」字的好詩,人稱「張三影」。類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雲秦學士——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雲,天連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陣子》詞中有「露花倒影」句。

  張孤雁——張炎《解連環·孤雁》

  紅杏尚書——宋祁(工部尚書)《木蘭花》「綠楊煙外曉春寒,紅杏枝頭春意鬧」。

  現當代作家的筆名、藝名也可算入號的範疇,有的是自號,有的是贈號。

  郭沫若(筆名)原名開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筆名(自號),而非原名。

  藝號(贈號):

  張英傑——蓋叫天,牛俊國——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黃——毛三瘦。

  2、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王安石稱王臨川;杜工部(杜甫),賈長沙(賈誼);王右軍(王羲之);湯顯祖稱湯臨川;康有為,廣東南海人,稱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人稱顧亭林。清代民謠「宰相合肥天下瘦」說的是李鴻章(合肥人),「司農常熟世間蕪」說的是翁同和為常熟人,時任戶部尚書。

  3、以封爵、謚號為號

  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岳飛,謚號武穆。

  宋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蘇軾一生有14類38個名號,魯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歲,共用過140多個名號(主要是筆名)。

  魯迅原名周樟樹,字豫才,改名樹人。1898年,第一次用筆名,戛劍生、樹人。1818年,《狂人日記》發表時,始用魯迅筆名。三十年代後更多,最多的為1933年26個和1934年41個。這兩年也是他的創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時期。

  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別號太多,反成攪亂」(鄭板橋集題畫。靳秋四索畫),所以近代以後,尤其建國以來,文人用號之風大減,不少人發表作品不用筆名,就用真名。少數文人存有別號,多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魯迅曾自號書齋,綠林書室,且介亭;王力自號龍蟲並雕齋;姚雪垠,無止境齋;葉聖陶未厭居,俞平柏古槐書屋,此可謂遺風。 

 

中國古代稱謂

    中國人的稱呼,實質上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的發展史,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的沉澱與變遷。中國人的稱呼是宗法、習俗、等級、地位、聲望等的反映,尊長、後輩、上級、下屬各有各的一套稱呼,誰也不能逾越。從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到國人對宗法禮制、尊卑長幼等禮法習俗的重視,對官職、科舉的表示方式。古往今來,中國人的稱呼既反映出了人們對於成功的觀念,又透射著一種「自卑下之道」的「謙恭精神」,這種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們的語言、稱呼中體現出來。

  1、宗族稱謂

  祖上:最早的祖先稱為始祖。後世的皇帝一般以他們可知的祖宗作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為始祖。後世的人在修家譜、作家傳時,也往往喜歡攀附古代的名人為自己的始祖。如曹操、曹植、曹睿祖孫三代就分別把曹振鐸、姬姓、虞舜稱作曹氏家族的始祖。

  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為太祖。如三國魏以曹操為太祖,唐以李淵為太祖,宋以趙匡胤為太祖,明以朱元璋為太祖,清以努爾哈赤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開國之君,所以他的太廟百世不遷。

  祖宗:是對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稱。從我國漢代開始,凡是創業的國君死後,他們的廟號一律為祖,如漢稱劉邦為高祖,唐稱李淵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後,他們的廟號一律稱為宗,如漢稱文帝劉恆為太宗,唐稱李世民為太宗等。

  子嗣、太宗、小宗:古代宗法制度規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長房繼承系統為大宗、餘子為小宗。

  宗子:大宗的嫡長子叫宗子。對大宗來講,他是家長;對於小宗來講,他是族長,宗子繼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廟的祭祀。

  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與「太」字意義相通。

  支子:古代把嫡長子以外的其它兒子稱為支子。

  嫡子: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兒子稱作嫡子。同時也指正妻所生的長子。嫡子有繼承父親地位的權力,在社會地位上遠遠高於庶子。

  別子:古代把諸侯嫡長子以外的兒子都叫別子。

  庶子:古代把妾所生的兒子稱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廟的祭禮和承襲父祖的地位。

  嗣子:無子而以他人之子作為兒子,既為嗣子。嗣子一經禮法認可,地位與親子等同。古代禮法對嗣子問題,有明確的規定。一、必須是同姓。二、必須是同宗的支子。三、輩分必須相當。

  公子:諸侯王(公)嫡長子以外的其它兒子稱為公子。另外諸侯的女兒也可以稱作公子。

  考妣:父母又稱為考妣。後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繼父:生父死後,母親再嫁之夫稱為繼父。

  八母:八種身份不同的母親,即指嫡母、繼母、養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妾的子女稱父之正妻為嫡母。對於嫡母,服制是斬衰三年。

  繼母:父親的後妻稱為繼母,對於繼母,服制也是齊衰三年。

  養母:過繼兒子稱收養他的母親為養母。對養母服制是斬衰三年。

  慈母: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後,其父令別的妾撫育,此別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親母因父親死後再嫁,稱作嫁母。為嫁母服齊衰杖期。

  出母:被父親休棄的生母稱作出母。為出母服齊衰杖期。

  庶母:父親的妾稱為庶母。士為庶母服緦麻。

  乳母: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稱她為乳母。為乳母服緦麻。

  九族:九族所指,說法不一。一說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己身、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兒子);母族三即:母之父 (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

  2、親屬稱謂

  中國古代親屬稱謂家譜總覽

  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性外族都稱作親屬。具體稱謂如下: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祖父(母):父之父(母)。

  父母:父,母。

  己身:自己本代。

  子:子。

  孫:子之子。

  曾孫:孫之子。

  玄孫:曾孫之子。

  來孫:玄孫之子。(下五世指從本位起,下主立孫)

  世父 (伯父) : 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嬸) :叔父之妻。

  姑(姑母):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從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從兄弟。

  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從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叔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婦:弟之婦。

  從子(侄):兄弟之子。

  從女(侄女):兄弟之女。

  從孫:兄弟之孫。

  甥(外甥出):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 女之夫。

  中表(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從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從舅:母之從元弟。

  從母兄弟、從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夫之父母(俗稱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婦:夫之弟婦。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婦與嫂的簡稱。

  親家:妻之父母與夫之父母之間的婚姻。具體地說,夫之父為姻,妻之父為婚。

  婭,連襟(襟兄、襟弟):兩喬兩婿互稱。

    古今親屬稱謂雜談

  如何稱呼自己的親屬,在稱呼自家的親屬時,我們常會聽到或見到「家、舍、亡、先、犬、小」這幾個字。

  家:是用來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長的活著的親人,含有謙恭平常之意。如稱己父為家父、家嚴,稱母為家母、家慈,稱丈人為家岳,祖父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是用來謙稱比自己卑幼的親屬,如舍弟、舍妹、舍侄、舍親,但不說舍兒、舍女。

  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如對已離世的父親稱先父、先人、先嚴、先考,對母尊稱先母、先妣、先慈,對祖父稱先祖,等等。

  亡:用於對已死卑幼者的稱呼,如亡妹、亡兒。對已故的丈夫、妻子、摯友,也可稱亡夫、亡妻、亡友。

  犬:舊時謙稱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對人常用來稱己一方的謙詞,如自稱自己兒女為小兒、小女等。

  六親:六親即六種親屬。對六親的說法,歷來眾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一說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亞。二說指父子、兄弟、夫婦。三說: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說指父母、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說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從父母亡子女之子。隸巍,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現代比較通行的說法,現代漢語中六類也泛指親屬。

  古代兄弟排行稱謂: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稱「父」,父之次弟稱為「仲父」,仲父之弟稱為「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為「叔父」。

  古今妻子稱謂:我們現在稱男人的配偶為妻子。而從古至今,對妻子的稱呼竟有近四十種之多。

  小君、細君: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後來作為妻子的通稱。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夫人: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

  荊妻: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又謙稱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賤荊,有表示貧寒之意。

  娘子:古人對自己妻子的通稱。

  糟糠:形容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內人:過去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書面語也稱內人、內助。尊稱別人妻稱賢內助。

  內掌柜的: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為「內掌柜」,也有稱「內當家」的。

  太太: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老伴兒: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兒們、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稱妻子為娘兒們,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稱妻子為堂客。

  媳婦兒:在河南農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婦兒。

  老婆:北方城鄉的俗稱,多用於口頭語言。

  老愛:因稱老婆太俗語,稱愛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方法叫老愛。

  繼室、續弦:妻歿再聚約。

  家裡、屋裡人、做飯的:都是方言對妻子的稱謂。

  女人:一些農村稱妻子為女人,或孩子他娘。賤內、賤媳:古人對妻子的謙稱。

  愛人:男女互稱。

  老馬子、後頭人:河南農村對妻子的稱呼。

  右客:湖北鄂西山區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夥計、搭檔:現代都市流行的對妻子的俗稱。

  參謀長、內務部長:現代人對能幹持家賢惠妻子的尊稱。

  附: 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如夫人」、「婦君」等。

  古今對丈夫的稱謂 我們對女子的配偶稱作丈夫。此外對丈夫的稱謂還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愛人、當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頭子、那口子、男人、老愛、那位老闆等。

  古今對父母的稱謂:父母又稱高堂、椿萱、雙親、膝下、考妣等。

  古今對夫妻的稱謂:夫妻在古今有結髮、鴛鴦、伉儷、配偶、伴侶、連理、秦晉、百年之好等。

  「鴛鴦」:原指兄弟,我國古代曾把鴛鴦比作兄弟。鴛鴦本為同命鳥,雙棲雙宿,所以古人用它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後用鴛鴦來比夫婦,始於唐人盧照鄰。

  「丈夫」小考:丈夫在古代並非指女子的配偶。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冠禮,稱為丈夫,這是一種古時禮儀。另外,古代把人長八尺的魁梧男子稱作丈夫。在春秋戰國之交,「丈夫」的詞義擴大了,不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還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嬰。

  「娘子」小談:娘子是丈夫對妻子的一種愛稱,在元代以前,稱妻子為「娘子」是不對的。宋代之前,「娘子」專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到了唐代,唐玄宗後期好聲色,寵楊貴妃,楊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無與倫比, 宮中號稱為「娘子」。這裡的娘子,顯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為是對妻子的稱呼。

  到了元代,社會上已普遍稱呼已婚婦女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習慣稱少婦為「娘子」,而且帶有嬌愛的味道。

  隨著稱妻為「娘子」的流行,一般婦女也就稱為某娘了,如稱接生婆為「老娘」。稱巫婆為「師娘」,稱男女關係不清的女人為「夫娘」,以及鄙稱婦女為「婆娘」等等,通稱她們為「娘們」。

  什麼叫「丈人」 ,「丈人」現在通常指稱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僅指岳父了。

  一、「丈人」是對老者和前輩的尊稱。

  二、「丈人」指家長或主人。

  三、「丈人」是女子對丈夫的稱呼。

  四、「丈人」』代表岳父。

  「結髮」的含義:我國古代,年少之時結為夫妻,稱為結髮。後因以「結髮」為結婚,指原配夫婦。

  「連襟」趣話:在我國民間,通稱姐妹們的丈夫為「連襟」,「連襟」的來歷與我國著名的詩人杜甫、洪邁有關。

  較早在筆下出現這個詞語的是杜甫。他晚年寓居川東,結識了當地一位姓李的老頭子,敘論起來,兩家還是拐彎抹角的親戚。兩人很合得來,三天兩頭書信往來或一起聊天喝酒,後來杜甫要出峽東下湖湘,寫了首《送李十五丈別》的詩,回憶敘述結交經過,有一句是「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這只是形容彼此關係密切,它還沒有後來的那種關係。

  北宋末年,洪邁有個堂兄是石泉州的幕賓,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帶做節度使,寫薦書推薦去京城供職,洪邁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邁替寫了一份謝啟,裡面便有「襟袂相連」一句。而比洪邁還早一些的馬永卿,在所著《懶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為「連袂」,也呼「連襟」,和洪邁寫的謝啟相對照,可見宋朝時,「連襟」這個稱謂就已通行,並具有與現在相同的內容了。

  岳父、岳母稱呼的由來。古代帝王常臨名山絕頂,設壇祭天地山川,晉封公侯百官,史稱「封禪」。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禪」泰山,中書令張項做「封禪」使。張把女婿鄭鎰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後來玄宗問起鄭鎰的升遷事,鄭鎰支支吾吾,無言以對。在旁邊的黃幡綽譏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張項徇私,很不高興,不久把鄭鎰降回原九品。後來,人們知道此事,把妻父稱「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嶽之首,又稱為「岳父」,同時,又把妻母稱為「岳母」。

  「東床」的緣來:東床指女婿。東晉時郗鑒讓門人到王導家去物色女婿。門人回來說:「王家少年都不錯,但聽得消息時,一個個都裝出矜持的樣子,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東床,只顧吃東西,好像沒聽到我們說話一樣。」郗鑒一聽忙說:「這個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以後,人們就稱女婿為「東床」。

    3、禮俗稱謂

  等級稱謂類

  君:周代稱諸侯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諸侯。秦統一天下後,稱皇帝為君。君還是戰國、秦漢時期貴族、功臣的封號。如齊國田文號盂嘗君,魏以子無忌號信陵君,漢酈食其號廣野君,劉敬號奉春君,君後來又引申為對男子的尊稱,故父和夫也可稱君。

  臣:上古指男性奴隸。後來「君」與「臣」對舉,臣包括因君外的任何人。後「臣」引申為對己的謙稱。

  士:商、西周、春秋時統治者的最低層及其成員。周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統治區域,擔任家的官職的通常是士,稱為家臣。士大夫受過教育,有知識、有才能,因此,後來逐漸成為知識分子的通稱,在軍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戰國時代的士大體分為四類,一類為學士,如莊子、荀子等。一類為策士,如蘇秦、張儀,即所謂縱橫家。一類為方士或術士。最下的一類為食客,這類人有士之名,無士之實,多是貴族的鷹犬。

  民:上古時把奴隸稱作民。或稱黎民、群黎、苗民、眾人、庶人、庶民,通稱庶民。臣與民在上方都是奴隸,但有區別:臣是柔順馴服的奴隸,民是暴戾難以駕馭的奴隸。

  奴隸:為奴隸主勞動沒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隸主任意買賣甚至殺死。「工」、「奴」、「奚」、「臣」、「妾」等都是奴隸,小臣、仆侍、妾婢、閽人(看門人)、寺人(宦)等是從事家務勞動的奴隸,金工、車工等是從事工業生產的奴隸,大量的則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

  君子:古代對貴族男子的通稱。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對比。此外,妻稱夫也叫君子。

  百姓:古代對貴族的總稱。商代的奴隸主是貴族,總稱為「百姓」(因為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商王是貴族的最高代表,自稱為「餘一人」,周代仍有這種稱號,戰國以後,「百姓」為平民的通稱,與「民」為同義詞。

  黎民:平民也稱黎民,亦即「眾民」的意思。因「黎」通「驪」,黑色,「黎民」因黑髮而名。

  黔首:黔首是戰國時秦國及秦代對平民的稱呼。黔,黑色。「黔首」,猶如黑頭。據說秦商黑色,平時平民都用黑布包頭,幫稱「黔首」。

  布衣:即「平民」,古代人富人穿絲,平民穿麻布,所以稱「布衣」。

  庶人:又叫「庶民」,西周以後對農業生產者的稱謂。西周時庶人可作為被封賜的對象,其身份比奴隸高。春秋時,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隸之上。秦漢以後,泛指沒有官的一般平民。

  對自己的謙稱類

  鄙人: 「鄙人」本意指發居於郊野之人。後古人用來謙稱自己,表示地位 不高,見識淺陋。

  臣:古人對自己的謙稱。「臣」表示自謙,多有君臣關係在內。後采也完全表示謙稱。

  仆:舊時男子自稱謙詞。仆即奴僕,下對上,幼對長自稱奴僕,藉以表示對對方的敬重。

  小可:宋元間人自稱謙詞。

  小生:舊時晚輩對尊長稱自己的謙詞。

  小子:舊時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自稱的謙詞。

  晚生:舊時父人對前輩稱己的謙詞。

  不肖:舊時男子自謙詞。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樣賢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後多藉以自稱,表示謙恭。

  不才:舊時男子自謙詞。不才即沒有才能,故藉以自稱,以示謙恭。

  不妄:舊時男子對自己的謙稱。不妄意為無才能的意思。

  不敏:古人稱自己不聰明,不敏捷,故自謙「不敏」。 晚生 後學 晚侍 年輕人在年長者面前的謙稱。

  在下:自稱的謙詞,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所以自稱在下。

  妾:舊時婦女自稱的謙詞。妾是舊時正妻之外的小妻、側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極低,故婦女藉以自稱,表示對對方的敬重。

  奴、奴家:舊時婦女自稱的謙詞。奴即表示不自由,從人役使的僕役,故藉以自稱,表示對對方的敬重。有時男子亦以之為謙稱。

  未亡人:寡婦的自稱。

  孤、孤家、寡、寡人、朕:古代皇帝的自稱。

  不穀:古代諸侯的自稱。

  尊稱類

  父: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父」本義不是父親,而是父系氏族社會中司火的長者,後成為對男子的尊稱。大約至周代,「父」才成為父親的別稱。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甚至父親對兒子說話,有時也以「公」相稱,用來表示鄭重或愛重。

  子:古代尊稱,男女皆可稱之。學生對老師也稱「子」。夫妻之間又互稱「內子」和「外子」。

  長者:古代尊稱。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古代尊稱,古時使用較廣,君稱臣為「卿」,夫妻之間稱「卿」或「卿卿」。

  先生:古代尊稱,多稱師長、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閣下:是舊時對一般人的尊稱。常用於書信之中。原意也是由於親屬同輩間互相見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閣下的侍從轉告,而將侍從稱「閣下」,後來逐漸演變為對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足下:在古代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足下意為「您」。

  麾下:是對將帥的尊稱。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台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台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敢直口乎天子,必須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

  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來也是對天子的尊稱。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帝王的尊稱,唐代以後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

  令尊:舊時稱對方父親的敬詞。令有善、美之意,故用為敬詞。

  尊公:亦稱「尊大人」、「尊大君」。舊時稱對方父親的敬詞。尊與卑相對,指地位或輩分高,故用敬詞,如「尊翁」、「尊駕」。

  令堂:舊時稱對方母親的敬詞。

  令郎: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原稱「令郎君」。

  令嗣: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同「令郎」。

  令子:舊時稱對方兒子的敬詞。

  令愛:並作「令嬡」。舊時稱對方女兒的敬詞。

  令正:舊時稱對方嫡妻的敬詞。

  令兄:舊時稱對方之兄的敬詞。

  令弟:舊時稱對方之弟的敬詞。

  令坦:舊時稱對方大婿的敬詞。

  仁兄:舊時對同輩友人的敬稱。常用於書信。

  賢兄:舊時對同輩友人的敬稱,賢指德才之眾,故用為敬詞。

  仁弟:舊時對同輩中青年者的敬稱。師長對學生,年長者對幼子亦常以之為稱,表示愛重。

  賢弟:賢弟意為「仁弟」,賢有德行好、才能出眾之意,故習以為敬詞。

    4、古代交友的稱謂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

  刎頸之交:哪怕砍頭也不變心的朋友,又稱為「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意謂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嫌貧賤,亦稱為「杵臼交」。

  車笠之交:不以貴賤而異,友誼深厚。

  忘年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認的朋友。

  竹馬之交:形容小兒時天真無邪,親昵嬉戲之狀。

  5、古代對媒人的稱呼

  媒人:撮合男女成婚的人,多為老年婦女充當。

  月老:媒人之代稱。

  紅娘:媒人之代稱。取於元代雜劇《西廂記》中鶯鶯的婢女。

  三姑六婆:指從事九種職業的女人。「三姑」即從事宗數活動的三種職業女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中「牙婆」指販賣人口的販子,「媒婆」指專門撮合婚姻的,「師婆」即區婆,「虔婆」指妓院的鴇母,「穩婆」指接生婆,「藥婆」職業不詳。

  6、古代對老師的稱呼

  師父、師傅:對老師的尊稱。「師傅」原為春秋時國君的老師。

  夫子:古代對老師的一種尊稱,尤其流行於舊時私塾。

  師長:教師的尊稱。

  外傅:古代對教師的特稱。

  博士:經學教師稱「博士」。至唐朝時期,各專業學校更有「律學」、「算學」、「書學」博士之分。

  教授:原為學官稱謂,自宋始於宋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均設「教授」,以傳授學業,後世相沿。

  講師: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的教師謂「講師」。

  助教:古代學官名。教師。西晉武帝咸寧四年設置,協助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設置。唐代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學等都設有助教。明、清兩代,僅僅有國子監助教。為國子學(即後來的「國子監」)教師。

  教渝:宋代京師所設小學和武學中的教師稱謂,到元、明、清的縣學照樣設置。

  教習:明朝人選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學堂興起後,教師仍用其名。

  經師:漢代以後歷代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的教師稱「經師」。

  訓導:明清時府設教授,州設學正,縣設教渝,掌教育生員,其副職皆稱「訓導」。

  先生:古時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

  老師:原為宋元時期「小學」教師的稱謂。

  服務員的古代稱呼:古代服務員被稱為店小二,這是因為自宋以來直到民初,老百姓是沒有名字的,只有上學才有學名,一旦做官,就有官名,古代服務員為平常百姓,所以被稱為店小二,而店老闆自然是店老大了。

  7、皇族稱謂

  皇帝:中國在公元前22重年,秦王羸政統一六國後,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稱「始皇帝」,從此歷代封建君主都稱皇帝。

  萬歲:皇帝的代名詞,一種說法認為在朝賀時對君主經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稱;另一種說法認為是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登華山後,由他開始用「萬歲」自稱,而相沿下來的。

  天子:古代君王的尊稱。夏、商、周代,天子的正號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稱天子;在秦漢至清代,天子則指皇帝。所謂「天子」,意指君主君臨天下,猶天之子。

  皇后:皇帝的正妻稱皇后。秦漢以後歷代沿稱。

  太上皇:帝王尊其父為太上皇;歷代皇帝傳位於太子,並自稱太上皇;天子之父參與國政,稱太上皇帝。

  皇太后:皇帝的母親稱皇太后,秦漢以後歷代沿稱。

  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繼承人,一般為皇帝的嫡長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選定冊立。清代自雍正以後不立皇太子。一般稱預定繼承君位的長子為「太子」。

  貴嬪:妃嬪的稱號。漢元帝時始置,原為妃嬪中之第一級。自魏晉至明均設置,但地位已經下降。

  昭儀:妃嬪的稱號。三國魏文帝時始置,僅次於皇后,晉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妃嬪的稱號。始設於晉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為宮中之正五品,後計正四品。

  貴妃:妃嬪的稱號。南朝宋武帝時始置,位次於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長使少使上。

  良人:西漢妃嬪的稱號。

  美人:妃嬪的稱號。

  貴人:妃嬪的稱號。東漢位次於皇后,清代貴人已降在妃嬪之下。

  世子:帝王示諸侯的正妻所生的長子,也稱太子,清代則封親王的嫡長子為世子。

  孺子:太子妃嬪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又古代貴族的妾也稱孺子。

  太孫:皇帝的長孫稱太孫。歷代王朝往往於太子歿後冊立太孫為預定之皇位繼承人。

  公主:帝王之女的稱號。始於戰國,漢制規定,皇帝之女稱公主,帝之妹稱長公主,帝姑稱大長公主,後歷代大致沿用。

  翁主:漢代制度,諸王之女稱翁主,即後世的郡主。

  附馬:皇帝的女婿稱駙馬,非實官。清代稱「額駙」。

  帝姬:古代對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稱呼。

    8、官場稱謂

  中國歷代主要官職稱謂

  宰相:我國封建社會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意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長。

  丞相:官名。長期以來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稱,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官名。秦時的太尉為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漢初與丞相、御史大夫合稱三公,東漢又與司徒、司空並為三公。後代沿置,但一般為加官而無實權,至明代廢。

  御史大夫:官名。秦朝時始設,其位相當於副丞相。

  侍郎:官名。漢武帝時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官名。始設於秦,在宮闈中掌皇帝宿衛。自隋代,為各司的主官,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部員。

  卿:古代高級官員或爵位的稱謂。

  三閶大夫:官名。戰國時楚國的三閶大夫,以掌王族中勢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將軍:官名。春秋時,諸侯以卿統率軍隊,始有將軍的稱呼。後用於都督軍事的武官。

  大將軍:官名。戰國時始置,漢代沿置,掌統征戰,是將軍最高稱號。

  太師: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以太師、太傅、太保為加官,僅示榮寵而無實職。太師還是輔導太子的官,稱太子太師。

  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師。西漢時把輔導太子的官稱為太子太傅。

  司馬:官名。西周時始設。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漢代司馬為兵部尚書的別稱。隋、唐以後,司馬地位有所削減。

  巡撫:官名。始置於明太祖朱元璋,職能同於中央官員巡撫地方的「欽差大臣」。

  總督:是管轄一省或數省軍政的地方最高長官。

  都督:漢末始設。三國時都督為率兵打仗的將帥,魏晉以後,都督成了駐地的刺史,成了轄區的軍政總首長。

  提督:清朝官居要職。一種為提督學政,又稱學政、學台,掌科舉大權;一種為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一個省的軍務。

  欽差大臣:明代由皇帝親自派遣臨時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稱欽差大臣。

  節度使:官名,武將統兵出戰稱總管,無事時鎮守邊地則稱大都督。唐代,節度使權力不斷增大,形成所謂「藩鎮割據」。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諱即是侍中。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 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交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

  太守: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9、科舉稱謂

  中國歷代主要科舉稱謂

  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為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為孝廉。

  舉主與門生: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徵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剌吏、郡稱為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一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

  貢士:古代向朝延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人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采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為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P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控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負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解元: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人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會元: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貢生:明、清府、州、縣學的科舉稱謂知識

  科舉知識簡介

  科舉制度在不同時期規定不盡相同。舉明、清兩代為例讀書人先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又名「序生」,俗稱「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可參加正式科舉。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每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取中者稱「舉人」,其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會試則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則山皇帝親自主持,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土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會稱「三狀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

  狀元的產生,我國的科舉制始於隋朝,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是歷代封建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從童生到狀元,一般須經五個階段。

  童生: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

  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此二者只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秀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可稱老爺。 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亞元。

  會試:鄉試後次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參加,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會試合格後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稱進士,但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古代的博士、碩士、學士並非學位

  博士:在我國古代是個官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秦始皇時,博士只作政府顧問。漢代以後,博士開始在學官,擔任教學工作,博士除授予學官,還授予一些有專門技藝、專門學問的職官。如魏晉以後的太醫博士、天文博士、 歷學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後,社會上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也俗稱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碩士:在我國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學多識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見,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職稱。古代常用與碩士含義相似的「碩老」、「項儒」稱呼那些博學之士。

  學士: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學校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指有學問的人以及久入學者的泛稱。魏晉以後,學士才正式成為以久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學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參與朝政。其中的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是皇帝親信的顧問和秘書官,因而常被稱作「內相」。到了宋朝,一經授翰林學士,即有當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學士地位顯赫,官階為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生員,凡已考選升人國子監肆業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10、年齡稱謂

  古代對特定年齡的稱謂

  嬰兒:初生兒。

  悼、齠齔:七歲。

  總甬、垂譬:童年。

  幼學:十歲。

  束髮:青少年。

  童子:十五歲。

  及笄:女子十五歲。

  破瓜:女子十六歲。

  待年待字:女子待嫁的年齡。

  弱冠之年:男子二十歲。

  而立之年:壯三十歲。

  不惑之年:強四十歲。

  知命之年:艾五十歲。

  花甲之年:耆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

  耄:八十歲。

  鮐背:九十歲。

  朝頤之年:百歲老人。

  皓首、自首:老年。

  黃髮:長壽老人。

    11、名號稱謂

  古代中國人除了有名有字,還有號。在古代把號稱得格外響亮是表示對人的客氣和尊重。

  自號:是古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的表現,他們取自號以自慰,自號分以下幾種:以人稱身份自號,常用叟、老、子、翁等;以居處及用具為號,常用齋、庵、舍、廬等;以旨趣為號,如唐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以自勉自戒為號,如唐司空圖自號知非子;以居地環境為號,如晉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以珍藏為號,如晉代王羲之自號寶晉齋;以專業為自號,明絕邦彥自號點易齋;以生辰年齡自號,宋代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二人;以形貌特徵自號,明祝允明自號枝指生;以仰慕自號,宋代俞詹仰慕陶元亮就自號景陶齋;以文學意境自號,清代蔣坦自號名夕陽紅半樓;以驚語自號,唐寅自號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人號:就是由他人對己的稱呼,人號多用對他人的尊稱。如對男子常稱伯仲、公翁、子、父、甫等字。

  號、別號: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稱號。別號與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和青蓮居士為李白的別號,東坡居士為蘇軾的自號,抱撲子是葛洪的自號。

  渾名、綽號:按照人的容貌、性格特點所取的別名叫渾名,又稱綽號。如《水滸傳》中,吳用綽號為「智多星」,宋江綽號為「及時雨」,史進綽號為「九紋龍」等。

  雅號:雅為敬詞,尊稱他人之號叫雅號。詢問別人的號,也可稱「雅號為何」。

  溢號: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生前的事迹行為和品德評定一個稱號以褒善貶惡,這個稱號就叫作「謚」或「謚號」。溢號是用一些固定的字來表達的,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義,用以表示對死者的貶斥哀憐和褒揚。如漢文帝,「文」表示「經天緯地」,這是褒揚。皇帝的謚號,一般由禮官儀上;臣下的謚號,則由朝廷賜予。

  廟號: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並以題廟室,這就叫廟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武丁稱高宗。從漢朝起,每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後的嗣君稱太宗、世宗等。如漢代劉邦稱高祖,漢文帝劉恆稱太宗,漢武帝劉徹稱世宗。但是,在漢代還不是每個皇上都有廟號,必須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稱「祖」,稱「宗」,南北朝起,稱「宗」已濫,從唐朝起,幾乎無帝不「宗」了。

  全號:古人在特別鄭重嚴肅的場合稱呼已死的皇帝時,往往在廟號劃後連稱謚號,這就叫全號。如漢文帝的全號為「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的劊號為「世宗孝武皇帝」。

  尊號: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稱號。始於唐武白、中宗之世。尊號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幾次,往往是阿諛奉承之詞。有的皇帝死後仍被奉上尊號。如唐高宗李治死後七十餘年,到唐玄宗天寶十載被上尊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種死後奉上的尊號,可以說是加長了謚號。

  徽號:對皇帝和帝後表示尊崇褒美的稱號,即「尊號」。如清太祖徽號為「覆育列國英明皇帝」。皇后、皇太后也有尊號,後來一般稱為徽號,如以葉赫那拉氏為例,她的徽號最後共有「慈禧」等十六個字。

  私謚:古人死後,由其親友、門生、故吏所加的謚號,稱私謚。有私謚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學者或隱士。如晉陶淵明死後,顏延年為他作諫,謚為。靖節徽士。私謚是由民間議定的,與朝廷頒賜的謚號不同。

  12、中國一名的稱謂

  「中國」一名的由來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時,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中國的別稱

  赤縣、神州、華、諸華、中華、夏、華夏、諸夏、中夏、方夏、函夏、禹城、禹進、禹甸、九州島、九牧、九區、八州、海內。

  外國對中國的稱呼

  唐:外國對中國的稱呼之一。唐代的中國國勢強盛,名聲很大,因此在這以後,外國便有稱中國為「唐」的習慣。

  秦、秦尼:現在伊朗的波斯語、印度的印地語、義大利語、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如「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等,通常是由「秦」的發音轉化而來。

  漢:漢代中國國力盛極一時,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漢代以後,中國人常以漢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外國人也稱中國為漢。

  契丹:契丹作為中國的代稱在西方也流傳很廣。

  支那:近代日本稱中國為支那。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又譯作「真丹」。

  賽里斯:中國因「絲綢之國」而聞名於世,因而得名賽里斯,有讚譽之詞。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三座墳墓,一個找不到,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
古代的人是怎麼想像未來的?
管仲的利出一孔是國有民滅嗎,比國進民退激進,齊桓公被囚禁而死和這個什麼關係?
古代吃貨,我只服蘇東坡
古代詩人隱居生活過得怎麼樣?

TAG:古代 | 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