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推拿療法

  概述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頸臂綜合征」。好發於40~60歲中老年(目前隨著電腦普及有年輕化趨勢),多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引起頸椎失穩,從而促使椎體發生代償性增生,骨贅壓迫頸神經根、頸脊髓、椎動脈或椎旁交感神經而產生一系列症候群。

  臨床根據增生部位及發生癥狀的不同而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和混合型。

  1、神經根型見頸、肩、臂疼痛,疼痛呈燒灼樣或刀割樣,伴有針刺樣或過電樣串麻感,患側上肢可見發沉、無力、握力減退,受壓後酸脹、麻木;

  2、脊髓型見一側或 兩側上、下肢運動障礙,感覺障礙,頭痛頭暈,排尿障礙,甚則四肢癱瘓、卧床不起;

  3、椎動脈型見頸痛,肩痛,頭暈,噁心,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癥狀常因轉動頭部、側彎頭部而誘發或加重;

  4、交感神經型見神經根型和脊髓型癥狀外,還兼有心動過速或過緩,肢涼,肢體與頭面部麻木,或指端發熱,疼痛,全身多汗或少汗;混 合型表現為兩型或兩型以上各種癥狀同時存在。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或跌仆勞損,傷及筋骨,經絡不通所致。按摩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理筋複位,治療各型頸椎病。

  【按摩療法】

  (1)頸部推法:

  取坐位,立於其後,用小魚際自頸上部向肩部推;再用雙手拇指自肩井穴向風池穴推,以局部有脹酸感、皮膚髮熱發紅為度。

  (2)頸部拿法:

  取坐位,立於其後,用雙手提拿頸後及頸兩側肌肉,雙手交替用力,即左手提拿時,右手放鬆;右手提拿時,左手放鬆,反覆操作3分鐘。

  (3)頸部揉捏法:

  取坐位,立於其後,用雙手拇指或小魚際上下來回揉捏頸部兩側及肩、上肢肌肉5分鐘。

  (4)頸部提轉法:

  取坐位,立於其後,用一手托其下頜,一手托其後枕部,慢慢左右旋轉並用力上提,聽到彈響聲後,按摩頸部,放鬆椎旁肌肉(上圖)。

  (5)頸部側屈法:

  取坐位,兩上肢反搶於背後,立於其後,兩手掌側小魚際貼於其頸部兩側,然後雙手交替著力,使頭部向左、向右側屈運動,反覆進行10次。

  (6)按肩搬頭法:

  取坐位,雙上肢反搶於背後,家人立於其後,左手按其右肩,右手置於其頭頂,用力將頭頸部向右側搬動。然後用同法,右手按其左肩,左手置於其頭頂,用力將頭向左側搬。兩側交替操作,每側10次。

  (7)理筋法:

  取坐位,患側上肢外展,用雙手拇指指腹從肩峰沿上肢外側肌肉分理和撥離至腕關節;然後用抖法抖動其上肢2分鐘。

  (8)指壓法:

  神經根型——用拇指指端按壓風池、肩井、肩髎、外關、少海、後溪穴各1分鐘;

  椎動脈型——用拇指指端按壓風池、太陽、列缺、合谷、聽宮穴 各1分鐘;

  脊髓型——用拇指指端按壓肩井、翳風、肩中俞、肩髃、期門、陽陵泉、後溪穴各1分鐘;

  交感神經型——用拇指指端按壓百會、肩井、顴髎、神門、外關、 足三里穴各1分鐘;

  混合型——根據其混合具體類型,有選擇按壓以上有關穴位。


推薦閱讀:

預防頸椎病,從這套頸椎保健操開始……
一個頸椎病鍛煉康復患者對頸椎病知識的整理及理解
頸椎病能針灸嗎 頸椎病針灸的哪些穴位
腰間盤突出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肚子響或者小腹兩側漲、頸椎病、坐骨神經痛、大便不成形

TAG:頸椎 | 頸椎病 | 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