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走彎路是必要的積累
生活中走彎路是必要的積累
現如今,職業規劃似乎成了一門學科。各 種與職場有關的內容,都會問嘉賓:你覺得人生是否是可以被規劃的?我個人認為,想有一個成功的規劃,並按部就班地去按計劃實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永 遠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計畫趕不上變化。年輕的時候,我們很多情況下甚至連自己都掌控不了,何談掌握周圍的環境、變數。
我眼中的成長,其實就是個不斷增強對自己的掌控能力的過程,這也是成熟的標誌和表現;年輕時,我們擁有的資源非常少,所以掌控能力自然也會較弱。所以,成長還是一個獲得更多資源、增強對外部掌控能力的過程。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去規劃人生?解數學題,如果有定量,有變數,你可以用一些不變的去推算變化的。但如果全是變數,你如何去計算,那就是通過假設模擬不同的情境。記得當年,經過層層面試,我拿到了通用電器的錄取通知。面試時面試官問了一 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在面試中都會碰到的:請描述一下五年之後職場中的你?
說心裡話,聽到這個問題時,我心裡的第一反應是:這誰知道啊?但顯然,如果我這樣回答,肯定被踢出去了。這個問題我自己考慮過,雖然一個人也許不知道三五年之後具體要做什麼或者在做什麼,但應該清楚什麼類型的工作是你喜歡的,什麼是你不喜歡的,至少要從行業和領域有個大方向的把握。
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也是邁向成功重要的一步
什麼叫做進步或者成功?不光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才算進步,明確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也很重要。人生就像選擇題,選對正確答案有幾種方法:直接選對正確的,排除掉錯誤的,或者絕望後抽籤決定。
生活中的選擇也是如此,不要忘了排除法。怎麼去排除?就是大量去做不同的嘗試。在做具體的事情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喜歡和不喜歡的部分。例如我通過在瑞信和摩根大通兩家投行實習,在聯合國實習,我明白這兩類工作都不是我最喜歡的,這就是排除法。不管別人如何羨慕如何喜歡我的實習工作,我都不會脆弱到為了獲取別人的羨慕而違背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
當年在新東方工作的時候,我就對傳媒比較感興趣,我也跟我的老闆俞敏洪老師交流過這個想法。可我算是到了2008年才真正進入傳媒領域。這讓我想起俞敏洪老師曾說的,「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在數學上是直線,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
你的目標在那裏,但你可能需要繞很多的彎才會走過去。不要小看繞的這些彎路,它們都是難得的積累。如果你不繞這個彎路,有些積累可能永遠都得不到。因此,不要太短視的認為,今天的積累就必須在明天立刻看到效果,很多的積累可能為的是十年甚至更久以後的一個爆發。
發現自己喜歡的,不是說一定要具體到某個崗位,而是發現工作的性質和領域。當我問學生喜歡 做什麼類型的工作時,常聽到兩種答案,一種是:我喜歡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人家比較喜歡我,大家有什麼困難,有什麼痛苦了,都願意和我談心,所以我覺得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另一種答案是: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我就喜歡你給我一件事,我把它做完就了事。
其實這樣的劃分有些絕對化,大多數工作都是既需要與人溝通合作,也需要能獨立分析完成任務的。沒有什麼工作從性質上講,天生就是理想的。理想的工作是要你通過不斷地努力,把它變得理想。採訪李開複老師時,他說:我們的工作中做80%不喜歡的事是為了有資格做那20%喜歡的事。
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
在學校讀書時,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去書店會發現,教你如何成功的書比較熱門。之前還在路邊看板上看到一個雷人廣告語:8天教會你的孩子學英語,使他成為天才兒童。我當時就覺得,想出這個廣告語的人,肯定就是用這種學習方法變成了天才,才能說出天才感這麼強的話。
社會上的有些「急功近利」「一夜成名」的風氣在蔓延,快速成功不是不可能,但花太多心思在這種低概率事件上不是很划算。記得採訪吳曉波老師時,他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人,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你年輕的時候傻乎乎地堅持去做一件事。」
我以前在新東方講託福時,也經常對學生說,人一輩子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情,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你就成功了。不管你現在做的是什麼,都先把它做好再想別的。不要想著今天在一個工作崗位上敷衍了事,以為跳了槽下家單位就不會知道了,這個世界很小的,人們是會交流的,不管在什麼領域什麼工作單位,你的口碑任何時候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常談素質教育,很多的內容都是和如何成功,怎樣獲得更多的榮譽和社會認可入手。但我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們也許更需要挫折教育。曾經看過一個報導,說一些日本學校大冷天讓小學生赤腳從滿是石子的冰冷的水池中走過去,才可以進入教室上課。看了之後我不是太能接受這種具體的做法,因為我覺得這樣很容易讓小孩子患上關節炎或者其他的疾病。但他們這麼做的意識我覺得還是需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活著不容易,需要努力和堅強。得讓孩子們早早就知道,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你理所當然就該獲得的,不是說上了大學就一定會有工作的。應該把得到的都看作是幸運的偏得,把沒得到看作是生活的常態。
我還看過一本書上介紹猶太人如何教育下一代,其中的一個例子讓我很震撼。猶太人常被稱作是最聰明的生意人,也許跟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吧。這個故事是說,一個父親把他的兒子放到高處,讓孩子往下跳,孩子問為什麼,他爸爸說:「你跳吧,我接著 你。」孩子跳下來,爸爸接住了。爸爸又把他放上去,說「你再跳。」孩子又跳了,爸爸又接住他了;第三次孩子再跳時,他爸爸沒有接他,孩子摔了下來,一邊哭,一邊不解地問他爸爸:「你為什麼不接著我呢」?
爸爸說:「第一,誰說我第一次,第二次接著你,第三次就一定會接著你呢。在這個世界上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你應該想到的是如果跳下來我沒有接住你,你該怎麼辦,能不能靠自己穩當地落地,站住。記住,在以後的人生中,無論什麼時候,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而不是別人;第二,有時候,就算是你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完全信任或依賴。」
推薦閱讀:
※來,教你如何自己給自己看手相,清楚自己這一生髮展方向,很多人並不知道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腳有什麼特徵的人,一輩子少走彎路,富貴多金
※如果當初我知道這些經驗,會少走多少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