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要有中國元素與現實性

核心價值觀要有中國元素與現實性 ——兼論納入「仁愛」與「誠信」範疇之必要

   ● 郭齊勇  葉慧     

  摘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沒有中國元素。要認識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什麼」與「不是什麼」。建議凝練成一組10字5範疇:「仁愛、誠信、平等、民主、公正」。其中,「仁愛」與「誠信」既是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又是當下我國社會生活中最需要的,且是能與各文明、各宗教對話與交流的核心價值。

  

  十多年來,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的討論日益興盛。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凝練核心價值觀的探究,更是方興未艾。光明日報近來發表了包心鑒、韓震、楊永志、王虎學、鍾哲明、宋善文、祝福恩、段世江等同志的多篇論文,思路不同,見仁見智,拜讀之後,覺得都很有見地,啟發我們進一步研究如何凝練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亦覺有所不足,特撰拙文求教並商榷。

  從方法論上來說,凝練核心價值觀一定要考慮四個方面:第一是時代性(普遍性、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對話性);第二是民族性(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至今在民間活著的);第三是實踐性(針對現實問題、可行性);第四是簡易性(通俗簡明,老百姓喜聞樂見)。核心價值觀應是從社會現實中總結出來、又加以提煉的,目的在於指導廣大群眾的生活,融化在人民大眾的性情心理中,有助於凝聚社會人心的一些深長久遠的價值。既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能沒有中國元素,因此一定要把淵源有自、源遠流長、在百姓日用間影響最大的傳統文化中的最重要的價值納入、凝鍊進核心價值觀。

  我們認為,需要搞清楚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什麼」?而在理解它「是什麼」時,先要明白它「不是什麼」。我們要特別指出,核心價值觀不等於基本國策,不等於現實經濟社會的發展目標,不等於社會規範與法律體系的要點,不等於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文化精神,與這些東西都有一些區別,都不盡相同,當然它們之間又有著一定的聯繫。

  價值觀一般指經濟價值、商品價值之外的,社會與人最貴最重的東西,人們更為根本的期待、訴求與目的,如真、善、美等。價值觀主要回答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應是什麼」、「應該怎樣」,人「如何活著」、「應當怎樣」的問題。它指向社會與人之「應然」,分辨好與壞、福與禍、利與害、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它與社會終極目標、人之目的、人生意義密切相連。人本身就有價值;價值有不同類型與層次的分別。有關人生價值的領悟,關係到人的生活意義與幸福感。核心價值觀,是一定時空條件下社會價值觀中普遍的、主導的價值。它與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相適應,又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在它的啟導下,人們可以努力地把社會與人的「實然」狀況,提升為「應然」狀況。

  在我國思想文化的傳統中,有關人生價值的評價,一般用「上」「貴」等詞加以表達與肯定。春秋時期魯國叔孫豹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這就是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三不朽」說,肯定君子在道德、功業、言說上的價值,而以德為最高價值。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論語?里仁》)可見孔子把「仁」「義」視為人的最高價值,不違背道與義的富與貴,是可取的,但相對而言,「富貴」的價值在儒家追求的「道」「仁」「義」之下。至於不義的、用不正當手段取得的富與貴,則是應當唾棄的。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孟子?告子上》)這就是說,道德性、良知良能是天賦予我們每個人的,是人內在固有的,只是人們往往不自覺自己有天下最珍貴最有價值的東西,沒有把它啟導出來。功名利祿,世俗認為貴重的東西叫人爵,人家可以給你,人家也可以拿走。但道德良知、仁義忠信、不疲倦地行善,是天賦予我的,人家奪不去的,除非自己放棄。每個人,匹夫匹婦都有這天下最尊貴的東西。儒家認為,人是天地間最有價值的,「天地之性,人為貴」(《孝經》)。荀子說,比之水火、草木、禽獸,「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荀子?王制》)而之所以如此,就是人有道德。荀子強調後天的道德教育、訓練、實踐,化民成俗,美政美俗的重要性。

  根據張岱年、趙馥傑等先生研究,歷史上各民族、各地域、各時段、各流派、各宗教文化及社會的上層與下層的價值主張與追求各不相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樣態,如墨家以功利為上,道家以自然為上,法家以權力為上,但從總體上來說,二千數百年來,在社會治理與人性的實現上,最能深入到社會底層,有影響力,有益於社會發展與長治久安的,還是儒家的道德價值論。

  關於核心價值觀的凝鍊,據王虎學先生的文章,國內學者們目前已提出了60多種表述方式,涉及90多個範疇。但遺憾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與元素卻十分稀少。我們反覆掂量既是中國的,又是社會主義的,還是基本而又核心的價值,在這裡也提出一種表述方式,10個字,涉及5個範疇:「仁愛、誠信、平等、民主、公正」。

  關於「平等、民主、公正」價值的重要性,學者們已有很多論述,這些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最基本的價值目標與原則,而且具有時代性、普遍性,從中反映了我們對近代以降的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吸取與揚棄。在今天我國和諧社會建構的過程中,「平等、民主、公正」又代表了老百姓的心聲,有助於克治貧富懸殊,有助於團結、凝聚各民族底層民眾,團結奮進。這是我國「富強、文明、和諧」的基礎。我們認為,求強求富不是終極目的,富強是為了廣大民眾的利益與福祉。從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沒有「平等、民主、公正」,就沒有真正的「富強、文明、和諧」。因此我們認為,與其強調「富強、文明、和諧」,不如更強調「平等、民主、公正」,這更實在一些。

  古人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戶外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上》)

  這是從古至今,從上層精英到普通老百姓的社會理想。與此相應的表達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貨暢其流」等。就今天的社會而言,人們普遍期待的社會狀況是:失業率不高,犯罪率很低,公序良俗得到護持,有全社會的徵信系統,貧富差距不大,公民的基本人權、政治經濟權與尊嚴得到尊重與保護,全民享受住宅、教育、醫療保險,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人口預期壽命增加,生活品質提升。這就包含著人人平等、申張每個公民的民主權利、社會基本的公平正義的訴求。

  可見,就人們對社會的價值評價而言,「平等、民主、公正」的社會是社會主義中國民眾最基本的價值訴求。同時,這些價值不僅僅屬於「外王事功」的範圍,它又是現代社會對現代人的「內聖修己」的要求,即每一位公民都要儘可能地自覺養成平等、民主、公正的意識,對己對人,對家庭對社會,對職業對人生,都以此為衡量、評估的重要標準,並身體力行,融化在自己的思想、行為之中。

  下面說明「仁愛」「誠信」範疇,及將其納入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所謂「仁愛」,即孔子提揚的內在仁德與愛心----「仁者愛人」,「泛愛眾」,也即孟子的「仁民愛物」,韓愈的「博愛之謂仁」。「仁」是「五常」(仁義禮智信)之首,義禮智信四德都是圍繞著「仁」而展開的。「仁」也是孝悌的根本。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仁」是中華文明的內核、主旨,朱熹解釋為「愛之理,心之德」。按曾參的理解,「仁」的內涵包括盡己之心的「忠」與推己之心的「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愛」價值下移到民間,諸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蒙學讀物中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將心比心」等,千百年來成為中國草根的老百姓的生活信念與行為方式。

  所謂「誠信」,是「誠」與「信」的結合,即誠實守信之意。「誠」是真實無妄,不自欺,不欺人。在《中庸》里,「誠」是一個最高範疇,是「天之道」,又叫「至誠之道」,是天賦予人的本性與道理。「君子誠之為貴」,把「誠」奉為最寶貴的東西。至誠的人,不僅自己取得成就,而且自覺及於萬物,行於他人,成就自己、他物、他人。求誠的人,擇理明善,固執堅守,不懈追求生命的崇高境界。在《大學》里,「誠其意」指學習、實踐做大人之學,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誠實,而誠意必從慎獨開始,做到「毋自欺」。「信」是五常之一,也是誠實不欺、真實無偽、忠誠篤實、言行一致、踐諾守約、不食其言之意。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衛靈公》)「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論語?學而》)信守的內容必須符合道義與社會規範。

  我們為什麼要把「仁愛」「誠信」範疇納入核心價值觀呢?

  首先,「仁愛」「誠信」是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中之最重要的核心的道德價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而且至今是活著的,有生命力的價值理念。當下普通平凡的老百姓,例如道德模範吳天祥、防治艾滋病的專家桂希恩、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以及一些青年志願者朋友,仍然繼承並實踐著中華文明的精華,以一顆仁愛之心,誠樸信實,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愛利他人,服務社會,純潔世道人心。「仁愛」「誠信」當然屬於「內聖修己」的層面,但人有了這種價值理想,往住就能敬業樂群,有益於「外王事功」的開拓。

  其次,「仁愛」與「誠信」是當下與今後較長的時期,我國社會生活中最需要的道德價值。應當看到,當下仍有很多不健康的現象,如小悅悅事件,老人倒地無人敢扶現象,毒奶粉、地溝油、商業欺詐、制假售假,假文憑與學術不端,金錢與權力拜物教盛行、錢權色的交易等,腐蝕著社會,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價值失序與道德信念的危機。首先我們要喚醒人的愛心,這是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東西,是人性人情之根;面對社會誠信出現「斷裂帶」,我們要努力建設管乎人心的、具有內在約束力的信用系統。健康的市場經濟,健康的吏治,非常需要「仁愛」「誠信」價值理念的支撐,這有著現實針對性,有助於美政美俗,整飭秩序,是人們現實生活的需要。「仁愛」「誠信」的價值,是「明榮知恥」的基礎,對今天的社會規範、法律體系起指導與輔助的作用,有助於社會規範、法律體系的健康地建構、實施與完善。

  再次,「仁愛」「誠信」價值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同的價值理念,是我國最重要的倫理共識。儒家的「仁愛」與佛教的「慈悲」、伊斯蘭教的「仁愛」、基督教的「博愛」,有共同性、互通性,也有若干差異,但千百年來在我國早已處在相互影響與交融之中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也都講「誠信」。今天我們提揚這兩個價值,不僅有利於國內各民族、各宗教的相互理解、團結和諧,也有助於我國文化與世界各文明、各宗教的對話與交流。

  西方政治家撒切爾夫人說中國只能生產電視機,不能貢獻給世界以價值觀。這個說法是非常狹隘與罔顧歷史的。實際上,以「仁愛」「誠信」為核心的儒家文化通過傳教士傳到西方後,曾為萊布尼茨、沃爾伏、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與百科全書派所重視。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的《人權宣言》就引用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戰後,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前身)的《人權宣言》也引用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前所述,這一恕道原則恰好從屬於「仁愛」的價值觀。中國的價值觀不僅在過去貢獻給了全人類,而且在未來也會不斷貢獻給全世界。這就是軟實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全體國民中提揚「仁愛」「誠信」價值,不僅具有實踐性,針對著現實問題,尤其關涉到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性情教育、德性養育要從娃娃抓起,貫穿在家庭教育、國民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中,代代相承,這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仁愛」「誠信」與「文明」「和諧」相比較,前者是體,後者是用,前者是本,後者是末,前者是因,後者是果,前者具體,後者抽象。

  我們對中華文明,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對我國的精神文明與價值系統,一定要有所敬畏與尊重,要有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真正理解祖宗文明的博大厚重,並予以創造性的轉化。因此,我們呼籲把

  「仁愛」與「誠信」納入核心價值觀,同時非常重視「平等、民主、公正」等核心價值,這關乎中華民族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單位:郭齊勇,武漢大學國學院;葉慧,湖北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本文發表在光明日報2012年3月24日第7版理論版上,發表時有刪節,這是原文。)


推薦閱讀:

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的主旨要義
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的六大核心價值是什麼?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談香港核心價值

TAG:中國 | 現實 | 價值觀 | 價值 | 核心價值 | 中國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