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破解了中國人的婚戀觀念

心理學研究破解了中國人的婚戀觀念

作者:海洋之心    文章來源:本站    點擊數: 302    更新時間:2007-3-2

      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新年論壇上,南開大學的樂國安教授講解了《中國城市人群婚戀心理研究報告》,為人們破解了中國新婚夫婦的婚戀觀念。

  男人和女人是怎樣在眾多對象中選中對方並且走向婚姻殿堂的?很多人認為是靠直覺來選擇,「一眼看見就決定是他(她)了」。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直覺?男女雙方是個性互補比較容易結婚,還是個性相似能夠走到一起?這些關於婚戀的問題雖然被人們視作非常私人的事情,其實是有科學規律的,只是太敏感了,很多時候人不敢、不願去面對真相。

  戀愛中的直覺指的是「人際敏感度」,中國人強烈喜歡人格相似者。

  戀愛中的直覺到底是什麼?

  它不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也是可以解釋的。在我們的調查中,有一個詞叫做「人際敏感度」,主要測試的是人們在感受自己跟人相處時的關係變化的敏感度。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人際敏感性上得分高的個體能夠更好地察覺別人的想法和情感,從而他們也應該能夠更好地了解別人的人格。

  實際上,為了尋找人格相似的伴侶,中國人更願意和那些有相同人格的人交朋友。比如,「意氣相投」和「人以群分」就表明中國人更傾向於和相似的個體在一起,最後形成群體。

  總的來說,因為中國人有強烈的動機尋找一個在人格方面相似的配偶,這樣的配偶往往能從朋友中發現,而且他們具有相對較好的判斷他人人格的能力,因此中國的夫婦在人格領域將顯示出充分的相似性。

  中國傳統的「門當戶對」演化為尋找一個在各方面與自己相近的伴侶。

  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人們一般傾向於選擇那些和他們相同年齡階段、種族,相同學校或者工作性質,同一工作地點的個體。只是因為來自相同背景的人可能會更好地理解對方。

  如果僅靠擇偶能力的話,通常一個人很難輕鬆地超越自身所在的「人際圈子」。而在同一個人際圈子裡可選擇的對象卻很多,所以吸引和自己有相同背景 的異性會相對容易一些。因此,相對於圈外人來說,一個人也就更容易遇到並且和來自自己陣營的個體建立親密關係。這種現象被稱為「社會同質性」。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認為挑選一位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和自己相當的伴侶是十分必要的,正如中國古語所表明的那樣:「門當戶對」。

  在現代社會,這一原則逐步演化為要尋找一個在教育水平、職業和個人收入方面與自己相近的伴侶。

  最終成為夫婦的兩個人,到底在什麼地方上相似,可能至少依賴於兩個因素:一是動機:個人是否願意選擇同樣具有這個特徵的人作為伴侶;二是能力:個人是否能夠找到並且吸引這樣一位相似的伴侶。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尋找相似伴侶的動機和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和領域是有所不同的。

  為何西方夫婦在個性領域沒有很強的相似性?

  許多西方文化是強調獨立自主的個體主義文化,個體傾向於將自己看作獨特的、與眾不同的,甚至在諸如婚戀關係和親子關係這樣的親密關係中,強調的仍然是個性。

  一個人如果跟別人具有同樣的處事態度,可能雙方都會感覺良好,感覺脾氣相投;但是個性相同,可就不見得有很好的感覺,極少有人會對自己完全滿意,如果對方完全把自己的缺陷呈現出來,自己可能就不會感到很舒服。

  另外,就算戀愛對象跟自己很相像,很吸引自己,也讓人滿意,也不見得就是選擇伴侶的必須滿足的優先條件。換句話說,西方人並沒有強烈的動機去積極尋找一個克隆了自己人格的配偶。

從了解個性的難度上來說,很顯然,個性特徵並沒有年齡、教育水平這些人口學特徵和生活態度那麼顯而易見並且容易判斷。即使我們最後能夠公正地認識一個 人,找到一個具有高度相似人格的伴侶仍然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總之,西方人既沒有足夠的動機,也沒有很好的條件去尋找一個和自己享有同 樣個性特徵的伴侶。

  集體主義文化讓東方人更喜歡選擇跟自己形似的人作為戀愛對象。

  相對而言,大部分東方文化本質上是集體主義的。集體主義文化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強調人際間的共通性。人們有強烈的動機努力和他人保持一致。他人,特別是重要的人物,是構成完整自我的高度積極成分。

  怎樣才能覺得伴侶是自己人而不是外人?一個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尋找一個和自己個性差不多的配偶。

  東方文化還傾向於強調共性以及和諧關係的重要性。和一個跟自己個性相似的配偶在一起能增加親密關係,加強共通感並導致更和諧的關係。

  此外,東方人的思維是辯證的,對於矛盾有高度的容忍能力,比如,能夠容忍他們自己的長處和缺點,因此他們對於配偶和自己一樣的缺點更容易接受,感到的負面情緒也較少。

  在理解別人的個性方面,東方人也似乎處於特別有利的位置,因為東方文化所強調的人際共通性,使他們在人際敏感性方面更為突出。

  但是在配偶的態度和價值觀方面,中國夫婦和西方的夫婦一樣顯示出很強的相似性。

  在西方的研究中,了解一個人的態度和價值觀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和怎麼看待世界和周邊的人,都能在交流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更重要 的是,可能有很多跟你差不多的異性伴侶來供你挑選。例如,假如一個共和黨人想要挑選一個共和黨人作為他的伴侶,他會有很大的選擇餘地,因為有大量的未婚異 性共和黨人存在。因此,人們既有動機也有能力找到一個分享他們觀點的伴侶。

  而在中國,尋找一位享有共同價值觀和態度的伴侶通常被認為是重要而且合適的,正如中國古語所說:「志同道合」。因此,在這方面,東西方夫妻的選擇標準區別並不大。

  儘管人們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理想中的配偶,但總是會向現實妥協。

  但是,在事實婚姻中,為什麼人們往往找不到一個那麼「志同道合、意氣相投、門當戶對……」的人,最後跟一個與自己並不相似的對象結合了呢?

  大量進化論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男性擇偶時,至少短期目標來說,傾向於選擇年輕和有身體吸引力的伴侶;而女性則更希望她們的伴侶有足夠的資源,以便能夠更好的養育後代。

  最近關於理想伴侶概念的研究顯示,平均來說,人們都偏愛有較強責任感、外向、容易相處,並且在神經質方面又比自己低的伴侶;另一方面,他們又在尋找在這些個性領域和自己相似的伴侶。

  在依戀方式方面,有一個較為一致的結論:安全型的伴侶是最有吸引力的,其次是焦慮型的個體,而恐懼和迴避型的個體則最沒有吸引力。同時,個體也傾向於被有相似依戀特質的伴侶所吸引。

  舉例來說,男性普遍都更喜歡具有身體吸引力的伴侶,有機會的話,絕大多數男性都願意和一位可愛的女性約會或者結婚。然而,不是每個男性都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的。

  事實上,夫婦在身體吸引力上也是匹配的。雖然男人們都希望擁有一位有吸引力的伴侶,但他們通常是和與自己的吸引力相當的人約會,因為他們無法追 求到最美麗的女性或者害怕被她們拒絕。在其他領域又可能正好相反。個體實際想要的是一個相似的伴侶,但最後卻有可能和一個根本不相似的人走到了一起。

或許您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 讓你縱橫職場的十個準則
  • 緊張的生活中記得給自己些輕鬆的心態
  • 正視和鑒彆強迫症
  • 緩解考前焦慮四法寶
  • 高考前夕調整心態:八大妙招幫你減少壓力
  • 推薦閱讀:

    酷刑:中國古代十七大酷刑
    整體觀念思考中國近代史
    中國大陸女星圖文全錄
    俄羅斯將擊落馬航的「山毛櫸」導彈部署到中國周邊意欲何為?
    中國道路的歷史合法性

    TAG:心理學 | 中國 | 心理 | 中國人 | 婚戀 | 觀念 | 婚戀觀 | 破解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