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近代建築之105——醫院

   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上的西方近代醫學最早傳入我國,要追溯到明朝時期。由於中國內地對西方的封閉,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成為西醫在華萌芽的地方。1569年,澳門地區主教卡內羅(Belchior Carneiro)在議會廣場創辦了米斯力科迪亞醫院,這是西方在華設立的第一所醫院。在中國內地,傳教士的醫務活動直到17世紀末才開始。1693年5月,康熙皇帝身患瘧疾,法國傳教士洪若翰(P·Joames Fontaney)和葡萄牙傳教士劉應(Mgr Claudus de Visdelou)敬獻了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的疾病。除上述兩位之外,法國傳教士張誠(P·Joan Franciscus Cerbillon)和徐日升(P·Thomas Pereyra)所提供的其他西藥還治好了康熙的其他疾病。法國傳教士羅德先(Bernard Rhodes)還奉旨進宮,為康熙治療心悸和唇瘡,曾擔任內廷御醫。這些人深的康熙信任,康熙還在西安門外賜地給這些人,建設了西什庫教堂。

19世紀以後,來華開展醫療活動的傳教士逐漸增多,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更多的運用到老百姓身上。180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外科醫生皮爾遜獲得了葡萄牙人許威(Hewit)從馬尼拉帶來的牛痘疫苗,翌年,就在廣州爆發的天花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牛痘技術的推廣,使中國人看到了西方醫療技術進步的地方,並進而願意接受西醫診療。18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Parker)在廣州創辦了眼科醫局,設有接待處、診斷室、配藥室、手術室、觀察室等等,這是中國大陸最早的西醫醫院。

    鴉片戰爭以後,教會醫院陸續在通商口岸設立。早期教會醫院是免費的,其經費主要來源於社會各界的捐助。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醫院開始收費,教會醫院固然條件優良、技藝精湛,但消費也是十分高昂,一般百姓根本無力承擔醫療費用。這一時期,大量的西醫書刊也陸續出版。最具有代表性的的當屬英國合信(Benjamin Hobson)編譯的《合信氏醫書五種》,包括《全體新論》、《西醫略論》、《內科新論》、《博學新編》、《婦嬰新說》。1880年,嘉約翰創辦了《西醫新報》,是中國最早的西醫雜誌。1886年,教會醫院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博醫學會」(Chinese Med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由嘉約翰擔任主席,並劃區成立分會,這個學會成為中西醫交流的一個紐帶,促進了西醫在中國的推廣,也讓世界其他國家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醫。

西醫教育也是近代西醫在華傳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早在伯駕創辦廣州眼科醫局的時候,他就招收了關韜等三名中國學生,他們是第一批西醫學生。澳門馬禮遜學堂的畢業生黃寬後來赴美留學,復又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醫,歸國後在其自辦的診所中培養中國學徒,這是中國人教授中國學生西醫的開始。1866年,廣州博濟醫院(其前身為廣州眼科醫局)附設南華醫學校,這是中國最早的西醫教會醫學校,1879年,該校開始招收女生,亦為最早招收女生的醫學校。教會還選派中國學生出國留學,金韻梅是我國最早出國留學的女醫生,1885年,他畢業於紐約女子醫學院,回國後於1907年被任命為北洋女醫院院長,後在天津開辦了中國第一所護士學校。二十世紀以來,官費和自費的留學生日益增多,專門的醫學大學、附設在綜合大學內的醫學院相繼成立,這些內容在學校專題中已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洋務運動時期,中國人開始自辦醫院,這些醫院多附屬於官方或洋務派的企業,醫師也多為外籍。此時,我國自辦西醫教育開始興起。1865年京師同文館開設科學系,內設的醫學科學講座,聘請德貞為生理學教習,這是我國最早開設的西醫課程。同文館歷史上並未培養出真正的醫生,直到1903年,同文館分出的醫學實業館併入京師大學堂後,才開始真正培養醫學人才。清末,湖北、浙江、廣東等地也陸續成立了官辦的西醫學堂。

    北洋政府統治時期,中國的近代醫療管理機構開始起步。政府在內務部下設衛生司,主管全國衛生行政。不過這一機構並未真正行使職能,醫學教育、學術管理、醫師培訓由教育部負責,公共衛生由內政部和警察總署負責,公共防疫和進出口檢疫則由外交部負責。1921年,廣州成立了衛生局,這是我國地方最早設立的衛生行政機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於1928年11月設立衛生部,主管全國衛生行政事務。不久,縮減為衛生署,先後隸屬於內政部和行政院。抗戰勝利後,恢復了衛生部的建制,下設醫政、防疫、保健、總務四司。1932年9月,在全國經濟委員會下設中央衛生設施處,成為全國最高衛生技術機構。

 

 

 

 

 

 

上海:

 

仁濟醫院:

 

1844年,基督教倫敦會在上海開辦了一所教會醫院,稱為「中國醫院」,這是上海最早的一家西醫醫院。最初院址位於大東門外的大碼頭,後來遷到小南門。1862年,醫院遷往公共租界山東路的麥家圈,建造了一座擁有60個床位的病房和門診的醫院,改稱山東路醫院,又稱仁濟醫館。1930年,醫院拆除院址,開始建設新樓,1932年竣工後,正式更名為仁濟醫院。醫院以「慈善」為名,施診給葯,在百姓中口碑很好,成為上海地區著名的綜合性醫院。1952年11月,更名為第二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後幾度易名,1984年恢復原名。1985年,改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至今。

仁濟醫院三十年代新建的大樓為七層,鋼混框架結構,外牆用褐色面磚砌築,內部格局初現綜合性醫院的雛形。一二層設有門診、藥房、病室,三四層有教學用課堂、手術室,五層有男醫生宿舍、病房、輔助室,六層是護士和女醫生宿舍、外國醫生宿舍,頭等病房。整個醫院裝有暖氣設備,手術室有五間,洗手開關採用腳踏控制式。建築內部裝飾考究,門用膠合木板,窗採用鋼窗,病房及宿舍地板採用硬木地板。

 

 

 

 

 

 

宏恩醫院:

 

    宏恩醫院建於1926年,解放後被命名為華東醫院。華東醫院自成立起一直承擔國家幹部、社會名流和各國駐滬外交官的醫療保健,設有外賓、華僑、港澳台同胞的專門門診。是上海最著名的醫院之一。

    宏恩醫院舊址現為華東醫院幹部病房,舊址位於今長寧區延安西路221號,是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高五層,由活躍在近代上海房地產設計領域的匈牙利籍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大樓佔地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649平方米,由潘榮記營造廠施工,平面呈「工」字,為鋼混結構,文藝復興風格。南立面為主立面,東西對稱,底層開拱形券門,兩側有雙柱,正中二層開圓形窗洞,三至五層設外廊式陽台,以堅實的方柱縱貫上下。五層頂部立三角形山牆。大樓內部裝飾考究,大廳為大理石地坪,房間裝飾不一,選用材料有水泥、馬賽克、水磨石、木地板、橡皮地板等。院內設施齊全,頂尖的醫療護理設備一應俱全。大樓四周建有大片的綠地,植被茂密。

 

 

 

 

公濟醫院:

    公濟醫院是一家天主教會主辦的醫院,開辦於1864年,院址位於法租界外灘科爾貝爾路,定名為「General Hospital」。醫院主要服務於外國僑民,規模很小,只有17間病房和35張病床,護理人員全部為修女。1877年,醫院被公共租界工部局購買,遂從法租界遷往公共租界北蘇州路。醫院經費由工部局貼補,並向社會募集一部分。醫院設有不同等級的病房,高級的病房都留給美英等國的官員、僑民、水兵,次等的病房向白俄、葡萄牙人、菲律賓人、朝鮮人、印度人及擁有外籍的華人開放,不向中國人開放。另外,醫院還設有嬰兒病房和兒童病房。到1935年9月,公濟醫院共有病床270隻,住院病人最高達150人。1937年,公濟醫院開始錄用上海震旦大學附設護士學校畢業的中國學生,負責護理工作。抗戰爆發後,在香培兒院長(Dr. G. Charnbers)的領導下,修女和工人把70餘位重病患者轉移到雷士德研究所。1940年,醫院被日軍當局指定作為患病囚犯集中地,來自不同集中營的患病囚犯,最多時曾達160人。抗戰勝利後,醫院被國民黨政府接管,並更名為上海市立第一醫院。1953年1月1日,正式改名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公濟醫院共分為五個部門,分別是門診部、新廈、中部老廈、東部老廈和修女院。門診原為二層樓房,新廈建於1925年,是主病房樓,鋼混結構,前部五層,後部六層,內有三部電梯,手術室內鋪大理石,病房鋪柚木地板。東樓舊址位於北蘇州路190號,建於1920年,為五層磚木結構建築。外牆用清水紅磚砌牆,白石灰勾縫。每層之間用灰色腰線分割,屋頂為法國孟莎式,斜坡上開矩形老虎窗。建築歷經九十年,已經嚴重風化,外牆有不同程度的脫落,部分窗戶已經破碎。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建於1922年,這是一所慈善性的綜合性醫院。醫院院址位於海格路(華山路),使用的房舍是原美國教會學校的校舍。這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古典主義外廊式風格,帶半地下室,通過小拱窗與外界相連。入口居中,門楣上方飾三角形山花,兩側開拱券。底層窗間飾方形壁柱,二層窗間飾圓形壁柱,柱頭為仿愛奧尼克式。檐口正中飾曲線式山花,上方立階梯式山牆。建築兩側建有堡壘式的塔樓,樓頂做鐵皮盔頂。

1932年,位於吳淞的上海醫學院被敵機炸毀,該學校在紅十字會總醫院附近購得土地僅設兩座校舍,這兩座房屋後來劃歸紅十字會總醫院使用。由於醫院的房屋仍然入不敷出,志成學會、廣東同鄉會有位學校捐建了兩座大樓。

紅樓舊址現為上海華山醫院五號樓。

 

 

 

 

廣慈醫院:

本世紀初,法國天主教江南教區為了擴大影響,決定在上海建造一座醫院。教會強圈了位於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60多畝的土地,並於1904年開始籌建。首先建造了四幢兩層樓房子,一所供修女、一所供職工、二所供病人之用。教會委託仁愛會修女管理該院,這些修女多來自法國,均有護理經驗。1907年10月13日醫院舉行落成典禮,為了迎合中國人,醫院取「廣為慈善」之意定名為廣慈醫院,對外的正式名稱是聖瑪利亞醫院。最初時門診病人主要由修女施診給葯,只設有內外科,兩名醫生。1908年,醫院動工修建一座病房樓,高二層,取名「聖味增爵」樓, 作為貧苦男子的病房。1910年另設小病房一所,專收法租界看守所「病犯」。1914年,震旦大學開辦醫科,以廣慈醫院為實習醫院。

一戰之後,法國方面繼續加大對醫院的投資,1921年增設X光室。1922年增建兩幢二層樓,一為「聖心」樓,作為貧苦女子病房,一為產科。1925年由法租界公董局資助新建「巴斯德」樓,作為化驗室。1930年在醫院東北角上建一「罪犯」病房,在東南角上建一隔離病房。

到三十年代,該院已經成為法租界內著名的綜合性醫院。醫院擁有內科、外科、產科、電療科、眼科及皮膚科,500張病床。醫師隊伍的層次也有很大提高,有9個法國醫學博士,3個華籍醫師,都系震旦大學醫學博士。病房分頭、二等男、女病房,法國海陸軍專備病房、安南巡捕專備病房、傳教士專備病房、華人三等病房、貧苦男、女病房(四等),以及「罪犯」病房,具有明顯的等級差別。

    1933年,法租界當局拆除「聖味增爵」樓,新建兩幢五層樓病房大樓。增加了300張病床,並增設開刀間,臨床教室和護士學校。工程分成兩期,首期於1934年竣工,第二期工程於抗戰開始後竣工。接著又興建牙科病房、門診及住院醫師宿舍(今為四號房子)。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接管了醫院,作為日軍醫院。抗戰勝利後,醫院向上海市政府進行註冊,1948年又重建了門診部,從規模上已經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一所醫院。1951年,醫院被人民政府接管,翌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醫院。1972年更名為瑞金醫院至今。

 

 

 

中德醫院:

中德醫院是一家以婦產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創辦於1922年,創始人是俞松筠。醫院採用的是先進的科學新式接生法,可有效減輕產婦生產的痛苦,降低孕、產婦和產兒的死亡率,因此深受孕、產婦的歡迎。醫院有專為外國人和上層社會華人專設的高級病房,同時也為一般市民設立了收費相對低廉的平民產科。1925年,中德醫院附設了中德產科女醫學校,培養婦產科人才。上海解放後後,於1956年更名為盧灣區產院,1984年更名為盧灣區婦幼保健院至今。

中德醫院舊址位於今延安中路393號,建於1923年,磚混結構,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細部的裝飾上又體現了德國新藝術運動時期的特色。紅瓦屋面,起伏不平,出檐較大,用曲線形牛腿支撐。轉角部位做隅石裝飾,牆面上窗洞排列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另局部還建有露天陽台和外挑式陽台。

 

 

 

北京:

 

協和醫院:

 

約翰·洛克菲勒是二十世紀初享譽世界的石油寡頭。這位美國富商不僅是一位生意人,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他發跡以後,他身邊的一位高參建議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老洛克菲勒最終決定投身到這項名利雙收的事業中,他說:「我相信這是一個宗教人物,公平誠實地去賺你能賺到的錢,儘可能地攢住錢,然後儘可能地給出去」。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打算在中國擴展事業,建設一所大學。洛克菲勒先後三次派出考察團來到中國,經過反覆的討論和權衡,他們將注意力鎖定在了醫學上,特別是公共衛生和醫學教育及研究。最終,洛克菲勒基金會決定在北京成立一個醫學機構。1915年,他們以20萬美元的代價購得了教會性質的北京協和醫學堂的資產,將所學校重新命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基金會還購得了老協和附近的豫親王府的房產,並由美國設計師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在王府原建築的基礎上修建協和的校園。1921年,協和醫學院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協和醫院則是協和醫學院附屬的一座醫院,是目前我國最著名的醫院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協和已經成了中國醫學界的代名詞。它與位於湖南長沙的湘雅醫院並譽為「北協和,南湘雅」。協和醫院舊址位於今東城區東單三條,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給駐華外籍醫生提供舒適的生活,1918年,洛克菲勒基金會特地選址外交部街修造了別墅區,1921年正式建成。別墅均為獨棟的美國鄉村風格,磚木結構,清水灰磚牆,每棟建築與中軸線保持對稱,但又相對靈活多變。2003年,協和醫院別墅群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英國驚呼:中國怎麼變得如此棒的真正原因?
中國古代哪位「皇帝」盜墓比曹操還厲害?
中國名人 漢初名相蕭何
中國模式輸出馬爾地夫受阻 不到一年遭遇兵變
人一生要知道的中國藝術(五十五) 宋徽宗趙佶

TAG:建築 | 中國 | 醫院 | 近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