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近代建築之105——醫院
19世紀以後,來華開展醫療活動的傳教士逐漸增多,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也更多的運用到老百姓身上。180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外科醫生皮爾遜獲得了葡萄牙人許威(Hewit)從馬尼拉帶來的牛痘疫苗,翌年,就在廣州爆發的天花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牛痘技術的推廣,使中國人看到了西方醫療技術進步的地方,並進而願意接受西醫診療。1835年,美國傳教士伯駕(Peter
西醫教育也是近代西醫在華傳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早在伯駕創辦廣州眼科醫局的時候,他就招收了關韜等三名中國學生,他們是第一批西醫學生。澳門馬禮遜學堂的畢業生黃寬後來赴美留學,復又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學醫,歸國後在其自辦的診所中培養中國學徒,這是中國人教授中國學生西醫的開始。1866年,廣州博濟醫院(其前身為廣州眼科醫局)附設南華醫學校,這是中國最早的西醫教會醫學校,1879年,該校開始招收女生,亦為最早招收女生的醫學校。教會還選派中國學生出國留學,金韻梅是我國最早出國留學的女醫生,1885年,他畢業於紐約女子醫學院,回國後於1907年被任命為北洋女醫院院長,後在天津開辦了中國第一所護士學校。二十世紀以來,官費和自費的留學生日益增多,專門的醫學大學、附設在綜合大學內的醫學院相繼成立,這些內容在學校專題中已有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洋務運動時期,中國人開始自辦醫院,這些醫院多附屬於官方或洋務派的企業,醫師也多為外籍。此時,我國自辦西醫教育開始興起。1865年京師同文館開設科學系,內設的醫學科學講座,聘請德貞為生理學教習,這是我國最早開設的西醫課程。同文館歷史上並未培養出真正的醫生,直到1903年,同文館分出的醫學實業館併入京師大學堂後,才開始真正培養醫學人才。清末,湖北、浙江、廣東等地也陸續成立了官辦的西醫學堂。
上海:
仁濟醫院:
1844年,基督教倫敦會在上海開辦了一所教會醫院,稱為「中國醫院」,這是上海最早的一家西醫醫院。最初院址位於大東門外的大碼頭,後來遷到小南門。1862年,醫院遷往公共租界山東路的麥家圈,建造了一座擁有60個床位的病房和門診的醫院,改稱山東路醫院,又稱仁濟醫館。1930年,醫院拆除院址,開始建設新樓,1932年竣工後,正式更名為仁濟醫院。醫院以「慈善」為名,施診給葯,在百姓中口碑很好,成為上海地區著名的綜合性醫院。1952年11月,更名為第二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後幾度易名,1984年恢復原名。1985年,改稱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至今。
仁濟醫院三十年代新建的大樓為七層,鋼混框架結構,外牆用褐色面磚砌築,內部格局初現綜合性醫院的雛形。一二層設有門診、藥房、病室,三四層有教學用課堂、手術室,五層有男醫生宿舍、病房、輔助室,六層是護士和女醫生宿舍、外國醫生宿舍,頭等病房。整個醫院裝有暖氣設備,手術室有五間,洗手開關採用腳踏控制式。建築內部裝飾考究,門用膠合木板,窗採用鋼窗,病房及宿舍地板採用硬木地板。
宏恩醫院:
公濟醫院:
公濟醫院共分為五個部門,分別是門診部、新廈、中部老廈、東部老廈和修女院。門診原為二層樓房,新廈建於1925年,是主病房樓,鋼混結構,前部五層,後部六層,內有三部電梯,手術室內鋪大理石,病房鋪柚木地板。東樓舊址位於北蘇州路190號,建於1920年,為五層磚木結構建築。外牆用清水紅磚砌牆,白石灰勾縫。每層之間用灰色腰線分割,屋頂為法國孟莎式,斜坡上開矩形老虎窗。建築歷經九十年,已經嚴重風化,外牆有不同程度的脫落,部分窗戶已經破碎。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
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建於1922年,這是一所慈善性的綜合性醫院。醫院院址位於海格路(華山路),使用的房舍是原美國教會學校的校舍。這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古典主義外廊式風格,帶半地下室,通過小拱窗與外界相連。入口居中,門楣上方飾三角形山花,兩側開拱券。底層窗間飾方形壁柱,二層窗間飾圓形壁柱,柱頭為仿愛奧尼克式。檐口正中飾曲線式山花,上方立階梯式山牆。建築兩側建有堡壘式的塔樓,樓頂做鐵皮盔頂。
1932年,位於吳淞的上海醫學院被敵機炸毀,該學校在紅十字會總醫院附近購得土地僅設兩座校舍,這兩座房屋後來劃歸紅十字會總醫院使用。由於醫院的房屋仍然入不敷出,志成學會、廣東同鄉會有位學校捐建了兩座大樓。
紅樓舊址現為上海華山醫院五號樓。
廣慈醫院:
本世紀初,法國天主教江南教區為了擴大影響,決定在上海建造一座醫院。教會強圈了位於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60多畝的土地,並於1904年開始籌建。首先建造了四幢兩層樓房子,一所供修女、一所供職工、二所供病人之用。教會委託仁愛會修女管理該院,這些修女多來自法國,均有護理經驗。1907年10月13日醫院舉行落成典禮,為了迎合中國人,醫院取「廣為慈善」之意定名為廣慈醫院,對外的正式名稱是聖瑪利亞醫院。最初時門診病人主要由修女施診給葯,只設有內外科,兩名醫生。1908年,醫院動工修建一座病房樓,高二層,取名「聖味增爵」樓,
一戰之後,法國方面繼續加大對醫院的投資,1921年增設X光室。1922年增建兩幢二層樓,一為「聖心」樓,作為貧苦女子病房,一為產科。1925年由法租界公董局資助新建「巴斯德」樓,作為化驗室。1930年在醫院東北角上建一「罪犯」病房,在東南角上建一隔離病房。
到三十年代,該院已經成為法租界內著名的綜合性醫院。醫院擁有內科、外科、產科、電療科、眼科及皮膚科,500張病床。醫師隊伍的層次也有很大提高,有9個法國醫學博士,3個華籍醫師,都系震旦大學醫學博士。病房分頭、二等男、女病房,法國海陸軍專備病房、安南巡捕專備病房、傳教士專備病房、華人三等病房、貧苦男、女病房(四等),以及「罪犯」病房,具有明顯的等級差別。
中德醫院:
中德醫院是一家以婦產科為主的綜合性醫院,創辦於1922年,創始人是俞松筠。醫院採用的是先進的科學新式接生法,可有效減輕產婦生產的痛苦,降低孕、產婦和產兒的死亡率,因此深受孕、產婦的歡迎。醫院有專為外國人和上層社會華人專設的高級病房,同時也為一般市民設立了收費相對低廉的平民產科。1925年,中德醫院附設了中德產科女醫學校,培養婦產科人才。上海解放後後,於1956年更名為盧灣區產院,1984年更名為盧灣區婦幼保健院至今。
中德醫院舊址位於今延安中路393號,建於1923年,磚混結構,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細部的裝飾上又體現了德國新藝術運動時期的特色。紅瓦屋面,起伏不平,出檐較大,用曲線形牛腿支撐。轉角部位做隅石裝飾,牆面上窗洞排列不拘一格,靈活多變。另局部還建有露天陽台和外挑式陽台。
北京:
協和醫院:
約翰·洛克菲勒是二十世紀初享譽世界的石油寡頭。這位美國富商不僅是一位生意人,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他發跡以後,他身邊的一位高參建議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老洛克菲勒最終決定投身到這項名利雙收的事業中,他說:「我相信這是一個宗教人物,公平誠實地去賺你能賺到的錢,儘可能地攢住錢,然後儘可能地給出去」。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打算在中國擴展事業,建設一所大學。洛克菲勒先後三次派出考察團來到中國,經過反覆的討論和權衡,他們將注意力鎖定在了醫學上,特別是公共衛生和醫學教育及研究。最終,洛克菲勒基金會決定在北京成立一個醫學機構。1915年,他們以20萬美元的代價購得了教會性質的北京協和醫學堂的資產,將所學校重新命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基金會還購得了老協和附近的豫親王府的房產,並由美國設計師柯立芝(Charles
推薦閱讀:
※英國驚呼:中國怎麼變得如此棒的真正原因?
※中國古代哪位「皇帝」盜墓比曹操還厲害?
※中國名人 漢初名相蕭何
※中國模式輸出馬爾地夫受阻 不到一年遭遇兵變
※人一生要知道的中國藝術(五十五) 宋徽宗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