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女兒是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父親對她的關注
06-02
你的女兒是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父親對她的關注
你的女兒是自信還是自卑
--取決於父親對她的關注
曾在某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 很晚了,爸爸才下班回來。但他剛進家門,7歲的孩子就跑過來問這問那:"爸爸,你每天能掙多少錢呀?"
"你問爸爸每天能掙多少錢幹嗎?" "我有用,爸爸,你快告訴我吧?" "100元人民幣。" 孩子聽了,想了好半天,像是做了什麼決定似的對爸爸說:"爸爸,你能借我50元錢嗎?" "問我每天能掙多少錢就是為了向我借錢?小孩子家要那麼多錢幹嗎呀,不借!"說完,爸爸就去洗漱了,而孩子則委屈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爸爸洗漱完,看見孩子房間里的燈還亮著,意識到自己剛才的態度對孩子造成了傷害,便敲門走進了孩子的房間。 "孩子,你能告訴我你想借錢去做什麼嗎?" "爸爸,我想買你一天的時間,我想請你明天陪我和媽媽吃飯,可是我的錢不夠。"說著,孩子便把一個裝滿零錢的小袋子從枕頭底下拿了出來…… 身為一家之主,作為爸爸的男人需要擔負起養家的重任,因此他們常常忽略對子女的關注和教育。在《培養了不起的男孩的100個細節》中講過,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爸爸忽略自己爸爸的角色,男孩就會因為缺少男性榜樣而變得缺乏男子漢氣概,甚至會變成"娘娘腔"。
讀到這裡,也許會有父母說:"女孩有媽媽做榜樣就可以了,爸爸不用過多地參與到女孩的成長過程中來。"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就大錯特錯了。我們都知道,女孩很注重關係、女孩很敏感,同樣她也會用一顆敏感的心去衡量她與父親之間的關係。 在某種程度上說,爸爸對女孩是否關注,決定了她是自信還是自卑。 一位女孩的父親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 女兒5歲的時候,每當我看報紙時,女兒總會打斷我,不停地想吸引我的注意力: 她一會兒指著自己的玩具對我說:"爸爸,快看,我給我的洋娃娃做飯了!"我常常是應付地點點關:"好,繼續玩吧。" 她一會兒又裝做不小心摔倒,坐在地上哭個不停,希望我把她扶起來。 …… 最後我忍無可忍了,便躲到樓下的小公園裡去看報紙。後來我聽了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的講座,才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對女兒是多大的傷害。
在女孩小的時候,爸爸是無所不能的,玩具壞了,爸爸擺弄兩下,玩具又恢復了原樣;家裡的燈壞了,爸爸能把它修好……女孩能感覺到,爸爸是一家之主,因此,在女孩心目中,爸爸是權威的象徵。 我們知道,女孩是渴望得到關注的,別人的關注能讓她找到自我認同的感覺。尤其是來自於很有權威的爸爸的關注,對孩子來說,更是意義不同。 但如果父親對女兒毫不關心或漠不關注,一開始,小女孩會採取某些小伎倆,或通過哭鬧的詭計來引起父親的關注。但如果這一目的不能達到,女孩就會感到十分困惑,她會認為父親不愛她了,她會因此而感覺到被欺騙、生氣,甚至還會產生內疚的心理:究竟我做錯了什麼?父親為什麼不願意理我?我怎樣做爸爸才會更喜歡我呢? 如果女孩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心理下,她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為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籤:不夠聽話、不夠聰明、不夠可愛、不夠討人喜歡……一直如此,父親對她的漠不關注,就使得女孩擁有了一顆極度自卑的心靈。 給父母的建議 作為父親,你的世界裡不能只有事業;作為女孩的父親,你更需對女兒多一些關注和關愛--因為這將決定你的女兒是用自卑的眼光看世界,還是用自信的眼光看世界。 方法:爸爸的支持會讓女兒更加自信 8歲的小女孩欣欣天生一付男孩子性格。有一天,小欣欣哭著回家了,進門就對正在客廳看報紙的爸爸說:"爸爸,同學們都欺負我……"原來,由於小欣欣性格很像男生,女生們都嘲笑她"假小子",不樂意跟她玩;而男孩們也不願意跟一個小女孩玩。於是,欣欣處於兩難的境地,因為沒有朋友,她便感覺大家都不喜歡她,都想欺負她。
優秀女孩父母,最應掌握的14種教育藝術 教育女孩,是要講究一些方法的-- 只有父母懂得表揚的藝術,才能讓女兒自信且自謙; 只有父母懂得批評的藝術,才能讓女兒既聽話,又不受到傷害; 只有父母懂得尊重的藝術,女兒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只有父母懂得溝通的藝術,才能真正走進女兒的內心世界; …… 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每一個女孩都會令父母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管教女孩,父母要樹立威信在這個獨生子女時代,面對自己聰明伶俐的小公主,家長們的心一天比一天軟--把自己的女孩公主一般百般呵護著。於是,談到自己在女兒心目中的威信,很多父母都是一肚子苦水:
"女兒一點兒都不怕我,每次犯了錯誤都會強詞奪理地和我爭辯。" "都說男孩子不好管教,可我們家這個女孩子也是越大越難管教了。你說一句,她頂你兩句,好像還是她有理。" "我有時管管女兒,她竟然說,這個你不懂。聽了真讓人生氣……" …… 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女孩子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在獨生子女時代、物質生活充裕時代的她們,更自信、更獨立、更有自己的見解。再加上很多父母都會對自己的女兒愛護有加、寵愛有加,父母要想樹立威信,更是難上加難。 可孩子畢竟還小,思想很容易陷入偏激,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給以權威的解答、嚴格的規範,女孩就很容易養成嬌縱、偏執、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個性。而這,對女孩子良好個性習慣的培養,無疑是十分不利的。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女孩能夠乖巧聽話,能夠成長為一個知書達理的小淑女。因此,樹立起父母應有的威信,讓小女孩懂得尊重父母、懂得信賴父母,進而與父母建立起一種積極配合的密切關係,就是當代父母必須要完成的一項教育功課! 給父母的建議時代變了,管教孩子的方式也必須變化。對於現代的孩子來說,家長的威信並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孩子對家長的絕對服從,或是家長對孩子的絕對支配。父母新型的權威形象,應當是建立在理解、信任、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既讓孩子心服口服,又讓孩子理解父母對她的愛。
方法一:嚴與愛結合最能樹立父母真正的威信 對女孩子的教育,只有嚴與愛結合才能既起到教育效果,又不傷害女孩子敏感的自尊。而且,在寬嚴相濟的教育方式下,父母也更易樹立權威形象,讓女兒既敬你、又愛你。 例如,父母平時可對女兒要求嚴格一些,對一些影響孩子個性發展的一點兒小細節、小錯誤也不能輕易放過。但每次嚴格教育之後,父母都應想辦法對女兒進行一下安撫和開導,使她感受到父母是愛她的。這樣,孩子既受到了教育,又不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抵抗心理。而且,當孩子懂事以後,也會對父母的嚴格教育心存感激。 一位母親這樣介紹了自己的"寬嚴相濟"之法: 一次吃晚飯,女兒把一盤蝦端到自己面前說:"這是我的,你們不能吃。"我批評她,她不肯聽,我就把她的飯碗拿走不讓她吃,哪知她竟與我對著干,吃起電飯煲里的飯來。 在這種情況下,我當然要對她進行嚴格管教了。我一面"請"她去衛生間面壁思過,一面叫她爸爸過10分鐘後進去做她的思想工作,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待事情過去後,我又為女兒準備了豐盛的飯菜,並把她拉到懷中安慰了一番,讓她明白我的嚴厲,是因為她這件事做得不對,並非媽媽不愛她。 從那以後,女兒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有時還會主動把她愛吃的東西留給我們。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的威信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的。方法二:父母要統一戰線,教育一致 對孩子存在的問題,父親一種態度,母親一種態度;或者父母一種態度,祖輩一種態度;一方嚴厲,一方寬鬆;一方斥責,一方袒護,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長此以往,父母在女兒面前的威信就會蕩然無存。 一對父母,在如何教育女兒方面,兩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很不一致,常常是各執一詞。比如一個要求女兒自己穿衣服,另一個卻說,女兒還小呢,我來幫她穿還省點事;女兒犯了一點錯誤,一個很不以為然,另一個卻非要女兒道歉不可。 父母兩人常常為這些事情發生衝突,搞得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再後來,他們的女兒還學會了鑽大人的空子,總是一副很有理的樣子。 當夫妻二人態度不一致時,切記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持相反的態度,提相反的要求。如,爸爸處理問題簡單粗暴,媽媽可以不表態,也不要當場反對,待事情過後,媽媽再說服爸爸,取得一致看法後再去安撫孩子。這時,孩子既不會感到委屈,又會從內心深處信服家長,接受教導。 方法三:以身作則是建立威信的關鍵。 古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父母想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更好。
比如,要糾正女兒亂扔垃圾的壞習慣,僅靠一遍遍地說是不行的,必須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想想,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孩子又怎麼會聽你的話呢?
方法四:少而精的管教有助樹立威信 很多當媽媽的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苦口婆心,天天對女兒進行教導,結果女兒根本不聽不怕自己;反而是當父親的,往往在關鍵時候一句話,就頓時挽狂瀾於瞬間。 一位媽媽就曾這樣總結道: 在家裡女兒是我管得多,但威信卻是她爸爸更高。就拿看電視來說吧,我一遍又一遍地催她把電視關掉,該做作業了,而她卻像沒聽到一樣,總是拖了又拖。而她爸爸說一句話,孩子就會馬上執行。 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我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這樣女兒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反而會不聽話。而她爸爸雖然平時很少說她,但他卻能抓住一些主要問題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 看來,要樹立威信,還要管得少而精。 這位母親的經驗總結,十分值得女孩父母們借鑒。如果父母每天都是絮絮叨叨,大事小事數落個沒完,孩子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有時候抓大放小,反而更有效。細節 對女孩進行獎勵與懲罰的技巧
獎勵與懲罰,常常被父母視為管教女兒的兩大法寶--通過獎勵可以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激勵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通過懲罰可以制止孩子的種種不聽話行為,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習慣。 說起如何獎勵與懲罰女兒,女孩父母們的方法和心得也往往很多: 獎勵-- "女兒有了進步,我就會獎勵她更多的零花錢,讓她買自己想買的東西"; "女兒如果很聽話,我就會買很多她最愛吃的零食作為獎勵"; "女兒如果表現不錯,我就會送給她一些禮物"; …… 懲罰-- "女兒做錯事時,我就採用罰站、面壁思過的方式懲罰她"; "女兒犯錯誤時,我就罰她不許吃飯,並禁止她外出玩耍"; "女兒不聽話時,我就用打手板、打屁股的方式懲罰她"; …… 當代的女孩父母,懂得女孩的心靈是脆弱的、敏感的,知道女孩往往會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愛,所以他們在生活中也十分重視獎勵與懲罰的藝術。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母們常用的一些獎勵和懲罰方法,仍然有著很多的弊端--無論是給更多零花錢,還是送禮物、買孩子愛吃的零食,其獎勵方法都太過偏重物質獎勵;無論是罰站、不允許吃飯、打手板,其懲罰方法都太過偏重體罰。 其實,獎勵遠遠不是多表揚幾句、送給孩子禮物那麼簡單的事情,懲罰也遠遠不是打孩子屁股幾下那麼簡單的事情,獎勵與懲罰都是一門家庭教育的藝術。只要父母換一種角度、換一種方式去獎勵、去懲罰,教育效果往往會更佳! 希望看了此文有所收穫的家長,你們一定受益非淺,有機會把她分享給身邊最需要的人,也要感謝那些關心孩子們成長的社會工作者和兒童心理學家付諸的勞動結果,您們的孩子將後來一定優秀!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