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股價為何一飛衝天 股權質押風險隱現

  【財新網】(記者 朱亮韜 劉彩萍)中國快遞第一股順豐控股(002352.SZ)借殼上市第一天,即引來各路資金爆炒,至2月28日已連續四個交易日快速漲停,市值高達2794億元,位居深市第一。3月1日開盤再次拉到漲停。

  但近2800億元的高市值背後,目前上市公司流通股本卻僅佔總股本的3.17%。流通盤太小的原因,是因為借殼上市的順豐擁有大批限售股。當前股價漲得越高,限售股持有者為了盤活手中的限售股,可質押融資所獲資金越多。但是這樣的甜頭也是雙刃劍——現在炒得越高,對後期限售股解禁的拋壓就越大,爆倉、平倉的壓力也就越大。順豐是家好公司,然而股價被迅速爆炒、透支,暴漲暴跌,對上市公司及長期投資者,都是傷害。

  股價暴漲的秘密

  2月28日,順豐控股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快速漲停,收報66.80元/股,累計六個交易日的漲幅達到66.79%。順豐控股2月23日公布了2016年業績快報,2016年上市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由此計算,順豐控股的靜態市盈率已達105.71倍。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對財新記者表示,順豐控股近期連續漲停的原因一方面是上市概念火爆;另一方面,流通股本佔比低的上市公司容易吸引遊資炒作也是因素之一。

  2月28日的交易數據顯示,當日的總成交量約為1263萬股,按漲停價計算,交易額不過8.43億元,而這卻已足以將一家市值超過2700億元的上市公司牢牢封上漲停板。

  超高市值加上超低流通盤比例,順豐股價瘋漲已引起監管層關注。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交易所及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順豐控股的交易情況進行密切關注。

  市場人士指出,以順豐控股超低的流通股本來看,短期的爆炒可以理解,但是連續拉漲停板可能另有秘密。「很可能是為限售股的股權質押做價格準備。」

  股權質押是上市公司股東最常用的融資手段之一,即以股權為質押物向券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融資額大致為股權市值和質押率的乘積。

  有做股權質押業務的券商人士曾向財新記者表示,股票質押率業內常用「三、四、五」的原則來確定折算率,即創業板股票不超過三折,中小板股票不超過四折,主板股票不超過五折,限售股在』三、四、五』原則的基礎上再打10%的折扣。」

  在2015年「股災」發生前,股價暴漲帶動了大批高風險的股權質押,一旦出現股價下行,就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全面淪陷。而與全系統的股價暴漲暴跌類似,對於個股暴漲後的股權質押,接盤機構的風險敞口會更大;而由於市場的不斷熱炒,股價的不斷攀升,接盤機構對股權質押的折扣、警戒/平倉線的設定往往難以做到足夠謹慎,一旦股價波動,接盤機構的爆倉、強平風險必然大幅發生。

  而對於限售股來說,一旦爆倉,強平的可能幾乎為零,補充保證金也需要變現資產。

  截至2016年6月底,場內股權質押的規模約為9000億元規模,但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限售股,質押後難以強制平倉。

  北京一位證券公司資管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場內的股票質押業務中約五成是限售股,無法拋售,即便違約也要等到解禁期滿才能處置;剩下的流通股中,有相當部分為董監高鎖定股,每年有25%拋售限制。

  此外,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並需及時披露。目前,絕大多數股票來自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董監高等都適用減持規定,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範圍平倉動作。即使是可出售的流通股,券商也要給交易所提交違約處置和應急處理報告,交易所在一到兩天內受理再回復,並通知中登公司將股票從已質押狀態修改為可賣出,而這個過程至少耗時十天。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對財新記者表示,上一輪股災時,市場對股權質押強平、大股東易主的擔憂非常強烈,但最終並未爆發實質性風險,原因是大部分交易補上保證金。

  「股災期間未發生股權質押強平風波是因為監管叫停強平行為,但是對於個股,這個風險就很大了。」前述市場人士表示。

  借殼後遺症

  資金熱炒背後,順豐控股流通市值的極低佔比也引人關注。這一現象源於順豐控股此前的借殼操作。

  目前,順豐控股總股本為41.83億股,其中限售股本超過40億股,而流通總股本僅為1.32億股,按照2月28日收盤價計算,流通市值為88億元,僅佔比全部市值的3.17%。

  這根源於殼公司此前大比例發行新股購買順豐快遞業務資產,原本總股本僅為2.33億股的上市公司鼎泰新材發行39.50億股,反向收購估值達到433億元的順豐控股。

  2016年5月,在國內快遞行業快速資本化、「三通一達」陸續推進上市的潮流之下,原本已接受IPO輔導的順豐等不及了,宣布借殼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快速推進上市。

  借殼上市的方案是,鼎泰新材用估值8億元的資產置換順豐控股估值433億元的資產,差額部分由鼎泰新材發行股份購買,同時還發行股份募集80億元配套資金用於後續順豐的項目建設。

  借殼完成後,王衛控制的明德控股持有上市公司64.58%股份,其他幾家早先投資順豐的機構包括順達豐潤、中信資本、招商局等持股分佔0.07%至9.38%

  按照併購重組的相關法規,借殼上市的標的公司原控股股東股份需從上市之日起鎖定三年,其他股東股份鎖定一年,再加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等還有7000餘萬股的限售股份。因此目前上市公司的限售股本超過40億股,佔比超過96%。

  就在順豐控股操作借殼上市之時,證監會修訂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取消了重組上市配套融資的模式,並進行新老劃斷,順豐的借殼方案因為已過股東大會,最終得以放行。

  對於順豐控股來說,借殼上市完成了快速掛牌的目標,同時也搭上了政策的末班車完成配套融資,如今股價衝天,人氣爆棚,但併購重組概念的炒作對上市公司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同時會產生負面影響甚至發生風險。

  「一旦限售股解禁,出現大單拋售,股價很容易就快速下跌,質押出去的股票都會爆倉,接盤機構只能搶著平倉,馬奇諾防線就是這樣崩潰的。」市場人士有此擔憂。


推薦閱讀:

活路-互聯網金融未來存活之道
抗風險能力:我和唐山的收費站大姐到底在怕什麼?
鄰居一桿秤,街坊千面鏡
絕經激素治療是否增加宮頸癌風險
【搞笑圖文】犯二有風險,耍賤需謹慎

TAG:股權 | 風險 | 股權質押 | 質押 |